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看雲捲雲舒之善者

    每年年曆形成是因為,陽曆一年365天,而陰曆是354天,這11天的差距過三年便是一個月,所以,每三年就逢一個閏年以調整陽曆、陰曆的日差。2020年陽曆2月29天,陽曆比晚年多一天366天,這是閏年,農曆13個月這是閏月,二0年有兩個立春,因此稱為雙閏雙春年。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是中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曆和陰曆之間的“陰差陽錯”造成的。

      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1周為1年,分12個月,算做365天(閏年則有366天)。 陰曆是按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1周為1月,一年為12個月的一種曆法,實際天數為354天。

      中國的歷法就是結合太陽和月亮執行的週期制定的。這樣,在陰曆和陽曆之間就出現了11天的偏差,於是在陰曆中出現了“閏月”,來解決陰陽曆中出現的時間差問題。

    閏月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閏月特指漢歷(民間亦稱農曆)每2至3年增加的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漢歷年的矛盾,防止漢歷年月與迴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古代曾採用19年置7閏的閏周,到唐代的《麟德歷》時廢除了固定閏周,採用無節令月置閏,因此是該閏時置閏。

      “閏月”。農曆主要是根據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所需的時間而制定出來的。據觀測,月球環繞地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約為29.5306日。故此,在農曆裡面,1個月有時會有29日,有時又會有30日,這要看每次月缺和月圓的時間才可定出一個月到底有多少日。通常,我們會將月圓的那一天定為每個月的第15日。

      同時,我們知道,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週需要365.2422日(並稱之為“太陽年”),如果我們將1個農曆年定為12個月,即29.5306x12=354.3672日,那麼1個農曆年就會比1個太陽年少10.875日了。很明顯,3個農曆年更會比3個太陽年少超過1個月!因此,相對於太陽年,我們便會越來越早過農曆新年了。

      要知道,我們不可能不斷提早過新年。為了彌補這個差距,農曆的歷法就引入一個“閏月”的制度。即是在一個適當的年份中,增加1個月,從而將農曆新年“推遲”,令它可以和太陽年的時間大致上配合。換句話說,在這個“閏年”之中,1年就會有13個月了。

  • 2 # 人生有愛

    2020年公曆二月份有29天為公曆閏年,農曆閏一個月的年份為農曆閏年,2020年是閏四月。兩個閏年一旦重合,就是雙閏年。

    2020年又趕上了雙春年,雙春年就是一年裡有兩次立春的節氣。2020年碰巧兩次立春,一次立春是農曆的正月十一日,一次立春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二日。

    請看日曆圖片更直觀

  • 3 # catty的語無倫次

    2020年公曆中,2月份共計29日,比往年多了一日,閏二月,一般來說每四年出現一次,主要是迴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不是整數,4年剛好湊1日!

    而農曆是以月球圓缺盈虧來定,週期在29.53日,因此陰曆月份有大月、小月之分,一年共計354天。

    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1周為1年,分12個月,算做365天(閏年則有366天)。 陰曆是按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1周為1月,一年為12個月的一種曆法,實際天數為354天。這樣,在陰曆和陽曆之間就出現了11天的偏差,於是在陰曆中出現了“閏月”,來解決陰陽曆的差距,過三年便是一個月,2020年農曆13個月,有閏四月。因此2020年有兩個立春,第一個立春節氣在農曆的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節氣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二,所以2020年被稱為雙閏雙春年。

