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滾滾

    功勳卓著唄

    第一,她領導英國在沒有嚴重流血的情況下通過了宗教改革的第二階段。這與德國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照,那裡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使百分之二十五之多的人口喪生。由於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除了英國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間的深仇大恨,她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統一。

    第二,她執政的45年是世界上偉大民族之一的黃金時代。第三,在她執政期間,英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列強國,在隨後的幾百年間一直保持著這種列強國的地位。

  • 2 # 小空話歷史

    伊麗莎白一世,全名伊麗莎白·都鐸,當時英格蘭王國與愛爾蘭王國的女王。

    伊麗莎白出生時就被指定為繼承人了,這說明她以後的生活註定是不平凡的。1558年,伊麗莎白繼承王位,成為女王。

    即位之初,英格蘭內部矛盾激化,伊麗莎白採取了新政策,緩和了當時國內的宗教矛盾,穩定了政治基礎,使當時的英格蘭逐漸強大,逐步成為歐洲最富有最強的國家。

    在位期間,航海業發達,國力強盛,建立了許多海外殖民地。

    女王后期統治階段,宗教矛盾重新激化,導致後期社會動盪不安。

    總的來說,伊麗莎白一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她的手中,英格蘭發展為當時世界屈指可數的強國之一,經濟文化方面也都取得了飛快的發展,並且擊敗了當時的海上霸王西班牙,確立了英格蘭海上霸主的地位。

    誰說女子不如男,伊麗莎白女王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 3 # 走進伊拉克

    您可能不瞭解伊麗莎白一世的7件事

    伊莉莎白頭髮火紅,臉色白皙,衣著華麗,具有她父親亨利八世天生的魅力,是她的人民的寵兒。1588年,她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使她獲得了傳奇般的地位。

    一、伊麗莎白從未想過要當女王

    雖然伊麗莎白現在被譽為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但她從未想過要當女王。她不僅在繼承法偏愛男孩的時代是個女孩,而且她還有一個姐姐瑪麗。在安妮·博林被處決之前,伊麗莎白的父母的婚姻被宣佈無效,伊麗莎白也被完全從繼承人的行列中除名,而這只是由於她最後一位繼母凱瑟琳·帕爾的善意干預才得以恢復。

    因此,到亨利八世去世時,伊麗莎白是繼弟弟愛德華和姐姐瑪麗之後的第三位繼承人。這是歷史上最大的諷刺之一,亨利八世曾如此痴迷於生兒子,然而他所珍愛的兒子只統治了六年,在15歲時死於肺結核。排在第二位的瑪麗,情況並沒有好多少。她短暫的、災難性的統治在僅僅五年後就結束了。

    二、幾乎不提她命運多舛的母親

    有一種常見的誤解是,伊麗莎白很少想到她命運多舛的母親安妮·博林。事實上,她幾乎不提她,並保留了她對她敬愛的父親亨利八世的所有讚揚,這常常導致伊麗莎白為安妮感到羞恥的結論。

    恰恰相反,這一切都證明了伊麗莎白是一位偉大的實用主義者。她不想公開表達她對那個仍被罵為“大婊子”的女人的愛,從而疏遠她的臣民。相反,伊麗莎白選擇了更微妙的方式來表達她的愛意。例如,在她十幾歲的時候,當她為一幅肖像擺姿勢的時候,她脖子上戴著她母親著名的“a”形吊墜。

    作為女王,伊麗莎白確保她已故母親的所有親戚都被提升到宮廷的最高職位,她還戴著一條吊墜項鍊,項鍊上有一幅她母親的微型肖像,與她本人相對。

    三、伊麗莎白喜歡給朝臣起綽號

    伊麗莎白和她母親安妮·博林一樣是有名的調情者。她喜歡和宮廷裡最英俊的男人在一起,還款待各種外國王子,都希望她能結婚。

    伊麗莎白利用自己的女性氣質,讓一個男性主導的宮廷屈服,並給她最喜歡的人起了一個俏皮的綽號。她的首席部長伯格利被稱為她的“靈魂”,而她所謂的情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則是她的“眼睛”。她稱弗朗索瓦,安茹公爵,她的“青蛙”。

