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足壇二三事
-
2 # 諾艦
什麼叫哨響過程中進球啊?哨子響了,那進球就無限了。只要是哨子響的長短又不影響進球無限。我吹了哨子那進攻就要停止了,不是說我哨子停止了你再停止進攻。
-
3 # 球場的舞者
沒有這種案例,足球最後一科還在進攻的話裁判一般不會吹哨而是等待最後一次進攻結束,當然也不排除場上局面對其中一方有利而且球權在對手且裁判便擔此方球員,不過這種情況下還是沒有出現過提問者所說的那種情況,畢竟進球不容易。
-
4 # lqhwyf
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足球比賽的終場哨聲是裁判控制的,而不是電子鐘控制的,而裁判是人,是人就會有變通,不會死板的像機器一樣按時鳴哨
-
5 # 博軒點點
國際足壇在80年代的一屆世界盃裡好像有發生過,當時是巴西還是英格蘭的,正好是發角球,發出那一瞬間吹了終場哨,但這球就是進了,最後沒算
-
6 # 徵人路長
比賽結束隨著哨聲把球踢進,這算不算?
首先,足球規則上下半場各45分鐘。如果出現球員受傷等等中止比賽的,一般裁判會補時,這個時間由裁判衡量。一般情況下三五分鐘,超過十分鐘的很少。補時的比賽,裁判也根據比賽情況適當的放寬時間。也就是說,補時三分鐘,並不是三分鐘一到就吹停比賽。一般情況下在沒有威脅球的情況下,裁判才會終止比賽。有威脅進攻的時候裁判一般情況都不會吹停的。
所以,你所說的壓哨球是不存在的。稍微有經驗的裁判,也不會在有效進攻時吹哨。據我瞭解,國際足壇的正規比賽還沒有出現過你說的那種情況。
-
7 # 風嚎十世
無效!裁判雖然是吹兩短一長的哨音,但從第一次哨子開始響那一刻,就是進球無效!另外一點,裁判不是傻子,他會仔細閱讀賽場狀況,進攻方正在進攻的時候結束比賽,即使不被罵,估計不會再有再次出場的機會,除非那個裁判走狗屎運執法中國的聯賽!總之,現場掌控能力是行業高階者的基本能力,你提的問題恐怕具備裁判資格的人從來沒有考慮過!
-
8 # zeme
吹哨了打進去的球不算,而且如果吹哨了你還去射門那是要吃牌的。
這時候應該把球停下來拿給裁判,然後雙方退場。
但是,在退場結束之前,如果裁判沒注意看球,這個球被風吹進去了,或者被貓狗拱一下進去了,算進球得分。
-
9 # lgp3651
這種情況不存在,除非黑哨,裁判不會在射門的時刻吹哨。吹哨一般在一次進攻結束,領一次進攻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吹哨。
-
10 # 小寶無霜b
應該是無效!現在的足球比賽,裁判會遵循進攻有利的原則,在進攻的時候,是不會吹響終場哨的!一般在無法進攻的中場拼搶中才會吹響終場哨!
-
11 # 蝸牛愛踢球
足球場上一切判罰的最終解釋權歸主裁所有,題主所講的問題根本不會出現
足球比賽的執法權與話語權是完全掌握在場上主裁判的手中的,而足球比賽的一切行為都是以主裁的哨聲為準的,也就是說無論是犯規還是進球,都是以裁判的哨聲為準的,而且在在很大程度上即便是誤判也只能按此執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題主所講的足球比賽如果在終場哨響的過程中進球是否有效的問題的,畢竟雖說是終場哨是兩短一長的吹法,但是隻要哨聲響起,就已經代表比賽結束了,所以所謂的臨界條件在主裁判認為的控制下是不會發生的。
而且對於主裁判來說,要吹終場哨也是要根據 場上形勢來吹的,總結來看基本上是在常規時間以及補時時間都已經結束之後,在5秒內,或者兩腳內基本無法完成起腳射門的情況下,另外再就是落後的一方並沒有在對方大禁區內或者禁區線附近的情況下,才會吹響終場哨,也就是說已經沒有機會的情況下才會吹響終場哨,而經過培訓的主教練們都是有這種判斷能力的,所以說,終場哨聲響起的時候,比賽就已經結束了,對比比賽雙方來說,任何動作都是無效的了。
而最接近題主所說的情況的一次比賽就是2014年的世界盃上發過對陣瑞士的比賽,在雙方比賽下半場的3分鐘加時時間到了的情況下,主裁判讀秒,法國隊還在控球,結果就在裁判哨聲響起的時候,法國隊本澤馬接隊友傳球,打進了一粒進球,不過雖說本澤馬打進了這粒進球,但是這是在主裁判的哨聲響起之後才打進的,所以被判定為無效進球,不過比分是法國隊5-2瑞士,這粒進球對於大局並無什麼影響的情況下,法國隊也就沒再提起申訴等要求。
所以說,在主裁判擁有絕對執法權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判斷條件的,畢竟只要哨聲響起,就已經代表比賽結束了,而且如果在這個時候進球了,那麼被判為進球或者不進球的最終解釋權也是在主裁判身上的,所以題主所說的問題對於所有主裁判來說都不是事,畢竟最終解釋權是歸他們所有的。
-
12 # 小李和小趙
足球和籃球是不同的,如果是籃球運動,這種情況進球是有效的,就是所謂的壓哨球。而足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裁判是不會在這種時刻吹響中場哨的,要麼是在補時完成後球出界了吹,要麼是在雙方爭搶中吹,絕不會在有可能進球的情況下吹哨的!
