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家在瀋陽的小鬼

    一、黃尾鯝的出釣時間

    黃尾鯝的最佳出釣時間在5~10月份,其他時間天氣較冷,黃尾鯝甚少咬鉤。

    黃尾鯝的出釣時間最好以天氣晴朗的日子為主,而陰雨天的時候,氣溫有所下降,魚兒也很少咬鉤。

    高溫天氣的晚上,黃尾鯝也是很好釣的。

    二、釣黃尾鯝的餌料選擇

    釣黃尾鯝的餌料相對簡單。根據黃尾鯝的食性來選擇就可以了。我們在釣黃尾鯝的時候用腥味、香味均可,加點藻類的商品餌混合一下就可以了,為了加速誘魚,我們儘量選擇開制快頻率的拉餌。

    三、釣具選擇

    魚竿

    釣黃尾鯝,我們最好選擇調性合適的短竿(以28調性作為參考),原因:

    黃尾鯝掙扎力度大,同等體型的鯽魚、鯉魚都是沒辦法和黃尾比的。黃尾鯝基本都在近岸活動,我們無需長竿。

    釣黃尾鯝,調性28調較為適宜;而竿身長度,2.7米~3.6米就夠了。

    釣線

    黃尾出口漂相弱,釣線要細,它衝擊力大,線的強度還要高,也就是說咱儘量用稍微好一些的線,這一點需要咱們做出正確的搭配。

    主線0.8~1.2號,子線0.3~0.8號是釣友們常用的主子線搭配(根據魚體大小確定線號),這一點大家可以作為參考使用。

    浮漂

    黃尾鯝,中下層魚,個頭小,嘴型比較特殊,因此我們選擇浮漂的時候,要選翻身速度快,下沉平穩勻速且到底後訊號較好的小型漂。

    魚鉤

    因為其有著特殊的嘴型,我們可選擇用的鉤型倒是很少,袖鉤釣黃尾鯝,效果還不錯,不僅鉤條極細,還有著鉤尖鋒利,質量極輕的優點,對吸力不是很大的黃尾鯝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四、釣位選擇

    因黃尾鯝喜歡刮食水底生長的青苔等食物的緣故。選擇釣黃尾鯝可將釣位選定在水深一到兩米的泥底,魚體越大,水深相對就越深。

    黃尾鯝不喜歡在流水較強的地方活動覓食,因此釣點最好選擇水流較緩的地方。

    黃尾鯝是下層魚類,近岸光照時間長,青苔密佈的地方,也是黃尾鯝的覓食地點。

    五、黃尾鯝的釣法

    底釣黃尾鯝時,因為其嘴型的特殊性,我們需要針對性的調釣,將子線稍稍放彎曲,使其更方便就餌,比如調2釣3或調3釣3,儘量選擇調低釣高。

    而黃尾鯝雖然是下層魚,但是離底覓食也是常見的,此時我們的釣法就不是釣底,而是釣離底,大約5~30cm左右即可,此時的調釣則儘量往靈調。

    釣友在拋竿後浮漂到位,如果等三至五秒沒有魚兒咬鉤,那麼就可以提竿換餌,千萬不要等,因為靜態餌對黃尾鯝的吸引力很小,而且快頻率的拋投有利於誘魚續窩。

  • 2 # 野釣小杆子

    這玩意長得快,當年孵化的第二年一般就能到1斤左右,要說幾月釣個頭大,溫度適合都能釣到大的,9-10月份吧,畢竟也不是全年都好釣,主要就是夏秋兩季更好吧。

  • 3 # 我是阿蘇哥

    如果想要收穫更多的青尾鯝,最好選擇在盛夏到中秋的那段時間。其實5月到10月也可以出釣,但是垂釣的效果可能並不會太理想。

    在垂釣青尾鯝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宜的天氣,最好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出釣,儘量不要選擇在陰雨天垂釣,否則會很難釣獲大量的青尾鯝。在垂釣青尾鯝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氣溫的變化,要根據適宜的溫度垂釣

