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事瞎轉圈
-
2 # 159449904
印度是個沒有前途和未來的國家。不從遠裡說,就拿近代的事舉例子。印度被英國殖民後,全民很享受這種被奴伇的生活,所謂精英全成了英國人的小跟班,覺地生活很美好,日子很滋潤,根本沒有實質地鬥爭反抗,毫無國家榮譽,國家尊嚴,民族精神,所謂鬥爭就是坐地上乞求還被貫名為非暴力不合作,領土上是殖民者橫行,卻搞這種怪名堂,不是二戰殖民體系瓦解,估計印度人要坐地上坐到地老天荒了吧。可是奇怪的是,別的國家推翻了殖民體系挽救了印度,印度反而開始走上執行原殖民者制定的侵略條約,這種國家是厚顏無恥地。這種對仇人膜拜,對恩人反目的國家不合歷史潮流,毫無前景可言。這種國家的發展與生活也沒有前途可言。
-
3 # 陽光雨露137499250
印度是一個奇特國家,文化差異大,語言品種多種多樣;宗教信仰五花八門,信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都有;內亂頻繁,有毛派游擊隊、錫金國的獨立運動以及其他邦的獨立運動;又被大英帝國殖民一段時間。因些印度的發展和生活水平屬第三世界發展水平,當然某些方面也走在世界前例,如航天太空、核武器以及軟體業發達,但基礎設施落後,貧窮人數多這就是印度的現狀。
-
4 # 淡然小司
古代的印度曾經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跟現在的印度沒有關係。印度是一個長期被殖民的國家。一直被英國統治,二戰結束後,1947年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擁有13多億人口,印度國內有100多個民族構成,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印度多信奉佛教,印度教。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主要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及服務業。但是全國扔有有2/3以上的人口靠農業維持生計。近年來服務業,軟體業,金融業增長較快,出口較多。GDP位列全球第四。
印度這些年來經濟增長迅速。去經濟增長率幾次成為世界第一,超過了中國,達到了7%以上,不過,印度在加工製造領域卻很欠缺,其工業實力相對落後,印度正在實施其印度世界工廠的計劃,但是由於其人口文盲率較高, 很難有更多的優秀產業工人。
另一方面兒,由於印度的民族多達100個以上,擁有2000多種語言,55種文字,在語言流通上很難做到統一,並且很多地域類似於城邦制,各自獨立,這也大大阻礙了經濟的交流。印度的發展還需要克服許多的困難,但是這幾年的發展確實很是迅速。
-
5 # 毅而三思吳六奇
這個問題……說實話,和國內認知誤差有點大……大致介紹個意思吧。從常見說辭以外介紹下真實的印度。就發展和貧富差距我認為印度是亞洲地區最凸顯多元化的,且落差非常明顯。先放張圖:
城市發展上,建築風貌等同國內部分省會城市的也不是沒有,但管理非常差。更多地方的表現,像是上世紀70-90年代的水平,或者是民國時期的上海……
鄉鎮開始因區域不同出現較明確的區分。一些像美國西部風情,一些如同中國60-80年代的村鎮,再一些那就是清末民國。農村同樣因區域出現顯著分化。在北方多見用土坯、草糞等材料砌牆蓋屋,東邊就像下圖這樣。西印度或南方,更多體現的是原始風貌,比如雨林中的樹葉茅屋。等若一個印度表現了整個非洲的建築風貌……如果非要用一句總結性的話去描述,就是水泥少、磚石有、土木最常見。不過不建議往地方上去,因為真的很沒保障。假設用狗熊掰棒子為例,狗熊是一路走一路掉(玉米棒子),那麼印度的文明就是邊發展邊掉隊,僅餘下少數地方勉力跟上了時代的潮流。這種掉隊的表現很多樣,在很多地方都有所體現。
粗淺地說下農耕(一個關鍵又易被疏失的方向):在印度,拖拉機、直犁耕地和刀耕火種到2015年為止都還是並存的。(繼續放圖)
