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兔
-
2 # 崔大有
立象以盡意是《易傳》的哲學、美學觀點.意謂聖人用確立《易》象的辦法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念。《繫辭》上:“聖人立象以盡意”,說明“象”與“意”的聯絡。“象”指具體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象”對於“意”的表現,應注意以小喻大,以少總多,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的特點:“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繫辭》下)《易傳》在中國美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象”與“意”的關係,強調藝術形象對於作者情意的表現作用,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有很大影響。後代美學家、藝術理論家從這一命題出發,進一步闡明“象”與“意”之間的相互引發、相互作用,注重外物形象同詩人情意的結合,創造出“意象”、“意境”等審美範疇,豐富、發展了中國古典美學關於藝術表現的理論。
在當代藝術上講即創作中的形象思維的藝術表達。形象思維又可以稱意象思維。別林斯基給藝術或詩“詩歌是用形象來表達的思維”、“藝術是寓於形象的思維”、“用形象顯示的思維”下定義誤譯而來。形象是客觀的供審美鑑賞的具體作品解釋,任何一個客觀具體事物的形象都是經過人的感官產生感覺,進而產生知覺,然後在腦細胞螢幕上留下記憶表象,成為思維材料。然後不斷分解、重組、聯合,再經過藝術想象昇華從而完成藝術形象的創造。比如鄭板橋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不斷演化。中國傳統畫家中立象盡意的傑出代表是八大山人(朱耷)、石壺(陳子莊)。
-
3 # 雷語話丹青
中國古代的文字學、文學、哲學理論中,對於“立象以盡意”相關解析非常之多。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文人學者對這些闡釋諳熟於心,能夠自然而然地順承到對書法的理解上。在當今新的文化語境中,有必要打通各個文化領域的相關理論,對書法的本質作出恰如其分的闡釋。
“象”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由此衍生出物象、卦象、意象、大象等名詞。陰陽二氣,相摩相蕩,有而未形之時的混沌之“象”,謂之“大象”。“大象”是世界本根之象是無象之象,也就是大道、常理。老子說:“大象無形。”
“象”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於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內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為了“盡意”,涵蓋無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須平易簡約。如果過於具體、繁複,就會僵化,不具備回味、想象的空間。因此,《周易·繫辭》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然而,“大象無形”的追求顯得過於虛無空疏,卦象、文字的形式構成也稍嫌簡單,對於表達和接受都造成了一定困難。而繪畫、雕塑的“象”過於具體了。藝術的巧妙之處,就在於以相對簡單的形式表達非常豐富的美學意義,為此需要對錶現物件進行適當的抽取、提煉、概括,為精神尋找形式。權衡折衷之下,書法的形式構成與表現內容之間的匹配是最恰當、最理想的。書法主要是黑白二色,以點線組合實現空間分割,與其他藝術相比,其形式至為洗練簡約。這種抽象、簡練的形式構成,既有具體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如此形成含蓄美感和多義效果,造成自由聯想的闊大空間,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現無形的無限,如此方能“盡意”。這非常符合中國文化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基本原則,所以書法被視為最高藝術。
書法家必須把“象”立起來,才能表“意”。“象”有基本的技巧法則,必須從書法史上認真借鑑,熟能生巧,有所創立。如果不掌握書法的表達技巧,即使文化領域的專家名人的毛筆字跡,也不可能“盡意”,算不上“書法”。
總之,書法將多種文化元素進行系統組合,“意”在把握事物變化的基本法則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瞭然地呈現出來,生動體現出中國文化直覺思維特點以及整體觀思維的大局意識。如今書法在社會大眾心目中依然享有較高地位,主要得益於文化傳統的強大慣性。而如果沒有一個引領性的核心理念,書法的前景不可能繁榮,只可能蕪雜。明確並遵循書法“立象以盡意”的根本法則,其文化地位才能得到確立。
