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魏國遷都大梁,是出於其總體戰略考慮。

    “蛋疼”的形勢

    魏惠王即位後,魏國仍然是天下最強的諸侯。

    不過,他們仍有很多“蛋疼”的地方。

    首先,“蛋疼”的位置。

    “四戰之地”的他們,同時面臨多個方向的威脅。

    到魏惠王時,這種威脅進一步加劇了。

    西面的秦國,雖然還不夠強,但在秦獻公的領導下,他們已經從常年的內亂中走了出來。秦獻公在河西方向發起了數次進攻,並多次取勝。

    東面的齊國,攻佔了魏地觀,令泗上小國入朝,展現出與魏爭霸中原的勃勃雄心。

    其次,“蛋疼”的盟友。

    早年,魏趙韓聯合,指哪打哪,不怕你秦齊楚。

    可是,三國畢竟都已經是彼此獨立的諸侯,他們不僅有共同利益,也有繞不過去的矛盾。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與韓、趙之間的同盟已貌合神離,彼此之間暗藏殺機。

    魏國遷都大梁,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進行的。

    “西守東攻”

    魏國應如何應對這些威脅呢?

    1、威服“三晉”,是魏國最刻不容緩的工作。

    韓、趙國力雖不如秦齊,但卻是對魏國威脅最大的。

    魏國的領土造型,就如同一條褲子。

    魏國西部的河西與東部,僅靠呂梁與太行之間的狹窄孔道連線(褲腰帶),中間部分被南韓的領土一分為二了。

    如果“褲腰帶”被人斷了,那麼, 魏國將被一分為二。

    南韓,還真的打過這個主意!

    在魏惠王繼位前,魏公子相爭時候,韓侯就曾找趙商議:要不各立一主,把魏國分裂了?

    這就說明:由於地緣關係,韓、趙隨時提著魏國的褲腰帶,正由最親密的戰友變成最威脅的敵人!

    2、打擊齊國的雄心,不能再等待。

    東面,魏國幾乎沒有可依憑的險阻,齊可以直接威脅魏國腹地。

    相比之下,得益於吳起留下的底子,魏秦之間,尚可能依黃河、函谷等地構實施戰略防禦。

    而且,就國力而言,尚未經變法的秦,軍力尚遠不如齊魏,魏國短期內有可能防禦成功。

    這種情況下,魏國做出了“西守東攻”的決策。

    西面,魏惠王令龍賈沿黃河邊的卷,東向陽武,又折向密,修築了一條長城,以為西部屏障,防禦秦國。

    同時,魏國將重心東移,遷都大梁。

    遷都大梁:穩定東方

    大梁,非常適合作為魏國向東發展的基地。

    1、威服趙、韓。

    以大梁為基地,魏國可以輕鬆威脅趙都邯鄲、韓都鄭。

    如此,魏國可以加強對趙、韓的威脅。

    2、與齊爭雄中原。

    魏原來的都城在安邑,遠在太行山西側,相對於中原來說,較為僻遠。

    遷都大梁,除了加強對韓、趙的影響外,還可以對衛、宋、汜上小國形成巨大的威懾,利於保障在中原的霸主地方。

    同時,當時魏軍的戰鬥力強於齊國。遷都大梁、經營大梁,解決兵力投送、物資補給問題,魏國可以壓制齊國。

    3、充實國力。

    大梁,多條河流交匯,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是魏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新區”。

    魏惠王在此興修水利,開鑿運河,灌溉農田,使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在此基礎上,魏惠王借吳起之法擴建了“魏武卒”,進一步強大的了軍隊。

    繼續“蛋疼”

    魏王遷都大梁的初心雖好,但卻因此讓自己更加“蛋疼”了。

    魏國在遷都大梁後,企圖利用威懾,與韓、趙“換土”,加強自己東西國土的聯絡,改善環境。

    儘管“換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其他諸侯的強烈反對,許多重要的計劃無法進行,魏國“奇葩造型”依然未能改善。

    隨後,魏國爭雄中原的計劃也落空了。

    大梁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無險可守。

    在魏國展開威服三晉計劃時,齊孫臏“圍魏救趙”、“圍魏救韓”,連續重擊魏國。

    最後,“西守”也失敗了。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國力迅速強盛,已具備突破魏國戰略防線的能力。

    趁著魏國在對齊作戰中的巨大損耗,秦國一舉收復河西之地,逐漸成為魏國最大的苦主。

    總的來說,魏國遷都大梁,是出於總體戰略的考慮。

    魏王以為“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投放兵力到東面就可以壓制齊國。

    孰料,孫臏史詩級的操作,使魏王精銳損耗慘重。

    魏王以為秦國力不強,依託險阻可以防禦。

    孰料,商鞅變法,秦國國力大振,已可以連續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

    孫臏、商鞅,原本魏王都曾是要為魏王效力的。

    不能識別人才,延攬英雄,遷到哪裡才可以不“蛋疼”呢?

  • 2 # 歷史的星光

    魏國之所以遷都大梁,根本原因是秦盛魏衰。當然其中也有自身的算計。

    你要看戰國時期山東六國國都的變化,都是在秦國的壓迫之下,陸續往東遷移。魏國的遷都,我看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魏惠王遇上了勵精圖治的秦孝公,商鞅離魏投秦,開啟了魏國最大的噩夢。

    魏國居於抗秦的首戰之地。魏文侯時,魏國佔有了當時最為肥沃的土地,包括河西之地,是戰國七雄的第一個超級大國。魏武侯繼位以後,吳起被逼出走,魏國出現頹勢。尤其是魏武侯死後未立太子,導致二公子爭奪王位,國家陷入了內亂。魏惠王儘管繼承了王位,但他的政治眼光、格局比起魏文侯和魏武侯又差的太多。最大的失策就是國相公叔痤向他推薦商鞅,他竟然看不上,白白流失了這個對中華民族歷史有巨大影響的人吻。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展變法,獎勵軍功,重視農業,打破世襲制,改革賦稅,使政治制度煥然一新,為秦國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內生動力。在此基礎上,秦國對首當其衝的魏國,開展了攻城掠地的連年戰爭。

    公元前354年,秦敗魏師於元裡,斬首7000人,取少梁。前352年雙方戰,前351年固陽被商鞅奪走,前340年,商鞅大破魏師,虜公子卬。魏惠王只好將河西全部土地割讓給秦國,把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想遠離秦國。

