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5878215蜂獾

    感謝悟空邀請。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這是從古到今用兵打仗的真理,項羽武功蓋世,無人能敵,破釜沉舟打敗秦朝主力軍隊,也有謀略,但是遠遠不夠用,直率豪爽,不可能奪取天下,還要使用智謀陰謀奪取天下,兵敗自殺在烏江,戰國名將白起,一生無敗績,常勝將軍,長平之戰坑殺降卒40萬人,死在他手下士兵達一百六十多萬人,當時華人囗才二千多萬人,能打仗的也就三百多萬人,白起掛帥出征,六國無人敢出戰,秦劍飲血驚社稷,百戰不殆屠百萬,白起不死,秦國早就滅六國統一天下。用兵之道,一定非常險惡,一定要用謀略,雙方大將一般不會單挑,一千個韓信也不是項羽的對手,單挑的將軍非常容易被敵人箭雨覆蓋,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武將單挑在古代幾乎不存在,孫子兵法開篇就講用兵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告訴國君一定要重視戰爭,而且重點突出兵者詭道也。用兵之道,一定非常險惡,一定要用謀略,光明正大的打仗,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2 # 小邵有話說

    首推韓信

    劉邦曾經問韓信:自已可以帶多少兵馬?

    韓信回道:最多十萬。

    劉邦又問道:你能帶多少兵馬?

    韓信回道:越多越好!

    一般將領都知道自已的統兵能力範圍,一擔超出這個範圍,帶領不了這麼多士兵,無疑是去給敵人送死,韓信回答越多越好,這即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能力。

    韓信打過很多場戰役,背水一戰是其中經典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敵軍的策略是斷了武器和糧草,活捉韓信。韓信連夜讓士兵吃了點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去攻打敵軍營地,一部分在河岸背水擺開陣勢。敵軍急於求成,全部出擊,攻打韓信。因為一時無法取勝,所以決定先撤回營地,哪知回到營地後,軍營裡插滿著漢旗,瞬間沒了信心士兵四散而逃,韓信乘勝追擊,取得了勝利。

    漢高祖劉邦後來對韓信評價道: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外,還有成吉思汗,戰神白起等等

  • 3 # 使用者太公傳人

    歷史上最擅長用謀略打仗的,不論是將軍還是統帥,首推偉大先賢姜太公,他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謀略鼻祖,武王伐紂的誓師大會上,帥旗旗杆被狂風颳斷,武王及其他武將都認為天象不吉,建議另擇吉日伐紂。姜太公力排眾議,用謀略說服眾人,最終推翻商朝,建立了大一統的周朝。姜太公的兵法戰策被孫子孫臏諸葛亮等歷代軍事家代代傳承,培養了無數的謀略將軍,為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4 # 隨意言之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這一段《孫子兵法》中的話,應該是對“謀略”最早的成系統的總結,如何“謀”,“謀”的重要性,在這段話中都能夠體現出來。

    而如果說到“最”擅長用謀略的將軍那我覺得是莫衷一是,很難找到一個人讓大家都認可。因為在歷史上擅長用謀略的將領實在是太多了,沒在一個時代交手過我們就不能讓他們“關公戰秦瓊”,只能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說我覺得擅長用謀略的將軍。

    “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這個是姚思廉在《梁書》中對南北朝名將陳慶之的一個評價。

    那麼陳慶之有什麼戰例,可以證明他有將略呢?據《梁書》本傳中的記載“慶之曰:“魏人遠來,皆已疲倦,去我既遠,必不見疑,及其未集,須挫其氣,出其不意,必無不敗之理。且聞虜所據營,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諸君若疑惑,慶之請獨取之。”於是與麾下二百騎奔擊,破其前軍,魏人震恐。”這是陳慶之在渦陽與魏軍對峙時候的一個戰例。這裡面可以看出來陳慶之是擅於審時度勢,喜好用奇兵的將軍。陳慶之常常以少勝多,絕對可以稱的上南北朝時期的頂尖級別的將領。

    “漢之衛、霍、趙充國,唐之李靖、李勣,賢將也。漢之韓信、黥布、彭越,唐之薛萬徹、侯君集、盛彥師,才將也。”這個是蘇洵在《御將》一文中對古之名將做的一個對比,可以看得出來,在他的評價中很明顯的把徐世績(李勣)放到了第一流的名將之中。不僅如此,徐世績所效忠的李世民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之高的。“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這個記載於《貞觀政要》中,可見在李世民的眼裡,李靖與李勣的地位要高於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當然這麼比較未必準確,但足見徐世績在李世民一代雄主心中的地位。

