回覆列表
  • 1 # 趙書塵

    在我個人看來,清朝皇帝並不覺得自己是中華正統,而是來統治中華的,儘管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是中華正統。原因有三。

    第一,文化方面。

    滿清歷代皇帝雖然學習漢文化,其主要目的是為統治而服務,而並不是傳承和發揚漢文化。就相當於,我現在統治你,你覺得我是異族,那我讓你在外表上跟我一樣(服飾和髮型),文化上我也跟你一樣(寫漢字,讀古詩,講的也是漢語)。然後,你會覺得我跟你一樣,對我的反對就會小一些。但是,我在學習你們漢文化的同時,我還是保留我的滿族文字語言。甚至,我的聖旨都用滿文和漢文書寫。

    第二,稱謂

    大家看多了清宮劇,可還記得每個人見到皇帝的自稱嗎?沒錯,奴才。在滿清統治者看來,所有人,都是他們的奴才,他們是主人。他們從關內而來,就是為了來統治滴。歷史上貌似也沒有哪個統治者讓臣民自稱奴才的。滿清一枝獨秀。此外還有皇阿瑪,貝勒,阿哥,格格,都是屬於滿洲稱呼,我中華正統沒有這樣的稱呼。(感覺這句話說的有些狹隘的民主主義??見諒見諒)

    第三,對外自稱

    滿清皇帝僅僅只是把自己描述為中國的統治者,儘管再對外條約上寫的是中國大清國,或者中華大清國,也有直接寫為大清國。這就類似於你作為一家數千年的家族企業的一個董事長,因為你不是這個家族的人,和別的公司籤合同,你寫了家族企業的名字,你會認為自己是這家企業的正統傳承者嗎?不會,你只會認為我現在管理並擁有這個公司,如果這個公司倒閉了,我就去其他公司,不會跟公司共存亡的。

    以上,還請指正。

  • 2 # 笑似花解語ID

    正確答案:不承認大清帝國的正統,就等於不承認對我國今天的領土擁有主權

    不要用民族狹隘的方式來看待歷史,少數民族統治,我們雖然今天漢族多,但是漢族是怎麼來的?都是少數結合最後為(漢族),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是少數民族的血統,只是分不清是具體哪幾個民族才形成了今天統一(漢族)的叫法。“漢人”最早是指金國人。

    金國國內的秦人、契丹人、高麗人、女真人,統稱“漢人”。

    宋朝人,叫做“南人”。

    至於漢族文化只佔華夏文明的5分之一左右,甚至還不到。只是雜交後的人口多,文化佔主流而已。別忘記了,漢語不是漢族發明的,漢字不是漢族發明的,三教九流也不是漢族發明的…………。看歷史,請拋開狹隘的民族思想。

    在明朝吃人,已經變成合法,現殺現吃,其程度令人髮指,就是在五胡亂華時代也沒出現過, 明朝皇帝的昏庸指數之高,讓夏桀商紂歎為觀止。他們看見明朝皇帝那真是小巫見大巫。明朝是三炮皇帝集結地。自己在宮裡讓太監穿上衣服,自己扮微服私訪。封自己當大將軍,還要出去看一些從事特種職業的婦女,簡直是太關愛民生了。

    那個煉丹不僅給宮女吃藥讓大出血,還每天給上帝也情書反正啊,反正啊說不完道不盡。明朝一道名為《饑民圖說疏》,據其中原文記載: “草根、樹皮都吃盡了,眼時時又熬不將去,只得將餓死饑民憔瘦身子割將皮肉來,放在糞火上、沙銚中燒煮。不拘生熟,且救眼下飢餓。人肉不是養生之物,吃了幾日,眼紅心熱,依舊喪了性命。 “一男子,抱一個二歲幼女,丟棄道旁,沿街叫問:“誰肯收養?”有一姓徐承領回家。旁一人說,某人抱去女孩兒不是收養,是殺吃。男子心驚,隨至其家,尋問本兒,已被肢解,四肢離異,鮮血淋漓。 朱家人或許在他們剛剛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有過那麼一點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畢竟當時也是打著“打倒元朝腐敗集團”的旗號發動的起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幫朱姓人經過若干年的坐江山,已經成為了這個國家道德最低下、人品最流氓、精神最可恥的一幫人。

