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的制度決定了太監在政治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也為他們把持朝政提供了可能。
8
回覆列表
  • 1 # 市井九公子

    說起明朝眾多“權勢滔天”的太監當中,誰敢稱第一呢?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有著九千九百九十九歲之稱的魏忠賢,他手握權勢,義子無數,生祠遍佈,風光無限!

    但小九認為,明朝第一太監應該還不是魏忠賢,而是另外一人☞

    本為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後為教官,中舉人,傳聞又自閹入宮。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升其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後來勾結內外官僚,專權八年,被英宗稱為先生,公卿大臣稱之為翁父。正統十四年,瓦剌入侵,英宗被俘,此人被殺。英宗復辟後,下詔為其正名,以香木為王振雕像,建旌忠祠。——他就是明朝第一代專權的太監王振

    可能我們在影視劇中瞭解,王振並不如魏忠賢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實則不然!(我為大家介紹)

    永樂末年,王振入宮當了太監,史書上沒說明是什麼原因;史稱王振“狡黠”、善於伺察人意,王振入宮後宣宗皇帝也很喜歡他,便任他為東宮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當時宮中也有很多宦官,論奸佞、論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但是能保全自己,如宣宗寵愛太監金英等人,王振並沒能奪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魚得到水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了。(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英宗即位時只有九歲,他和王振的關係就像魚水一般,誰都離不開誰;但魏忠賢不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熹宗的允許之下的,他或許不是忠義之人,但絕對忠於熹宗

    英宗即位後,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愛的人,王振便越過原司禮太監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

    君子之智,亦有一短。小人之智,亦有一長。小人每拾君子之短,所以為小人;君子不棄小人之長,所以為君子。

    王振這個人很會“察言觀色,端正自己的位置”

    張太后垂拱而治,三楊忠心秉政。由於他們都是前朝元老,威望很高,王振自知難與匹敵,還不敢放肆,只好採取兩面派手法,等待時機,再行竊權。為此,他對張太后和三楊百般殷勤,畢恭畢敬,極盡諂媚之能事,以討得他們的好感。

    王振表面上是討好三楊,事事順從,裝成不干預政事的樣子,但內心仍然按耐不住攫取權利的慾火,一有機會,就想法抓權,幹一些干預朝政的勾當。

    大權獨攬

    太皇太后張氏病逝,失去了對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英宗雖說是一個常常發昏的皇帝,但他並不是貪求淫樂不理朝政,而是過於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說的,他馬上就相信,而且認為是最好聽、最正確的。(這一點魏忠賢是做不到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經過熹宗的允許之下,就連熹宗讓他全權批閱奏摺,他也是不敢自己拿主意,魏忠賢是依賴熹宗的

    王振見阻攔自己掌權的所有障礙都已經被自然規律掃除了,當然輕而易舉的就盡攬明王朝的政權。(這裡還有一則獻媚的小故事)

    有位工部郎中,名叫王佑,最會阿諛逢迎。一天,王振問王佑說:“王侍郎你為什麼沒有鬍子?”王佑無恥地回答說:“老爺你沒有鬍子,兒子我怎麼敢有。”一句話說得王振心裡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為工部侍郎。由此可見當時的王振權利有多大

    英宗對王振的所作所為全部贊同,他還總是稱王振為先生不稱他的名字,以示尊重。朝臣見皇帝猶如此,只有等而下之,連王侯公主都稱王振為翁父,大臣們只能望風便拜,更有無恥者紛紛認王振作乾爹。

    土木之變,慘死軍中

    土木之變發生的過程中,就連英宗的行程都是王振一手安排好的,就連軍中之事也是他在做主!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20萬軍隊被擊潰,王振終惡有惡報死於亂軍之中,從徵的100多名文臣武將幾乎全部戰死沙場。訊息傳到北京,百官在殿廷上號啕大哭。

    後來英宗復位後認為王振畢竟是為國殉死,其精神不死。就在重新登基的這年10月,在北京城祿米倉衚衕的智化寺為王振立了一個彩色泥像,還樹了一塊碑為他立了傳。智化寺今仍存在於原址,其中儲存下來的一些神像的服裝樣式具有明朝的風格。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教

