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遙看當時的國土面積來看,貌似最有實力能侵吞秦國的只有楚國,而且當時長江橫跨楚國,楚國應當國力很強勢才對。秦國當時還一起攻打這麼多國家?
10
回覆列表
  • 1 # 知行史話

    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楚國這麼大,卻被秦國短短几年時間就滅國?

    首先說一下,到戰國後期,秦楚兩國的版圖相差並不大。我們來看看一地圖吧。我研究歷史比較喜歡看地圖。

    ▲前260年秦楚版圖▲

    楚國被滅,其實跟其它五國被滅,大致原因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先來看看著名的吳起與魏擊的“西河對話”:

    魏擊在西河乘坐御舟,順流而下,水勢奔騰,峭壁夾岸,行到中游,神采煥發,對大將吳起說:“多麼美麗的錦繡江山啊,固若金湯,這是我們魏國的至寶!”

    吳起說:“我不認為地理形勢有什麼重要,國家的安危,在領導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險阻。從前三苗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鄱陽湖,可以說萬無一失,但因為領導人墮落不振,夏王朝開國君王姒文命,把他們消滅。夏王朝末代君王姒桀,首都也在安邑,東有黃河、濟水,西有華山,南有伊闕,北有羊腸阪(山西省平順縣東南大行山中,顧名思義,道路好像羊腸,易守難攻)。可是政治腐敗,商王朝開國君王子天乙,把他趕下寶座,放逐遠方。等到商王朝末代君王子受辛(紂),西邊是孟門,東邊是太行山,北方有恆山,南方有黃河,可是他暴虐無道,周王朝開國君王姬發,把他誅殺。由此看來,國家的安危,在領導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險阻。如果主上不為國家盡責,恐怕現在跟主上同船的親信,到時候一個個都成了敵國。”

    魏擊懍然說:“我緊記你的話。”

    這次著名的對話,《資治通鑑》之所以要寫得這麼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因為這五個字:“領導人品德”。

    但事實上,一個國家的興亡,原因有很多,絕對不是一個問題導致的。但歷史書總是喜歡在這時說某一個點,那時又說另外一個點。讓我們鮮有全域性觀。

    不過,我們還是從“領導人品德”這五個字說起吧。

    ▲戰國遊戲畫面▲

    領導人品德

    關於領導人的品德,對不同的時期,古人的評價並不完全一樣。在戰火紛飛,各國都圖強爭霸的戰國時期,領導人的才能主要體現在能以權勢來駕駛人才、以信譽來團結人才、以賞罰來使用人才。

    所以,前提是要有人才。

    能吸引和任用人才,就是那個時期領導人最好的品德了。

    史書上是這麼說的,我們就這麼來看吧。

    楚國在用人方面的狀況是怎樣的呢?

    我們從楚頃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開始,看看楚國直到被秦國滅了,都有些什麼人才:

    楚頃襄王手下的大臣,只有這麼幾個:子蘭,子椒,子晰、昭雎,州侯,悼齒,景陽,景差,昭常,昭奇,屈景,莊辛。這些人中,朋友們認識幾個?

    在《史記 楚世家》裡,從前298年到前223年,上面的人出現的也就只有一個景陽(前255年,聲東擊西救了燕國)。

    而後,在《史記 楚世家》裡出現的能人也就只有兩個:春申君黃歇(前238年被李園殺)和

    項燕(前223年,被秦殺)。

    說實在的,單從數量來看,楚國也是夠寒酸的。沒有人才,只能等死,就象後來三國時期的蜀國一樣。

    人才的重要,難道楚國的歷代國君都不知道嗎?

    當然不是!但是,知道又能怎麼樣?在那個時代,尤其戰國後期,國君著實不大好做。

    ▲古楚王國城牆遺址▲

    國君看起來“沒有品德”的原因

    吳起的話說得很對,可是,即使讓他來做國君,也改變不了戰國時期各國君“沒有品德”的現象。因為,不是國君沒有,而是國君沒有辦法有。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晉國去哪裡了?公元前403年,魏、趙、韓直接就被稱諸侯國了。其實周天子也不願意給他們分封,因為這種行為,是一種僭越的行為。但周天子彼時已經無能為力,阻止不了三家的僭越行為,只好承認他們,至少還能得到一點三家的好處。

    僭越,是混亂的原因。

    所謂僭越,指超越本分行事。古時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在上(尤其帝王)的名義或器物等等。換句話說,就是下級享受了上級的頭銜(名)、待遇(器)等等。

    比如,諸侯國國君不能稱“王”,楚國叫了,這就是僭越了名。

    又比如,只有國君才能用的儀仗隊,你卿大夫家用了,這就是僭越了器。

    孔子說:“唯有名與器不可以假人”。也就是說稱呼與待遇,是上下有別的標誌,不能亂。

    但既然有別,下面的人總會想往上走的。也難怪老子會說:“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可盜”。如果沒有貴賤之分,人民也就不會去“盜”了,僭越就是“盜”。

    有了嚮往,又有了實力,下面的人就會問:憑什麼我們就不能享受上級的待遇?

    問了,就會去行動了,世界不就開始亂套了。

    是的,戰國就是一個亂了套的世界,從亂套開始(三家分晉),最後被收拾結束(秦統一)。

    周王朝的分封制,是亂的根源。

    分封制是這樣的:

    假設周天子的老婆生了三個兒子,那麼長子(嫡長子)就是未來的天子,其它兩個弟弟就只能被分封為諸侯國國君。如果周天子還有其它小老婆,也生了兒子,也只能被分封為諸侯國國君。諸侯國國君也是一樣,嫡長子繼任國君,其它兒子只能分一點土地,做卿大夫(小宗宗主)。卿大夫也還是一樣,嫡長子可以接卿大夫(小宗宗主)位置,其餘兒子就只能領一點點土地,做“士”。

    這在周王朝開始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可是,幾代人下來以後,土地不夠分了。首先是“士”這一階層,他們失去土地,就恨不得自己上面的卿大夫去侵佔別宗的土地,於是他們大部分都去做了謀士,專門遊說卿大夫使亂。卿大夫之間,為了自己這一宗能生存,沒有辦法,也只好大動干戈,互相兼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那個時代“士”的理想,可是,他們恰恰好就是亂世的始作俑者!