    第二個原由、遷都大梁,置趙韓於前,爭齊楚之地於後,趙惠王的小算盤也十分精到。

    韓趙魏三國,韓南趙北,魏居中。魏獻了河西之地,又遷都,頓時將韓趙置於秦國的兵鋒之下。不但如此,遷都大梁,魏惠王還有擠壓齊、楚之地,失於秦而得於齊的算計。梁惠王之後,與齊國之間的戰爭,明顯增多。

    (梁惠王)

    但他根本沒有想到,唇亡齒寒,想讓別人先爛,厄運同樣接踵而至。日漸強大的秦國,葷素不忌,贏者通圪。既然你魏國想當縮頭烏龜,那我就先消化韓趙好了。而南韓與趙國也不傻,也都先後遷都。南韓從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四遷遷到了新鄭,趙國從晉陽三遷先遷遷到了邯鄲,大家都想離秦國遠點兒,讓別人當替死鬼。 這樣的算計,其實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以上,是魏惠王遷都的主要原因。

  • 3 # 千史千尋

    把魏國遷都大梁的原因歸到“害怕秦國”一說,早已有之。

    《史記.魏世家》中記載:“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杜佑在其《通典.州郡九》中也說:“蒲州……春秋時地屬魏……與韓趙三分晉,地屬魏。至惠王,以安邑近秦,乃徙大梁。

    我們看到,司馬遷和杜佑都認為魏國遷都大梁的原因是畏懼秦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盡然。

    朱右曾在其《竹書紀年存真》中有這樣的分析:魏惠王遷都,不是畏懼秦國,而是想要與齊、楚、韓、趙爭奪中原霸主之位。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不如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地勢平坦,大梁四通八達,車馬便利,交通的優勢更容易讓魏國與其他諸侯各國爭衡。再看看其他國家就更清楚了,趙國國都由耿遷往中牟,又遷往邯鄲,目的在於滅中山國後來抗擊齊國和燕國;南韓國都由平陽遷往陽翟,又遷往新鄭,目的在於包圍汝穎以抑制楚國和魏國。由此來看,諸侯國遷都當然不以遠避秦國為主要目的。

    我們先來說說魏國遷都大梁為什麼不是因為害怕秦國。

    一提到秦國的社會和經濟改革,大家就自然想起“商鞅變法”,其實,秦國在戰國初期,相對魏國來說是比較落後的,也就是說魏國的西部環境是很有發展勢頭的。

    說到社會改革,秦國在公元前408年才實行“初租禾”(相當於魯國的“初稅畝”)制度;公元前375年,秦國才實行戶籍編制制度(“為戶籍相伍”),更何況,這些制度在其他諸侯國於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早已實施過了,因此秦國長期受制於三晉之手,甚至在戰國初期,秦國的大片領土都讓魏國奪去了。

    這種情況直到戰國中後期,才因為其進行的一些政治、軍事措施而有所改善。

    為實現國家富強,秦孝公於公元前361年下了“求賢令”,說“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那時的商鞅聽到秦國這個求賢令才入的秦國,也因此才有了秦孝公三年的“商鞅變法”,有了秦國的富國強兵。

    商鞅變法是公元前356至公元前350年實行的,而魏國遷都到大梁發生於魏惠王六年,即公元前364年,這般說來就一目瞭然了,魏國遷都大梁的時候,秦孝公還未繼位,商鞅變法更沒有出現,而且那個時候秦國內部不是特別穩定,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對外戰爭。

    這樣的秦國當然在軍事上不會對魏國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魏國因為害怕秦國才遷都”一說是站不住腳的。

    再看看魏惠王繼位後的表現,先是“二年敗韓於馬陵,敗趙於懷”,而後“六年,伐取宋儀臺”,這分明是魏國實施東進戰略的具體體現,而不是因怕秦而起了遷都的心思。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魏國遷都大梁的幾點原因。

    一、為了更好地實施東進戰略

    雖然魏國在魏文侯時期就已佔據河西地區、河內地區,在河東地區,曲沃等大片領土也已盡入魏國囊中,但魏國要想繼續在河西、河東地區擴張領土,這種可能性倒是很小。

    一來西邊有秦國阻隔,因此向西擴張成了奢望;再者,與魏國本身的地理特點有關,魏國北邊是趙國,南邊是南韓,相比較而言,太行山東麓、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更有利於魏國進行領土擴張。

    另外,魏國在黃河以南也已經有成片的領土了,因此鑑於其往北、往西都有受阻,魏國完全可以在當時以河內、河外為根據地,將鬥爭焦點從河西轉到中原地區,繼而施行向東和向南擴張領土的策略,以最終達到東進的軍事戰略。

    二、魏惠王為鞏固王位而做出的遷都決定

    魏惠王在其父魏武侯死時,與其弟公子緩(公中緩)爭奪王位,韓、趙兩國在公子緩的支持者、魏國大夫公孫頎的幫助和策劃下,聯合進攻魏國,並在濁澤(今河南省新鄭市)這個地方大敗魏軍,並將魏惠王圍困在其中。

    後來,如何處置魏國的問題上,韓、趙兩中國產生了分歧,趙國主張殺死魏惠王,送公子緩回魏國做國君,在魏國內培養親趙勢力;南韓則主張把魏國一分為二,分屬於魏惠王和公子緩,這樣魏國的力量就會被削弱,對於韓、趙來說也就不足為患了。魏惠王借聯軍分裂之際大舉反攻,最終殺死了公子緩並自立為君。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魏國最後能安然無恙,不是憑本身的軍事實力,而是因為韓、趙兩國在對待魏國的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分歧。

    照這樣說來,魏國國內很有可能還有一些公子緩的支援勢力存在,因此,為更徹底地肅清自己的反對勢力,進而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把都城遷往他處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從國家安全方面考慮

    魏國舊都安邑與本國東部地區,中間只有上黨一段狹長的山地可以聯通,而且這一塊領土被韓、趙兩國的領土包圍了。毫不誇張地說,如果韓、趙任一一方出兵,就能輕而易舉地控制上黨這塊區域的交通,進而切斷魏國東部和西部地區之間的聯絡,而使國都安邑處於孤掌難鳴的難堪境地。

    從上段我們知道,因為魏國王位之爭,魏惠王曾受到韓、趙兩國軍隊的夾擊,在此次奪位風波過後,為了國家安全考慮,從地理角度出發加強國都的安全,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四、地理環境因素

    諸侯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政治和軍事戰略,當然這也包括遷都,也許是因為國內混亂的局勢,也許是因為戰國時期那種戰亂紛爭的大環境下,不管是哪種,這些戰略部署都是諸侯國君臣深思熟慮的結果。

