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荀彧被稱為“王佐之才”,可為什麼知名度卻不如郭嘉、諸葛亮和周瑜?
7
回覆列表
  • 1 # 別哭74968665

    諸葛亮名聲是自古以來都留下的,至於郭嘉是現代人腦殘粉吹捧的,還給了一個鬼才的稱號,王佐之才荀彧,臥龍諸葛亮都是從古至今被認可的名號,郭嘉不配跟他們比。況且正史裡荀彧為曹操政治先鋒,謀主是荀攸,破袁紹定北方平蠻夷皆荀攸之功,演義卻把功勞讓給郭嘉,荀攸卻在演義沒存在感,真實鳴不平。

    還有,誰說荀彧名聲不大,一旦想到王佐之才這個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荀彧

  • 2 # 如切如磨

    無論如何請讓我先來為文若吹一波。

    王佐之才這個稱號可絕對不是誰都配享用的,最側重的就是超卓非凡的治國能力和輔佐君王砥定大業的不世才能。從出自董仲舒身上以來,那都是伊尹、姜子牙、管仲、張良等名臣良相專用的最高褒獎。三國之中最堪配這一稱謂的,無疑乃是諸葛亮、荀彧。

    今兒單表荀文若。

    荀彧名副其實乃是曹操統一北方的第一功臣,能臣和首席謀臣。被曹操引為自己的張良,爭霸大業中乾的還是蕭何的工作,這想不王佐都難。

    從龍之初就被委以留守重任。兗州叛歸呂布之戰,荀彧和程昱以區區二位謀士之力力保三縣,守住曹操基本不失。而後放棄攻略徐州破呂布定兗州,勸奉天子。步步為營均出自荀彧正確的戰略指導。都說郭嘉有識人之能,荀彧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官渡戰前荀彧對袁紹本人極其文武諸臣的評價分析事後一一應驗。四勝論雖不如十勝論華麗,但終究是正史記載。相持階段曹操動搖,荀彧一邊在後方朝中幫助曹操穩定局勢,一邊還要堅定曹操決戰的信心。由此也可見荀彧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決定曹操命運的官渡之戰說荀彧為其勝利的奠基人是絕不為過的。

    且荀彧十幾年居中持重,是真真正正的宰輔之才。要知道曹操常年征戰在外,朝局的穩定後方的穩固才是他不斷勝利的根本。荀彧被稱為荀令君,匡弼政事,平衡朝局。正如蕭何一般是為曹操的砥柱。舉薦賢能,如鍾繇、陳群、杜畿是曹魏的重臣,戲志才、郭嘉、荀攸這是曹操的心服謀士。

    文若人品貴重。身為曹操的兒女親家,心腹重臣,恪守謙退之節。所受賞賜皆散於族人,家無餘財。秉忠貞之志,至於忠誠見疑,憂憤而卒。

    還記得曹操表荀彧之功曰,“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勳。”如此被曹操誇讚的人為啥知名度不高?我認為主要還是受三國演義小說及其所衍生的戲曲藝術等影響所致。

    諸葛亮就不用說了,無論正史記載,民間演義,文人詩詞,官方肯定。那都是千古忠臣楷模,文人表率。神仙一般人物。

    周瑜主要還是演義裡背鍋太多,作為諸葛亮光輝形象的對立面之一,想不知名也難。尤其是演義裡精彩至極的描寫,再被各種藝術形式加工。黑紅黑紅的。

    郭嘉演義裡著墨也很多,天生郭奉孝麼。還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等等民間傳說更為百姓大眾喜聞樂見。

    荀彧呢,感覺演義裡就沒給安排啥精彩劇本給他。也沒啥傳奇逸事流傳。畫面少,沒啥機會刷存在感。小時讀三國的時候,印象深的就是這哥們名字咋念。在一眾大反派曹魏謀士中出鏡率好像還不如程昱。因此我覺得這就是荀彧在大眾知名度上不高的緣故吧。

  • 3 # 時光允痕

    首先和人的性格和做事風格有很大的關係,荀彧性格溫文爾雅,是典型儒生類,不善於爭功名,荀彧出謀劃策都是循規蹈矩,不像郭嘉和諸葛亮的奇,所以沒有典型的知名事件讓後人傳頌,其次,是荀彧本身系漢,而曹家後人為了避免後人評論殺功臣,而史官又繫於曹氏權利壓制,應該沒著重描寫。

    其次,郭嘉去世早,屬於英年早逝,而幫助曹操的那幾個知名戰役出的奇謀,更是得到曹操和後人的稱頌,包括荀彧本人也是。更值得一提是曹操因郭嘉出世感慨的一番話和詩歌,更是傳頌於後世,而史官對郭嘉的死感到惋惜,肯定會因曹操對他的器重而著重描寫那些經典事件!而且,郭嘉一直被人們提和諸葛亮誰更厲害,所以因諸葛亮的知名度而影響了郭嘉的知名度!

