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魚空空

    一般情況是釣底,因為鯽魚生性比較膽小,謹慎,所以我一般情況都是釣底,如果水底缺氧,導致鯽魚浮頭,可以選擇釣浮,不過可能會遇到小雜魚鬧,也是比較頭疼。還是要看當時的環境和魚況,隨機應變,畢竟釣無定律。有些時候走偏招,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希望廣大釣友天天抱婦!年年發大財!!!

  • 2 # 飛鳥大野鯽

    關於鯽魚是否要浮釣,這個話題,我們釣魚人大多來自競技釣、後來的黑坑等,在野釣的領域裡說的並不是很多,但是隨著臺釣發展,更多的技法用到野釣休閒釣裡,釣浮這個話題也就有了,是否釣浮,得明白這幾點:

    第一:鯽魚的習性決定釣浮

    鯽魚屬於鯉科魚類,屬底層魚種,它的覓食習性和大多數鯉科魚種是差不多的。在某些天氣或流水等情況下會有離底覓食的情況。

    第二:鯽魚品種和生長環境差異因素

    鯽魚品種分為土鯽、銀鯽魚、工程鯽、高背鯽魚等,從生長環境來講又分為自然野生狀態和養殖狀態,(當然養殖又分為高密度和低密度,這個暫且忽略)

    如果這些鯽魚不論品種,在自然生長環境中都是底層覓食的習慣,但是在養殖環境中,由於投餵顆粒飼料,會導致鯽魚離地吃食的習慣,這種習慣是由後天環境養成的。

    此外,工程鯽、銀鯽這些人工培育的鯽魚品種在同等的環境下相比土鯽更容易離底覓食一些。

    第三:氣候和水底環境因素

    氣候的變化會改變魚的覓食習慣,最簡單的,天悶底層魚容易離底,這個時候會選擇下拉浮漂改釣離底

    水下有障礙物,比如水草叢生,魚不易發現魚食,要選擇釣浮

    水底淤泥,也就是所說的醬層較厚,要選擇釣浮。

    最後總結說明:

    我們所說的鯽魚釣浮,根據以上的幾種常規情況總結來看,所謂的釣浮其實是釣離底,而不是跟釣鰱魚一樣釣半水的那種釣浮。

    而至於釣浮(離底)釣多少,我們一般每3-5公分向下推浮漂,也就是鉤餌離底3-5公分,直至找到相應的魚層。

    最後祝你爆護哦!

  • 3 # 漁樂無限2019

    很多釣友喜歡釣鯽魚的時候,都喜歡釣底鯽魚,因為鯽魚和鯉魚都習慣於在水層底部生活。所以在一般的水情中,調漂的時候都要進行餌料到底。但如果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鯽魚起浮,這時就要抓緊時機調整釣法,才能保證自己的魚獲。

    造成鯽魚起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下面就和大家詳細分析以下,大家遇到這些問題不再需要考慮是窩料還是餌料的問題,直接釣浮釣就肯定是沒錯的。

    1、底層溶氧量不足

    這種情況都發生魚炎熱的夏季,因為氣壓較低,水底的含氧量會降低,鯽魚的趨氧性願因會遊動到上層,因為那邊的含氧量較高,鯽魚也比較舒適,在下雨天時候會發現魚張著嘴巴呼吸,就是因為水底缺氧的原因。

    因為那裡的溶氧量相對較高,鯽魚比較舒服,我們在夏季下雨之前的時候,還會看到水面上有魚張著嘴巴呼吸,都是因為水底缺氧的原因。

    除了天氣以外,還有一種情況會造成底部的溶氧量不足,這種情況在黑坑等環境裡經常出現,那就是因為投餵餌料過多,造成水底的淤泥或者餌料沉積太厚產生了發酵,此時水底的氧氣就會被消耗嚴重,鯽魚也會不喜歡下底!這種情況下我們繼續釣底的話,肯定是不行,但是如果改釣浮的話,因為魚本身非常不舒服,魚獲其實也很難保證。

    2、魚的趨溫性

    這種上浮的情況多出現於春季釣魚的時候,開春以後萬物復甦,水溫也會逐漸的升高,尤其到白天的時候,因為接受溫暖的陽光照射,上層的水溫上升很快,這是藏於底部的鯽魚就會很快的來到淺水區活動或者水的上層活動,此時底釣如果魚口不好的話就可以改為釣浮,一般都會有不錯的釣獲!

