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源來有我

    在戰疫特殊時期,我對孩子的愛彌散整個線上學習,晨誦、活動、練習、交流、陪伴……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

    線上直播

    學校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僅僅把這些資源推送給學生,勢必讓學習流於形式,效果變得空洞。為此,我在優選資源的同時,開通釘釘直播,用網際網路架起學習的通道。每天按照學校課程表安排,帶領學生一起觀看空中資源,連麥與學生進行互動,師生面對面,既保證了學習時間,更保證了學習效果。

    內容豐富

    空中課堂,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眼睛會受傷害,其實老師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如何讓孩子既能學習,還不受傷害呢?我給孩子們適時穿插音樂欣賞、手工製作、眼保健操、七彩Sunny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勞逸結合,快樂學習。

    閱讀指導

    每天閱讀一小時,首先線上指導閱讀的書目以及閱讀的方法,然後留給學生時間去閱讀、寫讀書筆記、讀書體會和好書推薦。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讀書生活成為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戰疫子女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一群人犧牲了個人的假日休息時間、與家人的團聚時光,更犧牲了自身遠離病毒的安全。舍小家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工作在戰役一線。對於他們的子女,我更是關愛有加。利用微信、朋友圈,時時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對其進行個別線上輔導,為家長解決了後顧之憂,家長非常感激。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是人性中最美麗、最閃光的東西。常懷愛與責任,必定能收穫理解和支援。接下來的日子讓我們共同攜手,一起努力,用愛為每一個孩子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 2 # 慧精牘

    我大體總結了下主要的方面:

    1全家實現居家電子辦公

    孩子學網課,父母用釘釘。把家庭變成了小的辦公室。老少全上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參與其中。

    2 父母get新技能

    由於平時對網課軟體缺少使用經驗,手機,筆記本,桌上型電腦,Pad,讓家長的除錯忙的不亦樂乎。

    3老師成了網紅

    平時線下課技能滿滿的老師,終於體驗了一把網紅的直播感受。雖然有些小插曲,但是負責的態度是不打折的!

    4家裡變成了列印店

    很多地區的學生作業讓印表機火力全開,家裡有了一股油墨味。

    5老師上課壓力大

    全家都在一起陪孩子上課,老師坐在網路的另一端發現自己的課程引起了全家的關注。

    6父母成了助教

    為了更好的保證孩子網課效果,父母除了忙著自己的工作和照顧好家庭,還要擔任助教,監督孩子上課質量。雙師隊伍裡有了兼職的父母助教。

    7 直播的尷尬

    部分課程因為涉及到了敏感詞,導致了無法進行。老師的操作不當,讓學生體驗到了尷尬的幽默……

    總之,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所有人對網課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和了解。

    其實無論有何種不足,網課是與孩子以後學業接軌的最佳選擇,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現在很多地區也進行了調整和最佳化。請大家多些理解和接納。

    同時這些經歷也對網課起到了促進和幫助。

    冬天走了,春天還會遠嗎?

    相信很快,我們的一切都恢復了!

  • 3 # 我的小夢想118

    我們學校進行網路授課,已經有20天左右了,在這期間我是喜憂參半啊。

    喜的是我又可以和同學們在一塊學習了。雖然不見面,在網上陪伴著孩子們學習,內心還是非常的高興的。今年情況特殊,假期一再延長,假如不監督,不採取一種方式讓孩子們學點東西,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一種惰性,就不再適應學習的生活。現在我們進行網路授課,一方面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另外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始終保持一種學習的態勢,同時網路授課也解決了一些家長輔導不了孩子學習的難題。這怎麼不是一件令人高興歡喜的事呢?

    憂的是班中的一部分學生不具備上網課的條件。雖然學校和老師都願意開學之後重新講述課文,單獨給他們加以輔導,但是總感覺網路授課對這些學生是一種冷落,這些孩子的內心一定會非常的失落的。有些父母已經出去打工了,或者出去工作了,沒有人監督孩子學習,孩子小,學習自覺性比較差,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之下,可能手機或者電腦就會成為孩子的玩具,這樣又影響了孩子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由於家庭條件不太好,沒有網路,也沒有多餘的手機或者電腦,供孩子們進行網路學習。這種種現象的存在,怎能不讓我這個老師感到擔憂發愁呢?