    四、伊麗莎白用卑鄙的手段勝過她的對手

    無論他們本身有多吸引人,他們樸素統一的著裝都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讓他們成為這場秀的明星。為了驗證這一做法的效果,女王曾問一位來訪的法國貴族,他對她的女士們有何看法。他立即抗議說,他無法“在太陽面前判斷星星”。這正是伊麗莎白所要求的。

    五、伊麗莎白一世花了比其他君主更長的時間準備

    伊麗莎白對自己的外表總是很挑剔,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給女王穿衣服的儀式變得越來越複雜:她的女士們每天花了驚人的四個小時才完成給女王穿衣服和脫衣服的儀式。

    伊麗莎白最初戴的假髮與她自己的顏色相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假髮被用來掩蓋她灰白的頭髮。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化妝品被用來完成所謂的“青春面具”。她的臉、脖子和手上都塗了一層蠟(一種白鉛和醋的混合物);她的嘴唇塗了一層用蜂蠟和植物染料製成的紅色漿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化妝品對面板的傷害比任何時候都要大。Ceruse的腐蝕性特別強,一位同時代的人帶著一些厭惡的心情觀察到:“那些在臉上使用它的女人,確實很快就會枯萎,頭髮灰白,因為這會極大地乾涸她們天然的肌膚水分。”

    六、伊麗莎白可能是個男人(!)

    儘管她作為處女女王已載入史冊,但人們普遍認為,伊麗莎白即位後會結婚。但當她繼續頂住議員們要求她娶一個丈夫的壓力時,謠言開始流傳,說她如此堅決不結婚是有秘密原因的。

    有一種理論認為伊麗莎白不結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她真的是個男人。根據“比斯利男孩”的故事,真正的伊麗莎白小時候就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唯一一個可以找到的紅頭髮的孩子。他是個男孩這一事實很不方便,但他餘生都在打扮成女人來繼續裝腔作勢。

    儘管缺乏任何可靠的證據,但比斯利男孩理論已被證明是一個持久的理論。

    七、伊麗莎白是銀幕明星

    伊麗莎白在電影和電視上的形象比任何其他英國君主都多。首先是莎拉·伯恩哈特在《萊茵·伊麗莎白情史》(1912年)中的扮演,然後貝蒂·戴維斯扮演了她兩次——第一次是在伊麗莎白和埃塞克斯的私生活中(1939年),第二次是在《處女女王》(1955年)。

    更多的女演員緊隨其後,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連續劇《伊麗莎白R》中格倫達·傑克遜的偶像形象。也許是受到了比斯利男孩傳奇的啟發,1992年的奧蘭多,昆汀·克里斯普扮演了一個男人。

    最近,凱特·布蘭切特在1998年和2007年的電影中給了我們一個明顯不貞潔的伊麗莎白,而朱迪·丹奇則憑藉其在《戀愛中的莎士比亞》(1998年)中短暫而精彩的刻畫獲得了奧斯卡獎。海倫·米倫在2005年的電視迷你連續劇《伊麗莎白一世》中扮演了一個典型的沉著的角色。時間旅行的時間領主,醫生誰,也在1965年和2007年的插曲中撞上了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 4 # 赤旗飄揚布寰球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為人: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裡,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伊麗莎白於1533年出生在英格蘭的格林威治。她父親是領導英格蘭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親安妮·博琳是亨利的第二個妻子。1536年安妮因淫蕩而被斬首,幾個月以後英國國會宣佈當時三歲的伊麗莎白是私生子,被剝奪了公主頭銜。

    儘管遭到了英國國會的這種挫折,伊麗莎白還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瑟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

    1547年當伊麗莎白13歲的時候,亨利八世死了。在隨後的十一年中英格蘭統治者的功績並不是特別突出。伊麗莎白所伺候的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從1547年執政一直到1553年。