    那李勣的又有什麼突出的戰例呢?據《資治通鑑》中所記載“李世勣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濟遼水,至玄菟。”而這一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個字“多張形勢”還可以看到兩個字“潛師”。這一戰充分的運用了《孫子兵法》中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以虛張聲勢來吸引高麗注意力,然後再派一支隊伍去攻打高麗的城池,而達到了自己的戰爭目的,足可以稱之為善謀略。

    “玠善讀史,凡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積久,牆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勝。”這段話是元人脫脫對南宋名將吳玠的評價。僅這一段話中,“務遠略”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一個特點,具有長遠的大局觀,能有“務遠略”這種評價的將軍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玠命諸將選勁弓強弩,分番迭射,號“駐隊矢”,連發不絕,繁如雨注。敵稍卻,則以奇兵旁擊,絕其糧道。度其困且走,設伏於神坌以待。金兵至,伏發,眾大亂。縱兵夜擊,大敗之。兀朮中流矢,僅以身免。”這是記載於《宋史》中吳玠與金人的一次作戰。吳玠以擅長守城和用奇兵而著稱,這一戰中他依舊是“以奇兵旁擊,絕其糧道”最終的結果是“兀朮中流矢,僅以身免”或許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但迴歸到當時的戰場上,金軍的兵力要遠遠超過吳玠的兵力,而吳玠還敢於分兵做奇,這絕對是結合膽量與謀略於一身的將軍。我們不論吳玠的生活作風問題,單從吳玠作戰方面來講,“吳玠兄弟,保守隴蜀,迭建奇功”這個蔡東藩對吳玠的評價就足見他的能力了。

    千年的歷史,其實也是一部千年的戰爭史,每一個朝代都有屬於每一個朝代的名將,如果非要說一個“最”字,或許真的會有失公允,沒有真正的交手就無法比較出強弱。

  • 5 # 費玉山

    韓信

    登壇拜將令群雄,

    謀定督師立戰功。

    韜略在胸審時勢,

    三十六計變無窮。

  • 6 # 情戀中國紅

    蒙應瑞西征道破_團隊建設之精髓!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

    經典範例:

    公元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川軍奉旨隨大軍西征。川督年羮堯在川北(今四川閬中古城)松藩(今四川松藩古城)兩鎮挑選精兵。蒙應瑞選入其中隸屬於嶽鍾琪部下。

    因西征途中嶽鍾琪將軍廣納智眾,川北鎮閬中軍人蒙應瑞獻計獻策經各大將軍商議決定採納和重用。並臨時委派川北兵蒙應瑞全權負責此計策的實施。

    蒙應瑞在軍中選派精通藏語的精兵區區30餘人迅速探查各地地形情況進行分析後。由蒙應瑞親率精兵全面配合並親自深入敵軍心腹智取敵軍高階將帥首級迅速懸掛戰勢四方大營營門上空。各地敵軍見狀紛紛來降。少數民族長官也率部共同對敵。

    敵軍將士感謝各大將軍和康熙皇帝的寬容仁慈不殺之恩而降。使長達近24年困繞大清帝國上至帝王下至群臣寢食難安不得安寧。兩次出征數員大將和無數將士血灑邊疆。此次西征順利平定近四年的主戰勢宣告結束。

    終於解決了長期困擾的西藏問題。使這場近四年間的主戰勢因此取得了決定性的大勝利、解決了長期對大清帝國的威脅。邊區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蒙應瑞在西征各旗大將軍聯合上奏朝廷和康熙帝。

    蒙應瑞西征一人戰功勝過千軍萬馬。康熙帝考慮到近四年間西征無數大清陣亡將士血灑邊疆。

    川北閬中軍人蒙應瑞減少傷亡多智慧為大清國立下了首功加上其遠祖是中華統一大業名將世家咸陽城一門三將一相 蒙驁蒙武蒙恬蒙毅歷史原因。

    其功勞與家庭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康熙帝並且感念蒙氏一門為中華歷史統一大業所作的特殊貢獻。