    我們拿秦、趙、韓來舉例。

    秦國先後定都雍城、咸陽,為的就是向東擴張領土,既可以進一步控制關中地區,又可以與魏國爭奪河西地區;趙國先後定都中牟、邯鄲,就是因為在南部的中牟發展不暢後才把擴張領土的眼光投向北部;南韓先後定都韓原、平陽、陽翟、新鄭,就是其擴張領土,向中原地區轉戰的需要。

    再看魏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國定都安邑,佔據著晉國重要的統治地區曲沃等區域,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鹽業發達,又加之東邊的中條山、西邊的黃河可以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倚仗,這與南韓和趙國相比,無疑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但隨著秦、趙、韓等諸侯國的不斷遷都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中原地區逐漸成為各國實力角逐的戰場,已經控制中原地區的魏國必將不甘落後,繼續東進中原地區的大戰略也使得都城由安邑東遷至大梁成為了必然。

    當然,選擇大梁作為新的都城也不是腦子一熱的決定,是和國家發展戰略相契合的。

    其一,魏國的軍事戰略主要是向東和向南進行領土擴張,大梁地區周邊多為一些實力小的國家,對魏國來說,勝算很大。

    其二,大梁城稍有起伏的地形並不影響其作為一個都城的“顏面”,反而可以依照其地勢來建造軍事城堡,有利於都城的安全防衛。

    其三,大梁城周圍河流密佈,其水系較為發達,河流的水質良好,通航能力較強,在其被定為都城後,魏國利用其天然水利資源修築了鴻溝水系,“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發達的水利交通,使得魏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大梁城也一躍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經濟都會。

    從地理位置來看,魏國都城大梁、趙國都城邯鄲和南韓都城新鄭形成了犄角之勢,對於大梁來說,不管是哪一個諸侯國要襲擊它,其他諸侯國都不會坐視不管,反而會群起而攻之,這樣微妙的狀態便成就了大梁的生存之道,歷史也果然照此發展,都城大梁直到戰國末期(公元前225年)才被秦國所滅。

    綜上所述,魏國不是因為害怕秦國,而是考慮到國家的政治和軍事戰略、國君的王位鞏固需要、國家安全需要,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才使得魏國選擇了將都城由安邑遷至大梁,大梁也因為自身具備的自然環境、經濟、軍事和社會基礎等綜合要素,完成了一個普通城池到國家都城的轉變。

  • 4 # 肖邦老師的課堂

    魏國是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也是戰國時期最先強盛的諸侯國。魏國的強盛是由於魏文侯的變法,他任用,李悝,吳起,子夏,翟黃,西門豹等人,使魏國逐漸強大起來。此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縣),可是魏國到了魏惠王執政時期,魏惠王把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河南開封),因此魏國也稱梁國。那麼魏惠王為什麼要遷都呢?題中說魏國是不是害怕秦國?也不完全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魏國此時很強大,魏國並不害怕秦國,但是對秦國有些擔心,因為秦國也開始強大起來,而且總是騷擾魏國邊境,再加上齊國也向魏國挑戰,所以魏惠王決定遷都到大梁。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便於對東部地區的統治,加強對東方諸侯國的控制。

    魏惠王把齊國作為主要對手,而並非秦國。他與韓趙兩國結盟,與秦孝公相會,恢復三晉時期的聯盟,緩和了與秦國的矛盾。接著對內,他又興修水利,施惠於民,使魏國的農業生產得到發展。魏惠王才取得措施,讓魏國的威望逐漸提高。

    所以魏惠王遷都,對外牽制齊國,對內發展農業,一舉兩得,因此魏國遷都是正確的選擇。

  • 5 # 妙趣小影視

    其實魏遷都不是怕秦國,相反當時秦國更怕魏國。

    魏國遷都主要原因是,齊國公然與魏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上。當時魏都在安邑遠在太行山以西,難以控制東邊局勢。面對來自東西兩邊的威脅,魏惠王決定避開秦國,將戰略中心東移,致力於與齊國爭霸。

    周顯王八年,魏惠王將國都遷到東部的大梁,其戰略意圖是西守東攻,控制韓趙,與齊國一爭高下,維護魏國在中原地區的霸業。

    大梁位於中原腹地,為濟水、丹水、鴻溝、睢水等幾條河流的交匯點,地勢平曠,物產豐富,交通便利,遷都大梁後,魏軍可直接威脅韓趙國都鄭和邯鄲。魏惠王以軍事手段和外交活動相配合,力圖進一步控制韓趙。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魏國怕不怕秦國。

    周顯王十五年,秦國趁魏國陷於與趙國齊國兩面作戰的良機,出兵進攻魏長城線上的重要城邑元裡,殲魏軍七千餘人,攻取了魏西河線的少梁城。

    接著又在周顯王十七年,攻入魏河東郡,一度攻佔魏國舊都安邑。第二年,衛鞅又率秦軍包圍固陽,迫使魏守軍歸降。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魏國被迫調整戰略,先後與齊趙交好後,魏惠王於周顯王十九年派軍隊反擊秦國,圍攻定陽,有意與秦在河西地區尋求會戰,使秦孝公不得不在彤與魏惠王修好。

    魏國此時已重振聲威,魏惠王積極準備召集諸侯,以朝見周天子為名,鞏固霸業,並圖謀攻秦,這引起秦國的恐慌。《戰國策·齊五》記載,當魏國"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的時候,秦孝公惕惕為備,"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所以魏國遷都只是為圖霸中原為戰略利益,根本不把秦國放眼裡。

  • 6 # limuzi1966

    戰國時期的魏之所以遷都,實際上是出於鞏固霸業的需要。

    一、戰國初期的霸主

    戰國初年,魏國首先成為最強盛的國家。強盛原因1、因為三家分晉時魏分得今山西西南部的河東地區,那是原來晉國的基本部分,生產發達,有較好的經濟基礎。

    其次,魏文侯時期,經過李悝變法,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戰,建立了一支以武卒製為基礎的強大武裝力量。

    第三、魏韓趙三國聯盟進一步壯大了魏的軍事力量。

    因此,戰國初年,魏憑藉強大的實力先後打敗秦國;滅中山國;大敗齊、楚。成就戰國初期的霸業。

    二、霸業受到衝擊

    1、三晉聯盟破裂

    戰國初期,魏、趙、韓三國在三家分晉的基礎上結成聯盟,魏國就是依靠這個聯盟才打敗了秦、齊、楚等大國。但魏國強盛後,大有恢復晉國統一局面的野心,從而引起韓、趙的不安。最終導致聯盟解體。

