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誰人定
陸遜和姜維不在一個檔次內,單純比較三國演義姜維厲害,姜維能文能武能攻能守,後期北伐雖敗多勝少,一方面和蜀國實力有很大關係,他的對手鄧艾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文武方面不亞於姜維,陸遜只善於計謀,善於防守審時度勢,綜合比較不如姜維
-
3 # 大唐聖僧糖糖
《三國志》單獨立傳的臣子只有二人,那就是諸葛亮和陸遜,而陸遜又是真正意義上出將入相的代表人物,又入選唐宋武廟,能力歷朝歷代都看的清楚,而姜維借用鄧艾的一句話概括最為合適"姜維一時之雄也與吾相比固窮而"雖然鄧艾有吹捧自己的嫌疑,但是也不無道理,《三國志》鄧艾刷姜維從一個小小的校尉,一直打到太尉,而姜維卻沒有贏過鄧艾一次,不過這也不能否定姜維的能力,至少不遇到鄧艾還是勝多負少的,所以各方面證明姜維根本沒法和陸遜比,而《三國演義》那就不好評價了
-
4 # 世界人文通史
如果比成就,陸遜遠在姜維之上。如果比能力,兩者各有傑出之處。綜合而論,陸遜更加優秀。
臥龍鳳雛,麒麟冢虎。臥龍和鳳雛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諸葛亮和龐統,而冢虎和幼麟分別是司馬懿和姜維。
姜維是蜀漢後期的大將,也是蜀漢自諸葛亮之後唯一有雄心恢復中原的人。
陸遜則是東吳開國大臣、開國名將,連敗蜀漢、魏國,為孫權立下了汗馬功勞。非常巧合的是,姜維與陸遜都活躍於三國中後期。
細數陸遜的生平不難發現,此人一生用兵如神,幾乎少有敗績。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陸遜都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英雄人物。
陸遜是三國時期江東吳郡人,出身於江東士族家庭,同時也是著名的東吳四大都督之一,但實際上他的成就要比周瑜、魯肅、呂蒙三個人都高。因為周瑜、魯肅、呂蒙均英年早逝,軍功雖高,政治成就並不高,只有陸遜爬上了政治的巔峰,官至東吳丞相職位。
陸遜的戰績非常輝煌,可謂常勝將軍。東漢建安24年(219年),陸遜與呂蒙聯手奪取荊州,擒斬關羽,為孫權奪回荊州。
蜀漢章武2年(222年),陸遜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的東征大軍,威震天下,鞏固了孫權的統治。東吳建立前後,陸遜又多次擊敗魏國的進攻,成為孫權的肱骨之臣。陸遜官至東吳宰相,武能安邦,文能治國,足以媲美蜀漢丞相諸葛亮。
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評價東吳的四大都督時,就將周瑜放在第一位,陸遜次之,魯肅再次之,最後才是呂蒙。
反觀姜維,姜維原本只是魏國降將,後來才被諸葛亮收入帳下。與陸遜的文武雙全不同,姜維更側重於軍事方面,在政治上沒有多大的建樹,所以先後受制於蔣琬、費禕等老臣。諸葛亮是公元234年去世的,可一直到公元253年蜀漢大將軍費禕被刺殺,姜維才得以獨擋一面,全面發動北伐。
姜維雖然以繼承諸葛亮的遺志自居,但他多次北伐均未能克復中原,反而還加速了勞民傷財,晚年又受到奸臣黃皓的排擠和陷害,仕途並不如意。就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也說:“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指的就是黃皓混亂朝廷危害社稷,而姜維則窮兵黷武地加速了國家困苦。
從成就上來說,姜維遠遠比不了陸遜,最多能和東吳的呂岱、丁奉等名將相提並論。但他一片赤膽忠心,忠於蜀漢,這一點倒是可歌可泣的。
-
5 # 雲不出
不大好比。從功勞來說,陸遜要勝出。陸遜是蜀國剋星,先是指揮了白衣渡江,擒了關羽。後來又大敗劉備於夷陵。主要是孫權信任,得以一展身手。姜維是降將,劉禪看在諸葛亮的份上也用他,但是不信任,實際上姜維沒有真正執掌蜀軍,而且蜀國內鬥激烈,沒有給他什麼機會。後來姜維守劍閣,鄧艾是翻山繞到後面直逼成都,劉禪直接就降了。姜維只能投降鍾會,並利用鍾會野心造反,殺了鄧艾,也算很不容易了。
-
6 # 誤入蘭途1
陸遜深諳孫吳兵法,六韜齊備腹有良謀,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軍事奇才,其謀略不亞於曹操,非姜維之流所能及也。更難能可貴的是虎父無犬子,兒子陸抗也是好樣的。不接受反駁
-
7 # 往誓隨風
蜀漢的滅亡有大部分的責任是姜維的判斷錯誤。所謂的幼麟不過是比其他人忠誠。這一點繼承了諸葛亮。但是軍事指揮能力和陸遜比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
8 # 亮珠
姜維和呂蒙是一個級別的!小聰敏多,沒戰略能力還特喜歡做戰略性決定並實施了。
呂蒙偷襲荊州看似得了大便宜,其實讓東吳永遠失去了爭天下的機會。
姜維放棄諸葛亮的襲擾戰北伐,跟曹魏打消耗戰,還放棄了魏延的漢中防守戰略。
兩個都是牛逼大本事小,名氣遠遠大於實力!
