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秘聞獵手

    越是成功,越是知道死亡的滋味。

    15年6月股災,槓桿爆倉,多少平日裡吹牛的兄弟,說沒就沒了。

    16年1月熔斷,連續數日跌停,又走了多少舔血報仇的好漢?

    初生牛犢不怕虎。

    說交易容易的,一種是所謂的“專家”,推薦給你股票,等分錢的。

    一種是證券從業人員,介紹給你KDJ,MACD,等你頻頻操作賺手續費的。

    一種是你剛炒股的朋友,撞大運賬目浮盈,過來炫耀的。

    交易,是另外一種賭博。

    有人說,他喜歡價值投資,可是你擋不住黑天鵝。

    君不見“信威集團”,閉關數月?

    君不見“ST欣泰”,還沒拿到補償?

    有人說,他天賦很好,會高拋低吸。

    你一萬入市,賺100%,是2萬。可虧損50%,就又成了1萬。

    你只看到賬目浮盈笑嘻嘻,看不到虧損爆倉關燈吃麵,就著眼淚。

  • 2 # 採貝

    因為這需要承受非人的代價!而且註定消亡。

    搜尋證券,自動跳出的關鍵詞第1個和第7個竟然都是證券從業資格。可見相關搜尋之多,推想每年有多少年輕人前赴後繼的奔赴證券行業。

    似乎在很多人看來,選擇證券行業,就是選擇了金錢和發家之路。

    入行證券行業,要看一部“極具有爭議”的電影——“華爾街之狼”。

    片中,萊昂納多飾演的喬丹跟眾多希望發財的年輕人一樣選擇入行證券行業。幸運的進入了華爾街一家大公司。圖為他的老闆馬克·哈納在他入職時傳授了兩個秘訣:釋壓靠”擼”+發家靠“昧著良心說服客戶不停的買進股票”。

    很多草根像喬丹這樣奔著發財夢,選擇入行證券行業,當個證券交易員或者客戶經理。西裝革履、跑車遊艇,似乎只要入行證券,就不會太遙遠。

    可是這樣的發財夢,到底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孤獨和窮困

    這個行業不僅擁有高薪,更有一堆收入極低的從業者。

    “實際上在Daytrader這個行業,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高大上。作為最終端最純粹的交易員其實很孤獨。沒有客戶,沒有銷售,沒有應酬,只有業績與提成。剛開始的學員階段更是如同苦行僧一般。這也是DT行業如此之高的淘汰率原因之一。很多人因為無法忍受這種清苦,寂寞,高壓的工作,還有一部分人被3個月,半年甚至1年都沒有一分錢收入的現實所擊倒。”當我第一次拿到真正靠自己交易得來的工資時,是那麼的開心,就連上一份工作過萬時都沒有這樣開心過。即使只有400塊,即使連吃一頓像樣的飯都不夠。

    “老闆經常對我說:我知道你現在的痛苦,因為我們都是從你這個時候過來的。 每一個交易員都要經歷過這些,才能做出來。現在這些算什麼。等你畢業後發現自己依然賺不了錢,那時候才是真正的痛苦和迷茫。每一個大神都要過兩道坎,一次分手,一次大崩。你會失去愛情、友情甚至親情,覺得全世界都與你為敵。”

    “我的講述裡,有無數個經我本人服務過的客戶在股市裡悽慘的故事,有我們證券員工的表面風光卻也是虧得一塌糊塗真實寫照,有內幕爆光,有騙人技巧,唯獨沒有半分的兒女私情的描寫,因為在這行5年,事後回看,真有點苦行憎的味道,滿腦子都是股票,生活就剩下K線了,愛或者性,遠沒有漲停板的高潮來的快“

    誘惑和陷阱

    證券從業者每天面臨一個最大的誘惑,自己炒股。知乎上一位想入行的小夥子發帖問前輩:入行後可以炒股麼?感情他入行的目的就是學技術+拿到內部資訊,方便自己當“股神”,發家致富。有一些從業者以為拿到了公司IPO內部訊息,是百分之百的發財機會,舉家投入進去,結果IPO不成功,無法退出。