    他們只為了自己的享樂,絲毫不關心人民的死活,他們雖然心裡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知道百姓的不滿,但他們寧願設立東廠、西廠、錦衣衛來嚴格監視人民,也不願意自身做出任何改變。 這樣的一幫人,等待他們的結果是什麼呢?是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憤怒的人民,是被屠殺殆盡。 朱家人一直都在做著美夢,他們想萬世一系,永坐江山。為了確保江山穩固,他們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最終卻發現,歷史是欺騙不了的。人們壓抑了兩百年的怒火燃燒起來,哪怕子孫百萬,一樣是灰飛煙滅。

    朱元璋打下江山後已經規定了,所有皇族子孫天生享受富貴,不用做任何事,全部國家養著。國家的錢哪裡來?當然是從百姓那裡來,今天的說法叫納稅人,所以明朝百萬皇族全靠納稅人養著。但是皇族們每天山珍海味,榮華富貴,納稅人哪裡養得起?明代中期開始,全國各地的財政收入已經養不起當地的朱姓子孫了,比如那時的河南,全省全年財政收入84萬石,但河南本地的王爺們一年要消耗192萬石。山西省年財政收入152萬石,而山西的皇族每年的俸祿是312萬石。 明朝初年,河南周王府年俸只需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要69萬石。明朝初年,山西晉王府年俸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要87萬石。

    明朝到處錢燒搶掠,欺負老百姓,王爺們更是關閉城門一次就搶掠700多女人做性奴。漢朝近400年,子孫才不過20萬,明朝200多年,子孫達到100多萬。這也是我們祖先和李自成,張獻忠一起對朱家子孫斬盡殺絕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姓朱,我們不但不是皇族,我們還是把明朝斬盡殺絕的兇手。 明朝開國皇帝刻薄寡恩不厚道,其子孫也是大多缺少當皇帝的資質,朱棣雖是雄主但為人殘暴,開創了誅人家十族的紀錄,和老子一樣恢復了本己消失千年的人殉制度!建立恐怖的東西廠特務制度!

    其後的正德皇帝到處遊山玩水,嘉靖皇帝用少女初潮之血練丹,萬曆皇帝幾十年不見大臣不上朝,天啟皇帝成天沉迷於幹木匠活等等,總之與清朝中前期開疆拓土的皇帝們差的很遠幹了許多荒唐事!明朝無盛世,其後的清朝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康熙大帝實施了攤丁入畝永不加賦,開鴻學博詞科為知識分子找出路,多次減免天下錢糧,辦千叟宴等歷代皇帝都未施的仁政!中國領土由明末的四百萬平方公里擴張至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漲到四億!正是憑著廣土眾民大塊頭我們才挺住了近代西方列強的輪番欺辱並仍擁有翻身重回世界之巔的資本!否則憑明朝九千宮女十萬太監百萬吃香喝辣皇子皇孫及那不到清朝三分之一的國土我們能挺到今天嗎?

  • 3 # 教育戰線

    清朝皇帝自始至終不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皇帝!

    首先,滿清在侵略中國之前,它已經就是一個大金國了,屬於異域民族,他們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都和大明完全不同。

    滿清侵略中華,靠的是殘暴野蠻的殺戮,大明王朝上千萬的人被滿清殺死,他們在濟南城屠城,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怨氣沖天。

    滿清佔領中國後,開始兵權和內閣首輔都不用漢人,限制漢人,還大搞文字獄,中華大地陰風陣陣,血雨腥風,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到了末代,袁世凱訓練新軍,掌握兵權後滿清感到威脅,不能讓漢人掌握兵權,隨即把袁世凱辭退回家。

    從滿清政府的種種所作所為看,他們雖然坐在漢人的江山社稷上,卻一直惴惴不安,心懷叵測,也許是做賊心虛吧!也許他們感覺自己不是這裡的主人!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老百姓都爭相給列強帶路攻打滿清士兵,把滿清政府當做自己的敵人看待,外國人對此都感到奇怪。

  • 4 # 這些歷史要讀

    當然認為自己是正統啊!清朝自入關以來,歷代皇帝皆以中國皇帝自居,而滿清政權也早已融入到中華大家庭之中,是中國正統的大一統王朝。

    其實,大家需要警惕的,正是如今網路上所流傳的,某些所謂清朝皇帝不承認自己是中國皇帝的言論。因為,這些言論都是子虛烏有的。此外,我們更不能抱著狹隘的大漢族主義歷史觀去看待中華文明。因為,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燦爛歷史,從來就不是漢族一族之歷史,而是由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

