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很高:“傳庭死而明亡矣”。

    孫傳庭是明朝的一員悍將,科舉出身卻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就是被他伏擊才被俘的,組建的秦軍是明末三大精銳之一,另外兩支是關寧鐵騎和盧象升組建的天雄軍。

    1638年,孫傳庭與洪承疇聯合出兵,差點把李自成大軍打得全軍覆沒,李自成最後率18名騎兵狼狽逃走。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乎被鎮壓下去了,但之後清軍攻入長城,崇禎急調孫傳庭、洪承疇回京防守,李自成這才有了緩和之機。

    1643年,孫傳庭再次與李自成交手,這次他敗了,戰死沙場。那麼,為什麼之前他能打得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四處逃竄,這次卻敗得那麼慘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明軍有數,起義軍卻源源不斷

    明末之所以會有起義軍,是因為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老百姓吃不上飯了,不得不揭竿而起,給自己拼出條生路。

    也就是說,只要明朝政府不能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起義軍是斷不了根的。今天的普通百姓,明天就有可能成為流民,成為起義軍。光靠鎮壓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可是此時的明廷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所以李自成雖然在1638年差點打成光桿司令,短短時間就又聚攏了幾十萬兵力,捲土重來。史料上的記載是“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他那裡“應者如流水”,孫傳庭這裡卻是越打兵越少。招募來計程車兵是要發糧發餉的,否則容易變成叛軍,所以無法盲目擴軍,數量有限。

    孫傳庭和李自成決戰的時候,孫傳庭有兵十萬,李自成兵力多少沒有記載,但大家可以回看一下上面那段史料,“一呼百萬”,哪怕戰力不如官軍,數量也可彌補這種差距。

    (電視劇裡的孫傳庭)

    二、崇禎太過急切,催逼孫傳庭出戰

    導致孫傳庭兵敗身死的決戰被稱為“汝州之戰”,這時的明軍精銳盡失疲憊不堪,起義軍氣勢大盛。孫傳庭的策略本是避其鋒芒,據城固守,待時機成熟再發兵,但崇禎一再催逼孫傳庭主動出戰。

    兵部侍郎張鳳翔一直勸諫崇禎不要急,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意思是您今非昔比,只有這一付家當了,當謹慎行事。

    但明朝皇帝的血脈裡,似乎有一種“豁出去冒險”的基因。以前的明英宗朱祁鎮敢冒風險御駕親征,現在的崇禎更具冒險精神。只這一付家當了,依然強令孫傳庭出戰。他的心情倒也可以理解。

    孫傳庭雖然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卻並不是崇禎的心腹,在楊嗣昌等人的中傷下還曾問罪入獄,沒有和崇禎對抗的資本。只得倉促出戰,領兵十萬出潼關。李自成聞訊,立刻率領主力北上迎戰。

    (電視劇裡的崇禎皇帝)

    此番行軍,孫傳庭等於是客場作戰,李自成有主場優勢,採用堅壁清野的策略,明軍無法徵糧,運糧通道又被李自成阻斷,再加上天降大雨,明軍糧草不繼,軍心動盪。

    如果說現代戰爭打的是科技,那麼古代戰爭打的就是糧草。只要糧草一斷,戰力必然損傷。

    當年九月,孫傳庭在汝州兵敗,李自成一日內追殺四百里地,最終孫傳庭戰死,崇禎的“這一付家當”也沒了。這幾乎寫下了大明滅亡的序章。

    可笑可悲的是,孫傳庭戰至最後一刻,崇禎竟還以為他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

    總之,孫傳庭的兵敗,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失敗。諸多因素組合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結局。也可能是大明氣數已盡吧。

  • 2 # 南閣水哥

    答: 孫傳庭在對付李自成等農民軍面前的戰績非常好。幾乎沒有失敗的記錄。唯一一次戰敗就導致了全軍覆沒。所以很多人覺得很可惜。但是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我們可能沒有掌握,那就是孫傳庭所部是越打越少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補充。所以最後的軍隊人數已經不夠應對起義軍了。這是他失敗的最關鍵一點。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孫傳庭在崇禎十五年出任三邊總督之前他在牢獄裡已經呆了三年。這三年時間對於陝西的軍務和形勢已經產生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對於李自成所部的軍隊實力並沒有正確的認識。從史料上來看,當時的李自成已經擁有了火炮這是之前並沒有出現過的。而且陝軍已經削弱的非常厲害。特別是前任總督汪喬年在崇禎十五年二月率精銳一萬去救襄陽結果兵敗身死,這一點對於陝軍已經是非常大的震動。

    孫傳庭上任的時候還遇到了瘟疫的侵擾。更大的問題是陝軍已經弱不禁風無法進行野戰了。崇禎十五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圍了開封,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入豫。孫傳庭則上疏回覆:“兵新募,不堪用”。崇禎哪裡管這麼多,你必須給出去打。無奈只好倉促出馬。時恰逢大雨連下數十日,河水驟漲,李自成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就在孫傳庭的援軍剛出潼關之時,李自成早已揮軍南下,撤離了成為水鄉澤國的開封,於是孫傳庭便揮軍直趨南陽。李自成與羅汝才合兵西進,與孫傳庭的陝西軍交戰,並在郟縣大敗之。孫傳庭率殘部逃至鞏縣,由孟塬進入陝西。

