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學而優
-
2 # 自然人220527929
認真聽公開課,會發現所有的開課都有特色,都有閃光點。吸收每一節公開課的閃光點,用心揣摩,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
3 # 看劇學英語聽力和口語
不一定最高,
老師的教學方法才決定老師的教學水平,拿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老師舉例(老師A,老師bB) ,都是高校畢業,屬於名師,
A老師授課很有自己的方法,課堂歡樂,99%的同學都能被老師吸引,認真上課,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學生的成績都超好,只有很少的人不及格。
這個A老師就是我的初中數學老師,到現在為止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當時上課就連尾巴都幾位同學能不能聽懂內容 ,他們上課就超積極,也不會像在其他課上那樣打瞌睡。
我現在就在讀教育類專業,真的好想再上上他的課,吸取些經驗。
B老師授課完全沒有自己的方法,她是名師但她完全不知道用什麼好的方法把自己知識輸出讓學生學習,所以每次上課就只會照著課本讀,完全不變通,成績自然不好,很多同學不及格。
以上兩個老師都是我讀初中時的親身經歷遇到過的老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書中說學習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 ,我想說一位老師都不能用好的教學方式教,學生要怎麼學?
-
4 # 教育者山坡羊
授課教師都是名師,他們的教學水平是最高的嗎?
這個問題起源於最近大家熟知的“網課”,感覺上“網課”的老師基本都是比較優秀的老師或乾脆就是“名師”,那他們的“課”是不是就是代表了一個地區教師講課的最高水平呢?
個人以為,這個應該毋庸置疑,即使不是當地教師講課的最高水平,肯定也是相對較好的。這幾里面的原因,我想大家都應清楚,平時在學校裡的“課”,上的好壞可能只有學生自己知道。
但現在的網課可是要面向社會,學校為了自己的聲譽,自然要考慮優中選優,更主要的是,上網課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使用率,這樣也為學校選擇“優秀”教師上課提供了保證。
此外,大家感覺上“網課”的老師的水平較高還可能有以下原因:
1.授課教師的認真備課畢竟這次上網課不同於平時的教學,不僅孩子關注,不能上班的家長也必然會關注,所以,無論是誰來上這個課,都會認真備課,設法展現自己的強項。
2.多數“名師”不是吹的本來,這次上“網課”就有相關要求,不允許讓老師們一哄而上,而應選擇“優秀”老師集中供課。
這樣就保證了所有上網課的老師整體素質都不差,再加上其中部分“名師”本來就是靠著過硬的“講課”水平起家的,所以,孩子們上“網課”自然就感覺老師們都很“厲害”了!
3.“光環”效應在上課前,因為已有必要的引導,當地教育部門已告訴大家,安排“名師”為大家送課,這樣大家的心理期待就非同一般。
加上這些老師本身素質不差,表現不俗,就更容易放大他們身上的“光環”效益,讓大家覺得這些老師的確個個身手不凡。
4.缺陷放大一個地區集體供課,許多孩子都是第一次上這些老師們的課,上課中他們自然而然的就可能會與平時帶自己同樣課的老師們進行比較。
說老實話,哪個學校的老師也不可能個個都是“名師”,更不可能堂堂都是“精彩”課,這樣一對比,無形中會擴大原來老師的缺點,而有擴大了上“網課”老師的優點,這就難免會讓多數人產生上“網課”老師較好的感覺。
那上網課老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是不是就代表了一個地區最高的教學水平了呢?羊老師覺得,未必是最高,但肯定是中上等水平。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不是所有的“名師”個個都就是教學能手,有些“名師”可能只是擅長搞教育理論、有些或許只是擅長應對各種“競賽”、同時也不排除還有一些靠個人關係獲得這項榮譽的,總之,這個團隊總體實力不弱,但從教學的角度看,未必個個都是最強的。
其次,即使是“名師”,也不一定所設計的課就是最“優”的。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就說過“所有的課都是有缺憾的課”,更何況要想堂堂精品。
再次,再生動的“網課”,離開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都會打折扣。所以,“名師”們網路課很精彩,但與普通的線下課比起來,未必是效果最好的課。
但不管怎麼說,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老師犧牲自己的時間積極製作網課,為孩子們及時送上了知識的大餐,這本身就值得我們讚賞,無論他們的課是不是最好的,都不愧“名師”的稱號,值得我們尊敬!
-
5 # 老牛嚼教育
提問者不覺間又觸到了“教育靈魂”的痛點之一。
但是,不管外界如何議論,絕大多數“名師”,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有相當地水平,就像我所在的城市——深圳,對教師考核還是比較完備的,我看到,有的“名師”有很強的耐心和責任心,有的“名師”有很靈活的創新能力,有的“名師”上課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對教材把握精準到位!