    因此,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上承明朝,下啟民國,其正統性是不容置疑的。而清朝的歷代君王,當然也是中國皇帝,自然也是以中華正統自居。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康熙時期的中俄雅克薩之戰。此戰,清軍成功擊敗了沙俄的侵略,並與後者簽訂《尼布楚條約》。而這份對外條約,正是我國曆史上首次以“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名義來簽署的。

    當時,清朝的首席談判代表索額圖,他的官銜全稱便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由此可見,當時的康熙皇帝早已認定自己就是中國的皇帝,而清朝就是中華的正統王朝,有責任捍衛中國的領土主權。

    實際上,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滿族也一直在不斷吸收漢民族先進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積極的融入到中華大家庭之中。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改元稱帝,並改國號為”清“,正式建立清王朝。而從清朝立國開始,其制度法典就是完全照搬明朝的。清朝雖是滿人建立的政權,但卻大量重用漢臣來治理國家,並逐漸獲得了漢族士大夫階級的支援。

    此外,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尊奉明朝之法統,為其修史。而且,清朝歷代皇帝皆遵循儒家孔孟之道,研讀儒家治國之經典,開科取士,重視禮法。所以,滿清除衣冠髮式以外,其文化思想和價值觀與漢族無疑。

  • 5 # 華夏一老卒

    出身滿洲貴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一書中提到,她的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中國人,但卻是中國人的主人。這應該就是他們真實的心態。

    中國有很多人因為跪太久了,現在已經站不直了!!!

  • 6 # 火器工坊

    當然不會。

    應該說,清朝的皇帝從來沒有說過自己不是中國的皇帝。

    網上所謂的清朝皇帝不承認自己是中國的皇帝,無非是以下的幾句話。分別是:

    順治:“中國這地方,能守住就守,守不住的話,從哪來回哪去”。

    雍正:“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華之人”。

    很多沒看過史書或者看書看得少的激進分子,很容易被這些言論所蠱惑,然後發表一些過激言論和觀點。

    其實這些謊言很好偵破,就說第一個,在歷史上,順治從來沒有說過這句話,反倒是在金庸的《鹿鼎記》中,倒是有過類似的這麼一句。而且那個文獻中會用這麼白話的文字來記載皇帝的言論。

    至於第二個雍正的話,純屬是參照《大義覺迷路》進行的篡改,屬於斷章取義。根據《大義覺迷錄》的原文,雍正皇帝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在逆賊等之意,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為訕謗詆譏之說耳。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於聖德乎?”

    所以原文說的很明顯了,人家雍正皇帝自己是堅決肯定大清皇帝是中國皇帝的身份,而且直接表明滿洲本就是中國之民。

    再看乾隆的這句話,我是問過也查過多方資料,都表示沒發現過這句話。其實仔細剖析乾隆的這句話,會發現它和上一句黑雍正的段子非常相近,因此這話很有可能就是民族極端分子和偽明粉為了抹黑清朝而瞎編的言論。

    事實上,清朝的皇帝非常重視自己的地位正統性,比如進入北京之後,保護故宮、十三陵,修明史,完全是一派大明繼承者的姿態。

    當然,我們不否認清朝在編修《明史》的時候,確實有多處篡改歷史的嫌疑,以洗清自己曾經尷尬的叛臣地位和對人民的屠殺,但是他們對明朝皇帝的評語,說到底還算中肯。

    還有一點,在《尼布楚條約》中,大清明確的使用了中國這一詞彙,即表明大清即是中國,不存在非中國一說。

    就是在後世的民國那裡,不管是孫中山還是袁世凱,都是承認清帝曾為中國皇帝的。只是他們很明確的指出了中國和華夏之間的區別,這個在之前我們也有提到過。

  • 7 # 中56657804

    清朝皇帝可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中華正統的皇帝,從始至終,皇帝們都把自己當殖民地的主人,雍正曾經講:"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由夷狄而入中國"。慈禧及大臣們在俄侵佔清大量領土時講:"(領土)寧於友邦,不予家奴"。從清始至清末,統治者確是未把自己當正統的帝王,更未把百姓當子民而是當家奴(亡國奴)看待的

  • 8 # 靜裡水聲1

    大周600年,外族!

    大秦30年,外族!