    失敗後的孫傳庭轉入守勢。在潼關一帶積極的徵兵並加修工事,試圖抵抗李自成所部的進入西安。崇禎十六年五月,明廷授孫傳庭為兵部尚書,並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七省軍務,令其迅速兵出潼關。此時,李自成已相繼殲滅了明軍數支主力,久經戰陣,兵強馬壯。孫傳庭深知與如此強大的對手交戰必是凶多吉少,不由得頓足嘆息:“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度對獄吏乎!”表示了寧死疆場的決心。八月十日,孫傳庭師出潼關,最初在汝州、靈寶、唐縣、郟縣連勝起義軍,但襄城一戰遭到慘敗,他逃回陝西。

    這一次他沒有地方可退了。在潼關做了最後的抵抗兵敗戰死。從此大明最後的戰神也失敗了。

    總結:孫傳庭的失敗其實是大明整體軍務配置的失敗。一個忠心為國之人不被皇帝所信任,反而在讒言面前畏縮和懷疑,這樣的皇帝算不得好皇帝。孫傳庭所託非人,大明辜負了你。

  • 3 # 歲月抹平了誰

    明朝末年 ,內憂外患。關外,多爾袞的滿洲八旗虎視眈眈;國內,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崇禎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崇禎雖有治國之志,但無治國之才,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刻薄寡恩,致使眾叛親離,自己最終成為亡國之君。

    從萬曆到崇禎,大明不乏能征善戰之輩。假如熊廷弼不因黨爭被革職、袁崇煥不被崇禎冤殺、孫傳庭不是被迫出潼關與李自成決戰,也許,明朝的歷史會因他們而改寫。

    孫傳庭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天啟年間因躲避魏忠賢,不被重用。崇禎年間一直在陝西境內鎮壓農民起義。

    孫傳庭與農民軍第一次大的會戰是在鳳陽會戰之後。鳳陽之戰,高迎祥挖了朱元璋家的祖墳,崇禎聞訊,悲痛萬分,向天下頒佈罪己詔,同時嚴令各處明軍剿滅高迎祥。

    高迎祥率部進攻南京,在滁州,遇到了猛人盧象升。這一次,高迎祥被盧象升打得分崩離析,迅速逃回陝西,打算奪取漢中,進攻西安。

    在漢中,高迎祥遇到了孫傳庭率領的秦兵,這是一支僅次於關寧鐵騎的勁旅。高迎祥試探之後,感覺不對勁,掉頭而逃。

    他發現了一條繞過漢中,直通長安的一條小道——子午谷。高迎祥領著大軍在狹長的穀道中艱難跋涉,當他走出子午谷、到達黑水峪的時候,孫傳庭早已在那裡等了他十五天。結果毫無懸念,高迎祥大敗,戰馬被偷走,無奈躲進山洞裡,被明軍發現逮捕,押往京師,被凌遲處死。高迎祥死後,李自成接任闖王之位。

    崇禎十年,兵部尚書楊嗣昌提出“四面六隅、全國十張網”的戰略,企圖把農民軍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這一年,李自成在潼關南原與洪承疇、孫傳庭相遇,李自成被殺的大敗,率領劉宗敏等十七人逃入商洛山。

    崇禎十一年,清兵犯關,崇禎急調孫傳庭馳援遼東。這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

    崇禎十二年,李自成從商洛山突圍,進入河南。在總結經驗之後,提出了“均田免稅”的口號,宣傳“三年不徵”、“五年不徵”,支援農民奪回自己的土地。很快,李自成又組織起了幾十萬人的流民軍隊。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死了萬曆皇帝最寵愛的福王朱常洵。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又攻下襄陽、荊州、宣城,在襄陽建立天順政權。

    崇禎十六年八月,孫傳庭被從獄中釋放,出任陝西總督,東出潼關,殺奔李自成。李自成也好不示弱,率領幾十萬大軍與孫傳庭一決雌雄。雙方在郟縣相遇。

    李自成下令軍隊堅壁清野,官軍無糧可籌,只得摘柿子衝飢。李自成命令劉宗敏率領一萬騎兵進攻汝州,切斷明軍糧道。孫傳庭大驚,撤軍回援,李自成追殺四百餘里,孫傳庭大敗,退入潼關據守。

    十一月,李自成圍攻潼關,孫傳庭戰死於亂軍之中,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擋住李自成的腳步。《明史》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傳庭死,而明亡矣!”

    正如孫傳庭所說:“李自成可以失敗一百次,而我孫傳庭只能失敗一次!”農民軍之所以越剿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失去土地農民只能租種地主豪強的土地,在遭受層層盤剝之後,無法填飽肚子,加上旱災、蝗災不斷,只能破產成為流民。李自成兵敗之後,可以迅速收容災民,組建軍隊。

    而孫傳庭無法做到快速補充兵員,還要時刻提防軍隊因為欠餉而發生的譁變,因為明朝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困難。孫傳庭出潼關時,崇禎給他的是5000老弱病殘加上區區六萬響銀。孫傳庭只有身赴國難,因為他再也不想見到獄卒。

  • 4 # 麒麟閣論史

    孫傳庭的簡歷

    孫傳庭,明末山西代州人,一生歷經求學,從政,鎮壓農民起義三個階段,史書對孫傳庭的評價很高,認為孫傳庭死後,明朝也就註定要滅亡了。

    孫傳庭前期的軍事生涯

    孫傳庭前期的軍事生涯可以說是戰無不勝,不是幾無敗績,而是根本沒有敗績,戰果輝煌。

    從1635年出山,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幹掉當時實力最強大的“闖王”高迎祥(本人也被俘獲處斬)。隨後又剿滅了“蠍子塊”(當時起義軍裡面人數最多)、過天星,混世萬、大天王等十五部,戰無不勝,威名赫赫,更是在南原之戰中,把李自成從幾萬人打到只剩18人,老婆和孩子都被孫傳庭俘虜了,此後李自成長期蟄伏在河南商洛山中。從這一系列的戰役中我們看到,自從孫傳庭出場以後,以其乾淨利落、迅猛的速度,轉瞬之間就把持續十幾年的農民起義幾乎平定,令人目不暇接,戰績彪炳。