    2、秦、齊崛起

    公元前364年和公元前362年,秦連續兩次大敗魏軍,並奪取魏西部部分領土。而齊也同魏開始爭奪對淮泗諸侯的領導權。

    三晉聯盟的破裂和秦齊的興起,顯然是魏國霸業不穩的徵兆。

    三、舊都所處位置不利

    魏國的主要領土在今山西西南部河東和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內和大梁一帶,東西兩部成胡蘆形。舊都安邑在魏國西部,距東方太遠,經上黨通到東方。上黨崎嶇多山,交通不便。因此,安邑不僅不便於控制東方諸侯,而且也不便於統治東部地區,如果趙、韓聯合攻魏,很容易切斷上黨的交通線,使安邑陷於韓、趙、秦三國的包圍中。

    因此,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為了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力量,為了保證國都的安全,決定遷都大梁。

  • 7 # 津城沐雨

    當然不全是。

    當時魏國打算遷都大梁的時候,秦國還沒有強大到讓魏國一敗塗地。

    魏國遷都大梁,跟魏國的國策也有很大關係,魏國以中原爭霸為主,遷都大梁,有利於魏國在東方攻滅小國,拓展領土,保持魏國的霸主地位。

    大梁位於東部平原地帶,有利於交通和發展,再就是魏國前期國土的拓展,東方有大片的新拓展國土,魏國重心逐漸東移,遷都大梁有利於對國土東部的控制。

  • 8 # 妖鬼雜談錄

    當然不是,遷都大梁的時候正是強盛的時期,秦國被壓著打,威脅不到魏國。安邑限制了魏國的發展,魏國遷都大梁是因為要爭霸中原發展經濟。

    1、秦國威脅的理由站不住腳

    魏惠王時,雖然秦獻公進行了簡單的變革,並且打贏幾次,但是一方面秦獻公並沒有改變秦國貧窮的地步,反倒因為連年用兵,國家本就頻臨崩潰。另一方面秦國綜合國力比不上魏國,而且魏軍主力在其他方向。

    從遷都時間上看,魏國遷都大梁根據《竹書紀年》記載應該是公元前361年,此時秦獻公去世,秦孝公繼位,商鞅入秦。更換國君,又準備變法,正是時局動盪的時期,根本無力威脅魏國。

    魏國也未經歷馬陵之戰與桂陵之戰,不僅國力雄厚,軍隊也極為強盛。所以魏國遷都如果說是懼怕秦國,理由靠不住。

    2、安邑有極大的侷限性限制了魏國的發展

    安邑靠近西邊,但是西邊最富饒的河西之地此時已經被魏國佔據,再往西就是遊牧民族的地區,對於魏國來說意義不大,除非要滅秦或者把秦人徹底趕到更西邊的遊牧區域。

    中原崛起的齊、楚等國都挑戰了魏國的霸業,而安邑過於偏西,不利於維護魏國霸業。

    大梁地處中原,水網密佈,有利於發展農業,所以從地理位置還是經濟發展上看,大梁都比安邑更適合成為魏國霸業的中心。

    明顯大梁的位置無論是壓楚、壓齊,都比安邑更為合適,更有發展空間。

    所以魏惠王遷都其實是從稱霸中原的角度考慮,而此時的秦國百廢待興,根本沒有實力威脅到魏國。

  • 9 # 小文章大視野

    按照史書記載,魏國遷都大梁,和秦國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公元前445年,魏斯,也就是史書上"魏文侯",為了變法圖強,稱雄圖霸,將自己的都城建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而魏國遷都是什麼時候呢?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曆5月29日),魏國把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村)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東南)。主要的原因,便是為了佔據有利地勢,圖霸中原。

    而公元前364年的秦國在幹什麼呢?此時的秦國國君是秦獻公,三年之後秦孝公才即位,前359年,秦孝公才任用衛鞅開始變法。當時還是“諸侯卑秦,不與會盟”的時代,秦國沒有實力,也無法去威脅魏國的。到公元前354年,秦國趁魏國與趙國開戰,主力不在國中,才趁機佔領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縣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之後魏國持續與他國發生衝突,實力遭到削弱,秦國才得到河西地區,真正威脅到魏國。

    秦孝公時期的秦國與魏國

    題主之所以認為魏國為秦國所逼,才遷都大梁,估計是受電視劇《大秦帝國》的影響吧。這部電視劇雖然為我們再現了很多歷史場景,但它是根據歷史改編的,並不是完全的史實,這一點還是要分清的,不過要說一句,《大秦帝國》系列確實拍的不錯,是近些年少有的優秀電視作品,很值得一看。

    大秦帝國海報

    (全文完)

  • 10 # 君山話史

    魏國遷都大梁,不僅是受到秦國的壓迫,同時也是受到趙國與南韓的壓迫。

    魏國的舊都安邑在西部,靠近西河(或河西),不僅受到秦國的巨大威脅,這裡也是趙、韓聯合進攻的重點地區。

    譬如魏與趙、韓的濁澤之戰、澮北之戰等,戰場都是在安邑城附近。

    濁澤之戰是魏國與韓趙聯軍的一場大會戰。公元前369年,韓、趙兩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進軍,夾擊魏罃(即後來的魏惠王)的軍隊。雙方在濁澤(即涿澤)展開大戰,魏軍大敗。這是魏國在歷年戰爭中最大的慘敗之一,魏罃的主力被韓、趙聯軍團團圍困,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就象案板上的魚肉一樣,只能等待別人的宰割了。然而,歷史有時就是這樣奇葩,南韓與趙國兵團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下,竟然莫名其妙地撤軍了,魏罃才得以躲過一劫。

    澮水之戰是魏與韓趙的另一場大戰。公元前362年,魏軍在統帥公叔痤的指揮下,在澮水以北與韓、趙聯軍決戰。此役魏軍展現強大的戰鬥力,把韓、趙軍隊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逃。趙國將領樂祚被俘,魏軍長驅直入,攻取趙國的皮牢。這位公叔痤,就是後來慧眼識商鞅的伯樂。

    在澮水之戰結束後不久,秦獻公派庶長國(庶長是秦官,相當於卿,國是其名)率大軍攻略少梁。鑑於此城在河西舉足輕重的地位,魏惠王魏罃派公孫痤迎戰。有些史書把“公孫痤”與“公叔痤”混為一人,其實不對,在《史記》“趙世家”中,把“公孫痤”稱為“太子痤”,看來當時公孫痤被立為太子,而公叔痤是相國,明顯不是同一人。少梁之役,魏軍遭到重創,統帥公孫痤被秦軍所俘虜。魏國丟失了繁龐城,這座城池是當年魏文侯從秦華人手中奪取的,現在又回到秦華人手中。

