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哥聊家庭心理

    談到小孩子的心理問題,通常要追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件。

    而這些方面通常跟家庭中的父母有很大關聯。要知道十歲之前的孩子,通常是生活在“催眠狀態”的,會不加辨別地吸收爸爸媽媽說過的話,和所傳達的信念、價值觀。當然老師說過的話,也很重要。我個人認為,來自父母的會更重要。當父母看到孩子受到老師影響的時候,父母也會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如果是看到孩子有心理問題,我們需要看看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提供給孩子成長所需的心理營養。這些心理營養有:無條件的愛、親密感、安全感、欣賞與鼓勵、尊重和榜樣等。如果這些心理營養缺失了,孩子就會用他的行為呈現出內在的匱乏。

    我所接到的很多父母的諮詢,都反映出父母在早期階段沒有正視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到了青春期孩子用各種行為問題反映出來。希望我們能夠重視起來。

  • 2 # 三俗boy

    如果實在不能去醫院,可以線上診斷,心理問題很複雜,需要做許多測試,還是找專業的比較靠譜,孩子還小,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根據你說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家長也不要太著急,一定會好的。

  • 3 # 學習做人

    我們今天的人怨恨很多,很多人痛苦,找不到原因!我就想健康,我就想家庭和諧幸福,我就想事事如意,我怎麼就事事都不順呢?他找不到原因!老祖宗知道,他有智慧。推薦書籍,祝你:早日幸福快樂。

  • 4 # 丁香88577228

    1.父母親不要“打壓、否定、欺凌”孩子!!!有很多沒有智慧、不學無術、愚蠢的父母老師,把“以大欺小的欺凌行為”美名為“教育孩子”!

    2.父母老師自己先端正三觀,學習學習蔡禮旭老師講的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徹徹底底地瞭解“善惡是非”的標準!並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並“以這個標準給孩子們帶好榜樣”!

    3.只有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有資格要求別人。

    4.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 5 # 葉舞芭蕾時

    孩子心理有問題該怎麼辦?

    在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起至關重要作用。這一點母親替代不了!尤其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問題。哪怕是父輩能說上話的可信之人,也可以幫助從側面觀察瞭解一下。缺乏父愛與肯定的孩子,長大後或多或少會存在心理問題。

    從興趣入手,想辦法開啟孩子話匣子。耐心傾聽孩子心聲,不要打斷孩子說話。只有讓他表達出自身最真實的想法後,才會找到突破口。凡事都有原因,要充分肯定他的優點,與孩子邊聊邊觀察邊互動。

    當然,我所言不一定準確。您需要結合專業人士指導,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 6 # 倪振源

    找當地的心理諮詢師就可以,找擅長青少年的。你可以去簡單心理上去找。另外,孩子有問題,媽媽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媽媽調整自己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最好你也找一個心理諮詢師成長自己,或者諮詢如何與孩子進行互動。如果當地的諮詢師不好找,我可以推薦北京的,遠端諮詢,你可以給我私信。

  • 7 # 幾米媽媽

    在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教育,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的,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成長。根據資料顯示,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人數佔總人數的12%,十個裡面就有一個人心理亞健康甚至有心理有障礙。

    首先家長要明白兒童出現心理異常問題的徵兆有哪些:

    一、焦慮

    焦慮症是指一組以恐懼與不安為主的情緒體驗,其中13%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焦慮障礙。兒童焦慮症有三種類型:其一是分離性焦慮,兒童與依戀物件、家庭或其他熟悉環境分離時出現過分焦慮;其二是社交性焦慮,兒童與陌生人接觸時出現持續的過分退縮,妨礙與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慮,患兒總是提心吊膽地害怕可能遇見有害的事物或情景。

    二、恐懼

    恐懼情緒是兒童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幾乎每個兒童在其心理發展的某個階段都曾出現過恐懼反應。兒童中最常見的是害怕動物、死亡、昆蟲、黑暗、學校等。有些孩子顯得孤僻、不合群,尤其是上幼兒園以後,經常獨坐一處,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參加做操等集體活動,不與人講話,也不回答老師提問。還有比較常見的就是害怕分床睡,每個孩子都需要克服恐懼害怕的心理問題,才能真正獨立。

