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社會之聲

    攻打原因:

    1644年,清軍入關,佔據北京後,清朝權貴內部就是否要遷都北京,還是仍舊退回關外產生過爭執。

    多爾袞認為“京師乃天下之根本”,執意遷都,但阿濟格等人表示反對,認為滿漢無法齊心,不如任取財富,滿載而歸。

    多爾袞抬出了皇太極生前說過的話“若得北京,當即徒都,以圖進取。”否定了阿濟格,立即送出奏摺給盛京的順治。

    順治於當年九月甲辰日下午進入紫禁城,標誌著清朝經營天下的正式開始。

    在此之前,無論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即汗位之初,並不敢考慮入主中原。

    努爾哈赤在1622年遷都遼陽之後,就認為“大業已成”,建立八王共治制度,以讓子孫“大福永享”。皇太極則說得更明確:以山海關為界,以西歸明朝,遼河以東歸後金,各自立國。

    《聖武紀》:昔我師既克廣寧,時諸貝勒將帥鹹請入山海關,我皇考以昔日遼、金、元不居其國而入處漢地,易世之後,皆成漢俗,因欲劃山海關以西漢人制之,遼河以東我制之,滿、漢各自為國,故軍未入關而返,原無爭主中原之心也。

    這點,在他們子孫康熙的實錄中也有記載:“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

    什麼原因讓皇太極之後發生了轉變,並影響了多爾袞等人呢?轉變開始於1629年的己巳之役。

    明朝崇禎二年(1629年)歲末,對大明帝國來說,新君即位二年,正銳意中興,關內農民軍還未燎原,關外後金已兩年沒有發動戰事,似乎還算平靜。

    大變突然爆發,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十餘萬大軍,不走尋常路,繞過山海關,借道蒙古,兵分三路從龍井關、大安口和洪山口突入長城。

    史稱“己巳之變”。

    這是後金第一次入塞,之前他們鬧得再兇,也只是侷限於遼東,這次敢於大舉入侵大明,原因何在?

    表面原因似乎很簡單——沒吃的了。

    這一年,關外發生嚴重饑荒,女真和蒙古都吃不上飯,

    《清史稿·太宗本紀》:“是歲,大飢,鬥米值銀八兩,銀賤物貴,盜賊繁興。”

    然而深層原因,卻遠不止如此。從後金角度看,己巳之役是他們從政治到軍事轉變的開始,影響深遠。

    後金的發展路線

    在努爾哈赤時期,建州雖然透過戰爭手段統一了女真各部,又把勢力擴充套件到遼東,但後金的本質還是部族統治,他們重視資源和財富,土地並不是最看重的。崇尚武力的滿洲勇士認為,只要能打,哪裡都是領土,隨時能拿下。

    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後金社會從漁獵逐漸過渡到農耕,滿洲貴族們的理念轉變,卻沒有這麼容易。

    簡而言之,之前後金出兵,以劫掠為目的,也就是一個“搶”字——“漢人聞我動兵,亦曰: ‘來搶我矣! ”。

    搶可以搶一時,卻很難搶一世,最好的參考就是鄰居蒙古。

    被朱元璋逐出中原後,蒙古各部落退回了遊牧狀態,也就失去了再爭天下的資本。

    退回遊牧狀態,蒙古各部落也恢復了之前的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對明朝作戰的目的,也就逐漸恢復到了最初的掠奪。

    從明初到明朝中晚期,蒙古與明朝始終在邊境不斷交戰,這些戰事裡,卻多半是以小規模的蒙古部落搶掠為主。

    就算舉世震驚的土木堡之變和俺答汗兵臨北京的庚戌之變,其最終目的也還是搶掠,也先俘虜了明英宗,也只是作為交換更多資源的人質。

    蒙古各部落就算偶有強人出現,也並沒有重新進入中原爭霸的野心。更多的反而是彼此之間的互相爭鬥。

    帶來的結果,是部落的不斷衰落,只能成為邊患而不是心腹大患,再也沒法對明朝統治構成實質性威脅。

    這時強盛的後金,之前也類似蒙古,女真各部彼此競爭,互相仇殺也是常事,如果沒有努爾哈赤統一女真,他們也就是類似蒙古一樣的邊患,在明朝羈縻政策下,被不斷扶持又被不斷打壓。