    在此背景下,魏惠王遷都。因為安邑城的地理位置實在不好,在秦趙韓三國的攻擊範圍之內。遷都後,魏都暫時擺脫了秦、趙、韓的包圍,獲得喘息之機。同時,隨著首都的遷移,魏國的軍事重心逐漸由西部轉移到東部,在中原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猛增。宋衛鄒魯等十幾個小諸侯(稱為泗上十二諸侯)都奉魏罃為領袖。所以,說到魏惠王的霸業,其實並不是他真的很厲害,稱霸天下,沒有的。他的霸業,主要是十幾個小嘍囉跟著他搖旗吶喊,彷彿回到當年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時代。

    然而,魏惠王的霸業實際上是虛胖,他把軍事重心轉向東線後,原本處於守勢中的西線更加脆弱,難以抵禦秦國的進攻。在魏遷都後不到十年的時間,舊都安邑城就被秦軍攻陷了。

  • 11 # 漩渦鳴人yy

    我想問題主題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看了大秦帝國裂變吧。確實,大秦帝國拍的不錯,但是在這一點上來講,刻意突出了秦帝國在崛起過程之中,對於魏國的報仇雪恨,所以讓大家覺得魏國遷都大梁,是因為受到了秦華人的威脅才這麼做的,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就從大秦帝國這部歷史劇開始說起,透過這部電視劇,我們來反駁他的某些觀點,這樣的話說起來更加具有公正性。

    首先第一條馬陵和桂陵之戰,當時都是齊國出兵去威脅魏國的首都,很顯然當時進攻其他國家的魏國軍隊一聽說這件事情,立馬回兵撤防,我說此時魏國的首都在安邑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恰恰是最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安逸離奇國太遠了,如此漫長的一條攻擊線,那麼齊國的軍隊從齊國國境線殺到魏國,首都需要多長時間?魏國的軍隊完全可以把眼前的事情給做完了,然後再去回防!

    還有在電視劇裡面魏國為什麼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沒有去攻擊,已經被他們打得708落的秦國呢?很簡單,當十魏惠王已經把進攻的重心從西方的秦國轉移到了中原地區,也就是齊國和楚國,打算跟這兩個強大的國家掰腕子。

    如果說魏惠王當時仍然把都城安插在了安邑的話,大家想象一下當時魏國的軍隊從這個地方出兵去跟齊國和楚國的軍隊爭雄的話等,要耗費多少的時間,又要損失多少戰機?

    大秦帝國裡面這一段是不值得推敲的,因為。仔細想想當時魏國的首都,應該不是在安邑,歷史上面記載魏惠王六年,魏國將首都從安邑遷到了大梁,去為了突出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那種實力上的巨大變化,才會特意安插了這麼一段,說魏國因為害怕秦國的實力,才選擇遷都當然,歷史上面絕對沒有這樣。

  • 12 # 慵懶國王

    魏國遷都大梁,完全不是因為害怕秦國,是由魏國稱霸求發展走的必然之路。

    首先,魏惠王遷都是在公元前364年,正值魏國最強盛的時期,秦國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尚且構成不了威脅,懼怕秦國的說法何從說起呢?有人說是河西之戰,太會扯了,歷史上有魏秦之間有五次河西大戰。前三次魏國都是大獲全勝,壓制秦國喘不過氣。公元前362年,魏國確實在河西打了次敗仗,那也是魏國遷都以後得戰爭。但很快,魏國名將龐涓從東方戰場抽身而出,率領軍隊打得秦國遷都到了涇陽,秦國依舊不是魏國的對手。

    (從地圖上可見,安邑太偏西了,而諸侯們爭鬥都是在東邊)

    況且,秦國在秦孝公時期並沒有真正地強大起來,三次在河西打敗魏國,只是僥倖魏國的主力和精銳都不在河西,打敗的不過是魏國普通地方軍團。當魏國真正力量出來的時候,秦國的原形完全暴露,根本經不起摧殘。要說秦之銳士專屠魏武卒,那還得到公元前293年後,白起出道。此時的秦軍,不能稱之為銳士,在魏武卒的眼裡不過是土雞瓦狗。

    魏惠王也是一個不可一世的主,比之齊閔王有過之而無不及。魏惠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真正的霸主級人物,蘇秦說他“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六國就沒有被他打過,但是在公元前353年,公元前344年,桂陵、馬陵兩場大戰,魏國精銳在東方戰場上被齊國殲滅十幾萬,可謂是元氣大傷。秦國在變法後的幾十年裡,享受了變法帶來的富國強兵,開始發動第五次河西之戰。公元前330年,秦國經過兩年的戰爭,斬首魏軍4.5萬,奪回了喪失近百年的河西郡。魏國在魏惠王后期,淪落為二流國家,從此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我覺得魏國遷都大梁真正的原因是魏惠王的軍事戰略,目標東方。魏國的主力一直都是放在東方,而稱霸中原是當時走上強國之路的前提。

    魏國的都城一直在安邑(現在的山西夏縣),位於黃河的西邊,山多地少。隨著魏國國力的不斷增長,土地的不斷擴張,原本的都城難以支撐一個霸主的需要。而且,安邑靠近國界線,很容易受到他國的攻擊,那時可沒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而且,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達到了頂峰,對標的是東方的霸主—齊國,至於秦國在當時是不受國際待見的,認為他們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出於軍事戰略和帝國發展,遷都大梁是再適合不過了。而且大梁地處天下之中,進軍東方特別便利,都城建設也更加快速。同時,魏國一直也想吞併弱小的宋國,把軍事主力部署於大梁,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魏國遷都時間有待爭議,但我比較堅信魏國史書所記載的魏惠王六年,即公元前364年。

  • 13 # 淡看天上月

    秦蟄魏盛

    魏國遷都的時候,正是秦國蟄伏變法的時期左右,這時候也算是魏國國力最強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魏國會怕秦國嗎?秦國這時候還巴不得魏國遷都,勢力東移給自己變法圖強的時間。所以因怕秦國而遷都之說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為什麼要遷都?

