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暑假裡夏日炎炎,怎麼帶孩子去感知世界?
2
回覆列表
  • 1 # 南少的江湖夜雨

    帶孩子出遊,可以增加孩子見識,提前認知世界和社會,孩子年齡身高和自己能力的差異,會給旅途增加不定因素,需要提前瞭解和規劃,比如機票,交通工具選擇,孩子生病怎麼辦,是否需要哺乳,異地生活不適應怎樣,旅途規劃是否適合抱小孩,比如爬山就不方便,纜車可以,但是伴隨耳鳴是否影響兒童健康。要考慮兒童出遊的目的,如科普還是遊樂,或者文化之旅等等。

    自己出遊不用考慮孩子方面,只考慮自己的旅行目的即可,比較自由,選擇更多,可以交更多朋友合深度體驗,晚上也可以逛夜市酒吧等場所,而不用考慮兒童的睡覺情況。

  • 2 # 蜀地青年

    首先,帶孩子出遊你要考慮的更多事情,要考慮孩子的安全,還要考慮孩子會不會在路上生病之類的,還要時刻注意到孩子的行為,以為早成不必的意外,而自己出遊的話,則這些根本很少考慮到了到裡面去,比如午飯的話,作為大人如果事情多的話,簡簡單單吃一點就可以了,而孩子在的話,那就必須要讓他吃飽才可以。

  • 3 # 釋然15888

    有了孩子要選擇性的去旅行的地方,比較輕鬆的適合他的,我經常帶孩子旅行的,跟著親子團,每次回來孩子收貨會很多,經常旅行中成長,就是這樣的體會,孩子長大了會應該會有挺多美好的回憶。

  • 4 # 家有倆寶育兒頻道

    帶孩子旅行和自己出遊肯定不一樣,帶孩子需要考慮的地方要多一些,比如,自己的話可以爬山,但是帶孩子爬山還是不要了,尤其是小孩子,會太累。小學生的話還可以。

    我覺得帶孩子出遊的話,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目的地要以孩子為重心去選擇。選擇對於孩子來說相對安全又好玩的地方,比方現在夏天可以去海邊,但是人太多的海水浴場就不要去了。2、安排行程要安排的相對輕鬆一些,儘量避免人多的景點類,可以選擇休閒娛樂為主的比較放鬆的行程帶,孩子在海邊玩玩沙子,遊游泳,對孩子來說,就是特別高興的事情。3、一定要帶好一些必備的藥品類,或者在選擇酒店住宿的時候選擇相對方便的地方,別住在太偏僻的地方。我們上次去海邊,住了一個海邊獨立的那種家庭式旅館,但是方圓幾里沒有賣早飯的地方,特別不方便。孩子那天正好也肚子疼,特別著急,幸好老闆娘人好,騎著車子出去給孩子買的藥。另外還必須多給孩子備幾套衣服。

    帶孩子出遊,安全一定放在第一位,快樂的旅途要有絕對的安全保障。

  • 5 # 玩英語

    帶孩子旅行,要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帶孩子旅行,家長不是玩,是在工作,當要照顧小主人衣食住行的導遊。

    自己旅遊,是從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旅遊地的。但是既然帶了孩子,就要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世界,選適合孩子的目的地和內容。

    首先,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目的地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和大人不一樣的,你不妨站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一看。

    我朋友帶1歲的孩子去迪士尼看煙花表演,排隊1個多小時,結果煙花表演一開始,孩子嚇得直哭,大人只好抱著孩子,連聲道歉地退出來。

    1-3歲孩子,一般建議選擇星級酒店親子游,有模擬沙灘、有兒童娛樂裝置,孩子吃飯睡覺,衝倒奶粉都比較方便。也不受天氣影響,能玩能休息。

    4-7歲帶孩子可以去海邊、迪士尼樂園等玩玩。要注意,大多數的娛樂裝置都需要1.2米以上身高才能玩。

    第二,根據孩子喜好選擇娛樂專案

    我家孩子5歲時,我帶他去香港玩,那天,我本來安排的是去坐觀光纜車,看半山的風景。因為排隊太長,我們就先在旁邊的公園逛一逛。結果發現了一個免費的兒童樂園,裡面可以挖沙,有挖砂機。沒想到孩子玩得不肯走了,一玩就是一下午。天黑了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我後來想想,也許半山的觀光纜車,孩子看了是沒啥感覺的,他們也不知道人文歷史,一眼看過去,都是房子而已。

