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風耳語

    在學校,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太多。1、學校工作的實質。學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學,教育教學需要特殊的環境與氣氛,這樣才能讓老師靜下心、沉住氣,認真地研究教學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生理特點心理特點、研究學情……同時,研討、總結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進而不斷改進、最佳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與手段。也只有這樣,無論是個人還是學校,才能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和後勁。2、學校工作的現實情況。無論是個人還是學校,目前應對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多如牛毛,且都是硬性任務,費時費力,極大地挫傷了個體的工作積極性,也傷害了作為教育主體的情感。如扶貧、植樹、集會等。另外,應對各種層次的檢查評比。

  • 2 # 秀兒252

    總結,周總結,月總結。沒完沒了的會議,週一開,週六開,班主任更是有事沒事因為他人的工作不到位被綁著開。其實那些會都是給工作不負責任的人設定的,但是就是這些人怎麼開會,怎麼教育都不見成效,所以很多人會跟著一起去受罪。有責任心的人不用去教育,沒有責任的心的人,你拽著耳朵也不會有什麼起色。所以我感覺到最好的辦法就是淘汰制。讓那些人有危機感,不用開會也都會動起來。

  • 3 # 杏壇微語

    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確實不少,耗費了教師不少的精力。

    首先是各種會議多。有的領導很喜歡開會,領導不上課,不知道上課的老師有多忙,但是卻喜歡透過經常開會來給教師佈置工作任務、提工作要求、對老師進行思想教育等,不但要常開會而且還要開長會,短則個把小時,長則兩三個小時。開會的人早已心不在焉,他還在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唾沫橫飛。似乎不開會他就不知道幹什麼,就沒有存在感,透過開會,就可以經常在全體老師面前露面,可以刷足存在感!這樣的領導其實沒有認真想過:是不是這個會一定要開呢?是不是開了會就一定會落實得更好呢?是不是老師開會就一定會認真聽並銘記於心呢?

    開會一定要有時間觀念,想好了開多久就要守時。講話的人要提前準備好講話內容,重點突出,話語簡潔,不囉嗦。開會的氛圍要儘量輕鬆,要嚴肅莊重,但不能凝重,凝重的氛圍會讓人心裡壓抑。

    其次是表格與材料多。有的學校管理理念落後,不管什麼工作都要上交各種方案、過程記錄、總結等。舉個例子,班主任召開一次班會課,先要設計一個班會教案,再做成PPT,班會過程要拍照,上完後還得寫個小結反思。如果一學期上18次班會,得花多少時間精力。開班會與教育教學有關,但是不是要這樣繁瑣呢?大可不必,關鍵是看活動的效果怎樣。教育孩子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一點一滴,慢慢變好。而不少的管理者,總是那麼的急躁,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似乎立根杆就想見到影。

    第三,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多。教師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帶班工作,組織學校的各項活動開展,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考核。有的甚至層層加碼、擴大範圍、增加環節、延長時間。老師們苦不堪言!

  • 4 # 美溪老師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認為在學校的所有教職工都在從事著與教育有關的工作,就不說從事各科的老師們了,在這說說後勤工作的教職工吧。教務處、學生處肯定都從事著與教育有關的工作,就是學校的門衛、保安處都是為了在校教職工以及學生的安全而設立的,哪怕是學校的保潔人員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們有一個乾淨的學習環境而聘請的。所以我認為在學校沒有與教育無關的工作者。

  • 5 # 丫丫智慧屋

    一個學校的正常執行不僅僅是隻有教育教學,還需要其他很多方面的配合,像校園安全、學生安全、 這些都是順利教育教學的保障。

    一個老師除了教育教學,都有兼任其他的職務。有兼任學校的安全員,那就要負責學校所有關於安全的預案、計劃、演練等等,還要將這些形成文字材料已備年底的檢查。

    有兼任衛生員的,主要就是負責學校的公共衛生,比如每學期的流行傳染病的預防方案的制定,做好學生每日的健康檢測報告,完成每年的學生的體檢資料報備,包括每學期學生的視力檢測等工作的安排和協調,這些也都要形成材料以備檢查。