    “上班的第一天,營業部老總曾經對我們語重心長講過一句話:在賭場上班的人最好不要參與賭博。可是,每天面對這個充滿誘惑的市場,誰能獨善其身。明明知道是條不歸路,每個人卻都是義無反顧,總堅信自己是那幸運的萬分之一,我們證券員工也都是一樣的:在沒有客戶在場的時候,我們也一樣會拍桌子,一樣會紅著眼大罵狗莊,無論此時此刻我們是西裝革履還是襯衣魯袖,但客戶一來或者電話一響,我們又儼然一副專業的理智的嘴臉和麵孔... ”

    這位講述著,就是沒能忍受誘惑,好不容易熬出來,最後虧盡家財,淪落回擺地攤。

    言歸正傳,一個高薪的證券交易員到底要怎樣練成?

    證券行業淘汰率極高,底層人員往往五六千的月薪甚至更低,朝不保夕,常常自貼腰包工作。但是一個優秀的證券交易員年薪百萬,的確不在話下。

    “失敗的trader...一般是看不見的,失敗的都自動滾開了。自始至終trader是一個存活率低,成功回報極高,接近贏家通吃的職業。所以我們一般看見的,都是後來被傳頌的,贏家通吃的trader。”

    “除了少數運氣極好的交易員,大部分trader成功,不是賭徒,是因為他們有個特質,除了運氣只有一個特質:他們的習性品質裡,有一個或者幾個細節,超越了幾乎所有人。交易員可以有各種缺陷,但一定要有優點,不能平庸。”

    “廣東還是廈門那邊,有家公司新招了一批交易員。一個是金融專業碩士生,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賣烤魚(肉)的,還有一個是工地搬磚的(真的是工地搬磚)。前兩個都是放棄幾十萬年薪來做交易的。最後4個人中做的最好的是賣烤魚的......”

    可是,證券從業者是註定要消亡的一群人

    有人給證券交易員劃分6個版本:

    交易員1.0——執行交易員。只是接受客人或基金經理指令,在一定時間內,儘可能低買高賣。

    交易員2.0,除了負責執行,還得創造生意,得鼓動客戶交易,主動下單,來增加佣金。

    交易員3.0——賭徒、投機者。

    交易員4.0——魔鬼交易員,擁有巨大許可權和資源的資深專業交易員,卻潛藏著魔鬼賭徒基因,一朝爆發,僱主血本無歸。

    交易員5.0——高智商的病(變)態交易員,證券交易員的歸宿。

    交易員6.0——人工智慧。

    “交易員作為人,難免有執行錯誤之時。在一家跨國商業銀行中國區分行工作時,我見過一年輕交易員,突然驚呼一聲,捂著臉跑去主管室,鎖上門直抽泣。一看就是交易差錯,不定哪兒就打錯數字了。這得賠客戶。還好,交易室平時會留一個交易差錯池,定期存錢,預備哪天犯錯,算是預先自己買個保險,因為再NB的保險公司也沒有交易險。”

    相比人的出錯機率,機器幾乎不會犯錯。會計師事務所德勤已經在用機器人做財務審計,花旗銀行宣佈,未來10年歐美市場將裁員30%,德國銀行將裁員9600人,中國證券行業的人工智慧之路也不會太遠。

    最後對這個行業心生嚮往的朋友們告誡一下,交易有風險,入行需謹慎。撇去光鮮亮麗的外衣和高薪的誘惑,認真的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走這條路。如果你是真的熱愛交易,那麼請做好拋棄一切,並且被世界拋棄的覺悟。

  • 3 # 財經大牛哥說

    交易人,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狂熱炒股,這時候,誰說也不聽,同時不認親朋好友的勸阻,甚至在夢裡時,都想到炒股,這一個階段,是虧錢階段。

    第二個階段,開始了接受朋友的勸說。還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去炒股。也懂了一些炒股的知識與技巧了,這一個階段,是少虧錢階段

