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波波

    這幾型飛機都沿用了蘇27經典的氣動佈局,改動的主要部分是機載雷達,發動機飛控系統等內部配置或者軟體,外形上也有一些小改動。只有蘇35和殲15加了前鴨翼所以能一眼看出來,其他的看出來感覺像“圖片找茬”遊戲。

    打個比方就好像一款SUV車型的不同時代的不同系列,發動機排量不同,有兩驅有四驅,有5座有7座,有高配有低配,外觀看起來都一樣,但是價格會相差很大。

  • 2 # 大志遠思想空間

    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這幾種戰鬥機,都是來自蘇27,都是直接過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人認為,殲16仿製的蘇30MKK或者是蘇30MK2,這是不對的。中國引進蘇27,仿製了一系列的戰鬥機,但殲16不是仿製的,是在蘇27教練機基礎上研製而成,雖然區別不大,但你看垂尾,進口的蘇30垂尾上是平的,而殲16垂尾上有個尖,這是主要區別。

    蘇35和蘇27區別在於空速管,蘇35是無源相控陣雷達,空速管雷達罩的頂部,應該在垂尾或者兩翅,或者在雷達罩的旁邊。

    殲15是三翼面戰鬥機,多兩個小鴨翼,原型機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沒有關係。

    至於殲11B和原型的蘇27,主要在雷達罩,殲11B是黑色的,再看的是翼尖,原型是個電子倉,國產型號變成了導彈掛架。

  • 3 # LY傳媒or大雜燴

    在這裡,不得不說前蘇聯的蘇27真的是很厲害的飛機,不管後繼者俄羅斯和徒弟中國,都或多或少模仿引進了蘇27的氣動佈局和外形。所以看到後面的型號都有互相的影子。

    蘇27的氣動佈局是比較經典的鴨式氣動。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戰鬥機都是機頭高高立起,想戰鬥的鵝一樣,簡單粗暴是戰鬥民族的標籤。

    不同於美式戰鬥機,蘇式戰鬥機一般都是製作簡單粗暴。外形很有戰鬥線條

  • 4 # aircraftone

    都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推力大小為主要問題。其它區別就是各種各樣的控制和雷達功能有著區別。所以有人說,蘇35才是最成熟的戰鬥機。其實根本就不用購買蘇35一下等級的戰鬥機。可是中國怕斷了學習的檔次。例如:米格15-19-21-2223-24-25-28

    這些都不應該買。蘇27-28-29-30-31-32-33-34根本都不用買。浪費錢了。

    可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早期的米格15和蘇27,中國也自己研製不出來殲6-7-8-9-10。沒有蘇27,也研製不出來殲11-12-13-14-15-16戰鬥機出來。

  • 5 # 老鷹航空

    蘇-27雙發重型戰鬥機,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在六十年代末期開始研製的一款第三代空優戰鬥機,作戰物件就是美國的F15重型戰鬥機。在最初的方案設計中,該型號是由蘇霍伊設計局創始人蘇霍伊來親自指導的,但是很不幸,中間這位大師就去世了,之後交由總設計師西蒙洛夫來接手。

    七十年初期在克格勃獲得F15的技術確保之後,蘇霍伊設計局發現原有的蘇27方案與F15任有較大差距,為此西蒙洛夫下定決心推導重來,重新進行設計工作。在這一次設計過程中,西蒙諾夫大膽採用了蘇聯中央流體力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就是日後蘇27現在的氣動外形,鴨式機頭+大後掠翼+邊條翼+腹部進氣這樣的外形特徵。

    事實證明,這種氣動佈局是相當成功的,也為蘇-27戰鬥機帶來了全新的超機動特性。

    蘇30和蘇27的外型特徵幾乎一致,原因是因為蘇30是雙座型兼顧對地攻擊的多用途戰鬥機,外觀上來看多了一個後面駕駛艙。蘇30和蘇27雙座型的區別在於垂尾頂部是平的,而蘇27是有傾斜角的。

    蘇35是蘇27的終極改進型號,算是3.5++代戰鬥機,從內到外基本上都更新換代了,但是整體氣動外形方面依然是沿用蘇27的基本氣動佈局方式,唯一的外觀上區別在於機身背部,即駕駛艙後方機身脊柱比較高聳,沒有設定減速板。

    殲11是我國引進蘇27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之後進行的國產仿製品,外部特徵基本上於蘇27一致;

    殲15則是在蘇33艦載機上進行仿製或者說自主研發的國產艦載機,外形特徵最明顯的就是三翼面設計,機頭處配置了一對全動鴨翼;

    殲16則是在蘇30多用途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一款國產多用途戰鬥機,殲16和殲11的區別,和蘇30和蘇27雙座型的區別卻不太一樣。可以看一下垂尾頂端的形狀,殲11和殲16都沿用了帶有傾斜角的垂尾,不過可以注意一下機頭空速管,殲11有機頭空速管,而殲16則取消了,這個細節可以用來快速區分殲11和殲16.