    三、多動

    主要表現為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多動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或品行障礙。一般在6歲前起病, 6~10歲為發病的高峰期,男孩多於女孩。學著認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孩子多動,比如遺傳、生物因素、發育異常、心理因素等。

    四、易怒

    孩子的性格從三歲就開始就潛移默化的形成了,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比如有些孩子脾氣突然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情緒非常衝動,喜歡發脾氣,而且還具有攻擊性,總是大聲怒吼。在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為今後孩子擁有優良的品格打下基礎。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呢?

    一、尊重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他是一個獨立的、和父母平等的個體。其次是尊重孩子的需求,人際交往的、興趣愛好的等各種需求。面對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大人們首先需要給予正確的理解與引導,不能強制干涉孩子的選擇和情緒,需要給TA講道理,做到相互理解。

    二、以身作則

    這是一個終生學習的時代,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不然自身固化的認知水平多少會限制孩子。想把孩子教育的更優秀,家長更需要成長。不僅需要提升家長的自我察覺能力,補足自己成長中的缺失,更要做孩子的榜樣,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斷提升自我。

    總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正面管教與以身作則,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儘可能尊重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 8 # 氫寶貝

    這位家長,由於您的問題太簡單,我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多大年紀,具體出現了怎樣的心理問題,只能按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特點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按照時間順序,將人一生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童年階段為以下四個階段:

    1、信任對不信任(0~1歲)第一階段這是嬰兒期。

    埃裡克森認為,信任是人對周圍現實 的基本態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開始形成,而後逐漸發展。新生嬰兒必須依靠別人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從父母及他人那裡獲得滿足,就會對現實、對人生產生信任感。如果,沒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不信任感。如果這種不信任感擴充套件下去,就會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質。

    2、自主對羞怯(2~3歲)第二階段是幼兒前期。

    該階段開始行走和學習語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圍環境,開始擺脫過去的依賴狀態,產生了自主的欲求,許多事情都想自己動手,不願別人干預,如想自己穿衣、吃飯、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許並支援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揚鼓勵孩子,那麼,孩子將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力,逐漸養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徵。相反,如果對孩子過分溺愛和限制,什麼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將體驗不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不能獨立、沒用,產生羞怯、疑惑等。

    3、主動性對內疚(4~5歲)第三階段是幼兒後期。

    這時兒童開始發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覺動作能力也得到較快發展。因而,兒童特別好奇,好問,主動探索的慾望很強,善於提出各種設想和建議。如果成人能耐心對待並細心回答他們的問題,適當評價鼓勵他們的活動和建議,就可發展他們的判斷能力,形成大膽地創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對待他們提出的問題或設想,甚至過分限制、譏笑,就會形成膽怯、懊悔、內疚等人格特徵。

    4、勤奮對自卑(6~11歲)第四階段是學齡期。

    進入小學,兒童追求自己學習上獲得成功和得到讚許。若透過勤奮學習而獲得了成功與讚許,他們就會繼續勤奮努力,樂觀進取,養成勤奮學習,勤奮工作的品質。如果屢遭失敗,就會喪失自信和進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徵。

    請您按照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對照總結,如果不能完全解決您的問題請給更詳細的描述我們會給予更有針對性的解答。

  • 9 # 李欣磬

    小孩子有心理問題99%來自家長“有病”,

    家長去看看心理醫生。

    如果幸運碰上一個正經的心理醫生,

    可能能治療得當,還不會花冤枉錢,

    然後還能對孩子起良性作用。

    孩子心理問題暴露出來,

    家長能意識到自己有問題是最好,

    就怕心理有病的家長“理直氣壯”,

    那孩子就有80%的可能“繼承”該病,

    且世代相傳了。

    如果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又沒遇到靠譜的心理醫生,

    我的建議是:

    先建立彼此鼓勵和包容的交流方式;

    同時,

    請家長多去換位思考,

    因為,

    你當過孩子,而你的孩子還個是孩子。

  • 10 # 愛沐天澤心理軻楠

    這個有問題,是誰界定的?