    第三個階段,開始勸身邊的朋友不要去炒股了,因為覺得炒股太難了!容易交太多的學費,但是,自己還是會去炒股,只是頻率也少了,這個是不虧錢階段

    朋友們,你可以對比一下,你現在到了那個階段。

    股票,不管需要技術,更需要心理素質。更開始,如果覺得技術最重要,那你還是處於初級階段。但你記得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了,說明你在脫變了,心理素質沒經歷過一次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是不容易快速成長的!所以說,炒股很難。

    兄弟們,聽我說,炒股,一定要在一個超級好的時候才去經常,進場之後,就可以去睡大覺了!只需要股票真正已經調頭了,就出來。

  • 4 # 草根交易者談交易

    除了那些拉人頭做不合法的期貨交易的,會極力鼓吹自己如何如何厲害,真正是做正規期貨的交易員,是不會推薦身邊的人做期貨的,因為只有在做的人才知道這個市場是多麼的殘酷。

  • 5 # 阿炎001

    這條路太過艱險,九死一生。但是話說回來了,現在這個社會也是太苦了,依靠工資生活將是艱難的,房奴的感受估計誰都明白。

    那麼原來過不下去,比如當年很多加入紅軍進入革命隊伍,那是拿腦袋冒險的事情,但是沒有辦法啊,要不可能就餓死了!

    現在呢?你願意窮苦一輩子還是稍微冒點險呢?我個人覺得還是值得的,這個隨個人,一輩子不容易,不願冒險敢於冒險都是個人選擇,當然我建議女兒學習交易,她也承認,交易是人生成功的最可能並且是最優的途徑。

  • 6 # 梁sir195

    成功的交易員懂得風險在哪裡如何處理,又懂得機會在哪裡如何把握,而身邊人就算你告訴他繼續持有他也會跑掉,你讓他跑掉他也會因為貪婪的覺得還可以再賺,乾脆不建議任何人參與投資,我也省心的多還可以做朋友

  • 7 # 職業交易員

    我以我的經歷來告訴你答案:因為賺錢太難!

    身邊的朋友,或者親戚,有人問關於期貨的事,我從來都不建議他們去做,因為我知道,這個行業賺錢太難,不是你付出就一定有回報的,有可能連本金也保不住。

    想投資的,我都是建議他們買點公募基金,投資一些大盤藍籌股,格力、雲南白藥,或者食品行業之類的股票,畢竟基本的消費需求,跌不到哪裡去,漲上去了也就賺了。

    期貨則不一樣啊

    你認為對的,可能被市場證明是錯誤的

    很多交易者,進入到市場中時,剛開始都是贏利了,後來做了一段時間,發現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就不斷的學習,等學習之後,才發現又不能賺錢了。

    本來之前已經證明過有效的技術分析工具,比如MACD指標底部背離後,可以做多,後來發現真正學習之後,使用的時候,有效性大打折扣,做一次虧一次。

    根據基本面訊息,認為該漲的時候,價格卻偏偏往下跌。

    明明市場上供不應求,現貨市場上一天一個價,期貨市場卻偏偏不漲,百思不得其解,每個晚上夜不能寐。

    市場本來就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理預期,當看漲的預期高於看跌的預期,價格就會迎來上漲,反之就是下跌。

    別人能夠賺錢的方法,你用卻虧損

    同一種交易手法,你看著別人能夠贏利,自己做的時候卻是虧損的結果。

    就拿學習交易模式這件事來說,在課堂上看著老師實盤操作,一筆一筆做的風生水起,止盈乾淨利索,止損做的風生水起,輪到你做的時候,不是止損拖延了,就是止盈早了。

    好像每一次總是差點什麼,雖然知道這種差距,可怎麼做也做不好,每次都是收盤後看著一天都是機會,盤中的時候卻做的一團糟。

    開盤前分析的頭頭是道,交易的時候卻是跟著市場到處跑。

    每次都告誡自己,今天一定要按照交易計劃來操作,按照交易規則去開倉,收盤後看看,止損超過設定幅度沒有及時砍倉的,該止盈想再多賺幾個點最終又虧回去的,這樣的交易比比皆是,每天都在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總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這個市場賺錢難,還有一點,交易者的情緒影響。

    虧錢後不認輸,非要和市場幹個你死我活,恨不得拼命,把市場當成了仇人一樣,咬牙切齒的虧損後,硬抗,看看你能不能拉爆我?

