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樂AA

    阿里始終沒有放棄對社交領域的嘗試,2018年,阿里重啟“新來往”專案,由前“來往”產品負責人、現釘釘CEO陳航負責。這款社交新產品又推出了哪些亮點功能?又解決了校園使用者的什麼痛點和癢點呢?

    首先,來看看阿里在社交領域都做了哪些探索和嘗試,哪些是成功可借鑑,哪些又迫切需要涅槃嬗變呢。

    一、阿里社交探索從未停歇

    相比2013年社交產品“來往”的釋出則是異常低調,沒有10億元人民幣的運營推廣經費,沒有阿里高層和各路明星的花樣造勢,沒有阿里內部員工專項攻堅的政治任務,沒有“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的宣言及OKR。

    “來往”與微信定位及功能類似,缺乏差異化的功能,前期“砸錢式”拉新很快遇到增長瓶頸,一年過後並未迎來爆發式增長,並且難以實現使用者留存,阿里社交夢遭遇到了首次挫敗。2015年,“來往”更名為“點點蟲”,主打“閱後即焚”的年輕人社交,淪落為一款小眾產品,不溫不火,現如今幾乎已被阿里“遺棄”。

    2019年雲棲大會,釘釘官方公佈個人使用者超2億,企業組織超1000萬,幫助1000萬企業組織數字化轉型,這個意義堪比淘寶在消費領域的影響,toB社交嘗試還是比較成功的

  • 2 # 愛音樂的江少

    我覺得中國是這樣的,社交基本被騰訊壟斷了,就算其他世界裡企業來中國做也不行,阿里也不行,就比如其他方面騰訊想做也做不過阿里

  • 3 # 不死東瓜

    個人覺得還是有機會的,雖然現在社交軟體微信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微信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盤子,還是基於之前qq的龐大使用者基數。微信起來後,qq也就用的人逐漸少了。阿里同樣有支付寶的龐大使用者基數,只是阿里目前還沒有找到創新的突破口,支付寶龐大的使用者基數沒有轉化粘結過來而已。所以,阿里是絕對有機會的。

  • 4 # 星辰媽媽不是超人

    產品的Slogan是“在Real裡分享和發現身邊的真人、真事、真感情”;基於真實地理位置的真人社交,要解決社交中真實性的問題,掃臉加好友、註冊掃臉認證、強制的地理位置,就是要鼓勵真人真事兒。

  • 5 # 失敗基因

    目前的現狀是:社交用微信,辦公用釘釘。看似再壟斷的市場,都有可能被顛覆。畢竟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對於阿里的real如我,需要市場的調研和時間的驗證。作為一個消費者使用者立場,我並不對任何產品存在絕對的忠誠和絕對的依賴,只要一個新型的產品,它的安全性,價值度以及便利度吸引到我,甚至超越目前我已經在使用的產品,我會果斷選擇更換,因此,價值才是一切。市場的激烈競爭註定迸發出燦爛的火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6 # 180減肥愛好者

    社交軟體都要有大市場才能存活下來,目前的社交軟體幾乎都是微信的天下,除非阿里能有創新性的功能,否則很難進行替代。看目前的情況,點亮人臉,角色聊天等功能還是比較吸引眼球的,在app市場上已經上架,應該是有盼頭的,加上阿里強大的財力,要改變使用者習慣並不是難事,有錢能使鬼推磨。

  • 7 # 也靚叔叔

    社交軟體或者平臺背後的大資料,是每個資料科技公司或者著眼於未來的核心資源,誰掌握了大資料,誰就掌握了未來!因此,作為科技界的巨頭阿里巴巴必然會深耕這一領域的,即便是競爭激烈也會在所不惜的!

    據悉,時隔六年,阿里再戰toC社交。9月24日,阿里推出了一款toC社交App“Real如我”。根據產品升級記錄,該產品具有美顏相機、場景識別、刷臉識別等功能,目前正在內測中。

    阿里巴巴並非沒有機會,他有非常固定的大資料群體,在於淘寶、支付寶,還有釘釘的成功案例,看看怎麼利用好。

    “Real如我”在投放之初就要策略得當,否則將會重走六年之前的路。謹慎樂觀吧!