    在他的統治下,政府推行堅決支援英格蘭新教的政策。瑪麗一世在其隨後當政的五年期間,支援羅馬教皇的至高權力,恢復了羅馬天主教。在瑪麗統治期間,英國國教徒遭到迫害,約有300人被處以死刑.(這使女王有了一個高貴的稱號“血腥瑪麗”)。

    伊麗莎白被逮捕,以精神病的藉口被軟禁在倫敦塔,雖然後來被釋放,但在一個時期內生命仍處於危險之中。

    1558年當瑪麗死去,1559年1月15日在西敏寺伊麗莎白被加冕為女王,當時她25歲。英國舉國一片歡騰。

  • 5 # 太陽影視資源

    作為一個有著正常感情的自然人,伊麗莎白·都鐸的人生是相當晦暗的。她所經歷的事情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都是滅頂之災。伊麗莎白·都鐸最後成為“榮光女王”而不是一個心理變態的瘋女人,實在是上帝的恩典。

    一、動盪的童年和悲涼的青春時代

    伊麗莎白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很多敵視她母親的勢力視為雜種,安妮·博林也不被很多人承認為亨利八世的妻子即英格蘭王后。

    伊麗莎白在年僅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少年喪母是人生之大不幸,更糟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失去母親得到過安慰。因為伊麗莎白的母親安妮·博林是都鐸王朝著名的“妖婦”,其生前因不檢行為幾乎得罪了所有宮廷人士。伊麗莎白的父親亨利八世是英國史上出了名的暴虐君主,他一生迎娶六位王后,將其中兩個斬首,其中就包括安妮·博林。母親剛死沒幾天,繼母簡·西摩就登上了王后寶座。

    生父殺母不日另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毀天滅地的悲劇,伊麗莎白在如此打擊之下還被剝奪了繼承權,她的父母婚姻被宣佈無效且作廢。當初正是因為父親娶母親與羅馬教廷決裂,給英國天主教修道院帶來滅頂之災。受害者痛恨安妮·博林,自然也會遷怒無辜的小伊麗莎白。

    母親死後,伊麗莎白與父親也難得一見。她被送往鄉下居住,遠離宮廷,只能依靠不多的信件與父親聯絡。一手將她帶大的女官也被調回照顧新生的王子。伊麗莎白天資聰穎,在後來女官的新式教育下,掌握複雜的四種語言的讀寫翻譯。

    她和她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樣經歷了從公主到私生女再到囚徒的生活,即便是做囚犯伊麗莎白也是每天提心吊膽,隨時提防著被自己的親姐姐瑪麗女王下令處死。

    在瑪麗女王斷氣前,伊麗莎白就被很多英國貴族和外國王室求婚。但是浩浩蕩蕩的求婚使團看中的無非是伊麗莎白的女王身份和王室地位,沒有一樁求婚是因為愛情或者針對其本人的。

    十四歲的伊麗莎白在登基之前遭遇過自己的繼父、四十歲的托馬斯·西摩(六號繼母凱瑟琳·帕爾王后在父親亨利八世去世後改嫁三號繼母簡·西摩王后的兄弟托馬斯·西摩)的性騷擾,據說正是因為如此伊麗莎白對兩性深感厭惡,導致最後自己終身未嫁。托馬斯·西摩也是個追逐權力的人,他曾經想迎娶已經有王儲身份的、亨利八世的女兒,他不在意是誰,伊麗莎白或者瑪麗都可以,但最後還是娶了凱瑟琳·帕爾,也就是亨利的遺孀。

    一位年輕女性在同時遭遇這樣的人生悲劇後還能堅強面對,不得不說伊麗莎白真是生而女王,絕對是勇於對抗命運的人。她意識到兩性關係帶給自己這種特殊身份女性的危害,以及她也明白了男人接近她,無不是為了王權而不是她本人。

