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提前招攬了那麼多人才,其實曹操早就有跟袁紹一決雌雄的打算了。只不過實力不允許,袁紹起家的時間比曹操早,速度又比曹操快。
曹操佔領兗州的時候,袁紹已經奪取了冀州這一富庶的地盤。曹操擁有兗州和徐州的時候,袁紹已經擁有了青州、幽州、冀州和幷州這四大地盤。
這個時候要麼是曹操吞了袁紹,要麼就是袁紹滅了曹操。因為北方大地之上,除了西北地區,就只剩下這兩位梟雄之間的鬥爭了。
01曹操的實力只有袁紹的三分之一,不慌是假的。不管是人口,還是地盤,包括軍隊數量,曹操的實力都遠不及袁紹,勉強只能達到袁紹的三分之一。而且曹操內部支援袁紹的人,居然比支援曹操的還要多,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不少曹操的手下,都在暗地裡寫信給袁紹,希望袁紹在擊敗曹操以後,他們能夠效忠袁紹。後來曹操拿到了這些信,足足有一箱子那麼多。
太祖與袁紹久相持於官渡,紹遣劉備徇隱強諸縣,多舉眾應之。自許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為憂。仁曰:“南方以大軍方有目前急,其勢不能相救,劉備以強兵臨之,其背叛固宜也。備新將紹兵,未能得其用,擊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將騎擊備,破走之,仁盡復收諸叛縣而還。紹遣別將韓荀鈔斷西道,仁擊荀於雞洛山,大破之。由是紹不敢復分兵出。---《三國志》
他自己也嚇了一跳,不敢開啟去看,因為他害怕所有人都投靠了袁紹。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好把箱子裡的信當著大夥兒的面給燒了。
曹操當時說了一句話,來化解這場尷尬。他說當時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戰勝袁紹,更不要說大家了,所以一概不再追究了。其實是不敢去看這些信,怕引起激變。
說袁紹有百萬雄兵,那是一點都不誇張的。跟曹操對決的時候,他手裡就帶了60萬大軍。而曹操滿打滿算都不到20萬人馬,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袁紹的任何一個兒子,都能夠跟曹操的實力相提並論。所以我們會發現,其實曹操擊敗袁紹以後,這場戰爭遠沒有結束。
因為袁紹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婿,手裡都有很多人馬。完全擊敗袁家,曹操用了足足8年時間。所以說拖垮曹操的不是劉備和孫權,而是袁家一門。
在決戰之前,曹操心裡當時慌亂的。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因為士氣非常重要。為此他各種宣傳袁紹不足慮的誇張戲份,以至於後來大家都覺得袁紹不足慮,實在是高明。
02曹操沒有退路,只有想各種辦法擊敗袁紹。從拿到漢獻帝的那一天起,其實曹操就已經沒有退路了。他被漢獻帝封為丞相,總領全國政務,所有的命令都是代替天子行事。
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裡,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三國志》
所以袁紹必然是要擊敗曹操,奪取漢獻帝的。既然曹操想要做老大,就必須要掃除所有不讓他做老大的障礙,袁紹就是那個最大的障礙。
我們還記得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吧,劉備說了很多英雄,曹操都不足慮,唯獨把劉備和自己看成英雄。
難道曹操真的是這麼想的嗎?當然不是,曹操這麼做有兩個目的:
第二個目的就了不起了,那就是為了貶低袁紹和袁術這些人,讓曹操集團內部,逐漸形成一種自信的氛圍。
天底下只有兩個英雄,一個曹操一個劉備,全都在曹操集團內部,那誰還能戰勝曹操集團呢?所以曹操手底下的這幫人自然會為曹操賣命,畢竟跟對了主人。
其實這種事情還有很多,曹操想到了各種削弱對手增強自己的辦法,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的集團不夠強大。
袁紹就不喜歡搞這些花花腸子,因為他在當時堪稱最大的一個諸侯,完全有一統天下的可能。他對曹操也是各種不屑,自然不會想辦法詆譭曹操。
03曹操在最後只能孤注一擲,想做老大不容易。曹操有必勝的把握嗎?可以說是一點都沒有。因為他跟袁紹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當然了在打仗之前,為了鼓舞士氣,他說了一系列優勢,而且還讓郭嘉給自己上了十勝十敗的理論,這都是為了鼓舞士氣用的。
他當真如此瞭解袁紹集團?袁紹集團的軍隊紀律當真就有那麼差嗎?我認為這並不實際,兩軍之間的差距肯定有,可一定是在某個範圍之內才對。
是後,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紹遣人招繡,並與詡書結援。繡欲許之,詡顯於繡坐上謂紹使曰:“歸謝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國士乎?”繡驚懼曰:“何至於此!”竊謂詡曰:“若此,當何歸?”詡曰:“不如從曹公。”繡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三國志》
因為袁紹手裡的人才也非常多,人家也都知道怎麼去治理軍隊,這天底下不光曹操一個人懂得如何治軍。
所以說曹操這是利用一切機會,壯大自己計程車氣,因為他明白,自己不是袁紹的對手。不是對手,難道就可以不用奮鬥了嗎?
