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家口人的北漂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前感情出現問題都儘可能修復,現在總把分手掛在嘴邊,我認為這並不代表你是真的想分手,相反我認為現在的你更加重視這份感情了,分手有時候只是對對方的一種試探,更希望對方能夠去挽留,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心態,其實愛情裡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誰更珍惜誰,互相包容才是長久相處之道,祝福你。

  • 2 # 樂在旅途qsdc

    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一方遇到一點小矛盾總是把分手掛在嘴邊,對另一方來說確實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情。如何處理好這樣的事情,有時是挺棘手的難題,即使是這樣,為了兩個人及家庭的長治久安,再難也要靜下心來處理好這件事,首先雙方應該認真心交心地談一下,換位思考地具體說一下各自的感受,要求對方如果沒原則問題就不要總把分手掛在嘴邊,如果長此下去會動搖兩個人的感情基礎的。透過這樣的溝通交流,我覺得對方會通情達理改變自己缺點的。

  • 3 # 西域阿郎

    我覺得應該 熱戀期過了 沒有新鮮感了, 談舊了以後發現兩個人之間沒有什麼交集 還有一種可能 雙方都有預備之選

  • 4 # 白夜行

    在戀愛時,雙方或許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ta總是不願意和我溝通。”每次產生矛盾時,想伸出手去撫摸ta,卻發現ta像是受了驚的刺蝟一樣,忍不住去擁抱ta,自己卻也落得滿身傷痕。

    但是通常我們都會走入一個誤區,會認為當他們開始迴避時,他們的內心就是安全的,不會遭受任何內心的折磨。實際上,如果你試著去理解ta,你就會發現,他們內心的痛苦,並不比你焦急的等待迴應時所感受到的痛苦要少。

    1.

    我曾在我的一篇回答中提到過“迴避型依戀”這個概念,但卻僅僅只是簡單的提到過一些,因為不希望會對我的讀者產生誤導,所以我決定專門寫一篇文章來介紹“迴避型依戀”。

    在介紹“迴避型依戀”之前,我們必須清楚的是,什麼是有意義的迴避,什麼是無意義的迴避。

    感情生活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都需要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去思考以及感悟,當我們在感覺壓力很大或是非常煩躁時,都會空出一段時間來休息,來弄清楚是什麼讓我們感覺到焦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繼續工作,這種暫時性的迴避則是有意義的。

    如果有一個人,一年之中有半年都是處於迴避狀態,不去工作也不去學習,就只希望待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脫離人世,關閉自己的心靈,那麼這種迴避則是無意義的,既不能使自己的物質條件變好也無法成長。

    但是一旦迴避成為了一種習慣,一方一直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即便發現感情出現了裂痕,也不試著去溝通,或者回避溝通,使用冷暴力的方式解決,這時的迴避則是無意義的,它不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越來越大,直至無法挽回的地步。

    2.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如何去應對“迴避型依戀”戀人的迴避,以及如何改變自身的習慣性迴避。

    但是改變通常是一件漫長的事情,這個過程需要戀人雙方不懈的努力,最後也可能只落得滿身傷痕,所以,在看接下來的文字之前,你需要確定一件事,你是否足夠愛ta。

    感情中我們最容易犯錯的一點是,不去理解對方,這樣的方式造成了誤解,也是這樣的方式導致了關係的惡化。這時候如果好好溝通,一起去面對由於不同的經歷而產生的分歧,可以使雙方更加理解彼此。

    但是“迴避型依戀”的戀人,通常無法做到主動去溝通,在對方想要溝通時,也會選擇以迴避的方式面對。

    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迴避呢。

    在感情中習慣性迴避的人,通常都會有一個特質,對自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每一個人遇到危險時,一般只有兩種做法,戰鬥或者逃避。

    當你認為自己能夠應對遇到的危險時,這時候你就會選擇戰鬥,調動自己的全部力量來解決困境,如果你所面對的危險是遠遠超出你的能力範圍時,就會選擇逃避,這是每個人為了保護自己所發展出的生存策略。

    而有“迴避型依戀”的人在面對感情時,哪怕小問題都會認為是無法解決的,而且會將問題歸在自己身上。

    再重複一遍,會將問題歸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不與你溝通,就代表ta預設之所以會出現問題是因為責任在你,ta也會想要和你溝通,但是由於過去的經驗使得ta害怕失敗,一旦遭受到批評或者指責,就會關閉自己的心靈,保證自己的“安全”。

    這時另一方通常是焦灼的,迫切的想要去溝通,這反而會造成進一步的退縮。但是你見過刺蝟因為被猛力拍打而放棄自己的蜷縮嗎,不會,這樣只會使它更加用力的去蜷縮成一團。

    3.