    在江河、湖泊的底層。以下頜角質邊緣刮食底層著生藻類和高等植物碎屑。2年性成熟,4~6月產卵。生殖季節親魚群集溯游到淺灘處產卵,卵粘性。

    最大長400毫米,一般2年魚約200毫米。天然產量較豐富。

  • 4 # 釣魚解千愁

    垂釣青尾鯝的餌料釣具釣法技巧

    青尾鯝,俗稱青尾魚、青尾刁,鯉科。體扁長,呈銀白色,尾呈青黑色,體重一般在幾十克到幾百克。在長江流域的湖泊、水庫中分佈很廣,多為自然繁殖一般9月份個體較大。此魚外形漂亮,肉質鮮美,更吸引人的是,它野性十足,上鉤後衝擊力大,有極佳的手感和刺激,因此,越來越多的釣手偏愛垂釣青尾魚。現將本人多年垂釣青尾魚的經驗,介紹給廣大釣友。

    一、垂釣青尾鯝最佳釣餌是線蟲

    線蟲,中文名紅線蟲,別名絲蚯蚓、水蚯蚓、紅絲蟲,屬環節動物水生寡毛類,長几釐米,體紅色或青灰色。它主要生活在水下溝渠的泥土中,一團團地,繁殖力極強。可將帶泥的線蟲撈出後,放在盆內,在淤泥表面放一張窗紗布,然後蓋上盆蓋,片刻後,線蟲爬滿窗紗布,這時把窗紗布上的線蟲放入水中再淘洗乾淨。

    若線蟲在第二天或以後幾天用,可將其放在陰涼潮溼的水泥地上,每天在上面灑幾次水即可(它團聚在一起,不會亂爬)。也可放在水中養著,但要勤換水,線蟲最怕缺氧和高溫。

    線蟲還是在長江裡垂釣鯿魚、鯉魚、鯽魚、白鰷、刁子的最佳餌料。在水庫釣魚和堰塘裡垂釣效果也不錯。

    到釣場以後,將裝著線蟲的桶沉入水中。線蟲適應水溫以後,用手攪拌線蟲團,待活線蟲沉澱以後,將死蟲和濁水倒出。反覆幾次。將活線蟲裝滿釣餌盤,剩餘的放在桶中,桶沉入水中養線蟲。最好用極細極密的不鏽鋼絲網製作一個篩網盆,在水中養蟲效果更好。

    二、垂釣青尾鯝最佳誘餌窩料是油菜籽餅

    垂釣青尾魚,誘餌以菜籽餅為主,結合不同的釣場情況,誘餌中可摻入商品餌、魚飼料、黃泥巴等。購買菜籽餅時要嗅一下,又香又新鮮的油菜籽餅最好。

    三、垂釣青尾鯝要準備線蟲耳盤

    線蟲餌盤可仿照釣箱和鋁合金釣臺,所配備的圓餌盤外形制作(製作材料可用酚醛樹脂板,板厚0.5釐米左右),嵌入10塊小強力磁鐵,然後在沒有嵌磁鐵的地方,鑽上10個小孔。板面繃上極細極密的不鏽鋼絲網布,用0.5釐米左右高,近1釐米寬的樹脂板邊子壓住後,把壓住部分粘牢(為了節省材料,也可做成18乘16釐米的長方形),一個經久耐用的線蟲拉餌盤就製作好了。不鏽鋼絲網布過濾線蟲中的水,防止線蟲從小孔中爬出;強力磁鐵把魚鉤吸入線蟲底部,再拉出魚鉤,鉤上就拉出一大團蟲餌。垂釣時用拉餌法垂釣即可。

    四、垂釣青尾鯝漁具技巧

    魚竿用質量好而輕的超硬調碳素手竿(適合打快魚的最好),魚護用大號的(網眼要大),上面安裝取鉤器。備釣鯽魚抄網。

    垂釣50克以下的小青尾,用0.8或1號主線0.4號腦線,1號或2號紅袖鉤,雙鉤鉤距3—4釐米;垂釣50—100克的小青尾。用1號或1.2號主線,0.4號或0.6號腦線,2號或3號紅袖鉤,垂釣100—250克青尾。用1.5號主線,0.8號或1號腦線,4號或5號紅袖鉤,鉤距4.5—5.5釐米。如果經常碰到500克的大青尾,用1.5號或2號主線,1.2號腦線,6號伊豆鉤。漁線選用正牌、優質、標準漁線(有些廠家為了顯示自己的結實,故意把漁線號標小)。