    孩子?父母?還是心理醫生?

    如果是正規渠道確診,建議就醫進行心理治療。

  • 11 # 爾雅休養札記

    一位在集中營裡倖存的中學校長請求所有的老師:“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製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讀、寫、算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打賞直播、充值遊戲、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犯罪,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可家長們還沒有足夠重視,總感覺我的孩子很乖、學習很好,這樣就夠了。

    其實,當心理問題突然爆發的時候,孩子身上隱藏的性格基因,以及心中隱忍的東西,已經存在很久很久了,如果家長能夠及早發現並重視再加以正確引導,便能防患於未然。

    心理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真正決定命運。即使你的孩子十分優秀,但內心卻千瘡百孔,恐怕最後帶給你的肯定只有傷痛。

    孩子心理問題的表現過分內向

    內向並不是壞事,重點在於“過分”。這是由於孩子的性格過度平和或過度完美,從而產生嚴重的自卑感,而且自尊心非常強。

    當父母給予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或者碰觸了孩子的心理雷區,就會產生早期的這種性格創傷,為以後的心理問題埋下炸彈。

    過分敏感

    孩子很容易生氣、很容易哭,甚至一句對大家來說很平常的話,他就會產生情緒變化。

    對於活潑型性格的孩子,父母經常指責,或者經常表達“如果你做得不對,我就不愛你”,就會很容易導致這種狀況。

    他們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喜歡取悅別人,以別人的開心為開心。這類孩子活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自我。

    過分對抗

    你說什麼,他懟什麼;你要求幹什麼,他偏不幹什麼。這類孩子很容易成為問題少年,甚至會釀成大錯。

    這一方面是溝通不暢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性格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不和諧的關係造成的,特別是父親人格的不健全。

    過分懶散

    孩子幹什麼都沒有激情,懶懶散散,不想奮鬥,整天很喪,甚至沒有夢想。

    這種過早佛系的表現是很危險的,試想一下,一個缺乏夢想的人將來會成為什麼樣子。

    過分表現

    這類孩子特別熱衷於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渴望獲取他人的關注和讚賞。他們沒有更多的心思去讀書或做事,喜歡做白日夢,做些不接地氣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眾人的關注,那麼他就會感覺人生黯淡無光,生活無趣,從而一蹶不振。

    過分早熟

    現在孩子的認知大都很早熟,但如果孩子在裝扮、情感、兩性等方面過分早熟,出現不符合年齡特徵的心理行為,很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規避和引導孩子心理問題堵上原生家庭的黑洞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父母的反應或結果。家庭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父母在性格上不要複製各自原生家庭的黑洞,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讓孩子重演原生家庭的悲劇,要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

    扮演好父母各自的角色

    猶太人有一句俗語:“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

    母親的角色是溫柔,給予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的性格、語言、情緒和行為等方面;

    父親的角色是力量,給予孩子方向感,讓孩子學會堅強、勇敢和規則,心理上產生強大的自信。

    如果家庭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錯位,如“虎媽貓爸”,或者父母中有一方的角色缺失,就會給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混亂,進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給予足夠的陪伴和尊重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佳餚、不是玩具,而是陪伴。與其以給孩子掙錢的理由拼命工作,不如留出時間陪伴孩子,用親情滋養孩子的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思想和人格,他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如果父母一味粗暴地指責、阻止、強制,只會換來孩子更強烈的對抗。

    父母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換位思考,瞭解孩子的心理,平等地溝通,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想法。

    一個人,只有從小感受快樂,才會擁有健康Sunny的心態;只有從小被溫情滋養,才會善待別人;只有從小被尊重,才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和生命。

  • 12 # 國家心理治療師黃孜孜

    根據前段時間全國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兒童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佔總人數的12.8%-16.2%

    這意味著,在中國有超過四千萬的兒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按程度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以及最嚴重的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礙。

    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人格未形成,所以無法歸入人格障礙,只能說是品行障礙。比如最近貴州公交中的反社會人格障礙型的公交司機,如果未成年人出現類似這樣的行為,或之前出現的未成年人虐狗虐貓,或者是把幼童摔死這樣的行為,那麼我們只能把他歸為品行障礙。

    那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呢?