    作為大汗的皇太極,必須考慮後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是繼續一條道搶到黑,還是改變思維模式,以求長遠統治。

    努爾哈赤很強,皇太極也很強,但能否超過他父親,還有待證實。就算皇太極也和努爾哈赤一樣強,那麼後金的第三代、第四代人是否也能和他們的祖輩一樣?

    指望代代出強人顯然是不現實的,更聰明的是在理念上動腦筋,也就是對制度進行改革,使之更適合後金的發展,才能保證已征服部落不生異心,更好地團結在八旗框架裡,保證可持續發展。

    己巳之役,皇太極率領後金軍長途轉戰四個多月,收穫了大量人口財富,緩解了後金的饑荒。

    但相比經濟上,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收穫要重要得多,它決定了後金之後的發展路線。

    皇太極的政治算盤

    皇太極是個高明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政治框架上,他首先要作出改變。

    遠征明朝腹地是後金歷史上從來未有之事,諸多滿洲貴族心中沒底,皇太極要安撫他們,打消他們的疑慮,保證自己的威信。

    十月二十日,軍隊已經出發半個多月,代善和莽古爾泰兩大貝勒向皇太極發難,要求班師。

    《清實錄》:大軍次喀喇沁之青城。大貝勒代善、莽古爾泰於途次私議,晚詣御幄,止諸貝勒大臣於外,不令入,密議班師。

    皇太極的對策是利用其他貝勒請戰的呼聲,壓制住了兩大貝勒的班師要求——不與兩大貝勒直接發生衝突,這是很聰明的一招。

    嶽託、濟爾哈朗眾貝勒勸上決計進取。於是令八固山額真詣兩大貝勒所定議。兩大貝勒雲: ‘我等所謀如此,今聞爾等言亦是,仰聽上裁可耳。’是夜子刻議定,上遂統大軍前進。”

    皇太極初期,還是四大和碩貝勒一起執政時期,他們與皇太極並坐左右,分享權力,對皇太極的集權需求形成制約。

    在他即汗位之初,八旗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在四大貝勒執政制度下,其他貝勒心有不甘,時而和他意見相左。

    皇太極亟需一場軍事上的勝利,來平息反對派的質疑。

    安撫了兩大貝勒,也就是對後金戰爭理念的一次升級。在之前,後金雖然在對明作戰中一再取勝,但那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遼東作戰,如今要深入明境,就算是勇猛善戰的八旗將領也並沒有必勝把握,所以以代善和莽古爾泰為代表,保守派提出不同意見。

    事實上,皇太極即位以來,已經在寧錦連吃敗仗,對後金士氣打擊頗大,連他自己也認為“(明朝)雖師老財遺,然以天下之全力畢注於一隅之間,蓋猶裕如也。”

    皇太極力排眾議主導的這次入塞,可稱得上大獲全勝,既給了明朝以軍事打擊,又收穫豐盛。己巳之役的勝利,讓皇太極樹立了威信,之前反對的代善和莽古爾泰被壓服。

    二月十七日,皇太極收兵回師,永平、遵化、灤州、遷安四城仍然在後金手中,他從瀋陽調阿敏前去防守。兩個月後,在明軍反攻下,阿敏丟棄關內四城逃回關外,皇太極對他嚴厲斥責:

    《滿文老檔》:我以爾等為人,用爾為全軍統率,謂戰必勝,謀必成,實信賴爾等。爾等不死於彼處而歸,厚顏至此,可恥也!