    蒙應瑞因此在西征全體大將軍的聯合舉薦中從士兵一躍成為署副將銜官居從二品賞二品頂戴紅珊瑚三眼孔雀花翎以及黃馬褂的湖南鎮筸鎮(今鳳凰古城)總兵因鎮守經驗不足待旨在京都歷練。

    商人陝西涇陽縣今咸陽市三原縣交龍堡人蒙善宇一夜之間以孫蒙應瑞貴贈驍騎將軍賞賜頭品頂戴紅寶石雙眼孔雀花翎以及黃馬褂,享受總督待遇。

    (相當於今天的“中將軍銜”)

    商人四川閬中籍陝西涇陽今咸陽市三原縣交龍堡人蒙元亨一夜之間以子蒙應瑞貴贈驍騎將軍賞賜頭品頂戴紅寶石雙眼孔雀花翎以及黃馬褂,享受總督待遇。

    (相當於今天的“中將軍銜”)

    三代封將__蒙應瑞,四川南充閬中人,秦朝名卿蒙毅之後,蒙應瑞從三代拜將開始歷練24年後官至清代乾隆初期八大兵備道“八大軍區”之一鎮守湖廣鎮筸總兵官統轄內外玖營。因平定西藏戰功顯赫而連帶其父蒙元亨、祖父蒙善宇三代同時被冊封為大將軍,創造了世界軍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蹟。

    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蒙應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殺敵最少功勞最大晉升最快從士兵到將軍僅八個月時間因西征一人一次戰功連同祖上三代驍騎將軍蒙善宇驍騎將軍蒙元亨湖南鎮筸總兵蒙應瑞同時同地在今四川閬中古城北門威德牌坊處拜將後逐步歷練之一。

    蒙應瑞成為中國歷史上帝制時代唯一一位將軍受帝王欽賜“元戎府”宅邸今閬中古城迎恩街南、“蒙公祠”今駐閬部隊北緣與民居工程交匯處清代川北鎮軍事基地演武廳旁、“蒙家官菜園”今閬中市人民廣場與東方廣場以及俊豪購物國際中心沃爾瑪人民廣場店蘇寧電器人民廣場店閬中官菜園街一帶、“蒙家避暑山莊”今閬中市雙龍鎮蒙家灣村蒙家灣水庫(三•八水庫)旁。四處封地和“元戎第”御筆鎦金宅匾第一人。

    岀歷朝歷代卓越的軍事家們之外四川南充閬中古城蒙應瑞大將軍當之無愧被後世譽為征戰守疆的典範。

    “中國歷史第一智將”、

    “中國歷史第一良將”、

    “中國歷史第一將軍”。

    “四川南充歷史名人13大巨星之一”。

    “四川閬中歷史名人10大牛人之一”。

  • 7 # 不妨就叫它使用者名稱

    極善於用謀略作戰的名將,在古代恐怕要數兵權謀的代表者韓信為最了。

    韓信早年也就是個市井混日子的無業遊民,人長的高大,喜好佩劍而行。關於他的家世背景,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記載。我在這裡推測一二,韓信身為一介布衣,能夠結交當地亭長併為其賞識,說明從那時起,他就有了一定的閃光點,也就是說他的家世不可能只是普通的農民,而韓信在項羽賬下數年,曾多次提供軍事建議,說明他的軍事才能不是從項羽那裡學到的(二人均為名將,但指揮風格完全不同),考慮到他本人家貧,也很難學以名師致以名學,所以他的才能可能來自於父親的教導,只有父親教導兒子,才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然而韓信的父親在史書上沒有留下一點痕跡,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我認為他的父親很有可能是戰國的“士”,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這些曾為六國出謀劃策的“士”便沒了飯碗,只得淪落為平民(其實本來就是平民中的一個特殊部分),由於沒有田地,導致很多“士”的生活連平民都不如,這可能就是韓信家貧的原因,秦始皇曾下令收繳天下武器,韓信手裡卻還能有劍,所以這劍一定是家傳。只有遊行於天下的“士”,才能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來教導兒子,才需要配劍充門面,才會在戰國格局大變後隨之貧窮,才會被新朝忌諱導致連名字都留不下。其實舊貴族同樣符合這些要求,但既然是貴族,就一定在宗譜中有記載,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沒有,所以我認為韓信的家世背景是“士”。