    首先,就是能夠識別並且對心理問題有一定的認知

    很多家長會等到孩子已經嚴重沉迷於手機,情緒嚴重抑鬱,跟家長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整天待在家裡不願意去上學的時候才來求助。

    而且他們會問我,老師看孩子這樣是不是出現問題了?該不該做心理諮詢?其實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症狀時,已經有點太晚了。

    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在孩子心理健康程度下降,出現一點心理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去給孩子做一個引導跟干預,及時將心理問題撲滅在最初的階段,也就是說預防大於治療

    那麼如果我們觀察到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嚴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也不再關注,人際關係呈現出迴避退縮,學習也不如以前那麼專注努力,從這些表面的行為,我們就可以去看到它後面是有一些情緒以及心理需求在的。

    那麼我們就要及時的關注孩子內在的情感變化,以及他最近是否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要放下家長說教指導教育的身份,而更多地去傾聽孩子,去給到孩子一個溫暖抱持的家庭環境。

    如果孩子的這些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甚至已經對家長老師都帶來困擾,那麼家長就要重視起來,及時的帶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或者到醫院去掛心理門診。醫院一般都會給出一個診斷證明和正確的治療建議。

    而作為家長來說就是嚴格地幫助孩子遵從醫囑,並且要改變家庭教育中一些不恰當的方。現在網上以及很多學校都會開設家庭課堂,幫助家長們正確的做好家庭教育,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所以家庭教育在這一方面也需要家長做好一個自我成長跟改變。

    總體來說:首先,就是要對孩子的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特點有足夠的瞭解,也就是掌握一定的發展心理學知識,這樣有利於我們及時的去識別孩子異常現象的發生,及時做好乾預。

    其次,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諱疾忌醫,要正確認識到心理疾病,其實跟軀體疾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樣的它可防可治,不要去汙名化,也不要逃避否認,把孩子耽誤了。

    最後,就是在治療的過程中配合專業的心理諮詢,並且轉變自己教育的態度,改變自己的心態,去更好的陪伴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

  • 13 # 楊智卷

    幼兒心理問題是社會教育缺乏的一個方面,現在初為父母的這些人,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別人要求高,自已不能容任。看到別人的缺點放大化。幼兒初到世間父母是第一個老師,他的心理問題是父母造成的,只要父母正確對待孩子就不會有問題。

  • 14 # 醉飲紅塵外

    幼兒出現的心理問題不外乎就是缺乏愛,擔心被人拋棄,所以給他很多很多的愛,告訴他父母永遠愛他,永遠和他在一起,這樣他就會無憂無慮健健健康康的成長。因為他們年齡還小,心思單純,並不懂社會上的那些虛榮啊攀比什麼的,他們對生活的要求不過就是吃飽穿暖,有父母的愛。很多人會用一句看起來很平常的話來嚇孩子:“媽媽不要你了”,其實這對孩子來說傷害很大,因為這正是他們所擁有和最在意的東西。細心的呵護和愛!這就夠了!