    3、人為造成的起浮和離底

    這類情況是隻有少數釣魚高手使用的,常用於黑坑和釣魚競技的比賽中,因為黑坑的魚密度大,為了提升中魚率,會有意的將魚引入到上層,透過讓魚搶食的方式來提升中魚率和數量。這種情況一般是配合高霧化的散炮餌料而製作的,當餌料入水後就會形成一條霧化帶,餌料落入水底後高密度的魚就會離開水底追食餌料,從水底的覓食的魚,改為向上追逐覓食。

  • 4 # 凱奇小哥農產品

    1.鯽魚多半在底層

    2.如果天氣太悶熱或池塘缺氧可以釣浮

    3.天氣氣溫低於20度就要釣低

    4.天氣如果悶熱無風也選擇釣低(夜釣)

    總結:鯽魚優先選擇釣低,偶爾可以試試釣浮 但一直釣浮不是最佳選擇

  • 5 # 老五釣魚筆記

    鯽魚是否浮釣?

    鯽魚是中國多數釣魚人經常釣的一種魚,競技休閒黑坑都有鯽魚可以釣,是釣魚人最愛釣的一種魚,釣鯽魚的方法多樣,既可以釣底又可以釣浮,釣底釣浮是根據魚情的需要。以下四段詳細說說釣浮的原因以及詳細的釣法:

    1.傳統釣釣浮的情況以及所釣的水深。

    2.春季釣浮的原因以及釣法。

    3.黑坑釣浮的原因以及釣底釣浮的法。

    4.水質水底的原因需要釣浮。

    釣低釣浮都有原因都有方法下文詳細解說。

    七星漂釣鯽魚釣浮的情況

    夏季,池塘野河溝垂釣有長滿浮萍的情況,沿岸水域附近生長得比較茂密.如果扒開一個洞打窩一會又會被浮萍覆蓋無法下鉤。

    在這種水域環境中垂釣,釣拱浮萍是最理想的釣法,鯽魚會拱浮漂透氣或者吃浮萍,使用七星漂傳統釣朝天鉤釣浮,這種釣法就是認真觀察和主動出擊.當聽到“吧噠、吧噠”的聲響時這是鯽魚在吃浮萍,仔細觀察能看到聲響處有鯽魚拱動浮萍,或凸起一個浮萍包,甚至伸出頭在水面吸空氣可以看到嘴一張一張的,這時候把握時機把餌鉤送到鯽魚活動處.不要沉底只要餌落下水3/5釐米即可,如果遞鉤後,沒見魚上鉤咬鉤,要上下提竿拉釣逗釣,上下提竿時有手感就提竿,這種釣法屬於釣浮範疇。

    傳統釣釣浮是在特殊的水域環境下使用,而臺釣釣浮是受天氣溫度影響下使用。請看以下解說

    春季釣鯽魚釣浮的情況

    春季溫度漸漸升高,水底的溫度低表面的水溫升的快長長有鯽魚起浮這種情況,這時候鯽魚起浮主要原因是魚的驅溫性水面的溫度高,鯽魚到水面溫度高的地方休息嬉鬧,這時候釣浮是很好的選擇。

    春季浮釣鯽魚方法:採用帶餌調漂調直接找釣目,浮釣是離底到水面的水層中垂釣,尋找鯽魚所在的水層,如果沒口可以每次下移十釐米或者上移十釐米尋找魚口,當然如果沒有魚口可以釣底試試。

    釣餌選擇:春季氣溫不高還以腥味的餌為主,同時釣浮的餌料儘量減少霧化,讓餌團稍黏,可以減少小魚鬧窩的機率,同時釣餌散落的慢,能有效控制鯽魚的水層,不然鯽魚為了吃餌會分散水層,儘量把鯽魚控制在指定的水層垂釣。

    把握好季節天氣的因素釣浮常常有比較好的收穫,下面看看黑坑的釣浮方法。

    黑坑鯽魚起浮的情況

    黑坑放的鯽魚一般是養殖的鯽魚,由於養殖魚長期投餵浮水顆粒飼料,養殖魚有上浮吃飼料的習慣,所以在黑坑浮釣鯽魚是正常的釣法。

    黑坑釣鯽魚方法,散餌垂釣,前期雙鉤散餌加大頻率抽窩,黑坑一般是不容許打窩的,抽窩誘魚較好不驚魚,連續抽30竿左右改為上鉤帶散餌下鉤使用軟黏餌。餌料到底就有口可以雙鉤拉餌垂釣,聚魚不可忽略拉餌釣一會需要上鉤帶散餌誘魚,一個鉤散餌一個鉤拉餌誘釣結合。

    黑坑鯽魚釣浮方法,鯽魚上浮吃餌說明鯽魚的食慾很好,正常釣底的時候發現半路截口的魚很多釣底反而沒魚口,浮漂左右搖晃提竿會矛到魚,說明鯽魚起浮,這時候需要釣浮,帶雙餌把浮漂直接往下拉,直接減鉛皮找釣目,上下移動浮漂找到魚口多的水層釣即可。