  • 4 # 紀錄鄉土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過去2019年的時候沒有“閏月”的出現,因此今年過年就在陽曆2020年的一月份,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今年過年沒有推遲一個月,但是大家知道嗎2020年就是一個閏年,我特意翻看了一下掛在我門口的日曆,上面顯示著今年所4月,那麼“閏”字就是要過兩個四月,所以今年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努力奮鬥,因為今年延長了一個月的時間讓我們來完成夢想,那麼同時簡單來講的話就是2020年有13個月。那麼至於說“雙春年”想必大家也都有所瞭解,也就是說今年就是一個雙春年,之所以會是雙春就是因為春節和立春都趕在一塊了,首先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是要過十五天,也就是說從正月的大年初一到正月的十五的元宵節,那麼年就過完了,但是一般正月初一被認為是“春節”的開始,而“立春”在正月十一,那麼立春的時間正好在過年期間,因此今年也就是2020年被認為是“雙春年”。還有就是我們要知道雙春年的到來也並不是說“立春”早了溫度就會上升,因為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老話叫“立春再冷四十天”那麼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立春之後仍然會有倒春寒的氣候,因此在立春之後還是要注意保暖的。還有就是想必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從進入冬季開始溫度就一直比較高,因此這也是寓意著雙春年的到來,總而言之雙春年的到來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希望,因此大家在這新的一年當中努力奮鬥,創造出自己新的希望。

  • 5 # 軍哥的花卉創業路

    陽曆閏年陰曆閏月出現在一年稱為雙閏年。同一年陰曆的正月和臘月都出現立春的節氣稱為雙春年。而雙閏年和雙春年出現在同一年則稱為“雙閏雙春年”!

  • 6 # 鄉野小六子

    俗話說得好:“雙潤雙春年,結婚好時年。”雙潤雙春年是指:農曆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同時農曆閏月。農曆2020年就是兩個立春節氣(第一個立春是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是臘月二十二),同時潤農曆四月。這就意味著2020年是傳統意義上結婚的好年份。

    為什麼農曆2020會有兩個立春,原來古人為了適應寒暑的變化,在農曆中每 19個年頭加入7個閏年,也就是19個年頭裡有7年裡沒有立春 ,7年雙立春,5年單立春,“單春”年(一年一個立春)、“雙春"年(一年兩個立春), 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被稱作“無春”年、“寡春”年,也稱“寡年”,引申為“寡婦年”。

    舊俗認為,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男歡女愛的象徵,“雙春年”最適宜結婚,雙春年結婚能給人帶來幸福好運,“無春”之年是無法懷春的,故有”寡年無春,不宜結婚“之說。

    現在年輕人都不信這一套了,只要你我相愛啥時候結婚都可以。我們老家無春年也有很多人結婚,日子也一樣過的幸福。十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關於雙春年的說法也不盡相同,但整體都是好的適宜結婚的。最後2020年祝大家有情人終成眷屬。

  • 7 # 三農小黃鴨

    今天已經是元月5號了,我們已經告別了2019年,迎來了庚子鼠年,今年是金鼠之年,舉國同慶,也預示著今年我們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2020年還是很特殊的年份,如題主所說“雙閏雙春年”。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說的很簡單,就是今年有閏月,在某個月要閏一個月,多一個月,再就是雙立春,就是有兩個立春節氣。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

    我們在學校裡曾經學過,閏年是四年一閏,也就是說,把年數除以4或者400,能夠除淨的就是閏年,閏年的時候,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二月份是28天,所以說,今年的一年有366天哦。而閏月是農曆的說法,即每2到3年增加一個月,古代採用19年置7年閏的閏周,2020年剛好是閏周,今年是閏四月,也就是今年的農曆有13個月,多出來一個月,人們可以多賺點錢了。上次閏月的還是在2017年,當時是閏六月,下個閏月年就要到2023年了。

    雙立春的說法,實際上,節氣的說法是陽曆年來計算的,比如說今年的立春是在2月4號,是陽曆的說法,而雙立春的說法其實也是農民按照農曆來換算出來的,因為今年的農曆多一個月,所以才導致農曆年過年要晚些。按照兩個立春的說法,2020年2月4號是立春,還有2021年2月3號是立春,但是對應的這兩個立春是在農曆年2020年正月十一,一個是在臘月二十二,一頭一尾,在一個農曆年週期內,才有的雙立春的說法。