-
9 # 趕海小鄒
武力對比:正史中沒有武將單挑的,說一個武將勇猛,比如呂布馬超都有虓虎之勇什麼的也是說他們身體相對強壯,更何況前期的人未必會比後期的人強,正史上真正打起架來趙雲未必打得過文鴦,但姜維畢竟職業軍人,身體素質不好得個小病就會危及生命,因此還是姜維好一些,陸遜畢竟文人出身,我們理解中的文人身體素質自然會弱一些,但也未必。
智力對比:還是各有千秋。
統帥能力(最主要的):
先看姜維,姜維在統帥其他方面的評價我想其他朋友都已經說得夠詳細了,我也不願再多重複,我就說一點:你玩戰略類遊戲,你只有十個兵,一個城,而對手有5個城100個兵,你是願意一直守在你這裡面發展呢還是主動出擊呢?你要是守在家裡發展,那麼你一年能增加5個兵,而對手就增加了50個兵,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弱的更弱,強的更強,越往後勝算越少,於是他只能打,以弱打強也要打,打了才有機會破城招降對方計程車兵,不打只會滅亡,因此,歷史上的姜維也明白這一點,他的北伐雖然最終失敗了但無疑是正確的做法,而且他做的已經在當時來看最好了,以弱戰強數十載還勝多敗少,統帥能力屬於頂尖級別。
在看陸遜:夷陵之戰,劉備五萬,陸遜超過五萬同時以逸待勞,劉備的軍事能力不弱但畢竟是君主,不能和專門的武將統帥相比,因此陸遜勝劉備懸念不大,更何況陸遜的兵力是比劉備要多的,不是什麼二十萬打七十萬,這樣一來陸遜就真的遜了。而且吳國後期實力怎麼也比蜀國強一點,陸遜為什麼不像姜維那樣北伐曹魏呢?因素雖然很多,但軍事才能在正史中還是略遜與姜維的。
-
10 # 白龍赤子
陸遜和姜維,分別是東吳和蜀漢後期有名的將領。我覺得他們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為陸遜相比姜維而言,實在是優秀太多了。而姜維卻以反叛的行為導致死亡,和陸遜相比,差得很遠很遠。
一流的政治軍事家———陸遜首先,劉備的死與陸遜有直接的關係,當初他征伐劉備的時候,眾將表現出對他不服的態度。他卻認為,劉備是天下聞名的梟雄,連曹操見了都要害怕他,大家一定要和睦相處。接著,陸遜強調道:我是個書生,知道大家對我有意見,但我是被主公任命的人,主公認為我尚且還有一技之長,我理應為主公赴湯蹈火。希望大家盡力負擔自己的職責,不要推辭。從中可以看出陸遜對孫權的忠心和對國家的忠誠。
直到戰爭的結束,陸遜總是處在核心的領導位置,勝利之後,眾將對他心服口服。
陸遜的才能在很早就體現出來了,當初孫權將孫策女兒許配給了陸遜的時候,就問陸遜治理國家的大事,陸遜答道:
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窺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
孫權採納了他的意見,派陸遜討伐丹楊賊寇,陸遜“三下五除二”就剷除了長期作惡的賊人,恢復了一方的安寧。
陸遜還有一次傳奇的經歷,那就是在還不出名的時候打敗了久負盛名的關羽,令人佩服至極!陸遜在還沒有接替呂蒙的時候就看出了關羽性格中的弱點,具有卓越的識人能力。他對呂蒙說道:關羽是一個自恃勇敢的人,建立功業後,心中總會產生驕傲放縱的態度,分析得很有道理。後來,陸遜接任偏將軍右部督,果然讓關羽敗走麥城。
普通的人物——姜維姜維由於父親姜冏的戰死沙場被曹魏賜予中郎的官職,後投靠蜀漢,深受諸葛亮的器重,被封為當陽亭侯。
姜維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將領。延熙十二年,劉禪給了姜維一定的兵權。於是姜維出兵西平,沒有攻克而退回來了。費禕死後,姜維以自己熟悉西部風土人情為優勢,發動了對羌人、胡人的戰爭。然而,姜維的軍隊以糧草不足而返回。
晚節不保。姜維最終投降了曹魏的鍾會,鍾會對姜維給予了優厚的待遇,讓姜維分外高興。可是,鍾會也不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人。鍾會處理掉鄧艾後,就領著姜維等人到達成都,以為可以幹一番大事兒了,自稱益州牧而走上了反叛曹魏的道路,同時給了姜維5萬的精兵。讓鍾會和姜維想不到的是,士兵根本就不聽從他們的安排,聯合起來殺掉了鍾會和姜維,真是悲哀啊!