  • 2 # 時光隧道2019

    他歷侍六個皇帝,四次任司禮監秉筆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前後長達五十年。他名下的宦官多達百人。他對人溫和恭敬,雖在皇帝身邊幾十年,從不拉幫結派,以權謀私,最後得以善終,他就是------太監蕭敬。

    蕭敬(1438—1528),字克恭,別號梅東,延平府南平縣(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禮監太監。自幼入宮服役,因聰明伶俐,被選入司禮監內書堂讀書。天順初年,任長隨。當時英宗為慰勞賞賜近臣,在便殿內準備了很多財物,蕭敬負責分發並一一登記,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英宗發現他做事認真細心,很信任他。在天順二年升為奉御,不久,又升為御用監左監丞。天順五年,升右少監。英宗寵愛他,相繼賜給他蟒衣、玉帶和多種珍寶。有一次,皇帝檢閱射箭,他問蕭敬說你會寫文章,能射箭嗎,蕭敬連發三箭,箭箭必中,於是英宗更加關懷、賞識他,升為太監,僉書監事。

    他奉使到荊州、襄陽辦事,各地方官都說他行事清靜,沒有騷擾老百姓。天順八年(1464),英宗去世,他被派到神宮監負責燒火。

    成化三年(1467),調到內宮監,負責管理倉儲糧餉。他的賬目出納清楚,並剔除了過去的一些弊漏,不久,便晉升為司禮監僉書,並受命前往勘查武岡、蘄州等藩府的大案。

    他排除干擾,秉公辦案,彙報情況時簡明扼要,憲宗很滿意。

    蕭敬與當時掌管東廠的權宦尚銘關係密切,尚銘是一個“賣官鬻爵無所不至”的人,成化末年,他被抄家,謫放到南京當淨軍。成化二十三年(1487)憲宗去世時,為避牽連,蕭敬主動請求到裕陵司香

    弘治初年,蕭敬屢次受到朝臣彈劾。但得到孝宗的庇護,併為他開脫,並告訴朝臣們蕭敬只是顧問,沒有實際權力。

    弘治三年,蕭敬升為司禮監太監,開始參入軍政問題。

    他為人謹慎,知識淵博,皇帝的詢問,他都能按規章制度給予清楚,詳細的回答,且常有正言規諫,深得孝宗信任,多次安排他負責典禮,檢閱等重大活動。

    在會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審訊重大案件時,鐵面無私,秉公執法。

    當時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都依仗張皇后的寵愛,縱容家奴違法亂紀,科斂錢財,被多名官員彈劾,蕭敬審此案時,嚴懲不貸,他依照法律作了公正判處,深受朝官們的信服。

    弘治十八年,孝宗病危,把太子(武宗)託付給他。

    正德初年,蕭敬請假回家。正德七年,武宗起用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賜給他蟒袍,准許在宮中乘轎。七十四歲的他,仍對時事提出好的意見。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武宗經常到外地遊玩作樂,蕭敬和朝臣極力勸諫,但都無法制止。

    武宗讓他留守京師,由於和寧王朱宸濠有交往,朱宸濠謀反失敗後,蕭敬受牽連而被罷免。

    正德十六年,武宗病逝,藩王朱厚熜繼位,就是世宗。由於蕭敬德高望重,又熟悉宮廷的業務,又詔令他入宮,管理各項事務。世宗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動,都由蕭敬負責。此時蕭敬雖已八十五歲,但頭腦清楚,精力充沛,做事有條不紊。