很多人都覺得印度缺農藥化肥……也對也不對,他們更匱乏的是根本上對農業的重視。別的不說,接觸中國是從絲綢之路就有的事情了,為什麼到今天還在用直犁?這就是思想觀念固化的問題。下面發段影片,2016年的大鐮刀改革推廣專案(建議WIFI,6分鐘左右):
在影片中,最先演示了傳統的鐮割,而後再宣傳大鐮刀,還出現了比賽。在片尾部分,可以看到印度的農民是驚喜的,不顧鐮刀可能割傷腳趾,一直追著去看。他們認為這很魔幻、不可思議和神奇!可是大鐮刀是歐洲中世紀用的……並且全片就像你們看到的,只有一輛摩托車。地方上交通工具更多是腳踏車和牛車、拖拉機。為什麼經常可見鄉間超載?因為沒有交通工具,往常看到的三蹦子是城裡才有的東西。
這張圖是2017年印度大學生自己推廣的東西,淘寶上非常多見。但是阻礙它發展的原因,和交通工具、農機用具一樣,缺油。要知道,印度的汽油消費不足中國的五分之一,佔全球的2%左右。即便如此,最貴的地方超過了每升8元人民幣。
印度民間的思想觀念,不像國人想象的是現代人思維,還有矇昧原始。因此你問發展如何,只能說就是一個木板長短相差極大的木桶。如果不能快速提高最下限,印度是不大可能全面快速地發展起來(發張木桶分割下)。
生活上……可能不少人都聽過“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印度人”這句話。造成這種問題的,就是矇昧思想的體現,國內有句話叫“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印度人高度認可這個。但這句話是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裡說的,從秦朝距今多少年了?幾近2300年!
在印度農村,假如你有個東西,比如說手機,印度人覺得好,他會問能不能送給他……如果你拒絕,比如用價格,他會用他的財產來換,水杯、工具、家畜、首飾等等,較為原始的以物易物觀念。你所能解釋的,就只能是無法交換的原因,比如回憶啊紀念啊這些很唯心的東西,他們認可這個。(不過這種情況至多是首陀羅,也就是底層平民才會出現,達利特是不敢問的。)
日常生活上,見過全村就一個收音機的地方……持有者可能是個村長。而且在路上不時能看到有賣那種用小土爐子烤食的人。很多國內發的什麼油炸食物,那在印度是好東西,地方上只有繁茂地區才有。再放幾張圖:
缺水、少電、巫醫……很難說清印度到底是怎樣的,更不能單純用幾句奇葩逗比來形容。去不同的地方,會看見不同的印度,每一個都能重新整理你的認知下限,我只能這樣說,也無法用簡單幾個資料就能表達,所以很抱歉,就只能說成這樣了。
但是我可以說,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印度的聯邦政府對各土邦的控制管理力度太低。(另一說,感覺印度很瓦坎達,就是漫威電影裡《黑豹》的所屬國度。)
-
6 # 聞魯生
形神遊離、心智分裂的印度,秉承神的旨意,堪稱奇蹟存在。在外來的反華勢力唆使下,在記憶體的自戀情結燃燒中,莫迪總理似被調教成了一頭亢奮發情的公牛。準確地說,惟有中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裡各領風騷:中國往古來今按部就班重未間斷;印度不然,早自雅利安人入侵的那個久遠年代,肉體尚在經風沐雨隨波逐流,精神已經停滯發育修煉成型。舉個例子,莫要輕易譏諷種姓制度荒唐,請看,甚而人的某一肢體部位,都會歧視連線孃胎,橫生高低貴賤。就這麼一個奇葩國度,早期的領導人多少有些自知之明,比如宣傳不抵抗,比如鼓吹不結盟,但莫要迪總理駕馭的這輛牛車,卻駛出了挑釁欺壓鄰國的瘋狂節奏,抑或自殺前奏。苟活於兩千年前,沉醉於虛擬的有聲有色的GDP增速中,教俺想起了另位少不更事的鄰居金三。他的“魚和熊掌兼得”,與莫迪的20萬億美金的夢囈,既是神的旨意,也是吃瓜群眾的歡樂。
-
7 # 煙雨醉逍遙
這問題涉及到兩部分,發展與生活,我們先說發展。
1,印度2017年的GDP為2.6萬億美元,與中國2006年GDP大體相當,但事實也並非如此,二者的演算法不一樣,中國很多行業不計入GDP,比如做小買賣的,企業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都不計入,而印度不一樣,即便是牛糞也會計入GDP.