結語
陸遜和姜維同為三國後期重要的軍事人物,被我們一直議論至今。但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距,陸遜是打敗劉備和關羽的人,應該是東吳後期最有實力的政治軍事人才,深得孫權厚愛,建立了一番功業。相比而言,姜維就很一般了,他深得諸葛亮的器重。但是諸葛亮死後,他走上了反叛的道路為人所不齒。
-
11 # 卷子閱詩文
都很厲害,不分伯仲!都為各自的國家建功立業!只是陸遜得遇明主,成就出將入相之功名!而姜維得遇名相,繼承武侯遺志,以身報國!
-
12 # 星火文娛天地
姜維更厲害。
演義:
武力對比:無論是一呂二馬排名還是什麼三國二十四名將(我也不知道真偽)來看都是姜維完勝陸遜,何況姜維單挑老趙雲還不分勝負,陸遜一個文人,就不要和姜維比了。
智力對比:各有千秋,姜維是三國文武雙全第一人,又得諸葛真傳,陸遜也是有名的儒將。
統帥能力(最主要的):演義中陸遜顯得更加出彩,為什麼夷陵大戰足可名揚千古,二十萬人大敗劉備的七十萬人,殺得只有劉備自己逃回去了,精彩吧。而姜維沒有這樣輝煌的成績,但是他先後打了數十年,雖然互有勝負,但是國力在那擺著,以弱戰強,也不容易了。
正史:
武力對比:正史中沒有武將單挑的,說一個武將勇猛,比如呂布馬超都有虓虎之勇什麼的也是說他們身體相對強壯,更何況前期的人未必會比後期的人強,正史上真正打起架來趙雲未必打得過文鴦,但姜維畢竟職業軍人,身體素質不好得個小病就會危及生命,因此還是姜維好一些,陸遜畢竟文人出身,我們理解中的文人身體素質自然會弱一些,但也未必。
智力對比:還是各有千秋。
統帥能力(最主要的):
先看姜維,姜維在統帥其他方面的評價我想其他朋友都已經說得夠詳細了,我也不願再多重複,我就說一點:你玩戰略類遊戲,你只有十個兵,一個城,而對手有5個城100個兵,你是願意一直守在你這裡面發展呢還是主動出擊呢?你要是守在家裡發展,那麼你一年能增加5個兵,而對手就增加了50個兵,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弱的更弱,強的更強,越往後勝算越少,於是他只能打,以弱打強也要打,打了才有機會破城招降對方計程車兵,不打只會滅亡,因此,歷史上的姜維也明白這一點,他的北伐雖然最終失敗了但無疑是正確的做法,而且他做的已經在當時來看最好了,以弱戰強數十載還勝多敗少,統帥能力屬於頂尖級別。
在看陸遜:夷陵之戰,劉備五萬,陸遜超過五萬同時以逸待勞,劉備的軍事能力不弱但畢竟是君主,不能和專門的武將統帥相比,因此陸遜勝劉備懸念不大,更何況陸遜的兵力是比劉備要多的,不是什麼二十萬打七十萬,這樣一來陸遜就真的遜了。而且吳國後期實力怎麼也比蜀國強一點,陸遜為什麼不像姜維那樣北伐曹魏呢?因素雖然很多,但軍事才能在正史中還是略遜與姜維的。
遊戲:
本人玩過不少三國遊戲,國內外、業內外等所有機構在設定姜維和陸遜兩個人時,基本有兩種情況,這裡舉例說明:一:姜維武力95,智力96,、陸遜武力65,智力96,二陸遜智力稍高於姜維:姜維武力95,智力96、陸遜武力60、智力98。
綜合比較,姜維勝出。
評價:姜維:名將。陸遜:儒將。
-
13 # 灬灬yan灬灬
姜維不一定能勝過呂蒙,更別說陸遜了,陸遜跟諸葛亮,司馬懿一個級別的,而姜維衝頂就和張遼,呂蒙一個等級,所以陸遜之才勝於姜維。
-
14 # S錦衣夜行
陸遜起點很高,他的才能比周公瑾要高,起碼和司馬懿是一個檔次的,諸葛亮如果和他正面交鋒,也絕對討不了好,三國裡面三國國家各出一個代表人物,東吳就是他,蜀是諸葛亮,魏是司馬懿,
-
15 # 音響醫生01
陸遜之主為孫權,姜維之主為阿斗。
平臺不同,如何比?