    不該開倉的位置,想火中取栗,賺頓盒飯錢,撿到了,心理暗爽,虧損了,則埋怨市場錯誤的走勢。

    就是以上種種,才造成了期貨盈利非常難,正因為難,又會在虧損之後忍受著耐心的煎熬,看不到希望的堅持,所以我才建議身邊的人不要做期貨,尤其是專職做交易,畢竟用某位大佬的話說,期貨是神和魔做的,唯獨不是給人做的。

    長遠和全部來看,成功得交易都是來自於堅持正確的習慣方法和不斷完善的性格修煉。

  • 8 # 成年孤兒

    用最最簡單的大白話說一句,不用扯太多專業名詞來顯示自己的學識,也不用頭頂大大的黃V認證號來說什麼,這個另外的賬號可以隨便說,大白話如下:

    在你不懂裝修的情況下,你家裝修房子你怎麼不自己買點材料自己做?

    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做,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懂,為什麼交易這麼專業的事情你就不知道了? 還是說你會操作交易軟體,會幾個專業的名詞你就以為你自己已經懂的金融的核心了?還是說你做對過一次就覺得自己能站在人生巔峰了?

    金融是很複雜的東西,不要以為你在書店花19.9元買了幾本書然後你又會操作交易軟體,而且你又對過幾次你就覺得自己的財富可以超過兩個姓馬的人了!

    交易員也很辛苦的,交易員說白了也是受到某些人的操作才進行交易的。

    你們眼裡的交易員看起來拿著幾個億的賬戶,坐在8個螢幕組成的顯示器矩陣前面,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說著一些套利,對沖,跳高,低開,淨值,開口就是幾萬幾千萬的,其實不是,金融行業得煎熬是內心的重建和認知的顛覆,頂級的交易員已經能做到喜怒哀樂不動心,一臉平靜。

    所以當你說你想交易的時候,善良的交易員都會很委婉的提醒你,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要當個直男,這句話從一個交易員口裡說出已經很能證明一些東西了,所以,你應該好好理解,更不要說什麼給你一個賬戶操作,賺錢了平分,賠錢了算我的,顯得很那什麼。。。。。。。

    最後,不要被股票,期貨圈的“神話”迷濛了雙眼,誰誰誰一個單子賺了你十年都未必能賺回來的財富,其實更多的是誰誰誰破產了,那啥了,金融行業是一個很複雜水很深的行業,專業知識也許只佔到20%,剩下的都是一些很深也很重要的邊際知識,金融根本不是你想象的懂很多坐在電腦面前,噼裡啪啦一通操作就賺到別人朝九晚五工作5年都未必能賺的財富,這個裡面的血腥和殘酷是無法想象的。

    善待這些真正善良的交易員。

  • 9 # 小灰灰261

    因為想要成功很難,哪怕把所有的經驗技術都交給你,你想要成功也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過來,有些坑還是需要自己踩過之後才會記住

  • 10 # 卓越老師談交易之道

    今天剛好錄製了一個這方面的影片,試著回答下這個問題:為什麼你總是在持續一致地犯錯,早理解早明白

    我們很多人每天在市場中不斷地學習,不斷的研究,今天學這個指標,明天學那個指標,這個不管用了,換另外一個,企圖去發現交易的秘密。這個市場已經被研究了幾百年了,哪怕是一丁點的秘密,早都被公開了。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市場中最聰明的那一個,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總覺得自己是個例外,總覺得自己能夠研究出一點所謂的秘密。這個世界上比你聰明的人多得是,很多人也都參與了這個市場,並沒有發現什麼秘密。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有秘密的話,是不是大家知道了這個秘密,都可以賺錢了,對不對,那這個市場也就不會存在了。我有時候總是覺得,大家之所以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思考的太少,我們的認知太淺,我們對市場總是抱有幻想。我們從來沒有把問題的核心指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我不斷在市場中犯錯,問題在於我自己本身,而不是規則有問題,不是系統有問題,更不是市場有問題。

    所以說,我們做交易一定要重新認識自己,認清自己,我到底是誰。

    如果喜歡請記得關注,每天更新一個交易理念,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堅持下去,你就是成功者,你就是大師!