    此時,國與國之間也一樣,為了自己的國家能生存下來,需要更多的土地,於是也相互征伐。問題是,很多諸侯國國君對外作戰都是依賴各卿大夫,久而久之,卿大夫的實力因不斷的作戰而強大起來,勢力也越來越大。魏、趙、韓就是晉國原來的卿大夫家族。

    於是,超級厲害的,就把國家分了,比如魏、趙、韓。還有的就自己直接取代了國君,如田代姜齊。至於實力還不夠把國君家族搞下來的,就想辦法把持朝政。

    至於那些因“為什麼你可以我就不可以?”、“我就看你不順眼!”、“趁你病要你命”等等原因帶來的國內紛亂,在戰國後期,每天都在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國君只能更依賴卿大夫,沒有卿大夫的支援,自己很有可能命都沒了,不要說王位了。而每個卿大夫都只為自己家族著想,任用自己家族的人,國君根本無法去任用真正有能力的人。

    楚國也一樣。

    ▲戰火紛飛的年代▲

    為什麼秦國能滅楚國?

    道理很簡單,秦國國內沒有這些紛爭。

    秦國,從秦穆公年代開始就不鳥周天子制定的那一套什麼“嫡長子”制,他們只信奉“誰行誰上”,所以,國家一直都控制在國君手裡。

    後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更是將國家攫取資源的能力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使得秦國國力強盛,政令直達全國每一個人民百姓。整個國家就象一臺高效運轉的機器,就象2019年美國的科幻鉅作《掠食城市》裡的城市戰車一樣。碾壓前行,所向披靡。

    秦國“唯能力而用”的國情,更體現在秦國任用人才方面。從秦穆公時期的百里奚(虞國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到秦惠王時期的張儀(魏國人)、秦昭王時期的範睢(魏國人),全部都是外國來的三無人員:無尊貴血統、無顯赫政績、無秦國為政的資歷。這種現象在被卿大夫把持了的其它國家裡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上面這些,都是“文”人,出謀劃策的。

    在武將這方面,秦國也不缺也人才,比如:樗裡子(名疾,秦惠王的弟弟)、魏章(魏國人)、甘茂、司馬錯、白起、王齕、蒙驁(齊國人)、王翦、王賁(王翦之子)、李信等。

    這些人,除了魏章、蒙驁之外,全是秦國人。這看起來很奇怪:為什麼秦本國厲害的武將如此之多?

    道理也很簡單,秦國沒有文化啊。

    秦國從秦穆公時期自我發展之後,一直往西擴張。不但掠奪了大片的土地、糧食礦產資源,還獲得了大量優秀的兵源。而商鞅來了後,改變了秦國殘留的周王朝的爵位世襲制,把“誰行誰上”演繹到了極致。秦國上下沒幾個文化人,秦國也不重視文化,於是大夥只好拼命立戰功來獲取國家獎勵(爵位)。武將由此井噴而出。

    秦國這臺整齊劃一的巨型機器,有命聽令隨的大量武將,再加上那些智謀層出不窮的外援謀士,內亂紛爭的楚國以及其它五國,如何能不敗?

    ......

    感謝閱讀!

  • 2 # 夢之聖地

    楚國表面上滅亡僅僅只有短短几年,實剛禍根早已在考烈王時便已有顯現,我們也從宗室中可窺一二。

    楚頃襄王病逝前,太子熊元質於秦,不得歸。黃歇與熊元恐不歸,仍立陽文君之子,說於秦昭王、範睢,可見楚考烈王時,在國內的宗室的壓力。初立,便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以此與國內宗室、封君相抗衡,加強君權。

    襄王二十一年鄢郢之戰,白起攻陷國都,襄王遷都於陳。二十三年,襄王反攻,奪回巴東十五縣,巴東十五邑的丟失使秦國直到滅楚之戰都無法從南部地區對楚國進行軍事打擊。至此,秦楚處於一種微妙平衡中。

    但這顯然不利於楚,從盡失西邊要害之地,雖國力未大損,但無力危脅到秦,整個國家戰略向東,先不得不取泗上之地,加劇與齊、魏的矛盾,日後秦、魏伐楚,楚齊相峙。

    烈王八年,楚滅魯、取齊地,雖當時是,楚復強,但也加劇了與魏、齊的對崛。幾次合縱又未取得大的成果,更加劇與秦的矛盾,至烈王二十二年,合縱伐秦的失利,又不得不從郢陳東遷至壽春,春申君也以此被益疏。壽春者,越地也,懷王時始滅,此地楚的掌握力不足。

    烈王元年,黃歇被賜以淮地十二縣,封春申君,楚欲圖泗上。魯國即滅,十五年,改封吳,可見對於越地,楚先時便有打算。又如項氏世世為將,大概便是這個時候從景氏分出。

    以楚的封君制來看,雖然經秦的打擊下,楚喪地千里,屈景昭三家大姓遭打擊削弱,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縮水後的領地,更加劇了各封君、宗室、越人、功臣之間的矛盾。

    春申君作為戰國四公子,楚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在楚考烈王未期,為保證幽王的順利繼位,又不得不一面重用,一面疏遠。二十五年,考烈王死,母強子弱,後戚李園在宗室、封君的支援下,與春申君火併,被夷滅三族。春申君的死無疑是悲劇,作為最後一個可以掌握全域性的人,他的死加劇了楚的崩潰。

    此後,楚幽王悍立。十年,幽王卒。哀王立,但這次魔鬼沒有被滿足,於是新的代言人負芻上臺,殺哀王、李園。

    三晉既滅,秦也掃除攻楚的阻礙。歷史沒有給負芻任何機會,二年,王賁攻楚,大敗之,奪十餘城。四年,李信滅楚,敗之,後因昌平君反,先勝後勝。五年,王翦攻之,虜負芻、殺昌平君、項燕自盡,楚亡。