    我喜歡用紅袖鉤,特別是對於釣小青尾,紅色有明顯的誘惑力,有時空鉤就能上魚;另外,紅袖鉤表面的油漆,更易附著線蟲。事先用鉗子掐斷紅袖鉤的倒掛須,沒有倒尖的魚鉤,在取鉤器上和抄網上易取鉤一些。

    魚少,選材質細的魚鉤,腦線也可細一點;魚多,選材質稍粗的魚鉤,比如垂釣100—250克的黃尾,鉤子必須稍粗一點,腦線也要稍粗一點。無雜魚鬧,腦線可長一些,浮漂大小可根據手竿長短和魚的大小選擇;有雜魚鬧,腦線要短一些,浮漂可選大一些。

    五、垂釣技法

    青尾魚常年可釣。到釣場後,可選水泥斜坡堤壩或深淺水交界處或其他近岸斜坡處,水深2—4米,找兩個釣點打窩,然後離開釣點幾米遠,進行調漂或做其他準備工作(青尾魚看見人影不易進窩,進窩後卻不像鯽魚那樣膽小怕人)。半小時後看哪個釣點能上魚,就在哪個窩裡垂釣。如果不需調漂可先在釣點處釣上幾竿,無魚咬鉤時再打窩也不遲。

    用臺釣法,調4釣2或調3釣1。冬天用6—7米手竿,釣遠釣深釣底。其他季節視情況而定。在無小雜魚鬧的情況下,宜釣浮。用4.5米或5.4米竿,釣離底10—6釐米,哪一層魚多就釣哪一層。注意抓截殺,如無截殺,浮漂到位10多秒鐘以後,應提竿再拋,即勤提竿勤拋竿。這樣的好處是逗魚入窩,線蟲也在不斷打窩。把線蟲當拉餌拉上鉤拋入水中後,一半線蟲已經脫鉤下沉,只有一半線蟲纏繞在鉤上待魚咬鉤。

    如果有小白鰷、刁子魚鬧窩,或者天氣很熱水溫很高,不要用長竿釣遠,宜釣近釣淺。用3.6米或4.5米竿(如果是幾十克的小黃尾,可用2.7米竿,釣點水深不超過1米),用浮力大的浮漂,調平水釣1—2目,拋竿不要太勤。

    青尾鯝群聚性強,遊速快,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因此,要有打快魚的垂釣技術。青尾上鉤後,先讓過它的衝力,然後將魚頭提出水面,使其下半身貼著水面快速拉到自己身邊,再手提線用取鉤器取魚入護,然後馬上拉餌拋竿,一氣呵成。如果中途用了抄網或者換了鉤線,這時都有可能造成群聚的魚離開了窩(你這時明白了必須用優質線和鉤的用意了吧)。如果必須耽擱一下時間,就每隔10秒多鍾,用手拋一點兒蟲餌入窩留魚。

    有時候提魚準備入護卻脫了鉤,它並不逃跑,而是躺在你的身邊,讓你欣賞它的的漂亮身段。此時馬上用抄網抄魚即可。

    黃尾魚入護以後,面板表面可能泛起一些血點。不要以為它患了病,,這是因為青尾魚由水壓變為氣壓,再變為水壓時造成面板充血引起。

  • 5 # 野釣兄弟vlog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這邊釣黃尾,和青尾的的一些小技巧。 黃尾和青尾學名鯝魚,因嘴朝下類似鷹嘴,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垂釣最為合適,伴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水底的水藻小蝦米都非常多這些都是鯝魚的美味佳餚,我們去垂釣開餌的時候可以選擇味型比較重的腥香型的餌料去開餌作釣,魚竿的選擇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去選擇合適魚竿的長短進行作釣,釣位的選擇水深大概在兩到三米左右靠近水底有亂石堆和枯樹的地方進行作釣,這些地方容易藏魚,打窩可以用油餅枯混泥土進行打窩,香味重要誘魚快哦!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調漂了,我平時都是重鉛找底然下拉浮漂超過子長度20公分左右然後掛上子線開始調漂(帶鉤調漂),用剪刀剪鉛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左右,這樣漂就調好了,掛餌找底浮漂露出2~3目這就可以作釣了哦!最後總結分享我釣黃尾青尾的杆長和線組大小4.5的魚杆配1.0號組線+0.8子線+3號海夕鉤(釣頓,小鉤更容易入口)。

