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公元前260年,戰國末年最重要的一場戰役——長平之戰,拉下了帷幕,這場關乎當時最為強大的兩大諸侯秦國與趙國命運的一戰,最終以秦國慘勝,趙國慘敗終結。從公元前262年,秦、趙因上黨交兵,到公元前260年九月白起斬殺20萬趙軍降卒,長平之戰前後歷時近三年,秦、趙不斷往天平之上增加砝碼,最後演變成百萬大軍的相互廝殺。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趙國作為山東六國抵抗秦國的屏障,在如此慘烈的戰爭中,六國之中竟無一國出兵來救,甚至連平原君到齊國借糧也被拒絕了。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護佑列國,秦國雖也傷亡慘重,但大勝之下聲威大震,隨時有東出滅國的可能。此時諸國已然清醒,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在之後的邯鄲之戰中紛紛出兵救趙,但作為山東大國的齊國依然選擇了置身事外, 拒不援趙 。齊國到底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要坐視守衛著自己西大門的趙國滅亡呢 ?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是秦國的“遠交近攻”之策奏了效,齊國“事秦謹”不敢出兵出糧支援趙國,但齊國主政的君王后並非庸人,應當明白秦國“近”的被“攻”完之後,齊國就變成了新的“近”,早晚必定要與秦一戰,既然如此,為何齊國依然選擇不救趙國呢?這或許就要從當年的樂毅破齊開始說起了。

    最初的齊國非常強大,是不弱於秦國的存在,兩者曾並稱東西二帝,各自制霸一方。從齊威王在馬陵之戰中擊敗魏國,接管霸權,到齊閔王前期,齊國合縱韓、魏攻破秦國函谷關,齊國保持了數十年的超級強國地位。然而盛極而衰,在燕國間者蘇秦的大力蠱惑下,齊閔王四處樹敵,且貪心不足的吞下了“天下財富聚集之地”宋國,使齊國迅速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在燕昭王和樂毅的號召之下,韓、趙、魏、秦、燕五國出兵伐齊,在濟西大敗齊軍,之後燕軍獨自攻破齊都臨淄,橫掃齊國七十城,齊國幾近滅亡。齊閔王出逃,在衛、鄒、魯等地連連碰壁之後,逃到了莒城,在這裡他被楚國將軍淖齒用極其殘忍的方式殺死,如日中天的齊國開始走向敗亡。

    在齊國最危險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神奇的英雄人物田單,靠著即墨與莒城兩座小城,竟奇蹟般地再造了齊國,這就是著名的“田單復齊”。重建之後的齊國,因飽受戰爭的摧殘,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正是最為虛弱的時候,如果再遇戰事,必然難以應付。幸運的是各國都沒有做這個乘虛而入的壞人,除了趙國。公元前274年,趙國將領燕周率軍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昌城、高堂二地。公元前271年,趙相藺相如率軍攻打齊國,攻至齊國的平邑後撤軍。在齊國最為強大的時候,趙國參與五國伐齊,在齊國最需要和平的時候,打上家門的不是虎狼之秦,而是被稱為山東屏障的趙國,這讓齊國如何不心寒,又如何還能再出兵相救。

    事實上,秦之所以能將六國一一攻滅,除了自身強大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六國從未真正一心過,縱然有轟轟烈烈的合縱攻秦五次,但絕少有六國同心同德的時候,每次都被秦國在表面堅定的同盟之中找出破綻一一化解,正如秦惠文王所說:“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不可俱止於棲之明也”。對齊國來說,秦國遠隔千里的虎,雖然可畏但終究不會馬上傷到自己,但三晉與燕、楚那是身邊的狼,一個不慎就可能被咬下一塊,如此思量,也就能夠理解為何齊國會坐視五國滅亡了。

  • 2 # 葉飄刀

    很正常

    春秋戰國時期,人員流動異常頻繁,對於國家的忠誠,遠遠不如自己的地位,或者家族的興衰來得重要。把個人的恩怨,凌駕於國家之上的比比皆是。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

    伍子胥是楚華人,最終在吳國,帶領吳國軍隊,攻破楚國國都,鞭屍楚王;

    他與楚王的恩怨,只是他的家族與楚國皇族之間的恩怨,而為了復仇,將整個國家都捲進去也在所不惜。

    這種情況,在春秋戰國是時常出現的,投靠其他國家,獻計獻策,對付自己的國家,太常見了。連孔子這樣被後世稱為聖人道德典範的存在,不也一樣周遊列國,希望可以一展才能,他怎麼沒有考慮萬一有其他國家重用他會對魯國造成威脅。

    所以樂毅只是無動於衷,沒有一點可以奇怪的。

  • 3 # 恬然說歷史

    面對趙國生死存亡,樂毅為何無動於衷呢?

