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打工是不是比做生意更好一點?
3
回覆列表
  • 1 # 吳先生136052963

    是打工更好,不要創業做生意:風險太大,可能你這輩子就拍下,再也起不來了,可以這樣講,“生不如死!!我是過來人,深深體會,創業的艱幸,後來者,如要創業,要準備死的心態!那就可以創①創:!

  • 2 # 曉宇花卉

    無論打工,還是做實體,或者擺攤當小販,關鍵在人,在自己。新時代,消費者的需求時時刻刻在變化。我們要跟得上時代,就要不停地學習和創新。我樓下有個修鞋攤,攤主姓李。他今年六十多歲,兒子也加入了他的事業。他技術好,回頭客多。兒子專門去顧客家取鞋,送鞋。父子倆一年也掙個十幾萬沒問題。

    想顧客之所想,慮顧客之所慮,只要想方設法幫顧客解除後顧之憂,大家還是樂意買你的帳的。

    就怕,貨品質量不高,價又高,還是冷麵孔待人,你不倒閉誰倒閉?現在資訊透明,競爭激烈,大家都是聰明人,誰厚道誰的客戶就多。

    總之,做事的關鍵在於做人,無論你做實體還是上班。

  • 3 # 老馬識途32349061

    投資的生意還是小心點,這個馬雲就是你的競爭對手,你必須繞過他,比如餐飲和維修技術(我正在幹)還是可以考慮的,總之,頭腦發熱是要付出代價的,不過也不是百分百不能幹,自己的情況自己斟酌!

  • 4 # 牛哥的天空

    實體店會不會滅亡,生意是否越來越差?主要取決於你經營的專案是否有可替代性。如果你經營的專案和電商重合,那麼賠本的機率很高,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最近我到幾個鄉鎮跑了一下,我發現很多浙江人在縣城和鄉鎮開超市,生意做得挺好的,主要是這些地方電商不普及,衝擊不大。

    其次,即使在大中城市,有些實體店也做得風生水起,主要是經營有特色、有傳統、有文化、有品位、有創意,實體店的生命力旺盛。

    總之,只要有體驗需求和個性需求,實體店就不會死,至於賺錢與否在於你的店是否滿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但是,一旦你經營的領域易被電商或人工智慧替代,或者出現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新業務摸式,你還是儘快脫手好。

  • 5 # 話說實體

    實體店不會滅亡,但如果不懂方法,生意會越做越賠。不如打工穩定。

    給你看看別人怎麼玩的:

    一個瀕臨倒閉的奶茶店的透過簡單的促銷禮品打造,年底賺了十幾萬

    很多實體店都在說生意難做,沒有客戶上門。一切歸疚於電商的衝擊。

    確實沒錯,電商在發展初期,由於其成本優勢,對實體店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隨著電商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逐漸與實體店持平,其優勢也已經越來越小。

    到了這個時候,還歸疚於電商衝擊的實體店老闆,其實更多是在為自己的不給力找藉口。

    給大家分享一個瀕臨倒閉的奶茶店的透過簡單的促銷禮品打造,年底賺了十幾萬的故事。

    不過,我還是那句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客戶以及不同的操作人員,未必能照搬方法。理解方法背後的思維,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才是最好的方法。

    這是一個有12個座位的奶茶店,座落在步行街邊上的一個小巷子裡,小巷子不長,只有幾十米,從步行街通往另外一條主馬路。平時也有一些人貪圖方便,從這條巷子裡穿過,到主馬路上,但總體來說不是很多。

    由於臨近步行街,附近也有很多商鋪,不過這個奶茶店的位置不太好,所以雖然附近人很多,但奶茶店的生意不太好。

    老闆姓李,手藝不錯,調出來的奶茶味道很好喝,用料也很足。因為位置偏一些,所以價格也比主街道的那些奶茶店要便宜一兩塊。

    因為生意不太好,李老闆打算要轉行了。不過他有個朋友是做實體店的營銷策劃的(我們姑且稱之為M先生吧)。所以他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這位朋友幫忙。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李老闆:我的店鋪生意不太好,我打算這個月再撐一下,如果還是不行,準備轉讓出去了。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

    M先生:我去過你的店鋪,味道挺好的啊,位置也不是很偏,怎麼不繼續做下去呢?