    傾襄王之禍,後止損,考烈王雖未解之,仍有餘力。至幽王、哀王者,大廈將傾。負芻雖未見其行,為其所傷。楚之亡,亡於宗室也。

  • 3 # 絕易塵

    戰國七雄並立,天下兵戈不止,兼併戰爭不休。在戰國時期被認為最有希望一統六國的楚國,可以說是強盛一時,轄地千里,擁兵百萬。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國強國卻抵擋不住大秦鐵騎,在短短几年之久被滅亡,成為秦國的一個郡縣之地,令人扼腕嘆息。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腐敗的楚國內政無法抵擋秦國的進攻

    楚國在前中期的確可以說是勵精圖治,發憤圖強,由一個偏遠的蠻夷之國變成了睥睨天下的大國。然而後面的幾位楚王大多數都是窮奢極欲,不思進取。

    《墨子》當中記載楚王好細腰的事蹟稱:“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可以看出當時的楚王昏庸的一面,成為了不良風氣的帶頭人。楚靈王之後的楚平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僅荒淫無度,而且還將滿門忠義的伍家滅門,導致後世伍子胥引吳軍大破楚國,平王被鞭屍。楚平王是多麼令天怒人怨,荒唐至極。

    楚平王

    如果是最高統治者的昏庸是一個時代的不幸,那麼楚國日益僵化的政治體制,腐敗的內戰外交則是一個國家的不幸。昔日吳起入楚,透過改革變法讓楚國日益強大,但是支援變法的楚靈王一死,吳起就慘遭舊貴族保守勢力的圍攻。一代名臣,最後竟然死無全屍。

    《呂氏春秋》當中記載稱:“荊王薨,群臣攻吳起,兵於喪所,陽城君與焉,荊罪之。陽城君走,荊收其國。”

    可見保守勢力的強大,在改革轟轟烈烈的戰國時期,楚國強大的保守勢力在扼殺變法的同時,也葬送了楚國的未來,貴族把持政權,貪官汙吏橫行,如此腐敗的國家怎麼可能對秦國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頻繁的對外征戰,疲軟的楚國軍隊,讓楚國國力耗費一空

    春秋戰國不變的主題之一就是戰爭,楚國作為南方一霸必須要透過兼併戰爭來維持霸主地位。在前期的楚國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一往無前。然而中後期的楚國軍隊便漸漸地開始呈現出疲軟的狀態。

    《史記》:“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吳,吳兵數侵楚,楚人怨無忌甚。”

    原來的小弟吳國居然多次打敗楚國,甚至攻破楚國國都,差一點滅亡楚國。當時楚國的軍隊已經有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的態勢,甚至楚軍還在使用青銅武器作為主要裝備使用,在鐵製兵器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在楚國末年對外征戰更是頻繁不已,楚國的末代君王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黃歇為令尹,多次對外發動戰爭,曾經一度收復了被秦國佔領的城池。然而當時的楚國其實早已經是回天乏術,春申君組織六國的最後一次合縱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楚國實力大減。

    “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當時六國的軍隊對於秦國可以說是達到了聞風喪膽的地步,秦國一統天下已經是勢不可擋之勢。經過多次大規模對外戰爭失敗的楚國,既沒有兵器之利,也沒有兵員之優,對上秦國自然是一敗塗地,秦國滅亡楚國可以說是必然之勢。

    商鞅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實力底蘊異常雄厚

    戰爭作為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比拼的就是綜合國力的強弱與否,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秦國與楚國早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之上。秦國以一己之力對抗山東六國就說明秦國的實力已經是首屈一指了,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在雷霆一擊之下楚國自然是無法阻擋的。

    《史記》記載:“王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六十萬人伐。”在此之前,秦國派遣大將李信率軍二十萬伐楚大敗而歸,不久之後秦始皇又派遣六十萬大軍伐楚,可見秦國底蘊深厚。而楚國卻早已經是傷筋動骨,在絕對實力的碾壓之下,滅亡楚國可以說是指日可待。

    王翦

    秦國滅楚之戰人才濟濟,加速楚國的滅亡

    個人的作用雖然微弱,但是有時候卻是一股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秦國滅楚之戰當中,秦始皇派出了赫赫有名的王翦擔任統帥,王翦身經百戰,參與了滅趙、滅韓等諸多戰爭,以敗少勝多聞名與世,被秦國軍隊奉為“軍神”。“王翦為秦將,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

    不僅如此,當時參與滅楚之戰的還有宿將蒙武等人,可以說是人才濟濟,良將無數,謀士如雨。反觀楚國僅僅有項燕一個名將,自然是疲於奔命,輔之以優秀的統帥將才,秦軍猶如一架高效率的殺戮機器,攻城掠地無往不利,成為迅速滅楚的主要原因之一。

    項燕

    總結

    楚國作為南方霸主,在曾經也可以說是風光一時,然而卻被秦國迅速滅亡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個是楚國日益腐敗的內政外交,統治者以及保守腐化的貴族勢力,阻擋了楚國做大做強。其次是楚國軍隊實力不能與秦國相提並論,無法阻止起有效的抵抗。再有就是秦國擁有絕對的實力碾壓楚國,最後滅楚之戰當中秦國一方人才濟濟而楚國卻是平庸之輩居多,因此迅速滅楚自然不足為奇。

  • 4 # 薛氏子孫

    秦滅楚國可以說是合理的。公元前223年,秦國一代名將王翦率60萬大軍搗碎楚國。從此,春秋戰國時期,土地遼闊,人才百出的強楚慘遭滅國。

    春秋戰國初期,周王朝搖搖欲墜,諸侯勢力漸大,相互之間爭做大哥,搶地盤。楚國先後吃掉了隨、陳、蔡等一眾小嘍囉,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財主,土地面積那是相當的遼闊。

    楚華人呢,一個個都天生叛逆,反叛意識極重。最為出名的就是楚國的第九個國主楚熊渠,此人不屑與中原各國“同流合汙”(楚國地處古時偏遠地區),將他的三個寶貝兒子全部封王,後又撤掉二子和三子的王位,這就為以後的內亂埋下了禍根。楚熊渠歸天后呢,三子因為對權力的慾望,弒兄代立為君。不過正是楚華人的叛逆精神才使得他們爭強好勝,搶奪了大批土地。