  • 6 # 漢江太極漁

    屬於鯉科、密鯝亞科。屬於中下水層魚類,主要以腐爛樹枝、樹葉和水中浮游生物為食物。因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所以固有“淡水清道夫”的稱號。

    上面給大家說到青尾鯝魚主要以腐爛樹葉為食物。那大家都知道樹葉凋落的季節主要是秋季,考慮樹葉凋落水中後不會馬上腐爛,需要在水中經過3-5個月個月的腐敗時間。從深秋(陽曆大約10月份)初春(陽曆大約2月份),那可推斷出初春時節(陽曆2月-5月)是青尾鯝魚進食量最大的時候,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

    二、繁殖季節

    青尾鯝魚兩年能達到性成熟,一般懷卵量20萬粒/公斤,在每年5-6月,當水溫上升到20-26°C時,會大量產卵。由此我們可看到每年5-6月(24節氣中的小滿),水利溫度達到26°C的時候是青尾鯝魚最肥碩的時候。這個季節的青尾鯝魚因為產卵需要大量進食也是魚餌最好釣的時候。

    在這也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垂釣青尾鯝魚的一些小技巧,青尾鯝魚因喜歡在水域底部吃腐爛樹葉的特性,最小向下,而且因長期在淤泥裡面找食嘴壁相對較厚,那我們在垂釣調漂時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子線儘量用短(20-30公分對摺)

    因為青尾鯝魚嘴巴朝下,在吃食時經常會有很多雜亂的訊號,使用短子線可降低雜亂訊號的情況。

    2、調釣不易太靈

    青尾鯝魚嘴巴朝下的特性,在吃鉤時假口比較多,多以垂釣時不要使用懸墜釣法,儘量讓自己的兩個鉤躺底,抓有力的頓口和黑漂。

    3、離底釣法

    如果我們在釣底經常出現提竿不中魚的情況下,可以減輕鉛墜的重量,讓自己的鉤餌離底3-5公分的距離垂釣。這樣也可以大大提高中魚機率。

  • 7 # 野釣達人譚校長

    鯝魚是細鱗斜頜鯝、黃尾密鯝、圓吻鯝、銀鯝等四種鯝魚統稱,屬鯉形目、鯉科、密鯝亞科、鯝屬。其中黃尾密鯝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產,由於此魚鰭與魚尾分別呈青黃色與桔黃色,規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為黃板刁。鯝魚其他地方名有:黃姑子、板黃魚、沙姑子、黃條、黃川、黃尾魚,川條子(蘇魯地區對銀鯝和細鱗斜頜鯝的稱謂)。鯝魚喜食腐泥,有機碎屑等,有淨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的特殊功能,又稱生態魚。鯝魚易規模養殖且營養豐富,深受群眾喜愛,是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發展前途的自然增值優良魚類,是全國重點推廣的四大優質魚之一,可作為當前農業水產品結構的最佳優質魚種進行調整、最佳化

    鯝魚,是對鯉科密鯝亞科魚類的統稱,常見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魚類。中國各主要江河流域均產,常見的有銀鯝、細鱗斜頜鯝、圓吻鯝和黃尾鯝,個體都較大。密鯝亞科魚類的外形大體相同,身體側扁,腹部圓,有的在腹鰭至肛門間具腹稜,頭小,吻鈍。口下位或接近前位,口裂平橫。下頜具鋒利角質緣,沒有口須。身體上是圓鱗。背鰭具光滑硬棘,分枝鰭條7~9枝,多數為7枝。背部灰黑色,腹部銀白色。它們最有特色的是肛門緊接在臀鰭起點之前,還經常故意露給別人看呢。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長約30釐米左右。銀白帶黃色。口小,下位,下頜鏟形,邊緣常具角質突起。背鰭具硬棘。雜食性,喜刮藻類為食。中國各地水域均產。有黃尾鯝、銀鯝、圓吻鯝、細鱗斜頜鯝等數種,後兩種已家養,均可垂釣。生長較快,自然繁殖量大。