    春天來了,外面Sunny燦爛,春暖花開。我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老師和學生一定會開心的相聚在校園。

  • 4 # 上課時出小差

    我想從一個農村的老師角度去談一個問題,當然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網課的點名儀式

    每天統計線上的學生——點名。每天都會因各種原因出現了學生不線上的情況,然後再群裡呼叫學生,呼叫學生家長,最終找到學生,詢問原因,記錄在冊,做好統計,半個小時過去了。而且點名是每節課都要進行的一個儀式,家長,學生,老師三者的頭都要炸了。

    其次,網課中的互動——一潭死水

    在網課中,老師如果想和學生互動,畫面就是任爾東南西北風,我就是不出聲。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很難把握。

    最後,網課的作業——作業就是沒作業

    無論老師在群裡是多麼兢兢業業的佈置作業,又是怎麼痛心疾首的呼喊交作業的,可是最終回報他們的作業就是沒有人做作業,等於沒有作業!

    網課開始以來,不論是家長、學生、還是老師都是怨聲載道,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早日回到學校。

  • 5 # 螢火課堂

    網課開播一來,家長和教師從當初的質疑種慢慢走出來。認真分析當下的網路直播課程,我們會發現,這些精心組織的影片,是普通老師做不到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書本知識與資訊科技相結合,生動的高效率地展現給師生們學習。我覺得,作為教師,教學中要向更高標準出發,反思自己課堂的不足,充分重視課堂的儀式感。作為家長,要起到監督輔導的責任,而不是全部推給老師,也要適當跟上教育的改革步伐,接受新事物。作為學生,更應該掌握各學科的學習方法,養成好習慣,培養正當興趣愛好,學會和別人交流溝通。期待更好的事情發生。

  • 6 # 心靈書吧wkq

    對我來說,網課不僅是半個多月而是一個多月!儀式感是滿滿的。

    從1月31日開始進入第一階段,接到通知制定網課複習計劃,和同年級老師商量具體操作步驟。培訓抖音平臺直播使用方法,用單位統一賬號上大課,為了監控直播效果,開通了自己的抖音直播。從此開始了備網課、直播前在自己直播間試播完善改進、兩天一次直播,不直播時管理同學科直播間管理、每天直播結束後在q群佈置批改作業輔導作業……那段時間無論是工作群還是私人群,談論的都是“我用啥方法固定手機”“網播作業怎樣處理”“直播間咋銜接”“用語操作不違規避免禁播”“咋避免學生把心思用在刷禮物上”……我想上班,不想當主播,成了大家的心聲。

    從2月15日下午騰訊課堂培訓開始,我們進入了第二階段:分班上課。由於前段時間經驗積累,用騰訊課堂後避免了很多非專業干擾,操作起來和平時差異不大。每天早中晚滿滿當當地直播間講課、作業評講,班主任提醒 匯出學生聽課列表、每節課前分享自己房間邀請學生加入,課後每個班級群作業佈置作業批改提醒……在網上呆的時間無法計算,時間被網播填滿,家人溝通時間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工作群裡討論的問題變成“進房間的人變少了”“交作業的人積極性不高”“準確率達到……”“眼睛遭不住了”“孩子悶悶不樂,老公抱怨咋辦”……救救我們的眼睛,成了大家的心聲!

    從3月4日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單招報名,部分班級合班上課,藝體班繼續落實120天高考衝刺計劃。紙質版複習資料陸續到位,透過各種方式送資料成了探討的話題。3月8日停播慶節,組織老師們把自己負責鄉鎮的學生資料送到指定地點,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領取。自此,網播變換一種方式和教學工作的完美結合才算真正完成,教學質量檢測成了之後老師們探討的永久話題。

    生活每天都是現場直播,網課更是特殊時期老師的現場直播。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承認矛盾、揭示矛盾、解決矛盾,是人類所有活動的概括。我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在網課中不斷學習提高,享受儀式感的同時感悟了生命的意義。

  • 7 # 地球9999

    人生需要儀式感,需要激情與詩意,也需要莊重與規範。在開始為期半個多月的網課中,我也算是給足了儀式感吧。

    呼叫“洞么”,呼叫“洞么”……湊齊人數是進入學習的第一儀式。它預示著一天的開始,告訴所有人進入狀態,嚴陣以待,以飽滿的精神投入於初升的太陽中。這是時間觀念的強化,是學習習慣的養成。有了這樣的儀式感,每天的網課每天的學習,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深植於學生的內心,並且調動著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二儀式是佈置學習任務。每天固定時間導引學生努力的方向,開啟一天的學習程序。“週一語文學習任務:1、早背誦《曹劌論戰》,2、閱讀《天涯共讀十五》,3、每天一練”,4、語文模擬試卷三。”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學習,不至於讓他們茫然或盲目,更讓他們明確,每天都有事做,需要馬不停蹄前行。當你在某一天停止釋出學習任務的時候,就會有人發問,今天怎麼沒有安排學習任務。