    孫傳庭後期的軍事生涯

    1642年的柿園之役,是孫傳庭與李自成之間展開,在此戰中,孫傳庭損失大小將領七十多人,士兵損失數千。

    1643年的郟縣之戰,李自成打敗孫傳庭,孫傳庭計程車兵死亡將近一半,兵器輜重損失不計其數,此戰之後,決定了明朝必然滅亡。隨後潼關之戰中孫傳庭戰死,年五十一。

    我們看到從1639年農民起義軍幾乎被打垮,到1642年孫傳庭首次被農民起義軍打敗,乃至1643年戰死,只用了短短三年,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明朝:松錦大戰結束,明朝最能打的洪承疇投降後金,喪失了13萬精銳的將士,也包括孫傳庭此前訓練出來的秦兵。

    後金:松錦大戰後,明朝在關外只剩寧遠城,遼東被清兵全部佔領,只有山海關吳三桂領導的軍隊還有戰鬥力。

    農民起義軍:1640年,河南大旱,饑民遍地,蟄伏在商洛一帶的李自成乘勢而起,擁兵數十萬。

    從上面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孫傳庭二次出山後,面臨的局面非常困難。

    首先是明朝與農民起義軍的軍事實力對比已經發生變化,明朝在松錦大戰中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精銳,反觀農民軍擁軍數十萬,並且連敗明軍,士氣高漲,孫傳庭新建立起來的軍隊缺乏訓練,沒有紀律,在柿園戰役中,孫傳庭的部隊一開始取得上風,農民軍後退,丟棄了輜重、珠寶和馬匹,導致部隊哄搶,陣型大亂,最終被農民軍打敗。

    其次孫傳庭得不到其他優秀將領的支援,也得不到遼東兵的支援。明末鎮壓農民起義有三支急先鋒:洪承疇、盧象升與孫傳庭,洪承疇擔任三邊總督,負責剿滅潼關外的農民軍,盧象升負責潼關內,孫傳庭居中配合兩人,這時盧象升已經戰死,洪承疇投降後金,孫傳庭獨木難支;過去鎮壓農民起義時,明朝經常抽調遼東的關寧鐵騎(明末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時清兵已經全面壓制明朝,崇禎已經不可能抽調遼東的兵去支援孫傳庭了。

    最後孫傳庭失去了最高統治者的支援。孫傳庭前期取得勝利與崇禎的全力支援有很大的關係,後來被關押了三年,表明了他失去了崇禎帝的信任,此後孫傳庭的復出,只不過是崇禎帝的權益之計,當他的軍事策略與崇禎不一致時,會引起崇禎對他的不信任,影響到孫傳庭剿滅起義軍的策略,影響全域性。在郟縣之戰中,孫傳庭因為新敗,士氣不高,主張堅守不出,但是崇禎平賊心切,連發聖旨催促,派出監軍督促,甚至懷疑孫傳庭養寇自重,最終他被迫出戰,被李自成打敗。

    結語

    孫傳庭戰死,但崇禎懷疑他臨陣脫逃,沒有給予贈蔭,直到乾隆時被清廷追諡"忠靖"。洪承疇在遼東投降後金時,崇禎以為他戰死,親臨祭壇祭奠,給了洪承疇死後最高榮耀。孫傳庭沒有得到效忠一生的明朝的褒揚,被敵國追諡,洪承疇投降敵國,卻得到崇禎的褒獎,在當時那個時代真是莫大的諷刺,我們為孫傳庭可敬、可悲、可嘆,從中我們也知道了孫傳庭後期為什麼會失敗——崇禎帝對孫傳庭缺乏真正信任(信任將領的能力,信任將領的忠心)。

  • 5 # 慕容振北

    大明亡,是多方面原因,瘟疫,朝廷腐敗,滿清入侵,關鍵是崇禎這個人生性多疑,而且太過於情緒化,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只要他不滿意,直接可以把委任的將軍撤職或者殺頭。你委任的大將,你說殺就殺,有時候只是為了出氣,這樣的人,即使得到韓信也沒有用,說不定過兩天就把韓信砍了,就和砍袁崇煥一樣,就算不殺,也不會重用。

    崇禎生性多疑,給孫傳庭極少的兵,孫傳庭找崇禎要錢要糧都遭到崇禎拒絕了,孫傳庭想既然你不給,我自己搞生產,搞錢總可以吧。於是想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和李自成決戰。崇禎見孫傳庭不出戰,怕孫傳庭謀反,連下多道聖旨逼迫孫傳庭出城和李自成決戰。孫傳庭糧食和兵力都不足的情況下出城與李自成決戰,起初贏了幾場,最後還是寡不敵眾戰死。崇禎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崇禎是一個自毀根基,他應該學學劉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樣以孫傳庭的能力必定可以打敗李自成。

  • 6 # 酷玩Chaser

    這問題不用在這裡問,肯定不是李自成多牛逼,哪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自己去看看明史之類的書吧,多讀幾本,會客觀一些。