    正因為魏國這時候國力強盛,因此有了在列國之中執牛耳之心。所以決定把勢力重心東移,來和東方的列國競爭一下。這才打算遷都。

    其實縱觀秦國的歷史,也是經歷了數次的遷都,逐步東移,最終定在了咸陽。這些都是為了自己的戰略目的需要而為之的。

    只是魏國雖然是戰國之中最早嚐鮮變法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透過變法變強的國家之一,但是卻並沒有秦國變法變的那麼徹底,所以最終被東西夾擊,由此從盛轉衰。

  • 14 # 使用者94738516596

    魏惠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魏國都城從安邑(山西夏縣)遷到了大梁(今開封)。關於魏惠王為什麼要遷都這件事,其實在歷史上的爭議確實比較多的。最流行的就是懼怕秦國,和韓趙的夾擊。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很顯然不是的,首先來說魏國遷都的時間,我們都知道戰國第一霸就是魏國,魏國從戰國初期開始稱霸近百年,魏國在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君主的治理下,把魏國發展到了頂峰,當時秦國的河西之地都盡數被魏國佔領,還有趙國,齊國,楚國,南韓等等這些國家都是不敢惹魏國的,當時魏國的魏武卒可以說天下無敵。魏國的衰敗確實是在魏惠王時期,不過魏惠王遷都還是在他剛繼位不久,這個時候天下的霸主依然是魏國,所以不存在魏國懼怕秦國和韓趙這幾個國家。當時秦國是被魏國按在地上摩擦的,還有南韓趙國,魏國當時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裡。

    魏國遷都大梁的主要原因還是自身的發展,首先就是安邑這個地方和大梁相比起來劣勢太明顯,我們都知道一個政權要建都,肯定是首先要考慮這個地方利於自己的發展,還能有效的控制全國,和發展自身經濟等等。當時安邑來說處於西邊,魏國不可能再向西發展了,當時河西之地都在魏國手裡,在向西就是關中了,就要去秦國老家了,魏國當時雖然強大但是還沒有滅掉秦國的實力。向北就是也不可能了,出了中原了。所以在安邑建都大大的限制了魏國的發展。

    其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魏國重心的轉移,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各個王國朝代對於中原都是非常看重的,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國稱霸一開始主要的精力就是和秦國爭奪河西之地,但是這個時候河西之地已經在魏國手裡,魏國開始向中原推進自己的霸業,所以這個時候把都城遷到大梁很明顯是為了迎合自己的霸業。大梁地處中原,和容易維持魏國的中原霸業,安邑離的太遠了。

    而且當時魏惠王遷都不僅不是怕秦國,而是看不起秦國,南韓,趙國這幾個國家。當時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對於魏國來說威脅更大,魏國也從來沒有把秦國放在眼裡。遷都到大梁的話就更加的能對齊國和楚國形成威脅,而且當時齊國正在強大起來,魏國肯定是要想辦法壓制住他的,這個就是國際法則。現在也是一樣。

    只可惜魏國遷都之後不僅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反而是開始了魏國的衰敗。魏國百年霸業就葬送在了魏惠王手裡。魏惠王活得太長了,活了82歲,在位50年時間。

  • 15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也說魏國是衰弱了以後,打不過秦國,才不得已東遷到大梁去的,此言大謬,事實上,魏國遷都之時,它比秦國尚要強得多。

    為什麼這麼說?《史記》和《資治通鑑》不也是這麼記載的麼,說魏國遷都大梁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前339年)商鞅變法之後。但是小生要負責任告訴大家,《史記》和《資治通鑑》都錯了,魏國的遷都時間應該在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霸業最鼎盛的時候,其向東遷都的目的也不是因為怕秦國(當時的秦國實力還沒法跟魏國比),而是為了將魏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向東移,以更好的發展其中原霸業。事實上,大梁處於水網密集的黃河之濱,土地肥沃,經濟發達,靠近齊趙楚宋,交通便利,比那個山隔水阻的安邑好太多了,簡直天壤之別。

    這個遷都時間,記載在魏國史書《竹書紀年》上,這本書被考證為魏惠王之子魏襄王時的史官所作,可以說是魏國的官方檔案材料,相信它應該比《史記》要準確的多。事實上,班固的《漢書》和酈道元的《水經注》都引用了這個說法,人家魏國早就遷都了。

    正因為如此,魏惠王在當時已被稱作梁惠王,且魏國已被稱作梁國,魏軍已被稱作梁軍了。

    然而以我事後諸葛亮的看法,魏國遷都遷錯了,或者說遷早了,它不應該這麼早東進中原的,它應該憑藉吳起之餘威,以西河為戰略根據地,逐漸侵吞秦之關中地,並以之為大後方,西向而爭天下,而不是跑到位於天下正中的“四戰之地”大梁去當“活靶子”。

  • 16 # 先秦史

    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遷都大梁,開啟了他們的東方之旅,由此迎來一個新的重要階段。

    積極經營中原

    大王,齊國在那邊很滋潤啊,淮泗諸侯都去朝拜他,把他養的肥肥胖胖的……真的?不如我們也去那裡吧,那裡有肥沃的土地,開條水渠,灌溉也方便,最重要的是把齊國的霸權搶過來……

    1.交換土地

    韓趙魏三家是由春秋時期晉國三分出來的。魏國分得的土地非常分散,呈啞鈴壯分佈。北部被太行山脈切斷,僅能依靠上黨地區狹長的地帶聯通東西。而南部的南韓像鍥子一樣打入魏境,嚴重破壞了魏國的整體性。

    遷都大梁後的魏國並沒有去貪享中原的豐美,而是積極彌補自己土地的缺陷。公元前362年,魏國大勝韓、魏聯軍於澮水,取得皮牢。接著又攻取趙國的列人和肥兩邑,直接威脅邯鄲。次年魏惠王就脅迫趙國用泜氏交換魏國的榆次和陽邑,然後又用繁陽和浮水跟趙國交換中牟,使自己的土地更為集中。公元前357年,魏國又與南韓交換土地得到軹道和鄭鹿,使魏國的東西地區聯絡大大加強。透過一些列的攻城略地和土地交換,魏國土地的不足有所改善。

    2.緩和國際關係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經營土地的同時,魏國還積極與他國搞好關係。公元前362年,魏惠王和韓昭侯會於巫沙,公元前358年,魏惠王於與趙成侯會於葛孽,次年又會於鄗地。同年又在巫沙逼迫南韓與魏國結盟。公元前355年,魏惠王東和齊威王相會,西與秦孝公在杜平相會。當然,如此頻繁的友好外交活動並不是表明魏國有多麼受歡迎,也不能表明魏國的國際形勢有多好,只是形勢更加複雜了(列國透過變法相繼崛起,七雄並立的局面正式形成,相互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他們不得已而為之。