    沒多久,皇太極就以此為理由,囚禁阿敏,直到他死於獄中。

    除掉了阿敏,就只剩了兩大貝勒。不久,莽古爾泰也被藉故處罰,奪爵罰俸,抑鬱成疾,很快病死,剩下的代善只敢俯首帖耳,皇太極大權獨攬,四貝勒執政成為歷史。

    如果沒有己巳之役,皇太極想順利收回權力,恐怕還要多花不少功夫,它對後金的政治體制影響深遠。

    軍事理念的進步

    八旗軍的野戰實力無需懷疑,如果是野戰,很少有明軍能抵擋他們,趙率教、滿桂、孫祖壽這樣的明軍勇將也都在交鋒中陣亡。

    不過在一路進軍中,也暴露出老問題——攻城不力。

    一路上,後金軍也佔領了不少城池,不過大部分是靠的內應接應或是招降,比如在薊州、三河等地,都是如此。

    《滿文老檔》:十三日,大軍至薊州,獲一生員,令持書往諭駐城道員、軍官及庶民降。又獲明兵之一人遂令持書往諭愛塔,桑阿爾寨來降。將行,諭之曰:“將書與彼,事若成,則授以職。”

    十四日,大軍至三河縣,獲一漢人,令持書招降。

    如果要強攻,後金軍的攻城能力就顯得比較孱弱。

    以昌黎城為例,後金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四日,四次攻城,城內知縣左應選堅決不降,誓死抵抗,結果後金軍用盡辦法,始終無法破城。

    這實際上是努爾哈赤時代到皇太極初期的遺留問題,清軍缺少攻城經驗和重型火器,面對堅城往往採取靠內應、勸降、引誘明軍出戰等辦法,努爾哈赤攻下開原、鐵嶺、廣寧,都是用的這些辦法,但在袁崇煥堅守的寧遠,老辦法失效後,絕對優勢的後金軍還是無法攻克寧遠。

    皇太極自己,也在寧遠和錦州沿用努爾哈赤的辦法,繼續強攻,結果是連吃兩次虧,損兵折將。

    進入中原,後金軍攻城能力的短板暴露地更加明顯,昌黎這個縣城都無法攻破,北京這樣的巨城更加無法想象。

    一路走來,皇太極對這個問題看得更加明白,他開始在戰術上謀求解決之道。

    己巳之變中後金軍的攻城乏力,讓皇太極在之後的戰役裡開發了新的戰術——圍點打援。

    兩年後,皇太極發動大淩河之戰。他一改之前強攻的辦法,連挖四道壕溝,嚴密圍困。明軍無法突圍,援兵又被早有準備的八旗軍連續殲滅——這就是“圍點打援”。

    “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於計為便。”

    四個月後,城中糧盡,人互食,祖大壽終於不得已出降。

    圍點打援的戰法,從此在後金軍中成為一種模式。

    在松錦之戰裡,清軍也是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包圍錦州,隨時準備迎擊增援的明軍。

    入關後,清軍圍點打援的戰術也一再被運用。1649年,金聲桓反清歸明,清朝派譚泰領兵征討,譚泰將金聲桓圍困在南昌,在城外挖掘一道寬達7米,深也達7米的壕溝,金聲桓無法突圍,長期圍困數月後,城內守軍糧盡,終於被攻破。

    此後,李成棟反清,被清軍突襲圍在信豐城,清軍挖掘壕溝,佈置工事,李成棟半夜突圍,落水而死,一度好轉的南明永曆朝局面也再次黯淡。

    之前後金軍缺乏攻城力量,也讓皇太極對重型火器的需求相當迫切,到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天聰七年投降而來,帶來了皇太極急需的紅衣大炮後,皇太極相當重視,將三人封王重用,發展起了清軍的重炮部隊——烏真超哈。

    有了火器和戰術的支援,入關後的清軍面對堅城再也不是束手無策。武器上,清軍從冷兵器為主的軍隊過渡到冷熱兵器混用,戰術上,既能攻堅,也能打援,支撐起一次次戰役的勝利。