    有兼任人事專幹的,主要就是負責單位的人事管理,比如新聘教師的合同簽訂,已聘教師的職務晉升的相關檔案的通知和競聘方案的發放。還有就是關於每年繼續教育的認證等。

    有兼任財務專幹的,主要就是負責全校的一個財務報賬。包括教師的工資,績效,五險一金的發放等。

    還有總務主任,主要負責學校校舍設施的購買、維修以及教學用品的採買。

    工會主席主要負責教職工的節假日的慰問以及教職工的活動的策劃等等。

    所以一個學校的運轉,教育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還包括非常多的輔佐部分。

  • 6 # 紫色傳奇

    在學校,其實每一件工作都與教育教學有關或影響教育教學,只不過因為官僚體制,人浮於事,政出多門,重複勞動讓人深惡痛絕罷了。

    每年基教科,人事科,財務科,都要搞個人情況統計,姓名、性別、學歷、個人簡歷,畢業學校……,一年總要統計過四五次,上面換人了要搞,長級升職了要搞,每次大夥找照片,找各種普通話證,資格證,職稱等級證,各種獎勵證書,又是影印又是列印,忙得不不亦樂乎。我就奇怪了,去年弄上去的資料你們都給當廢紙賣了嗎?

    拿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來說吧?教育局辦公室對校長有套方案,教育局安全科對學校安全主管有一套方案,局黨委對學校支部有一套方案,局基礎教育科對教育教學校長也有一套方案。其實學校幹同一件活,要按教育局不同的部門的名稱、格式各報一份,既浪費財力又浪費人力。

    曬一下我寫的一個資料清單(學校一個部門):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預案;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3、春季開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預案;4、春季開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5、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應急預案;6、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突發情況應急預案;7、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措施。

    再曬一下學校日常安全工作:《xx教育局安全常規檢查記錄》《Xx教育局消防檢查記錄》《××教育局安全臺賬》《消防安全臺賬》《×x教育局安全教育記錄》……

    學校有很多工作不是無關,大部分是小題大做、重複勞動。

  • 7 # 一笑之

    既然是在學校,不論是根據政府或主管部門安排的工作還是按照學校自身的條件設計的校長文化、校園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等等的落實。大象無形,平時有些看似以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才以及學校的發展無關的事情,往往卻是方向性的關鍵大事。大都認為學校只要搞好教育教學,把學生分數提上去就行了,卻不知“教育是一項治心的藝術”,人不是機器,才不是分數。所以簡單點說,只要是在學校,我相信一切工作都應該是有效工作,都應該與學校有關。

  • 8 # 盼望已久了

    瀏覽了一下網友們的答案,有的說都是有用的,都是為教學服務的。有的說佔幾分之幾。我認為這樣說都是不客觀的,不同的區域情況是不一樣的。就我縣的情況說一說都有哪些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

    1.一年一度的防火宣傳。

    注意不是給學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是老師接到的任務。每名老師承包一定的家庭數,拿著宣傳單,下到村裡入戶,找村民講解。必須有村民的簽字回執,還得填寫活動效果等欄目。

    2.每年至少兩次的扶貧。

    類似防火,每名教師也有承包的戶數,下村入戶,村民得簽字,填寫表格。這個最諷刺了,我騎著破電動腳踏車,給有轎車的家庭扶貧,我家是50年前的破房子,扶貧物件是二層樓房,家裡還有養豬場。當然也有確實困難的。

    3.掃黑除惡。

    我覺得這些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毫無關係,你們說呢?