  • 11 # 聚秒成金

    如果純交易的話,可能真是不太適合普通人做。

    但是如果轉為做“投資”,結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說白了,就是踏踏實實,選幾隻普通人都看得明白會漲的股票,不要亂跑亂動,等著時代的水位推著自己漲上去。不要把自己看作太聰明的人,也許結果反而不太差。

    如果股票質地變了,那就再換一隻,仍然是老百姓都看得懂的股票。

    絕大多數普通人從正常的過著普通的平靜好日子到覆滅只有一口氣的距離,普通人是多麼的不堪一擊?在對你來說是巨大的對別人來說就是個浪花的災難面前,是多麼的不堪一擊?普通人並不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孱弱,他們總是過高的估計了自己過低估計了後果。都好好活著吧,能有個善終那是一種幸福。

  • 12 # 雲傑恆指

    不存在“都”。我自己交易上不算成功,認識一些成功的交易員,他們並非對所有人都不建議。

    一般,人不會主動建議你,八竿子打不著人主動給你建議那是有病。一個埋頭做交易的,也很少情況會去問別人建議。

    大多數情況什麼人會問呢?一個,被交易傷到信心全無的,市場都否定你了你問人,人會給你什麼建議?一個,啥都不動,自己也不願意探索就指著人給你解惑的。做交易需要做很多思考,門都沒入就拿來主義,人會怎麼建議你?一個,其他行業做不好,覺著自己可以做交易的。交易得罪你了?其他行業做不好交易就做得好?你說別人會怎麼建議你。這幾種,會涵蓋問你要建議的人的百分之多少不言自明的。

    不說交易,其他行業,這種情況去問人建議,人也不會建議你做。

  • 13 # 簡易操盤手

    交易與簡單的分析不同。交易考量是集標的選擇,時機把控,倉位管理於一體的綜合能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中每個方面都是很大的考驗。再者,交易是一件長期的事,很多投資者偶爾趕上大市行情好時容易產生股市很容易賺錢的錯誤想法。但事實是股市通常牛短熊長,更重要的是如何度過漫長的下跌或者震盪時光。這段時光對於依靠股市生活的人而言是相當煎熬的。

  • 14 # 交易有道

    我呢,本身是做期貨的。身邊也有很多親友跟我說過想做點期貨,賺點小錢。我真心不建議他們做期貨。

    大道理就不說那麼多。原因很簡單,如果他做了交易,賺了錢也不會分我,多說請我吃吃飯什麼的。虧錢,問題可就大了,兄弟。會埋怨你,甚至會恨你,如果沒有你的建議,他可能就不會虧錢。

    交易,成材率太低了,虧錢佔9成。這是博弈的遊戲,大部分人會成為輸家。不讓他們來,其實是為他們好。他們只聽到或看到,做交易賺到錢了。死人是不會說話的,虧錢的人太多太多,他們根本就聽不到離開市場的人的聲音。

    實在想做,我都建議他們拿一點錢去做股票,相對的風險低一些。

  • 15 # 期權套利2湧現凌

    1.金融市場,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每個人對這個不確定性有不同的感知基點及其在此基礎上的承受力與應變能力。

    比如,有人參與海潤退交易,參與資金雖然高達10萬元,但這個10萬元可能僅佔其帳戶資產極少比例,說得不好聽,好比去了澳門一日遊!但有的人1萬元,可能佔帳戶資產不低於5-10%。二者,如何可比?

    2.金融市場,風險極大。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風險承受力。即使是同室同事,未必就能洞悉。表面上看起來家庭條件不錯,可是別人的負擔、責任、債務,誰又清楚?

    如果勸說同事朋友炒股,可能陷入麻煩而又無解。這也是網路騙子能夠得呈的另一個原因。

    3.金融市場,散戶具有隨意性。

    投資公司,有較完善的風控體系。

    大量的散戶,最大缺點就是沒有風控體系,即使有也無法貫徹。這是之所以成為韭菜的重要原因。

    散戶投資者,往往抄底炒成了股東,股東炒成了“胡豆”,忘了穩穩賺點小酒錢的初衷,遇到運氣,碰上連板股,瞬間“羽化”成股神,併發下宏弘願:誓叫巴菲特汗顏!