    如果可以,能不能先試著去放下你的期望呢。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失望,因為在這之前我們通常都滿懷期望。通往地獄之路,由期望鋪成。

    期望工作很忙的父母時刻照顧到你的需求,得到的結果會是失望;

    期望二十多年習慣退縮的戀人迴應你的焦慮,得到的也只能是失望。

    但是放下期望並不等同於放棄,放棄是感覺絕望時才需要做的事情,你可以這樣告訴ta:“我也許無法理解你此刻的感受,但是我不會離開你,我很希望你能夠和我說說發生了什麼,也許我能夠幫助你呢,你可以告訴我你的感受,或者是對我的不滿,我不會一味的否定你,如果你現在不願意和我說,以後的每一個時刻這段話也算數。”

    然後你要做的,是去做你自己事情,我知道這很難,但你需要這樣做。

    若你還將注意力放在你的戀人身上,你所看到的就只有你自己內心的不滿,而不是產生矛盾的事情本身。

    你可能會想,ta不理我是不是說明ta已經不在乎這段感情了,但是真相是,你們也許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了。

    雖然你們相隔不過幾米,但心的距離,卻像一個處於繁華的城市,另一個處於無人的孤島,一個腦海中思考的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而另一個思考的則是,“我是不是一個很失敗的人?”

    沒有處在同一個世界的思維,只會把事情弄砸,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4.

    如果你發現自己屬於“迴避型依戀”,並且它一直困擾著你,那麼應該如何去改變呢,這裡我不得不再重複一次,改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那種在一瞬間獲得煥然新生的魔法並不存在。

    但是隻要你肯試著去深入自己的內心,改變就會開始。

    在你開始察覺自身之後,你或許會發現,在迴避這個行為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力量,自卑感,亦或者說迴避的本質是自卑。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這是一種在很小時就形成的映像。

    我過去也是一個經常會感到自卑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是一文不值的,不值得他人去愛,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當遇到挑戰時只想選擇逃避而不是去試一試。

    過去當我遇到那些比我優秀的人,我想的是,我為什麼這麼垃圾啊,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地方,認為我存在的意義僅僅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把自己圈起來,逃離別人不受損害。

    而不是,什麼時候我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優秀呢,認為我存在的意義是:去和那些有趣的人成為朋友,不斷的使自己成長。

    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使我整個人的狀態都截然不同,那麼,要如何從第一種思維方式過度到第二種思維方式呢,答案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在我停留在第一種思維方式時,每一件小事,都會讓我陷入深度的自我懷疑中,例如作業沒有寫完,我所考慮的不是作業沒有完成這件事情,而是去想,我為什麼會完不成作業,為什麼其他人都能夠完成作業,而我不行,我應該天生就是個loser。

    在對待社交關係中更是如此,我不希望他人會注意到我,也不希望有在我原本工作範圍之內的任務,我會覺得,被他人注意到只會讓人察覺到我的不堪,額外的任務我是無法完成的。

    那時的我,完全將自己封鎖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在胸腔的深處,心中滿是枯葉,強迫性的不敢深入自己的內心深處。

    5.

    直到我開始意識到,我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而不是一個神,人只需要不斷進步就足夠了,神才是全知全能的,不能犯一點錯誤。

    如果有一個人對你說,我要求你永遠不能犯錯,你肯定會覺得這是荒謬的,但是我們又何嘗不是時時刻刻對自己這樣說呢。

    如果工作不能夠被完滿解決,那麼不如不做。

    如果決策可能是錯誤的,那麼就停留在原地。

    如果感情可能會失敗,那麼就不要開始。

    我們必須理解到的一件事是,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如果你現在在你房間裡,你可以去看看你房間的地板,有一塊地方是絕對乾淨的嗎,或者說它每一處都垃圾成堆,我想都不是,你的地板既有乾淨的地方,也有髒的地方。

    在感情中,我們也不應該去追求絕對,我們害怕矛盾,認為它會是感情看起來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們迴避矛盾。

    可是,沒有一段感情會是完美的,即使是你所看到的那些模範戀人,當你看到他們的日常,也會發現有矛盾、有爭吵,但也會有感動、有溫馨。這個世界並不是,百分百才算是可以接受的,而百分之九十九等同於失敗。

    那麼,實際上,當我們迴避時,我們迴避的是什麼?