2,印度也在進行城市化程序,中國在2012年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而印度城市人口占比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印度城市化程序緩慢是因為農村與城市生產率相對差距比較低,是新興經濟體中最低的只有1.6.而中國則為3.2世界第一。
3,2017年印度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只有7家,中國為115家,而且在這7家裡,只有塔塔排名靠前,為247位,剩餘的幾家則是能源公司。
4,印度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還很落後,具體表現為2017印度向中國出口增長了40%,然而它出口中國的主要是,木材,礦石,鑽石,有機化合物,農產品等等,而中國對其出口的則為工業產品,包羅永珍。
5,經濟落後,汙染卻領先,2017年全球十大汙染城市裡,印度佔了六個,中國並沒有上榜。
6,雖然經濟增長與中國不能相比,但不容小覷,2017年中國GDP增率為6.8%,而印度為6.75%,相差無幾,從1990年到2016年,印度連續26年僅次於中國,中國GDP總量增長了28倍,印度增長了將近7倍,中國毫無疑問的是世界第一,那麼世界第二是誰?答案就是印度。
7,基礎建設,這項簡直與中國天壤之別,幾年前印度人還在說孟買將會被上海趕上,我都徹底無語了,印度基建明顯不足,連申辦奧運都無法得到認可。
再說生活
1,飢餓指數,2017年印度的飢餓綜合評比指數世界排名97,在亞洲只超過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朝鮮排名93,中國29,印度兒童超過五分之一體重過輕,超過三分之一身高不足。
2,房價,也許你會驚訝與上海與北京的房價,那是因為你沒過去印度孟買這樣的大城市,它的房價是北京的兩倍,如果負擔不起也可以住貧民窟,肯定不會寂寞,因為貧民窟的數量是以百萬級的。
3,男女比例以及婚姻,這是印度的大問題,男女嚴重失調,比中國嚴重,男性多了4000萬,雖然如此,印度卻有很多女性無法嫁人,只因為太過貧困,無法支付給男方彩禮,為此印度強姦案層出不窮,甚至還出現了“搶新郎”的事件。
4,就業與薪資,印度的識字率只有74%,這部分人雖然在印度不算文盲,但很多也僅僅會寫自己的名字,這造成了,印度雖然有大量的青壯年,但卻因為教育不足,無法進入到企業當中,中國青年比印度人更容易被僱傭。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印度打工者月收入295美金,還算不錯,前提是你得有個工作。
5,壽命,中國平均壽命76歲,印度68歲,然而你不得不驚歎與印度人的適應能力,每年都喝恆河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6,網速,很多人離不開網路,2016年全球網速排名91位,網速9.46兆,印度排名114位,網速,2.8兆,我很懷疑這個資料,印度人也懷疑。
7,物價,印度的物價可比中國低多了,好羨慕,一斤雞翅6塊人民幣,樂事薯片2快人民幣,理髮三塊,印度正宗咖哩飯5塊,叫個三輪5塊,去印度旅遊一天也就100塊人民幣吧,特別提示,女性就不要去了,大家都懂吧?
8,貧富差距,印度赤貧全世界第一,有數億人日收入在1.5美金以下,然而印度也不乏大富豪,千萬富豪世界排名第九,億萬富豪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
總結一下,印度的近年來發展的確迅速,但與中國差距是明顯的,很多印度人表示十年之後達到中國現在的水平,我表示懷疑,1990年印度GDP還比中國高呢,現在差距拉到了4倍,中國已經開始從製造向創新轉變,印度還沒完成工業化城市華程序。生活上呢,貧富差距巨大,社會矛盾尖銳,種姓制度依舊,女性地位低下,好在購買力還是不錯的。
-
8 # 大三角河系
先我們來看看印度人的生活水平!