    第四儀式是批改作業。這是艱難的一步。改著學生拍照過來的作業,你才知道什麼是五味雜陳。用繪圖軟體來批閱圖片,你才知道什麼是情非得已。學生看到作業批改了,他才會及時完成任務,他才不會馬虎應付過去。讓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作業被批改,這就是一種儀式,這是堅定他們信念的儀式。

    最後的儀式是錄製影片,將所有問題彙總並解析,透過直播方式釋出給學生。這才是最難的,一個影片都會錄製五六遍甚至更多。這時候才體會到當主播好辛苦。但是,這是經驗總結,是必須的呢!大概也是讓你感受“網紅”的滋味了。

    這是每天的工作程式,也充滿了滿滿的儀式感。你說呢?張愛玲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相信網課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會有別樣的收穫!

    一起加油!

  • 8 # 共享眾達

    已經累計在線上課48小時了,從一開始的惴惴不安,到現在勉強把握節奏,一路走來,始終如履薄冰。

    網路課與線下課差別蠻大的,比如說線下課個別學生走神,我走過去拍一學生,就回來了。線下課不一樣,他掉線了,系統會提醒你,“某某同學離開了教室”,過一下,又是“某某某同學進入了教室”,感覺孩子跑來跑去的。一開始非常難受。最為煎熬的是,好不容易感覺有狀態了,正要慷慨激昂,一個同學問題反饋,“老師,卡頓”,連發100條……

    因為頭一次接觸直播課,所以備課特別認真,一次課,課件裡的動畫都要花我整個上午或是整個下午。

    開課前30分鐘,我就會進教室,跟早來的同學玩玩遊戲,比較有趣的,像百度上找圖片讓孩子猜成語,24點,成語接龍,雖然見不到孩子,總希望他們能開心快樂。

    在農村,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儀式感,或是有些與眾不同,我在大石頭上寫過板書,在泥塘裡推演過公式,把三塊床板湊成黑板,拿化石當做粉筆拍過影片。

    總之,我希望學生們能感受到:生活雖清淡也有精彩,在困難裡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積極面對,all will be well 。

  • 9 # 六個小六子

    我保證了不管聽不聽得懂都同時把電腦開啟看PPT,手機播課,偶爾還會課前預習。但是就像我說的,不管聽不聽得懂我都會這麼做,所以最後結果也是不去管聽沒聽懂。

    我覺得吧,在網課中自學還是很有必要的。老師沒當面授課,他就看不到下面一排排迷茫的小眼睛,就不會停下來解釋,然後一節課就噼噼啪啪跟放鞭炮似的停都停不下來。我總結了一下,要想學好專業課,預習很重要,畢竟老師是一節課能講90張PPT的“高階生物”,知道要講的知識點,然後廣泛查閱資料,對實驗的起因,經過熟悉,結果得來的公式、分析方法才可以爛熟於心。對於理論,我覺得搜題對我這種對PPT不熟悉的娃兒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邊搜邊背,然後自己進網做定時測試,自己訂正。講到這裡,我不得不又提一嘴我自己的血淚史。定時測試90分鐘,我以小白的孤勇之氣做了第一次,歷時81分鐘,還只做了單項選擇,56分。第二次之前,我把第一份試卷每道題都訂正了,稍微推敲了一些題。第二次考試,17分鐘,98分。

    疫情當前,大家在家學習也都是無奈之舉沒有辦法,唯一的信念就是疫情早點過去,該升學的升學,該努力的努力,不要因為半年的突變,荒廢你前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辛苦。大家一起,gam ba re !(哈哈哈哈,最後放幾張我學習的毒,不知道有沒有一起學習的盆友)