所以,總體上我對咱們部門推出的老師,還是比較讚許的!
也許,有一些朋友會提出相反的觀點,甚至,列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案例!也許您所列舉的案例是正確的,可是,迄今為止,就我而言,以內行人的眼光來看,我覺得絕大多數老師上課都是有精心準備的,都有很可貴的地方——用心。
我想,“用心”就夠了,哪管他或她是不是真正的名師,只要大家的心在孩子們身上,只要大家的心是想著怎麼把課上好,我們就應該給予大家,尊重和理解,還有包容,尊重老師們的用心,包容老師們的成長!
-
6 # 義哥說教育
目前由於新冠肺炎已經很多地方都開始了網上教學和網上教學,有的是採用直播的形式,而大部分採用的是錄播的形式,也就是透過一些教學名師錄播一段課程,有所在的省市,相應年級的學生共同學習,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上課負擔,也為很多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接受名師教學的機會。
但這些名師是不是就一定是高水平的教師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一直是人們在討論的一個問題,也就是教學名師是不是就一定是教學水平很高的老師?很多人之所以會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現實當中有很多教學名師,卻並不一定是上課最好的老師。因為如果要評上教學名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需要有很高的職稱,或者是說有很高的社會影響力,或者有很多科研的成果,比如說主持過科研專案,發表過科研的文章以及出版過專著等。對於教學方面的評價確實很難以定性的。一個人上課好與不好,雖然有一些判斷標準,但是對於好和非常好之間其實很難說出具體的區別是什麼。
比如深圳龍崗如意小學副校長鬍紅梅。各種榮譽等身,卻最終因為學術不端而身敗名裂!
而在我們現實當中,也是確實發生了很多能夠屏障高階職稱,能夠拿到各種名師的人,教學水平卻沒有得到所在學校的老師的一致公認的好評,這也是的。
當然我們不是否認,所有這些教學名師都是教學不高的。但是並不能因為是教學名師,而認為這些老師教學水平都是最好的!
-
7 # 今朝雲說教育
我想您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感覺好像這些老師的課感覺不如頭銜光彩照人啊。
這些老師的水平的確高於一般老師,這個團隊可以代表地區最高水平。簡單說,這些老師在成名的道路上機會比較多、受的磨練也多,見過的場面也多,就算是為了成名成家,讀的書也多,思考的問題也多。
言之就是見多自然會識廣。不排除有部分老師資源機會都有限,但自己就足夠厲害,那簡直是鳳毛麟角。而其實大部分人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為什麼會覺得網課一般呢?那是因為您不瞭解課堂的本質。就像我始終堅信網課不可能替代面授教學是一個道理。課堂是一個場,在這個場裡精彩是源於互動,一節出彩的課,彩頭出在哪裡?出在學生身上。有點像體育比賽,精彩不是出在教練身上,一定是在運動員身上是一個道理。而網課可能是沒有師生互動的一言堂,或是做了一些剪輯,那流暢的互動一旦受阻,效果自然打折扣。
實際課堂上最容易出彩的兩種情況分別是什麼呢?第一種、學生的回答完全令人想象不到,看老師怎麼化解。第二種、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超越了老師和聽課者的想象,是靈光一現、驚為天人的回答。您可以審視一下所看到的網課裡有這兩種情況嗎。
同時,課堂很像話劇,如果您看過現場話劇再看影片版,震撼感完全不同。當然也包括期望值的落差感這些小原因。
希望您透過我的回答,對教育有新的理解和體會。
-
8 # 郭愛梢
我認為大體上是符合名師標準的吧!
如果網上授課這些人和平時評出來的名師是一批人的話,有兩種可能!
有一種名師,他的名師課是經過反覆打磨的,有團隊,分工合作,打造出一個名師,這次是甲,下次是乙,有一個不錯的平臺,從普通一線教師到名師是很快的事情,關鍵看平臺推送。所以年輕教師也可以很快成為名師!但不一定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也不一定帶過幾次畢業班!也就是實戰稍微差一些!
有一種名師,是長期奮戰在一線,帶過很多輪,平時可能沒有時間出鏡,教學經驗豐富,底蘊深厚,默默的鑽研,他的課不用再需要別人幫忙打磨,每一節都是經典,都能從中領悟到什麼,他可能露臉的機會不多,但是他是同行們心目中的名師,學生們心目中的名師!
不過是不是真正的名師,多聽聽一對比自然就清楚了!