    2020年是雙閏雙春年,是一個好的年景,對於我們農民來說,2020年還是一個忙碌的年,一個希望之年,一個豐收之年。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 8 #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的臘月十一,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明年不僅是十二生肖中的鼠年,還是雙閏雙春年。雙閏雙春年的意思是明年不僅是閏月閏年,還有兩個立春節氣,那麼雙閏雙春年好不好呢?有哪些說法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會在有些年份中會出現閏月和閏年。出現閏月和閏年的年份為農曆年,之所以會出現閏月和閏年,其實是因為農曆年的計算方法有關係。很多人會將農曆稱為陰曆,其實更準確的來說,農曆和陰曆並不能畫等號,農曆是在陰曆的基礎之上,在結合二十四節氣而來。陰曆是根據月相週期總結而來,月亮圍繞地球執行一週的時為一個月,大月為30天,小月則為29天,每12個月為一年,一年的天數為354天。陰曆十二月中並不反應季節的變化,所以農民在勞作時並不會按照陰曆來安排農事,而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

    農曆則是結合了陰曆和二十四節氣而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一個輪迴,地球每圍繞太陽執行一週的時間為365天或366天,和每個陰曆年都相差11天的時間,為了協調陰曆和二十四節氣,便採用了“置閏法”,有閏月的年份便為閏年,沒有閏月的年份則為平年。2020年為閏四月,所以也便是閏年,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雙閏年。

    雙春年其實和雙閏年緊緊相連,因為正是在有些年份中有閏月,所以才會出現雙立春的年份,一般在閏年時都會有兩個立春。比如在過去的2017年為閏六月,也是雙立春的年份。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為閏四月,也是雙立春。這是因為兩個立春節氣相差的時間為364天,在閏年中有384天的時間,所以便會出現雙立春。而在平年中,一整年的時間僅為354天,所以幾乎不會出現雙立春的情況。

    那麼雙閏雙春年好不好呢?在農村中關於雙閏雙春年的說法有很多,比如在雙春年適宜結婚。在農村中,人們把沒有立春的年份稱為寡婦年,在寡婦年中不適宜結婚,而在雙立春的年份中,因為有兩個立春,人們便覺得雙立春的年份代表著雙喜臨門的意思,小兩口在雙春年結婚不僅會相守終老,還會在婚後特別家庭、事業都能雙豐收,所以很多適齡的男女都會選擇在雙立春的年份中結婚。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關於雙春年對天氣的說法,比如“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意思是在雙春年時冬天的天氣會特別的冷,人們為了更好的保暖,都會購買保暖性更強的帶動物皮毛的衣服,因為購買的人比較多,所以這些帶動物皮毛的衣服會特別的貴,就像金子一樣。

  • 9 # 窮人養娃樹先生

    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也就是說,#2020是雙閏年#。此外,鼠年還有兩個立春,分別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你發現了嗎?

    民間說法,雙春年不宜結婚

    雙春年以及寡婦年,據說都不能嫁,是因為寡婦年也是指無春年,這名字一聽就非常的不吉利,傳統思想認為這年結婚的女人容易婚姻不順,離婚或者是成為寡婦,而雙春年不能出嫁是因為一年有兩個立春日,也不吉利,容易導致二婚。對於雙春年不能嫁這個問題肯定也是同樣的,不能信,畢竟沒有任何依據,只是傳說流傳下來的說法,婚後的生活靠的是夫妻二人共同經營,所以沒有不能嫁的道理。

  • 10 # 張無計7981524272847

    其實這種說法是有誤的。嚴格來講農曆計算年是以立春作為開始的。也就是說沒過立春就是沒交年。至於為何會出然這種偏差,是因為中國有農曆,西曆,陰曆三種曆法。農曆就是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古代人們按二十四節氣來進行農業耕作,故稱農曆。西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與國際接軌而採用西方曆法故稱西曆。農曆與西曆均為太陽週期為準的歷法故為陽曆。陰曆是按照月亮圓缺為週期的歷法。陰曆只與月有關係,與年真沒多大關係。現時過年也叫春節,為何,其實立春才是名正言實稱為春節。正月初一實則為元旦。元是舊時候對月亮的雅稱,元旦即為元誕。不過後來引入西曆,將1月1日定為元旦,而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才有雙春閏月一說。

