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媒新銳盧劍利
-
2 # 胡說八道陳老師
歐陽詢(57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享年64歲,幼孤,敏悟超絕,飽讀經史,仕隋為太常博士,與李淵交遊甚厚。仕唐後,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故又稱“歐陽率更”、“歐陽渤海”,曾編《藝文類聚》100卷, 供唐諸王子研習。作為書法史上楷書之名家,其字型被稱為“歐體”,與顏(真卿)體、柳(公權)體、趙(子昂)體同享盛譽。
歐陽詢年輕時熱衷於碑帖,一次在野外見索靖所書石碑,逡巡觀賞,後竟坐臥於碑旁,逗留三日方才離去。他推崇王羲之楷法,他在王羲之的基礎上再變其體,筆力奇險,因自名為“歐體”,入皆敬其法,得其尺牘文字,均視為楷範。在“右軍之勢幾奔走天下”的形勢面前,歐陽詢之書竟得此厚愛,確實難能可貴。他以書名佳芳四海,當時高麗國甚重其書,不惜千里求索,遣使延求墨跡。
歐陽詢之楷書,在隋碑朴茂峻整的基礎上,獨闢蹊徑,用筆道勁尖刻,鋒鍔森然,結字嚴謹莊重,間架堅實平衡,妍緊拔群,章法整體適度。他一生不輟揮毫,嘔心瀝血,凝成書論數篇,有《八訣》《三十六法》《傳授訣》《用筆論》等。歐陽詢傳世書跡甚多,來書有《房彥謙碑》,楷書有《化度寺邕禪師塔信》《皇甫誕碑》《九成官醴泉銘》《溫彥博碑》,行書有《行書千字文》《史事帖》《張輸帖)《小商帖》《夢奠帖》等。
唐初四大楷書家,都宗法二王,唯有歐體獨樹一幟,代表作《化度寺碑》《醴泉銘》可為其佐證。下邊讓我們來欣賞品讀一下歐陽詢的書法作品地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先來看《化度寺碑》,這本帖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貞觀五年,化度寺邕禪師圓寂,建舍利塔,散騎常侍李百藥攫寫銘文,歐陽詢書丹,正書,35行,每行33字,原石在長安終南山的佛寺記憶體放,系歐陽詢75歲時手書。宋慶曆初,範雍出使關右,遊此寺院,嘆為至寶。寺僧聞之以為石中有寶,破石以求,不得,棄之寺後,致使石斷為段。範雍得知,尋而購置書閣,靖康年間,戰亂頻發,藏井中,南宋後取出,拓數十本,石碎亡。此碑翻刻本甚多,傳世拓本,唯吳縣吳氏四歐堂藏成親王舊藏本為原石拓之孤本,今收藏於上海圖書館。有觀點認為此碑可比晉王襲之正楷化身,而且比王右軍尤顯骨力,可見品評之高。
南宋姜夔將其奉為神品,以為是信本最得意之作。其後趙子昂、康裡子山、王文治、李東陽、翁方綱都深有同感,趙子昂在鬱逢慶《書畫題跋記》中言:“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元代聊城周馳曾於金陵見到拓本,並贊稱“ 歐書遒勁清古,後世所師法者,邕禪師塔銘又為之冠。石刻羽化已久,江南故家,間見‘二王’本,皆未見此本之妙也”。清光緒末年,敦煌石室發現了此碑唐拓剪裱殘本六頁,遺憾的是,首頁被法國人伯希和攫得,現藏法國巴黎博物館,其餘五頁被英國人攜去,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館。《化度寺碑》結體精妙,遒勁縝密,深合體方筆圓之妙,特別是筆輕意卻長,雄健更深,可認為是歐陽詢鼎力之作。
再來看一下這個作品,初唐楷書因歐陽詢而受推崇,歐陽詢書名因《九成宮醴泉銘》而歷代對其評價極高。《九成宮醴泉銘》貞觀六年刻,魏微撰文。正書,24行,行49字,碑高2. 63米, 寬1.2米, 碑存於陝西麟遊縣西五里天台山。 由於此碑聞名遐邇, 備受讚譽,故歷來捶拓過多,以致碑面磨損十分嚴重。宋至清,碑面又經過幾次拓鑿,所拓肥厚不均,失去本來風采。現北京、上海均有宋拓佳本,北京故宮所藏最負盛名,為明駙馬李琪藏本,現多次刊印,依然不減當年風韻神采,九成宮即隋代所建仁壽宮。