    之前回答過《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的問題,那麼對於樂毅為啥無動於衷的問題,我再回答一下吧。

    我覺得要綜合看看樂毅的生活年代,他和趙國的交情以及當時的形勢來說他為什麼無動於衷。

    要說趙國的生死存亡時刻,就肯定要說秦、趙 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南韓,佔領了野王,割裂了上黨地區和南韓本土之間的聯絡,南韓為了自保,將上黨這個鍋甩給趙國,而戰國四君子中最沒用的平原君力勸趙孝成王撿這個“大便宜”。秦國到嘴的肥肉哪能就這樣讓別人佔了便宜。於是長平之戰爆發,公元前260年,秦國以王齕為將攻佔上黨,並追擊至長平,趙國以廉頗為將抵擋秦軍。不過,趙王中了反間計,以“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將,秦國則秘密以武安君白起為將。最後趙國大敗,45萬軍隊被坑殺。秦軍進圍邯鄲。

    (長平之戰紀念碑)

    退休軍官樂毅,想管也管不了

    樂毅是與管仲並稱的大軍事家。在唐朝被尊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姜子牙、張良、孫武、吳起、管仲等古代名將一起接受歷朝祭祀。他生活在戰國後期,是魏國名將樂羊的後人,本是中山國都靈壽人,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滅,他也就成了趙華人,被舉薦為官,但是估計為官沒幾個月,頂多就1年,趙國就爆發了沙丘之亂,他就跑到了魏國為官,之後作為魏昭王的使節出使燕國,燕昭王以他為亞卿。

    公元前284年,燕國以樂毅為上將軍,趙國也同時以樂毅為相,率五國聯軍進攻齊國。樂毅率大軍大敗齊國,5年間,佔領齊國除莒、即墨之外的70餘座城池,為燕國立下了不世奇功。樂毅也被燕昭王封為昌國君。

    不過,燕昭王死後,繼任的燕惠王卻被齊國使了反間計,在公元前279年,以騎劫代替樂毅為將,要召回樂毅,樂毅怕受到陷害,就跑到了趙國,趙國封樂毅為望諸君,對他比較尊寵,用他作為招牌防備燕國和齊國。

    百度上說,在換將問題上沒有起用樂毅,是因為樂毅剛到趙國不久,這可又是瞎說了,上邊的內容已經說明了,到長平之戰時,樂毅已經到趙國19年了,這要是在趙國一直繳納社保的話,都能領退休費了,這能算“不久”麼?

    (百科的錯誤解釋)

    假設公元前296年,他在趙國被舉薦為官的時候,是20歲計算,到長平之戰時,他已經是56歲了。雖然春秋戰國的時候,也有長壽的人吧。但在長平之戰及其後到樂毅去世前,可能他身體也不能支撐再度為將了,畢竟不是誰都可以老當益壯的。據史書記載,他也只是在燕、趙兩國為客卿,過著兩國轉轉的斜槓老年的生活了。

    樂毅和趙國交情不深

    樂毅他們家,先為魏將,後世的人在中山國為將。中山國剛被趙國滅國,樂毅就被舉薦為官,不過,在趙國為官不到一年就走了,雖然沒有說他多愛中山國,跟趙國有仇什麼的,但肯定也談不上什麼感情。之後的十多年,他都是在燕國建立的功績,即使在約趙伐齊的時候,他出使趙國勸說趙王一起出兵,而為趙相,但是這應該是更多為了他統一指揮五國軍隊而設。春秋戰國時期,跨國兼職為相的例子是不少的。他也不會因為趙國給過他這麼個官兒而感恩戴德地為趙國拼死賣命。

    在他受迫害之後就跑到了趙國之前,只記載樂毅為趙國做過一次事兒就是在趙惠文王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但是在跑到趙國之後基本上沒幹啥事情,燕惠王不管是忌憚還是為了防止他反水,還讓他兒子樂間承襲了樂毅的昌國君封號。

    (王羲之《樂毅論》)

    期間也有召回樂毅的想法並給樂毅寄書說明(當然也有說法說這個《燕惠王讓樂毅書》是後人所做的偽書)。樂毅在給燕惠王的回覆中說的是:

    ”今我仍義先王之恩,雖身託外國,而心亦不敢出也。“

    他也表明了不會為燕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效力的態度。所以他也是在燕、趙兩個國家都是作為客卿的,屬於半退休狀態,所以長平之戰以及後邊的邯鄲被圍之時,樂毅當然有可能不會出面的。