-
4 # 星花木蘭
這個理論出自《易經.繫辭傳》,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孔子說:“聖人樹立象數的規範,以竭盡未能完全表達的心意,使人因象以悟其心意,設定六十四卦以竭盡宇宙萬事萬物的情態,復系之以文辭,以盡其所未能表達的言語,又變而通之,以盡其利,鼓勵之,激揚之,以盡神奇奧妙的能事。”
《易經》所謂象,是因天下萬事萬物的繁雜,而擬測其形態的種類,象徵其物象的適宜,因此謂之“象”。
立象以盡意是《易傳》的哲學、美學觀點.意謂聖人用確立“象”的辦法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念。強調藝術形象對於作者情意的表現作用,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有很大影響。
-
5 # 俏花旦
立象以盡意
立象以盡意是《易傳》的哲學、美學觀點.意謂聖人用確立《易》象的辦法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念。《繫辭》上:“聖人立象以盡意”,說明“象”與“意”的聯絡。“象”指具體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象”對於“意”的表現,應注意以小喻大,以少總多,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的特點:“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1]
(《繫辭》下)《易傳》在中國美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象”與“意”的關係,強調藝術形象對於作者情意的表現作用,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有很大影響。後代美學家、藝術理論家從這一命題出發,進一步闡明“象”與“意”之間的相互引發、相互作用,注重外物形象同詩人情意的結合,創造出“意象”、“意境”等審美範疇,豐富、發展了中國古典美學關於藝術表現的理論。
-
6 # 鞏慶喜工筆畫館
“立象以盡意”,淵源於先秦哲學領域,一般指酷似於某人某物的形體狀貌,也指文學藝術作品中創造的藝術形象。
文人便將“言外之意”、“韻外之致”、“象外之象”當作自己最高的審美標準,以求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古人繪畫尚意,講究的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立意”是求理足,雖無常法但有常理,故畫面“氣骨”、“神韻”並存。
繪畫在發展過程中,“意”增加了另一種含義,那就是造型的隨意性。
“意境”是中國畫傳統的美學觀念,它的要求是“似”與“不似”之間。
李可染先生講:“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做意境。”意境是情理形神的融合,是審美情感與自然精神的和諧統一。
畫外有畫,弦外有音,才能陶冶於人,使人浮想聯翩。
這也許是“立象以盡意”的藝術真諦!
-
7 # 徙竹散人
“取象會意”出自《易*繫辭》所謂“聖人立象以盡意”,王弼所謂“得意而忘言”,俗話說“聽話要聽音”,都是從“用”反推“體”。
子曰:“舉一而反三”,那這個“三”究竟怎麼返的,就是從“一”的“象”會到了“意”也就是“體”,再從“體”起用,遇到哪種情況就用適合的方式處理,這就是返三。
舉個例子,水。水性就是那個“意”,當水流經石頭的時候,就會呈現中空就是一塊石頭的樣子,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總結出那個意就是“隨順”,所以,當水溜經什麼就都會中空出什麼的樣子。
然後重點來了,這樣為什麼會讓人覺得“藝術”?因為“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就是那樣的讓人舒服,而日常中那些生硬的道理是讓人彆扭的。
日常生活中大多交流都是直來直去的,而直來直去就一定要有個“點”也就是抓手才能進行下去,要不然說什麼呢?如此就註定了雙方都沒有餘地,提要求的害怕得不到,被要求的害怕吃虧,於是大家一起都難受。
所以,交流中能給對方留餘地的方式就上升成了藝術。
如果你有能力欣賞它,你就會與之產生共鳴;如果你還不具備欣賞它的能力,它就會對你有啟發的意義。
蘇軾評王維有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
詩畫是同步的,因為蘇軾到了這種程度,所以一下就能品得出來,而品不出來的可以透過學習來慢慢浸染自己。
莫名其妙的,一看到這些詩詞歌賦文玩字畫心情就會立即好起來。這就是“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根本不是能說清的。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你舒服了嗎?