    黑坑的魚情多變釣底、釣浮、釣法、都要精通否則填坑難逃,水質水底的原因釣浮情況需要關注下文解說。

    水質水底的問題需要釣浮的情況

    1.有些水域水質較肥水裡的溶氧量較低,容易產生缺氧鯽魚會起浮,停留在氧氣含量較高的水層甚至水面。這時候需要釣浮選擇鯽魚停留的水層釣。釣浮尋找水層從低處往高處找,如果從上往下找可能會把一小部分魚帶下去,儘量把魚全部留在一個水層釣,這樣魚獲更多。

    2.水底的醬層淤泥過厚導致魚在底無法吃到餌,這時候需要釣浮,由於雙鉤到底魚餌沉入淤泥醬層,魚吃不到餌這時候肯定是要釣離底的,在原來釣底的浮漂上剪掉一點鉛皮掛雙餌垂釣,需要把魚餌比重調輕使魚更容易吃餌。

    最後總結

    鯽魚釣底釣浮根據天氣、水溫、水質、水底的情況、綜合考慮,釣浮就要固定水層不要讓鯽魚亂層這樣可以把魚集中到一起釣,釣的魚獲更多,釣底魚口不好時可以釣浮,相應的釣浮魚口不好時可以釣底。釣無定律重在應變。

    我是釣者老五,每次釣魚以筆記的方式記錄實際做釣中的經驗技巧餌料配方分享給釣魚的朋友們,建議朋友們野釣留大放小合理利用資源,隨手帶走釣魚產生的垃圾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釣魚人做起,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用-請關注我-感謝您點贊-評論

  • 6 # 釣魚飛飛

    我們想釣什麼魚,我們就要先了解它們,只要我們瞭解了,我們想要釣到目標魚就容易多了,所以開釣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它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鯽魚屬於底層魚類,它們習慣在低層覓食和活動,所以我們想要釣鯽魚,就應該儘量選擇釣底為主,釣浮為輔,我們想釣到鯽魚,光知道它們是底層魚,還是不行的,我們還要找到它們的藏身之處,然後在那開釣,我們魚獲自然就會多了。

    鯽魚喜歡生活的地方,有以下幾種

    第一:雜草邊

    第二:老釣位

    第三:回水灣

    這三個地方都是鯽魚喜歡生活的地方,這些地方食物是最多的,所以鯽魚或其它大部分魚類,也是喜歡這些地方的,只要我們找到這個的地方,我們就等於找到它們了,找好了位置,我們就可以準備打窩了,窩料可以選擇豬飼料,鴨飼料,酒米等等,鴨飼料和豬飼料比較適合,夏季和秋季,如果冬季我建議使用酒米,酒米比較快誘魚進窩,窩做好了,我們就可以準備魚餌了。

    魚餌選擇

    第一:商品餌,商品餌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釣鯽魚的,我個人覺得藍鯽和九一八效果都是可以的,我也經常使用,餌料和水比例1:1這樣開餌就可以了,開出來的餌,可以拉餌釣也可以搓餌釣。

    第二:蚯蚓,蚯蚓也是鯽魚喜歡吃的魚餌之一,所以我們釣鯽魚也可以使用到它們,尤其時春天的時候,特別好用,所以大家也可以試試。

    第三:紅蟲,紅蟲也是鯽魚喜歡吃的食物之一,紅蟲也特別適合冬天使用,所以我們也可以試試。

    總結:釣鯽魚一般都是以釣底為主的,釣浮為輔,具體怎麼選擇,也要根據魚情來決定,畢竟南北差異大,不過我個人覺得釣底肯定會比釣浮強,這也是我個人的垂釣經驗。如果哪裡說錯了,大家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喜歡我的作品,也請大家多多支援。

  • 7 # 野釣浪裡白條

    首先應該明確知道鯽魚為底層魚種,那麼什麼時候它會離開底層到中上層覓食呢?下面就是我的經驗和作釣思路:

    根據天氣分享是否該浮釣。一般來說在天氣悶熱,氣壓低,水底缺氧的情況下,鯽魚會上浮。因為越靠上溶氧量越高。此時就應該浮釣。水底有茂密的水草和厚重的醬層和淤泥等,鯽魚在底層沒法覓食會離開底層。此時應該選擇釣離底,也叫浮釣。正常釣底情況下,無口或者魚口停止時間過長,可考慮改底釣為浮釣試試鯽魚是否有離底的情況。夏天和秋天的中午到下午最熱的時段裡可考慮從釣浮開始尋找魚層。根據作釣經驗此時段鯽魚離底的可能性非常大。暴雨前的悶熱天氣和暴雨漲水以後的渾濁水質,應考慮浮釣為首選釣法。

    好了,以上就是我釣鯽魚的經驗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再見!