    趙國並未重用樂毅,樂毅就算想救也是枉然

    樂毅不救趙,趙國並未重用樂毅也是原因之一。

    上文說了,趙國雖然也曾讓樂毅為相,但是那只是為了五國攻齊這一件事而已。

    “(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於是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

    這就說明,趙、楚、韓、魏四國的軍隊打了一半見好就收了,只剩下樂毅率燕國軍隊繼續攻擊。

    (京劇《將相和》,袁世海飾廉頗,馬連良飾藺相如)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國攻齊的戰爭中,趙國軍隊中,廉頗勇武過人,回國後就被封為上卿。廉頗回國的同年,就有了秦國用十五座城池換趙國和氏璧,以及秦、趙 “澠池之會”的事情。這之後一直到長平之戰,大部分時間都是廉頗作為趙軍主將東征西討。更何況,廉頗之外還有馬服君趙奢。對於跑過來的樂毅,兒子還在燕國做官。趙國應該是不放心他,所以一直到長平之戰,十多年來,啥也沒讓他幹。

    並且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慄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

    燕、趙之間本來就容易互相攻伐,樂毅這個在兩國都有關係的人,怎麼可能為趙將並且是統帥趙國全部主力呢?

    權衡利弊,樂毅也不會自請為將救趙

    長平之戰後,趙軍一下損失45萬人,天下震動,而趙國也是元氣大傷,上文中燕國的慄腹在邯鄲解圍五年之後還說,“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就可見趙國受到多大打擊了。

    自此一直到趙國滅亡,雖然廉頗還能打打燕國,李牧還能強撐一段兒時間反抗一下秦軍的進攻。但是此時的趙國,僅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擊退秦軍的。在這種情況下,換誰為將也是白搭。只是秦國在這之前也一樣著了反間計的道兒(這一段兒歷史,反間計簡直就是大招啊,誰出誰好使),換下了白起,讓王陵為將圍攻邯鄲。即便如此,趙國還是要靠魏國 信陵君竊符救趙,和楚國的軍隊一起援助趙國,才延緩了趙國被滅國的程序。

    因此,就算前邊說的三點都能解決。以樂毅這麼聰明的人,估計權衡一番,也不敢接下統領趙軍解邯鄲之圍的事兒。

    綜上所述,面對趙國生死存亡,退休了,和趙國雙方都沒啥感情的樂毅是不可能管風險極大的趙國事兒的。

  • 4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從時間上來說,戰國後期趙國面臨的三次危機分別是:長平之戰、邯鄲之圍以及趙國滅亡;其實我們只要梳理一下樂毅以及趙國的時間線就能給出答案,知道樂毅為什麼會對趙國“見死不救”了。

    長平之戰時的樂毅

    樂毅的生卒年不詳,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他的經歷來推斷。《史記》中記載,樂毅最早的活動經歷是趙國發生“沙丘之亂”,這件事發生在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樂毅大概就是這一年後離開趙國的,這個樂毅最開始是在趙國做官。

    樂毅者,其先祖曰樂羊。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靈壽。樂羊死,葬於靈壽,其後子孫因家焉。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覆滅中山,而樂氏後有樂毅。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史記·樂毅列傳》

    樂毅的祖先樂羊是魏國的將領,幫助魏文侯佔領了中山國,後來這個中山國短暫復國,但是被趙國所滅。樂毅這一代不知道為什麼從魏國跑到趙國來做官,這一點按下不表,“沙丘之亂”以後樂毅就離開了趙國回到魏國。

    可見魏國其實才是樂毅家族的大本營,後來由於燕國發生“子之之亂”,齊國趁亂渾水摸魚,差點滅亡燕國,最後在諸侯聯軍施加的壓力下去,齊國才退兵,燕昭王發出“求賢令”,樂毅在此契機之下就跑到了燕國。

    從此以後一直待在燕國,而“長平之戰”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也就是“沙丘之亂”發生之後的35年裡,而樂毅伐齊發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也就是“沙丘之亂”後的11年,這時候距離“長平之戰”發生還有24年的時間。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後,樂毅在燕國失勢,在燕惠王的迫害下逃到了趙國,也就是樂毅伐齊5年之後,樂毅就離開了燕國,這時候距離“長平之戰”爆發還有19年的時間。從後面樂毅銷聲匿跡來看,樂毅大機率死在了“長平之戰”發生之前。