    西漢200年,漢族!

    東漢200年,漢族!

    三國魏吳蜀,80年,漢族!

    西晉東晉280年,漢族!

    五胡十六國,漢族,其它族!

    南朝,漢族!

    北朝,漢族,其它族!

    隋朝,40年,其它族!

    唐朝,300年,漢族!

    五代十國,漢族!

    宋,遼,金,400年,漢族,其它族!

    元朝,100年,其它族!

    明朝,300年,漢族!

    清朝,300年,其它族!

    中華,120年,漢族!

    基本列出來,其它族在中國的時間不短,自己漢族,算正統,還真有點懺愧!

  • 9 # 文獻歷史

    我認為任何人自認正統都沒用,我們中國現在幾個民族?關鍵是所有外國人認不認你是正統。中國這個概念是1840年出現的。不是因為梁啟超最早提出來中華民族,而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所有外國人都稱呼你們為中國人!而日本永遠是日本人,最起碼全世界所有外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你們願意自己內鬥,就跟非洲小小盧安達一樣,一個小地方一樣的品種,非要分成胡圖族跟圖西族,互相屠殺。給外國人都看懵逼了,這個盧安達不用理會了,他們自己就給自己滅族了。神經病是不?就說金國當時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北京天津,湖北北部,安徽北部一小部分,整個秦嶺淮河以北,就是金國,也自認為正統,蒙古南下滅了金國還一直認為滅的中國正統王朝。而現在的俄語中國這倆字也是音譯契丹。最後我們什麼時候承認是正統了?所有外國人認為是正統的,我們都不承認。就因為戶口本上寫著漢族?我們河北承德的平泉縣考古發現是契丹祖源地。契丹也就是金國百萬人最後消失,最多傑解釋融入當地,我們河北漢族就是契丹後裔。什麼南宋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家這一直是金國,我們河北漢族不承認什麼狗屁南宋。而且金國曆史的重甲騎兵鐵浮屠,是我國曆史不多的重騎兵時代。當然還有甘肅寧夏的重甲騎兵鐵鷂子。

  • 10 # RV皇帝

    中國古代從來沒有漢人說法,只有中原華夏人,誰入住中原誰就是正統,民族國家在近代才開始有,所以要拿現代眼光看待古代真有意思。首先中國歷史上有幾次少數民族入住中原最後成為正統,第一次是商滅夏,第二次是西周滅商,第三次是西夷秦人一統中原5國+南蠻楚國,第四次是五胡亂華,唐朝民族待定,第五次是金國滅宋成為正統,第六次是蒙元,第七是滿清。古代不認同民族,只認同文化,只認同問鼎中原得天下,只認同中心地區的統治者為正統,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層不變的民族,現在的漢族是中國大地各個少數民族和原有中原人融合了不知千百遍了。所以日本1592年入侵明朝最後定都北京,也是受了中原文化的影響。

  • 11 # 月上歷史

    每個皇帝都認為自己是正統,同樣是在中原這片土地上,誰有能力統治整個中原,誰就是天選之子,就是中原的皇帝,就是正統。

    所謂正統

    每一個改朝換代的皇帝,都有自己成為正統的理由,劉邦以秦朝暴政為由,以棄天行道為由,使自己成為滅秦朝,建立漢朝的正統;曹丕以漢獻帝“禪讓”為由,取得正統,建立魏國,往後的開國君王往往也是用這兩個理由。

    那麼滿族人是以什麼理由給自己安的“正統”的帽子呢?

    開疆擴土

    從有戰爭開始,就有擴張領土和失守城池的情況,中國的版圖,也是由歷朝歷代長期開疆擴展出來的,對統治者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說,土地在誰的統治之下,誰就是這片土地的正統,那麼開疆擴土就是成為正統的一個理由。

    在春秋戰國時期,最西邊的秦國也只到現在的四川部分地區,最南邊的楚國並未涉足過現在的廣東,最北的燕國也沒有到達現在的黑龍江,那時候的中原也就只有現在中國的一小部分,其他地區對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來說都是異族。

    但是,春秋時期,秦國開始向四川(那時叫蠻夷)擴張了;漢朝時期,漢昭帝和漢宣帝向新疆(當時是西域的一部分)地區擴張了;晉朝時期,又向蒙古(當時稱模廬)等地擴張了,雖然後來也有多次分裂的情況,但這些地方都漸漸成了現在中國的領土。只要土地被中原併入了,這些地區的人向中原的中央集權稱臣了,它們就成了中原的“王土”,中原的皇帝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些地方的“正統”。