    李老闆:是的啊,過來我店鋪喝過奶茶的都會說我家的奶茶味正宗,好喝。但味道好沒用啊,都沒什麼人過來,再好的東西也沒有人知道。我試過發了1000張傳單,5折優惠,都沒有幾個人來。

    M先生:那就是說你現在缺客戶了。

    李老闆:是的。嚴重缺客戶。

    M先生:你的招牌奶茶,成本要多少錢?

    李老闆:奶、茶葉、杯子、吸管和一些果粒之類的,雜七雜八加起來差不多1.2元。不過還沒有計算人工成本和房租。

    M先生:你附近不是有個有兩三千人的中學嗎?你免費送100杯招牌奶茶給那些中學生就可以了。

    李老闆:你瘋了吧?我現在這樣都虧,你還要我免費送?

    M先生:不用急。我給你說下操作流程,你自己斟酌下有沒有得搞。你先免費送100杯出去,然後當客戶過來你店裡喝奶茶的時候,你跟他們說,這兩天我們店裡有活動,原價8塊錢一杯的招牌奶茶,現在你只需要交30元,就可以一個月內,每天過來喝一杯招牌奶茶。你看你要不要充值?

    李老闆:我瘋了,送100杯我都已經虧大了,再30塊錢可以喝一個月30杯奶茶,每杯1塊,我賺啥啊?本都虧光了。你就別耍我了。

    M先生:你聽我給你算一筆帳。你免費送100杯出去,成本是120元,相當於1個客戶你送了1.2元。當客戶購買了30塊錢一個月的套餐,你30杯的成本是36,而你收回30塊錢,相當於一個客戶你要虧掉36+1.2-30=7.2元。

    李老闆:不能這樣算吧,我的房租呢?人工成本呢?這些你都沒有給我算呢。

    M先生:你店鋪開在那裡,就算一個人不上門,你也得要交房租,你也得在那守著是吧?

    李老闆:話是這麼說,但我一個月虧7.2元一個人,如果來100人,我就要虧720了。還不算房租人工。

    M先生:其實不能這麼算的。你想想看,學生有沒可能每天都到你店裡喝一杯奶茶?不會吧?我們算他來15天,成本是15*1.2元=18元。加上免費的那杯1.2元,你收回30元,是不是就賺了30-18-1.2=10.8元?

    李老闆:這樣算也確實是。

    M先生:學生過來,會不會每次都喝你的招牌奶茶?總得換個口味吧?你可以推薦個更好點的給他啊,比如那款10塊錢一杯的絲襪奶茶,他得要補2塊錢,但你的成本基本沒有增加。

    李老闆:啊,這樣也行?繼續!

    M先生:他們過來,不會每次都只喝一杯奶茶吧?會不會有時點一些吃的?這個可是原價的。另外,他們也不可能每次都是自己一個人過來啊,是不是有時會帶同學過來?他同學的可不免費啊。總之,你是以1杯免費的奶茶來獲得這個客戶到店的機會,然後以30元一個月的套餐,獲得這個客戶1個月關注你的機會。如果他天天來都只喝一杯奶茶,你也就虧7.2元。但如果他在上面的任何一個地方消費一次,就已經賺回來了。你覺得,這樣會虧嗎?

    M先生:還有,每當那些可以讓你有得賺的人快消費完的時候,你又可以再推出一個月套餐,這樣你就不愁沒有客戶了。至於那些每天過來喝1杯招牌奶茶就走的,下個月不給他購買套餐的機會就是了。

    方法很簡單,但很有效。李老闆按這樣的方法操作,不但店鋪不用轉讓,年底還賺了十幾萬。

    這樣的方式,你看懂了嗎?你自己的店鋪,是不是也可以參考類似的方式呢?