-
8 # 羊鈦白
當今書法創作非常活躍,理論上也更加強調書法的文化屬性。但書法作品的藝術水準有很大提升空間,書法界對書法的理論認識還比較含混,不少人對書法產生迷惑和懷疑。因此,需要為中國書法確立一個明確的哲學根基,形成一個比較凝練的主題論斷。我認為,《易經·繫辭》提出的“立象以盡意”客觀上是中國書法遵循的根本原則。
中國古代的文字學、文學、哲學理論中,對於“立象以盡意”相關解析非常之多。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文人學者對這些闡釋諳熟於心,能夠自然而然地順承到對書法的理解上。在當今新的文化語境中,有必要打通各個文化領域的相關理論,對書法的本質作出恰如其分的闡釋。
“象”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由此衍生出物象、卦象、意象、大象等名詞。陰陽二氣,相摩相蕩,有而未形之時的混沌之“象”,謂之“大象”。“大象”是世界本根之象是無象之象,也就是大道、常理。老子說:“大象無形。”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認為文字之象與易象本質上是貫通的。許慎說,造字的起點是“依類象形”(按事物的種類摹畫外形),進而還要採用“形聲相益”等手段。繼而又說:“箸(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採用“形聲相益”等手段是因為表現內容超出了物象外形,那麼,“書者,如也”必然是對易傳的順承,也就是“象者,像也”的延伸。
漢字具有非常精密、細膩的結構感,本身已經在“立象”,書法在此基礎上作出了更大的拓展。生活應用層面的文字書寫,其單字造型的靈變範圍非常有限,字與字之間只是追求一種鱗次櫛比的齊整,而沒有藝術化的組合關係。書法則無限拓寬單字結體的變化,而且字和字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的排比,而是穿插錯落,藝術化地組合成為不可分割的渾然一體的“象”。這種書法之“象”更接近“道”的混沌。運控毛筆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用柔”思想。相對於“用剛”而言,“用柔”手段更為含蓄、複雜、細膩,更難以把握。“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毛筆的柔活特性使書法的線條如雲煙變幻,有一種彌散著的特殊張力,這非常契合於“道”。這樣,文字之“象”乃昇華為書法之“象”。書法的“立象”也就是一種“造型”,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透過視而可見的形象化的東西寄託創作者的審美追求,喚起欣賞者的審美愉悅。從這個層次上來說,書法屬於“大美術”的範疇。但是,繪畫、雕塑這樣一些美術形式的內容是自然物象的直接表現,是直觀的形象,但書法之“象”卻超越於自然物象、事象、具象,而是一種視而可見、氣機流宕的抽象。書法獨特之“象”,是為了表達特殊的“意”。它以較為抽象的氣象折射客觀表象背後的理象、心象。
“象”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於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內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為了“盡意”,涵蓋無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須平易簡約。如果過於具體、繁複,就會僵化,不具備回味、想象的空間。因此,《周易·繫辭》說:“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然而,“大象無形”的追求顯得過於虛無空疏,卦象、文字的形式構成也稍嫌簡單,對於表達和接受都造成了一定困難。而繪畫、雕塑的“象”過於具體了。藝術的巧妙之處,就在於以相對簡單的形式表達非常豐富的美學意義,為此需要對錶現物件進行適當的抽取、提煉、概括,為精神尋找形式。權衡折衷之下,書法的形式構成與表現內容之間的匹配是最恰當、最理想的。書法主要是黑白二色,以點線組合實現空間分割,與其他藝術相比,其形式至為洗練簡約。這種抽象、簡練的形式構成,既有具體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如此形成含蓄美感和多義效果,造成自由聯想的闊大空間,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現無形的無限,如此方能“盡意”。這非常符合中國文化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基本原則,所以書法被視為最高藝術。