    最後,行程不能安排得太滿,要隨身帶食物

    帶小孩出門旅行,比自己出門辛苦多了。因為小孩的忍耐性差。

    一次我們帶孩子去一個風景秀麗的山區避暑。孩子一路上都不肯睡,我們到名宿放行李,孩子竟然睡著了,一睡就是4個小時。兩個大人只好陪著孩子一起睡覺。

    眼看天黑了,大人都餓得不行,想想山裡出行不便,我們生怕買不到吃的,只能把孩子搖醒。

    後來我們再出去旅行,包裡都帶一些方便的小食品,既能充飢,也能在漫長的旅途中,讓孩子安靜下來。

    帶孩子旅行,家長就是不是玩,是在當導遊了。

  • 6 # 萌寶的超人媽媽

    首先,帶孩子出遊,目的地的選擇就不太一樣。

    帶孩子首選城市遊、熱門海島遊。這主要從方便程度、設施配套齊全度等方面考慮。因為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好機動。

    其次,整體安排上也不一樣。

    帶孩子出行,酒店要好一點吧?不能再隨隨便便睡機場住青旅吧?吃飯地方是不是方便,有沒有孩子可以吃的東西?見過不少遊記,帶小點的孩子出遊還有自帶鍋碗瓢盆的…日程不能太趕,不能隨心所欲購物了吧?要照顧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精力,還要銜接好孩子的吃飯、睡覺等作息時間。時刻還要關注孩子的安全,拍照都只顧著抓孩子的點滴了吧?自己的造型沒時間凹了吧?

    最後,感受也不太一樣。自己出行只管瀟灑好看有趣;帶孩子隨時注意孩子餓了嗎渴了嗎安全嗎?去的地方喜不喜歡?累的夠嗆吧?完全沒注意都看了啥,心都在孩子身上了吧?但是,依然樂此不彼、心甘情願吧?

  • 7 # 應舍

    1 路線上的區別。如果帶孩子的旅行一定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如果是小孩子,他們一般都會喜歡海邊。而如果是大人的獨自旅行,很可能除了海邊還有更多可去的地方,比如爬山。或者去距離較遠的國外。

    2 是在準備用具上的區別。孩子的用具要帶全。工作上要花費比較多的精力。比如說孩子的常備藥。喜歡吃的零食。孩子的衣物。長途旅行時,孩子在車上的玩具。而大人的獨自旅行則相對要簡單一些。

    3 經濟上的區別。如果是帶孩子,一定要考慮住酒店的舒適性。而如果是家長的獨自旅行,可能就比較隨意。選擇酒店可能就只要看方便,乾淨就可以。而帶孩子還要考慮早餐的供應。酒店內的遊樂設施。出行是否方便。房間的溫度舒適度等等。

  • 8 # 鄒曉芒的書房

    帶孩子出去和自己出遊的最大區別就是你從一個高高興興出去玩的主角變成了一個揹包的腳伕。哈哈哈。這是玩笑話,但實際情況也差不多。

    首先,根據孩子的興趣確定行程。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不同,有的喜歡遊樂園,有的喜歡自然風光,有的喜歡人文景觀,家長要事先和孩子溝通好,去哪裡,玩什麼。有很多家長願意帶孩子去博物館,但是就我觀察,大部分的孩子對博物館興趣寥寥。家長覺得孩子就知道瞎玩,一點兒正經東西不學,孩子覺得在博物館看一天就是折磨,一點兒意思也沒有。其實,孩子在旅行中不一定非得進博物館才能學到東西,在沙灘上刨一天沙子一樣會有收穫。認認不同的貝殼,看看黏黏糊糊的海帶,找找不同的鵝卵石。給孩子講講為什麼有漲潮退潮,為什麼海水是鹹的,他的沙堡為什麼會倒,埋在沙子裡的飲料為什麼能保持冰涼,為什麼防曬霜能防曬?只要家長有心,孩子的玩耍就會有收穫。又或者,就讓他傻乎乎地玩一天沙子,什麼都沒學難道不行嗎?其次,行程不要太緊張。不要把旅行變成趕路,把一個地方玩好,玩透比一口氣跑三個地方但是什麼都沒看清楚要好很多。我們帶孩子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時候就因為行程太趕,孩子在最後一站生病了,不僅孩子難受,家長也著急。這一點對於年齡較小而且平時出門不多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家長可以帶些常用藥,以防萬一。不過要特別提醒出境遊的家長,有些藥在我們這裡平常普通,在有些國家有可能是禁止的,所以帶藥這事兒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第三,家長要做好行前功課。家長在旅行之前,除了機票酒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目的地的情況,著名的景點自不必說,關鍵是後面有什麼故事,有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帶孩子去南京的時候,就事先找了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讓孩子看看,說說,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你更喜歡那篇,為什麼。孩子覺得很有趣,原來同樣的題目可以寫出這麼不同的文章。帶孩子去杭州的時候,把那些古詩佳句打印出來,孩子又看了風景又學了古詩,而且一點兒不煩。這裡提醒家長一點,如果在旅行中碰到孩子問的問題自己不熟悉,一定要誠實地告訴孩子自己不知道,然後一起上網查查,胡亂回答或者搪塞了事都是極其不可取的。第四,用好方法積累素材。有的家長覺得帶孩子出遊是積累作文素材的好時機,於是每天回到酒店就讓孩子寫日記。孩子寫不出來,家長就覺得孩子不認真,難免數落孩子,本來高高興興的旅行變成了爭吵。家長生氣,孩子不高興。沒錯,出遊絕對是積累素材的好機會,但是寫日記不是唯一的方法,甚至不是最好的方法。家長可以在吃晚飯的時候問問孩子,今天哪個最好玩,哪個最沒意思,為什麼?家長也可以說自己最喜歡那個,吐槽一下堵車,人多,說到熱鬧之處,孩子自然就會加入進來,那個時候家長只要安靜地聽就可以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兩首打油詩,不在乎好壞,開始表達就是最大的成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寫下來,過一會兒就忘了,那就開啟手機的錄音功能,把孩子說的錄下來,大部分孩子都不排斥。回來之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總結,寫一篇遊記或者用PPT展示都是好方法,有趣的照片配上大家一起寫的文字,相信孩子會從中學到很多。總之,和孩子一起出遊絕不僅僅是買了機票,訂了酒店那麼簡單,從計劃到收尾都需要家長花時間認真安排,如果孩子已經比較大了,安排行程,查目的地資料的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甚至交給孩子做,這樣對於孩子的鍛鍊和成長都是極有好處的。(此問答內容來自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暑假帶孩子出去旅遊,家長真的準備好了嗎?四條經驗,讓你和孩子的出遊玩得高興而且收穫滿滿》)