當然不行,不奮鬥那就只有一個死字,就算苟活著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曹操必須要去奮鬥,必須要想辦法戰勝對手。
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繡從之,率眾歸太祖。---《三國志》
就算明知道打不過,那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因為曹操沒有退路了。往前走或許還有一絲希望,可是往後退肯定是萬丈深淵。想要成為天下霸主,那不光是計劃好就行的,肯定是有各種複雜的原因摻和在裡面,包括運氣也很重要。
可以說,曹操面對強大的袁紹,其實所依靠的那就是運氣。沒有運氣的曹操,真的打不過袁紹。
總結:雖千萬人吾往矣,只有九死一生,才能達到金字塔頂端。成為亂世梟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實我們細心觀察三國的三位領袖,沒有哪一個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
劉備奮鬥20年,屢敗屢戰,從未放棄,所以他能夠迎來人生的巔峰,創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可是在成功之前,出生入死的場景,那基本上是家常便飯了。
孫權不到弱冠之年便成為東吳之主,面對內憂外患,他能夠在戰戰兢兢中挺住。抵擋住了曹操、劉備和曹丕三次強烈的猛攻,守住了自己的集團,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曹操就更不用說了,三國第一梟雄,從太監的孫子,逐漸成長為北方最大的諸侯。曹操九死一生的場景,簡直數不勝數。
所以沒有誰的成功是隨隨便便的,可能在某一場戰役中,你就會戰死,從而失去問鼎天下的機會。那些成功的人,都是靠著努力和機率才走到了最後。
這些人的人生,都值得我們去緬懷。再窮不過要飯,不死終會出頭。只要堅定信念,堅持下去,最起碼有看到曙光的機會。
參考資料:《三國志》
-
3 # 中行偃1
答:曹操想退了……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準備南下進攻許都。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
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軍制作了一種拋石裝置的霹靂車,發石擊毀了袁軍所築的樓櫓。袁軍又掘地道進攻,曹軍也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粉碎了袁軍的計策。
雙方相持三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一日見運糧士兵疲於奔命,於心不忍,不禁脫口而出,“卻十五日為汝破紹,不復勞汝矣!”曹操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都。
曹操當時就是這麼想得。
-
4 # 路遙lgy
東漢末年的190年到200年,經過十年的諸侯混戰,形成了兩個勢力最大的集團,就是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袁紹擁有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州的土地,雄踞北方。
曹操的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州,豫州,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與淮河以北大多數地區。與袁紹形成了黃河中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
此時,楊奉已滅,呂布也被殺了,張繡投靠了曹操,孫策霸佔江東,劉表在荊州自守。曹操的勢力明顯不如袁紹,但是這一場決戰是勢在必行了。這一戰就是問題裡所說的,袁紹差點讓曹操崩盤的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初期,袁紹進軍黎陽,派顏良攻打白馬。曹操用荀攸之計,聲東擊西攻打延津,袁紹果然派兵去救延津。曹操又分兵出擊白馬,袁紹明白上當後,派劉備與文丑去阻擋。結果,顏良被關羽刺馬下,文丑被曹操伏擊而亡,劉備逃回袁紹大營去了。