    總之不管什麼背景,面對這樣的亂世韓信躍躍欲試,不過他運氣不咋地,先去投項梁,但人家項氏是大貴族,對這種無名之輩不怎麼感冒,哪怕是項羽接位後,韓信依舊只能做個折戟郎中(聽著很厲害,其實就是看大門的,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古裝電視劇中帥帳前那兩個交叉武器攔人的小兵),韓信在那混了幾年也沒混出啥名頭,一怒之下跳槽投了劉邦,可在劉邦那兒差點連命都混沒了,因為犯了點小錯被連坐,就在斬首之前,韓信仰天大呼:“難道漢王不想要一統天下了嗎?為什麼要殺害壯士!”被劉邦的馬伕夏侯嬰聽到,認為韓信有報負,就把他救了下來,並推薦給蕭何,蕭何也是有識人之才,知道韓信是不可多得的領軍大將,又推薦給劉邦,而劉邦雖然一開始也看不上他,之後也算是給面子,直接封為漢軍的大將軍,從此以後,韓信告別了之前的混混生活,開始成為本文今天要講的謀略名將。

    一、滅魏。魏王豹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鎖河關(黃河渡口臨晉關後改名蒲津關)。韓信故意多設疑兵,陳列船隻假意要渡河關,而伏兵卻從夏陽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東郡。

    二、徇趙。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而無退路的絕陣,都大笑不已。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果然傾巢而出追逐韓信、,爭奪漢丟下的旗鼓。韓信、張耳退入河邊陣地,水上軍迎戰趙軍,各個拼死作戰,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爭奪戰利品的時候,立即衝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戰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於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趙將雖斬數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餘,活捉了趙王歇。

    三、脅燕。韓信破趙的時候得到了個人才李左車,聽他的建議,兵不血刃成功勸降了燕王,不戰而屈人之兵,此兵家之最上策也。

    四、定齊。這個事很有爭議,因為當時劉邦已經派說客酈食其去勸降齊王,並且都成功了,而韓信卻率兵渡河擊齊,這時齊國已決計降漢,對漢軍的戒備鬆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撇開其中的道德因素,韓信抓住了時機,攻克齊國全境,把齊國徹底抓在漢軍手中,這比跟齊王在那裡虛與委蛇強多了,萬一齊王哪天又被項羽說服過去,那可真是腹背受敵,只是可惜了酈食其,本來立下了不世奇功,反倒因此送命。

    五、殺龍且。齊王逃到高密後,派人向楚求救。當韓信襲破臨淄時,項羽聞訊遣龍且親率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漢,號稱二十萬眾。有人前來向龍且獻計:漢軍遠征作戰,所向披靡,而齊,楚本土作戰兵易渙散,不如深溝高壘,以守為攻。招撫已淪陷城邑,使知齊王存,楚來救,這必定使漢軍得不到糧食,會不戰自敗。龍且輕視韓信,又急求戰功,不用此計,率兵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山東境內的濰河)擺開陣勢。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

    六、垓下決勝項羽。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於垓下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韓信自領中軍發起進攻,佯敗,引兵後退,楚軍趁勢衝上來,左、右翼軍突然壓上,楚軍兩面迎戰不利,韓信再揮軍反擊(一支軍隊如果真的被擊敗,短時間內尤其是在戰場上是無法組織起來的,韓信的中軍還有再戰之力,足以證明之前是佯敗)。三面合圍之下,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雲:“人心不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致使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韓信乘勢進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逃至東城自刎而死。

    以上是我在韓信指揮的戰爭中選取的能體現他謀略的事例,可以看出,韓信用兵,絕不是戰國以來兩邊列好陣形就上來打的傳統作戰,而是能夠利用地形利用人心,可見他的謀略已經超出那個時代了。韓信指揮作戰,無論是以多打少,還是以少擊多,都以謀略為主,哪怕在垓下合圍項羽時,他也把軍隊組織的井然有序,並不因為自己人多就直接硬剛,因為項羽敗就敗了,什麼都沒有了,而勝利者除了收穫勝利,還要最大程度減少傷亡以建設未來。

    漢大將軍韓信,無疑是楚漢戰爭中最為耀眼的那顆將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稻草人、伐木工、獅子他們最開始使用銀鞋子的法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