    伊麗莎白的情人羅伯特·達德利與她磕磕絆絆的感情持續終身,但國家利益至上使得伊麗莎白放棄了與羅伯特的婚姻,甚至還曾經想撮合羅伯特與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婚事。一個女人在情感上作出如此犧牲也夠悲哀了。

    二、伊麗莎白一世的豐功偉績

    1559年1月,伊麗莎白一世受封為英格蘭女王。她是偉大的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她駕馭了英國45個動盪的春秋,其輝煌成就延續了四個世紀。

    她從瑪麗·都鐸手中接手的英格蘭是個瀕臨破產、外債累累的國家,並被西班牙和法國虎視眈眈,英格蘭與鄰國關係惡劣。

    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英格蘭艦隊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進行了環球航行。英國海軍開始成為世界第一力量。伊麗莎白的時代,莎士比亞戲劇和斯賓塞詩歌在文壇崛起,英國戲劇成了傾倒眾生的第一文化。

    伊麗莎白在宗教改革上的作為值得稱道。她的姐姐瑪麗對付新教徒只有殘酷的火刑,搞的民怨沸騰。伊麗莎白登基後,沒有用激烈的手段報復天主教徒,而是允許他們在家中保持信仰,但不允許去天主教堂。即便有天主教徒偷偷去了教堂,懲罰也不過是罰款而不是火刑柱。伊麗莎白仁慈的宗教舉措體現了政治家的胸懷和智慧,緩解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仇恨,也讓田地荒蕪、經濟倒退的窘境得以改善。伊麗莎白精心治理這個她深愛的國家,讓英國的社會財富積累加快。她的執政末期,財政收入增加兩倍,還清了外債,國庫也堆滿金銀。

    伊麗莎白一世作為一個女人,她的個人生活基本是毀滅狀態的。她三歲喪母,頂著私生女以及母親的惡名。在暴虐父親去世後,還要心驚膽戰地提防被姐姐殺死。登基為王后,她犧牲了個人幸福,一輩子周旋於國家利益之間,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嗣。但是她的愛人是一個崛起的英格蘭,她的孩子是她日漸富庶的子民。儘管伊麗莎白個人有著種種怪異的脾性,但她一生的榮光足以彪炳史冊,讓英華人民銘記。

  • 6 # 文史磚家

    從執政僅有13天的簡·格雷,到今天在位將近67年的伊麗莎白二世,在4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英國一共經歷過7位女王,她們性情迥異、執政成就各不相同,但毫無例外都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其中,有“童貞女王”之稱的伊麗莎白一世,堪稱典型代表。

    伊麗莎白生於1533年,是英王亨利八世之女,愛德華六世的異母姐,瑪麗一世的異母妹,生母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起初,伊麗莎白深受其父的喜愛,出生後不久便被冊立為威爾士女親王,形同王儲。然而,由於母親始終未能生下男嗣而失勢,並最終因“通姦罪”被處決,伊麗莎白的命運也急轉直下,不僅被剝奪各種封號,而且還被宣佈為私生女。

    由於姐妹之間嚴重不和,所以等到瑪麗一世即位後,便對伊麗莎白進行大肆迫害,不僅取消她的繼承權,而且還以涉嫌“叛變”的罪名將其囚禁,並險些將她處決。但是,由於瑪麗一世沒有子嗣,所以等到她臨終前,迫於樞密院的壓力,不得不重新恢復伊麗莎白的繼承權。1558年11月,瑪麗一世病死,伊麗莎白正式被尊奉為英國女王,史稱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即位之初,英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由於瑪麗一世推行宗教迫害政策,導致新舊教徒之間勢若水火,造成社會共識的撕裂和局勢的大動盪;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興的工場主和商人階級要求解除封建束縛、爭取政治權利的鬥爭此起彼伏;受葡萄牙、西班牙因海外殖民掠奪而暴富的刺激,軍政界和商界要求奪取殖民地、開拓海外市場的呼聲日漸高漲。