  • 6 # 成都黃姐冷吃鋪

    我覺得現在實體店很多都是同時開了網店的,而且質量比單純網店貨好,還是有很大部分人被網店傷透了要回歸實體店體驗的,短時間內不會滅亡,除非有更好的商業模式出現

  • 7 # 睿雅舒適家

    臨電商競爭和分流,實體店之所以節節敗退,是因為總拿自己“短處”和別人“長處”拼,結果可想而知。國內大部分實體店的經營重點,集中在價格、促銷上,而這些顯然是電商更佔優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是否能活下來,你是否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是否在衝擊中快速強化店鋪的盈利能力,這是關鍵。

    若不敢面對競爭、不去思考如何提升店鋪的精細化管理、不去強化自我的修煉與團隊的建設以及服務的體系,那麼,在這場電商的衝擊中,也許你就倒下去了。

    實體店要獲得長足發展,就要集中優勢兵力,在電商的短板--比如場景、體驗、服務等方面做到極致,讓使用者一來就被“粘”住,不願意離開;讓使用者爽,來了還想來,做到這一點,不想贏都難。然後再整合網際網路手段,透過資料化、社交化提升實體店的整體經營效率。

    消費者的感覺和感受是電商無法做到的。

    為此,一定要強化服務體系、做好精準定位、找準目標客戶、做好店鋪感動營銷、做好店鋪資料分析與管控、做好店鋪的貨品管理、店鋪的人員管理、賣場管理、庫存管理、VIP管理、銷售管理、促銷管理等等。

    總之一句話,就是自身的優勢,要發揮到極致,再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 8 # 四十惑不惑

    這是個偽命題,或者說不嚴謹。說實體店滅亡是指大部分實體店還是所有實體店?無論是傳統實體店還offline的線下店,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尤其是其服務、體驗功能。常說的一句話,沒有倒閉的行業,只有倒閉的生意,就算是大部分人認為完全被取代的膠捲行業,在醫用等一些特殊行業仍是有不少掙錢的公司。所以實體店永遠也不會滅亡,只有傳統的店主會倒閉關門。

  • 9 # 高效率工具蒐羅

    不會,比如宜家,迪卡儂一直都是主打實體店。

    比如HM,Zara,優衣庫 這些輕時尚的也是線上線下融合。

    主打線上的小米也開了越來越多小米之家。

    而且最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後半場,線上的流量也越來越貴,所以以後肯定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實體也不會被取代。

  • 10 # 銅藝樓

    不會,不同年齡段消費習慣不同,年齡大點的還是習慣去實體店。另外,今後實體店也會有新的營銷策略,比如,專供實體店出售,網店買不到的東西但是電商是趨勢,反正我基本上日常生活都靠淘寶解決了大家電、貴重物品之類的,網店可能便宜很多,但是小件東西,實體店可能更方便所以,商超之類的實體店是基本不會消亡的,數碼賣場之類的,有可能業務有所萎縮,但不會徹底消失,因為還是有客戶的習慣是現場體驗。

  • 11 # 希望那是春天

    實體店肯定不會滅亡,但是要看什麼生意,比如衣服生意很難做,基本都是淘寶上面解決,除非是奢侈品衣服等,大家電和數碼也是電商解決了,剩下來就是吃飯喝點咖啡,除了外貿,還是走線下,但是為了好流量還是在線上宣傳,教育培訓走線下比較好,但是線上英語,和偏理論化的課程也可以走線上錄製課程和直播課程了,只有藝術教育基本集中線下,所以可峰學院藝術教育平臺結合線上線下結合去做

  • 12 # 三箭客西行記一一甘州

    實體店在當今電商/網店衝擊下大多越來越生存艱難了,要想生存必須緊跟形式,傳統模式不行了。咱曾在商海歷練多年,爾今上岸成打工一族。實體店若行業為一般商業衝擊最大,得多尋出路爭取網上派送(近距離),哪種帶體驗技術類影響不大,象什麼餐飲/傢俱/工藝品雕刻品/修理製做類等不被衝擊。不管啥類實體店生存第一,選準專案精力經營,順應潮流才不致於大浪淘沙。

  • 13 # 小宇91601286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實體店的生意大不如從前,歸根到底雖是馬雲惹的禍,但是他給想要做生意的人控制了生意成本錢,不過相反又讓好多實體店面臨倒閉關門互相競爭的局面,也讓好多人失去了工作,馬雲覺得只要加入了網際網路跟緊網際網路就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其實不然,等到他實現了自己所要完成的偉大,誰會想起你,只有人會記住馬雲曾經了不起。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每個月也賺不了太多錢,如果交女朋友沒錢誰會跟你,如果說做生意又沒得做,最後整的是錢也掙不到女朋友也沒找到,馬雲我承認你是了不起你會很風光但你也會因為你的付出接受承重的代價。