    3.稱霸中原

    在經營好土地和建立友好國際關係以後,魏國積極稱霸中原。他們不斷對中小國家施壓,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相繼到魏國朝見。後來魏惠王伐楚勝齊,制韓、趙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公元前343年,魏國又率領秦、趙和一些小國朝見天子。知道這是什麼作派了吧?這不就是春秋時期的“尊王、取諸侯、定霸”的稱霸行為嗎?如果不是長狄、赤狄、白狄的消亡,那麼“尊王攘夷”怕是一整套都要上演。只是魏惠王的表演有點像小丑,支援他的基本上沒有當時的大國,也只能拿一些淮泗小國撐撐場面了。

    後院起火

    大王,秦國又打來了……不管他,讓他打吧,不就秦國嗎,能整出什麼亂子來?呃……

    1.秦國發難

    就在魏惠王在中原打的火熱的時候,壓抑已久的秦國開始向秦國發難了。那時候秦國已經遷都櫟陽,秦獻公積極改革弊症,國勢為之一振。於是就開始向東發展。公元前365年,秦獻公在洛陰打敗韓、魏聯軍。公元前363年,石門之戰,秦國大敗魏國,斬首六萬。公元前361年,秦魏少梁之戰,直接俘獲魏國大將公孫痤。

    商鞅變法以後,秦國也崛起了。秦孝公就積極收復河西。魏國在幫助衛國攻打趙國的時候,秦國偷襲魏國,在河西重要據點元裡大敗魏軍,斬首七千。公元前352年,商鞅攻打安邑,安邑陷落。就這樣,秦孝公把父親的事業續上了。

    2.從容應對

    秦國在攻打魏國的時侯,魏國並沒有把主力調到西方來鎮壓秦國,也就修個長城加強防禦。邯鄲拿下以後,魏軍才從容西向,摧枯拉朽一般奪回舊都安邑,河西也很快被收復。說實話,秦魏差距還很明顯。而相對於中原,秦國也還不能入魏國法眼。但是以後的以後,魏惠王豈能料到,怕是中原大多諸侯也未曾料到吧?

    夢迴即位之初

    魏武侯去世以後,魏惠王與弟弟公仲緩爭奪王位。已經崛起的韓、趙聯軍出兵干涉,並封死魏國東西通道井陘一代。然後在濁澤大敗魏軍,形勢岌岌可危。幸好韓、趙兩國在處理魏國問題上產生分歧,南韓撤軍,魏惠王才得以保住君位,魏國也不至於分裂。然而有驚無險的開始讓他心有餘悸,安邑太孤獨了,太行通道一旦封死,安邑就是一座孤城。

    向東遷都的浪潮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興起了一股東遷的熱潮。先是趙國遷都邯鄲,接著南韓遷都新鄭,後來秦孝公也東遷咸陽。三晉只剩魏國一家還龜縮在西部一隅,引領戰國潮流的魏國居然拖了後腿,說不通啊?

    總結

    那時候,秦國在西邊的確對魏國形成一定困擾。韓、趙在魏惠王即位之初的下馬威(主要是切斷魏國東西通道,使安邑孤立無援)更讓他心有餘悸。但是最為重要的是,率先強大起來的魏國目光並不在秦國,而是在爭霸中原。為了更好的經營中原,跟隨潮流遷都大梁也就勢在必行了。事實上,東遷一直是魏國的國策,魏武侯時期已經從楚國手裡奪取了包括大梁在內的許多黃河以南的土地,這是他們遷都的基礎。當然秦國的飛速崛起也是他們始料未及的,這是後話。

  • 17 # 大叔讀歷史

    首先本人認為是惠王九年,在公元前361年的時候遷都到大梁的,按照《史記通鑑裡所說的,魏惠王遷都大梁的時間應該是在惠王31年,大概在公元前339年。當然理由也很充分。主要是丟掉了當時的戰略要地河西的緣故。 小編認為。為王遷都的原因,其中最簡單的證據就是會往九年到惠王31年之間從鄰近各國對於大梁的態度。由此可以推斷出當時哪個才是魏國首都。

  • 18 # 歷史紫陌閣

    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並不全是因為秦國,更談不上害怕,更多是為了便於統治魏國的東部地區,同時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從而維持和鞏固魏國的中原霸主地位。

    畢竟魏國舊都安邑在魏國西部,距離東部和中原地區的中心較遠,並且從安邑通往東部多山林丘壑,道路崎嶇,交通極為不便,因此不利於魏國對東部地區的統治,魏國也不便於控制東方諸侯。

    其次魏國的上黨地區若是被南韓或是趙國攻佔,魏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的聯絡就會被切斷,而舊都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一帶)也會處於秦、韓、趙三國包圍之中,魏國將會陷入被動不利的形勢,因此到了戰國中後期,安邑已經不再適合做魏國的國都。

    於是在公元前364年夏,魏惠王將都城從魏國西部的安邑,遷到了靠近中原中心的東部大梁城,魏國也因此被稱為“梁國”。

    魏國遷都時間是關鍵之處

    至於魏國遷都是不是因為害怕秦國,關鍵之處在於魏國的遷都時間。原因是魏國具體的遷都時間在史料記載中存在爭議,而不同的遷都時間,結果也會不同。

    如果魏國是在強盛時期遷都,那麼就不是因害怕秦國而遷都,畢竟魏國是戰國初期的中原霸主,而秦國不過是偏安西北一隅的老弱小國。若是魏國在經歷桂陵、馬陵之戰後,實力從根本上受到削弱,那麼遷都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躲避強秦之鋒芒。

    因為那時秦國已經完成了商鞅變法,經濟和軍事都得到了發展和增強,並且國力日益增強,因此具體的遷都時間成為魏國是否因害怕秦國而遷都的關鍵之處。

    魏國遷都時間

    關於魏國遷都有兩個不同的時間節點,在《史記》中記載,魏國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遷都。這時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已經結束,秦、趙、齊三國又聯合攻打魏國,魏國不敵,多次戰敗,因國都安邑和秦國靠近,魏惠王為了避強秦之鋒芒,於是將國都遷到了魏國東部地區的大梁城。

    《史記》記載:“惠王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不過在《竹節紀年》中記載,魏惠王是在公元前364年(周顯王四年)夏四月初三遷都到東部大梁(今河南開封)。

    兩個遷都時間相差了25年,在此期間,魏國先後經歷了桂陵(公元前353年)和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魏武卒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軍事實力受到很大程度削弱,短期內難以恢復。周邊的諸侯也不會再給魏國重新崛起的機會,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從頭號強國淪為二流國家,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