  • 8 # 愛釣魚的鋼結構小夥

    你好!釣鯽魚浮釣要根據魚情,不然可能釣的都是白條或者小雜魚。

    通常野釣鯽魚都是選擇釣底,春天天氣升溫快,底層涼上層熱,鯽魚會起浮吃餌,這時候釣浮效果驚人。小雜魚少的地點,也可以用霧化好的餌料,把鯽魚誘到上層來釣。

    浮釣要子線長,浮漂要長腳長尾釣行程,餌料要霧化好有懸浮的餌料。長子線下襬時間長有利於誘魚及鯽魚吃餌。浮漂可以調1目兩目釣釣負目主抓行程口,浮漂沒目就提竿打頻率。餌料要含有大量雪花粉和輕麩,才能使餌料懸浮。

    野釣正常魚情不建議釣浮,野釣小雜魚多,釣浮會招來大量小雜魚吃餌。

  • 9 # 野釣阿杜

    大家都知道鯽魚是底層魚,不管是拉餌、搓餌、蟲餌作釣,釣底都是絕佳的,而且鯽魚吃口輕、動作小,說是抓口,往往就是那麼半目的頓口,所以釣鯽魚的樂趣不在魚釣上了多少,而是鯽魚出了個小頓口那抓口的一瞬間,這種滿足感是釣其他大體型魚帶不來的,其實有這麼幾種情況,釣底肯定沒啥口,但是釣浮基本上都能漁獲滿滿。

    第一種,夏季天氣悶熱時,天氣悶熱,底層幾乎就沒啥氧氣了,底層的鯽魚會遊曳到中上層去吸氧,此時需要做的就是找對魚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越肥的水域鯽魚上浮的就越接近水皮,耐心找魚層,肯定有好魚獲。

    第二種,下雨後半小時以後,下雨會讓雨點砸開水面,從而給水面以下帶來大量的氧氣,一般下雨前的氣壓都比較低,從而導致陰天下雨前水域底層普遍缺氧,魚群在底層缺乏活力,所以下雨後,魚群會積極的到中上水層吸氧覓食。

    第三種,風吹水面起波浪但是風力在四級以下的時候,一般春夏秋三季,遇到風力四級以下時,因為風吹著水面形成了波浪,即會增加水中含氧量,也會將散落在各處水面的微生物、昆蟲、草籽、浮水殘渣等適合鯽魚進食的材料集中到下風處,所以這個時候守在下風口釣浮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 10 # 粲雲

    正常情況釣底,因為鯽魚是底層魚。

    春天可能離底,季節原因,

    大鯽可能離底,屬性,

    夏天漲水後,鯽離底,環境,

    比賽,黑坑有人為因素,誘離底

    高密場浮釣存在,休閒少見

    ………

    一般休閒老實釣底,離底,截口估計你還有過程適應掌握。

  • 11 # 大鐵猴漁樂無窮

    我們在垂釣鯽魚的過程中,大部分釣友都會選擇釣底,因為鯽魚還是屬於底層魚類。

    但是有幾種情況,浮釣魚獲也會不錯,下面咱們分析一下。

    第一,鯽魚密度特別大時,可以選擇浮釣來加快垂釣節奏,浮釣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鉤餌從水面到水底的過程,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把魚釣出來。

    第二,在水特別深的水域可以選擇浮釣鯽魚,但是前期需要高頻率的拋竿來增強誘魚效果,

    直到窩點出現鯽魚星,浮漂出現魚口時,才可放慢拋竿頻率。

    第三,釣鯽魚在釣底時發現中途介面特別多時,這時也可以選擇浮釣鯽魚,往往在這種情況浮釣出口會好與釣底,如果有口打的稍慢一些,就會是雙尾。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釣鯽魚浮釣餌料一般都會選擇用麵食商品而作釣,反正我是沒看見過有多少釣友,是用蚯蚓等餌料去浮釣鯽魚的。

    但是在野釣鯽魚時,大部分時候還是選擇釣底靠譜些。

  • 12 # 海哥愛分享

    感謝邀請,關於鯽魚是否要浮釣的問題?我來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經驗,首先我們都知道鯽魚是底層魚,基本上都在水底活動,一般都會選擇釣底,浮釣是不容易釣到的,但有些情況比較例外,比如在水位比較淺的地方,水面上水草很多,能聽見水草上面啪啪的響的聲音,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釣浮,因為魚都穿梭在上面草叢裡,比較活躍!這時候釣浮要比釣底魚獲要好。(本人野河嘗試過),其它時候釣浮都很難釣到鯽魚,至於缺氧鯽魚都浮到了水面上,這個時候雖然能看到鯽魚,但是它們都是呼吸困難了,也不會去進食的,釣浮也是沒用的!

