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紋章指尖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出自明朝林鴻的《飲酒》。踐,即“實踐”。大意是說,即便熟讀書破萬卷,知識爛熟於心、能夠脫口而談,但連其中一句話都不能付諸實踐,那麼讀萬卷書也毫無用處。這裡透過“萬卷”與“一語”的對比,強調了誇誇其淡、不事行動的後果,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說明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 2 # 馬振廷1

    一語沒能踐,一語,書中一句之意,一語也做不到。萬卷徒虛空,空有萬卷大道理有何用呢?這是對學者的平價。

    不是民間所用,絕學無優,是道家無為入靜之法。

    一語不能踐,這一語可不簡單,特別對照當下談養生千千萬萬,大都搬出了,莊子,王陽明,之婁很多人,查查壽命不比常人歲數多,一言長生不能踐,所有論道皆廢談,有人捧他當聖人,有人拜他為神仙。同一個道理。還有人稱之為聖人,不是聖人者壽命一百多歲多的是呢。

  • 3 # 言者青青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出自明代林鴻《飲酒》詩:“古人既已死, 古道存遺書。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網路圖片)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這兩句詩是說:假如一句話都不能付諸實踐,縱然讀萬卷書也是徒勞而空空如也的。以“一語”對“萬卷”,透過“一”與“萬”的對比反差,較為直觀地強化了讀書承諾的道理。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旨在闡述讀書與實踐,學與用的關係。強調讀書的目的在於指導行動,只會讀書卻不能付諸實踐的人,學問再多也無用處。

    書是知識的彙編,是人類智慧所凝聚的精華,是寶貴財富。對於這一財富如何讀懂?運用?擺在了我們今天每個期望進步人的面前。

    書是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多彩。讀書很自然成了今天人們獲得知識的需求,只有讀書,才能知道書的內容,才能理解和掌握書所提供的知識。

    如何讀書?把書讀好?這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個課題。如果我們按照死記硬背,不去帶著問題學,從實踐中學,那麼就會走向“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的境地,必將一無所獲,學和用的脫節,必然起不到把書讀好的效果。

    總之,“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揭示出讀書與實踐,學與用的讀書承諾道理。因為讀書與實踐,學與用脫節,會產生“讀書無用論”錯誤認識,對自己真正掌握書本知識有百害而無一利!

  • 4 # 老武小侃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出自明代古詩《飲酒》,大意是說,假如一句話都不能付諸實踐,縱然讀萬卷詩書也是枉然。

    全詩:

    飲酒

    儒生好奇古,出口談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談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遺書。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我願但飲酒,不復知其餘。

    君看醉鄉人,乃在天地初。

    創作背景

    作者所處的年代,文化界復古主義思想氾濫,許多讀書人對現實不滿,無力也不做出改變現實的努力,卻一味地緬懷古往,誇誇其談。作者作此詩來批判這種理想與實踐的脫節、認識與實踐的背離的社會現象。

    廣大的文人們雖然飽覽經書,博古通今,卻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只好紙上談兵,不見諸實踐,縱使讀上萬卷書也是白搭。這一聯透過“萬卷”與“一語”來巧妙對比,是針對第一聯“出口談唐虞”而發,它揭示了哲學中認知與實踐的辯證關係。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指導自身的實踐。但要發揮它的作用,就必須要與實際密切聯絡。反之,理論再高深、再廣博,都是猶如鏡花水月,是徒勞的,空虛的。

    這一聯詩,對我們現代社會的學習與工作也具有警示意義。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實踐,只有在實際的工作中探索實踐,才能發現真問題,也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有古語叫做“知行合一”,說的也是一個道理,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品質,我們做工作一定要了解、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麼、癥結在哪裡,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要解決實際問題,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使理論落到實處,才能推動我們學習與工作的有效發展。

  • 5 # 宥樂有文

    就是不能讀“死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說實踐的重要性。知識要掌握並能運用才是真掌握。否則知識永遠是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要學以致用。

  • 6 # 張勁逸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實際說到做人和做事兩個層次的道理。

    首先,知識就是力量,讀萬卷書的目的,就為了更好,更有力量運用於實踐中。沒有進行實踐的讀書,就是空口理論家。只是花架子。所以歷來對這種行為,都有"誇誇其談","清談誤國"的指責和批判。

    其次,自古以來,我們泱泱大國一直遵從儒家思想,提倡讀書做人要有"仁義禮智信"的傳統道德倫理規則。大到保家衛國,為國盡忠,捨身取義,都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小到書法寫字也講究"字如其人"。都在強調一個人的品行道德表現。還有目前我們的"兩學一做"的學習活動,都在至始至終強調學習理論和認真實踐,言必行,行必果的大原則。甚至把它上升到治國理政的高度。

  • 7 #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對讀書人對現實的一種要求,意思是讀書少,也沒有條件體現或實踐,你讀上萬卷有何意義,無用啊,是對教育,社會實踐不滿的無奈和哀嘆