曹操雖勝利,但他知道自己實力不如袁紹。他只有不足三萬人馬,袁紹有十萬大軍,曹操知道白馬與延津不能守,便退回官渡佈防。
袁紹安營與曹操對峙,雙方互相用箸高臺射箭和拋石塊等方法,消耗對方有生力量,不分勝負,卻疲憊不堪。
尤其曹操,糧草接濟不上,軍隊沒有糧食使軍心不穩。曹操自己也不想打了,一是沒有糧草,二是自己人少還疲憊不堪。
曹操在快堅持不住,幾近崩潰時,寫信給在許都的荀彧說明情況局勢。荀彧回信說,這個仗到這個時候,不想打也得打,不能打也得打了。袁紹十萬精兵都出來了,就是要決戰的,我們退,袁紹是要進的,我們沒有路可退了,只能抵住。
曹操心裡想,我抵不住了啊。他又去問賈詡,賈詡更是鼓勵曹操說,你的智慧超過袁紹,用人超過袁紹,勇敢超過袁紹,決斷超過袁紹。打了半年不勝,是你顧慮太多了。
曹操糧草殆盡,士卒疲乏,袁紹帶大軍虎視眈眈,心生撤軍的想法,卻又不甘心。這時荀彧與賈詡的意見,好比強心針一樣,使他下定決心堅持下去。
事實證明,荀彧與賈詡的意見是正確的。曹操在兩軍對峙階段的堅持,終於等到了袁紹內部的矛盾升級,直接導致了曹操官渡之戰的勝利。
首先,劉備脫離了袁紹,儘管影響不大,但卻是和徵兆。其次,許攸的投靠,使曹操得到了巨大利益。第三,張郃,高覽的反水。使曹操勝券在握。這些巨大的利好,曹操是始料未及的。
-
5 # 小傷聊史
公元200年,曹操已經陸續了平定袁術、呂布、張繡等勢力,袁紹也吞併了北方最大的敵人公孫瓚,兩大勢力正式進入官渡巔峰對決。
袁紹雖然以十一萬大軍對曹操不足兩萬的兵力,但曹操認為袁紹志大才疏,所以一直不懼怕於袁紹開戰,中期因為在官渡相持日久曹操倍感壓力並有了退回許昌的想法,但最終曹操卻沒有放棄官渡,最後曹操釜底抽薪打敗袁紹。
大戰初期初期曹操打算與袁紹開戰時,他的許多手下認為袁紹勢大,不該輕易開戰,曹操卻認為袁紹志大才疏,並不可怕,決定與袁紹一戰。
袁紹初期曾讓陳琳書寫討賊檄文痛罵曹操,並派顏良文丑等將渡過黃河襲擊曹操,曹操採納謀士荀攸之計,在白馬延津兩地連續斬殺顏良文丑。
大戰中期袁紹雖然前期遭遇兵敗,但實力仍然遠勝曹操,兵力多出曹操近十倍,後來袁紹又率進兵官渡,官渡是許昌屏障,就這樣袁曹兩軍一直在官渡相持達三個月。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三個月,雖然雙方互有勝負勝負,但曹操卻因為糧草缺乏等原因倍感壓力,並準備撤兵回許昌再做打算。
曹操向荀彧徵求意見,荀彧勸曹操:“雖然袁強曹弱但袁紹卻始終沒有佔到便宜,這時無論哪方撤兵都是向對方示弱,袁紹內部派系眾多,如果拖延日久,內部肯定出現變故,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見機行事了。”曹操聽後打消了撤退的打算。
大破袁紹曹操聽荀彧勸諫後,繼續堅守官渡坐等袁軍變故。果然袁紹謀士許攸因為袁紹不聽他的計謀,又因為他的家人貪贓枉法被袁紹責怪,一氣之下投降了曹操,並向曹操獻策偷襲袁紹屯糧處烏巢。
對於偷襲烏巢曹操手下有許多人反對,認為太過冒險,但曹操力排眾議,並親率五千精兵襲擊烏巢,並生擒了烏巢守將淳于瓊。後來曹操又趁袁紹軍喪失糧草後軍心大亂的機會,一舉打敗袁紹,袁紹率幾百人渡過黃河逃回了北方。
-
6 # 大星去野
公元199年,袁紹挑選精兵十萬,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公元200年,曹操發起攻擊,擊敗袁軍,順利退回官渡;當時曹操兵少糧缺,士卒疲乏,曹操聽取許攸奇襲烏巢,擊潰袁軍主力。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公元199年,袁紹挑選精兵十萬,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序幕由此拉開。
公元200年,曹操發起攻擊,擊敗袁軍,順利退回官渡;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曹操寫信給荀彧,商議要退守許都,荀彧回信說千萬不可錯失這出奇制勝的時機;於是曹操決心繼續堅守待機,同時加強防守。
同年六月,袁紹又派車運糧,恰時,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七萬餘人,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
7 # lllbb66115
曹老闆有主角光環護體,心想:“反正關羽能斬顏良誅文丑,發小許攸會在關鍵時刻投奔,然後自己到時親率五千兵馬夜襲烏巢,斷了老袁的糧,袁紹定會大敗,一命嗚呼,然後北方全落入我手。怕個毛!”