    有朝臣彈劾他,如張原在《請逐太監蕭敬疏》中,說他“囊橐積資不下一二十萬”。毛伯溫彈劾他陰謀援助宦官張銳、張忠等,請判他死刑。

    嘉靖元年,蕭敬由於屢受廷臣彈劾,請求告老退休。世宗批准了他的請求,並給他優厚的待遇。

    嘉靖七年,蕭敬病逝。世宗下詔厚葬。大學士翟鑾為他撰墓誌銘,楊一清為他寫墓表。

    蕭敬一生光明磊落,廉潔奉公,在明中葉後的宦官當中是難能可貴的。

  • 3 # 大學生追夢者

    宦官這種制度在中國由來已久

    在殷商時代就有關於宦官的記載,最早文字記載在《周禮》被稱作“巷伯、司宮、寺人等”。宦官最早並不全是被閹割的男人,主要是由一些身份卑賤的人比如奴隸、俘虜等、或是由民間百姓的孩子、被處以宮刑的罪臣擔任。而且在明清兩朝前宦官≠太監,因為明朝宦官的最高一級稱呼太監,清朝將宦官統稱為太監因此我們今天的才將所有宦官統稱為太監。中國自古的政治鬥爭都是圍繞在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力度打壓相權都會選擇扶持身邊的人來幫助他們維持朝堂上的政治平衡,以便於他們掌控。而太監都是自幼進宮陪在皇帝身邊和皇帝一起長大這個先天優勢,皇帝都很信任他們因此他們成為幫助皇帝控制朝堂維持政治平衡的不二之選。

    作為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特殊政治勢力,宦官專權在東漢、唐、明三朝最烈。但是宦官在明朝為禍最深造成的影響也是最大,縱觀整個明朝只有兩任皇帝在位期間宦官不得專權地位最低,就是在明太祖朱元璋、他的繼承者建文帝朱允炆。他們爺孫兩個在位期間太監的地位很低尤其是建文帝朱允炆很打壓太監,但是結果很悲哀朱允炆受太監的背叛,太監把軍隊的動向都吐露給他叔叔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也就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太監逐漸走向了大明王朝的政壇,為後來的土木堡兵敗、以及整個大明中後期政壇的腐敗埋下了禍根。

    明朝太監並不是把持朝政,所謂的太監權勢不過就是皇權加強的一種象徵。

    自從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穩定局勢,怕自己死後孫子朱允炆即位不能鎮壓住淮西功臣策劃了胡惟庸案藉此廢除了丞相制度加強皇權。但是這造成了皇帝每天需要處理的政務太多,據史料記載僅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這八天內,朱元璋就處理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奏摺,處理國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六百多件奏摺和國事,平均每五分鐘朱元璋就要處理完一件政事典型的工作狂。朱元璋還定下規矩不得立丞相,太監不得干政。朱元璋還設立相當於特務機構的二十四衙門。

    雖然朱元璋如此能幹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的子孫也可像他這個開國皇帝一樣深知江山來之不易,面對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苦不堪言但是苦於太祖皇帝規矩不可破,自己不想幹於是他們想出將這些工作外包出去。他們選擇成立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內閣大臣審閱奏摺並將自己的意見附在奏摺上交給皇帝審閱,由皇帝用紅字批示後執行。但是前期內閣並沒有什麼權利只有建議權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時內閣權力開始變大地位也水漲船高,政務都由內閣處理皇帝因此變得清閒。但皇帝看到內閣權力過大,於是設立司禮監秉筆太監執掌皇帝批紅,用太監壓制內閣不讓一方勢力過大,防止威脅皇權。由於內閣的存在即使皇帝不出現國家機器也可以正常的運轉,從此明朝的皇帝就開始“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模式。

    明代二十四衙門

    明代內廷十二監為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御馬監(後稱尚駟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十二監下設四司八局。“四司”為惜薪司、寶鈔司、鐘鼓司、混堂司。“八局”為兵仗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銀作局、浣衣局。十二監、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

    這其中除專司清洗內廷衣物、便器的浣衣局外,其餘二十三個單位皆設於紫禁城內。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各監各局編制約百人。至明中後期,多數監局在各省州縣皆派駐直屬宦官,主管與宮內需索有關的業務,並監視疆吏民情以密報內廷。

    改變大明王朝國運的大太監王振

    由於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設立也就造成了這個位置的太監權力無限大成為僅此皇帝的人,由於皇帝不再早朝皇帝和大臣沒有見面的機會,任何政策想要實施只有得到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批紅才能實施。王振、魏忠賢、汪值這樣的大太監層出不窮。這其中最厲害的太監莫過於王振。

    王振發跡於明宣宗時期,進士出身的王振選擇閹割自己進宮。很快為人機警聰明的他得到了宣宗的賞識,讓他陪伴東宮就是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當時還只有十幾歲只知道玩的朱祁鎮怎麼是這個老狐狸的對手,很快對他心悅誠服成為了朱祁鎮這位小太子的心腹。在朱祁鎮即位後,王振也就成為了秉筆太監。此時對於大明王朝一直虎視眈眈的北方草原上,蒙古人各部落已經被瓦剌部統一成為了威脅北方邊境的重大隱患不斷騷擾。年輕氣盛的明英宗為了超越創造了“仁宣之治”的父親和爺爺,以及父親明宣宗親征北方瓦拉贏了三十年的邊境和平的功績,王振也想借此機會樹立自己的威信於是極力勸說明英宗,最終在王振的勸說下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北方草原。