韓愈《送高閒上人序》說:書法最重要的是“得其心”,而不是“逐其跡”。“象”是一種依託,更關鍵的是其背後的“意”。與其他造型藝術相比,書法所寄託的“意”具有明顯的超世俗性。文學、繪畫等其他藝術涉及到人的各種層次的情感和欲求,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飲食男女,而書法的內容總是文化的高階層面,總是雅的、脫俗的,超越了一般的市井文化,朝向一種“聖人無俗情”的境界。這與《易經》的“聖人之意”是一致的。易學把天道和人道的統一當成最基本的理路,成為天人之學,而更重視天道,即宏大普遍的宇宙哲理。文字肇造,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是方法;其目的同樣包括“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包含著人道、天道兩個層次的豐富追求。書法沿襲、發揚了這種追求,寓含天道、人道,以及天道、人道的自然和諧。虞世南《筆髓論》的“秉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說的主要是書法中的天道。孫過庭《書譜》中的“情動形言,領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指出了書法中天道、人道的和諧。但是,書法理論片面強調人道的傾向越來越突出,蘇東坡直截了當地說:“凡書象其為人。”唐宋以下,“象者像也”、“書者如也”的豐富內涵被簡單化的“書如其人”思想所代替。把書法與德行簡單等同,或者過分強調個人即時的情緒,對文化情懷缺乏把握,侷限於人心,而忽視了人心所能貫通的天地宇宙之心。
書法家必須把“象”立起來,才能表“意”。“象”有基本的技巧法則,必須從書法史上認真借鑑,熟能生巧,有所創立。如果不掌握書法的表達技巧,即使文化領域的專家名人的毛筆字跡,也不可能“盡意”,算不上“書法”。“盡意”的第一個環節,是創作者把自己的文化憧憬貫注到作品中。伯牙學琴,他的老師成連先生引導他“移情”於琴。張旭工書,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書法的“意”不僅記錄了創作者的即時情緒,也呈現深層次的悠遠情懷。這是一種高階情懷,是文化情懷,更多地表現為文人情懷。書法家重視文化養成,才有可抒發之“意”。為此,我們應該倡導毛筆書寫者有高層次的文化追求,同時明確文人在書法家群體中當之無愧的主體地位,要求他們在書法發展中肩負起責無旁貸的文化擔當。“盡意”的最後一個環節,是“意”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欣賞者內心有呼應的基礎。孟嘗君聽琴,琴師雍門周首先透過交談點撥其內心的情感,這樣他才能與琴聲產生共鳴。書法的藝術語言有很強的模糊性,鑑賞者需要提高文化素養,形成與其構成共鳴呼應的“前理解”機制。
總之,書法將多種文化元素進行系統組合,“意”在把握事物變化的基本法則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瞭然地呈現出來,生動體現出中國文化直覺思維特點以及整體觀思維的大局意識。如今書法在社會大眾心目中依然享有較高地位,主要得益於文化傳統的強大慣性。而如果沒有一個引領性的核心理念,書法的前景不可能繁榮,只可能蕪雜。明確並遵循書法“立象以盡意”的根本法則,其文化地位才能得到確立。
-
9 # 龍行人
"立象以盡意"其實理解為"立力象以盡意"就通俗易懂,無須解釋言盡意釋!
萬物系由心而生由力而發。
-
10 # 求真堂書法
“立象以盡意”。在書法藝術理論中,立象表現出兩層意思。
其一,漢字之表象,也就是書法中所常說的字之形態。漢字造字“六藝”(也叫六書)中的第一表述,就是象形。象形是漢字形態的外在表現,也是具象表現。
在書法的藝術表現形勢上,講究的是以意賦形。就是運用筆墨藝術表現力,把具象漢字的意思,意蘊表達出來。
其二,意象。所謂意象,也就是想象中的形象。在書法藝術表現中,把想想中的形象,運用筆墨藝術立體的表現出來。
總之,“立象以盡意”可謂是書法之靈魂。以象賦形,賦勢,賦韻,賦神。首先是在象的基礎之上。如果在一幅書法藝術作品中,能夠真真切切的達到“立象以盡意”。那將會成就一幅不朽之作。
“立象以盡意”。也當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下面附上一幅筆者臨習的書法作品,還望大家賜教。
-
11 # 印像派國畫家高陸甲
立象以盡意
立象以盡意是哲學、美學觀點.意謂聖人用確立象的辦法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念。“聖人立象以盡意”,說明“象”與“意”的聯絡。“象”指具體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象”對於“意”的表現。
在中國美學上第一次明確提出“象”與“意”的關係,強調藝術形象對於作者情意的表現作用,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有很大影響。後代美學家、藝術理論家從這一命題出發,進一步闡明“象”與“意”之間的相互引發、相互作用,注重外物形象同詩人情意的結合,創造出“意象”、“意境”等審美範疇,豐富、發展了中國古典美學關於藝術表現的理論。
圖片攝影高陸甲
回覆列表
在“立象以盡意”的思想和取象思維的影響下,古人從文論的“言意”關係中逐步發展出“言象意”系統,並形成以“意象”為核心的藝術理論。
千千世界裡萬物都是有形的“象”和無形的“意”意境創作應隨之產生變化,創造無限可能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