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道於史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中的摘抄本,時間大約是戰國前中期。《論語》成書時間一般認為也在這一時期,但也還有爭議。這方面單靠考古學也幫不上太多的忙。一來,出土文獻的年代推算不可能那麼精確;二來,今天你挖出來比《老子》更早的《論語》殘篇,明天說不定又挖出來更早的《老子》版本打自己的臉。

  • 2 # 海闊天空146023514

    《道德經》是老子出關時,留下了的口傳,沒有書傳。

    孔子沒有老子的年齡大,有些事兒去請教老子。

    孔子收的學生比較多,從而為了各自的利益,去吹捧孔子。

    老子不收學生,只傳一個徒弟。

  • 3 # 二手房經紀程池

    《道德經》又叫《老子五千言》,據說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李耳騎青牛過函谷關時,應守關人尹喜的要求而作。

    《史記》上關於老子的記述,說當年老子辭去魯國守藏史一職,掛冠西去,過函谷關,守關軍士因其無出關手續而將其扣留,長官尹喜在審問老子時知其是魯國大學者李耳,欣喜異常,拿出酒肉款待老子,並答應次日親自送他出關。吃飽喝足之後,兩人閒談,尹喜支支吾吾提出要求,說老先生就要出關了,也不知道您哪天歸來,這樣吧,把您的學說留兩本給我,以教化後人。老子說,我這次出來匆忙,沒帶任何書籍,這樣吧,今晚我根據自己的研究心得寫點東西給你吧。這一夜,老子臥房油燈長明,尹喜在邊上伺候茶水不輟,及至天明,老子將數十困竹簡交給尹喜,騎上青牛出關西去,從此不知所蹤。

    史記還有一段記載說當年孔子曾到老子的住處求教於老子。

    向來佩服易中天先生的口才和睿智,但是對他的治學實在不敢恭維。他在一些講座中就根據史記的這二段記載帶著半猜測的口氣說《道德經》在孔子之後,實在非常不嚴謹。一來,孔子年歲較之老子要小三十來歲,假如《道德經》在孔子之後,那老子真的成了太上老君長生不老了。二來,春秋時期國家基本還沒有設立官辦學校的傳統,偶爾有一些王侯之家類似於今天俱樂部的形式組織一些文化普及,所以那個時代文化都是私相授受,老子作為一個大思想家、大知識分子,向他求學的人肯定不少,只不過漢朝以後獨尊儒術,人們只是強調孔子對文明的傳播和至聖先師的地位而忽視了老子等其他諸家對社會文明傳播的貢獻罷了。老子帶著一幫學生,日常治學,一定有學生充當相當於今天秘書的身份,記錄和整理老師日常的言論和著述,而作為老師教授學生,教材也是需要的,那個年代沒有國家頒行的統一教材,當然是老師自己編寫。道家為什麼能和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那樣,甚至處於比較強勢的地位,就在於它當時起到了教化民眾的作用,而得到統治者的認可和支援。一大群人在老子的帶領下,以老子編寫的教材為思想藍本,逐漸發展壯大,世代傳承,一直到今天。

    易中天先生還要另一個高明的地方,那就是說話從來不說死掉,總是以“我猜想,大概是”開頭,以“這是我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討論”結尾。當年老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講《三國》之時,被很多學者抨擊治學不嚴,那時老先生跟超女快男們一樣擁有剛走紅的光環,自然有很多粉絲說學者們是妒忌易中天的名利兼收,今天看來,那些埋頭書齋和教學的老教授們才是中國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中堅。中國文化要得到好的傳承和發展,易中天這種靠七拼八湊、各種猜測然後配合著商人般圓滑的治學態度確實要不得。

    我的結論是,《道德經》是老子在教學中逐步總結髮展出來的教材,要早於孔子及其思想整合。

    我是時評作者程池,希望大家能認可我的發言。

  • 4 # 寄濤的生活

    《道德經》又名《老子》。《老子》是記載老子言論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老子。同樣,《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孔子。比較《道德經》的作者與孔子哪個更早,目前在學術界尚有爭議。不妨比較《道德經》與《論語》哪一個成書更早,或者老子與孔子哪一個生活的時代更早。關於《老子》這本書,易中天先生認為肯定不是老子寫的,因為其中有一章是批判儒家思想的,儒家思想是由孔子提出的,所以老子這本書的成書時間,一定晚於孔子提出儒家思想的時間,而不是說老子本人生活的年代晚於孔子