  • 13 # 黃先S

    個人經驗:

    我在廣東鹹淡水水域,不漲潮就釣底,漲潮海水和淡水融合鹽度增加,這時你的子線上下鉤鉤距要在5到十公分,下鉤釣底上鉤釣浮,釣鯽魚線組1.5+1.0+2號鉤即可如果兼釣其他魚如羅飛鯔魚就用2.0+1.5線組用稍大一兩號的鉤

    用餌:

    野戰藍鯽兩份918四分之一份水淺不需要加拉絲粉,水深2-4米要加一丟丟拉絲粉。

  • 14 # 漁人戶外平仔

    鯽魚是否要釣浮???

    這個問題的話得根據,天氣,釣位,水情來決定的,通常釣浮的話有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天氣原因,

    夏季天氣悶熱時,天氣悶熱,底層幾乎就沒啥氧氣了,底層的鯽魚群會幾種遊曳到中上層去吸氧,此時需要做的就是找對魚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越肥的水域鯽魚群上浮的就越接近水皮,耐心找魚層,肯定有好魚獲。

    第二種就是釣位。

    春天新綠鋪地時,這個時節大量的水草抽芽,加上植物復甦帶來的光合作用下,水中含氧量大增,會吸引大群的水中浮游生物來水草附近,從而引誘大批的魚群在附近覓食,此時的鯽魚群都不在水底,都在水草抽芽處附近覓食,絕對是釣浮的好時間。但是這個季節作釣一是要注意天氣冷暖變化,避免感冒,二是春季水草抽芽時都會是漲水期,注意安全;三是要注意掛底,雖然咱們是釣浮為主,但是總得找底。

    第三就是水情。

    如果水域底層的溶氧低於魚的耐受底限時,鯉鯽均可能離底上浮。大家知道,水溶氧的分佈以水錶層最多,然後隨水深遞減。水溶氧多少與氣溫水溫、天氣氣壓、水質肥瘦乃至空氣溼度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氣候條件與水體環境不同,也就導致了鯽魚上浮時間和程度上的不同

    綜合以上幾點,鯽魚是否要釣浮,還是得根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釣友一些幫助,如果有什麼不好之處,請多多指教。

  • 15 # 衝哥野釣

    建議你研究下動態釣鯽法。何謂動態釣鯽法?也就是在一天的做釣過程中,根據魚口和魚層的變化實時調整釣的水層,你比如說夏季,早上和晚上水溫不太高,魚一般喜歡游到釣水處覓食,這個時候可以適當釣淺,也就是說可以適當釣底,而中午的時候魚會向深水遊,這個時候就需要釣深水了;到了深水後,是不是一直要堅持釣底呢?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情況Sunny、水溫和餌料的原因魚的聚集水層是會發生變化的,如果你的浮標從入水一直到底這一過程始終無口,那說明你釣的位置魚的密度非常低,或者說是魚沒有聚過來,如果浮標入水後在快到底的時候往往會來一口,抬竿中魚,說明魚已經上浮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調整浮標,向下拉動浮標,將魚食固定到中魚的水層,這個時候就會穩定的中魚了,如果你一直死打底,而又不會抓行程中的動作,往往是浮標下降的過程中亂動,到底後無口了。

    釣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半水介面頻率較高,就要果斷的調整浮標,因為這說明你釣位置魚已經上浮了。動態釣鯽法,就是全水層釣鯽的方法,最低可以釣到底,最高可以釣到水皮,只要浮標有動作抬竿能中魚,就說明你釣的水層合適了,釣底還是釣浮取決於魚而不是你固定的釣法

  • 16 # 江釣人狂龍

    經常聽人說釣鯽魚打浮打浮,野釣我建議多數時候不要有這種想法,這個一般是競技池裡面高密度的魚群,在選手高頻率拋竿加上餌料的強霧化基礎上出現的魚情,窩點的魚整體上浮,水層變淺,釣手釣浮鉤餌到位的時間大大縮短,所以能打浮肯定打浮,而且最高效的肯定是追著魚釣,魚體上浮,還去釣底肯定效率大大降低。

    而我們野釣,基本很難碰到魚有這麼高密度的地方,重垂釣這麼多年,我只遇到過三次。浮釣鯽魚,兩次是類似於競技人為的把魚打浮起來,一次是魚本來就在中層。

    鯽魚畢竟是底層魚,無特殊外界因素干擾,多數時候還是在底層棲息、活動、覓食。所以野釣,我們首選肯定還是釣底。在魚密度不高的情況,魚是不會被人為打浮起來的,因為就算釣的浮,它們也只會吃散落到底的餌料,只有魚密度很高,形成搶食,才會有魚向上追餌。我碰到的兩次經歷都是這樣的,恰巧碰到了那種個體不大,但數量可觀的水域,釣著釣著,就開始介面了。

    至於魚本身上浮,主要有兩種原因。

    1、氣壓下降,天氣悶躁,鯽魚會上浮,但這種天氣情況下,魚口是極差的。魚上浮是因為水體中缺氧,魚本身處於不適狀態,一般是不開口的。我想應該很多釣友都碰到過,遇到魚上浮基本都是打龜的多。