關於印度的發展和生活水平,需要客觀的看待。準確的講,一刀切的來將印度人定位一個水平,是不合適的。
從生活水平上說,印度人大致可以分為三層。這三個是基本上互不聯絡的。即使有人從底層透過機遇和奮鬥達到了上一個階層,也不會對原階層有歸屬,他會馬上脫離於原來階層的聯絡。
印度有一個數百萬人的精英階層,這一階層的人有著良好的教育、穩定的收入和奢華的生活。這個階層非常喜歡英式的貴族生活。一般來說,他們會住著三到四層的歐式別墅,三到四輛豪華汽車,一個帶草坪的院子,以及一些僕人、管家等對其進行生活服務。二個階層,我們可以理解為中產階層,這個階層人數大概有2億人,他們有一份工作,有溫飽以上基準的生活,這些人以城市市民為主體。有一份工作,有自己的住房是他們的Logo,具有工作和住房標識的人,都可以算入這一階層。當然,雖然能計入這一階層的只有2億多人,但80%以上的印度人,都認為自己是中產階層。也許,這是印度的中產階層定義比較隨性所致。對他們來說,21吋的彩電是大件傢俱。因為25吋的電視太大了,不好放置。有時候甚至連門都進不去。
處於最低端的,則是大約8億多的貧民階層。這些人大多生活在農村和城市的貧民窟,屬於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裡的狀況。丟擲掉這8億人,印度的生活水平就能達到目前中國的平均水平。但正因為多了這些人,所以印度目前的各項生活指標,按聯合國的計算只能是和非洲一個水平。
-
9 # 魂舞大漠
印度的安巴尼先生現在差不多是世界首富,建了一個這樣的小樓就是10億美金,這在中國也是奢侈的,600多億造棟房子,根本找不到這樣的記錄,你說印度能不算富嗎?他是印度的代表,也只是他個人富得流油,貧富差距很大,這就是印度經濟生活中遭遇的難題了,並非不想解決,只是狗咬刺蝟,不知從何下口。8.85億人在貧窮的鄉村,都說是人口紅利,但高技術產業的光芒照不到這67%的人口身上。這二年的增速超過中國,然工業化還未完成20%,堪謂前路漫漫,依之人們觀察到的現象,基礎設施太差,公路交通、電力水力、環境治理等等,都是大問題。封閉經濟,短缺經濟,難以突破現有制度束縛,想幹的事,寸步難行。這都是事兒。
說到發展,兩樣成就突出,一者軟體,二是電影。軟體即為打工者,數字化地球的時候,西方的很多圖書數字化工作,差不多全都交給印度,碼字的活兒不算太辛苦,但現在早就幹完了,幹完了之後呢?難以為繼。電影好,舉世都在傳播,寶萊塢的製作成本比較低廉,拍出了不少好片兒,我們要承認,這個要比我們好得多,文化影響力也比我們高。
進入原始的勞動密集性產業,美國用了十年,中國用了三十年,現在輪到印度,鹹說印度的工資水平很低,可不是嗎?勞動密集產業本來利潤就薄嘛。要走完這一步,完成印度式經濟積累,但不知要猴年馬月?
發展遭遇瓶頸,生活冰火兩重天,窮者愈窮,富者愈富,說到中產,可能大夥不信,有臺空調即為中產,嗨,這叫什麼中產呀。
印度總愛和中國比,沒有比較就沒有發展嘛,正常的,只是這樣的印度怎樣打破舊有的這種制度痼疾本身?還有一個事以為要命,因為種族制度原因,窮人不仇富,非常地各安天命,拿中國過去的老話講,就是,這都是命啊!
-
10 # 印度商務通
我在印度十幾年了,見證了印度的發展,十年前,基建異常落後,落後於中國二十年,高樓很少,人民私有土地,舊城區很難做到政府統一規劃,你有時候還可能在馬路中間看到一座廟,這就是發展與舊事物的衝突,紅綠燈也沒有,以前全靠交警指揮和人們一波走完走另一波,現在的印度可謂是日新月異,高速公路,國際機場,各種現代化的設施,高樓林立,不過這也僅限於大城市,小城市依然落後,隨著網際網路的升級,印度也有了本地的外賣,SWIGGY,TOMATO,本地的打車軟體OLA國際巨頭UBER,以前打車很難,都需要電話預訂,現在隨時隨地,和國內一樣方便,唯一的問題就是,很多司機看不懂導航,有時候明明很近,他能饒了一大圈才找到你,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不斷減少的停水停電,地鐵,等等。總之,都是在進步,唯一一點就是印度人工作效率低,也是影響發展的因素之一,另外一點就是信譽度低。
回覆列表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印象最深的是神油和眼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