    我們迴避的是“真實的不完美”。不能夠接受感情中有任何瑕疵的存在,如果它是存在的,那麼也當它是不存在的。

    兩個前二十年經歷不同的人,很難做到擁有相同的價值觀,那麼就會產生摩擦,有的人會認為,這種摩擦是正常的,每一段戀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

    可“迴避型依戀”的人會認為,出現摩擦是一種不完美的表現,他希望感情是完美的,那麼就只能否認摩擦的存在,以此來使自己的內心免受痛苦的感覺。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時,我們已經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

    6.

    我們接下來需要意識到的是:消極的思想會導致失敗。

    假如你的戀人有一天晚上沒有搭理你,因為他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評,正為此感到難過,所以沒有心情和你說話。你的心可以因此沉了下去,因為對這件事做了這樣的解釋:是因為我做錯什麼事情惹他生氣了。

    亦或者當產生矛盾時,你這樣想:因為我不擅長解決矛盾,所以這次的矛盾是我無法解決的。當我們在消極的思想下應對挑戰時,我們事先假定我們沒辦法做得好,你會想,既然結果終究是失敗的,我為什麼要為此努力?

    同時這種不去努力的做法又是失敗的直接原因,我們就陷入這個惡性迴圈,最終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我們面對任何的挑戰都採取迴避態度。

    想要打破這個惡性迴圈,我們需要做的是,將消極的思想轉換成積極的思想,可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通常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消極的思想就已經出現在我們的大腦中了。

    所以,想要進一步改變,重點就在於我們如何反駁消極的思維,我通常會選擇把它記錄下來。

    假如我和我的戀人發生了矛盾,因為我看見她和一個男人相談甚歡,這個時候我並沒有選擇去詢問她和這個男人的關係,而是使自己被滿滿的憤怒操控,認為她這個男人有什麼不正當的關係,並且用冷漠的態度去對待她。

    這時把腦海裡的想法記錄下來,“我看到她和別的男生交談很愉快,我感覺我被背叛了,我是一個沒用的人,對她而言我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然後,我們必須弄清楚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思想。“我非常害怕她會遇到一個比我優秀的人,然後離開我。”

    最後,對這個想法進行反駁,在以後遇到相似的事情用一個更為現實思想替代它。“交談愉快並不能代表什麼,把這件事與她會離開我聯絡起來沒有任何邏輯可言,並且是不理性的,在這件事背後,可以看到的是我對自己的不自信。”

    當你開始這樣做,便意味著你開始明確你的內心,繞過情緒的迷霧去看事情的本質,也意味著你不再選擇以逃避的方式面對。這個過程同樣也是痛苦的,因為它需要打破對自己“完美的幻想”。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意識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放在改變的第一步。

    8.

    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並不會馬上有大的改變,因為這一篇沒有任何魔力,改變的魔力在於你自身,而你需要慢慢的去挖掘它。

    所以在此,我想要將在發生矛盾還是想要回避時,一種較好的應對方式分享給你們。

    之後我和老公分享了我在工作坊上的領悟,我跟他說,我意識到了我的問題,可這依然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我需要你的幫助。我倆那天聊了很多,我小時候的事,他小時候的事,說了很多。我們也在“和平時刻”想了很多辦法怎麼在“戰時”去及時“踩剎車”、有技巧地“拋橄欖枝”。

    比如,我們家書櫃上的一對小企鵝,如果我生氣了,我就把他們背靠背擺著,那麼這會兒就先不要理我;如果我理智一點了願意溝通了,我就主動把企鵝再擺成面對面,這會兒老公可以來找我談......看起來很笨拙是不是?