    2、魚趨溫上浮,一般發生在冬季晴好的天氣,多數是在上午十點左右到午後,這段時間淺水區溫度受太陽直射,上升快,很多魚會遊至淺水的灘塗,但也有魚會在深水區上浮。如果真能根據經驗判斷出這個魚情,那是好釣的。我的第3次浮釣鯽魚(是大鯽)就是發生在這種情況,不過不是我判斷出了魚在中層,而是瞎碰的,正常釣底它介面了,呵呵。

    3、有些河底水草較密的水域,鯽魚可能會在水草的上方覓食,這個主要針對傳統釣,可以在相應的水深,提竿逗釣,正所謂“釣草尖”釣法。

    綜上所述

    野釣,在無特殊因素的情況下,釣鯽魚我們還是首選底釣,而且多數時候是最佳方案。但如果真如上面說到的第2、第3條,而且釣魚者發現了,那可以改為釣浮試試,說不定有奇效。

  • 17 # 眼鏡哥說魚

    採用釣浮的方式釣鯽魚這種情況很少,因為鯽魚屬於底層魚,基本都是在靠近水底的區域活動。只有以下兩種情況釣鯽魚才能採用釣浮的辦法:

    一、釣小鯽魚

    所有的小魚都有一個同樣的特點,就是非常容易聚集到中層水域甚至是水面附近來覓食。無論是小鯽魚、小鯉魚還是其它小雜魚都會遵循這樣的規律。所以釣小鯽魚的時候應該採用釣浮的辦法,將小鯽魚引誘到水面附近,這樣一來鉤餌一入水很快就會有小鯽魚咬鉤,這種釣法是非常省時間的,能夠在短時間內釣到很多小鯽魚。

    二、鯽魚不下底

    鯽魚雖然屬於底層魚,但是有一種情況下鯽魚不喜歡在水底覓食,那就是水底有腐爛的臭淤泥。鉤餌不僅容易陷入到淤泥中,而且淤泥的臭味也會讓鯽魚不想靠近。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應該釣浮,或者說是釣離底,也就是讓鉤餌停留下距離淤泥層20公分至30公分的位置。

    補充說明:這種情況不能釣浮

    所有的底層魚都有可能出現離底的情況,鯽魚也不例外。特別是在水中含氧量偏低的時候,魚就非常容易離底,因為水底的含氧量比水面更低。但是底層魚離底時不能釣浮,而是應該釣行程。底層魚離底的高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釣浮就意味著無法覆蓋到所有的水層。

    釣行程要減輕餌重,同時調高目釣低目,讓鉤餌以緩慢的速度下沉,在這一過程中浮漂出現加速、停頓或者是上頂都是魚咬鉤的訊號。當然,在小雜魚鬧窩比較眼中的時候是不適合釣行程的。

  • 18 # 瑞兒漁樂

    對於一個垂釣愛好者來說,不論是釣什麼魚,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目標魚的生活習性,這樣釣起魚來才更有針對性,才不至於空軍迴歸。

    鯽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淡水魚種,生命力頑強,分佈廣泛並極度耐寒,全年都可以垂釣。

    鯽魚屬於雜食類動物,底層魚種,進食溫度在4-25度,當水溫在15-20度時,活動最為活躍,覓食的慾望最為強烈。

    釣底是釣鯽魚的常規釣法

    上文中說到了,鯽魚大多時候棲息在水的底層,屬於底層魚,所以釣底才是硬道理。

    臺釣中的釣底是指魚鉤掛餌之後接觸到水底或靠近水底的一種釣法。我們可以根據水底環境和魚口來選擇釣靈或者釣頓,當水底高低不平、魚口很輕時可以選擇釣靈,當水底平坦、魚口很生猛時大多釣頓。

    浮釣鯽魚的幾種情況

    雖說釣底是釣鯽魚的常規釣法,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採用釣浮的方法會更勝一籌。

    大氣壓較高時可以選擇釣浮

    魚類對於氣壓比較敏感,在氣壓比較高的時候它們會適當地遊至水面,當氣壓比較低的時候它們又會適當地下浮。當然鯽魚也不例外,因此在氣壓高的時候可以嘗試釣浮,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氣炎熱時可以選擇釣浮

    一般在夏季的7月底至9月初釣鯽魚時,我們可以適當地選擇釣浮。這是因為在氣溫很高時,水底的溶氧量比較低,鯽魚有時會選擇游到含氧量更好的上層水域來進行適當的換氣,因而是釣浮的好時機。

    大風、大雨過後適合釣浮

    大風、大雨天氣過後釣鯽魚,可採用釣浮。這是因為不論大風還是強雨,都會把地面上的一些穀類帶至水面,這時水面的食物比較豐富,鯽魚多會遊至半水或水面進行覓食,但是時間持續不會很長,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