    秦國商鞅變法一直都被公認為是崛起的關鍵。而此時的楚國呢,任用了吳起試圖變法,強大楚國,結果動了楚國貴族的蛋糕,導致變法失敗,吳奇被弄死了。同時,齊國也在商鞅變法的數十年間,快速發展。齊秦兩國,國力就此將楚國這個大財主狠狠的甩在了後面。

    打倒楚國的最主要原因是,楚國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有一個比較出名的成語“朝秦暮楚”,完美的闡述了楚華人的表裡不一。試舉幾例啊

    1.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縱橫家:張儀。秦王派張儀去出使楚國,以達到讓楚國和齊國決裂的目的。張儀給楚懷王說,秦國願意以六百里地為好處,讓楚國和齊國斷絕外交,楚懷王答應了。事後,秦國卻說只給楚國六里地,楚懷王大怒,攻打秦國,最後卻戰敗了,還倒割了大批土地求和。

    2.由於政治原因,秦國又想與楚國修好,派使者出使楚國,說願意割地求和。楚懷王呢?那叫一個相當的逗,對張儀非常痛恨,不要土地,只要張儀。得到張儀後呢?一刀殺了就完了嘛。先把張儀關進“鐵籠子裡”,又不殺。後面又要重用張儀,把張儀當做座上賓,供起來,出使他國。

    3.後來啊,楚國與齊國、南韓交好。結果呢,又來了一場背信棄義的好戲。因為美女和厚禮背地裡,與秦國又勾搭上了。

    楚國的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公元前302年秦、齊、韓、魏,攻打楚國,攻破楚國重丘,楚國從此沒落。

    楚國的滅亡可以說是相當的合理,弊端太多,導致成為眾矢之的。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楚武王建立了春秋歷史上的第一個縣——權縣,這是他在滅掉權國之後建立的。

    因為權國地處荊門,正好卡住了鄂東銅源運往楚都丹陽的大動脈。為了保障銅料運輸的安全,楚國才不得不滅權設縣。可是對其他地方,楚國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吞併擴張的衝動了。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廬帥軍攻破楚國郢都,楚昭王被迫出逃隨國。闔廬派使者赴隨國索要楚王,隨人答覆說: 以隨之闢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有盟誓,至於今不敗。若難而棄之,何以事君? 隨人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楚國有意留手,伴虎而眠的隨國絕不可能苟延殘喘,歷世而不絕。

    在《左傳》名篇《季梁諫不追楚師》的一段楚武王時,想效法華夏古人與隨國結聯盟的故事。

    因為楚國是漢水流域西邊的大國,而隨國是漢東諸姬之首,兩個國家為了誰當南方大哥,展開了一場談判。楚武王先派了薳章去談判求和,而他在後方的瑕地等待談判結果。當時隨國也派少師主持和談。

    後來談崩了,只好比拼武功看誰更厲害了。然而,楚國與隨國比武的方式也很特別:要看誰在比武的過程中佔據道德原則,以及誰用兵時候更有“民為神主”的不傷害平民百姓的理念誰贏。所謂的春秋風流,即是如此,遠比戰國的血腥來的溫情陌陌。

    雙方的文臣武將都對各自的君王提出建議,怎麼才能夠既要佔據“民為神主”的道德制高點獲得民心,又要戰勝對手。

    那麼,要佔據“民為神主”的道德制高點,誰先動手就成了最關鍵。楚國的令尹鬥伯比給楚武王出主意說:“在漢水東邊的國家中,隨國最大。隨國要是自高自大,就利用它的這種心態,引誘他先動手對楚國佔據道德制高點有利。隨國的少師這個人很驕傲,請君王隱藏我軍的精銳,而讓他看到疲弱計程車卒,助長他的驕傲。”

    楚武王說:“隨國有一位高德之士季梁在,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鬥伯比說:“這是為以後打算,因為季梁可以得到他們國君的信任。”於是,楚武王按照鬥伯比的辦法,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塌塌來接待少師。

    少師回去,請求追逐楚軍。隨國國君將要答應去追擊楚軍,季梁勸阻說:“上天正在幫助楚國,楚國軍隊顯得疲塌的樣子,是引誘我們。君王何必急於從事?下臣聽說小國之所以能夠抵抗大國,是小國佔據道德制高點,而大國君主失去道德沉溺於私慾。所謂道德制高點,就是民為神主。王所要做的一切都要想到對平民百姓有利,這就是民為神主。現在平民百姓飢餓而國君放縱個人享樂,我們的祝史浮誇功德來祭祀,下臣不知道怎樣行得通?”

    隨國國王說:“我祭祀用的牲口都既無雜色,又很肥大,黍稷也都豐盛完備,為什麼不能取信於神明?”季梁回答說:“所謂“民為神主,就必須讓君主看重平民百姓。君王在奉獻祭品的時候祝告說:‘牲口又大又肥。’這只是說明平民百姓的財力普遍富足,牲畜肥大而興旺繁殖生長。在奉獻黍稷的時潔淨的糧食盛得滿滿的。’只是說明春、夏、秋三季沒有天災,百姓和睦而收成很好。在奉獻甜酒的時候祝告說:‘又好又清的美酒。’這只是說明上上下下都有美德而沒有壞心眼,老百姓都和睦相處。用這些行為來致祭神明,讓平民百姓有物質生活的滿足雖然很好,但現在百姓各有各的想法,想要有精神方面的得到尊重的依靠。君王一個人祭祀豐富,平民百姓又能求得什麼福氣呢?平民百姓需要的是個人的尊重。民為神主就在於在上位君主如果不尊重和體恤平民百姓,那麼神明的主人平民百姓都會離他而去。君王姑且修明政治,親近兄弟國家(指楚國)是最好的辦法啊!”