  • 15 # 心理諮詢師楊琳

    中國幼兒心理健康狀況不盡如人意,據全國22個城市的調查發現4一16歲兒童行為問題檢出率達12.9%其中幼兒心理問題佔很大比率,上海3000名4一5歲的幼兒心理健康表明:8.8%幼兒有不良習慣,11%幼兒情緒抑鬱、自卑5.8%幼兒有焦慮和緊張,20%的幼兒有表現力多動,坐立不安,25℅幼兒偏食,22%幼兒性情古怪,幼兒出現心理問題、不同的心理問題不同方案:比如說多動這種症狀,男孩多於女孩,要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多動症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要讓孩子學習專注一件事情,哪怕小事,慢慢引導,讓孩子在不同環境中都要學會認真專注,可以用遊戲以及孩子喜歡的物品來引導學習,這樣的心智與腦部神經同步發展,孩子動作才能協調了統一,也就減少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的多動了,控制不了的病態多動就要去醫院治療了,還有撒謊這種毛病,首先家長和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緒,用冷靜溫和的態度去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不犯錯誤,所以不要太過緊張,耐心的和孩子對等的溝心,慢慢走進孩子心理,給孩子安全的保護,這樣孩子有了安全感才會減少撒謊和虛榮心,成為誠實善良敢做敢承擔的人,不去想著用謊言來滿足自己不安而缺失的心裡需求。

    幼兒心理問題有生理因素的遺傳及疾病,心理因素的氣質、能力、性格特徵和人格結構,社會因素的家庭、學校、社會和文化等,.對待幼兒心理問題的出現,父母不要過於緊張焦慮,要耐心細緻的瞭解問題的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並且好好的和孩子交流溝通,千萬不要著急,暴力和責罵,以免給孩子心裡留下陰影傷害,遇到幼兒心理問題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以及正確的應對心,就會很好的有效的找到合適有作用的辦法,來讓孩子安全平安度過心理問題,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不同的心理問題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因人而異和不同的對待,給孩子營造好的有愛有溫暖安全的成長環境很重要,健康的環境和健康的父母才有心理健康的孩子!

  • 16 # 兒科醫生熊友華

    心理問題是如何發生的?有一種觀點認為,心理問題是因為關係出了問題

    什麼關係?我和自我,我和家庭,我和社會。關係是一個人成為一個生命就攜帶的狀態。

    當一個胚胎結成,一個胎兒就與母親產生了關係;等這個孩子降生,這個孩子就和更多的家庭成員產生關係;

    再等到他慢慢長大,他進入幼兒園,進入學校,進入社會,他和這個世界不斷產生著關係。

    當這個人,他和自己的關係相處不好,他可能會有很多的情緒問題。比如抑鬱,焦慮,驚恐等等,那麼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當這個人,他和父母、同學同事關係不好,那麼他也可能產生很多的狀況,比如迴避社交,易怒易激惹,也會嚴重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在關係上出現問題,我們就要留意孩子的心理狀態,需要儘快儘早的進行心理干預。

    2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和他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很喜歡說話,可是到了幼兒園面對老師一句話也不說。

    幼兒園的老師建議家長去醫院進行治療,於是他來到了我們這裡。

    他可以很自如的走進治療室,但是對諮詢師的提問,一言不發,你讓他坐下,他就坐下,你讓他拿什麼,他就拿什麼,然後就那樣呆呆的一動不動,不說一句話,典型的選擇性緘默

    這型別的孩子時不時的會出現,他們能夠說話,可是面對父母以外的人,可以一句話都不說。

    孩子的爸爸說:“他對老師,醫生,這樣的人就特別不願意說話。”

    不知道是不是在幼兒園和老師有什麼不愉快,這樣的推測不是沒有依據的,心理學上我們會說到——心理創傷

    比如,0~3歲沒有得到良好的照顧,沒有被充滿愛的照顧過。

    那些一出生就是保姆全權照顧的孩子,在親密感和安全感上就可能會比較欠缺。

    或者,3~6歲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後來再大一點才回到父母身邊生活的孩子。

    他們和父母之間不夠親密,需要重新互相瞭解,建立親密關係。這些都是心理創傷的一種。

    3

    還有一種心理創傷是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就像這個案例,這個孩子可能在幼兒園與老師之間發生了極大的不愉快,於是他對所有的老師保持沉默。