    1、餌料特殊,不與主養經濟魚類爭食。水庫、湖泊、啞河等大中水域,由於集雨面積廣,水的面積大,形成各種餌料資源比較豐富。第一、庫湖內各種有機碎屑,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固著藻類、底棲藻類、固叢生物等比較多;第二、每年從集雨面積範圍內隨雨水沖刷彙集下來各種有機物質來源比較廣;第三、大中水域內長年累月沉積下來有大量的腐植質及屈泥等。以上充足和比較特殊的餌料資料,大多不能被放養的“四大家魚”和各種自然增殖魚類所利用,但卻是鯝魚的最佳餌料。凡沒有鯝魚的水域,以上餌料只能白白浪費,甚至汙染水質。同時,鯝魚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與養殖方式的改變,又能改換其它的餌料,這是各種魚類都無法比擬和代替的,這是鯝魚特殊的生理特徵和移植與養殖的最大優勢。

    2、淨化水質、生態效益好。由於此魚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能充分刮取和攝食能使水質汙染的腐眉與底泥及各種固有的藻類。最新研究發現,鯝魚是在00C-380C水溫均能正常攝食,中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四季均能生長,是既適低溫又耐高溫的魚類。鯝魚成魚的腸管內,腐屑和底泥已佔食物總量的90%以上,鯝魚在自然水域特別在富營養性的水域,在中底層攝食,能淨化水體,改善水質,減少汙染,保護生態效益,因此,鯝魚又是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的生態魚。

    3、生長快,能叢集產卵,自然增殖快。鯝魚本身就是一種野生魚類,由於餌料充足,魚的生長速度快,當年孵化魚苗到年底可達到100—150克,第二年一般可達到500克左右.此魚二冬年性成熟,一般懷卵量20萬粒/公斤,在每年5-6月,當水溫上升到20-26C時,在水流衝擊情況下,性腺成熟的雌雄鯝魚在流水區域能自然叢集產卵,場面極為壯觀。由於鯝魚在自然狀態下繁殖,授精率、孵化率、成活率都比較高,群體生殖力高,生命力強,因此,只要加強鯝魚天然產卵場的保護和鯝魚資源的管理,就能一勞永逸,長期受益,這是鯝魚最主要的特徵和能移植成功的關鍵。

    4、優勢多,適應性廣,發展前景好。鯝魚肉味鮮美,體型美觀,色澤鮮豔,是色香味美最理想的碗子魚;鯝魚生長快、易捕撈、適應性強、疾病少、有避敵害魚類本領;鯝魚還能攝食腐泥、清潔

    水質、減少汙染、有良好生態效益等優點。不僅能夠適合水庫、湖泊、啞河等各大中水域移植,也適合在堰塘和精養漁池等小水面養殖;商品鯝魚在市場非常搶手, 售價比較高,一般10元/公斤,規格較大的每公斤可達15元,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各養殖單位與養殖戶都非常願意移植與養殖此優質魚,因此在大中小各類水域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鯝魚是生活在中底層魚類,它的鰓耙排列緊密,濾食性極強,腸相當長,是體長的10倍。消化力極強,故生長速度較快。它的餌料在天然水域主要以固著藻類,有機碎屑,腐泥等為主。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養殖方法不同,它的飼料又有所改變。魚苗階段的餌料與四大家魚相似,如買行專養,餌料更廣泛,各種水生生物,人畜糞肥,腐泥,動物下腳料以及糠、麥夫、配合飼料、膨化顆料飼料等都非常喜食,因而很能適合混養與精養。

     

     

  • 8 # 散佡

    野釣青尾鯝,過了五一以後魚就很肥,天氣一天天的溫暖,魚的活性也變的好起來,水裡的食物也隨之多了起來。我一般釣青尾都是傍晚的時候容易上大一點的,但是傍晚有一點鬧心的就是白條太多,有很多的時候漂都立不起來,就被白條託走了,根本到不了水底。