假如,姜維之主為劉備,又如何?
-
16 # 鍔之鋒
姜維是一個缺乏謀略而不善學習總結的人,沒有總結諸葛亮北伐的經驗教訓,而且連諸葛亮最大的問題都繼承了:沒有明確的北伐戰略目標和實現的規劃路徑,這樣在強敵面前打來打去,除了削弱自己,看不到啥意義。
-
17 # 寧靜致遠1906244
陸遜雖有能耐,也不過曇花一現,除了火燒連營之外,其他也沒什麼拿出手的戰例。可就是這一戰,使得蜀漢加快了殘敗的結局。綜合起來講,陸遜的文韜武略比不了姜維。姜維在諸葛亮去逝後,尚能為劉禪主政的蜀漢流盡最後一滴血。姜維為蜀漢打了許多的勝仗,而陸遜僅僅一次火燒連營,便隱身而退了。所以說,姜維應該略勝於陸遜。
-
18 # 丸子啊太
陸遜不如姜維。姜維的對手最初就是是諸葛亮,趙雲。歸降後,面對的是最強的魏國。
陸遜值得吹一輩子牛的就是火燒夷陵,對手是氣昏了頭的劉備,在沒有軍師的幫助下,劉備贏過嗎?也就是諸葛亮的經營下攢了多年的家當,讓劉備拿出去玩,進攻東吳,路途上小贏了幾把,遇到稍微像樣的陸遜,就恢復本來能力了。
僅僅一個石頭的八陣圖,險些就困住了陸遜,有什麼可拿出來和姜維比的。
姜維武能平趙雲,文能被諸葛亮看中收為關門弟子。
諸葛亮也說過,李嚴可敵陸遜。
陸遜比姜維低檔次太多。
從兩國戰爭的角度上看,吳國在夷陵之戰完勝蜀國。吳國完勝的主要原因還是蜀國劉備是帶兵的決策者。這一點毋庸置疑。從個人能力來說,吳國能拿得出手的,有誰? 從來沒打過合肥,甚至被魏國張遼的幾千兵差點活捉帶兵10萬的孫權。
周瑜沒有一次在諸葛亮手下佔到便宜。而姜維卻勝過。周瑜能力絕對大於陸遜。
陸遜進攻合肥也是大敗而回。
而姜維卻在岐山面對魏國遊刃有餘。
姜維內有不明智的劉禪,外對抗強盛的魏國。整個陸遜在舞臺上面對魏國的時候,唯一兩次去合肥,一次是救孫權,一次是大敗而回。
陸遜卻是,內有明智的孫權,外有常敗將軍劉備送人頭。 去惹魏國試試?
政治?陸遜強嗎?怎麼死的?忘了?
戰略?強嗎?東吳版隆中對可是魯肅的主角。
軍事強嗎?除了夷陵之戰,對手是常敗將軍劉備,輔助呂蒙白衣渡江和曹操兩頭夾擊攻佔荊州,憑藉東吳陸遜,他敢嗎?能行嗎?