    但是真的有效,雖然還是會有有衝突的時候,但是我的“遷善”能力,真是變得越來越強 - 有時候遇到生氣的事情會有意識忍一下,忍不了了會去告訴他我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忍一下,後來就忘記了!冷暴力幾乎絕跡。再後來,連吵架都快絕跡了,爭執都是以年為單位發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享受兩個人的關係和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摘選自 @毛豆 年輕人有哪些典型的幼稚病。)

    9.

    最後,我希望“迴避型依戀”這一個概念,是使你們更好的去理解對方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作為一種攻擊的手段去使用。

  • 5 # 大檸檬星系

    我是一位職業占卜師,執業五年,用我自己的經驗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因為不知道題主所問的是:自己的物件過去總想著修復感情,而現在遇到問題總想要分手。還是說自己過去總願意修復感情,但是想著遇到問題只想要分手。

    主人公不同,應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果題主是遇到了:“自己的物件過去總想著修復感情,而現在遇到問題總想要分手”這樣的情況的話。

    需要辨別的是,你的物件只是“習慣性嘴上提分手”,還是真想跟你分手。

    “習慣性嘴上提分手”的人往往只是說說而已,而不會真正做出行動,就算暫時性冷落了你,只要你一服軟,認錯或者道歉,他們就立馬不分手了,或者把自己說分手的話拋之腦後。

    而真心想分手的人,則往往是很冷靜的提出分手,後續可能出現斷聯、冷暴力,甚至於開始找新的物件。

    你的物件只是“嘴上說說”的那種,那麼我建議你等雙方都冷靜之後,坐下來跟你的物件談清楚,讓TA放棄用分手來威脅你的想法,並且說明:你是喜歡TA的,但是遇事就提分手的事情會傷害你對TA的感情,甚至於最後真的“狼來了”,說說而已變成真正分手,那也是你不希望的情況。

    要是你的物件是真心想要跟你分手,那也沒有什麼“怎麼辦”的問題了,說明你們感情當中的問題累積已久,對方已經放棄解決問題,就像是一個人癌症到晚期。這時候對於這段感情放手可能才是成全兩個人。

    這樣的情況當中,我們需要明白的是:

    只是說說而已的分手的本質是,對方對你有感情,也有愛。但是也在用你對TA的愛來威脅你。這種威脅持續下去只會使得這段感情進入到惡性迴圈,所以應該告訴對方,你不怕這種威脅,並且你不吃這套,讓對方趁早放棄這個方法,正視感情當中的問題,並且合力一起解決問題,這樣感情才能往好的方向走。如果題主是遇到了:“自己過去總願意修復感情,但是想著遇到問題只想要分手。”的情況的話。

    那題主就要明確自己是不是還愛這個物件。

    當然,相信題主能夠來提問,心裡對於這個物件還是有愛意的。不然也不會為此糾結。

    關於感情,大家一定有聽過的一個觀點就是:好的感情是要共同經營的。

    所以如果題主對物件有感情,但是還想著分手,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自己累了,不想繼續修復感情。第二種情況是,題主覺得對方不想修復這段感情,自己一個人也難以支撐感情。

    第一種情況的話,建議題主在兩個人相處的時間中,去找出一些自己獨處的時間,讓自己好好的休息和恢復,當然也可能在自己跟自己相處的過程當中,發現還是自己待著更輕鬆,思考清楚了,確實也可以選擇分手。

    因為,世間所有的關係,就算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需要花下時間精力去維持。沒有輕鬆一說,所以想要輕鬆就只能選擇做一個“孤家寡人”。

    但是也許休息之後,也能夠重新累積力量,重新面對感情關係當中的問題。這就像是一種“充電”,現在很多人跟物件相處,忽略了自己獨處的時間,導致自己“電量耗盡”,不想戀愛,心累等。其實主要給自己放個假,充充電,就會好轉。

    第二種情況的話,則是要跟物件進行溝通,瞭解對方到底對這個感情什麼態度。

    如果對方避而不談,基本上約等於“我已經不愛你了,但是我捨不得我付出了這麼久的感情”或者“我已經不愛你了,但是分手的痛苦我還沒有準備好承受,我想慢慢抽離”的結論。

    所以如果對方避而不談,我也建議你考慮從這個感情當中慢慢抽離。

    當然,要是物件願意跟你開誠佈公,這也是一次修復感情的好機會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入手mate20Pro划算嗎?980比990差很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