    沒辦法我都是加大鉛皮,釣跑鉛,那樣魚漂翻身快,魚餌能以最快的速度到水底,這簡直就是在和白條賽跑,很多時候也都是白條截口,沒辦法,但是隻要是到了水底,有魚口的出現,基本都是大黃尾鯝。又大又肥。

  • 9 # 大物不吃

    青尾,黃尾之類的鯝魚,吃食刁鑽,體小力大。垂釣時手感刺激非凡,樂趣無窮。摸不著門道時會讓人沮喪不堪,懷疑人生;但是一旦懂得要點,會讓你樂不思蜀,欲罷不能。哈哈哈。

    下面我談一下本人水庫作釣青尾,黃尾的心得。以新豐江水庫為例。此水庫水質優良,清洌冰冷,魚種繁多。此中青尾,黃尾的數量及密度也是比較厲害的。個人覺得冬天和春天的釣獲和個體都要稍大一些。

    首先,釣點的先擇:一般兩座丘陵相接的最低處,會有天然的排雨水的水道,我們就在水道的入水口垂釣。這種釣點底部一般相對平緩,尤其是剛下過雨,釣點處會有一定的混濁。相當聚魚。水深選一米到一米五之間最好,當然,要因地制宜。

    做窩:鯝魚是雜魚性,香的腥的都來者不拒,選用耐浸泡耐霧化的花生枯或者飼料顆粒。神奇的是,如果沒有窩料的情況下,想辦法在窩點把水折騰得混濁再下鉤,越釣越有。

    餌料:腥香或者奶香的鯽魚餌都可以,開拉餌。藻味的餌料也不錯。餌料的狀態一定要好,不能過幹。

    釣具的選擇:如果選擇釣青黃尾,當然要選手感好的並繼或者37調的鯽魚杆,輕,軟,有韌性,中魚後魚的發力轉向能從杆尖傳到釣者的身體,從而引起高潮。哈哈哈。杆長3.9以內最好,也不排除特殊釣位或水深會用到長杆。還是那句話,因地制宜。

    線組宜細:主線1.0--1.5,腳線0.6--1.0,腳線不宜過長,30cm左右對摺,用袖3--袖5。鉤輕入口快,鉤利刺魚快。

    調漂:選用0.6--1.2左右吃鉛的鯽魚漂,最好是細尾漂,帶鉤調平水釣12345目。主抓有力頓口和緩慢陰漂以及連續密集的點頓。這個魚吃食好刁啊,所以最好是讓雙餌躺底雙子線彎曲,讓它放開來,大膽地吞餌。鯝魚的嘴巴是朝下的,喜歡刮食水底食物,註定了漂相多而亂。我們要辨識清楚哪一個動作是已經入口的才能減少空杆率,所以要適當放口,直到強有力的頓口或者入口後拖餌而產生的陰漂,再提杆。很刺激的噢。

    額,好像跑偏了。自然水域魚體大小不一,鯝魚最大也只是一二公斤,小的三二兩的居多,一兩指的更多。

    還有,這魚好腥,小刺超級多,本人實在是不喜歡吃。一般釣到會放生,玩手感倒是一流一流的。哈哈哈。

    若有不當之處,各位大神請指出。

  • 10 # 不野不釣

    青尾黃尾鯝類,春暖花開就可以開始垂釣。天氣越是晴好魚情就越給力,原因是有青尾黃尾鯝魚類的水域通常進窩了就是成群結隊,且數量會比較多。青尾黃尾鯝魚類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一般頭年齡就能長到100−150克,第二年就能達到500克左右了,而且性也成熟了,懷卵量能達到20萬粒/公斤。所以這種魚所生活的環境中會一定程度的壓縮其它魚類的生存空間。

    青尾黃尾等鯝魚適應流水生活。常以下頜較發達的角質邊緣在石面或泥土表面刮取食物,主要是矽藻類,其次為絲狀綠藻、藍藻、細菌和植物碎屑,全年攝食強度和攝食頻率都較高。特別是到夏秋季節氣溫高,藻類植物生長訊速,魚類攝食最活躍,所以此時節是青尾黃尾鯝魚類生長髮育最快的時候。