  • 9 # 菜鳥教師一枚

    都是與教育教學有關的。約30%工作與課堂教學有關;約60%工作與安全教育有關;約10%與其他教育有關。如果你定義的教育教學指的是課堂教學,那麼確實大部分都是與教育教學無關。

  • 10 # 米奇學堂

    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北師大後勤管理處開始實施“三進”活動,即“班主任和輔導員隊伍進後勤,學生進後勤服務保障體系,後勤工作進學分體系”,在食堂設立“學生創新菜視窗”,讓學生自主研發新菜品,在商貿超市設立“學生自主創業櫃檯”,深受師生歡迎。

    北師大研究出臺“實踐與創新學分認定程式及實施辦法”的科學評估模式,參與“三進”的學生在後勤工作滿一定學時後,可申請相關學分。這樣的機制設計無疑將會引導更多的大學生走進生產勞動一線去檢驗、調整、深化所學所思所想,在身體力行中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

    “這些工作其實和我們平時合理安排學習,盡力理解、記憶和輸出的道理是一樣的。”經過在超市的實踐,生命科學學院學生容玉琳深深感到,後勤管理工作看似與“學習”無關,卻處處需要學習,處處都有門道。超市貨物繁多,種類達到6000餘種,品質、批次、價錢、位置、生產日期、進貨渠道、上貨週期等大量龐雜資訊都需要了如指掌。

    反觀當下的大學校園,有些大學生在熬過“應試”的重壓之後,漸漸喪失了進取的動力,迷失了前行的方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迷惘、功利、浮躁甚至不勞而獲的思想正在侵蝕著本應占據著精神文化高地的校園。曾聽一個學生家長半開玩笑半抱怨地說,現在的大學生能做到“會吃飯,不跳樓”就阿彌陀佛了。雖然有些偏激,但令人警醒。安排適當的體力勞動或準體力勞動,或結合課程內容開設一定學時的勞動課,可以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有助於拓寬大學生的心靈田野,增強大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在筆者看來,“三進”計劃不僅有助於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更深層的意義在於破除等級觀念、特權意識、職業高低貴賤心理,讓“勞動光榮”的理念在大學校園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總之,在筆者看來,那些看似與學習無關的事,其實都有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 11 # 昔妃憶

    應付各級各型別的檢查、督導,上報各種型別級別的材料,感覺什麼部門都可以來學校檢查,什麼部門都可以要求學校上交材料,學校的老師最起碼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在這些方面的,甚至更多,不可以專心一致搞教育教學。

  • 12 # 我有我的金

    嚴格來講,所有的事情都與教育教學有關,因為教育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文化知識,還有習慣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國家要求每一個月都有一個主題教育,每週都有國旗下講話教育,每週的第一節正課定為班會課。所以,只要上面有檔案發到各學校,那所做的事情都與教育教學有關。

  • 13 # 沉默寡言的行者

    存在都是合理的,不能說有的工作與教育教學無關。有的工作看起來表面上與教育教學無關緊要,其實每個工作都在為教育教學的正常執行,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一個學校要正常運轉,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情況。做的每個工作都是為了教育教學正常進行。為了教育教學執行地更好,要把每個貌似無關的工作都要做好!

  • 14 # 高山流水愛分享

    沒有哪一件事與教學無關,它們樣樣重要。掃黑除惡還教育一方淨土;精準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文明城市建立,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數;衛生城市建立,保障廣大人民身體健康;法制進校園,培養學生從小要有法律意識……作為教育,我們都要笑納。

  • 15 # 默空文

    現在在學校最讓我頭疼的扶貧工作,我們這每週要下村扶貧一次,每次早上八點下去,下午兩點才能回來,午飯都沒有得吃。這扶貧工作,真的是很可怕,很累,很折磨人,我們每週六下村,那每週五學校的老師就感到特別的不安,因為做不好就要被通報,扣績效,甚至有更嚴重的處分,所以大家都不敢懈怠,都會很仔細很認真的弄材料。很希望我們這能夠早點脫貧。說實話,能幫到貧困戶我是很樂意的,但是真的沒有必要讓老師花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搞這個,老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難道把學生三觀扶正了不也是一直“扶貧”嗎?