據傳,唐太宗避暑此宮時,乏水,以杖導地,得水甘美,鑿而成泉,因名醴泉。太宗龍顏大喜,遂命魏微撰文,記錄此事,又命歐陽詢書丹勒石。此碑實為歐陽詢應詔之作,書寫時恭謹嚴肅,一絲不苟, 故用筆緒構雄沉渾穆,氣象恢宏,字圍較大,字型方正,豐厚挺拔,有晉人風韻,並開唐楷風。其字間架開張,能斂能伸,能擒能縱,無施不可;轉筆處提按有度,隨熱站鋒,寫得似方非方,似圓非圓,有右軍《黃庭》《樂毅》遺意。此碑筆出有法,學極規整,為歐體楷法極軌之作,歷來被公認為是學書之正途、初學之典範。
再來看《小楷千字文》這幅作品,公元348年,王右軍特地給兒子獻之書寫小楷《樂毅論)一部,作為習字範本。300年後的641年,也就是歐陽詢年過八旬時,他也給兒子歐陽通寫過一部極其精緻的小楷一( 千字文》,這竟成了他的絕筆,其風骨清俊,筆筆精到,令人讚歎不已。歐陽通手捧其父的絕筆之作,涕淚俱下,悲難自抑,而後將《小楷千字文》奉若神品。現在留世的為明翻刻本。小楷是大楷的結晶,在寫好大楷的基礎上再寫小楷,方能領會深奧的小楷書法藝術。
《小楷千字文》以《樂毅論》為基礎,博採北齊、隋朝書風,合而成為備受讚譽的歐體。細細研察,每字、每行布白,都能做到準確、靈活、美妙、醒目,八旬之人能寫出這樣精妙的小楷,絕非一般的楷書家所能達到的。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年少承父膝前之教,父死後以《小楷千字文》為學書範本,後又從母徐氏學書,數年後遂繼父名,號稱“小歐”,其《道因法師碑》嚴謹古奧不亞於父。何子貞評道:“險勁橫軼,往往突過乃翁。”現存西安碑林,列居唐楷名碑之一。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歐陽詢能夠直承二王,為唐初諸家之冠,其要旨是以圓渾之筆為品性,以方整之筆為形貌,其淳古質拙處得益於古之篆隸,其傳統根底深厚,故可謂大家。歐陽詢效法王羲之的同時,又吸收北碑中書法之精髓,所以他既得北朝方正峻利、強悍曠邁之勢,又有南朝文質彬彬、風姿秀雅之韻,形成其骨硬肉豐、儉勁平和、剛而不狠、健而不獷的獨特藝術風格。
-
3 # 遠去的救世主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
4 # 良品文化
歐陽詢,楷書大家,被譽為楷書第一人,法度之嚴謹,筆畫之險絕,讓人驚歎。
我們平時見到他的最多的作品就是楷書,尤其是他的楷書《九成宮》,其行書作品偶然也能見到,如行書《千字文》、《夢奠帖》,其草書卻是難覓蹤跡,我們知道的,也就草書《千字文》
此帖晉味”十足,二王影子隨處可見,書寫矯健而靈活多變,飄若浮雲,矯如驚龍,可見其在草書方面亦是實力不俗。可與二王相媲美。其用筆不全師二王之圓筆,而兼有北碑之方筆,使其字更堅挺,此卷書法還有隸書筆法的混入,兼有章草的簡古質直。據傳,歐陽詢曾見到索靖書寫的章草碑刻,曾細心揣摩其筆法,三日方去。此卷得晉帖之韻、隋碑之神、篆隸筆意,集眾家之長,匯為一體。臨寫此帖要有篆隸的功夫,方可體會到章草筆意的妙處;要有楷書的功夫,方可表達楷式點劃的凝重與從容;要有狂草的功夫,方能在行不互幹,字不相連的形式下,透過形斷意連的線條,把整行整篇統攝起來。
歐陽詢草書既有晉人風韻,又有唐人之風格,帶有一些唐人的法度。
-
5 # 可勒說
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司以說是廣採各家之長。歐陽詢書法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