    這個問題咱就談到這吧。

  • 6 # 搬磚漢

    蘇-27戰鬥機首飛1977年5月20日,這在中國可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蘇聯芳霍伊設計局設計的,也是一款多功能戰鬥機,能防空、護航、巡邏等,它採用的是機翼和機身融合技術,懸臂式中單翼,翼跟外有前伸的邊條翼,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前下方,機頭略向下垂。

    蘇-30戰鬥機,是在蘇-27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轟炸機,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作戰的能力,還增加其隱身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常常能獨立完成任務。

    蘇-35戰鬥機也是有蘇-27的基礎上,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一款多用途重型戰機。

    首先都是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改的,那麼有些東西應該會保留,以至於感覺三款機型不好區分,蘇-30和蘇-27,蘇-30紅外探測儀位置向右偏,還安裝了空中受油的裝置,蘇-27起落架是單輪,可能飛機重量輕,尾翼有切尖,而蘇30是雙輪,尾翼是平的,蘇-35機有空中加油系統,有鴨翼,新式的垂尾,總體這三種飛機很好區分的。

    殲-11還分為殲-11是垂直尾翼頂部,駕駛艙前有光電探頭,雷達罩前空速管。殲-15主要是一種艦載導航飛機,主要配備於航空母艦,它採用三翼設計,這是最好識別的,尾部有尾鉤設計,用於適應航母上降落。殲-16是一款戰鬥轟炸機,主要採用的是雙座佈局設計,沒有單座的,總體很容易區分,將圖片放一起,瞭解這幾種機型,區分並不難,像殲-11,有殲-11A、殲-11B,等,幾種機型多留意一下,從外觀很容易區分。

  • 7 # 宇宙邊緣121

    蘇30,蘇35是由蘇27衍生出的機型,從外觀上看非常相似,但是還是可以分辨。下圖是蘇27,注意幾點細節,機頭前有針狀的空速管,雙垂尾頂部斜切,機頭雷達罩白色。

    下圖是蘇30,雙垂尾頂部平切。

    下圖是蘇35,機頭前沒有針狀的空速管。

    殲11是蘇27國產化的戰機,跟su27基本一樣,後期生產的殲11B/BS/D改進了航電等。

    與S27不同的是雷達罩多是黑色。

    殲15飛鯊是艦載機,具有摺疊翼,鴨翼、空速管。

    殲16沒有空速管、雷達罩淺色、雙垂尾頂部斜切。

  • 8 # 航空君

    問題裡這些型號都源自於蘇-27這個型號,是俄羅斯和其它使用國不斷改進的成果,可以在這幾個要點上從外觀上予以區分。

    蘇-27是基準型號,在俄羅斯、中國都有大量裝備,但因為大量改進型號的出現,使蘇-27,特別是其早期型號得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我們以其為基準點說說其它幾個型號和它的主要外觀區別。

    蘇-30對比蘇-27,蘇-30全是雙座型號,早期的蘇-30和蘇-27雙座型確實非常難以從外觀上區別,只有前輪是雙輪,且有空中加油管是主要區別,個別蘇-30的光電探頭和蘇-27雙座型號左右相反。不過現在批次裝備俄羅斯的蘇-30大多是新型的蘇-30SM,有前翼,這點和裝備印度的蘇-30MKI,裝備馬來西亞的蘇-30MKM一樣。而部分出口至中國、委內瑞拉、越南的蘇-30的垂尾尖是平的,這個是和蘇-27雙座型的最大區別。

    蘇-35是蘇-27的重大改進型號,被稱為超級側衛。從外觀看,單座的蘇-35機頭直徑較大,顯得更為兇猛。且蘇-35採用向量噴口,在地面停車時發動機噴口向下向內下垂,而蘇-27的單座型號是不會這樣的。另外蘇-35取消了蘇-27系列背部的大面積減速板,在降落或停場時都可以明顯看到不同。蘇-35也沒有其它蘇-27系列的機頭空速管。而且蘇-35目前只裝備了俄羅斯和中國空軍,還未出口到其它國家。

    殲-11系列和蘇-27最大的外觀區別是雷達罩顏色和發動機。殲-11A的雷達罩顏色較深,且沒有引進的蘇-27那樣在雷達罩兩側有半橢圓形的一塊淡色塗裝。殲-11B使用的是國產太行發動機,機身後部和噴口與蘇-27有較大區別。

    殲-15作為一種艦載戰鬥機,外觀和蘇-27系列對比差異較大,增加了前翼和著艦鉤,尾椎較短。殲-15也使用太行發動機,機尾及噴口不同。殲-15在外觀上和蘇-33非常接近,當然,中國海軍塗裝的都是殲-15。