    否則趙王沒有理由不找樂毅參考一下意見,又或者樂毅難道會對趙王換下廉頗,讓趙括上陣的方式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畢竟這時候的樂毅到了趙國以後,被任命為了客卿。所謂客卿就是授予那些不是本華人的其它國家的人做大官,像范雎到了秦國以後,就是被秦昭襄王拜為客卿,由此成為秦昭襄王最器重的人。

    由此可見,客卿一般都是授予那些有能力的外華人。

    因此,倘若樂毅活到了“長平之戰”爆發前夕,那麼他一定會露面,雖然趙王不至於讓他親自上陣帶兵,但樂毅至少會迫於身份而發聲,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但是從史書記載來看,樂毅並沒有,因此大機率可能已經去世了。

    樂毅與《報燕惠王書》

    樂毅為什麼不幫助趙國,其實在《報燕惠王書》中已經給出了答案,而且當時樂毅出走燕國以後,燕惠王非常後悔,也很擔心樂毅會幫助趙國攻打燕國。所以他當時派出使者前去向他道歉,希望他能夠不計前嫌,回到燕國。

    燕惠王後悔使騎劫代樂毅,以故破軍亡將失齊;又怨樂毅之降趙,恐趙用樂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曰:“先王舉國而委將軍,將軍為燕破齊,報先王之讎,天下莫不震動,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將軍之功哉!會先王棄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誤寡人。寡人之使騎劫代將軍,為將軍久暴露於外,故召將軍且休,計事。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歸趙。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亦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史記·樂毅列傳》

    簡單來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燕惠王向樂毅解釋說: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樂毅的功勞,由於初登君位,所以受到小人的蠱惑,將軍拋棄燕國跑到趙國,怎麼能對不起先王的器重呢?

    一番話基本上是各打五十大板,我固然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你不能辜負先王背叛國家。在這樣的形勢下,樂毅寫了一封名為《報燕惠王書》的回信給燕惠王,樂毅先是在書信的前半部分談了自己和燕昭王的關係,以及對燕昭王的認可,“臣竊觀先王之舉也,見有高世主之心,故假節於魏,以身得察於燕。”

    說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之人,懂得知恩圖報,最後他向燕惠王坦白自己的態度和底線說: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史記·樂毅列傳》

    意思就是說:一個君子即便和人斷交也不說對方的壞話,忠誠離開自己的國家,也不會想著報仇雪恨(其實這就是向燕惠王承諾自己不會為趙國去攻打燕國),最後樂毅勸說燕惠王小心留意身邊的小人,僅此而已。

    可見這時候的樂毅鐵了心不想回燕國,因為他知道自己回去以後凶多吉少,而且還有可能辱沒先王燕昭王的名聲,所以樂毅說這是自己最害怕的事情,“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總之當時由於燕惠王擔憂樂毅為了趙國來攻打燕國,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情節。但是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樂毅並沒有為了趙國而做出損害燕國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三國曹操每每讀到樂毅的這封書信時,都會感動的流淚。

    “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三國志·裴松之注》

    從這段史料記載來看,當時趙王曾打算聯合樂毅一起攻打燕國,但是樂毅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願辱沒燕昭王的名聲,也不願辱沒自己的名聲,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這些事例其實都說明樂毅是一個有底線的人,而經過這次事件以後,樂毅其實有點半隱退的意思,他當時唯一替趙國做的事情就是讓燕國和趙國建立了不錯的外交關係,因此被拜為兩國的客卿,其實已經屬於退居幕後了,“而樂毅往來複通燕,燕、趙以為客卿。”

    至於後來趙國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其實樂毅大機率已經在“長平之戰”前死去,而像邯鄲之圍和趙國自然更加和樂毅沒有什麼關係了,畢竟他也活不了這麼長的時間。另一方面樂毅在的時候燕國和趙國還能保持一種相對良好的關係,但是樂毅一死,燕國立刻又和趙國開打。

    因此總的原因來看無非就是三點:

    樂毅不願為了趙國傷害燕國利益;

    樂毅大機率死在長平之戰爆發之前;

    趙國也不敢過於信任樂毅,對他還是有所防備;

    當時樂毅跑到趙國以後,他的兒子樂間繼承了他在燕國的爵位,基於這種關係,恐怕趙國也不可能太過於信任樂毅,因此樂毅更像是趙國拿來威懾其它國家的一枚棋子。值得一提的是,燕王喜時代,樂間因為後者不聽自己的勸告,也離開燕國跑到趙國,成為了趙國將領。

    看來這兩父子的脾氣還真是一模一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別無助找不到方向感的時候怎麼保持冷靜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