    不過要總結也簡單,大明的命數已到了。

  • 7 # 秋雨魯北說歷史

    這個和遼東的戰局有關係,也與崇禎皇帝決策的失誤有很大的關係。

    孫傳庭是個傳奇人物在出任陝甘總督後到任僅兩月便在陝西黑水峪一舉全殲闖王高迎祥所部,擒之,獻俘於京師。後在合水擊破大天王部、又在楊家嶺,黃龍山大破過天星,混天星等、隨後大天王降、後又三敗過天星,混天星部,過天星,混天星降、於崇禎十年末與洪承疇配合盡殲李自成所部,李自成僅以十八騎逃脫。

    但他這個人和當地的仕紳關係搞得不好,因為他用了釐清軍屯沒用朝廷的響銀,同時首輔楊嗣昌也是從中作梗讓孫傳庭無法發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崇禎皇帝錯誤的判斷下不斷催促孫傳庭與李自成決戰,當時明朝官軍力量已經大不如農民軍的實力,並且李自成軍隊不斷得到補充,最後倉促應戰結果導致孫傳庭在潼關戰死,當時孫傳庭和洪承疇配合還是很默契的,因為遼東戰局的原因最終導致兩人都戰敗了,最終明朝被李自成農民軍消滅,而洪承疇松錦大戰失敗被俘,遼東全部失手,明敗亡已經不可更改了。

  • 8 # 蒼茫大地一棵草

    孫傳庭是個傳奇人物,也是個有勇有謀的將軍,為什麼能擒高迎祥卻敗李自成,原因有三,一李自成是饑民流民組成加之災年饑荒人數眾多,人在飢餓前已經成為餓狼猛虎,加之崇禎帝不同意李自成招安,困獸猶鬥戰鬥力強大,二朝廷內部有以首輔楊嗣昌為首的東林黨人掣肘,黨爭顧頭不顧尾,軍費開支,武器給養跟不上,明軍士氣低落,三明末官場昏庸腐朽透頂,百姓衣不裹體,食不果腹,各地起義綿綿不絕,百姓厭戰到了極致,沒有民心,再好的武將也打不出勝仗,孫傳庭畢竟只是一個有經驗的將領,也沒有迴天之術,敗於李自成也是正常不過。

  • 9 # 火器工坊

    因為孫傳庭有一個手殘的操作控上司——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在他的“英明指導”和一催在催之下,一代軍事天才孫傳庭也走向了敗亡的不歸途。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圍開封之時,崇禎帝從監獄中提取孫傳庭,赴陝西擔任三邊總督,然後在陝西進行了一番整改。他先是殺了兵油子賀人龍,又徵收了被地主霸佔的軍屯,強大了自身實力後,接著募兵十於萬,把關中整治的僅僅有條,基本穩定了關中的情況。

    同年五月,李自成於朱仙鎮大破左良玉統轄的十幾萬大軍,並把左良玉趕出中原,一直到武漢才停下。而其他幾路總兵多是些酒囊飯袋,不堪大用,所以放眼整個大明朝,能和李自成對抗的就只有孫傳庭了。

    原本孫傳庭打算以十萬大軍據守關中,憑藉自己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使得李自成打不進來,而佔據河南的李自成也不敢放手去打北京,因為只要他一動,孫傳庭就能抄他後路。而身經百戰的孫傳庭也已經看出了農民軍的本質——只會鬧卻不知道搞生產。這也是他在大力整頓陝西的原因,從根源上抹殺農民起義的種子。只要李自成在河南一直待著,早晚有一天,他們會因為缺糧而自行崩潰,到時候就是徹底消滅闖賊的時候。

    然而皇上可不這麼想,他覺得你孫傳庭手握重兵卻在關中觀望就是要擁兵自立,於是一再催促孫傳庭出兵討賊。同年十月,孫傳庭帶著新募計程車兵出征,在河南郟縣,秦軍潛至民軍附近,孫傳庭令部將左勷率左軍,鄭嘉棟率右軍,高傑率中軍設下埋伏,牛成虎率前軍挑戰民軍,誘敵深入。雙方接戰不久,牛成虎佯裝失敗,將民軍引入包圍圈,四面伏兵突起,民軍猝不及防,向東逃竄,官軍追殺三十里。孫傳庭在力不如人的時候,以智取勝,官軍取得了久違有勝利,然而由於此時天降大雨,官軍又餓又冷,沒能繼續擴大戰果。在官軍打掃戰利品之際,民軍主力殺了個回馬槍,官軍抵擋不住,兵敗如山倒,孫傳庭率殘兵敗將狂奔回陝西。官軍此戰原為長途奔襲,試圖以戰養戰,糧草供應不上,士兵們不得不採集沒有成熟的青柿充飢,因此河南人將此戰稱為柿園之役。

    回到陝西后,孫傳庭繼續努力練兵,此時秦軍實力大漲,但是還不能和李自成的軍隊硬碰硬。1643年8月,崇禎皇帝又開始催促孫傳庭前去迎戰李自成,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在西安關帝廟誓師,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十萬眾東出潼關,同時檄調各路人馬夾攻李自成。李自成得知陝西官軍出關的訊息,親統大軍北上河南迎敵。由於民軍放棄了潼關到郟縣的廣闊地帶,陝西官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八月上旬佔領洛陽,九月八日攻戰汝州,九月十四日,官軍和民軍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民軍戰敗逃跑,官軍緊追不捨,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擒。後來民軍逃入襄城,官軍也尾隨而至。這時大雨整整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官軍苦不堪言,由於道路泥濘,官軍的糧車難以移動,官軍的後勤出現問題。官軍希望破郟縣獲取給養,但是郟縣早己坐吃山空。這時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名騎兵從小路抄到官軍後方,切斷官軍的糧道,為了麻痺官軍,李自成用大牌寫下戰書,約定日期同官軍決戰,以此牽拌官軍。