    其實,三個裡面諸葛亮知名度最高,是他側面烘托了郭嘉,有了對比,人們自然而然就更加的知道了,諸葛亮不用多說了,一首《隆中對》就流傳後世,典故太多,而且他的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後主劉禪等的讚揚,他的精神在當時被歌頌的很偉大,就自然而然的知名度高了!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 4 # 千帆過盡38

    就像張昭名氣遠不如周瑜大啊 諸葛亮名氣大是因為對蜀漢鞠躬盡瘁得到世人稱頌 然後在演義裡被神話 荀彧在正史和演義裡區別不大 而且他是政治一把手 那個年代軍事人才更耀眼 荀彧雖然軍事能力也很強 但在曹操陣營里人才眾多 。 荀彧表現軍事的時候就少了 而周瑜和孫策轉戰江東 破曹操於赤壁 走曹仁於南郡 奠定三國基石 諸葛亮在三國中期五次北伐 雖然戰果很小 但在相對和平年代影響是很大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 僅僅治蜀而言 對後世影響和小說渲染就沒那麼多閃光點了 所以個人覺得荀彧因為缺少軍事閃光點而名氣不如周瑜諸葛亮

  • 5 # 當年秦風

    荀彧(163-212)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

    王,君主或帝王,多指國家元首;佐,輔佐; 才,才幹、能力、智謀;王佐,即為“佐王”(古漢語倒裝);王佐之才,是指某人(或謀臣)具有非凡的治國能力。

    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之一,為當時北方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荀彧畢生忠於漢室,後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曹操稱王后不為曹設一謀,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盡)。死後被追諡為敬侯,後又被追贈太尉。 可以說鬱鬱而終吧

  • 6 # 君說歷史

    本期君君給大家介紹一下荀彧,荀彧字文若,是荀子之後。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時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物品),後董卓毒霸京城,倒行逆施,於是荀彧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那麼就跟隨君君一起了解一下,荀彧到底有哪些建樹吧:

    第一,“保全根據地”,公元194年曹操東征陶謙,張邈和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並告訴眾人呂布是來助曹操的,唯荀彧知其計,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守,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之身出城會見受呂布煽動的豫州刺史郭貢,其率眾數萬來攻,軍中甚懼。郭貢要求見荀彧,夏侯惇等便說,此去有詐,恐怕是凶多吉少!荀彧的意思就是先去穩定住他,即使不能讓其投誠也能讓其保持中立!於是出城會見郭貢,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便引兵而去。荀彧又與程昱定計,保全了範、東阿。卒全三城,替曹操保住了大本營,不久,曹操回師擊敗了呂布。

    第二,“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陶謙已死,曹操獲悉後,打算趁機奪取徐州,再回軍消滅呂布,而荀彧勸阻說:“當年漢高祖保守關東,光武帝佔據河內,都是先鞏固基地以控制天下,這樣進可以制勝,退可以固守,所以雖有困難曲折卻最終能完成大業。兗州是我們的根據地,兗州還沒有穩定下來,如果徐州在攻不下的話,那我們真是game over了。曹操採納荀彧的意見,放棄進攻徐州的企圖。抓緊戰機,收割熟麥,積蓄實力。不久,曹操大敗呂布,呂布連夜棄營撤往徐州。曹操乘勝攻取定陶城,並分別派出部隊收復兗州各縣,兗州遂平。此戰的獲勝,對曹操以後統一北方,成就大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荀彧功不可沒。

    第三,“奉天子以令諸侯”公元196年,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返回洛陽。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發生了爭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而當曹操猶豫不決時又是荀彧力排眾議,曹操最終奉迎獻帝遷都許縣。曹操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荀彧也升為漢侍中,守尚書令。從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優勢,併為其此後統一戰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君君認為這是曹操集團的轉折點,“奉天子以令諸侯”使得曹操在軍閥割據中不斷壯大實力,而後“奉天子以攻諸侯”使曹操順利一統北方,成為天下霸主!