    本人喜歡垂釣青尾黃尾,不光是因為它們進窩數量比較多,容易連桿過足癮,而且它們中魚後力道十足,非其它淡水同體格魚類可以媲美的,溜魚手感誰釣誰知道,很多愛釣魚的老司機都鍾情於它們。一般半斤到一斤左右的青尾黃尾相當於鯉魚草魚一到兩斤的力道了。我曾經以它們為目標魚和朋友驅車跑到四百公里外的水庫去過幾次,並且釣此魚種除冬季外其它三個季節都會經常四處探釣。所以以我的經驗,春季釣的青尾黃尾小個體的比較多;夏天越熱青尾個體會稍大,但黃尾就比較難釣到了;秋季是釣青尾黃尾最好的時候,不但魚多活躍而且個體大,我九月份左右經常會碰到一兩斤的大物。

    所以以本人而限的經驗來說,秋季九十月份是釣青尾黃尾個體最大的時節。

  • 11 # 狙鯽俠

    還無緣釣過青尾鯝,但是理解應該和黃尾一樣吧,黃尾最好釣的時間是7~9月,這個月份的黃尾體大勁猛,黃尾一般都成群覓食,用香腥拉餌,最是好釣。

  • 12 # 螞蟻路亞VLOG

      以本人經驗,在夜間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垂釣青尾鯝,但是在當天的夜間最好是晴朗的天氣。夏季都是普遍高溫,到了夜間仍然是非常的燥熱,但是青尾鯝的覓食情況卻比較活躍。

    如果想要收穫更多的青尾鯝,最好選擇在盛夏到中秋的那段時間。其實5月到10月也可以出釣,但是垂釣的效果可能並不會太理想。

    在垂釣青尾鯝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宜的天氣,最好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出釣,儘量不要選擇在陰雨天垂釣,否則會很難釣獲大量的青尾鯝。在垂釣青尾鯝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氣溫的變化,要根據適宜的溫度垂釣。

  • 13 # FloeFish

    首先你需要了解目標魚的習性和特點,而後制定有效的方法

    鯝魚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專案稽核

    貢獻者李湘濤詳情

    鯝魚是細鱗斜頜鯝、黃尾密鯝、圓吻鯝、銀鯝等四種鯝魚統稱,屬鯉形目、鯉科、密鯝亞科、鯝屬。其中黃尾密鯝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產,由於此魚鰭與魚尾分別呈青黃色與桔黃色,規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為黃板刁。

    鯝魚其他地方名有:黃姑子、板黃魚、沙姑子、黃條、黃川、黃尾魚,川條子(蘇魯地區對銀鯝和細鱗斜頜鯝的稱謂)。鯝魚喜食腐泥,有機碎屑等,有淨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的特殊功能,又稱生態魚。鯝魚易規模養殖且營養豐富,深受群眾喜愛,是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發展前途的自然增值優良魚類,是全國重點推廣的四大優質魚之一,可作為當前農業水產品結構的最佳優質魚種進行調整、最佳化。

    中文學名

    鯝魚

    別稱

    黃姑子、板黃魚、沙姑子、黃條、黃川、黃尾魚,川條子

    動物界

    鯉形目

    鯉科

    形態特徵

    鯝魚,是對鯉科密鯝亞科魚類的統稱,常見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魚類。中國各主要江河流域均產,常見的有銀鯝、細鱗斜頜鯝、圓吻鯝和黃尾鯝,個體都較大。

    鯝魚

    密鯝亞科魚類的外形大體相同,身體側扁,腹部圓,有的在腹鰭至肛門間具腹稜,頭小,吻鈍。口下位或接近前位,口裂平橫。下頜具鋒利角質緣,沒有口須。身體上是圓鱗。背鰭具光滑硬棘,分枝鰭條7~9枝,多數為7枝。背部灰黑色,腹部銀白色。它們最有特色的是肛門緊接在臀鰭起點之前,還經常故意露給別人看呢。[1]