    斷糧之後,秦軍軍心浮動,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揮師迎糧,他命令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自己統率嫡系陝西官軍分路回師打通糧道。因為缺糧,陳永福部下出現譁變,民軍乘機發起進攻,官軍全線崩潰。官軍逃到南陽才緩過神來,調頭迎戰民軍,雙方展開大戰。在飢餓和軍心渙散的雙重打擊下,官軍開始退敗,火車營的潰敗引發連鎖反應,騎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戰場形勢瞬間發生鉅變,由雙方互相廝殺變為一方追殺另一方。民軍傾巢而出,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殺四百餘里,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此役,大明僅有的“一副家當”損失殆盡,成了待宰的羔羊,民軍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擴大戰果,乘勢奪取關中。

  • 10 # 歷史的小學生

    陝西總督孫傳庭統領的陝西官軍是明朝官軍中除關寧鐵騎外的唯一一支勁旅,麾下有十萬之眾。所以兵部侍郎張鳳翔曾對崇禎帝說道:“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進入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風雨飄搖的明王朝已在波濤洶湧的農民軍大潮中舉步維艱。感到末日來臨的崇禎帝決定孤注一擲,力圖動用整個官僚地主集團向農民軍進行瘋狂的反撲。主要行動有如下三條,第一,命各地地主武裝結寨自保,凡能捕殺農民軍將領的即行授予官職,凡能捕殺農民軍士兵的一律重賞;能擒獲李自成者,賞銀一萬兩,封爵通侯,能擒獲張獻忠者,賞銀五千兩,官極品,世襲罔替。第二,向河南百姓承諾免徵三年的空話,實際上這又是崇禎帝玩的一個把戲,因為當時的河南已處於農民軍控制之下,明政府根本不可能到那裡去徵收賦稅。第三,調孫傳庭出關,會同長江中下游的左良玉官軍合殲農民起義軍。

    關於孫傳庭的出關,明朝內部存在非常嚴重的分歧。崇禎帝幻想孫傳庭儘早出關,與左良玉大軍合營後圍殲起義軍。而陝西的地方官卻由於孫傳庭在陝西地區的徵兵加餉加重了自己的負擔,使他們疲以應付孫傳庭大軍的各種要求,因此,也希望孫傳庭早日出關。但實際上,孫傳庭大軍的命運卻關乎明王朝的存亡。就當時的情況來講,明王朝所能派上用場的只有三個軍事集團,第一是遼東官軍,雖然精銳,但需要防範清軍的進攻;第二是左良玉大軍,雖然號稱兵多將廣,實際上畏敵避戰,不堪大用;第三是孫傳庭的陝西官軍,唯有這一支勁旅可以在剿滅農民軍中起到作用。崇禎帝命孫傳庭出關的詔令下達後,有的大臣就立即向皇帝陳述利害,指出孫傳庭大軍在陝西不動的話,如果農民軍要北攻北京或者東攻南京時都難免有後顧之憂;如果農民軍打算先取陝西的話,孫傳庭可以不脫離自己的後方基地,固守潼關,遠比孤軍深入河南、湖廣要有利得多。

    但崇禎帝不這麼想,第一他是害怕農民軍如果不盡早剿殺的話,會越發難以對付。第二是崇禎帝這個人非常貪財愛財,他不願孫傳庭大軍白白吃著朝廷糧餉卻無事可做。於是,他斷然下旨孫傳庭立即出關。孫傳庭在收到朝廷一封封催促出兵的命令後,不僅嘆息道:“吾固知戰未必捷,然僥倖有萬一功。大丈夫豈復能對獄吏乎!”表達了對前途的迷茫之情。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一,孫傳庭在西安關帝廟誓師出關,希望託“武聖”之靈給自己帶來好運。他命陝西巡撫馮師孔為偏師取道商洛向河南南陽地區進發;自己則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共十萬人馬東出潼關。同時檄調河南總兵陳永福於洛陽會師,左良玉率軍北上,夾攻農民軍。

    李自成早已得知孫傳庭將要出關的訊息,從這年四五月間就不斷調兵北上,加強河南的防務。接著又親率大軍北上河南,集中力量準備迎戰孫傳庭。由於河南境內常年的天災人禍,赤地千里,無法滿足糧餉的供應。於是,李自成決定把大軍部署在郟縣以南地區,郟縣到潼關之間的廣闊地帶,只留下少數兵力用以刺探軍情。

    八月上旬,孫傳庭部重新佔領了洛陽。孫傳庭身邊謀士認為應該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策略,以洛陽為基地,一邊積蓄糧草,一邊等待戰機。但由於崇禎帝催逼甚急,孫傳庭不敢違抗皇命,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南下。為了保證軍需,明王朝命山西平陽(今臨汾)等府的百姓負責供應,搞得怨聲載道,人情洶洶。

    李自成看到孫傳庭來勢兇猛,就採取以強示弱的辦法麻痺敵軍。孫傳庭很快打到了寶豐縣,意外的勝利使他一掃出關時的迷茫,為了向朝廷表功,就沿路殺良冒功,並向朝廷報捷道:“賊聞臣民皆憒,臣誓清楚豫,不以一賊遺君父憂。”崇禎帝看到孫傳庭的捷報後,得意忘形道:“賊滅亡在旦夕!”