-
13 # 夢迴艾薩拉
我沒記錯的話中國裁判幹過這事,應該是外出執法,忘了啥比賽了,補時最後幾秒角球剛開出來還沒飛到禁區就吹了比賽結束。然而球飛到禁區後攻方頭球進了,當時還引起了爭議
-
14 # 老魚頭
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裁判在結束比賽前,會看看是不是還有進攻的可能性,如果進攻到大禁區附近了,一般不會結束比賽,等進攻結束後再吹終場哨。但是在進攻過程中有回傳行為,很有可能會結束比賽,因為回傳之後再進球的可能性就小了。
-
15 # 蘇E看球
足球吹哨響起後進球肯定是無效的,因為足球是有補時的,時間到,哨響即停!代表比賽已經結束!如果吹哨的一瞬間,正在打門,裁判吹哨了,如果有效,肯定是裁判有問題搞假球了!正常吹哨結束都是非攻門時刻的!
-
16 # 尤文plus
2014年世界盃法國隊小組賽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對手好像是厄瓜多具體記不太清了,傷停補時階段比分5-2法國領先,法國隊最後一次進攻射門後裁判吹響全場比賽結束的哨聲,結果球進了,簡直就像籃球比賽的壓哨球,但是裁判認為哨響了比賽結束,電視直播比分一度改為6-2的又改回5-2,至於法國隊本來已經大勝,隊員也沒有計較,,所以這個還是得看實際情況,裁判之所以吹哨,並且判進球無效,是基於法國隊已經大比分領先的現實,如果是能改變比賽走向的進球,首先裁判會慎重吹終場哨的,起碼不會在死球之前就吹,另外足球比賽的規則和籃球比賽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比如球出界的判定標準就不一樣,最後,如果這是個影響比賽勝平負賽果的進球,裁判吹哨的時間沒把握好,那可能會被認為是黑哨,而且裡外不是人
-
17 # 老樂說球
我們知道籃球有一個規則,也是籃球迷普遍比較喜歡的場上形勢,那就是在比賽哨聲結束的同時,球員都會將球投入籃筐,這種形式叫做壓哨絕殺,這種方式往往會讓籃球迷達到高潮,所以這種方式一直存在於籃球規則中。
但是足球比賽,不會有這種形式出現,因為足球和籃球的時間規則不一樣,籃球雖然只有40多分鐘,但是在暫停之後不會計算時間,所以一場球下來,有的需要一個多小時,時間太不固定,而足球比賽一場比賽是90分鐘,有暫停的時候,都會歸到最後,然後最後時間叫做傷停補時,最多也就補5到6分鐘,特別的時候補到10分鐘已經是非常多了。
所以足球比賽和籃球不同的是,終場哨如果吹響,一定沒有壓哨絕殺,因為根本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比如在皇馬和巴薩的比賽中,雙方戰成1-1平,傷停補時3分鐘,在最後一分鐘中之內,只要巴薩不斷的對皇馬施加壓力,進攻,那麼裁判會根據比賽的形勢,不會在3分鐘吹停比賽,但是一旦巴薩的進攻被皇馬化解,然後雙方都要保持在沒有進攻的情況下,裁判才會吹停比賽。所以足球比賽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了進攻的情況下才會吹停比賽。
如果時間到了,而有一方仍在進攻當中,裁判是不會吹停比賽的,如果說裁判看到雙方沒有進攻的情況下,吹響了終場哨,這個時候,距離球門很近的球員將球打了進去,這個球會被判無效。
-
18 # 球球是叨
我們都知道在足球比賽中,一場足球比賽分為上下半場,上下半場各45分鐘,球員在場上比賽的時間合計為90分鐘。在這90分鐘比賽時間內計時器是不會停表的,而這就包含了一個問題在裡面,比賽時有球員受傷導致時間流逝怎麼辦,為解決淨比賽時間這個問題,特意引進了補時一說,即每場比賽裁判組根據場上突發因素影響比賽時長而進行一定的時間補充,理論上補時一到裁判即可鳴哨結束比賽,但是通常裁判不會這麼吹哨。
看過足球比賽的朋友應該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在進入最後補時階段的最後時刻,落後一方會瘋狂地將球踢到前場,在極短時間內儘可能為球隊去爭取那為數不多的進攻機會。裁判通常會根據場上進攻球隊所處位置來決定吹哨時間,如進攻方已經攻入對方禁區附近,裁判一般會讓攻方完成此輪進攻攻勢,若進攻失敗或被守方破壞則吹響中場哨。所以足球場上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小的。