    如此,好運也就到此結束,從此左選選不出奶牛,右選只選大熊在手。

    至此,股市又多了一個“祥林嫂”式的“職業股民,或者職業投資者”。

    戒哉,炒股者,唯慎獨可為。

  • 16 # 愚哥說事

    為何說成功的交易員都不建議朋友做期貨?

    因為成功的這條路上1萬個人可能活下來一個人。他成功了,他知道這條路上死了多少人。也知道這條路有多麼艱難

    我做交易已經八年了。全職交易四年。我主要是做外匯方面的。那種一天24小時盯著盤看k線波動。週六周天去學習參加活動。根本沒有時間和朋友交流和家人說話。晚上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那個時候女朋友一直說我不陪她,晚上睡覺,她在睡覺,我坐在電腦前。誰能忍受這樣的生活?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是分手了。前面四五年一分錢賺不到,還一直在虧錢。虧客戶的虧自己的。那種心理壓力真的特別大。特別是在幾次大虧的時候。都想拿刀捅自己。

    過年都不敢回家。雖說家裡人不說你什麼。但是看著村兒裡其他孩子都開著車呀,買的好衣服回家看父母。還你一分錢沒賺還虧了錢會溜溜的回家。什麼都給父母買不了。開年出去工作的時候還要父母給點錢你。這種生活真的不是人過的。

  • 17 # 炫城鈺林

    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的交易員都是從無數次失敗中成長的,經歷過破產的絕望,打擊,才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股市是人間的煉獄,也可以是人間的天堂!只有經歷過多次的垂死掙扎才可以飛天昇仙!

    其中,痛苦與折磨,比上刀山,下火海一樣痛苦不堪!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所以,成功的交易員不建議別人做交易,是怕別人忍受不了這麼大的痛苦與壓力,而走上不歸路!

  • 18 # 電閃雷鳴雨

    玩期貨與玩股票都非常難,外匯更難。

    穩定盈利是關鍵,

    沒有10年以上的磨練很難成功,短線股票交易有師傅帶,一輪牛熊週期有希望成材,中線組合持有多隻股票,須15年以上、三輪牛熊週期的磨練才行,主要是訓練大盤分析技術,倉位控制與大盤密切相關,逃股災是必須的,大盤分析不行,遲早會虧死,期貨類似。

    首先技術必須過關,通常人把"心態"想的太簡單了,好的心態是建立在“強大的技術"之上,沒有強大的技術,談心態那只是空談。

    做左側交易必死,指標的"延遲性"有利於右側交易,延遲性不是問題的核心,怎樣解讀是關鍵,一切的核心在於建立"交易系統",形成策略體系,指標有上萬種,不少指標須自己研發,各指標肯定有好壞之分。

    大盤分析,我們使用的是全市場大資料分析技術。

    A股是融資市場,非紅利市場,騙子上市公司很多,爆雷頻頻,在這種虛假市場,基本面分析是很麻煩的,絕大多數人虧損也是必然,當然有些基金只買貴州茅臺、格力等長期持有,確實可避開這些問題。

    即使是私募基金行業,90%的公司最終生存不下去,也是僅有少數公司能生存。期貨方面,專業人士認為: 做程式化成功的機率:10個裡面,五年下來,賺錢的人1-2個;但是,傳統的人工交易,1000個人,5年來算,賺錢的大概3個;程式化交易成功的機率是傳統方式成功的機率10-100倍。 而我認為: 做程式化成功的機率:30個裡面,五年下來,賺錢的人只有1個;程式化交易成功的機率是傳統方式成功的機率10-100倍。無論股票還是期貨,所謂的"7:2:1"是指一年期結算,而非五年、10年期結算。

    普通人最好不做這類交易,若非要做,可做股票試試,或以最小手數交易期貨,沒有穩定盈利前決不放大資金做。

    炒股能賺錢,但難度很高,

    普通人可以炒股,但應注意下面幾點:

    1、價值投資

    2、中長線投資

    3、距上次牛市頂四年左右開始逐步投入資金,此時全市場波動率已經很小了

    4、只做牛市這個大波段,

    5、在疑似的頂部區域逐步減倉,減倉的部分不再增倉回去。

    6、選6∽10只股票等權重組合持有,防黑天鵝。

    價值投資的長線交易股票,您的交易樣本數很少,要證明您已掌握這種技術,很難證明,這不是用簡單的盈利多少能證明的,證明須符合統計學要求。而做中線大波段,樣本數就夠。

    可以學習一些量化技術,以加強分析能力,不少人認為"目前全球頂尖的投資人士,好象沒有一個單憑技術分析而在投資市場獲得巨大的成功一一一 真實情況是: 西蒙斯的量化交易就是單憑技術分析成為大師的,美國的量化交易已達市場交易量的50%,量化交易的本質就是技術分析的交易,就是指標分析的交易,很多量化交易是全自動的機器交易,人工不干涉,可避免人性弱點。指標交易不盈利的人,只能說明其技術分析還沒有過關。

    期貨交易做日線波段比較好,策略最好寫成程式碼先經過歷史資料檢驗,策略跨品種、跨週期、交易訊號樣本數超過500,即通用性比較好,分鐘級別的策略手續費佔比 較大,盈利難度較高。

    投好的私募基金也是一種模式,可按下面方式做:

    查資金曲線,資金曲線的時間太短,從專業的角度看,還無法判斷對方水平,專業的角度評分如下:A=(年均收益 - 8)/最大回撤, 當分子為負數時,分母取1來計算,比如年均收益20%,最大回撤10%,則策略評分 A=(20-8)/10=1.2分,至少三年以上的連續資金曲線,最好經歷了一輪完整牛熊週期。

    評分案例:

    資金曲線評分:(私募排排網資料)

    明汯各個產品評分:

    產品號 年均收益 評分

    1、59%(260/4.4-8)/30=1.7

    2、31(122/4-8)/4.7=4.89

    3、27(94/3.5-8)/16=1.19

    4、22.5(90/4-8)/20=0.73

    5、18(54/3-8)/24=0.42

    6、15(53/3.5-8)/21=0.34

    8、21%(42/2-8)/5.4=2.4

    10、18%(33/1.8-8)/23=0.45

    顯然評分為正的策略都不錯,當然超過0.8更好,評分公式強調最大回撤,是因為虧損50%,須盈利100%才能板回,所以風控比盈利更重要,巴菲特也是這樣的原則。

  • 19 # 盤手張睿

    如果說是因為他的成功是站在別人的屍體之上的,聽著會不會很恐怖呢!

    這話聽著雖然挺嚇人,但是一點也不誇張。成功路上的人很少,不擁擠但孤獨,做交易成功的人是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堅持的,比如恐慌、貪婪、迷茫、氣餒、放棄或者堅持等,這些交易中的情緒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自己,除了要經受心態上的考驗還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堅持下去的動力是看到希望,希望是需要生存技能才能慢慢達成。心態、能力這兩點就足夠讓百分之九十的人放棄交易了,堅持下來的人也很清楚,自己賺取的每一分都是一起上路的交易者所虧損的,這個錢憑實力賺錢毫無問題,因為大家都是自願進入市場,沒有任何人強迫,盈虧結果應該早有心理準備。但是交易不管到什麼時候,未來的路都是未知的,成功交易員之所以不建議別人做交易,因為他腳下踩著很多的失敗者,看得到身後的路有多難也看得到未來的路有多難。

    交易本就沒有真正的成功,非你死就是我亡的市場,成功只是暫時活得挺好的而已,只要做單,風險意識就一刻也不能鬆懈,有多少交易成功的名人誰不曾經歷一下回到解放前的絕望呢。

    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別人的建議只是對他自己走過路的一種反省而已,最終的選擇,想要什麼樣的結果還是得靠自己。

  • 20 # JulianChan

    需要時間去熬,這其中的領悟,認知力,全是靠時間,無數的教訓收穫到的。想要成功太難了,所需要的時間成本普遍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得意須盡歡、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