  • 5 # 一梅君

    《資治通鑑》記載:孔子曾經向老子求教,就年齡而言,老子長於孔子,《道德經》是老子所著,《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行所著,我認為《道德經》在孔子之前。“三人行,必有我師”恭聽大師指教。

  • 6 # 小杰80164096

    我覺得現在的道德經不是原版。

    原版的道德經應該在孔子之前。

    儒家是道的分支。

    道是諸家之祖不只是道家。

    道即易。

  • 7 # 博超講堂

    易中天先生在《中華史·諸子百家》中這樣寫道:“種種跡象表明,《老子》一書應該完成於孔子之後,莊子之前,比楊朱還要晚一些。楊朱、老子和莊子,分別代表著先秦道家的三個階段。只不過老子其人身份不明,甚至有可能是若干人或一個團隊。打著李耳或老聃等人的旗號,是為了‘借殼上市’。”

    其實《老子》是記載老子言論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老子。同樣,《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孔子。

    事實上,就今天所掌握的歷史材料來看,孔子不可能是《論語》的作者。《論語》明顯有孔子後學編撰的痕跡,這個是學界共識。而《老子》一書,行文連貫,思路一致,基本可以肯定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至於是不是老子,還有疑問)。

    所以,比較《道德經》與孔子哪個更早,不一定合適,不妨比較《道德經》與《論語》哪一個成書更早,或者老子與孔子哪一個生活的時代更早。

    先說後者。沒有看過易中天和范文瀾的原話,如果真如你所說,他們認為“孔子早於老子”,那麼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孔子問學於老子的故事,載於《史記•孔子世家》,又散見於各種先秦典籍,如《禮記•曾子問》、《莊子•知北遊》等篇目。這些史實至少說明老子生活的年代不晚於孔子。而且,按照常理推斷,老子當時是周朝王室圖書館管理員,孔子問學於他,他至少應該是孔子的同輩或者長輩。無論如何,一口咬定孔子早於老子,是不能成立的。

    我們只要知道他們是同一時代的就可以了(我的推斷是老子年長於孔子),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錢穆寫的《先秦諸子系年》。至於在具體年份上糾纏誰大誰小大多少小多少,我認為意義不大,不妨看看哪個成書更早。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中的摘抄本,時間大約是戰國前中期。《論語》成書時間一般認為也在這一時期,但也還有爭議。這方面單靠考古學也幫不上太多的忙。一來,出土文獻的年代推算不可能那麼精確;二來,今天你挖出來比《老子》更早的《論語》殘篇,明天說不定又挖出來更早的《老子》版本打自己的臉。辨析學術源流,還是從文獻上可靠一點。

    從文獻上看,《老子》沒有引證《論語》,《論語》有一些引證《老子》的痕跡。如《憲問》有“或曰以德報怨”,《衛靈公》有“無為而治”。以德報怨,《老子》作報怨以德。“或曰”二字,表明《論語》引用了某人的話,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老子。“無為”是《老子》一書很重要的概念,“無為而治”的思想也見於《老子》,更是包括《老子》在內的道家治國的理念。《論語》中談到無為而治僅此一處,而且是孔子把舜這樣一個上古帝王作為“無為而治”的特例舉了出來。從孔子及其後學的主張來看,顯然“君子有所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等銳意進取的思想才是主流。有理由認為,“無為而治”這個說法是孔子後學從《老子》那裡借用的,放入了《論語》當中。也可能是孔子自己從老子那裡得來的。總之,《老子》一書也不會晚於《論語》(我的推斷是《老子》略早於《論語》)。

    不管是考證老、孔年代還是成書先後,都是有明顯侷限的,誰也不能拍著胸膛說這就是蓋棺定論。最近出土的海昏侯墓中,據說有失傳的《齊論語》,從中也許能發現更多的線索。這些線索也許能證實上面的一些推斷,也許會打臉。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好事。考證年代,不是為了證明誰先誰就牛逼,而是為了儘可能地復原古代思想的“地圖”。

    大家認為呢?