    明英宗宣佈這個決定時受到了群臣的反對,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鄺塋以及兵部侍郎于謙這些肱骨大臣苦勸英宗現在草原正值雨季不宜出兵皇帝更不能輕易御駕親征,可是年輕氣少的英宗哪裡肯聽更何況身後還有一個心腹王振的不斷慫恿呢。於是下令發兵五十萬並著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塋、戶部尚書王佐以及內閣大學士曹鼐等文武官員保駕出征。

    英宗此次出征幾乎將朝中重臣全部帶了出來,我想這又兩個原因:一是震懾群臣,樹立自己的威信;二是為了炫耀,自己超過了父親宣宗。

    結果大家都已經知曉,英宗被俘土木堡大敗,明朝差點滅國。最為重要的是明朝從朱元璋朱棣時代就一直奮戰在邊境一線的武將大量死亡從此大明官場上再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武將,明朝精銳、擁有先進火器騎兵的京師三大營全軍覆滅,大量的政府智囊文官都無辜慘死於這場戰爭,從此大明國運急轉直下。

    王振僅憑藉一己之力就將一個國運處於頂峰的大明帝國直接攔腰折斷,擔得起這大明第一太監的稱號!

  • 4 # 迷宮中的Joker

    明朝有兩位叫汪直的名人,第一位是海賊王不說,第二位是西廠提督汪公公。

    與志大才疏的王振王公公不同,汪直屬於那種又有才幹又能打的猛人。

    作為南方反叛少數民族的後代,汪直十多歲時就青雲直上任御馬太監,隨後接管西廠。

    汪直為人津津樂道的主要有一下兩大功績。

    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首領伏當加聲言要犯邊。汪直跟隨征討大軍直搗女真巢穴,平定叛亂。戰後加食米三十六石。

    此外,既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之後,蒙古傳奇女英雄滿都海驅除瓦剌,兼併蒙古部落。達延汗同樣統一蒙古部落。

    但汪公公比他們兩個更猛。汪直跟隨名將王越率軍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兩萬大軍突襲蒙古王庭威寧海。斬殺滿都海,達延汗逃跑。

    汪公公戍邊數載,履立軍功,其戰功甚至不比北宋媼相童貫差。

    甚至武俠劇《龍門客棧》裡的大反派曹少欽,《龍門飛甲》的雨化田,都有汪直的影子。

  • 5 # 使用者1279419633117831

    瀉藥,明朝太監出名的太多,各種牛逼人物。我認為無論給國家的貢獻程度還是對世界的影響,只有一個人--鄭和。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6 # 正在讀書的男孩

    眾所周知,宦官權利在明朝達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頂峰。更有甚者,權力滔天的太監可以改變朝局。在這樣一個,太監可以走上政治舞臺的朝代裡,明朝的太監就肯定會有排名。

    在我中心目中,我認為明朝第一太監是鄭和。

    說到這裡,可能就會有人問了,明朝第一太監怎麼不是魏忠賢、王政、馮保,這幾個人中的其中一個呢?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明朝數一數二的權宦啊。

    其實不然,鄭和雖然沒有像以上這些太監們掌握實權,可以把持朝政。但是,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為明朝(也可以說為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而且具有極強的軍事指揮才能。鄭和還跟隨朱棣參加了“靖難之役”,出生入死,經歷了多次的重大戰役。

    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一、政治意義

    鄭和下西洋,在東南亞建立了明王朝漢人政治體系。鄭和所率領的船隊,向東南亞地區,展示了明王朝的軍事力量的強大。

    二、經濟意義

    首先,鄭和下西洋改變了明太祖朱元璋立下來的海禁政策,開拓了明朝的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為外,展示了中國的本土產品,例如:瓷器等;對內,也為中國帶來了更多的原料和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

    三、文化意義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也讓外界對中國文化有了深刻的印象。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鄭和航海圖》

    所以我認為,明朝的第一太監鄭和莫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依舊人氣爆滿的朱之文是靠什麼保持人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