-
8 # 歷史都付笑談中
曹操:內心慌的一匹,外表強作鎮定。
官渡之戰時,表面上曹操一直在打勝仗,靠著荀攸的出色謀劃,連斬顏良、文丑等上將,但這些改變不了雙方的強弱對比。打到最後,曹操軍力疲乏:
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似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曹操表面上不動聲色,他對運糧的將士們表示,看我十五天之內打敗袁紹,你們就不用辛苦了!作為一名統帥,任何時候都不能露怯,在部隊面前要保持鎮定,從這一點來講,曹操是非常合格的。
在最後關頭,曹操堅持不住了,想要放棄官渡,他向留守後方的荀彧徵詢意見,荀彧拿楚漢相爭來舉例,勸曹操繼續堅持,找機會出奇制勝。
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熒?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於是曹操沒有放棄官渡,但是仗怎麼繼續打呢?曹操又諮詢身邊的賈詡。賈詡認為,現在不是想萬全之法的時候,以弱敵強,要找機會拼一把。
詡曰:“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所以,曹操最後的奇襲烏巢,其實是一步險棋。因為淳于瓊本身就有一萬多人,再加上袁紹的援軍,曹操靠著區區五千人打贏了這仗,並且本營還有丟失的危險。但是正如賈詡所言,曹操這個時候不冒險不行,這已經是最好的決勝負機會了。
所以,曹操的真實想法應該是:反正都這樣了,不拼是等死,拼一把還有可能贏,那就拼了吧!
最終,曹操賭贏了。這裡也不得不佩服,荀彧和賈詡的厲害,沒有他們兩個,曹操恐怕真的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了。
回覆列表
官渡之戰(200年)中曹操身為防守方,雖然只有三萬兵力對陣袁紹的十萬兵力,但是憑藉防禦設施以及出色的指揮能力依舊是能夠給袁紹造成殺傷,估計下來若袁紹贏得這場戰爭以及收攏來自曹操方面的殘軍人數也不會超過七萬人。
之後袁紹可能會選擇修生養息,以圖恢復兵力,然後應該會在幾年後發動官渡之戰(205年左右)那麼劉表與孫權勢必要組成聯軍對抗袁紹(袁紹能否活這麼久也是個未知數,畢竟史料記載袁紹病逝在202年),這樣的話三者又會重新回到赤壁之戰中,只不過主人公不在是曹劉孫而已。雖然當時周瑜軍事才能尚未成熟,但是袁紹兵力也不會有很多而且加上袁紹 的軍隊比曹操更不善於水戰,而且軍部內部也會有利益糾紛(這個從袁紹的子嗣都有自己的勢力,而有人勢必會有利益衝突,可以看出一二)所以很大可能還是重現赤壁之戰的結局。
總結一下,若官渡之戰曹操敗給袁紹,三足鼎立的局面依舊可能會重現。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實際來看,只靠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