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婦媽媽講故事

    第一,利用工作之餘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愛,多抱抱她、親親她,陪她去遊玩,陪她看電影,甚至逛超市,讓她感受到你的愛 ,為成為你的女兒感到開心。

    第二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比如:幼兒園裡的事 ,有趣的動畫片,她對某件事的看法,她的理想,她喜歡東西等等。

    第三:多和孩子玩親子游戲,爸爸和媽媽陪孩子玩的遊戲是不一樣的,爸爸的遊戲更具冒險性更能開發智力。

    第四,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讓她感覺到有你在支援她,她什麼都不怕,會更加勇敢自信。

    第五: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能陪她去面對,不指責抱怨,培養她有寬大的胸懷,以後她也會積極樂觀的面對發生的事情

    第六:愛你的家庭,讓她感覺到爸爸愛媽媽,媽媽也愛爸爸,尊敬愛護老人,她也會像你一樣去做,她會愛家裡的每一個人。

  • 2 # 淅爸育兒記

    灑家也有女兒,今年7歲了,這個問題值得交流一番:如何在女兒面前做一個稱職的父親。

    1. 好父親,先是好丈夫

    要在女兒面前做一個稱職的父親,首先你得先是一個好丈夫,尊重你的妻子,深愛你的妻子,但同時又避忌一些親密動作。

    有了好丈夫,妻子才能有好心情對待孩子,才能美美噠,這是對你自身的好處;而有了好丈夫,家庭環境就會穩定、溫馨起來,這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而長遠的是,你對妻子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擇偶觀、婚姻觀。她會從你的身上認知到什麼是“丈夫”,又從母親身上認知什麼是“妻子”。

    短期的影響是,女兒從與父親相處的關係中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從母親身上學習如何與同性相處。

    為什麼要避忌一些親密動作呢?如上,如果你經常在孩子面前和媽媽摟摟抱抱親親,那麼孩子同樣不會與異性同學避忌這樣的事情。

    2. 關愛但保持距離

    雖然那是自己的女兒,但始終男女有別,要保持好界限感。孩子的性教育並不是等到青春期才進行的,而是從小就應該建立好性別意識。唯有如此,她們才更早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我就有意地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例如不再幫她洗澡,不和她親嘴,不再玩鬧中打她屁股;教會她上廁所要關門,哪些地方任何人都不能碰。

    即便出於特殊情況要幫她洗澡擦屁屁,都會和她說明這是特殊情況,因為媽媽和奶奶很忙的緣故。

    3. 做好性教育

    性教育應該是從小就做起的,5歲是一個很適合的年齡,她基本能聽懂並清晰記得。

    上述的內容更多地在於行動上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此年齡段的孩子首要的性教育就是性別,其次她們會有無數的關於性的問題:為什麼媽媽的胸比我大,為什麼我沒有小丁丁,為什麼我要蹲著尿尿,我是怎麼來的....

    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以“我是怎麼來的”為例: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她講睡前故事,我們談論起了這個問題

    我告訴她受精卵的來歷:

    男孩子身體裡有很多小蝌蚪,而女孩子身體裡有一顆“蛋”,這些小蝌蚪游到蛋裡面的時候,孩子就誕生了;

    我告訴她子宮的知識:

    女孩子身體裡,大概在肚臍眼下面一點的地方有一所房子,這所房子就是“蛋”生活的地方,等到小蝌蚪遊進蛋裡之後就要找地方住了,就像我們現在住在房子裡面一樣。

    我告訴她關於性行為的問題:

    既然有小房子,就一定要有路對不對?沒路小蝌蚪就進不去了。所以女孩子的身體上有一條路,這條路就在你噓噓的地方和拉臭臭的地方中間,小蝌蚪從男孩子的丁丁游出來,透過這條路去找蛋蛋和房子。

    我告訴她應該要保護好自己:

    你說這條路是不是非常重要?就像我們有一次回婆婆家的時候,大雨讓路過不了了,我們就去不了婆婆家。如果你身上的這條路出問題了,小蝌蚪就進不去了,所以要好好保護她,做好清潔。

    另外,婆婆的家能給大灰狼去嗎?當然不能,只有我們自己家人和朋友才能去對不對。這條路也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是,而且這條路只能給你以後老公的小蝌蚪進去的。

    我告訴她要及時認知自己的身體:

    當我說完這一切之後,她很驕傲地說自己肚子裡有個蛋蛋,我告訴她並不是這樣的,要長大了才有。

    什麼時候才算長大了?才有蛋蛋?我告訴她說:等到你胳肢窩長頭髮的時候,看到你的男同學長鬍子的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就要和男同學保持距離了。

    4. 正確引導她認知這個社會的善與惡

    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黑暗的存在。我從來不會給她遮蔽一些不好的資訊,例如前陣子小欣被租客帶走的事件,還例如一些紀實電影《何以為家》、《熔爐》、《素媛》、《一公升眼淚》、《白夜行》...