    九月十四日,李自成同孫傳庭初戰於郟縣,農民軍失利。孫傳庭更加認為農民軍不堪一擊,令大軍孤軍深入,遠離了後方的供應基地。當時正值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走,官軍人困馬乏,舉步維艱。有人勸孫傳庭暫時回師,補充休養後再行出師。但孫傳庭認為既然已經出師,不如到郟縣時再休整。然而,郟縣是一個又小又窮的小縣,官軍破城後只搶到幾百匹騾馬,很快就被幾萬大軍吃掉。李自成見官軍深入絕地,一方面動員群眾堅壁清野,一面命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多騎兵繞到官軍後方,在河南汝州白沙地方切斷了官軍糧道。孫傳庭聞訊大驚,只得命河南總兵陳永福殿後,自己率領主力大軍分路撤退。陳永福不願當替死鬼,部下官軍也都人心惶惶,根本不去理會孫傳庭的將令,跟在主力部隊後面亂跑。李自成看到官軍大亂,就命農民軍全線出擊,大敗官軍。“死亡四萬餘人,甲仗馬騾數萬,盡為賊有”。孫傳庭收集數千敗軍北渡黃河,經山西曲垣繞到潼關。總兵白廣恩也領著殘兵敗將奔往潼關。

    孫傳庭敗逃到潼關時,手中尚有四萬官軍,但由於不久前被李自成打的大敗,根本無心戀戰,沒有多大戰鬥力了。而李自成抓住有利戰機,由他和劉宗敏率領主力由洛陽西攻潼關,然後向西安挺進;另外派袁宗第等人率十萬大軍從河南鄧縣出發,取道陝西商洛,同主力會師西安。

    十月初,農民軍進抵潼關。孫傳庭命總兵廣恩和高傑率部在關外抵抗,自己負責守關。十月初六,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高傑部不戰而逃,白廣恩也隨後潰散。由於官軍士卒的妻子都住在關內,他們敗下陣來後選擇了向關內擠去,導致在後追擊的農民軍趁勢而進,佔領了潼關。孫傳庭和監軍副使喬元柱在混亂中被殺,

    十月初十一日,農民軍到達西安城下。由於孫傳庭部的陝西官軍已被全部消滅,西安城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地方官員留下途經西安的五千名四川兵協助防守。這時天氣已經比較寒冷,川兵們沒有禦寒的衣物。官僚們紛紛勸秦王朱存樞拿出點銀子給士兵們購置棉衣,藉以鼓勵士氣,但遭到朱存樞的拒絕。守城副將王根子非常不滿,率軍投降了農民軍,就這樣,重鎮西安也被李自成收入囊中。

    崇禎帝幻想孫傳庭出關剿滅義軍的美夢就此破滅,不僅如此,京師地區再也沒有一支可以抵禦農民軍的力量,使得李自成大軍很快於第二年攻進北京,滅亡了這個腐朽黑暗的王朝。

  • 11 # 霹靂3586

    李自成輸的起,孫傳庭輸不起,崇禎時期,由於土地兼併,官商勾結,底層和士族以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自成水平不高,但是隻要打土豪分田地,西北無數的流民餓殍帶來了兵員源源不絕,孫傳庭這邊,牽扯的東西太多,朝廷又沒錢,士兵本來也是窮苦百姓出身天然對於李自成有認同感,一旦戰鬥不力,分分鐘投降,李自成後來一路打到北京,其實沒打幾仗,大部分都望風而降。

  • 12 # 斧影燭聲

    孫傳庭,明朝末年崇禎朝大將,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孫傳庭生於公元1593年,去世於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歲,字伯雅,又字白谷,為代州鎮武衛人。

    要說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會輸給李自成,罪魁禍首當屬崇禎。孫傳庭最開始是主持守衛京師的任務,孫傳庭是主戰派,做事犀利,但就是在這次,他跟主和派的奸臣楊嗣昌結下了仇怨,也為他日後被崇禎各種猜疑埋下了炸彈。

    崇禎十二年,由於朝廷打算調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孫傳庭上疏請見崇禎,而後由於楊嗣昌的阻攔未果,便告病休假,但楊嗣昌仍不放過孫傳庭,在崇禎面前進讒言,崇禎便把孫傳庭貶為平民,之後有將其關入囚牢。就在這期間,李自成在河南快速發展,朝廷已經無法控制住局面。

    崇禎十五年,崇禎重新啟用孫傳庭,調他去陝西圍剿李自成。在這期間,雖然自身損失慘重,但也消耗了李自成一部分實力,如柿園之役,雖然這次戰役孫傳庭戰敗,但初期也擊潰了李自成的部隊,後因後勤無法跟上而被李自成殺了個回馬槍而戰敗。之後孫傳庭回陝休整,實力有很大提高,並收回了洛陽、汝州等地,還差點生擒李自成,後又因後勤問題,孫傳庭的不對軍心有所動搖,便只好撤退補給。後又因陳永福私自撤退,導致李自成的部隊反攻,孫傳庭戰敗。

    崇禎十六年,崇禎催促孫傳庭早日出潼關迎戰李自成,可孫傳庭上疏“兵新募,不堪用”,而且兵部侍郎張鳳翔也進言“進言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可崇禎心急不聽勸,多次催促孫傳庭出兵,最後孫傳庭兵敗汝州,十月,李自成攻破潼關,孫傳庭戰死,時年51歲,而崇禎認為他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汝州之戰可以說是決定明王朝命運的一戰,可崇禎不好好把握,葬送了大明王朝。