世事無絕對,雖說這種可能性小,但別說,在國際比賽中,還真有發生過的。而且和咱們中國裁判有關!2001年世青賽阿根廷VS芬蘭,當時的東道主阿根廷在比賽即將結束前獲得角球,作為當場裁判的中國金哨孫葆潔在阿根廷角球開出來之後,未等球落地就吹響了終場哨,好巧不巧的是阿根廷憑藉這個角球完成了破門,但哨音已響,進球只能歸為無效,為此,孫葆潔在賽後遭到媒體口誅筆伐,他的做法雖不違規,但缺乏藝術。更慘的是,在此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孫葆潔都被國際足聯雪藏。
-
19 # 知閒君
職業裁判,特別是國際級裁判,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種情況——黑哨。
眾所周知,足球比賽正常的話上下半場各45分鐘,常規時間一共90分鐘。如果出現傷停等情況,常規時間照走,最後以補時的形式,把之前浪費的時間給補回來。這個補時,並非精準計算常規比賽過程中因為傷停等原因耗費了多少,而是根據比賽情況給出一個相對接近的整數時間,通常是3分鐘、5分鐘不等。以上,是技術臺可以控制的。
而在場上,唯一可以控制比賽程序的,就是裁判,特別是主裁判的哨聲。比賽中,特別是臨近比賽結束,裁判會不停地看錶,目的就是準確把握補時時間。
同樣,足球給主裁判的自由裁量權是相對比較大的。
一方面,主裁判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補時時間一到,就直接響哨,宣佈比賽結束。這就是有時候看比賽,明明補時5分鐘,但是,感覺可能5分鐘剛過,裁判就響哨了。
另一方面,主裁判也可以在補時時間過了仍然不吹停比賽,這個由裁判自由裁量,一般不超過2分鐘。
兩種情況,都是說得通的。這就好比田徑的100米短跑,風速會影響運動員成績,但是,只要風速在規定範圍內,成績就會得到官方承認。
除此之外,足球比賽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裁判在響哨宣佈比賽暫停前,一定要等到最後一次攻勢結束後才響哨。如果一隊的進攻正在進行中,特別是已經攻到對方的腹地,裁判通常會等到進球后或者死球重新開球以後才會響哨。通常,這個時候,裁判會提前含住哨子,提示雙方時間所剩無幾。通常,判斷是否還有攻勢,主要看球是否已過半場,進攻球員是否有強烈的進攻慾望,進攻節奏是否快速。
事實上,因為主裁判對於比賽時間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所以,造就了很多經典的絕殺瞬間。這一方面是由於進攻一方背水一戰激發了潛能,另一方面,作為防守方,把注意力放在關注時間是否已經走完上,無形中降低了專注度和防守強度。
所以,很明顯,在主裁判相對高度的自由裁量之下,在專業的足球比賽中,不可能出現合規的終場哨響同時進行球的比賽,那種情況,叫籃球。
-
20 # 賽場總裁
裁判視角說體育認為:主裁判吹響足球比賽終場哨音的第一聲後,球員再把球踢進肯定是無效的!國際比賽中有過這樣的例子。2001年世青賽東道主阿根廷隊在終場前獲得角球,主裁判我國的孫葆潔在角球開出後即吹哨完場,當時已到補時結束時間。一瞬間,阿根廷隊員也將球頂入大門,孫葆潔判此球無效。雖判罰並無違規,但卻引起了阿根廷隊員的極大不滿,賽後當地媒體的口誅筆伐更將中國裁判置於風口浪尖,引起巨大爭議。
一、相關足球競賽規則
第五章 裁判員依據《足球競賽規則》和"足球比賽精神" ,儘自身最大能力,在規則框架內酌情考量,做出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決定。裁判員根據與比賽相關的事實所做出的決定,包括進球與否以及比賽的結果,都是最終的決定。必須無條件地尊重裁判員及其他所有比賽官員的決定。
第七章 第四官員在每半場最後一分鐘結束時展示裁判員決定的最短補時時間。裁判員可增加補時時間,但不得減少。