  • 19 # 大別山小農人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來大致瞭解一下鯽魚,鯽魚屬於中國的本土自有淡水魚種,有許多個品種,其體型,個體,生長速度都不太一樣,比如,常見的有高背鯽,銀鯽,彭澤鯽,還有我們熟知的湘雲鯽,即工程鯽。鯽魚屬於雜食性魚類,屬於鯉科,由於分佈廣泛,所以有許多其它有趣的稱謂,比如,喜頭,鯽瓜子,土鯽等。

    一、起浮原因分析

    由於鯽魚屬於底棲魚類,所以正常作釣的話,是需要釣底的,至於是否需要浮釣,那就得看看鯽魚有沒有起浮。如果起浮離底了,那麼我們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來釣浮,跟著魚情走,才能在釣魚時有的放矢。那麼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浮釣呢?就得先分析一下鯽魚起浮的原因。

    原因一:趨氧性

    人類生活在空氣中,是需要從空氣中吸取氧氣的,魚類雖然生活在水裡,但也需要進行呼吸的,過濾水體,吸取水中的氧氣成分,所以魚具有趨氧性。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名詞,溶氧量,就是水中氧氣的比例及含量多少,氧氣含量多,水體的溶氧量就高,反之亦然。由於魚的趨氧性,所以哪裡的水體溶氧量高,它就往哪裡遊。

    比如:有時候,水底缺氧,水的中上層溶氧量高,它就會離底,如果整個水層都比較缺氧,它沒辦法,只能浮頭到水面,從空氣中吸取氧氣,以維持生存。

    至於影響水體溶氧量的原因,下面就簡單介紹兩個常見原因。

    1、氣壓

    氣壓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的大氣壓力,對於水體也一樣,氣壓的大小決定了能將多少氧氣壓入水中,也就是說氣壓高,水體的溶氧量就高。氣壓的變化主要由氣溫引起的,溫度高,氣壓低,溫度低,氣壓高。

    比如:夏天的時候,溫度非常高,氣壓就低,尤其是在三伏天的時候,水體溶氧量達到最低值,經常能看到浮在水面呼吸的魚,而到了秋天,氣溫逐漸降低,氣壓升高,我們會感到秋高氣爽,心情舒暢,此時水體溶氧量大增,是作釣的好時節。

    2、降水

    降水也能改變水體的溶氧量,原因就在於,一方面,水滴在天空下落的過程中會與空氣做充分的接觸,其本身溶氧量就非常高。另一方面,雨滴在落到水體的時候,會激起浪花,增加水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這樣又會增加水體的溶氧量。

    比如:春季的時候,細雨綿綿,潤物細無聲,多少動植物在競相生長,此時絲雨入水,水體溶氧量大增,正是作釣鯽魚的好時候。

    原因二:趨溫性

    魚是變溫性動物,身體的溫度會隨著周圍的水溫而變化,雖然鯽魚具有耐低溫的特徵,但是那也是沒辦法的情況,其適宜溫度在15~25度左右,所以肯定會往這個溫度範圍的水層靠攏。由於水溫受天氣的影響比較大,不可能保證全年都是一樣的溫度或者全水層都是一樣的溫度,總有低溫和高溫的時候,也總有最適合的水層。所以鯽魚就會不斷地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水溫層,或上浮離底,或下沉,軌跡遷移總是在不斷改變。

    原因三:趨食性

    人尚且以食為天,魚就更不用說了,簡單點說就是吃決定了鯽魚的上浮。通常情況下鯽魚是會呆在水底覓食的,只有當食物不在水底,或者水底的食物不夠好吃,才會起浮覓食。那麼影響鯽魚起浮覓食有哪些情況呢?

    1、漲水

    這裡的漲水包括自然降水導致的漲水以及人為放水引起的漲水,但無論怎樣,都能為魚類帶來額外的食物。尤其是夏季,暴雨或者陣雨過後,地表物質在強降雨的大力沖刷下,紛紛流到了水裡,為魚類帶來了豐富的食物,諸如有機碎屑,草籽,昆蟲屍體什麼的。所以會看到入水口處有大批魚在爭相搶食。還有就是河流上游水庫放水,下游的淺灘處被淹沒,魚就會游到淺灘覓食。

    2、人為作釣。野釣情況下,一年總會有幾次爆護的機會,在魚情好的時候,我們為了提高上魚效率,會採取釣快魚的方法。但是有時候魚會越釣越多,而我們的餌料拋投量有限,魚也不傻,就會形成起浮搶食的狀況。此種情況在黑坑或者競技作釣中尤為明顯。