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型大都向右擴充套件,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用筆特點: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輕重,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人物介紹:
“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
軼事典故:
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尤其篤好書法,幾乎達到痴迷的程度。據說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讚歎多次,而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覆揣摩,最後竟在碑旁一連坐臥了3天才離去。
-
6 # 山海天澤
唐朝不僅僅是楷書的成熟時期,而草書也有不俗的表現,出現了一大批草書大家,諸如懷素和尚、張旭、孫過庭等等,其實除了他們之外,我們熟知的楷書大家歐陽詢也是一位出色的草書大家,他筆下的草書也是精絕無比,讓人拍案叫絕,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他的傳世之作《草書千字文》,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草書世界,一同來感受這纏綿的藝術。
據史料記載,歐陽詢學習書法最初以王羲之為宗,為了學習王字,曾經重金購買王羲之教子習字所用的《指歸圖》,得此寶典後,是不捨晝夜,認真刻苦專研,日夜揣摩,一度到達忘我的境界,而他的傳世作品《草書千字文》就充滿了“大王”味,飄若浮雲,矯如驚龍,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草書方面也有著驚為常人的表現,身姿矯健,靈活多變。
從歐陽詢的《草書千字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其用筆無比精妙,行筆飄逸瀟灑,自然大方,在筆勢上還略帶一絲含蓄委婉,點畫猶如行雲流水一般,歐陽詢的草書在結體上“大王”味尤濃,骨骼清秀,遒美,點畫安排十分巧妙,既又相互穿插,又有揖讓,點畫之間牽絲引帶,顧盼生姿,雖然為草書作品,但是筆斷意不斷,字與字之間是斷開,沒有黏連,字字獨立,線條優美,粗細對比也非常之明顯,纏纏繞繞,連綿不斷,章法佈局精巧無比,密處不透風,疏處亦可跑馬。
雖然歐陽詢以楷書名世,但是其草書也是如此地精絕,在有些點畫中還可以看到其楷書的用筆之處,尤其是轉折之筆,偶見方筆,這是在其他大家的草書中是很難見到的,這也是歐陽詢最大的特點,能夠將楷書用筆之法靈活巧妙地應用到草書,縱觀整個書法史,能有幾位大家能及,恐怕我們一提到歐陽詢,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他的楷書,豈不知,他的草書卻如此精絕,讓人驚豔,欣賞了歐陽詢的草書,是否也驚豔到你?
-
7 # 鈺涵茶行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難得一見,歐陽詢是唐代的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初唐四家之一,也是王羲之書法最忠實的粉絲之一,我們平時見到他的最多的作品就是楷書,尤其是他的楷書《九成宮》最為常見,他的行書作品偶然也能見到,比如他的行書《千字文》、《夢奠帖》,但是他的草書《千字文》還真是難得一見!