  • 14 # 小田手工藝

    實體店不會滅亡!但不懂網際網路的實體店百分之九十都會不好過!但也有例外,日本的百年企業好多都拒絕網際網路、移動支付等現代化的東西,堅持不捨分店,但依然活了上百年,靠的就是工匠精神!現如今阿里巴巴京東等線上巨頭一直往線下延伸,傳統各行各業一直加速觸網,線上線下融合的速度愈發加快。因此,今後沒有誰能離開誰!送你八個字:擁抱彼此!不忘初心!

  • 15 # 使用者55268504972

    我的店是五金,礦山產品。對我來說沒有一點影響,反而生意好做了,做我們這個行業售後服務非常關鍵,大多數人喜歡去網上看看,再來實體店看看,透明價其實不是壞事,稍稍貴一點顧客可以接受,面對大客戶網購更不現實,搞建築行業的都懂!誰做建築都是不能用了趕快買,沒有人去備工具,所以我們這個行業沒有影響,做那個行業都要誠信為本,錢是一點點賺的,不是一下子就能賺到的!

  • 16 # 紫薇紫玫瑰

    實體店不會滅亡,但實體店服務態度要好,而且價格和網店差不多,那麼實體店生意就比網店生意好,就例如我開的家紡店和裁縫店,我既開了實體店也開了網店,但我實體店的生意比網店好,而且實體店能看到質量,網店看不到質量,大多數識貨的人還是到實體店買的!

  • 17 # 喜沁故事

    不會的,網店是新的產物,但不能網掉所有行業和人群,

    最近幾年身邊很多做實體店生意的朋友都在吐槽現在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問其原因,每個朋友說起來都頭頭是道,說了一大堆的理由,筆者總結了一下,大概都是如下:1: 大環境不好。大環境是什麼東西?都說不出來,但是又能夠很明顯的感覺的出來,用這些店長和老闆們的話來說就是:“感覺一下子生意就不好做了,一下就沒生意了,五月份還想著增加幾個人,六月份一下沒人就要裁員了。”以前一有什麼節日和休息的時間,大街上有很多的人出來玩,順便買買東西。現在,街上冷冷清清,偌大的一個街上只有那麼點人,這些人出來要麼辦事情的人,要麼是出來接孩子的,反正都不是買東西,沒有消費自然生意就不好做了。2: 過度電商。電商的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現在只要網上輕輕一點,就有人送貨上門,還不用出門忍受風吹雨打。關鍵是人家價格還便宜,理論上售後服務還好。3:房租過高房租的問題一直是老大難,現在的情況下,很多朋友都在吐槽說是幫房租打工,基本上利潤都被房租拿走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可是房租還是年年上漲。4:人力成本上升做生意就要請人,要請人就要給工資。不管生意好不好,員工的工資都必須要發著走,社保什麼必須買,不然的話要是真出點什麼事情,那點利潤還不夠給賠的。要是在遇見噁心點的員工堵門口,那生意就沒法做了。5:購買人員結構的變化這個是很多文章都提的比較少的,但是這確實是很影響消費的一個原因。特別是除了一些年輕人聚集的大城市,在其他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空心化的情況,城裡都是一些留守的老年人和小孩,都不屬於消費的主力人群。最多也就買點小零碎,賺不到什麼錢。年輕人哪裡去了?去城裡了。年輕人去哪裡買東西了?去網上買了。年輕人買了些什麼東西?都是些日常零碎的生活必須去。年輕人的錢哪裡去了?交社保、交學費、還房貸、還車貸了。最後還要說一點的就是實體店生意不好做,很多時候還是跟實體店本身有問題,最現實的就是曝光很多次的眼鏡店了,同樣的東西在淘寶上也就幾塊錢的事情但是在實體店上確實300元起價。你說這樣的店誰會喜歡,上了一次當後又有誰會繼續來?消費者,特別是現在的消費者,誰也不是傻子,坑蒙拐騙敗壞的不是一時的生意而是影響了你的整個一條街,甚至整個行業。