  • 8 # 蘇與蘇秋

    可以,或者說很有希望。

    社交作為目前網際網路客戶的一種流量入口,是國內最大競爭對手騰訊的戰略窪地,也是阿里志在必得的地方。

    “Real 如我”是一款校園app,或者說一種社群化APP,與騰訊的熟人社交模式有所不同,“Real如我”是一款在世面上有差異的產品,所以是有很大機會的。

    就阿里參與的商戰而言,如起初的亞馬遜中國,噹噹,京東,拼多多等等,阿里的參與的商戰無數,也遇到了無數的挫折,如十月圍城,但阿里終都走下來了。

    阿里目前的技術及體驗相比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更加優異,產品矩陣也更加完善,國際化也做的更好,如螞蟻和跨境貿易。

    就產品差異化和技術而言,阿里是有一戰之力的。就產品的協同效應和宣傳而言,阿里也是財大氣粗,所以“Real如我”未來可期待。

  • 9 # 小小蘇愛生活

    2、“Real如我”要想分一杯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上可以下些功夫。

    3、非行業人士,純屬侃大山。

  • 10 # 三易生活

    2月25日晚間,釘釘如約召開了5.0新品見面會。在會上,釘釘CEO陳航(無招)還回應了近期的“一星評價”事件,透過他的迴應,不難看出釘釘高層對於一星評價的事情並沒有太過糾結,陳航甚至還表示,如果自己學生時代遇上這麼個App也會打一星。可見學生黨的群體一星並沒有給釘釘造成如傳聞中“或將下架”那般嚴重的影響。

    而這樣一來,其實也驗證了行業人士的猜想:釘釘並沒有因一星評價獲得什麼實質性的損失,反而在敏銳地察覺到這一現象後一通反向操作讓更多的C端使用者知曉了自己產品的大名,這對於在年初就暗示要“幹掉自己”、“打破圈層”,乃至“改名換姓”的釘釘來說,反而是發展新業務的大好時機。

    【“圈子”登場,釘釘要實現自己的社交夢?】

    在迴應了最受關注的“一星事件”之後,在此次的釋出會上我們也如約看到了釘釘的新品圈子,以及線上辦公室、釘釘專案等新功能的升級。其中,線上辦公室主要對釘釘文件空間進行了升級,提供了便籤、線上文件、知識庫和釘盤等功能;釘釘專案則是為企業提供的專案管理功能,透過實時指派專案和責任人,同時釘釘專案也是所有資料的入口,所有的文件、任務、審批、資產資訊都儲存其中,員工離職後也會收回其相應許可權。

    而此次升級中,“圈子”無疑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功能之一。根據釘釘方面對“圈子”的定義,這一新功能將定位為私域流量運營平臺,並且“企業可免費使用釘釘圈子進行私域社群管理,打造企業文化陣地,建立數字化運營社群”。在釋出會上,陳航還為圈子的功能補充道,針對不同圈子會提供不同的功能,舉例來講,針對大學生社群提供英語作業自動批改功能,針對企業提供文化交流圈如吃喝玩樂圈、舞蹈分享圈等。

    【Real如我意外降臨,能打破以往“魔咒”嗎?】

    當然,要說最出人意料的,當屬在釋出會接近尾聲時,釘釘方面宣佈的社交產品Real如我的上線,這將成為下一個阿里進軍真人社交的產品。按照官方的介紹,Real如我將會是一款面向年輕人,集合圍欄社交、智慧相機等功能的社交軟體。這款在釋出會之前沒有漏出一點風聲的產品,據悉已經在部分省市灰度釋出。除了感嘆釘釘的保密措施之外,也基本可以確定這項產品必然是出自“老手”。

    果不其然,從Real如我官網獲知,該軟體為新來往團隊出品,其開發主體為浙江捉急網路有限公司,由釘釘CEO陳航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我們注意到,在釋出會上陳航還特別表示,“沒有來往就沒有釘釘,釘釘就是來往的延續。來往團隊裡一直有一幫堅信可以做好個人社交的人,沒有他們的堅持,就沒有Real如我這款產品”。

    “來往”是阿里巴巴方面早在2013年9月23日就曾推出的一款移動好友互動平臺,這也是阿里巴巴新成立網路通訊事業部之後,對外的首個正式亮相的集團核心級專案,當時號稱其核心功能是實現熟人之間的社交。但是,“來往”卻也有一個相對致命的缺陷,在對外宣傳和引流方面相當一來與微信和朋友圈。因此在其產品釋出的童年,官方微博就生成器收到了微信的“遮蔽”。後續“來往”著重強調更加細分的“閱後即焚”功能,最終更名為了“點點蟲”。

    【社交新品前仆後繼,誰能打破騰訊防線?】

    在回到現在,雖然有了釘釘的一番神操作為Real如我的出場鋪墊了氣勢以及關注度,但是外界還是普遍認為這一個人社交新產品的發展道路依然會充滿著挑戰,更有網友吐槽稱,“聽名字就成不了”。

    在網友的認識中,後續根基不穩的社交App們很難與微信、QQ等騰訊旗下的“王者”級社交軟體相抗衡,反而有不少平臺,在引流等方面還需要仰賴微信的裂變式社交,這就等於把生命線交給了騰訊手中。不過,我們還需要認識到,即便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威脅到騰訊社交霸主地位的網際網路社交平臺,但是,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挑戰騰訊在社交圈的權威,其實也是一種風向的轉變。