    於是隨國君王聽信季梁勸告,從而對內修明政治,對外與楚國締結和約,修好結為盟國關係。兩國此後形成了平等關係的聯邦國。由此的影響力,此後又有很多南方小國加入進來,楚聯邦國由此不斷壯大。楚聯邦於是就以大道邏輯原則的自由、平等、互利、博愛來形成凝聚力,用尊重個人的“民為神主”的精神信仰為紐帶建立起貴族政治聯合體。

    在楚國幾乎是每個城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城邦的君主可以參與楚國議政,以楚國為宗主。但這些聯邦國有保持相對獨立自主,也就是自己有獨立的經濟、軍事,還有相對獨立風俗文化風俗和宗廟社稷制度,但楚國必須派遣大員去聯邦國當總督搞監管,用楚國的公正法律制度去推行實施,以強化文明的進步的管理機制。在楚聯邦制裡的每個小邦國都有自治權,每個小邦國都行政管理獨立、司法獨立。國與國之間處於一種自由選擇自由競爭互利互惠狀態。

    據統計,楚國最終有70多個封君貴族,等於楚國國內有70多個自主權力很大的封國。

    春秋戰國時期,君權隳毀,王綱解體,諸侯紛紛逾禮犯禁,攻強兼弱,這為楚國的對外擴張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楚國是春秋時期最早建立縣制的國家,所謂“縣”,義通於“懸”,也就是說治縣的權力懸於國君之手,是不能經分封下派給卿大夫們的。

    所以,楚國的政治特點,是貴族聯合政治下的聯邦制。

    美國建國後,來自大西洋彼岸的法國曆史學家、哲學家、政治家托克維爾鑽研了美國的制度後,寫了一本書,叫做《論美國民主》。在書裡,這位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寫道:

    “ 沒有人比我更賞識聯邦制的優點。我認為,聯邦制度是最有利於人類繁榮和自由的強大組織形式之一。我真羨慕已經採用這個制度的國家的命運。但是,我又總是不敢相信,實行聯邦的國家能夠在力量相等的條件下,與一個實行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國進行長期的鬥爭。在我看來,一個國家面對歐洲的幾個強大軍事君主國而敢於將主權分成兩個部分,簡直就是放棄自己的政權,也許由此放棄自己的生存,使國家的名字不復存在。但新大陸的令人嚮往之處,就在於人在那裡可以自我奮鬥。只要你去追求,就能獲得幸福和自由。” 可見,聯邦制最大的優點“就在於人在那裡可以自我奮鬥。只要你去追求,就能獲得幸福和自由。”

    一個聯邦制國家,由於存在著權力的彼此制衡,所以難以生產暴君,民眾處於一種田園牧歌的生活狀態。然而,在力量相等的條件下,一個實行中央集權的軍事強國,對於聯邦制的國家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楚國雖然地域很大,可是政府的行政組織能力很弱。所以,吳國能以五萬吳越之眾,一路破軍殺將,攻下了楚國都城——楚國的制度打不起閃電戰。

    後來楚悼王時期,吳起相楚六年,開展了一場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結果楚悼王身死法滅,連吳起都被貴族反攻倒算被殺死了。此後,楚國就在中央與地方勢力的博弈中迎來了戰國晚期。白起也是帶著幾萬人馬,一路殺向楚國都城。結果,楚國甚至都來不及反應,都城就丟了。

    所以,楚國雖然地域廣大,兵士眾多,但是與秦國相比,楚王手中能夠掌握的中央資源很有限。秦國在佔據了巴蜀之後,不管從人力、物力、財力已經不弱於楚國。封地國君對為國家開疆拓土的事情沒有興趣,除非打下來的地盤能夠分給自己。

    秦楚之爭,所爭的是政治制度。朝秦暮楚,說明的也是在大爭之世,究竟選擇哪種制度下,國家才能昌盛強大。歷史也證明了,在國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中央集權更容易調動國家整體資源參與競爭,勝率更高。

    這在如今的經濟領域裡,屢見不鮮。

  • 6 # 滄桑短笛

    一、統一是綜合國力

    歷史上、現代,都推崇統一,在中華文化中,統一就是正義、分裂就是罪惡。但是,這是秦始皇銘刻在中華骨髓裡的文化、精神。在秦始皇統一中華之前,統一才是綜合國力,卻未必被人們普遍認同。以楚國為例。

    楚國地處中華南部,北方諸侯鄙視楚國,所謂蠻夷的蠻,實際上指的就是中華南部。而楚國本身,大體也同樣接受這樣的觀點----自認蠻。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特別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向北看、獲得周王朝的分封國或者叫認可,成為國家的最高理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發動的戰爭,有的是直接攻擊周王室;有的是攻擊淮河地區,與北方諸侯國角力。但本質上,還是尋求周王室和北方諸侯國的認同。

    與此同時的是,楚國對南部楚國卻絲毫沒有興趣,五嶺以南的廣袤地區,又被楚國國君鄙視為蠻,山高林密、風習落後、生產力低下等等。導致南部楚國,雖名義上歸屬楚國,實際上楚王室並不能指揮排程。南部楚國部族林立,沒有大規模的部落。討伐、征戰,也就是擊潰戰。佔領的土地,既不能生產、又頻守當地人小部落的襲擾。

    “統一是綜合國力”,楚國是反面的典型。後世,秦國兼併楚國後,採取了軍事討伐和移民長居的政策,並攜帶更加先進的農耕技術傳授當地人。甚至不惜秦皇權被顛覆,也要保持這種政策的“不動搖”。也正是這種先進的政策,才真正讓楚國南部林立的部落,逐漸化入中華文明圈,並最終成為中華力量的組成部分:團結的力量、生產生活的力量、軍隊稅收的力量等等。

    人們都知道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實際上,秦國化楚,無論是在時間、地域、政策上,還是付諸的人力、財力、物力上,以及為此做出的犧牲,都遠遠比諸葛亮偉大的多。在哪個遙遠的時代,我們的先輩們就有如此博大的胸懷、高深的文化,我們不得不感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二、制度是最根本的先進