-
19 # 流雲天下
陸遜和姜維都是三國時期出類拔萃的名將,那麼兩人誰更厲害呢?可以從三個方面做個比較:
第一,戰績:陸遜一生幾乎從未敗過,尤其是三次大戰值得一說:一是219年襄樊之戰協助呂蒙攻取荊州;二是222年夷陵之戰力挽狂瀾大敗劉備,陳壽甚至說:“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三是228年石亭之戰大敗曹休,為229年孫權稱帝大壯聲威。
姜維先後十餘次北伐,雖然總的來說略佔上風,但是他面對鄧艾卻幾乎沒有贏過(255年洮西之戰姜維雖然取得大勝,但曹魏戰敗和鄧艾無關,而且事後鄧艾和陳泰還解了狄道之圍),所以論個人戰績,姜維明顯不如陸遜)。
第二,生前地位:姜維雖然是蜀漢大將軍,但是權力受到頗多掣肘,至少做不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陸遜出將入相,不僅是軍方第一人,還接替顧雍出任丞相,地位也高過姜維。
第三,死後地位:《三國志》只有兩位臣子單獨列傳,一個是諸葛亮,另外一個就是陸遜;此外陸遜是三國入選武廟的九大名將之一,姜維可沒這待遇。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陸遜都比姜維厲害多了。
-
20 # 文史侃大山
姜維是蜀國後期的大將軍,諸葛亮之後的北伐主帥,官至大將軍。而陸遜在吳國則是出將入相,先後在吳國為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是吳國的”社稷之臣“。無論是是從才能還是成就上而言,陸遜都要強於姜維不少。
以戰功而言,姜維遠不如陸遜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姜維在238年—262年之間,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十一次北伐。前期的北伐中,因為費禕的存在,所以北伐的規模並不龐大,但是到了費禕故去,姜維就無人能夠鉗制,也因此開始了大規模的北伐。從253年-258年,姜維每年都進行北伐,但是除了254年劫走河關、臨洮、狄道三縣民眾入川,並無太大效果。反而弄得蜀國民困兵疲。
在之後的幾年,姜維進行了一定的休整,於262年再次進行北伐,但是這一次卻被鄧艾抓住機會,大敗蜀軍,導致實力大減,從此無力進行北伐。
反觀陸遜的征戰記錄,絕對是三國有數的名將。前期征討山越只是小打小鬧。關羽的就是陸遜的傑作之一,他充分利用關羽高傲的心態,示敵以弱,等待時機成熟後,率軍一鼓而下攻取荊州,為東吳貢獻數郡之地,並斬殺關羽。
之後的夷陵之戰,劉備傾全國精銳之兵來犯,陸遜作為吳軍統帥領兵抵禦。此戰盡顯陸遜的領兵之才,他將兵力難以展開的丘陵之地留給蜀軍,自己則聚集兵力尋機決戰。最終以火燒連營之法大敗蜀軍,劉備僅以身免。蜀軍損失兵力在八萬人左右,名臣良將戰死無數。由此國力大減。劉備也因這一戰病死白帝城。
之後與曹魏的石亭之戰,曹休中計,以十萬大軍攻吳。陸遜以三萬兵力抵禦。結果曹軍被斬殺萬餘人,糧草、軍械更是損失不計其數。次戰後不久,曹休病死。
從二人的戰績上可以看出,姜維的確在征戰上差了陸遜不少。雖說北伐本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但是陸遜的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典範,而且陸遜多有擊敗名將之舉。可見在軍事能力上,陸遜是高出姜維不少的。
以政治而言,姜維更不如陸遜在政治方面,姜維的能力顯得有些蒼白,董允在時,太監黃浩在蜀國還只是一個小蝦米,沒有進步的空間。之後費禕也能對黃浩進行壓制。但是在費禕被刺殺後,黃浩便無人可制。姜維曾想劉禪殺黃浩,卻沒有成功,反而被黃浩所制。自己害怕就跑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貴為蜀漢大將,卻比不過一個太監,政治上顯得蒼白無力。
而陸遜以一句功高震主來形容並不過分,但是他與孫權之間卻相得益彰。孫權給了他充分的信任。夷陵之戰後,蜀國由諸葛亮主政,兩國之間回覆和平。為了方便兩國間的交流,陸遜負責與諸葛亮通訊,而孫權又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可見陸遜在君臣關係間協調得非常只好。陸遜能夠總攬吳國軍政20年,深得吳主孫權的信任可不是簡單的依靠軍事才能可以實現的,這裡的政治智慧值得深思。
大山侃史並不是說姜維的才能不夠強,但是翻看他與陸遜二人過往的情況,可以明顯的發現,陸遜之才確實高於姜維不少。姜維是將才,陸遜是帥才。
回覆列表
東吳重臣、一代名將陸遜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綜合能力更強,蜀漢悲情名將姜維驍勇忠誠、不懼死亡、性格剛烈信仰堅貞,可惜有勇少謀,所以綜合能力不如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