    近年來不斷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當前網際網路已經邁向新的時代,隨著技術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服務的擴充套件,上網人群已經無限接近天花板,這意味著後續網際網路企業們能夠吃到的“流量紅利”會越來越低,當前越來越多平臺獲客成本的提升就是最好的證明。新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原先只在一個方面做到拔尖的網際網路平臺們也需要思考整體市場的突破和佈局,在這種背景下,即便網際網路社交領域的守門人騰訊的產品再強大,在未來也必然無可避免地將遭遇更多的“腥風血雨”。

  • 11 # 三年起步

    阿里“來往”折戟社交領域4年後,再次衝擊社交領域,低調推出校園刷臉社交新產品“real如我”,其產品設計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能否助力阿里殺出社交重圍?

    阿里始終沒有放棄對社交領域的嘗試,2018年,阿里重啟“新來往”專案,由前“來往”產品負責人、現釘釘CEO陳航負責。這款社交新產品又推出了哪些亮點功能?又解決了校園使用者的什麼痛點和癢點呢?

    首先,來看看阿里在社交領域都做了哪些探索和嘗試,哪些是成功可借鑑,哪些又迫切需要涅槃嬗變呢。

    一、阿里社交探索從未停歇

    相比2013年社交產品“來往”的釋出則是異常低調,沒有10億元人民幣的運營推廣經費,沒有阿里高層和各路明星的花樣造勢,沒有阿里內部員工專項攻堅的政治任務,沒有“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的宣言及OKR。

    “來往”與微信定位及功能類似,缺乏差異化的功能,前期“砸錢式”拉新很快遇到增長瓶頸,一年過後並未迎來爆發式增長,並且難以實現使用者留存,阿里社交夢遭遇到了首次挫敗。2015年,“來往”更名為“點點蟲”,主打“閱後即焚”的年輕人社交,淪落為一款小眾產品,不溫不火,現如今幾乎已被阿里“遺棄”。

    toC 社交產品“來往”折戟後,2014年,阿里啟動研發toB企業通訊工具“釘釘”,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免費的溝通和協作平臺,提升企業溝通和協作效率;

    2019年雲棲大會,釘釘官方公佈個人使用者超2億,企業組織超1000萬,幫助1000萬企業組織數字化轉型,這個意義堪比淘寶在消費領域的影響,toB社交嘗試還是比較成功的。

    阿里依託支付寶海量使用者,進軍toC陌生人社交領域。

    2016年,支付寶上線“圈子”功能,“校園日記”、“白領日記”等圈子由於涉黃問題將阿里推到風口浪尖。阿里隨後下線該功能,並啟動內部整頓。

    阿里始終沒有放棄對toC社交領域的嘗試。

    2018年5月,阿里重啟“新來往/real如我”專案,避開熟人社交與陌生人社交鋒芒,選擇從校園社交方向切入,低調運營,並尋找產品的差異化競爭點,試圖從校園社交突出重圍。

    這裡帥哥、美女雲集,趕快下載“real如我”體驗一把吧!但是還真沒那麼容易體驗,請看筆者的辛酸求“碼”歷程。

    來看看“real如我”都有哪些亮點功能,哪些又是雞肋呢,其產品背後的思考是啥,又解決了校園使用者的什麼痛點。

    三、“real如我”亮點有啥?

    產品的Slogan是“在real如我裡分享和發現身邊的真人、真事、真感情”;基於真實地理位置的真人社交,要解決社交中真實性的問題,掃臉加好友、註冊掃臉認證、強制的地理位置,就是要鼓勵真人真事兒。

    從校園社交切入,避免了與成熟的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市場產品的正面交鋒,抓住了校園內愛嘗試新鮮事物年輕人想要有獨立社交圈的心理。

    1. 「地理圍欄」發現身邊有趣的人和事

    使用者可以透過釋出文字、圖片或影片記錄自己的生活軌跡,所到之處,每個腳步都將被烙印,都會自動圈入圍欄,再也不用費勁發定位了;檢視熱門圍欄,也可根據圍欄的地理位置,找到感興趣的人和事兒。

    「地理圍欄」是real如我的核心功能之一,強呼叫戶真實地理位置的“圍欄”,自動標記使用者圍欄,讓使用者軌跡變得更加透明、真實、可信,陌生人間社交也像是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根據地理位置找到感興趣的TA,在熟人和陌生人社交產品中確實挺新穎。

    2. 「人臉社交」掃臉加印象就可認識TA

    使用者可以玩明星臉匹配,一張照片會區分出顏值年齡,顏值超越了多少人、與哪位大明星相似、相似度是多少;

    「人臉社交」有明星臉匹配、掃臉加好友。

    首先,人臉識別是演算法識別了臉部表情作出的判斷?系統為顏值打分,估計很多人要對分數不服氣了。

    掃臉加好友確實是功能一大創新,但是在這個重視隱私的時代,及實際校園陌生人社交場景中,對方真的會願意讓你掃臉嗎?靠刷臉能走遍社交圈嗎?