    第四,“官渡之戰,一統北方”時袁紹雄居北方,曹操則東憂呂布,南拒張繡。袁紹勢大,曹操新敗後軍心不穩,文臣多是害怕袁紹,勸曹操議和,曹操猶豫不決,又是荀彧再一次力排眾議,說袁紹勢大不過是庸人,並例舉曹操四方面的優勢分別是,度量、謀略、用兵和德行,三國演義說成“說成十勝十敗”。荀彧又勸曹操,一定要趁袁紹和公孫瓚交戰之時先滅呂布和張繡並且要安撫西涼韓遂和馬超等,而後北渡黃河,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速戰速決!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曹軍軍糧將盡,士卒疲憊,曹操寫信給荀彧,準備退守許昌。荀彧設奇謀扼袁紹於官渡持續半年,並勸曹操堅守陣地,用奇謀!曹操採納其建議,繼續堅守待機。不久,許攸家人犯法入獄,許攸怒而投奔曹操,獻計偷襲烏巢。曹操遂以奇兵襲烏巢,殲滅袁軍7萬餘人,袁紹僅帶800騎兵渡河北逃,從此一蹶不振。曹操最終取得這場戰略決戰的勝利,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而“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顏良、文丑臨陣授首;田豐以諫見誅”等,和荀彧戰前所預見的竟然完全一樣!

    第五,“居中持重,匡弼人才”,荀攸為曹操謀主,荀彧與荀攸分主內外,都是地位顯貴。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國之事都由荀彧排程籌劃。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荀彧說:“荀攸、鍾繇”。荀彧善於舉薦人才,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後又舉薦了郭嘉。此外,還舉薦了陳群、杜畿、司馬懿等人,都是當時名士,為曹魏集團的發展壯大立下汗馬功勞,遂後人有詩讚曰: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臺!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而晚年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 7 # 邏輯文史游

    這個問題,如果被荀令君的粉絲看到,說不準會不高興滴,但真要論荀彧的人氣如何,我們不妨先從荀彧在曹營中的位置入手,來談他的稀缺性。

    首先把荀彧稱作是曹操前中期的第一謀臣我想大家都不會反對,自他背袁投曹後,他就一步步的見證了曹操由弱到強的全過程,無論是建議曹操迎天子還是官渡之戰的“勸進”,荀彧可以說是出了不少計策。在籌策之外,荀彧還像曹操引薦了不少得力人才,比方說戲志才、郭嘉、鍾繇、陳群、司馬懿等,曹營上下對於荀彧的評價也是清一色的好評,主公曹操自然也不吝嗇對荀彧的嘉獎,表舉荀彧為三公就是對其極大的認可。

    在人才輩出的曹營中,單靠一個荀彧自然不夠曹操玩的,我們發現像荀攸、程昱、劉曄等人也在各自的位置上發光發熱,所以我們發現相比較孫、劉兩方相對“簡陋”的配置,荀彧並不像諸葛亮、周瑜那樣一枝獨秀,自然後世一談到其知名度荀彧只能是眾多人才之一了。你說蜀國能與諸葛亮齊名的還有誰,我想你說不出幾個比他知名度高的吧,東吳能說出不少,拿到了魏國就是說不盡的節奏了。

    最重要的一點,荀彧一輩子視自己為漢臣,以至於當曹操要進爵魏公時荀彧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之後不久,荀彧便離奇的病死了,於魏國其他的臣子而言,一世英名的荀令君多少有點“晚節不保”的感覺。

    那麼為守漢節不惜吾命的荀彧本質上自然與其他魏士不同,這是不是多少也對他的知名度有點影響吧。

    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

  • 8 # 一千三百多個使用者名稱

    知名度不高是因為在小說中知名度不高所致…

    小說之中除了蜀國諸臣其他國家的知名度都不高……

  • 9 # 歌星王司徒

    我個人覺得荀彧(狗貨)人氣很高,據我一直網上看文章觀察評論等等,人氣至少比郭嘉徐庶之類高很多。沒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高正常,他們那些是死對頭,針鋒相對看點很多,加上演義濃墨重彩渲染更是高高在上。荀彧基本沒有什麼直接對抗的一生之敵,那就無從渲染,在讀者感覺可能荀彧不如他們人氣正常。

    荀彧相當於蕭何李善長張良劉伯溫結合體,又要出謀劃策,又要統籌大局管理大後方。王佐之才,曹操的張良。還是終於漢室,不希望曹家篡位。你說的是他人氣不行,我就針對他人氣來說,其他他有多了不起就不多說了。

    我舉個可能不恰當栗子,新三國裡導演把大部分原來就是郭嘉戲份都給了荀彧了什麼十勝十敗,郭嘉最近多年也很火,完全沒必要這麼做對吧,尤其他又短命,打完袁紹沒多久就去世了,導演完全可以多給郭嘉戲份而迎合觀眾心裡。tvb回到三國電視劇馬國明演,穿越劇,穿越時候背景已經是新野啊劉表時候了,雖然郭嘉已經死了,但曹操可不止荀彧一個謀士啊,電視劇裡似乎其他謀士都隱形了,就荀彧文若一人。電視劇不能直接說明什麼,他們也要迎合觀眾拍的,在導演心裡,荀彧當中前期曹操文臣第一人綽綽有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萬元左右的機械男表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