  • 9 # 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長

    對我來說,區別在於,自己出遊是看景色,我喜歡去爬山,看名勝古蹟,拍景。而有了孩子以後,帶孩子旅行,就不能按照大人的行程安排了。要根據孩子的喜好安排。

    第一次因為沒經驗,孩子18個月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去了故宮。孩子太小了,用推車推著,一路走來,我看的心情滂湃。可孩子根本沒有興趣,昏昏欲睡,無聊的孩子嚷嚷著讓我抱著,最後急著要離開。第一次帶孩子出遊很失敗。

    後來有了經驗。首先考慮孩子是否喜歡。孩子喜歡玩水玩沙子,孩子3歲多,帶他去了大連,但他看到大海,看到沙灘,很是興奮,又去了海洋館,看到那麼多的海洋動物,更是笑的合不攏嘴。回家以後更是念念不忘。後來的每一年,我們都按照孩子的喜好安排,孩子玩的都十分開心。

    帶孩子出遊,我們都是自由行,沒有跟團。這樣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多玩一天就可以多玩一天。孩子玩的太累,第二天不用急著叫醒他。而且,我一般都選親子酒店,裡面都帶兒童樂園,或是家庭酒店(可以做飯),孩子有時間會想吃家裡的飯菜,住家庭式的很方便,可以買菜自己做,滿足了孩子的口味。

    帶孩子出遊,還要備一些胃腸藥,創可貼,感冒藥。孩子喜歡的小玩具也要給他帶著、喜歡的故事書帶2本,路上無聊的時候可以給他看。

  • 10 # 有書教育

    帶孩子旅遊和自己旅遊有什麼區別?怎麼帶孩子感知世界?有哪些趣事?有哪些煩惱?且聽我來說一說。

    同樣是旅行,這帶不帶孩子可是有很大的區別。不得不說,我是個很寵愛孩子的媽媽,雖說對自己的事情不太在意,可是隻要與孩子有關,那一定是細緻。旅遊帶不帶孩子,這區別可是不小,你不信?那我就羅列一下:

    區別一:操心程度不同

    我很少一個人旅遊,一般都是與同學一起,屬於完全不操心的那種,約上三五個喜歡規劃旅行的好友,只需要在群裡招呼一聲:“出去玩帶上我!”剩下就不用操心了。

    好友多是做財務的,即不用操心是否價格優惠,又無需擔心整個旅行是如何花費的?因為財務人員通病,事後一份詳細的花費明細,都會按時發到群裡,一切毋須操心。

    但如果和孩子旅遊,那可就操碎了心。

    首先,要把孩子和自己休假時間空出來。

    如果是長途旅行,一般沒有選擇的空間,只能是寒暑假。這對於職業女性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為這個期間也是公司同事請假的高峰,所以就得和同事之間溝通好,這才可以向領導請假。

    其次,訂出行計劃。

    好容易訂好休假的時間段,就要和孩子商議去哪玩了。如果孩子尚小,你只需要找一些適合孩子游玩的地方,比如:海邊、一些知名遊樂園、野生動物園等;如果孩子已經很大了,那就要溝通好,我的經驗是:列舉出一些地方,讓孩子選擇。