    中央集權郡縣制是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但是,中央集權、郡縣制,在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已經付諸了實踐(或者稱之為實驗)。以商於為例。商於地區被分封為商鞅的領地(從小的來說屬於部落,規模足夠大就是諸侯國了,大小不同、稱謂不同,但性質上是一樣的),但是商鞅卻並沒有在商於建立軍隊、享受稅收、施行自己的治國方式的權利。商於是秦國的一個縣,一切聽從秦國的指令,分封只是名義上的(虛封)。

    與秦國相反,楚國的部落,比如眾所周知的項梁項羽的江東項氏,比如屈原所在的楚國屈氏,人數眾多、實力強悍。在楚國,還有比項氏、屈氏更大、更強悍的氏族。他們在楚國廟堂有獨立的力量,並不完全受楚王驅使。當時的楚王,實際上相當於周朝的周王室;當時楚國的這些氏族,實際上相當於楚國國內的分封國。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以政治制度論,秦國是第一檔,施行了遠遠領先於其他七雄的政治制度;楚國是最低一檔,政治制度上明顯落後於其他六雄。

    楚國落後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楚國特別的特徵:患難時爆發出空前的團結和實力,安寧時氏族之間的矛盾不斷。當然,這並非楚國特有的,當時的周王朝同樣如此。春秋戰國幾百年,國內打的熱火朝天,血流成河,但是,卻沒有外族入侵。根本正在於,當時的中華有不言而喻的默契:一旦有外族入侵,立馬攜手禦敵。比如秦國、趙國,都直接面對匈奴的軍事壓力,但卻從未有過拿匈奴軍事壓力坑對方的事,反而屢屢幫一把。同樣的楚國,淮南淮北地區打了幾百年,也沒見楚國有多牛叉。面臨秦國精銳滅楚、國家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楚軍一戰即秦,連續追殺三天三夜不停頓,連破七道秦國要塞。打的秦軍丟盔卸甲,賴以成名的輜重、裝備,全部丟失。呵呵,可是20萬最精銳的秦軍,居然不堪一擊。這次戰鬥,固然有秦國將領失誤的因素,但是,能如此徹底擊潰秦軍的,戰國時期也唯一就這一次。

    這,都是政治制度使然。

    三、秦國幾年滅楚,這種說法有些表面了。

    秦軍滅楚之戰大敗之後,立刻再次聚集力量(綜合國力的最典型體現),第二年就再次發動了滅楚之戰。上一次是楚國一戰敗秦軍,這一次是秦軍一戰滅楚國。但是,所謂的滅楚,實際上是都城被破,楚王、廟堂大臣被俘。鬆散的楚國曆史上就不怎麼聽楚王的政令,楚國被滅同樣也不意味著整個楚國臣服秦國。征服楚國,需要把楚國境內的所有政治、軍事力量統統剿滅;更需要把楚國並未完全征服的南半個楚國作一個徹底的征服。正因如此,才有前面說到的秦軍、秦民大量駐守、遷徙到楚國----化楚徹底入中華!

    秦朝覆滅、漢朝建立之後,南越國客觀的存在於歷史上。劉邦建立的漢朝,實際上僅僅是半壁河山。漢朝始終無法剿滅南粵。到漢武帝劉徹,南粵因為自身的問題走向崩潰,漢武帝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南粵----歷史上的南半個楚國。

    “短短几年”?這個說法根本不成立。

  • 7 # 鳴鶴書苑

    1. 楚國相對於中原各國地廣人稀,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大”。雖然在很多歷史地圖中楚國看上去很大,但是楚國主要的城市都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到淮河流域地區,而這些地區的在東晉的“衣冠南渡”前人口都是比較匱乏,再往南的大部分割槽域都是無人區或者越人活動的地區了,這些地區更加無法給楚國中央政府提供多少人口、賦稅或者資源。在221年秦始皇滅亡六國,在全國設36郡時做過大概的戶籍統計,具估計,當時全華人口約3000萬,而秦國在發動滅六國戰爭前人口大概有1700萬左右,很可能是多於六國總和(滅亡前楚華人口估計600萬左右)。除了人口外,秦國在秦王政時期的制度、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都是六國中最為先進的,發動統一戰爭時秦國的總體實力很可能已經遠超六國之和了,楚國對其是難以望其項背。

    戰國中期形勢圖,從中可以大概看到楚國巔峰時期地廣人稀的“疆域”範圍

    2. 楚國的滅亡是一個積病成疾的過程,這個問題至少可以上溯到楚懷王時期(公元前328-前299年)。這期間楚懷王和屈原的故事想必大家是比較熟悉,楚國對秦國的兩次大規模作戰都最終失利,國君昏庸遭秦人俘獲,內部派系鬥爭嚴重、屈原遭流放等等,雖然在此時期楚國趁越國內亂滅了越國,但是這個擴張的收穫遠遠比不上對秦作戰的損失。

    楚懷王后是楚頃襄王(前298-前263年在位),期間楚國再遭秦國重創,陪都鄢和國都郢先後為秦國名將白起攻破,長江中游地區多次門戶大開,楚國西部疆域的多個重鎮徹底淪陷,十幾代楚王苦心經營的地區遭戰火摧毀。

    到後來楚考烈王時期(前262-前238)楚國遷都到了壽春,這種避開秦國鋒芒的讓步已經能夠反映出楚國很難正面對抗秦國的事實。另外楚考烈王時期楚春申君及李園專政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比較清楚,楚國仍然是內亂不停。總之從楚懷王到楚國滅國期間,楚國的國力一直在被大幅削弱,這種衰敗是來自內外兩方面的,一是被秦甚至其它各國圍攻,二是自己本身內亂不斷,因此到了秦王政時期,楚國的國力早已大不如前了。