  • 8 # 法檢人生

    目前發現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中的摘抄本,時間約是戰國前中期。《論語》成書時間一般也認為在這時期,但還有爭議。單靠考古學也幫不上大忙。一是出土文獻的年代推算不很精確;二是發現文物的時間有長短,有些可能至今未發現。從文獻上推斷也有缺陷。學者以哪部學說引用了哪部學說的句子,就武斷地認為哪部早遲也不科學。只能是個人學術見解。

  • 9 # 漁耕樵讀

    個人認為易中天得出的結論有點過於武斷了,易中天根據《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內容,來判斷《道德經》在孔子之後,甚至老子也在孔子之後。那麼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主要講了些什麼呢?我給大家貼上部分原文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而有以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禮並非儒家所特有

    易中天先生認為,這一段是對禮的批判,也就是對儒家的批判,而批判者必然出現在被批判者之後,就像我這篇文章必然出現在易中天先生觀點之後,那《道德經》就只能出現在儒家之後,也就是孔子之後。我們暫且先不討論這是不是對儒家的批判,但是禮並非儒家所特有的,孔子提倡“克己復禮”,既然是復禮就是恢復以前的禮制,那就說明禮在很早以前就有了。

    孔子也從來沒有說他是禮的制定者,更沒有說禮是周朝才有的。有人認為禮是周公所作,其實也是不嚴謹的,周公只是訂立周禮。在《論語 · 八佾》中孔子曾說道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徴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吾能徴之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能說出來夏禮,但是杞華人已經不足以證明了。我也能說出來商禮,但是宋華人也不足以證明了,因為文獻不夠啊。

    道德經並非批判禮

    再有就是,易中天先生說這一章是老子對儒家的批判,而我在前文用到的是對禮的討論。首先我不認為這一章是對禮的批判,更非對儒家的批判。禮通俗的講就是規定了人和人相處的行為規範。而且禮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有點像現在的法律,但是寬泛不夠嚴謹,更像現在的道德。

    而《道德經》中提到的:“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並非是指禮是禍亂的根源,而是指如果禮都不被遵守的時候,禍亂就要誕生了。也就是說禮是最後的底線。因為禮是強制性的,而仁義道德是發自內心的。所以道德經提到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仁義道德都崩潰之後,就要用禮來規範自己行為了,如果不遵守禮,就要強制他遵守。如果強制也不行,就是要天下大亂了。從《道德經》的第三十八章全文來看,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句批判儒家的內容,甚至沒有任何一句批判禮的內容,我不知道易中天先生是如何看出來的,難道就是因為那句“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其實這句話翻譯成現代的觀點就是,當道德淪喪的時候,就需要法律來制裁了,如果法律都不能保證,那麼動亂就開始了。難道你能理解為法律是動亂的根源?你只能理解為法律是最後的底線,突破底線就是亂的開始。

    所以從個人看來,易中天先生對《道德經》和儒家的認知有著本質問題,完全是望文生義,主觀臆斷,所以根本不足以證明任何問題。

  • 10 # 藍先生易學研究

    易中天看的是改寫板吧?

    若讀原版道德經!應不會說這種話!

    從易中天,解三國,可以知道,對古文化基礎很差,帶偏見,過份自信的特點!

    沒有綜合各種文化的悟見!

  • 11 # 文史縱橫的海棠君

    易中天很會說書,對文化是普及性的,易中天最佩服的人是呂思勉,呂思勉先生是研究歷史的名家,可以參考呂思勉先生的著作,你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呂思勉把二十四史看了好幾遍!

  • 12 # 弘道

    其實,如果不是作為學術探討,這個問題對多數人來說意義和價值不大。對於多數人來講,瞭解《道德經》在講什麼,並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去運用和體驗則是更重要的。

  • 13 # 唐燏00

    關於“易中天認為,《道德經》的成書在孔子之後,大家怎麼樣看”的問題。是這樣。

    首先得大讚特贊易中天的看法,因為這才是符合孔子的思想的,光想不學就會原地踏步,光學而不想就會是先放槍後瞄準的瞎跑,可是無論怎麼樣巧舌如簧,黑狗說出白花來,《道德經》一定在孔子出生之前好多年,這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易中天很偉大,勿庸置疑。可是,孔子我尊其為治學大家,我沒提儒的事啊,只說治學孔子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第一人。

    可是,老子算什麼,孔子又算什麼。儒家儒術儒學是孔子發明創造的嗎?絕對不是孔子發明的儒道,孔子曾謙虛謹慎的如實自白,我孔子是在別人遺棄的廢品文獻典籍裡發現的中庸之道,就是儒學仁道,所以我孔子是學而知之,非生而知之也,所以,儒學的創立時間真的沒辦法考證。

    傳說函谷關伊喜,見紫氣東來,定有聖人經過,這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嗎?遠遠的看到一團紫暈,老百姓一般都穿白棉布衣,就不錯啦,有心眼的鄉村達人,可能會把白衣用樹綠豆青染染,誰有帶色的布啊,一身紫衣的老子,一定是京城裡的大官啦,一定會是聖人唄。於是糾纏老子,留下《道德經》。這不瞪眼瞎編嗎?一本《道德經》刻在竹簡上,咋滴也得倆月的工夫才能成書,更不可能伊喜不讓走,老子就出口成章,伊喜邊聽邊記,就成啦《道德經》,忽悠誰呢?老子咋能像李白似的斗酒詩百篇呢?