    相對了行業和人群,實體店也有做的非常好的

  • 18 # 78cn創業商機網

    看看今年的趨勢,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實體店現在難做是不假,但是實體店不會消亡。

    馬雲這幾年在幹什麼?主攻線上嗎?不是,雖然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都玩兒得不亦樂乎,今年還創新推了一個造物節,但是線下的門店才是重點,新零售,有生鮮專門店盒馬鮮生;無人超市,有吃喝一體的淘咖啡。除了阿里,傳統行業的永輝超市,同樣也在搶佔生鮮底盤,超級物種一家接著一家地開。

    除了電商和連鎖便利店,餐飲業過去一年的資料也很直接地告訴關心行業的人,開店數年年高升,而且這依舊是未來的大趨勢,只能說,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更激烈了,市場淘汰率上升了不少,物競天擇的道理在此十分適用罷了。

    現在流行的不是B2B,B2C,O2O,而是OMO,線上線下互相融合,線上為線下服務,線下反哺線上。

    藉此機會也向有心創業的人士敲警鐘:抱著舊觀念去做大做強實體,肯定出不來的。

    與其在這裡糾結,實體會不會滅亡,比如花精力研究下當下經濟趨勢,找找風口,改變下自己的運維思路,跟上社會的腳步,啃老本和不思變的,才是越做越賠的人。

  • 19 #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快遞物流三方平臺51快配:這幾天接觸了一些新的思維模式的培訓,現在資本看好的很多的商業模式都是用網際網路去改造傳統的實體商店,也就是馬雲提的新零售,在這個改造的環節中,批發代理的環節被砍掉了,但是終端實體店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他們的新模式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表現,實體店效益倍增,銷量大漲。所以實體店不會滅亡,會在網際網路的改造下轉型,或者改為體驗性的消費場所,這就是好多連鎖實體店還在擴張的原因。

  • 20 # 小斧子新思維

    零售行業以及泛流通行業實體店的大面積死亡,是無法逆轉的趨勢!其消亡速度取決於兩點:一、電子商務以及相關物流倉儲行業技術的進步速度,這些技術進一步,實體店就要退兩步。

    二、房租、人工等經營要素成本的上漲速度,漲得越快越多,實體店死的越快。

    目前所有技術的進步都是對實體店不利的,資訊科技、自動化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都在不斷增強電子商務的既視感、體驗感,儘管很多電商抱怨線上經營成本高漲,但是電子商務相對於實體店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網際網路突破了時空界限,實體店受制於地域禁錮。

    網際網路面向的是整個世界,實體店做一城的生意都很難。

    就憑這點就決定了實體店與網際網路所處的維度不同,目前實體還能有一夕之力,僅僅是因為電子商務還不夠強大、不夠進步、不夠成熟!

    人人為商的時代,在無限攤薄有限的購買力,不論是誰在線上賣出一件產品,就意味著實體要減少一份銷量,玩票人人可以玩,尤其大量的一件代發、裂變分銷模式,使得很多擁有碎片化資源的人以近乎零成本投入的零售體系中,使得有限資源被無限分割!電商目前的短板是缺乏既視感和體驗感,新技術的進步,在不斷的彌合這塊短板,5G時代的到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全程可追溯體系的建立,使得電商在這個短板上又反超實體店的可能,這一天會

    在3到5年內到來。

    從長遠來看,房租上漲的動力已經消失,但人工成本會迅速增長,實體店有不得不貴的理由,但消費者絕不會為你的悲傷支付額外成本。如果有一,也絕不會再二再三。

    從更遠一點的時間來看,虛擬現實技術終將把人類帶入“駭客帝國”一樣的電子世界,一切場景都電子化了,到時候所有的商務都電子化,實體店沒有存在的必要。

    只有必須依託於房屋、裝置設施、專業人員現場服務的行業,比如物流、餐飲、住宿這些實體仍然會繼續存在,但是其商務活動也必然要電子化、智慧化、自動化。

    屆時很多現在一線商圈會光環褪去,取而代之的會是環境

    優美,停車方便,租金低廉商業區,購物人流

    的消減也必然導致房租的停滯甚至下降,那個時候,實體會迎來一個穩定的時期。但整個競爭過程也是異常殘酷的,活下來的就剩者為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第一個手機,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