    同樣,滿洲人進入了山海關,攻佔北京,奪取了政權,從而江山易主,關內關外合二為一,滿族人就成了這片土地的霸主、正統。

    在滿族人入關之前,他們生活在現在的遼寧地區,當時被明朝人稱為韃虜,對明朝人而言,他們就是異族,因為兩個地區不是由同一個統治者統治。但到了現在,難道有人會說遼寧不屬於中國嗎?肯定沒有,滿洲人使自己成為正統的理由就是——開疆擴土。

    結語

    歷代皇帝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是否正統這個的問題,能夠得到皇權的人,在篡位之前就已經給自己定好位了,認為自己有能力有資格成為新的統治者,成為新的正統,所以他們考慮的應該是怎樣讓老百姓也認為他就是正統。

  • 12 # 公孫雜談

    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先說答案:滿清皇帝自認自己是中華正統。

    那位說了,滿清可是異族,是外來戶。說到這,您還是不瞭解“正統”二字的涵義。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無數的史學家、大儒及學者爭論了幾百年,也沒爭出一個所以然來。

    早在北宋歐陽修就談過了這個問題,準確無誤的告訴大家,誰統一中國,誰就是正統。

    像元清入主中原,尊儒家,學漢文,興科舉,與中國曆朝歷代一脈相承,當然是中國正統。

    再如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立刻尊元朝為正統,並且把元朝皇帝奉進帝王廟。言下之意就是,我是元朝的繼承者,那麼元朝天下自然得歸我管理。如果他不這麼做,做為造反打下的江山,其執政的合法性沒法解釋!

    回過頭來,再說清朝,清朝肯定要奉明朝為正統,而且為莊烈帝崇禎發喪,以此表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言下之意就是,我大清是大明政權的繼承者,否則它不可能拉攏到明朝的一些官員、將領及官僚等。

    正因為它奉明朝為正統,才能名正言順的接管明朝一切,包括領土、百姓、制度等等。說白了,這麼做也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但只是這麼做還不夠。

    例如當全國統一了,康熙又北擊沙俄,在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上,用的就是中國。縱觀清朝各個皇帝,既有對外自認中國的自豪感,亦有對內自信不足的自卑感。

    而這種矛盾貫穿了清朝的始終。但是,總的來說,經過幾百年的融合,滿漢已經沒有什麼兩樣,再糾結正統估計清朝皇帝的棺材板都能翹起來!

  • 13 # 夢裡也愛你

    很奇怪怎麼會有人糾結這種無聊的問題,滿清做皇帝,和朱家做皇帝真的有區別?除非你是皇親國戚,否則和老百姓有個鳥關係

  • 14 # 放大鏡29

    這個社會是怎麼了?為什麼總有人提這樣精神分裂的問題?清朝哪個皇帝否認自己是中華的正統了?所謂得裕德齡公主回憶錄口的話真能代表清朝皇帝嗎?提這樣的問題究竟是想達到什麼目的?就是想求證清朝非中國~進而否定清朝開疆拓土的合法性嗎?

    首先,沒有任何一個清朝皇帝否認自己是中華的正統,如果當時有任何人這樣說清朝皇帝,毫無疑問會被處以極刑!

    夏商周三朝,嚴格意義上屬於三個不同民族,,商朝取代夏朝,周朝取代商朝,沒有哪一個王認為自己是非正統的,大規模的殉葬物件都是前朝被俘虜的人,,所謂正統就是被征服者習慣成自然的認同,對異民族而言是這樣,對本民族而言同樣如此!!!

    漢族帝王在古代百姓心目中就是當然的正統嗎?當然不是,否則就不會發生農民起義了!古代的中原國王和皇帝,哪一個愛民如子了?哪一個過年時把下層農民接接到宮殿裡給他們包餃子吃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正是古代社會君民之間、統治者被統治者之間的真實寫照嗎?你認為只有同民族的帝王正統,你以為你自己就絕對不會成為路上的凍死骨嗎?實際上,王權和皇權之下,歷朝歷代都有異民族的人得富貴者,同民族人相殘更厲害,漢高祖劉邦和朱元璋殺絕功臣就是最好的例證!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漢人帝王尤其如此,卸磨殺驢的民族劣根性尤為嚴重,,相比之下,成吉思汗征戰一生沒有殺過一個功臣,手下的異族將領不計其數,得以善終的更是不在少數,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並不存在蒙古民族,因為其巨大的感召力,不同民族紛紛加入了同一個統一體當中,其去世以後才有了蒙古人這一說!清朝皇帝同樣如此,對投誠的漢族功臣很多都給予高官厚祿,比如范文程,比如嶽鍾琪,,要沒得到好處、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能那麼唯慈禧太后馬首是瞻嗎?