    孫傳庭在陝西期間,由於崇禎害怕孫傳庭擁兵一方,給他的軍餉是少之又少,而當地鄉紳又極不配合孫傳庭作戰,於是孫傳庭採取鐵腕手段,從陝西的鄉紳手中收繳了大筆錢財充當軍餉,發展軍力,而且還從鄉紳手中奪回大片土地,所生產的糧食用作糧(“西安四衛,舊有屯軍二萬四千,田二萬餘頃,其後田歸豪右,軍盡虛籍。傳庭釐得軍萬一千有奇,歲收屯課銀十四萬五千餘兩,米麥萬三千五百餘石”)。而鄉紳因其利益受到損失,便買通朝廷官員在崇禎旁邊進讒言,崇禎旁邊又還有一個本就與孫傳庭又仇怨的楊嗣昌,再加上崇禎疑心太重,導致孫傳庭無法獲得朝廷的補給,而古代打仗拼的就是後勤,至此,孫傳庭戰死於潼關。

    傳庭死而明亡矣

  • 13 # 玉麒麟盧大大

    李自成提出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政治口號,迎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得到底層大量老百姓的大力擁護,贏得了民心 ,而明朝當時土地兼併嚴重,政治腐敗,皇帝昏庸,賞罰不明,課稅繁多,加上天災加劇了社會動盪,政府不得民心,所以孫傳庭領導的軍隊戰勝不了人民的軍隊

  • 14 # 山中茅店

    因為朝廷的折騰,說白了就是崇禎帝瞎搞造成的。一是孫傳庭自身的文人氣質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孫傳庭是一名儒將,出將入相都是可以的,在他的心中文死諫,武死戰才是一個讀書人為朝廷所做的最大貢獻。因此孫傳庭由於不像李自成那樣,輸了可以灰溜溜的夾著尾巴躲起來,無論在何種絕境的環境中他都必須做一個忠君愛國的氣度和表率。所以,才會出現戰死潼關那一幕。這裡其實和曾國藩很像,曾國藩好幾次被天平天國打敗的時候都想著要自殺殉國,要不是旁邊的人攔著也看不到南京城的攻陷了。所以我覺得這是中國文人的一種氣質,輸了就殉國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報效國家了。二是崇禎帝的瞎折騰。起先孫傳庭在剿滅李自成起義軍的時候,幾乎就已經把李自成全部幹掉了,只剩了十八騎逃到深山才得以存活。匪剿完了,崇禎帝當時對孫傳庭自己訓練出來的這支秦軍不放心,要孫傳庭解散這支部隊。孫傳庭苦苦請求儲存這支軍隊,朝廷就是不允許。沒辦法就只能解散了。等過兩年李自成死灰復燃,起義軍又起來的時候,朝廷再想到讓孫傳庭去訓練一支軍隊去剿匪,哪有那麼容易。好不容易召集一支新軍。還沒有訓練和戰鬥力,又急急忙忙要他們去戰場殺敵去。孫傳庭知道這支部隊戰鬥力不行,還需要訓練,又是苦苦請求再等等,訓練好了才能去剿匪。崇禎不同意要求立即上戰場,孫傳庭也是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去。然後就被李自成在潼關附近包圍了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跑了。然後孫傳庭就戰死了,再然後北京城也沒了,崇禎也吊死煤山了,接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明就亡了!

  • 15 # 雨夜讀史

    孫傳庭,大明最後的擎天柱。本來他是有能力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的。可惜他遇到了昏君崇禎,崇禎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許多猛將都是因為崇禎的昏庸猜忌而戰死沙場或者乾脆降敵。

    孫傳庭26歲就中了進士,然後步入政壇,由於表現出色,於天啟年間被提拔吏部主事,可謂少年得志。但是他卻因為看不慣魏忠賢的作風,辭官而去。

    崇禎八年,此時魏忠賢早已經被崇禎剷除,天下民變不斷。孫傳庭抱著憂國憂民,為君分憂的思想出山了。

    最開始孫傳庭還是做文職工作。崇禎九年三月,孫傳庭主動申請,擔任陝西巡撫。陝西當時是革命的大熔爐,農民軍鬧騰得很厲害,一般人對陝西的官職都避之不及,而孫傳庭卻勇於擔當。孫傳庭的這份責任心讓人感慨。

    孫傳庭不止有高度責任心。還有極強的練兵和帶兵能力。朝廷任命他為陝西巡撫時,既沒給他兵也沒給糧餉,一切都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孫傳庭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自籌糧餉,在陝西當地招募士兵,短短几個月時間,他就打造出一支讓農民軍聞風喪膽的鋼鐵之師——秦軍。

    崇禎九年七月,孫傳庭帶著他的秦兵開始實操,倒黴蛋高迎祥不幸成為秦軍的第一個練兵物件,高迎祥被孫傳庭打得落花流水,於是他採用三國時魏延的策略,想穿過子午谷偷襲西安。

    高迎祥的計劃沒能逃過孫傳庭的眼睛,孫傳庭率領大軍在子午谷的出口黑水峪設伏。半個月後,人困馬乏的高迎祥軍到達黑水峪時,以逸待勞的秦軍對農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連高迎祥也被俘虜,被送往北京後崇禎下令凌遲處死。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和洪承疇聯袂出手,兩人在潼關將李自成打得只剩18騎落荒而逃。困擾崇禎多年的農民軍基本被消滅。此時明朝的形勢大好,正當孫傳庭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李自成時,清兵入寇,崇禎調洪承疇和孫傳庭回京師。

    因為當時崇禎信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主張與清兵議和,而孫傳庭是堅定的主戰派,因此得罪了楊嗣昌。楊嗣昌向崇禎進讒言,建議把秦兵留在京城保衛京師。孫傳庭極力反對,認為把秦兵留下會導致農民軍死灰復燃。

    昏庸的崇禎採納了楊嗣昌留下秦兵的建議。孫傳庭急怒攻心,雙耳失聰,不得不向崇禎請辭職務。楊嗣昌乘機誣陷孫傳庭裝病,崇禎不由分說把孫傳庭投進大牢。並且一關就是三年!