    透過《熔爐》《素媛》《小欣的事情》,我告訴她大人不需要小孩子的幫助,這是我最先告訴她的事情,如果在外面有大人找你幫忙,例如問路,如果你知道怎麼走你就告訴他,但不要跟他走;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告訴他去問其他大人或者找警察叔叔,告訴他撥;

    透過《何以為家》,我告訴她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愛自己的孩子的,有些父母是很壞的、很自私的,透過對比讓她知道自己身處幸福中,也告訴他以後要愛自己的孩子;

    透過《一公升眼淚》,我告訴她在學校是有壞同學的,可能會無緣無故就欺負人,也告訴她學校裡面是有好同學的,同樣會無緣無故地幫助你;而另外,則是關於生命、疾病,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如感冒般可以治好的。

    透過《白夜行》,我告訴她並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善良的,小孩子也可以很壞,所以不要學壞同時又不要做不好的事情。

    ......

    每一次給她展示一些社會的惡,都會伴隨著教她如何善,與其讓她們在遇到的時候自己產生錯誤認知,不如及時給他們做好正確的引導。

    當然不要過分去強調惡,走極端路線只會讓她們感到害怕,所以這些事件、電影,我們用了很多的喜劇、有關善良的事情來先洗刷鋪墊,面對惡之前,得先讓她們學會善良,明白這個世界善良的人多於邪惡的人。

    對於做一個稱職的父親,我不敢說我做到了,細節點來說那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而籠統的來說,就是保持自己的進步,追隨孩子的成長腳步去改進自己,及時給孩子正確的言傳身教。

  • 3 # 睿寶and駿寶

    您好,我是陸超,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奶爸,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針對您這個問題,我現在的情況和您差不多,孩子也將近五歲了,在我眼裡做所謂稱職的父親很難,稱職的父親我認為是很完美的一個形象,包括我自己也覺得不是,就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這樣的人,我覺得稱職的父親應該是這樣的:

    1.陪伴孩子是基本的。在有空的時候儘可能的多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和關注,經常缺席孩子的陪伴又怎麼陪著孩子快樂成長呢?

    2. 父愛的保護,給予孩子勇氣和安全感。作為爸爸,在孩子心中是勇氣和超人的代表,只有讓孩子明白,爸爸會給他終生的守護,他才會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去應對成長中發生的一切事情,所謂父愛如山就是這個道理。

    3.生活中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有爸爸親自手把手地教孩子慢慢接觸這個世界,才能逐漸激發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從而引導孩子處事的方法及良好性格的養成。

    4. 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爸爸通常作為一家的頂樑柱,在家庭中,對媽媽好,對孩子好,不使用暴力,言傳身教,對孩子正確的家庭觀念的形成和個人性格至關重要,對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也息息相關。

    5.寵溺有度,不要溺愛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呵護,同時又要嚴格要求他,不過分溺愛。

  • 4 # 孕期育兒小貼士

    稱職的評判標準過於廣泛,作為家長,我們只能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地摸索與孩子之間相處的方式,努力追求盡善盡美。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完善提高自己,尊重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間,只有年齡上的大小,但是並沒有人格上的大小。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先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經常對著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施暴或者體罰,爭取用平緩的心態與孩子交流。在發現孩子有缺點時,不要一味的去否定孩子的做法,儘量去慢慢的告訴孩子,採用鼓勵、表揚的方法來糾正孩子的缺點,當然這不是讓家長去表揚孩子的缺點。

    在教育孩子時,不要一直襬著自己是家長的權威,害怕自己做家長的威嚴消失。雖然大人是家庭的主導地位,但不能因此抹掉孩子的那份地位。當某一件事情,家長與孩子持不同意見時,要提出具體的方案來說服孩子,要允許孩子提意見。在教育孩子時,最忌諱的便是“我是家長,我說的算。”