-
9 # 天天家教
這個不一定的,但教學水平肯定不低。
老師的真實水平,展現在課堂上。
網路授課有侷限性,能表現出來的內容,是適合網路平臺的內容。
而教師的真實水平,不一定能表現出來。首先,能上去講課的,一般都會是名師。
這個大家都能看到,一定不會選擇水平低的新老師。
而網路課堂,有種講公開課的感覺。
很多老師都放不開,很多課外知識都講不出來了。
所以,網路課堂還是有侷限性。我們還是好好聽課吧。
畢竟,這些老師都是很優秀的老師。
認真上課,認真學習,比什麼都強。
所以,我們不要糾結這些老師是不是最優秀的。
-
10 # 文會教學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有的地方官方教育平臺,推出教學名師進行網路授課。那麼這些名師是不是代表了中、小學教學的最高水平呢?我個人認為,這個還真的不一定。
一、網路授課與教學質量關係不大我個人認為,網路授課,根本是不用考慮教學質量問題的,只要一個老師,只要稍微用點心,都是可以上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網路授課畢竟與平常上課不一樣:
(1)網路授課有時間的限制,只能講授基礎知識
這可以說是網路授課最大的問題。你想一想呀,這課是需要在電視上播放的,每檔節目的時間,都是事先排好的。作為授課老師,不可能象平常上課一樣,隨心所欲,想講多長時間,就講多長時間。那麼,授課老師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應講的內容講完。這樣,網路授課也只能是講授基礎知識,而不能拓展開來。其實,教材的內容都是很淺顯的,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恰恰是拓展的部分。你說,只是基礎知識,那個老師講不是一樣。
(2)網路授課對授課老師的形象要求比較高
網路授課,面對的是大眾,授課老師的形象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授課時,老師並不能象在課學堂一樣,任意發揮,而是隻能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生怕出現任何的錯誤。如果是你上網路課的話,你是不是會小心翼翼的。這樣,你說,老師的教學水平能發揮出來嗎?我認為,是不可能的,結果只能是,不求最好,但求無錯吧!
二、名師並不一定教學水平都是最高的為什麼名師,反而教學水平不一定最高呢?我們先看看名師是怎麼來的吧。
名師,是評出來的,這一點首先要明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那麼是誰評的呢?是學生嗎?錯了,不是。那是怎麼評的呢?可以這樣說吧,大部是打分打出來的。
名師的評價標準一般包括職稱、教學質量、論文、公開課、榮譽、科研等。從所佔的分值來說,教學質量所佔的比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真正起作用的是其它部分。特別是職稱,沒有達到一定職稱的要求,你直接沒有資格申請 。
可以這樣說吧,只要是一個老師的教學質量達到最低要求,在其它方面比較突出,被評上教學名師是沒有問題的。而對於那些兢兢業業教學的老師,雖然教學水平很高,但沒有其它東西,反而只能望“名師”而興嘆。
再說了,現實很多名師是很忙的。這裡的忙,並不是忙於教學,而是忙於寫論文、搞科研、做報告、開交流會。我就知道一位初中的名師,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在外面做報告,做交流。我並不否認這位名師的教學水平,但是,你水平再高,不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能教好學生,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這些名師授課呢?很簡單呀,一利用名師身上光環,可以起到更好宣傳效果。二是網路授課,可是宣傳自己的大好機會呀,這麼好的機會,誰會想放棄呀?
結束語不管怎麼說,這些網路授課的名師,雖然教學水平不一定是最高的,但是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高的。他們疫情期間所做的貢獻,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什麼樣的老師是名師呢?我個人認為呀,只要是兢兢業業在一線上課的老師,就都是名師。
-
11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們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自然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連帶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源於自然變化的力量和社會變化的力量,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力量。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不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比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教育的壓抑,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敬:
疫情期間官方教育平臺推出網路授課,授課教師都是名師,都是大咖,這些大咖是不是代表了中小,學教師的最高水平?比如說安徽的教育資源網上的教師課,是不是代表了安徽教師的最高水平?
回覆列表
但要說他們代表中小學教師的最高水平,我個人不認同:
1、網路教學與真正的課堂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網路教學大多隻是傳授知識,傳達精神,而課堂教學除了要傳道受業還要解惑,特別是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網路是沒辦法替代的,老師的一句讚美,一個眼神,可能就是一次心靈深處的啟迪。
2、這些課的數目必定有限,選出的名師也只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小部分。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每位教師都有自己處理教育教學的方式,這些名師只是代表了一部分的教學方式而已。
3、教育是一項智慧的職業,與其它職業不同,很難量化評價。如果將教育量化會是一個名族的悲哀,所以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很重要,同樣提高教師職業的待遇更重要,只有經濟獨立,方能人格獨立,只有人格獨立,才能培養獨立人格的人。
4、這些老師是名師不假,但名師教學水平就一定最高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