    在這三年多時間裡,農民軍果然像孫傳庭擔憂的那樣重新蓬勃發展。而崇禎信任的楊嗣昌對此毫無辦法,最後還病死了。焦頭爛額的崇禎這時才想起孫傳庭,崇禎十五年二月,崇禎把孫傳庭從大牢裡放出來委以重任。

    孫傳庭在出獄後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又像變戲法似的訓練出一支新秦軍。崇禎看到後激動了,命令孫傳庭帶兵出征。孫傳庭認為兵新募,不堪用,希望崇禎多給點時間。剛愎自用的崇禎拒絕了。於是孫傳庭只有硬著頭皮帶著一幫新兵蛋子踏上征程。

    戰爭開始,孫傳庭巧妙設下埋伏,痛擊李自成,並追擊三十多里,農民軍損失慘重。可惜天公不作美,此時,傾盆大雨使孫傳庭的後勤供應不上。同時李自成命人把金銀珠寶丟在路邊,這時孫傳庭擔心的新兵不堪用的特點暴露出來,秦兵哄搶金銀珠寶,亂了陣型,被李自成組織反擊,秦兵大敗。由於這次戰役秦軍以未熟的柿子為糧食,因此稱為柿園之役。

    柿園之役後秦軍元氣大傷。孫傳庭帥部退回潼關。經過大半年的休整,秦軍恢復了一點元氣。孫傳庭判定李自成必定要攻西安,只要守住潼關,等李自成糧草供應困難時再出擊,官兵必定可以取得勝利。

    但是崇禎又一次拒絕了孫傳庭正確的建議。強令孫傳庭出關與李自成作戰。

    這次戰役的過程和柿園之戰十分相似,戰爭初期在孫傳庭出色指揮下,官兵節節勝利。在這關鍵時刻,老天爺再次站在李自成這邊,傾盆大雨再度來臨,官兵的火器無法發揮威力,李自成又派劉宗敏斷了官兵的糧道。於是和柿園戰役一樣,官兵先勝後敗,並且再無翻身機會!

    這次戰役官兵主力喪盡,孫傳庭退守潼關卻很快被李自成攻破。孫傳庭毫不畏懼,挺槍殺入農民軍陣中,壯烈犧牲。

    昏庸的崇禎聽到孫傳庭陣亡後,開始準備撫卹其家人,後來由於找不到孫傳庭的屍體,崇禎懷疑孫傳庭詐死,於是拒絕撫卹。

    可嘆忠勇孫傳庭,曾經有幾次消滅李自成的機會,都被崇禎把機會揮霍了。

    孫傳庭把李自成打得只有18騎時,如果崇禎不調走秦兵,農民軍就不會死灰復燃。後來的柿園之戰和守潼關之戰,如果昏庸的崇禎能多給孫傳庭一點時間,如果孫傳庭的運氣不是那麼差,連續兩次敗在傾盆大雨上,也許會是另一種結局。常勝將軍孫傳庭最後雖然敗了,但是他比項羽更有理由說:“天要亡我,非戰之罪!”昏庸的崇禎和難測的天氣,才是孫傳庭失利的主要原因。

  • 16 # CloudRed

    崇禎就是養肥敵人的高手,名將都被他強姦了,強行在不利條件下對決,坑名將也坑自己的坑貨一個。有功不但不賞,反而關到牢房三年,讓李自成像野草瘋長,發展壯大,此消彼長,在讓他去滅火,強令以弱擊強。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此兒戲,朱元璋有這樣敗家子子孫,明朝不亡才怪。

  • 17 # 天涼好個秋12799486

    因為崇禎愚蠢,你就算是把朱元璋,朱棣當時的軍隊給他,一樣是一敗塗地。反過來,就算是明朝後期,朱元璋或者朱棣他們當皇帝,還是能把外族團滅

  • 18 # 告鳥之

    貧苦農民組成的起義軍,一開始是不會打仗的。但是,反反覆覆的折騰,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一次學不會,但活了下來,就有了一次的經驗。所以,孫傳庭初期可以打敗不太會打仗的李自成。但李自成每一次死灰復燃,都積累了上一次的經驗。李自成越來越強,孫傳庭反而越來越弱。最後,一戰失利也就難免了

  • 19 # 文舀

    1636年農民軍滎陽大會,三十六家決定聯合作戰,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建議。高迎祥被俘犧牲後,李自成接過闖王大旗,繼續戰鬥,在潼關遭到埋伏几乎全軍覆沒。僅率十八騎突圍,隱伏商洛山中,伺機再起。1640年張獻忠谷城再起,李自成出潼關響應,入河南,隊伍迅速擴大,發展到數十萬人,克洛陽,圍開封,打增援。在郟縣大敗孫傳庭。殲滅數萬,至此明王朝江河日下,中原之事,不可復問。農民軍開始轉入反攻,將鬥爭推向新高潮。

  • 20 # 陰綿細雨

    不僅僅崇禎志大才疏,還有一點昏庸無能,一個個良將在他手下被他用殘了,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哪個不是一代良將,重用一幫庸才和姦臣的文臣,不能識人、更不會知人善任,大明不忘才怪呢!他是咎由自取,說到底就是個笨蛋、能力有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魯班的師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