    都說父母是偉大的,但也有很多家長為了面子好看,以孩子的成績或者行事好看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是非常自私的表現。首先,孩子是單獨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孩子的成績也並不是父母拿來炫耀的資本,不要告訴孩子,好好學習是為了父母,也不好給孩子說“我們這麼累都是為了你。”孩子一旦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之後,學習的動力也會發生偏差,尤其是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想到父母的那句“我們都是因為你”,會加大心靈壓力。家長應該學會分享孩子獲得進步的快樂,應該為了孩子的進步而快樂,不是因為孩子使我臉上有光才開心。

    還有一種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會記仇,所以便拿孩子發洩自己的怒氣。任何人都會有情緒上的不開心,但這絕不是用孩子發洩的理由。孩子不應該成為被攻擊的物件。身為成年人,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應該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如何都不能拿孩子撒氣。這是對孩子心靈與身體的雙重摧殘。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己沒能完成的夢想都寄託到孩子身上,放棄了自我努力,拿自己的孩子去賭明天。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身為家長的你都喪失了自我奮鬥的意願,那孩子又怎麼能夠從家長的身上學到努力?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是孩子們成長的榜樣,行為的表率。孩子的品德是否高尚,頭腦是否聰明,體檢是否強健,內心是否美好都源於父母所做出的表率。

    大部分孩子的一切,都源於家長的身上。教育孩子時要首先教育自己。要想孩子講文明,懂禮貌,首先父母就要以身作則。想讓孩子多看書多學習,那父母也要多看書。

    教育孩子,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經歷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結束後,最後你的孩子發展成什麼樣子,是否是你理想中的結果,都需要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摸索。

  • 5 # 不憤怒的123

    一、將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孩子 在不改變生活規律和不佔用正常工作時間的情況下,作為父親應儘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多陪陪孩子,輔導孩子的作業,關心一下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多問幾個:“今天老師表揚了你了沒用?作業我看看,有沒有得小紅花?”等等。這些看上去很無聊的問題,卻能在孩子心理產生很大的反響,他會把得小紅花,被老師表揚當成在父母面前炫耀的資本,從而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 然而,我們很多家長都推託自己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把孩子交給自己父母照顧,雖然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很細心的照顧孩子,但是他們總是有些顧慮的,比如爺爺奶奶會因有過多的顧慮,而遷就孩子,甚至對孩子百依百順,從而寵壞了孩子。因此,我呼籲各位父親寧可每天少賺一塊錢,少打幾次麻將、撲克,多花一點時間陪陪你的寶貝兒子!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完善的性格和情商的形成,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俗話說“環境決定人的性格”寶寶們的優劣,能夠體現出家長們的教育水平。孩子總是要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經常在一起好一些,孩子們會覺得有安全感,也不會太小大人,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大家公認的一句話。多給孩子講講故事、說說話,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強些;多陪孩子搭搭積木、做做遊戲,孩子的創造力就會增強些;多陪孩子做做作業、練練題,孩子的學習習慣就會更好些。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更難。 二、父愛無價。 在如何做父親這件事上,最好的導師是孩子。從孩子的喜怒哀樂中,可以判斷自己是否一個稱職的父親。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天生的壞小孩,那是成年人逃避責任的藉口。大凡不良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或母親。一個感覺不到愛的孩子,要如何懂得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以及愛世界呢?只有我們給予孩子愛,我們才能收穫孩子的愛。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會的希望…… 首先,要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作為父母不能片面地看待孩子身上的缺點,不能盲目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不能極於求成,什麼都要讓孩子學,什麼都要讓孩子懂。應該多看到孩子身上的亮點,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才是最主要的。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多才多藝,能說會道,能唱會跳,能寫會畫,這種人肯定聰明,他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主要在於興趣的培養,偶爾一次機會就激發了他們的靈感,從此就愛好上了。因此,培養孩子興趣是關健,要學會尊重、理解孩子,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玩他喜歡玩的東西,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滿足他的要求,即使不能滿足,也要和他講清楚,讓他從小學會體量父母的難處,不強人所難。 其次,要學會陪孩子度過愉快的童年。父親要經常帶孩子去動物園、遊樂場,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遊戲,甚至打打撲克,這些活動對成人來講可能沒有興趣,但對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的面前,你就應該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和孩子眼中的大朋友。 再次,要學會表達父愛。父親應該用各種方式表達和傳遞父愛,使孩子經常感到父親的愛和關心。在人類豐富而複雜的感情世界裡,父愛同母愛一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種偉大而崇高的情感。沒有父愛的家庭會嚴重地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失去父愛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現出自卑的情感素質和性格特徵。父愛是一種深沉、嚴肅的愛,父愛的眼裡更多地考慮的是未來。 最後,在家庭中,男孩子往往以父親為榜樣,逐漸學會自尊、自愛、自強, 並樹立起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女孩子大多渴望父親的疼愛,是因為從父親那裡可以得到安全感。女孩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如能得到父親的愛護和關心,定會感到莫大的安慰。母愛可以使人變得溫柔,而父愛使人變得剛強、堅毅。好父親的角色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三、愛自己的妻子,幫助妻子分擔家務,就是對孩子的愛。 作為父親,要深知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父親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是子女眼中的好爸爸,夫妻關係和睦,家庭和諧,就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只有體貼、關心自己的妻子,才能讓妻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育扶養子女。多數情況下,在家務和養育孩子方面妻子要比丈夫付出的多,新時代的父親應自覺地幫助妻子,這樣不但會贏得孩子的尊敬,而且會使夫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因此,塑造一個寬鬆、幽默、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是我們每一位做父母的責任,家庭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把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學校,推給老人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作為父母必須要以高尚的為格塑造人格,以優秀的品質塑造品質,讓孩子從小就能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的家庭環境。 總之,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老師和父母共同的關愛。家庭教育一定要配合學校教育正常進行,父親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做一個稱職的爸爸。