歐陽詢的草書《千字文》(殘卷),拓本從“比兒”起至全文結束,每行10字,計65行,650字,前文缺失。沈鵬先生在自書《草書千字文》後跋曰:“千文內容蕪雜,有不入眼處,歷代名家所書,餘最服膺者歐陽詢、懷素、趙佶數家,曾揣摩筆意,約取所長。”可見歐陽詢的草書成就也是影響深遠的。
-
8 # 春暖125778
歐陽詢是唐代的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初唐四家之一,作品楷書見多,尤其是楷書《九成宮》,行書《千字文》、《夢奠帖》,草書《千字文》,風格完全似王羲之和王獻之的草書,有魏晉書法的氣韻。
歐陽詢的草書《千字文》(殘卷),拓本從“比兒”起至全文結束,每行10字,計65行,650字,前文缺失。
-
9 # 校傲臨風(書畫)
歐陽詢不僅楷書厲害,其草書代表作《千字文》更是讓人驚豔,初唐四大家之一名不虛傳。
歐陽詢身後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後人將他與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稱為“初唐四大書家”。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墜石, 如長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陣雲,如萬歲之枯藤,如勁松倒折、如落掛之石崖,如萬鈞之弩發,如利劍斷犀角,如一波之過筆”。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我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書法造詣
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 內畫家 一丁(聶磊)楷書作品
《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他的草書《千字文》很讓人驚豔。
唐張懷瓘《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寵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 虞世南說他“不擇紙筆,皆能如意”。他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他的行楷書《張翰思鱸帖》體勢縱長,筆力勁健。
以下是他的草書作品代表《千字文》
-
10 # 錠墨學書
歐陽詢書法多以楷書傳世,為唐代“楷書四大家”之一。史書記載歐陽詢書法初學王羲之。他傳世的《草書千字文》“晉味”十足,超出世俗,書寫矯健而靈活多變,飄若浮雲,矯如驚龍,可見其在草書方面亦是實力不俗。
-
11 # 高長寬4
唐楷四大家之一,風格獨特,瘦硬清挺。千錘百煉,獨樹一幟。後世有無恥之徒學得不像就說是改良了歐體。歐陽詢地下有知定會爬出來捶胸頓足哭罵現在的人不要臉……
-
12 # 孫新微視界
歐陽詢是楷書大家,初唐四傑。他的歐體險絕、瘦勁、法度嚴謹。與虞世南聞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易於初學,讚譽其書體為“歐體”。
歐陽詢年輕時熱衷於碑帖,一次在野外見索靖所書石碑,逡巡觀賞,後竟坐臥於碑旁,逗留三日方才離去。他推崇王羲之楷法,他在王羲之的基礎上再變其體,筆力奇險,因自名為“歐體”,入皆敬其法,得其尺牘文字,均視為楷範。在“右軍之勢幾奔走天下”的形勢面前,歐陽詢之書竟得此厚愛,確實難能可貴。他以書名佳芳四海,當時高麗國甚重其書,不惜千里求索,遣使延求墨跡。
他是名門之後,祖父、父親都是南朝陳的高官。但在他十二三歲時,家裡突遭變故。其父歐陽紇因才高權重受到陳宣帝的猜忌,被逼率兵造反,結果兵敗被殺。謀反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歐陽詢從一個富家公子轉瞬成為亡命之人。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有位朋友江總,也是位朝廷高官,他十分喜歡歐陽詢,偷偷地把他接到家中,撫育他成長。江總是個頗為復的人物,他在陳後主時任宰相,終日以詩酒自娛,加速了陳的滅亡。但江總在文學上很有才華,也能慧眼識珠。他覺得歐陽詢孺子可教,便督促他學習經史書法。
歐陽詢寄人籬下,發奮讀書,對《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等史書多有鑽研。他還勤練書法,幾乎達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隋朝統一天下後不久,歐陽詢來到北方,在朝廷任太常博士。太常博士是個掌管禮儀的官職,這使歐陽詢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北方的文化,也促成了他在書法藝術上有進一步的成就。在隋代, 歐陽詢的書法就廣有聲名。他練習書法,最初學習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 骨氣勁峭,法度謹嚴,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以“歐體”之稱傳世。進人初唐,歐陽詢的書法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
13 # 山中野果4812
歐陽詢的作品有《九成宮》、《化度寺碑》、《千字文》等。《千字文》是他的晚年作品,筆法精到,但力度不夠。因為書法很容易剛勁而失度,溫斂而失品,而歐陽詢的楷書奇蹟般的做到了兩全其美。他的書法可以讓人彷彿看到了大唐初建時的風和日麗,平順穩健。儘管以上作品都是他年邁所作,但仍然寫出了大唐皇朝的青春氣息。如果初學書法,建議從歐陽詢的《九成宮》臨摹開始。
回覆列表
歐陽詢的草書《千字文》寫的非常文雅,其風格完全學習王羲之和王獻之的草書,有魏晉書法的氣韻,但是這幅作品章法看上去很擠,整體有一點亂,尤其是後半部分,看上去就像是單個字的堆積,所以我覺得應該不是歐陽詢的真跡,可能是歐陽詢草書的集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