    另外,《道德經》可不是一般普通的一個尚待認證的觀點,《道德經》是一部真正的經,是一部結構嚴謹,環環相扣的命題式推理。每一字都斟酌再三,準確恰當,涵蓋深廣,不可能老子被誰拽住要留點東西才讓過關,就說啦一篇《道德經》搪塞,應付了事,老子算個啥啊?

    可以肯定的說,《道德經》的思想形成要有無數歷史真實事件作支撐的,也是經歷過各類顛來倒去的推敲的,被無數次問難證明的思想精粹,怎麼可能是老子為啦矇混過關而漏的一手絕活呢?《道德經》之所以稱為經,就是說明這不是觸景生情的即興演講,《道德經》一定受到過許多聖人的增補助益,也一定是老子之前無數先哲智慧的珠聯璧合。

    所以,綜上所述,《道德經》和仁義禮智信的儒學,都在孔子之前無數年,老子更年長孔子幾數年。

    所以,易中天認為《道德經》在孔子之後的說法,說服力實在太弱啦。

  • 14 # 問道黃老

    易中天老師是我佩服的學者之一。但是他的不少觀點卻不敢恭維,比如他說中國只有3700年的文明史等,再比如說道德經在孔子以後的說法,也不敢恭維。易老師說這段話的影片不長,簡單幾句,像是脫口而出,但更像是故作驚人之態。

    不說莊子等道家人物的記載,我們只說司馬遷,或者撇開司馬遷,我們直奔儒家經典,看看儒家經典是如何記載孔子和老子的關係的。

    被稱為"儒學第一書"的《孔子家語》明確地記載了孔子問道於老子出發前後的情景:

    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至周,問禮於老聃。

    孔子問老子:“什麼情況下,可以請出各宗廟的神主呢?”老子說:“這樣的情況之下可以請出各宗廟的神主:

    天子或諸侯去世時,由太祝負責把各個宗廟的神主都請到太祖廟裡。這樣做的意思就是是表示列祖列宗是為國喪而聚會,此乃禮制。待喪事辦完,再將神主各歸其位。”老子還強調說:“迎接和送回神主時,一定要有儀仗隊以示隆重,閒雜人等不得旁觀。”

    孔子問:“如果大夫家8到11歲的孩子死了,可衣棺葬乎?”老子答道:“從前的規定是,這個年齡的小孩死了,通常是葬於自己的田地裡,而不是葬於族墓裡,且不能用衣棺。”

    孔字問:“國之大事唯祭於戎。但如果在打仗時中父母去世了,是應該回家服喪呢,還是留在戰場呢?”

    老子回答說:“禮法對此是有規定的,子女在服喪期內,是不能打仗的。子女不能因為貪圖眼前利益而不守喪喪。”

    山東濟寧出土漢畫像“孔子問禮於老子”

    這次是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此時孔子34歲,老子大約55歲。此時的老子已經在周王朝的守藏史位置上幹了30年之久,而這時候,正值王權下移,官場腐敗,諸侯爭霸時期。老子作為史官,自主要職責是掌天文、管古籍、備顧問,研究領域是天道,而對周禮並不看好。在他看來,禮儀的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紗幕,掩蓋著人性的醜惡,成了人們詐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藉口。

    而此時的孔子年輕氣盛,隨時表現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謀政的強烈慾望。所以當送別孔子時,老子又給孔子一番臨別贈言,《孔子家語》記下了這個贈言: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

    這一段話完全是老子對孔子的教訓,大意是說:

    富人送人以錢財,君子送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借君子之稱號,送你幾句話吧:一個人自以為認識問題比人家深刻,便自以為是,對別人說三道四,這種人離死不遠了。這只是耍小聰明。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輕易表態,因為他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一個好為人師的人自以為見多識廣,爭強好辯,便喜歡揭別人的短,糾別人的錯,這種人是很危險的。真正有知識的人含蓄內斂,因為他明白人各有所長。真正有錢人,總是財不外露,真正的君子大智若愚。希望你改掉驕嬌二氣的毛病,不要把貪得功名的慾望表現出來。