  • 6 # 晨爸線上CBZX

    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培訓就能上崗的職位就是父母,但很多人儘管當上了父母,卻沒有盡好父母該盡的職責。題主能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說明對如何當好一個父親是很重視和有所思考的,這是當好一名父親的思想基礎,相信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也一定會做一個不錯的父親。對於如何做好一個父親,我覺得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父親都是孩子內心崇拜的物件,都會在有意無意地模仿著自己的父親。因此,在有了孩子之後,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有擔當、正能量的好榜樣,有了父親的示範孩子的行為習慣也更加向上。日常生活中,父親不被生活所累,不被貧困所困,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教會了孩子更懂得熱愛生活。

    二是要注重對孩子成長教育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相對於物質經濟生活的滿足方面,父母對孩子的日常陪伴,對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幸福體驗來說,顯得更為重要。父親大多都要努力工作,扛起家庭的經濟重擔,但也不能一味地賺錢而忽視對孩子的日常成長陪伴。每天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哪怕是認真地陪孩子玩上20分鐘,也會讓孩子開心不已,會與孩子建立良好的父子父女感通,增強孩子的幸福感。

    三是要始終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父親在孩子面前是一個較為嚴厲的形象。也有不少父親會認為只有這樣可以在孩子面前建立家長的權威,才能更好地管理教育孩子。而事實上,對於父母而言,權威感的建立並不是依靠嚴肅的面孔,懂得和孩子溝通的父親更加能夠獲得孩子的信賴,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而良好的親子溝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顯得更為重要。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父親們有必要意識到孩子的成長真的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很難彌補。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想教育培養好孩子,想做一個稱職的父親,一定不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處於一種缺席的狀態。

  • 7 # 納迪

    多陪伴。

    講繪本,自己編故事(經驗來看,家長自己編的故事,能和孩子有完全屬於你們的小話題,更能增進親子關係),陪玩過家家,陪女兒跑跑跳跳,給孩子做飯,帶孩子出去玩,陪孩子看動畫(這時候媽媽要求看一集,爸爸可以適當多延一集,但是再過分延長的話那就是害自己女兒了,這個度要把握好,適當縱容讓女兒更願意跟你講一些心裡話,過度縱容以後女兒的任何問題你都是罪魁禍首)

  • 8 # 榴蓮學社

    首先恭喜你!孩子0_4歲是安全感的敏感期教育引導是由母親為主。但是4_8歲這個年齡段是行為和價值觀的塑造期。一個人的行為及其價值觀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再說了,這個階段孩子會主動親近爸爸,而相對媽媽,富有勇氣和冒險精神的爸爸這時要對孩子充滿認同讚美和肯定!接納孩子

  • 9 # 你的好心情會感染到我

    是呀女兒五歲瞭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爸爸,五歲了也不晚,爸爸在女兒的心中很重要,爸爸應該做的是除了愛還有陪伴耐心,再有就是尊嚴和形象的樹立,讓女兒看到什麼是真正的男人的標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輪意甲國際米蘭對陣烏迪內斯,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