    在戰略上,深入中原使皇太極和八旗貴族掌握到了明朝邊鎮防務的虛實,對於關內的情況,有了身臨其境的瞭解。之後清軍又多次入塞,對關內情況一次比一次熟悉,對之後的統一戰爭大有裨益。

    己巳之役讓皇太極對內樹立了威信,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集權之下,皇太極有能力轉變努爾哈赤時期傳下來的“大業已成”的政策。軍事上,皇太極對明清雙方實力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並著手加以解決。

    以上轉變的開始,正是來自己巳之役。

    所以,也就有了本文開頭所說的,多爾袞以皇太極遺命“若得北京,當即徒都,以圖進取”,平息是否遷都的爭論。

    遷都北京,正是清朝得以立國的根本。

    與毛文龍的關係

    毛文龍就像是一方國王,整個東江鎮都要聽他一個人的,皇帝來了也沒有用。崇禎二年,袁崇煥被名為薊遼督師,為了保衛遼東的安全,袁督師決定用計殺掉毛文龍。此時的袁崇煥統領遼東所有力量,而只有毛文龍不聽指揮和命令。為了殺掉毛文龍,袁崇煥還給毛文龍定下十二條重罪,以崇禎的名義殺掉了毛文龍。

    袁崇煥殺毛文龍,一方面是袁崇煥對毛文龍不滿,擅自越級殺掉了朝廷大員,另一方面可能受到朝廷的指派,以崇禎的性格,早就對毛文龍心有芥蒂,藉此機會幹掉他也說的過去。毛文龍的死讓皇太極去除了後顧之憂,滿清敵後再也沒有力量可以制約他們。皇太極知道寧錦防線太過堅固,很難攻克。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取道蒙古,繞過關寧錦防線,從龍井關入侵,進攻京城。

    崇禎二年五月,毛文龍被殺,十月,皇太極就發動大舉入侵,短短五個月時間。可以看出,毛文龍對滿清威脅極大,就算毛文龍為人驕縱、做事浮誇,也沒人讓滿清佔到什麼便宜。在寧錦戰役時,毛文龍也曾偷襲盛京,使得皇太極不得已以撤軍回援,況且皮島軍兵作戰勇猛,經常在後方騷擾滿清。

    所以說殺毛文龍這步棋崇禎走的太臭了,毛島主是該殺,卻不是這個時候殺,皮島的位置極其關鍵。皮島能大大拖延滿清的入侵腳步,給大明爭取時間修整,奈何袁崇煥太過急躁,錯殺毛文龍,加速了大明的毀滅。

  • 2 # 知了瞭望

    皇太極五次南侵大明,就是當強盜來劫掠的,和袁崇煥除掉毛文龍沒有半點關係。反而,他巴不得毛文龍早點死呢!

    毛文龍死之前擔任皮島總兵。皮島在哪裡?鴨綠江北韓境內。滿清佔據遼東,因為渤海的緣故,北韓和大明各佔一角,這就形成了一個夾擊之勢。毛文龍佔據皮島,就是給滿清添亂的,不讓他們全力進攻大明。

    皇太極時代,大明軍力弱,但國家大啊!而且還有各種火器。清軍直接硬碰硬,討不得半點便宜。所以,在遼東打了那麼多年,連山海關的邊都沒摸著。但當時大明因為缺錢,長城各處殘破不堪,多年未修,可以從很多地方進入大明。而恰好滿清有騎兵,便從這些地方偷入大明腹地。搶錢,搶人,搶一切東西。

    皇太極進來之後,發現中原的明軍弱的不敢想象,面對少量清軍都不敢攻擊。而且,他們要比遼東的百姓要富裕的多,每次入塞都能得到大量財物。所以,皇太極搶掠上癮,多次入塞。另外,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是,大明很大,現在內憂外患,容易打。不趁這個機會,不斷進攻大明,使他衰弱。等他恢復過來,慘的就是滿清了。而且皇太極雄心勃勃,一直想進入中原,稱霸天下,攻打明朝是他的既定目標。