    《孔子家語》還說此次西行問禮,收穫頗豐,道業大進,遠方的慕名者紛至沓來,弟子門生達到了3000人。

    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不知《史記》和《史記》,在另一部儒家經典《禮記·曾子問》也有明確記載: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這些史實說明,孔子及其門生是承認這段歷史的,司馬遷對此次問禮過程有詳細記載,見《史記·孔子世家》,在此就不具體說明了。

    易老師說《道德經》一定在孔子以後,其依據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這一章是老子批儒的總綱領,因為在這一章裡,老子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老子認為,道生萬物,道在萬物上的體現就是德,人們喪失了“道”因而也就離失了“德”,離失了“德”便寄希望於“仁”來規範人們的行為,當“仁”也失去了的時候,便用“義”來規範,當人們連“義”也失掉的時候,便希圖用“禮”來做規範。

    而最終選擇用“禮”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只會導致人們的忠信觀念日益淡薄,成為天下動亂的罪魁禍首。

    失道而重禮,在老子看來,是本末倒置的悲劇,這是老子一以貫之的思想主張,這在孔子問禮時,老子已經明確表態的,即便儒家的經典也不止一次記載老子的這一主張,不知道深研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易老師是視而不見,還是故作驚人之舉。

  • 15 # 小觀點

    馮友蘭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道德經》在孔子之後的理論。也算是一種觀點吧。

    很多人對《道德經》的作者問題爭論不休,有人說是春秋的有人說是戰國的,有人說是楚國的有人說是東周的,總之各執其詞而且振振有詞。

    其實,何必呢?這種爭論是沒有意義的。關於《道德經》到底是誰寫就的,我個人的觀點是:周王室的王官集體創作的。

    孔子及其以前的時代,個人是不能著書的,既沒有這種權利,又沒有這種意識。所以很多人說孔子都聖人了,為啥就沒有一部自己的作品流傳下來呢?就像戰國時期的那幫子,怎麼著也得弄一部《孔子》流芳百世啊。而孔子卻啥也沒有留下來。《論語》不是孔師父自己要弄的,那個時候他早死的透透的了。

    《道德經》亦然,不可能是一個人單獨創作的。《道德經》的成書年代,最晚也不可能晚於春秋時代,甚至可能是西周時代就已經成書了。為什麼要這也說呢?主要還是看書中的內容以及文字特點。《道德經》這本書可以說是先秦文典中,視角最大、立意最高的一本著作。其他經典,包括《論語》以及《韓非子》《荀子》《孟子》等書,其視角和立意無不是“邦國”,也就是他們討論問題的出發點就是諸侯國。

    而《道德經》的視角和立意卻是“天下”。這個視角不是一個邦國的人能夠有的,一定是出自周天子的王官群體,而且成書時的周天子一定還是天下的共主,對天下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力。顯然春秋中晚期以及戰國時代的周天子不具備這一條件。

    如果這樣說還不夠清楚的話,那麼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村長在其職權範圍內製定的工作方案只能是一個村的方案,即便是華西村這樣的大村子也不可能去制定省級的工作方案。而國家政府制定的農村工作方案則是全國性的農村的工作方案。這就是區別。《道德經》講的是如何站在天下這個視角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容,書中沒有涉及到任何怎樣管理一個邦國的事情,而是講的如何管理天下的知識。

    個人以為《道德經》的成書歷程應該是這樣的:西周時代的王官們,根據周王室所掌握的文化資料以及前代周天子的執政經驗,進行了提煉、總結和概括,集體創作了這樣一冊綱領性的文典,以此來指導後世的周天子如何治理天下。

    既然是集體創作,那麼在行為上就不是特別的統一,各章之間的連貫性和過渡性就不是太完美。至於帛書版的道德經,也只是涉及到章節順序以及因避諱而改動的一些字詞,仍然沒有解決《道德經》不順暢的這個問題。因此,我們會把《道德經》分成若干章節,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篇整體性的文章。這是與《道德經》的成書過程相關的。

    最後的觀點:說《道德經》晚於孔子時代完全是胡說八道。

  • 16 # 十方紫麼妙音

    老子就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問道就是問老子道發自然的道理!至於說道德在孔子後?不敢偽論。但是老子比孔子大二十歲!怎麼比四書五經後呢?聖賢教育不能亂評。但老子成仙得道!倒騎驢的事誰又能悟得其中的道理呢?紫氣東來老子又到什麼地方去了!歷史也沒有記載,有人說他老人家到西方靈山參加佛教大會去了!也有可能吧!但是半路上遇到一位道士見老子昇天!就問老子道是什麼?老子回答:道似道非常道!其人又問,何以明?老子回答:明可明非常明!於是老子就說了一部道德經!