    殲-16是中國殲-11系列的最新雙座改進型號,其最大外觀區別就是沒有機頭空速管,垂尾頂端是尖的,也使用太行發動機。對比其它國家的蘇-30,殲-16沒有前翼,發動機不同。對比我國的蘇-30MKK,沒有空速管,垂尾頂端是尖的,發動機不同。

  • 9 # 築夢深藍

    大家來找找茬,從外觀怎麼區分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

    1,蘇27戰鬥機,北約代號:Flanker,側衛)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也有雙座

    2.殲11就是蘇27的國產型號,是中國購買的蘇聯/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戰鬥機的國產組裝飛機,後續型號殲11B,殲11BH,殲11BS,外觀都一致。殲-11A/Su-27SK:主要特點是天線罩,黑色和白色,沒有油接收裝置,駕駛艙是單座,前起落架是單個前輪。

    殲11b是基於殲11的國內航空電子裝置的改進。優於Su-27,形狀仍然一致。

    3.蘇-30MKK:空軍蘇-30,灰體塗層,天線罩黑白,所有型號的蘇-30都是雙座型,中國空軍蘇30垂直尾翼不鋒利,雙座海軍空軍蘇30乳白色天線罩,容易識別(印度蘇-30MKI,俄羅斯的蘇-30SM是伊爾庫特工廠,垂直尾部略微切鋒利),前起落架是雙輪,頂篷前方的光電系統從中間向右移動。

    蘇-30和蘇-27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是雙座,後者是單座。當然,蘇-27也有雙座。中國的是蘇30MKK型,印度的蘇30MKI(向量引擎)。

    4.殲15:三翼佈局 有一個鴨翼,機身有海軍旗和飛鯊徽標,雙前輪,尾鉤,可摺疊機翼,非常好的識別

    5.殲16:殲16據說是國產版Su-30,外形與蘇30MKK基本相同。尾部尖端被切斷,前起落架是雙輪,深灰色天線罩齊全,沒有機頭空速管,太行發動機,兩個座位

    6.蘇35:形狀與蘇-27相似,但內在裝置和飛行控制系統無法與su27相比。基於Su-27戰鬥機開發的深度改進的單座雙引擎 超級移動多用途戰鬥機。在這一代,它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模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總的來說,蘇27確實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非常的漂亮,包括後來的蘇57都還有它的血統在裡面,顏值代表戰鬥力(當然是在同代機中)。

    內容整理於源網路。

  • 10 # 利刃號

    題主提問的機型都是解放軍裝備過的側衛系列,那麼這裡就談談國內服役的側衛辨識特徵。

    首先從單座型側衛說起,目前國內服役的主要有殲11、殲11B、殲15、蘇35.

    殲11是國內對引進的蘇27SK和國內早期生產的俄國系統側衛的統稱。殲11採用全套俄國航電、發動機、火控及武器系統。主要判斷特徵:塗裝為深空優灰,雷達罩左右兩側均繪製有曲線圖案、尾噴口呈烤藍色,通常掛載R-27、R-77、R-73等俄製機載武器。翼稍武器掛架呈扁平狀,也可採用圓柱狀電子戰吊艙。

    殲11B則是全套中國航電、雷達和武器系統。通常掛載國產霹靂8、霹靂12空空導彈。但要注意的是早期殲11B因為太行發動機的進度問題採用了俄製AL31F發動機,因此尾噴口也呈烤藍色。但後來生產的批次換裝了太行發動機,因此尾噴口呈銀色,且較短。空軍的殲11B採用深灰色塗裝,機頭雷達罩呈亮黑色。翼稍武器掛架呈階梯狀。

    下圖為海軍航空兵的殲11BH採用灰白色塗裝,亮黑色雷達罩。

    下圖為採用太行發動機的早期殲11B

    接下來談談殲15的辨識,殲15最主要特徵是配備了一對鴨翼,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升力。除此之外,垂尾上繪製的飛鯊標識也是其獨一無二的特徵。此外,殲15的前起落架為雙輪。殲15的翼稍掛架同殲11B相同。通常配備霹靂8、霹靂12空空導彈和反艦導彈。為了安裝空中受油管,故將光電頭移至前風擋右側。 在中國服役的側衛系列戰機中,蘇35是最好識別的。它採用了原版俄羅斯空優迷彩,是目前空軍服役的唯一一型採用迷彩塗裝的殲擊機。此外,蘇35前起落架為雙輪,雷達罩呈灰色,翼稍可掛扁平狀掛架或希比內電子戰吊艙。為了安裝空中受油管,故將光電頭移至前風擋右側。