  • 11 # 武器前沿視角

    眼瞅著豬年就過完了,過了年就又是十二生肖另一輪的開始,明年鼠年嘍,而明年鼠年不僅僅是生肖老大的屬相年,更是十九年中七個雙春年裡的雙春年,還是還是十九年中七次閏月裡的雙閏年,於是這麼多巧合湊在一起,就成了難得的雙閏雙春年。

    雙春和雙閏出現的原因和陰曆年與陽曆年之間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農民們日常生活中都是按照陰曆過日子,陰曆生日,陰曆節日,趕集看陰曆,家中大事小事都是陰曆,喜事看日子用陰曆,白事照樣是陰曆日子來燒七燒八,因此農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陰曆日子。

    但種糧食看節氣,我們又需要陽曆年中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不在陰曆年裡,而陰曆年和陽曆年同時出現在一年裡,貌似陰曆年永遠比陽曆年少一個月左右,實際上如果不出現閏月的話,陰曆年會被陽曆年越來越落下很多日子,為了調整兩個年之間日期的平衡進行,因此兩三年之中會出現一次閏月,也就是十九年裡有七年中有閏月。

    既然出現了閏月,那麼節氣就有可能被趕在另一年裡,因此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就會被趕在年前或者年尾了,於是出現了像今年這樣:去年大年三十立春,立春節氣被趕在了去年,今年沒有立春,而明年正月十一立春,所以今年被叫做無春年。這樣的話明年恰好又是雙閏年,正月十一立春,到年尾臘月二十又有一次立春。

    因此明年是不折不扣的雙閏雙春年,其實那些立春都是每個陽曆年中唯一的一個節氣,但和陰曆年糾纏在一起,就會出現這樣的各種說辭了,雙春年,無春年,單春年。

    那麼雙閏雙春年對於農作物有什麼說法沒?大概除了生長日期有些長,別的還是該咋樣咋樣了,你不管理它們,它們照樣不給你結出果實。

    只不過雙閏月裡出生的孩子,一生會很難遇到自己真正的陰曆生日幾次,閏月機率雖然高,但架不住明年閏這個月,下次閏另一個月,因此習慣過陰曆生日的農民們,如果出生在閏月中的後一個月裡,老人們會說:過不了幾個正當生日。

    雙春年適合結婚,按照各種無春年、雙春年俗語,今年無春年屬於寡年,不適宜結婚,而明年的雙春年是最好的結果年頭,只不過現在農村對這些講究沒那麼講究了,今年村裡結婚的小年輕有好幾對,比往年並不少,對於這種無春年是寡年,不適合辦喜事的說法,很多人嗤之以鼻:狗屁不論也就好了。

    好不好得靠自己努力經營,無論莊稼還是婚姻,往大了說就是人生,你去努力經營,不管在什麼年中,它都會有豐厚的回報。

  • 12 # 李阿冰

    正常來說,雙春年一般都出現在閏月的年份裡,但雙春年出現在既是閏月、又是閏年的年份裡是非常少見的。

    像2020年鼠年,2020是可以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所以2020年是閏年,陽曆2月有29天,陽曆全年有366天。而且2020年陰曆年閏四月,全年共計13個月,384天,所以在正月十一到臘月二十二各有一次立春節氣。由此可見2020年確實是難得的“雙閏年”、“雙春年”。

    1.

    中國採用陰陽合曆紀年的原因,一般正常來說陰曆全年354天或355天,陽曆一年365天或366天,為了協調陰曆和陽曆的時間差,所以陰曆上引入了閏月,通常“三年一閏”,基本上每隔三年閏一個月,就出現了“雙春年”,陰曆一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

    但是閏年呢,按照理論來說,普通的閏年,年份需要是4的整除倍數,但不能被100整除,比如2020年就是這樣的閏年。而年份是整百數的,需要必須是400的倍數,比如2000年就是這樣的閏年。閏年一般陽曆2月份有29天,全年有366天。

    而其餘非閏年的年份,陽曆2月只有28天,全年365天,這樣的年份稱為“平年”。

    2.