    再次,訂出詳細行程。

    一般帶孩子出行,我習慣自由行。帶著孩子很多時候不太適應旅行社那種走馬觀花的快節奏。不過這樣也有弊端,就是要將每天的吃住行都很詳細地規劃出來。

    一般我會先定好城市,然後百度出這個城市有意思的地方,根據這個旅遊景點在其周圍找住宿和吃飯的地方。

    區別二:旅遊花費不同。

    我們大人出行一般都是照顧所有人的收入,吃住行費用比較適中。常會選擇一些風格不同的民宿,大家擠在一起海闊天空一頓海聊。

    出行一定是這個城市公交、地鐵,因為玩得就是窮遊。吃呢!因為人多,品種也多,所以吃起來也熱鬧。

    但是如果帶上孩子,那一切就提高一個檔次。 一般都是全程五星酒店,主要是自己不想讓孩子出門受苦。

    孩子腸胃不太好,所以我儘量在吃的上面挑選星級餐廳,一來想讓兒子不至於在旅途中鬧肚子,二來也希望讓他品嚐到更多的特色食物。

    成年人在城市遊,一般也是地鐵、公交,帶上孩子瞭如果坐地鐵不方便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打車。

    區別三:旅遊感受不同。

    和朋友出行,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小矛盾。因為人多想法也多,偶爾也會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我的原則是不發表意見,跟隨大多數的意見,主要是因為我覺得只要開心,去哪兒都行。

    但是如果帶著孩子去,遇到我已經安排好,而孩子不喜歡,不得不放棄時,我就會相當鬱悶。

    拿上次與孩子一起去珠海長隆海洋館來說,珠海長隆海洋館最精彩的節目是晚上的煙火秀,但是那天因為到達長隆時,趕火車起得比較早,而我又安排了當天遊長隆,孩子明顯比較疲憊,就對晚上的煙火秀很抗拒。

    在中途出園的那一刻,我心裡特別的遺憾。在酒店的陽臺上我望著海,心裡很傷心,其實不是因為沒有看到煙火表演,而是覺得還是自己安排得不圓滿。

    這時,孩子叫了我一聲,說他休息好了。原來,他實在困得不行,所以才會發脾氣。回到酒店時,他在手機上設好了鬧鈴,趕上煙火秀表演前起床,當時我被兒子瞬間圈粉。透過那次和兒子的單獨旅遊,讓我和兒子的關係愈加親密。

    區別四:所得到的收穫不同。

    與朋友一起旅遊,可以不用讓自己勇敢。怎麼說呢?比如我和朋友一起去埃及的那次,我人膽子小,只要有一點點的危險,我都不參加。和同學一起,也有如我一樣膽子小的,我就可以與她們一起堂而皇之地不參加一些“有危險”專案,比如深潛、高空彈跳。

    但是與兒子一起不同,有時不得不打起十萬+的勇氣,只為了讓孩子得到體驗。就如這次的哈爾濱之行,其中有個專案是冰上大滑梯,這個專案我是望而生畏,可是孩子很想玩,於是架著我,一定讓我也去嘗試,我被他架到高高的冰梯上,腿都直抖。

    可是兒子說如果我不玩,他也就不玩了。我只好一閉眼,呃!這夏天的滑梯一點都不滑,我是半人工挪了下來。兒子用跪立的方式滑下來,一路帶動著我,冰雪世界到處迴響著我們母子的笑聲,我也第一次體驗到頓塞的冰梯是什麼感受。

    和朋友一起因為大家是同年,所以與她們一起,體會到的是一種同齡人的快樂。一起玩時人多,大家各司其職,雖說整個行程不會那麼舒適,但是卻讓我這個久居城市的人體會到不同的感受。而帶孩子出遊關心則亂,處處希望可以給孩子最好的體驗,過度關心往往讓我變得很焦慮。

    但是,和孩子一起旅遊的好處在於,可以增進與孩子的感情。在家裡,往往都是學習、學習,每天母子倆都處在緊張的對立情緒中,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有逆反情緒。

    但是在外邊玩,可以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看到家長為一件事的付出、為這件事的規劃、為更好地便捷出行的所使用方法。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生出對家長的佩服。

    作為家長,在家裡一直把孩子當個寶,怕他受傷、怕他吃苦,但是在每次旅行過程中,你卻發現孩子正在慢慢長大。當孩子看到我支付酒店費用如此揮金如土,會說我這樣太浪費,在酒店裡的時間並不長,不用這麼好。

    家長總會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還可以慢慢地學習。但與孩子一起旅遊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比在家裡更關心自己。而且家長也在孩子外出時,看到了孩子與別人交往過程中,發現了孩子很多的優秀品質。

    人們常說要與孩子一起長大,其實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在每次的旅遊過程中,正是孩子和家長一起成長的過程,這種過程來之不易,努力珍惜吧!

    文 / 如穎隨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品牌輪胎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