    3. 楚國雖然“只抵抗”了幾年,但是也給秦國造成了很多麻煩。即便秦王政發動統一戰爭之前六十多年間,楚國已遭到多重削弱,但是六百多萬的龐大人口和十餘萬以上的大軍仍可雄踞一方,這是任何敵人不能輕視的。秦國第一次滅楚之戰是年輕將領李信帶領二十萬大軍,結果秦國鎩羽而歸,第二次才請出了戰國名將王翦動用了六十萬大軍完成了滅楚。對比一下其它東方六國,齊國幾乎是不戰而降,韓、魏都只抵抗了一年,秦先攻破燕國國都薊只花了一年,秦在滅楚之後再遠征遼東滅燕國殘部也是一年,只有趙國是在本土抵抗了秦國攻勢長達五年之久,如此看來只抵抗了三年多的楚國在六國當中已經是非常盡力了。

  • 8 # 史鑑說文老夫子

    喜歡歷史的老夫子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說,國土面積大並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標誌。楚國之所以版圖宏大,是因為當時楚國地處荒蠻,歷代君王不斷開墾土地,而且出現過幾個強硬君王對外擴張形成的局面。那既然如此,是不是楚國作為大國就一定是強國而能永久存在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初楚國莊王作為春秋五霸之一,可說是最強盛時期。但是到了後來公子棄疾繼位之後殺了伍奢,伍子胥逃到吳國。後來伍子胥率吳國軍隊攻打楚國直進郢都,鞭屍楚懷王,趕跑了楚昭王而差點兒滅亡楚國。自那時起,楚國已經開始出現衰敗的跡象。

    之後懷王被張儀兩次欺騙,致使楚國被成為秦國的魚肉,隨時都有滅國的危機出現。直到公元前262年,也就是考烈王元年,楚國割地予秦國求和,國力更加衰弱。後考烈王聯合諸侯進攻秦國,結果大敗。考烈王去世後,楚幽王繼位,這時候的楚國雖然版圖還在,但國家已經進入到日暮西山階段,基本上已經無力與秦國抗衡。幽王在位十年之中國內動亂,春申君被殺,更加劇了國家的衰弱。幽王死去,哀王繼位,只短短的兩個月,負芻殺死哀王繼位。秦國趁勢攻打楚國,秦大將王翦、蒙武在負芻五年殺死楚國大將項燕,俘虜負芻,終於滅掉楚國。

    楚國滅亡,其實並不是短短的幾年,而是長期累積的矛盾爆發造成的惡果。太史公《史記》評價楚國滅亡的原因說:“棄疾以製造內亂而即位,寵幸秦國女子,也太過分了,幾乎再度使國家滅亡!”所以說,楚國滅亡,其實從棄疾時期就埋下了隱患。當初要不是吳國還有後顧之憂,棄疾的屍體被鞭之後,昭王逃跑,楚國在那時候就應該滅亡了。後來的楚國內部,君王內不修德行,外不施謀略,王室眾人爭權奪利不顧大局,諸多因素加起來,才是楚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 9 # 津城沐雨

    楚國的國土面積最大,國力也曾經達到頂峰,問鼎中原,但是從戰國時期,尤其是楚懷王后期開始,楚國開始走下坡路,並最終被滅。總結起來有四個原因:

    第一,楚國雖大,卻地廣人稀,地處荊蠻,制約了發展。

    楚國經過幾百年的不斷擴張,吞併諸國,實力不斷壯大,在春秋時期成為南方一霸,其國土東達吳越,西臨巴蜀,北接中原,戰國時期滅越後完全控制南方,是各國中面積最大的諸侯國。

    但是楚國地處荊蠻,很多地方名義上是楚國的地方,但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並不像中原地帶發達,制約了楚國的發展。

    第二,楚國後期沒有再出像楚莊王那樣有雄才大略的國君。

    楚國後期沒有特別厲害的國君,尤其楚懷王時期,懷王被秦國扣押,楚國與秦交惡,新繼任國君也沒有勵精圖治改變楚國現狀,當各國都在改革變法重用人才之際,楚國相對沒有大的變革,舊貴族仍然有很大的勢力,不能緊跟時代步伐。

    楚國後期國君的平庸,使楚國在列國征伐中逐漸衰落,國雖大,卻是虛胖,沒有紮實的國力。

    第三,秦國並不是短短几年滅掉楚國的,而是經過了幾代國君長期的削弱。

    楚國國土廣大,秦國也並不是一口吃掉楚國的,而是經過了幾代國君的不斷努力,才在秦王政時期完成最後一擊。

    秦國在商鞅變法發跡後,首先是成功控制巴蜀,制止了楚國西進勢頭,扼制了楚國的上游,後經過大規模的藍田之戰和丹陽之戰,大力削弱了楚國,佔領郢都,吞併楚國發祥地,逼迫楚國東遷,楚國經過幾次大戰失敗,喪師丟土,國力大損,不斷衰落。在秦王政時期,才被最後一擊,滅國。

    第四,一個國家如果不行了,緊靠地利優勢難以阻擋被滅亡的命運。

    楚國在戰國後期,國力衰落,國君平庸,大臣腐敗,雖然有長江等江河湖沼作為屏障,也難以阻擋秦國的虎狼之師。

  • 10 # 史海尋蹤

    楚國是戰國時期南方大國,疆域遼闊,同為七雄的幾個中原大國韓魏趙跟楚國相比,體量疆土相差巨大。但最後建立一統基業的是秦國,而不是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大楚呢?

    楚國雖大,卻有一個最致命的地方。國內貴族實力太強,以屈、景、昭三家最大。貴族們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一旦楚國要出兵打仗,楚王還得同這些貴族們商量。

    屈、景、昭三家把持著楚國朝政,最高長官——令尹,更是由三家輪流擔任。這無疑極大的削弱了楚國的王權,造成力量分散,對外始終不能形成合力。

    當王翦率領秦國六十萬大軍逼近楚國都時,貴族們才驚慌起來。各家拼湊了幾十萬大軍,以抵禦秦軍進攻。而老謀深算的王翦並沒有急著進攻,反而是悠閒自得的安營紮寨,使用了“拖”戰術。果然奏效,一個多月過去了,楚國的各家勢力坐不住了,大軍在外,一天要耗去多少錢糧啊,我家的隊伍放在前面,他家的部署在後,打起來第一個上,太吃虧…紛紛盤算自己的利益得失。而王翦趁其軍心浮動時,一舉擊潰。