    閏月呢,上文中提到了,閏月的引入,是為了平衡陽曆和陰曆之間的時間差。這樣正常的年份,陽曆12個月365天,陰曆12個月354天,他們之間全年相差11天,所謂“三年一閏”,就是說每過三年,陽曆和陰曆之間差出一個月時間,就出現了閏月,這樣閏月的年份,陰曆有13個月,陰曆全年384天。所以我說,雙春年通常出現在閏月的年份裡。

    3.

    2020年是“雙閏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嗎?

    原則上來講,“雙閏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少見的,但這種現象的出現終究只不過是中國採用陰陽合曆紀年法,所產生的的一種巧合而已,並沒有太多科學意義上的講究。

    但2020年是鼠年,又是雙閏年,還是雙春年,老話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春天有代表生機與活力,所以一般這樣的年份都被老輩人認為是大吉的年份,適合結婚的年份。

    儘管我們知道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人們結婚喜歡選擇討喜的日子和年份,討個好彩頭,期盼未來的日子幸福美滿。所以關於農村的一些雙春年雙閏年的說法,我們本身不比太過較真。

  • 13 # 高原木子李

    立春這天,太陽剛好到達黃經315度,這是按照公曆計算的,公曆是地位圍繞太陽轉動的計時方式。往往公曆上的日期比較固定,一年有365天,每個月30天或31天,2月份除外。所以在公曆上的立春節氣往往也是比較固定的,通常會發生在每年的2月3-5日之間。

    但是中國傳統的農曆,採用的是干支紀元日計算方式,農曆計算方式並不是以太陽為中心,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方式。而是採用月亮變化的方式計算的,月圓月缺,月亮變化一輪就是一個月,可以說月亮變化能夠反映潮汐變化,卻無法反映四季變化。

    而且農曆往往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月缺月圓變化為觀察依據。所以在中國引入公曆計時方式後,為了使農曆和公曆365天一年的時間統一,中國在農曆上出現了閏月的計算方式。這樣使得農曆和陽曆一年的時間都為365天。

    正是因為這種農曆和公曆的差別,才使得有些年份明明陽曆已經到了立春節氣,農曆卻還沒有到大年初一,所以就會出現農曆上正月和臘月各出現一個立春。

    2020年剛好就是這樣的樣子,正月十一是立春,臘月二十二又一個立春。這就是所謂的“雙春年”。

    原則上,一年出現兩個立春節氣,只不過是農曆和農曆的計算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導致的一種湊巧而已,是一種自然規律的正常反應,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講究和不同。用科學的方式來說,也只是因為時間差湊巧出現一年兩個立春而已,沒必要過度解讀。

    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確實有很多關於一年兩個立春的說法:

    1、比如俗語“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說的是一年中如果出現兩個立春,那麼這一年的冬季將會格外的冷,這種情況下人們在冬季需要皮草禦寒保暖,但是由於冬天寒冷,很多動物都凍死了,所以皮草不易得,價格就會很貴。當然了這種說法其實放在現在,有待進一步觀察。

    2、再比如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說的是一年中出現兩個立春非常少見,而大年初一個立春同一天就更少見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年份,這一年的好運氣就會格外足。這也是一種傳統觀念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我們瞭解就好。

    3、還有種說法是“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說的是傳統農曆中,三年會出現閏一個月的情況,而陽曆則是4年才閏1天。所以一般情況下,出現了一年兩個立春,那麼來年就是盲年。

  • 14 # 橫店阿龍哥

    雙春兼閏月的形成是因為,陽曆一年365天,而陰曆是354天,這11天的差距過三年便是一個月,所以,每三年就逢一個閏年以調整陽曆、陰曆的日差。2020年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又有閏月,因此稱為雙春兼閏月。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是中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曆和陰曆之間的“陰差陽錯”造成的。

      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1周為1年,分12個月,算做365天(閏年則有366天)。 陰曆是按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1周為1月,一年為12個月的一種曆法,實際天數為354天。

      中國的歷法就是結合太陽和月亮執行的週期制定的。這樣,在陰曆和陽曆之間就出現了11天的偏差,於是在陰曆中出現了“閏月”,來解決陰陽曆中出現的時間差問題。

    spac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明宣宗朱瞻基是“太平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