  • 10 # 泓文學校督查周文才

    上網課已有一個多月了,有喜有憂,喜的是學生上網課大部分很積極,也有少數學生遲到、早退,甚至不按時完成作業。

  • 11 # 小嬋說服裝

    第一,因受疫情的影響,所有的學校都還沒有開學。所以呢,我們只能帶著小孩在家裡,開始了前所未有償試過的網課。

    第二,在剛剛開始學習網課的時候,我覺得小孩都還蠻熱情和上比較進。但是慢慢下來,小孩就沒有耐心去學習了。為什麼呢?因為在網上學習,老師沒有怎麼去講解,而是直接佈置作業,所以造成很多小孩子都是不懂,所以沒辦法繼續做其他的題目。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孩整天對著手機和電腦去看題,這樣對小孩的眼睛也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家長經常都不在身邊,不可能時刻的去督促他們去學習,所以大多數都是以玩遊戲看電視為主,根本就沒有心去學習。

  • 12 # 海西侯nj

    我是從2月1日開始網課,之前也透過某個平臺開展高考教研活動和高考複習備考講評。經過一個半月的網課教學,有幾點感受:1、原先教室上課,面對著每個可愛的孩子,深感教育責任重大,牢記不能誤人子弟,謹遵“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為工作信條。而網課,是屏對屏,看不到孩子的真實學習狀態,不能很好地正常反饋學習任務,偶爾有學生不知道什麼原因掉線而退出網課,也是無計可施,拜請家長,可是家長也有難度,很不容易,只能多鼓勵多提醒。2、網課總覺得時間飛快,尤其是高三二輪複習,展示課題,講解核心考點,訓練例題和變式題,40分鐘,一般課評講3~4題。若是計算題,最多2道題,問題在於學生需要看題審題做題,需要佔用較多時間,評講只能簡潔明瞭,點撥思路方法,幫助學生挖掘隱含資訊,指導學生課後看回放,看PPT進行復習鞏固。3、喜歡與學生線上互動,探討考點,思路,方法,技巧,做題心得,因為屏對屏,發現很多學生越來越願意發表看法,少了課堂上的緊張感和膽怯,有些同學表現讓我感覺很驚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借鑑,同伴交流合作,益處很大。4、網課也有缺憾,就是做作業和考試,關鍵在於限時和真實。只能依靠學生自律和用心,加上家長的有效督促和孩子的努力,效果會更好。對於平時課堂上學習不專心和在學校自習就不用心的孩子,可能情況更糟糕一些,另外這部分孩子的家長早已無計可施,說明這部分家長以往家庭教育的問題已經逐步顯現出來並無法影響孩子學習,更無法有效督促和提醒。所以說當下中國教育最重要問題在於如何教育和引導家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 13 # 城南依夢

    說起網課,我們就說是停課不停學啦。

    本來應該是正月十五開學十六上課,結果一場疫情,啥都改變了。

    我是親歷者,來說說感受。

    一是新鮮期。網課之初,全民興奮。無論老師還是家長學生,都有一種新鮮感。大家操起手機、電腦甚至電視很快就進去角色。網上各種直播平臺,也擂鼓助威。一時熱鬧非凡,群情激昂。老師們找各種手段下載各種app,找題目,佈置各種作業;學生們參與度也高,完成學業情況看好;家長們本來鮮有時間陪伴孩子,儘管聽多了老師的雞湯,卻沒有親身體驗,一時間很激動,認為上天給力機會,決定好好陪伴子女。於是,老師定期上課,佈置作業,家長全程監督,全程服務,全程參與,學生們也還聽話,畢竟過程全新。

    二是疲勞期。殊不知這疫情那麼惡劣,時間拖了這麼久。或許是學校老師太鄭重其事了,也許是沒有這方面經驗吧。把學習任務安排得滿滿的。學生作業作業再作業,家長監督監督再監督。

    一個回合下來,累了!

    學生們的文章中出現了:我想上學了,上學都沒有這麼多作業。

    家長也說:這也太累了,這科那科作業都要陪,特別是我啥都不懂。特別是有兩三個孩子的家長,手機、電腦都用上了:不停的打卡,接受任務,上傳作業。這還不開學,啥是個頭?

    老師也累了,沒教輔,沒裝置,有點江郎才盡了。

    三是翹首期盼:快點開學!哈哈哈

  • 14 # 沐子愛看世界

    可能最直觀的感覺是想睡覺!沒錯,能堅持耐心聽課的都了不起。

    常規教室學習45分鐘會困,所以老師會注意到內容上有講有練,聲音有高低起伏,還會有來回走動,有講課有師生問答等各種形式的轉換以保證課堂的“變化”以避免學生的走神。但是,其實我們也不能保證每節課都精神抖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暗黃肌膚,應該用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