    秦不是一朝強大,而楚也並非一朝衰弱。楚悼王曾用吳起變法,要點為:施行法制、奪已襲三代貴族爵祿、整頓吏治、糾風正氣。楚國雖因此強大,而變法觸犯到貴族階層的利益,楚悼王剛死,吳起則被貴族射殺於楚悼王的葬禮上。楚國未能如秦貫徹變法,錯失強大良機。

    再一點就是領導者不力。楚國經楚宣、威王近四十年努力,已至鼎盛,出了一位楚懷王,對應時期是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這位楚懷王先是被張儀以600裡地為餌,斷絕與齊國的聯盟,後又被秦誘騙扣為人質,其後繼位楚王才幹也是乏善可陳,一直被強秦不斷擠壓削弱。從此楚國進入了下行軌道,直至公元前223年,被秦所滅。

  • 11 # 沉140769451

    楚國可是六國中最難滅的一個,秦軍第一次滅楚就是慘敗,秦始皇不得不主動找王翦認錯,動用秦國可以動用的全部軍隊,請王翦帶兵滅楚,為了讓秦王放心,王翦老是寫信給秦始皇要房子、要地,證明自己將來只想當田舍翁,入楚後,也沒敢上去就打,而是與楚軍長期對峙,以麻痺楚軍,秦軍不打仗,就在營地裡丟石頭玩,最後,楚軍懈怠,秦軍才抓住時機最終滅楚。

    楚國敗亡,首先源於戰國初期吳起變法的失敗,楚國沒能實現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改革,國家表面統一,實則四分五裂,分別掌握在楚王室和各大氏族手中,相互存在矛盾分歧,各自為自己氏族的利益盤算,豢養自己的軍隊,對王室的命令,陽奉陰違,不願聽從調遣,秦軍入侵時,唯有項氏願意頃力為國抗秦,各氏族多有私心。

    其次,由於變法的失敗,楚軍也沒有得到改革,還是一支擁有大輛戰車的陳舊軍隊,野戰機動能力差,當楚軍因長期對峙無戰,各氏族軍無心久持,各自猜疑,鬧矛盾,行將自行潰散時,項燕被迫率楚軍後撤休整,秦軍趁機在楚軍後撤途中追擊,利用秦騎兵的野戰機動優勢,大破楚軍。

    一句話:楚國就輸在內部不團結上。

  • 12 # 朝雨塵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為當時領土最大的國家,長期雄霸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均發達,富有特色的『楚文化』可以和中原文化相媲美。出於楚懷王時期的《戰國策.楚策》中記有: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恈交爭,其勢不兩立…這樣傳統中的強國,何如不久竟和中原各國幾乎同時敗亡在秦國之下呢?這其中除了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外,它自身的原因也是亡國的主要因素。

    從春秋中葉起,楚國就呈現政治守舊沒落,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之勢,特別是在悼王時期的吳起變法不徹底,在楚國曆史上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國家的衰敗在變法夭折後逐漸顯現。至懷王,頃襄王期間,屈原想變法強國而不得,竟遭至數次流放,最終因絕望而投江自盡。可以看出,楚國是長期處在君主昏庸無能,奸臣當道的局面,在那個兼併戰爭不斷的紛亂年代,國無明君,豈無滅亡之禍?

    相比於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歷代就有作為的君主輩出,他們任用賢能,為秦國的崛起和弱變強奠定基礎。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勢力迅速強大,到了秦王嬴政時期,已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

    秦統一之勢在即,公元前224年,老將王翦率60萬大軍伐楚,戰敗並殺害了楚國大將項燕,項燕死了,楚國再無抵抗能力。兩年後,楚都城壽春被攻,俘獲楚王負芻,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正值強盛時期的秦國,兵強將勇,銳不可擋,豈是腐敗的楚國可敵?

  • 13 # 桃花一簇開無主

    從面積來講,楚國確實最大,也是最有實力的一個國家,春秋事情,楚晉爭霸是主題,但是到了戰國,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楚國的實力由於各種原因收到了削弱,聽我慢慢道來

    春秋的霸主之一

    春秋事情,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是爭霸的主題,楚莊王也是五霸之一,兩國家延續了百餘年。後來晉國想到了一個辦法,派人到楚國的後方吳國去訓練吳國計程車兵,提升吳國的實力,吳國本來是一個蠻夷之地,在晉國的幫助下,發展迅速,實力大增

    在楚國後方經常打獵抓兔子啥的,給楚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尤其是伍子胥和孫武到了之後,吳國大勝,這倆人幫助吳國大敗楚國,打到了郢,後來要不是秦國出兵幫忙,楚國可能就徹底完蛋了。

    經過這個,楚國的實力受到了很大影響

    戰國亂鬥

    戰國之所以叫戰國,就是這些國家都很彪悍,戰爭不斷

    尤其晉國分裂出的魏國和趙國,透過變法,富國強兵,成為開局統一中原的候選者

    而此時的楚國,雖然由於吳起老師也來變化,打通了任督六脈,但是不行頑固的舊勢力居然射死了吳起,變法也夭折了

    楚國又成了昏昏之國

    後來又出了一個叫楚懷王的傻小子,治理國家的能力不行,不過瞎折騰的能力倒是不小,最後客死他國

    這個時候的楚國,雖然地盤最大,但是人口不是最多,制度不是最先進,士兵不是最勇猛,經濟不是最發展,文化也更不行了,你說楚國靠什麼統一天下

    亡國是必然

    楚國是悲劇

    說到能一統天下的國家,有魏國,有趙國,有秦國,楚國其實也應該是一個候選,但是僅僅是候選,戰國的楚國已經是屬於二流國家,老大帝國而已,僵而不死而已

    一個內部沒有活力,外部沒有士氣的國家是不可能有長足發展的

    縱使李斯之流輔佐了楚國,楚國也統一不了天下

    後來的項羽也是一樣,假模假樣統一了天下,以為是楚,但是沒想到,其實是為了漢再做嫁衣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速路停車被後車追尾,為什麼前車無責?快速路隨便停車為嘛一點責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