    袁崇煥比較愚蠢,除掉了毛文龍,卻沒找到合適的人來替代他。最後的結果是皮島各部發生內亂,有些直接投靠了皇太極,反而讓滿清入塞免除了後顧之憂。

    如果毛文龍不死,皇太極不可能那麼多次輕鬆入塞,或許局面會大大不同。從這點,皇太極應該感謝袁崇煥殺了毛文龍。

  • 3 # 月關略萌

    相信有不少人認為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是致使皇太極南下侵略大明的重要原因。毛文龍被殺,等同於將埋藏在皇太極後方的一顆“定時炸彈”完全拆除了。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皇太極才敢肆無忌憚、一次又一次的南下侵略大明。而毛文龍的被殺也被認為是袁崇煥最終被崇禎皇帝凌遲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裡姑且不討論袁崇煥之死是否跟擅殺毛文龍有關,但毛文龍之死雖然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皇太極南下的決策,但絕不是主要因素。皇太極五次南侵大明最根本原因還是為了後金(大清)政權的生存問題,其次是因為當時大明已處於風雨飄搖之境,大清有取而代之的機會。

    小冰河時期的特殊自然災害對大清造成巨大影響。

    很多人將明朝的覆滅歸結於明朝小冰河時期特殊的自然災害。因為極端的天氣讓以農業經濟社會的大明朝陷入了“飢寒交迫”的困境。

    “自去歲(崇禎元年)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殆年終而樹皮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墜而死。”

    連年的旱災讓老百姓們顆粒無收,饑荒遍地。底層百姓的生活無以為繼,隨之而來的就是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軍起義,而大明王朝也因為內部的叛亂最終亡國。可是,受到小冰河時期特殊自然災害不僅僅是大明朝。在關外草原生活的遊牧民族政權—後金(大清)同樣深受影響,甚至後果更加嚴重。遊牧民族對於草場的依賴性極高,而連年的自然災害讓草場快速退化,最終導致後金(大清)政權的生存空間急劇壓縮。沒有足夠的生存環境,南下擴張成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唯一選擇。

    大明已岌岌可危,大清有機可乘。

    隨著崇禎皇帝誅殺袁崇煥,唯一可以鎮守邊關、阻止皇太極南下的重要大將不復存在,相當於大明內部幫皇太極解決了一道難題。而愈演愈烈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將整個大明朝內部攪得天翻地覆。大明王朝的內部鬥爭消耗巨大,讓盤踞在關外的大清皇太極看到了逐鹿中原的曙光。大明的最高決策層始終不能統一意見,同時對農民起義軍和大清八旗子弟兵“雙線用兵”,兩頭來回奔波折騰,生生將大明這條破船給拖垮。本就因為黨派鬥爭而使得朝政腐敗嚴重的大明朝風雨飄零。加上“雙線作戰”的錯誤戰略方針,大明朝的破滅已經近在眼前。隨著洪承疇、祖大壽降清,盧象升戰死,孫承宗殉國,能夠阻止皇太極南下擴張的人只剩下孫傳庭與吳三桂。大明的實力越來越弱,而可以阻擋皇太極的對手越來越少,此時的皇太極面臨著南下侵略最好的時機。

  • 4 # 星玉恆

    當然是來中原搶錢搶糧搶女人搶青狀了唄,總不可能是來觀光旅遊的,來中原搶劫即增強了自身的實力又能削弱大明的實力,簡直不要太划算。至於是不是和袁大炮幹掉毛文龍有關,當然啦,自打毛文龍死後,皇太極就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有事沒事就入關搶一波,也可以去打打北韓,不要太容易好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瑞澤5怎麼樣?值得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