    3. 「即拍即發」相機智慧場景推薦濾鏡貼紙

    App相機會智慧識別人物、食物、風景、動物等不同情景,並且自動為使用者美顏,智慧推薦濾鏡和貼紙,增加照片的美觀度,滿足使用者愛美的心理。

    “Real如我”團隊也是預計到攝像和美顏對於一款社交產品的重要性,所以測試版中的拍照功能已經相當完善。

    但是功能上和其它美顏App同質化嚴重,相比無較大優勢,感覺“濾鏡+貼紙”是社交App/美顏App的標配,並不能作為核心優勢功能。

    4. 「角色聊天」用卡通角色打招呼拒絕尬聊

    “real如我”還可以錄製屬於自己的卡通表情包,使用趣味的卡通角色進行聊天打招呼,發給你的暗戀物件。

    表情包是社交聊天中很重要的感情表達方式,製作可愛的卡通表情包固然很好,但卻不是社交App最核心的功能,有了會更好。

    三、總結1. 產品定位方面

    阿里選擇校園陌生人社交。從市場角度來看,校園社交是個不錯的領域,也有助於避開騰訊熟人社交的鋒芒,畢竟騰訊幾乎壟斷了中國的熟人社交圈;

    從輿論導向來看,對阿里這條巨龍,陌人生社交不太符合正面的輿論導向,會不會又出現了支付寶“圈子”涉黃問題,阿里能經得起折騰嗎?這個問題也是“real如我”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2. 產品功能設計方面

    四個特色功能中,地理圍欄有所創新強呼叫戶真實地理位置的“圍欄”,讓使用者軌跡變得更加透明、真實、可信;

    掃臉加好友確實是功能一大創新,掃好友臉就可以為朋友新增印象,識別使用者的顏值等,這些“神秘感”都可能驅動朋友註冊使用,但是使用者真得需要這種加好友的形式嗎?在這個重視隱私的時代,對方真得願意讓掃臉識別嗎?

    玩明星臉匹配、濾鏡、貼紙、卡通表情包確實加分功能,有了會更好,但是卻無關使用者痛癢,對於95後、00後大學生來說,更像是標配功能,而不是核心功能。

    3. 使用者體驗設計方面

    “real如我”團隊CEO是現釘釘CEO無招,釘釘雖是toB企業管理的一把好手,但是從人性角度,產品設計是很反人性的,已被很多人吐槽;

    對於toC強呼叫戶體驗的社交App,釘釘的強產品管理思路來做順應人性的校園社交產品,能否真正轉變觀念?

    結果會咋樣,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4. 其它方面

    五、寫在最後

    大家都說人人網(原名校內網)的沒落代表了校園社交的終結。3000萬校園市場這塊肥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不想放棄。

    最後援引大佬們常說一句話:每一個還算成功的社交產品,都是非常差異化、非常有特色、需求夠強勁、市場也是較大的方向。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方向或領域,做社交就很難有所成。

  • 12 # 牧水1

    沒前途。社交軟體立足於溝通和分享的路子已經走盡了,新路子不在這了。我倒是有個想法,能滿足溝通與分享之外的需求。

  • 13 # 腦暴X空間

    先說結論:比較難。

    但問題在於,Real如我需要掃臉註冊,都有臉了,基本不需要其他資訊來判斷是不是我本人了吧,如果我放飛自我,發表了一些不那麼“深思熟慮”的言論,最終還是會被朋友同事老闆看到吧。畢竟你也不知道,你的同事朋友甚至老闆會不會也上Real如我做真實的自己。所以我還是算了,不用了。

  • 14 # 西格瑪的化學

    阿里做不到。阿里公司文化決定了阿里不適合做社交,正如騰訊公司文化決定了騰訊不適合做電商。

    電商平臺是規則制定方,制定規則讓買賣雙方參與,一旦形成使用者群優勢,只要買賣雙方能夠成交,電商平臺中間能夠做的事彈性較大,哪怕給買賣雙方造成一種無形的麻煩,雙方也未必能知道,因為有大量買家和賣家排隊買和賣,電商平臺哪怕使一部分沒辦法成交,也會有其他可以成交的。說這麼一大段,意思是電商平臺本身的容錯率很高,賣家高度依賴電商。

    但是社交不同,社交要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社交平臺是服務方,容錯率低,服務要做到極致的好,要使用者用的舒心,才能留住使用者。

    所以,阿里不適合做社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時候長得醜的人長大了變得美了, 而長得好看的人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