    按照《史記》中記載,魏國遷都主要是為了躲避秦國鋒芒。那麼魏惠王為何會害怕秦國呢?一是魏國實力受到削弱,二是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富國強兵,不再是春秋末期的“老弱小國”。在此消彼長之下,衰落的魏國不得不忌憚逐漸強大起來的秦國。

    秦國是在公元前359年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實行三年後,初見成效,秦孝公便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正式實行第一次變法改革,此次變法中頒佈了按軍功賞賜爵位的“軍功爵制”,並重農抑商,提高生產,強制分居,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為此增加了賦稅和兵役來源,秦國因此實現了初步富足,軍隊戰鬥力也開始不斷加強。

    《史記》記載:“孝公八年,與魏戰元裡,有功。十年,衛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經過第一次商鞅變法後,秦孝公便躍躍欲試,想要收復河西失地。在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附屬國衛國,魏國出兵救援,大敗趙軍,進而又圍攻趙都邯鄲,秦孝公便趁魏國國內空虛之際,出兵偷襲魏國,攻打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裡,大敗魏軍,攻佔了魏國少梁城。

    次年,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就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發生了“桂陵之戰”。孫臏也認為魏國國內空虛,於是採取“圍魏救趙”的戰法,兵分兩路,一路圍攻魏都大梁城,另一路齊軍埋伏在魏將龐涓救援大梁的必經之路桂陵進行伏襲,結果魏軍大敗,主將龐涓也被齊軍生擒。

    秦孝公便又趁魏國國內空虛之機,任命商鞅為大良造,再次進攻魏國,直接攻佔了魏國舊都安邑,之後又包圍了固陽。不過秦國卻忽視了魏國還是天下第一強國的事實,雖然秦國經歷第一次商鞅變法後,國力有所提升,但軍力與魏國還是有差距的。

    在桂陵之戰失敗後,魏國經過半年的準備,與南韓軍隊組成聯軍在襄陵擊敗齊、宋、衛三國聯軍,打贏了“襄陵之戰”,齊國一看苗頭不對,就趕緊和魏國講和。魏國透過此戰挽回了桂陵之戰的敗局,維持了中原霸權。

    接著魏惠王陸續與東方諸侯講和結盟後,就調集軍隊向秦國發起了反擊,直接奪回了安邑,幷包圍了固陽,這時秦國正準備進行第二次變法改革,秦孝公被迫在彤地講和,歸還之前所得魏地。

    以此可見,魏國經歷桂陵之戰大敗後,依然可以擊敗齊國,仍然是當時天下的頭號強國,中原霸主。經歷第一次商鞅變法的秦國雖然國力有所提升,但還不是魏國的對手,因此被騰出手來的魏國擊敗,被迫歸還了攻佔的所有魏地。

    《史記》記載:“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直到經歷馬陵之戰大敗,魏國大部分魏武卒精銳損失殆盡,導致元氣大傷,魏國才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淪為二流強國。此時秦國第二次商鞅變法也已完成,秦孝公便趁魏國實力尚未恢復之機,大舉攻魏,商鞅也因功被封商君,同時齊國和趙國也加強了對魏國的進攻。

    《史記》記載:“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大陸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之後也就有了《史記》記載魏惠王三十一年遷都的一幕:魏國經歷桂陵、馬陵之戰大敗後,實力被削弱,之後魏國軍隊又多次被秦、齊、趙等國擊敗,導致國內空虛,日漸消弱,魏惠王開始害怕,被迫割讓河西地區部分土地向秦國講和,並離開舊都安邑,遷都到魏國東部大梁。

    魏國真的是因為害怕秦國才遷都嗎?

    這樣來看,魏惠王確實是因為害怕秦國才遷都。不過其中卻有很多疑點:

    如果安邑是魏國的國都,秦孝公為何能輕而易舉就能攻佔了魏國都城安邑?

    如果大梁不是魏國都城,為何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時,齊軍兩次進攻大梁,魏軍都要撤軍救援?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為何秦軍攻打安邑時,圍攻趙都邯鄲的魏軍不撤軍救援國都?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為何秦軍攻佔安邑後,沒有俘虜了魏惠王?

    如果安邑是魏國都城,為何秦軍和齊軍進攻魏國時,魏軍撤兵回國救援的是大梁,而不是安邑?

    關於這些疑問,其實只需將安邑和大梁的“位置”互換一下就都能解釋:在秦孝公進攻魏國之前,魏惠王已經遷都大梁,因此齊軍兩次攻打大梁時,魏軍都撤軍回國救援,而安邑只不是魏國的舊都而已,因此並沒有太多守軍,才會被秦軍攻佔。

    如果安邑是當時魏國的都城,魏惠王又怎麼會坐視國都被秦軍攻佔,自己淪為秦國的階下囚呢!雖然魏國在桂陵大敗,但魏國仍然是當時的頭號軍事強國,“襄陵之戰”就是例子,當時的秦國還不是魏國的對手。

    《史記》記載:“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

    另外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孫臏在桂陵、馬陵之戰中,兩次採用“圍魏救趙”戰法進攻魏都大梁城,在外出徵的龐涓才撤軍回國救援。因此《史記》中記載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遷都大梁的時間並不可靠,《竹節紀年》中的記載才符合,魏惠王應該是即位六年時(公元前364年)遷都大梁的。

    這時秦國處於秦獻公執政時期,雖然經過秦獻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國改變了不斷衰落的現狀,但距離中原霸主魏國還有很大的距離。而給秦國變法改革的商鞅還在魏國相國公叔座府中擔任中庶子,魏國還是當時天下頭號軍事強國,因此魏國遷都並不是因為懼怕秦國,更多是是為了戰略需要。

    結語:

    在戰國前期,魏國領土主要在河東(今山西西南部)、河內(今河南北部、中部)一帶,因此安邑成為魏國的早期都城。魏文侯時期任用李悝變法,魏國首先成為戰國初年最強盛的國家,後來隨著魏國不斷開疆拓土,主要疆域變為河南地區(魏武侯時佔有了大梁地區),而安邑地處河東,不利於控制東方諸侯,穩固魏國霸業。

    在魏惠王時期,魏國把齊國當作主要對手,魏惠王將國都從西部的安邑遷到了東部的大梁,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秦國,但更多是為了便於加強控制東方諸侯,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比如宋國、魯國都是泗上十二諸侯)中的影響,繼續向東擴張壓制齊國,從而鞏固魏國中原霸主的地位。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做PPT有哪些常見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