    我也遇到過一個孩子,因為小時候經常生病,去看醫生,所以對醫院和醫生特別排斥,和醫生說話的時候就會口吃。

    心理創傷如果不經過專業的處理,它會一直潛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時不時的出來擾亂我們的生活。

    就像這些患有選擇性緘默或者口吃的孩子,如果不能修補心理創傷,那麼他的問題還是會一直伴隨著他。

    這幾個案例的共同點在於,孩子和一些人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只有透過建立足以撫平心理創傷的新的積極的關係,才能幫助和改善這型別孩子的症狀

    諮詢師其實在治療過程中,除了使用治療技術,還提供了這樣的一種關係。

    孩子和諮詢師建立了新的關係,孩子有了新的體驗,他會發現老師,醫生也沒有那麼可怕,他的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 17 # 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事實上,有很多孩子是存在心理問題的,只是沒有被發現和引起重視而已,那些人來瘋、多動症、特別任性、特別膽小敏感、叛逆等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

    孩子存在心理問題,要先解決家長的問題,孩子病了,家長治療,否則帶孩子看再多的心理醫生也沒用,因為,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力氣擺脫來自於家長的負面影響

  • 18 # 安靜孤獨321

    孩子心理出現了問題,家長們應該會特別的擔心。畢竟大多數家長都是非常的深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向上的生活。

    但是還是出現了心理問題,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畢竟心理問題說大可大說小可小,絕不能因為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就不重視,而讓事情變得越來越嚴重。

    第一,將孩子看成一個與你平等的成年人對待

    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這時候他們自我意識強烈。認為自己並不是小孩子,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他們更多的希望得到你的平等和尊重,甚至是是他們強烈的渴望你能把他們當成一個獨立成年人來相處。

    不要把他們當成是小孩子,有效的換位思考一下,想想自己的青少年時期是怎麼和父母相處的,有什麼類似的想法?這樣可能更容易理解你的孩子的想法。

    第二,應該主動的跟孩子溝通

    心理問題還是需要溝通的,起到一種排毒的效果,否則一直憋在心裡,遲早會出現問題。就像柴靜《看見》這本書裡邊,有一章是雙城的創傷,裡面就講的是一個小鎮的小孩子們,相繼自殺的問題,這裡邊就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第三,父母做好表率作用

    首先你要孩子聽話,好好學習,你應該是一個積極上進,然後熱愛看書學習的成年人,這樣才能為孩子做一個表率。

    不能你整天喝酒打牌無所事事,卻告訴孩子努力學習,這樣的話孩子可能比較難做到。

  • 19 # 瞧著點

    如果孩子心理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兒童心理專家或者兒童精神科醫生去做心理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會給出後續的幫助。一般來講,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主要的干預手段是藥物、心理諮詢與治療以及相關的物理治療等。

  • 20 # 一生心醫師

         

          如果只是輕微的心理問題,家人朋友多關心關愛,關心關愛不在語言,一定在行動,比如他哭了,一定不要勸他別哭,只須靜靜的擁抱著他就行。鼓勵他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受。

         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建議找心理諮詢師做專業的心理諮詢,因為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比較複雜,要麼他們的內心世界一片漆黑,要麼他們的內心世界堆放了各種各樣的垃圾,要麼他們內心世界的人格劇烈衝突著…各式各樣,不一而足。

    看過哪吒之魔童降世麼?敖丙要埋掉陳塘關的場景,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人內心世界也是類似的場景,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想自殺的人內心世界比這個場景還要恐怖。

    敖丙要埋掉陳塘關時,陳塘關那麼多民眾在一起共同面對,都是那麼驚恐、無助…

    想想吧,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想自殺的人是一個人獨自的在面對這個恐怖的場景。

    理解不了他們的人,煩請去看看哪吒之魔童降世。

         所有的心理問題,一定是內心世界先出現問題,時機一到,就會在現實世界呈現出這樣那樣的症狀,我們一定要找到症狀背後的根源,並把根源去除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綱手去參加五影會談,會帶哪二護衛,必須有卡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