    雙座型側衛目前有蘇27UBK、蘇30、殲11BS和殲16、

    首先說說蘇27UBK。這一機型是為蘇27配套的雙座戰鬥教練機因此大部分特徵與蘇27SK相同,最大特徵是機背的曲線更為豐滿。國內的蘇27UBK呈深灰色塗裝、雷達罩兩側有曲線圖案、前起落架為單輪、垂尾有切尖、尾噴口較長呈烤藍色、採用俄製武器。

    接下來趁熱打鐵講講蘇30的辨識。空軍的蘇30MKK塗裝上與蘇27UBK基本一致,因此最好從機體部件上進行區分。其最大特徵為垂尾無切尖,與地面平行。且前起落架為雙輪。為了安裝空中受油管,故將光電頭移至前風擋右側。

    海軍的蘇30MK2則可以透過塗裝進行判斷。雷達罩呈白色,機體則為灰白色,有“白頭海雕”的美稱。其機體特徵與空軍的MKK型相同。

    殲11BS是為了彌補蘇27UBK機隊老化而研製的雙座戰鬥教練機。殲11BS以殲11B為藍本,融合最新技術成果。殲11BS塗裝與殲11B基本相同,但全部採用太行發動機,尾噴呈銀色且起落架為單輪(這點可以區分蘇30和殲11BS)。機背曲線同樣更為豐滿。

    海軍的殲11BSH採用了與海軍殲11BH相同的塗裝,機體特徵與殲11BS相同。

    最後談談殲16的識別。殲16是目前國產側衛家族裡的佼佼者,為三代半多用途戰鬥機。該機採用了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具備強大的空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可以配備各種國產先進空空導彈和空對面武器。其主要特徵為無空速管的雷達罩、前起落架為雙輪、散發著鋥亮銀色光澤的尾噴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殲16採用了低可視度的機徽。

    採用傳統機徽的殲16

    採用低可視度機徽的殲16

  • 11 # 兵器知識譜

    我們先來了解蘇-27與蘇-30的區別。蘇-27是單座型的,而蘇-30則是在蘇-27UB雙座型的升級版,所以蘇-30為清一色的雙座,另外蘇-30的前起落架為雙輪,而蘇-27為單輪。下圖為雙座雙輪的蘇-30

    蘇-33是艦載機,俗稱“海側衛”,蘇-33戰鬥機在蘇-27的基礎研製,繼承了蘇-27家族優異的氣動佈局,實現了機翼摺疊,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著艦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效能條件下,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它與蘇-27/30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是增加了一對鴨翼,只要看見長著一對鴨翼的“中央升力體”必是蘇-33無疑。下圖為有鴨翼且帶尾勾的蘇-33艦載機

    外號為“鴨嘴獸”的蘇-34戰鬥轟炸機外形上是蘇霍伊系列戰機中外形最有特色的,它最大的特點是扁平的機頭、並列雙座和修長的尾椎,從正面看確實像一條雄壯的“鴨嘴獸”。下圖為機頭扁平、有鴨翼、座位並列的鴨嘴獸

    蘇-35是蘇-27的終極升級版,該機型不但效能碾壓一切蘇霍伊中央升力體戰機,而且外形也是有明顯區別的,那就是機頭和垂尾。蘇-35是所有蘇霍伊中央升力體戰機中唯一使用相控陣雷達的戰機,所以機頭沒有空速管;為了加強航向穩定性,蘇-35的垂尾設計得非常大,而且垂尾尖是下切式的。所以只要看機頭無空速管、垂尾巨大且垂尾尖為下切的中央升力體戰機就是蘇-35。下圖為蘇-35,巨大的垂尾且垂尾尖為斜切是蘇-35獨有的特徵

    殲-11A是蘇-27的國產版,殲-11B是國產版的蘇-30,殲-15是國產版的蘇-33艦載機,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蘇27、蘇-30、蘇-33一樣;殲-16則比較特殊,它屬於國產殲-11B的終極升級版,外形與蘇-30/殲-11B基本沒有區別,和蘇-35一樣,殲-16是國產蘇系戰機中唯一使用相控陣雷達的型號,所以殲-16機頭沒有空速管;與蘇-35不同的是殲-16雖然也採用垂尾斜切的設計,但是垂尾面積卻不像蘇-35那麼巨大。所以只要看到垂尾面積小、垂尾尖為斜切且機頭無空速管的就是殲-16。下圖為殲-11系列戰機的終極升級版殲-16

    瀋陽飛機設計院實在是太愛蘇-27了,基本上老師蘇霍伊設計局搞什麼專案沈飛都會跟著搞,蘇霍伊搞蘇-35,沈飛就跟屁蟲一樣跟著搞殲-16;蘇霍伊把蘇-35的垂尾搞成斜切式,沈飛就跟著在殲-16上也搞斜切設計,可能是蘇老師忘記通知沈學生一件事——蘇-35取消了機背減速板,所以中國終極版的殲-16仍然揹著機背減速板幹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用過傳呼機嗎?還記得怎樣收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