    所謂清朝皇帝不正統,很多清朝的漢族大臣可不這麼認為,,反而是當代的一些人才這麼想,,因為清朝倒臺了以後才出現了民族這樣的概念,不少人受辛亥革命宣傳影響,東方人又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取消了民族劃分,思想沒有穿透力的人才會以今天的民族色彩濃重的眼光來審視清朝皇帝,並且加以苛求,雖然清朝皇帝確有親疏遠近的民族觀點,但這也是任何民族的共性!

    不用偽造歷史說清朝皇帝不認為自己是中華正統,,清朝倒臺之前把一切權利和國際領土條約固定下來的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完整的交給了北洋政府就是最好的謠言粉碎機!一些心胸狹隘的當代人老拿清朝皇帝的民族說事,與西方發達國家人相比就顯得太沒有格局了,大英帝國的女王是蘇格蘭人,追究其源流每不是一個民族的,很多華人知道這事後都會加一個疑問詞竟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傳統觀念正是華人被全世界很多國家人歧視的真正根源!!!好好品品吧。

    元朝清朝非中國,這種論調最先提出來的正是敵對國家,可是恰恰卻成了當今中國一些無知的漢民族主義去的座右銘!這樣的愚蠢問題屢屢出現在網際網路上讓全世界人都知道,成為分裂中國的口實,因為華人自己都認為,元朝和清朝不屬於中國,臺灣,青藏高原,新疆,內蒙古,東北等地都是侵略所得,當然也不屬於中國,這些漢民族主義者成了反華聯盟的真正幫兇,這樣的言論和認知時時刻刻都在自毀長城!

    誰都知道大清帝國的征戰除了統一了中原之外,還一統了臺灣,雲貴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青藏高原,新疆,內外蒙古,內外東北等地,抓住了世界領土開拓和瓜分的最後機會,並且用國際領土條約固定下來,雖然戰敗丟失了一些,但是大部分卻保住了,成為我們當今大中國的國家版圖,得來的並不容易!

    當今世界動盪不安,圍堵中國的節奏可謂步步緊逼,朋友少敵人多是不爭的事實,一些華人熱衷於發掘歷史負能量,古今不分,混淆歷史和現實,藉著一些歷史話題,無視民族融合的現實,提出一些古怪問題,反覆煽動民族仇恨,瓦解統一的中華民族向心力,,其中之一的元朝清朝非中國的的論調越來越顯出了其危害性,每時每刻都迎合著國際反華聯盟的意圖,正中其下懷,,現代大戰的殺傷力完全是過去不可以同日而語的,真要打起來,對於一箇中小國家而言,滅國滅族幾乎在轉瞬之間就可以辦到!就算一個大國,能好到哪裡去???這樣的現實還有心思何必要刻意搞民族鬥爭嗎?

    令人不解的是,有些漢族人為什麼要明知故犯呢???

  • 15 # 珍惜友愛

    檢視唐朝的地圖,早在唐朝滿族人的前輩已經是唐朝的臣民了 ,滿族人民早已認同是中華民族的的一個成員了,後來的滿族當然也認同和屬於中華民族的五大民族(漢滿蒙回藏)的之一 ,清軍入關入駐中原定都北京並且收復了內外蒙古,內東北和外東北 ,臺灣,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中國現在的疆域基本上繼承了清朝的領土 ,我們承認唐朝的正統地位,清軍入關入駐中原是中華民族之間的內部戰爭 沒有理由不承認清朝的歷史正統地位.清朝為中華版圖再次大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滿族人民經過近三百年的統治(1644年~1911年)放棄了滿文滿語,學習了漢語 漢字漢文化,現代滿族人民和漢族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了 。滿族人民早已認同並且成

    了中華民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琅琊榜》到《大江大河》,部部評分高、口碑好,正午陽光的劇真有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