    面對著重重危機,伊麗莎白重用威廉·塞西爾(柏利勳爵)等大臣,開始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宗教和解政策,努力化解新舊教派之間的敵意;強化王權,將議會變成專制統治的工具;推行重商主義及“圈地運動”,鼓勵創辦工商業,刺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縱容海盜首領德雷克搶劫西班牙的船隻、殖民地,並援助尼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的鬥爭,最大限度地削弱其實力。

    在伊麗莎白的治下,英國一掃瑪麗女王在位時頹勢,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被後世成為“黃金時代”。此時的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獲得飛速發展,使得國家財富大增,社會面貌日新月異;文化璀璨輝煌,詩歌、散文、戲劇等進入空前繁榮的時期;軍事上透過英西戰爭,一躍而成為世界海洋強國,並開始在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伊麗莎白在位45年間,將振興國家當做畢生的事業,為了英國的繁榮富強耗盡了畢生心血,以至於耽誤了自己的婚姻,直到臨死前依然是孑然一身。對此,伊麗莎白並不感到懊悔,並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我只可能有一個丈夫,那就是英格蘭”。正因如此,伊麗莎白被膜拜她的國民稱呼為“童貞女王”,直到今天,對她的稱頌緬懷之情,依然深植於英國民眾心中。

    不過,伊麗莎白雖然終身未嫁,但並非沒有感情生活,甚至可以說相當豐富。綜合各種史料來看,圍繞在女王身邊的情人為數不少,其中最受寵的,莫過於羅伯特·達德利(埃塞克斯伯爵,後因叛亂被殺)。除此之外,伊麗莎白還不乏外國追求者,包括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法國、瑞典等王室在內,都向她提出締結婚姻的請求,但無一例外都遭到拒絕。

    伊麗莎白一世雖然締造了盛世,但在她統治的晚期,由於備受英西戰爭、愛爾蘭危機、埃塞克斯伯爵叛亂、農業歉收和饑荒、議會反專利權鬥爭等事件的困擾,加上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機構的腐敗,社會下層的貧困、流離失所的民眾等現象,從而給“黃金時代”染上黯淡的色彩。等到伊麗莎白去世前,英國已經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中,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無形中損害了她的名聲。

    1603年3月24日,伊麗莎白一世病逝於里士滿王宮,終年70歲,隨後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由於伊麗莎白沒有子嗣,所以等到她去世後,王位便由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之子)繼承。至此,都鐸王朝正式結束,英國開始進入黑暗專制的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 7 # 深度書痴寶木笑

    突然覺得評價伊麗莎白似乎可以從另一個維度進行,就是與瑪麗進行對比,我不談所謂歷史功績,只說說這個人本身。

    瑪麗·斯圖亞特 vs 伊麗莎白·都鐸,她們是表親,她們是女王。她們的一切都像鏡子的兩邊,互為映像。伊麗莎白·都鐸,不被教皇承認的私生女,永遠的童貞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受到天主教庇佑的天之嬌女,風情萬種的娼婦。她們都自稱是英格蘭至高無上的君主,但是一座島上如何容得下兩位女王?

    容克完成了一次傳奇的另類寫法,瑪麗·斯圖亞特 vs 伊麗莎白·都鐸,在以往的文學影視作品中都被描繪為“巔峰對決”。

    但容克兩冊“互文”的寫法,卻讓讀者回歸到“人”這個質樸但本源的視角當中。這兩冊漫畫更像是兩個女人的生命劇本,滿紙都是讓人悵然嘆息的內心獨白。

    我們彷彿看到的是一個故事的兩種開啟方式。瑪麗代表著一種“瘋”和“野”,有點兒“我紋身、泡吧、出軌、殘酷,但我依然是個鄰家小女孩兒”的意思。而伊麗莎白則代表著一種“冷”和“穩”,有點兒“她微笑、學霸、自律、精緻,但她總是在千里之外”的味道。

    這並不是誰比誰更好的問題,也不是誰比誰更高尚的範疇,容克只是寫下了生命不同開啟方式所帶來的兩種不同命運和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家裡有3畝空白林業用地,種植什麼樹,經濟效益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