    在學校的其他工作,我覺得都是為了服務學生,我可能會有抱怨,但是不後悔。

  • 16 # 有時不跳舞

    這問題問的好.太多了,別的不說就說說教師培訓吧....培訓內容和自己教科內容嚴重不符。不按照專業特殊性制定規定 一刀切的處理問題。各種會議多的不要不要的

  • 17 # 坐三輪看海

    教育應該是獨立的;沒有急功近利;沒有政治紛爭~但必須有愛國教育;教育雖然要普及,但應該出大家,出精英;教育不應該是皇帝不急,那啥急,而應該是國民的。

  • 18 # 風雨無阻的陪伴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但並不是學校的全部工作。

    前些年,學校裡有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說法。就是說,除了直接的教學工作之外,還有間接的為教學、師生服務的管理工作、後勤工作。這些工作是為教育教學提供服務保障的,同樣是學校整體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學校育人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學校還有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社會實踐工作、體育鍛煉、藝術課程、勞動課程等等,這些構成了大教育教學的範疇,同樣是學校整體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同時,隨著我國社會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作為社會中極為重要一環的學校,參與社會管理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像安全工作、衛生工作、環保工作、社會公益,等等,相繼成為學校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最後,學校還承擔著一些來自教育主管部門安排的檢查、評估、評比、競賽、統計等方面的工作,一些來自地方有關部門安排的檢查評估、活動組織、扶貧幫扶等工作。這些工作,有些是必不可少,但有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校和老師們的負擔,影響教育教學的進行。

    總而言之,學校的絕大多數工作都是與教育教學工作相關的,有些直接相關,有的則是間接相關,這些工作都要做好。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學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干擾教學的工作,這些在今後應當著力避免。

  • 19 # aft秀

    我是阿凡提秀,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學校是一所成立不到十年的城鄉結合部的初中學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天降大任於是教職工也,特殊的使命感讓一線教師認真無奈地承擔著與教學無關的任務。與同類城裡的老牌學校及鄉下偏遠的初中相比,所做的雜務真是比上比下都綽綽有餘。

    比如迎接上級多如牛毛的檢查,老牌學校要麼經驗豐富從容應對,要麼才大氣足不屑於或無暇於應酬,鄉下偏遠的學校也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檢查團和觀光團不太喜歡到偏遠地區。就因為城鄉結合部優越的地理位置,每次上級檢查必被點到。

    舉例:餐廳本來是學校後勤應該管理的,因經費緊張外聘人員少,教師不得不參與管理,凡是檢查團來了,每次都要教師輪番上陣。

    還有市裡舉行的大型活動需要觀眾互動撐場面,就要抽調部分老師支援。比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殘疾人藝術節,也要抽老師去捧場鼓掌,其實從公德從職業道德來說,應該去獻愛心,可是一線老師太忙呀。

    還有市裡創文工作,這也是好事,自己居住的城市拿到雙創名片,人人臉上都會添光添彩。就需要老師義不容辭去入住小區當志願者,挨門挨戶的講解創文知識。可是老師畢竟精力有限啊。

    不過現在值得高興的事,政府非常重視給學校減負,除了不讓表叔表嫂來學校隨隨便便走訪做客,也不讓會妹會弟頻頻約會,外界不得隨便擾校,學校應該是安安靜靜教書的地方,教師的精力應該放在教育教學上。

    當然,學校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教師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聖賢書,每一個人都應該與社會融為一體,我們學校也鼓勵年輕教師或黨員做志願者,發揮自己光和熱,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轉遞愛心。年輕教師也踴躍報名參加,比如說疫情防控志願者、學雷鋒紀念日誌願者,還有參加市舉行的馬拉松比賽志願者活動等等,為轉遞正能量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弘揚了社會正氣。廣大的同志仁們,你們都做過哪些與教學無關的雜事呢?帶來哪些歡樂和煩惱呢?歡迎一起來吐槽啊。

  • 20 # 紅嘴唇333

    太多了……出去排查幼兒園,交保險,填表,繳費,好多不是老師的事情,上面派下來你就得幹。老師都老實聽話,沒法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長年要失眠要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