  • 17 # 忘難

    道德經在孔子之後的說法我認為是正確的,因為孔子跟老子在同一個時代。孔子還向老子學習過。老子的道德經是他要離開故土西去印度方向被守官的守將攔截才留下的五千言。那時候老子年紀已經非常大了,留下五千言在那個車馬傳播都非常慢的年代,先要經過皇家的欣賞這就需要很多時間了。在經過不知道哪位的編纂皇家的出版到天下人知這可能需要幾十上百年。因為那時候還是竹簡,普通人更是沒機會接觸,出現一個有學識的可能就是千里挑一,有學識的還要認識的道德經時間可能更長。

  • 18 # 貓三叔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老子》上下篇五千餘言;他比孔子年長,孔子當年曾求教過他,並將他比作龍,天人莫測。

    這是我們通常關於老子的認知,記載於司馬遷的《史記》,也是從小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的。然而,對於老子其人及《老子》其書,學術界歷來卻頗多爭議:

    早在北魏時,崔浩就曾懷疑“五千言非老子所作”。宋代已有人對老子提出諸多疑問,如陳師道懷疑老子時代在“關、楊之後,墨、荀之間”,葉適認為“教孔子者必非著書之老子”。清代畢沅和汪中乾脆主張,《老子》上下篇為太史儋所著;康有為則認為《老子》乃“戰國書,在孔子後,皆孔子後學”。

    五四運動前後,隨著疑古思潮的興起,圍繞老子其人其書,學術界更是展開了一場持續十多年的大論戰。眾多著名學者紛紛發表意見,如梁啟超認為老子晚於孔子,並斷定《老子》的著作時代在戰國末;馮友蘭認為《老子》當寫於《孟子》之後,《莊子》之前;錢穆、顧頡剛更提出《老子》後於《莊子》;甚至有個別學者認為根本就沒有老子這個人。

    當然,也有一批著名學者如胡適、馬敘倫、郭沫若等,堅持《老子》早出,老子早於孔子的舊說。

    之所以有這麼多爭論,且至今難有定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歷史上關於老子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就是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篇傳記只有幾百字,但竟記載了四位與《老子》有關的人物,即老聃、李耳、老萊子、太史儋。這四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哪一個才是《老子》的真正作者?連司馬遷也無法明辨,只好用“或曰”這樣的詞語來諸說並存。

    除此以外,懷疑舊說的學者們還提出了諸多依據,比如如果老子早於孔子,為什麼孔子、墨子、孟子都沒有提及老子?而最主要的理由則來自《老子》一書本身。

    梁啟超先生就認為:從思想體系上看,《老子》中的話太激烈、太自由,不像春秋時人言論。而從語言上看,《老子》書中的“王侯”、“侯王”、“王公”、“萬乘之君”、“取天下”、“仁義”等字樣,不像春秋時所有;“偏將軍”、“上將軍”是戰國時的官名,春秋時也是沒有的。

    直到今天,易中天先生在《中華史·諸子百家》中也這樣寫道:“種種跡象表明,《老子》一書應該完成於孔子之後,莊子之前,比楊朱還要晚一些。楊朱、老子和莊子,分別代表著先秦道家的三個階段。只不過老子其人身份不明,甚至有可能是若干人或一個團隊。打著李耳或老聃等人的旗號,是為了‘借殼上市’。”

  • 19 # 明眼看數

    道德經應該是多個人的作品,不是一個人的作品。這多個作者可能都是能夠接觸到歷史和文字的官吏的作品。竹簡是戰國時期出現的主要文字承載載體,戰國之前,文字的記載方式主要以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為主。道德經的主要內容,可能是口口相受逐漸積累起來的。因此,道德經最後形成文字之前的版本,可能來自李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子。所以,從成書來看《道德經》在孔子之後,是很有可能的。就像《論語》也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透過文字把孔子的一些言行記錄下來的一樣。對比《論語》和《道德經》不難發現,道德經的系統性和延續性較好,而《論語》各個章節的關聯性很差,說明《道德經》的積累時間順序較好,而《論語》更像是同時期多人記錄的整理

  • 20 # 安八居士

    文人墨客博古通今,但還是有自己創造的空間在裡面的,並非完全是史實,只有考古學家一刷一鑿的研究才比較真實,但是無法考證的也將淪為猜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被父母逼著去相親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