    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長約30釐米左右。銀白帶黃色。口小,下位,下頜鏟形,邊緣常具角質突起。背鰭具硬棘。雜食性,喜刮藻類為食。中國各地水域均產。有黃尾鯝、銀鯝、圓吻鯝、細鱗斜頜鯝等數種,後兩種已家養,均可垂釣。生長較快,自然繁殖量大。[2]

    鯝魚的特性

    1、餌料特殊,不與主養經濟魚類爭食。水庫、湖泊、啞河等大中水域,由於集雨面積廣,水的面積大,形成各種餌料資源比較豐富。第一、庫湖內各種有機碎屑,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固著藻類、底棲藻類、固叢生物等比較多;第二、每年從集雨面積範圍內隨雨水沖刷彙集下來各種有機物質來源比較廣;第三、大中水域內長年累月沉積下來有大量的腐植質及屈泥等。以上充足和比較特殊的餌料資料,大多不能被放養的“四大家魚”和各種自然增殖魚類所利用,但卻是鯝魚的最佳餌料。凡沒有鯝魚的水域,以上餌料只能白白浪費,甚至汙染水質。同時,鯝魚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與養殖方式的改變,又能改換其它的餌料,這是各種魚類都無法比擬和代替的,這是鯝魚特殊的生理特徵和移植與養殖的最大優勢。

    鯝魚

    2、淨化水質、生態效益好。由於此魚下頜前有比較發達的角質邊緣,能充分刮取和攝食能使水質汙染的腐眉與底泥及各種固有的藻類。最新研究發現,鯝魚是在00C-380C水溫均能正常攝食,中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四季均能生長,是既適低溫又耐高溫的魚類。鯝魚成魚的腸管內,腐屑和底泥已佔食物總量的90%以上,鯝魚在自然水域特別在富營養性的水域,在中底層攝食,能淨化水體,改善水質,減少汙染,保護生態效益,因此,鯝魚又是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的生態魚。

    3、生長快,能叢集產卵,自然增殖快。鯝魚本身就是一種野生魚類,由於餌料充足,魚的生長速度快,當年孵化魚苗到年底可達到100—150克,第二年一般可達到500克左右.此魚二冬年性成熟,一般懷卵量20萬粒/公斤,在每年5-6月,當水溫上升到20-26C時,在水流衝擊情況下,性腺成熟的雌雄鯝魚在流水區域能自然叢集產卵,場面極為壯觀。由於鯝魚在自然狀態下繁殖,授精率、孵化率、成活率都比較高,群體生殖力高,生命力強,因此,只要加強鯝魚天然產卵場的保護和鯝魚資源的管理,就能一勞永逸,長期受益,這是鯝魚最主要的特

    徵和能移植成功的關鍵。

    4、優勢多,適應性廣,發展前景好。鯝魚肉味鮮美,體型美觀,色澤鮮豔,是色香味美最理想的碗子魚;鯝魚生長快、易捕撈、適應性強、疾病少、有避敵害魚類本領;鯝魚還能攝食腐泥、清潔水質、減少汙染、有良好生態效益等優點。不僅能夠適合水庫、湖泊、啞河等各大中水域移植,也適合在堰塘和精養漁池等小水面養殖;商品鯝魚在市場非常搶手, 售價比較高,一般10元/公斤,規格較大的每公斤可達15元,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各養殖單位與養殖戶都非常願意移植與養殖此優質魚,因此在大中小各類水域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鯝魚

    鯝魚是生活在中底層魚類,它的鰓耙排列緊密,濾食性極強,腸相當長,是體長的10倍。消化力極強,故生長速度較快。它的餌料在天然水域主要以固著藻類,有機碎屑,腐泥等為主。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和養殖方法不同,它的飼料又有所改變。魚苗階段的餌料與四大家魚相似,如買行專養,餌料更廣泛,各種水生生物,人畜糞肥,腐泥,動物下腳料以及糠、麥夫、配合飼料、膨化顆料飼料等都非常喜食,因而很能適合混養與精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有些花盛開時嬌豔欲滴,美麗動人?怎樣攝影才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