  • 8 # 登攀

    此句出自明代詩人林鴻的五言明志詩《飲酒》。短短十個字,道出了學習知識與付諸實踐結合的重要性。

    一、如果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科學化,合理化,系統化地運用到我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那讀再多的書,掌握再多的知識也徒勞無益,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對個人而言,充其量只能是個“書呆子”而已,並沒有讓知識產生力量,創造美出好生活。

    二、詩人用此句反襯出,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的知識觀。就是既要用學到的知識指導我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更要注重從實踐中檢驗書本知識正確與否,這是辯證統一的。學而不用,不明對錯,就不會實現知識的真正價值,讀書的意義也就不能得到體現。南宋詩人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與這一層意思有相近之處。

    所以,學而不迂(指迂腐),大膽實踐,學以致用,才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才是實現知識價值和自身價值的唯一正確途徑。

  • 9 # GEN

    知識要和能力相配,知識要和道德相配才是讀書的意義。

    你讀再多的書,如果沒有道德,一句簡單的承諾都無法兌現,一件簡單的事情都不去行成,你所讀過的書都是白讀了。 知行合一才是讀書的本質,學以致用,德智體美是讀書中學到最基本的知識,古人追求的是仁義禮智信。所以不要因為讀書而讀書,不能讓慾望與惰性改變讀書的初衷,改變了人的真性情。 還有一句話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能眼高手低。事無鉅細,也有人說從小事做起。理論結合實踐才能鍛鍊一個人。紙上談兵的誇誇其談只是誤人子弟最後把自己變成趙括之流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10 # 圓化者

    答:讀書為求知,知行合一。讀書為明理,理明應踐行。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所揭示的

    讀書承諾道理就是:讀書所學到的知識,若一點也不能用於做事,讀書所明白的道理,不能指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不能有實踐上的意義,讀多少書都白讀,讀書所得到盡是空虛。

    讀書能使人有知,使人明理。知與行是一個整體。有知無行,所知無用,書就白讀。

    讀書不但能讓人知天文地理,具體技藝,知社會與人生常識道理,也能讓人知社會發展方向,人生大目標的整體哲理。“知行合一,止於至善”。知最高不變的原則,對原則的堅守奉行,才體現其知。知不由行去落實,就空有所知,即使讀萬卷之書,也是徒然之舉。

  • 11 # 靈明緣覺

    明.林鴻巜飲酒》

    儒生好奇古,出口談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談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遺書。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我願但飲酒,不復知其餘。

    君看醉鄉人,乃在天地初。

    詩中“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其實聯絡上下文,完全能明白詩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原文翻譯:

    儒生喜歡誇誇其談,樂於言古,開口必是堯舜禹,堯怎麼怎麼樣,舜怎麼怎麼樣,禹怎麼怎樣。

    唉! 倘若儒生們生在伏羲氏那個年代,那時候沒有唐虞可說,他們又該如何呢?

    古人既便已死去,但還是把思想精華凝聚成書,留傳了下來,等待後來者去撿取。這是古人為我們所夠做的,但是 身為後人又做了什麼呢?

    書中所說的一言一語,一點也不能夠去實踐,踐行,既便空有萬卷書,又有什麼用。

    如果是酒的話,我願多喝點,有多少我喝多少,你看那些自我麻醉、沉醉其中的儒生,還在混沌裡面待著呢!

    這首詩說了個什麼道理?

    實際上,就是奉勸讀書人,要去勇於實踐,實踐出真知。空有萬卷書有什麼用?誇誇其談,誤人誤己。退一步說,書籍是前人留下的智慧,也是證明前人存在的證據,“我思故我在”是前人的,但不是讀者的。薪火相傳,讀者不能守舊,固步自封,即要傳承還要創新,方不負後來人之名。

  • 12 # xinyuxindejiaoliu

    周易有云:學以致用,大吉。

    反過來則是:學而不用,非吉。

    所有知道的都是需要去踐行的、

    而不是用來知道的!

    如果知道僅僅用於知道,

    很多事不去不知道,

    反而徒增煩惱。

    成功者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知行合一。

    失敗者並不一定是知道少的人士,

    他們共同的特點恰恰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人。

  • 13 # 雲遊24735908485

    這句話揭示了人在讀書過程中,不能虛偽,要完全理解每一句話的真實含義,否則讀再多的書也是徒勞無益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

    一,每一本書每篇文章或知識都在意義和理論上連貫聯絡的。不能隨意丟棄或小看某一句話,或者覺得某句話很難理解就放棄它。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整個的知識理論在理解上脫節或失聯。使整個領域的知識理論體系有如一棟高樓在某一樓出現了隱患,就會危及整個大樓的安全,成為危樓而報廢。 可見“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的讀書承諾道理的重要性。這不光是在某一領域一本書不能搞懂的問題,而是整個領域裡讀的萬卷書也會失去本質的意義和作用。

    二,既然在某域的知識體系連貫聯絡不上,那麼我們要用這一領域的書本中的知識理論體系來指導實踐活動的時候,就會顧此失彼,無法正常地把事情或工程處理好。那就真正地成了百無一用的書生了。這樣的讀書人就失去他(她)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所以說“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這句話揭示的讀書承諾道理是多麼重要。我們讀書就要認真地理解每一句話的含義,不能虛偽,不能放棄每一句話的真正意義或內涵,否則讀再多書也是徒勞無益的。

  • 14 # 三豐燎原

    讀書不和時勢結合,用於實踐,永遠處於浮在空中不接地氣的階段。

    所有道理從勞動中來,從生活中來又要指導下次實踐,迴圈往復!