    二、浮釣的方法

    如何判斷鯽魚是否起浮了?我們在實際作釣時要進行適當的觀察,最直接的就是利用其趨食性特徵,有食物漂浮在水面的情況。或者在作釣時進行細心觀察,如果出現蹭線,浮漂晃動,有口打不到,半水截口,甚至是錨魚的情況,那麼基本上可以判斷鯽魚是離底上浮了。如果鯽魚出現了起浮的情況,我們就要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來釣浮。下面基於臺釣,就介紹兩種簡單的釣浮方法。

    1、定點釣浮法

    既然鯽魚已經上浮了,在釣底沒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做出轉變,進行定點釣浮。比如:在觀察中發現起風的時候,水面會漂著一層漂浮物,下面彷彿有魚在覓食,那麼就可以拿出最短的浮漂,釣水皮,採用拉餌的方式釣漂浮物附近。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先從底層釣起,在原來的線組基礎上,修剪鉛皮,下拉浮漂五公分,掛餌之後使得浮漂露出水面跟原來的釣目一樣就行。這樣一直下拉浮漂座,每次5~10公分,定點釣浮,搜尋魚層,直到有口的時候,再進行定點定層作釣。作釣時注意餌料的拋投頻率要跟上,也可以配合飛鉛進行作釣。

    2、行程釣法

    如果不想做以上繁瑣的操作,或者魚層一直找不到,可以採用行程釣法。操作手法也非常簡單,就是在定點釣浮的時候,先以釣底為前提,再把鉛皮座上拉至浮漂座與鉛皮座距離一個浮漂的位置,就是所謂的飛鉛。這樣做的核心作用在於,能最大限度的延長子線的長度以及在水中的擺動半徑,採用小鉤細線加拉餌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會減慢下落速度,給上浮鯽魚更多就餌的機會和時間。但是,這種方法漂像不是很好把握,需要多鍛鍊觀察。比如:當發現浮漂站立起來後下沉的速度有所變化,加快,停頓或者減慢都是有口的表現。

    最後總結

    所以不僅作釣鯽魚,其它底層魚種也是一樣的,都會因為其本身的趨氧性,趨溫性,趨食性特徵而改變生活水層,就是所謂的起浮。如果發現它們起浮了,肯定是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進行浮釣,只要各方面條件合適,鯽魚肯定是會開口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對魚層,定點釣浮或者釣行程都是可以的。

  • 20 # 海風愛釣魚

    很多釣友喜歡釣鯽魚的時候,都喜歡釣底鯽魚,因為鯽魚和鯉魚都習慣於在水層底部生活。所以在一般的水情中,調漂的時候都要進行餌料到底。但如果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鯽魚起浮,這時就要抓緊時機調整釣法,才能保證自己的魚獲。

    造成鯽魚起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大家遇到這些問題不再需要考慮是窩料還是餌料的問題,直接釣浮釣就肯定是沒錯的。

    1、底層溶氧量不足

    這種情況都發生魚炎熱的夏季,因為氣壓較低,水底的含氧量會降低,鯽魚的趨氧性願因會遊動到上層,因為那邊的含氧量較高,鯽魚也比較舒適,在下雨天時候會發現魚張著嘴巴呼吸,就是因為水底缺氧的原因。因為那裡的溶氧量相對較高,鯽魚比較舒服,我們在夏季下雨之前的時候,還會看到水面上有魚張著嘴巴呼吸,都是因為水底缺氧的原因。除了天氣以外,還有一種情況會造成底部的溶氧量不足,這種情況在黑坑等環境裡經常出現,那就是因為投餵餌料過多,造成水底的淤泥或者餌料沉積太厚產生了發酵,此時水底的氧氣就會被消耗嚴重,鯽魚也會不喜歡下底!這種情況下我們繼續釣底的話,肯定是不行,但是如果改釣浮的話,因為魚本身非常不舒服,魚獲其實也很難保證。

    2、魚的趨溫性

    這種上浮的情況多出現於春季釣魚的時候,開春以後萬物復甦,水溫也會逐漸的升高,尤其到白天的時候,因為接受溫暖的Sunny照射,上層的水溫上升很快,這是藏於底部的鯽魚就會很快的來到淺水區活動或者水的上層活動,此時底釣如果魚口不好的話就可以改為釣浮,一般都會有不錯的釣獲!

    3、人為造成的起浮和離底

    這類情況是隻有少數釣魚高手使用的,常用於黑坑和釣魚競技的比賽中,因為黑坑的魚密度大,為了提升中魚率,會有意的將魚引入到上層,透過讓魚搶食的方式來提升中魚率和數量。這種情況一般是配合高霧化的散炮餌料而製作的,當餌料入水後就會形成一條霧化帶,餌料落入水底後高密度的魚就會離開水底追食餌料,從水底的覓食的魚,改為向上追逐覓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強大的邏輯來罵人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