根據上述規定我們可以得出,主裁判只要是不少於第四官員提示的最短補時時間吹響終場哨聲就不違規,規則上給予了裁判員較大的靈活性和充分的尊重。但是何時結束比賽的時機確實考量一個裁判員的綜合能力和掌控比賽氣氛的藝術,終場哨響球員再去觸球、射門,進球一定是被吹掉的,但是對於進攻一方的超時"絕殺球"機會如果被比賽結束哨音提前吹掉是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個人認為當比賽時間已到補時時間,如球權在進攻方,且處於前場進攻態勢,需要適當延長完場時間,給予進攻方一次完成進攻的機會,當球權交換或進攻終止,則及時鳴哨結束比賽。這一點也得到了參與比賽的各方支援和認可,從而形成了一種默契和不成文的規矩,既減輕了裁判員執法的壓力,又提高了比賽的懸念性,球迷和轉播方也樂見其成。
二、終場鳴哨原則
為了更好弘揚足球運動精神,使比賽在一個公平、積極、向上的良好的氛圍中進行,裁判員都會遵循一些原則去處理終場哨的時機問題。以下幾種情況主裁判一般不會鳴哨終止比賽。
1.死球的情況下,包括界外球、任意球、角球和球點球。
2.進攻方在前場罰球區附近控制球並處於進攻的狀態。
3.進攻方在完成射門動作前或後。
4.雙方在罰球區域內爭頂高空球時。
大家看球時可以特別注意一下終場哨音結束時球的狀態。慢慢的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尤其是高水平聯賽很少會看到超時"絕殺球"的爭議,往往伴隨著是勝利者的歡呼和失意者的悲傷,這就是足球的魅力!沒到比賽結束,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足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最富有戲劇性的結果,讓我們最自然的去欣賞。
三、判罰的藝術
1.超時"絕殺球"的存在是足球的魅力之一。
裁判員作為足球比賽的重要一部分,在堅持公平公正原則的基礎上,藝術的處理終場哨音的時機,讓足球運動保留應有的這一份懸念。激情、澎湃、熱血、沸騰會比機械執法更有利於足球運動的發展。
2.超時絕殺球範例
西甲2018-2019賽季西甲第30輪的兩支保級球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最終萊加內斯1-0絕殺巴拉多利德,而進球的時間是在96分鐘,超過了補時的5分鐘。
這裡強調裁判員需要把控終場哨聲的時機,並不是要否定規則的重要性及遵守規則的必要性,兩者並不矛盾,恰恰是對規則的深刻理解,是對足球運動規律的更好詮釋,是對足球精神的完美傳承。足球運動需要這樣的藝術處理,就如同一幅傳世之作需要藝術家的點睛之筆一樣。
回覆列表
足球與籃球的規則不一樣,籃球比賽的時間是嚴格的48分鐘,而足球比賽中由於傷停補時的存在,比賽時間一般會超過90分鐘。因此,籃球比賽中經常會有壓哨絕殺這樣的戲碼出現,但足球比賽中裁判一般情況下都會在球沒有威脅或死球狀態下結束比賽。
正因為這樣的比賽規則,足球比賽中是不可能存在裁判在球員射門的一瞬間吹停比賽的,而且足球比賽中也不會把時間精確到這電光火石的零點幾秒。但歷史上還是存在個別不解風情的裁判,在一支球隊馬上就要進球的時候吹停比賽,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4年世界盃小組賽法國隊同瑞士隊的比賽中本澤馬打進的“壓哨”進球。
2014年世界盃小組賽第二輪,法國隊面對瑞士隊。實力強大的法國隊上半場便連進三球殺死比賽,下半場雙方又各進兩球,比賽進行到90分鐘時場上的比分定格在了5:2。由於下半場進球較多,裁判決定下半場補時三分鐘。補時過程中,法國隊依然沒有放棄進攻,在比賽時間剛好到了93分鐘整的時候,本澤馬在禁區前接隊友傳球準備起腳打門,但裁判此時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聲。本澤馬沒有聽到裁判的哨聲,仍完成了這腳射門,不巧的是這球還直掛球門死角應聲入網。但由於這個球是在裁判吹哨之後打進的,順理成章的被判無效,已經準備慶祝的本澤馬只能哭笑不得。不過由於場上的比分已經是5:2了,這個進球無關大局,因此大家也對此並沒有過於計較,只可惜了我們的背鍋俠本澤馬就這樣少了一粒世界盃比賽的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