    否則都是空洞的,不接地氣的,不能解決問題的偽道理。

  • 15 # 三匹山

    我認為古代文人的一語主要是指治國理念,或者哲學思想,萬卷則指以科考時皇帝容易出題的書本為主。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說的就是如果自己的治國理念不能踐行,那麼科考當官就沒什麼意義,不如灑脫做人,做個隱士。

    放到現代,就是如果不能去踐行自己的理想,不如吃喝等死。

    如果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不如早做其他打算。

  • 16 # 漢字文化講堂

    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實踐出真知”。其實人有幾重境界,自己根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知道也能做到。知道的同時做到,就叫做知行合一。

    儒家經典《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的最高境界是去實踐。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知道做不到。這就是雞湯灌了不少,但仍在原地困守的原因所在。就是缺乏落實,或者是雖然落實了,要麼沒有全身心投入,要麼沒有堅持到底。正如有人說:儘管我們懂得了好多道理,確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道理所在。

    所以,我們學知識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不管是對生活中的,還是對精神上的。過去,先賢荀子就說過,一些人學了知識誇誇其談,只不過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淵博,這樣把知識作為作秀的手段,而不是自我修行提高素養的必有手段,這樣去做學問是不會有什麼實際成果的。

    路,寫在書上,只是一個字,掛在牆上,只是一幅畫,只有自己真正走了,才知道多寬多長,哪裡崎嶇,哪裡平坦,而這點點滴滴都後加深你對什麼是路的深刻認識!

  • 17 # 詩畫同源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此句,摘自明代詩人林鴻的《飲酒》詩。

    林鴻是個師法唐風的詩人,曾被譽為:明代開國“第一詩人”,足見其人學養不凡。

    這句被後來文人雅士頻繁引用的詩句實可謂意義深刻,已遠遠超出了詩人當年的那種憤懟社會復古現象的怨怒情緒。它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警醒後人,實踐,比讀書更重要!因此寫到:“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一個人,讀了很多書,知道了很多古往今來的故事,卻連一句話的“實踐”都沒有,那又有什麼用呢?縱使千萬卷之多,也只能是虛無縹緲的虛空,空中之樓閣,鏡中花,水中月!

    馬克思曾經在1845年論述人的思維時提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從此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實踐出真知”的原始出處。

    那麼,一八四五年,是中國的什麼朝代呢?清朝(1636年-1912年)。而林鴻是明代洪武年間人士,史書記載,林鴻,字子羽,福建福清縣城宏(橫)街人。明洪武十六年前後在世(1383)。

    而馬克思生於1818年……

    也就是說,早在馬克思提出,實踐出真知的理論前400多年,詩人林鴻就以詩歌的方式告誡“學人”,實踐,優於讀書!實踐,勝於讀死書,死讀書!要勇於實踐,敢於實踐,長於實踐!

    韓愈在《謝自然》裡說:“人生處萬類, 知識最為賢。”他道出了知識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而現代人獲得知識的伊始大都是“讀書”。人的一生裡,獲得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可更為重要的是理論一定要聯絡實際才行。否則,一旦脫離了實踐就真的是——“萬卷徒空虛”了!

  • 18 # 山會長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揭示的是一個道理,那就是“知行合一”。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出自明•周立《飲酒》:“儒生好奇古,出口談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談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遺書。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我願但飲酒,不復知其餘。 君看醉鄉人,乃在天地初。”兩句的意思是,假如一句話都不能付諸實踐,縱然讀萬卷詩書也是枉然。

    這兩句詩旨在闡述讀書與實踐的關係,指出讀書的目的在於指導行動,只會讀書卻不能付諸實踐的人,學問再多也無用處。說明做人做事要知行合一、言信行果、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別號陽明)提出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王守仁生存的年代比詩人周立晚約100年,有可能其知行合一思想,借鑑於該詩句的含義。

    “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首先,知行是一致的,不能割裂開來,即不能只知不行,也不能只行不知。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其次,知為了行,知而不行,不如不知。如同“學而不學不如不學”。知是前提,行是目的,不行,知就沒有意義,不知,行就缺乏條件,可能走彎路,達不到目標。另外,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再次,行是為了更好的知。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知不行,就難以證明所知是否是真知?也就不能促進知的提升,獲得更豐富的知識。

    總之,“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揭示的是知行合一的道理,也說明了知行一致的重要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澳門有哪些手信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