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亮亮10
-
2 # 利刃號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歷來在中國歷史中佔有相當大的分量。秦朝從一個世居於當時的西部荒涼地區的所謂的蠻夷小國,一路奮進,最終吞併七國一統華夏,其成長史,奮鬥史很值得復興中的中國學習借鑑。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任何一個國家在崛起之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守成霸主的打壓自不必說,內部改革發展、壯大實力的努力也會面臨重重的阻礙。因此,回頭翻看中國歷史上和世界歷史上大國、強國的崛起史,對於當今的中國是有必要的。作為中國歷史上從弱到強最終一統天下的典範,世界歷史上從小到大稱霸全球的楷模,中國秦朝和美國的崛起史將會給當下的華人很大的啟發。
中國秦朝原本只是漢族西遷的一支,居於當時的中國西部,對於農業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來說,糧食和耕地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重要指標。而秦人所居之地可耕之地實在有限,因此,在秦國受封成為一個諸侯國的很多年裡,都是當時周朝版圖裡的一個西方小國、窮國。對於中原的其他國家來說,秦地太窮,屬於可欺壓的物件。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秦國秦孝公力排眾議、衝破重重阻礙依靠從當時的強國魏國跑來的衛華人商鞅施行、並完成商鞅變法,將一個窮國鍛造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
秦人尚開拓,因歷史的原因,秦國國土貧瘠,對土地的渴求促使秦人對周邊國家的國土不斷的進行蠶食。在力所能及之時奮勇開拓,在力有不濟之時奮力自強,再借機開拓成為秦人的標誌。在秦朝一統的過程中,開拓、自強、再開拓始終主導著國家的內政和外交。
秦國在成國後的很多年裡都是一個小國、窮國,備受中原其他諸侯國的欺壓,秦人尚武,自是不甘,但國窮軍弱,只能苦戰。在商鞅變法的過程中,為了給自己營造良好的環境,不惜隱忍維諾,最終,隱忍自強者終成大業。
秦朝在霸業過程中,在外交上的表現,即便放到現在的環境裡看,也是可圈可點的。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有永恆的利益這句名言不是出自華人之口,但是早在這句話被說出的2000多年前的中國,秦人就已經能夠熟練掌握這句話的精髓,合縱連橫的成功為秦人一統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
3 # 南宮外史
秦國在秦穆公時期,一度很強盛,與晉國晉文公結為秦晉之好。但在秦穆公死後,用177人殉葬,甚至把秦國的三位賢良之士陪葬,導致秦華人才缺少,民人寒心。當時有識之士就評價說:秦國以後不會有向東方發展的機會了。果然,穆公以後,國力開始逐漸走下坡路,在爭霸戰爭中經常被楚、魏、趙等國打敗。
秦孝公時期,憤慨於秦國的衰落,立志發奮圖強,這才使秦國逐漸又強盛起來,最終兼併了六國,開創了統一的大秦帝國。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在全天下招賢納士
秦國自來民風淳樸,與山東諸侯國不同,選拔人才不講究貴族身份,百里奚、蹇叔、由余、張儀、范雎、蔡澤、李斯等人不是奴僕,就是平民,還都是外華人。
秦孝公下詔釋出《求賢令》,廣招英賢,命華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招賢不僅從國內招,而且還從其他諸侯國中招納。而且這種招賢政策深入上下官吏,凡有秦國官吏出使各國,都主動自覺地訪察當地人才,范雎就是秦國使臣王稽出訪魏國時,察訪得到,偷運回國的,被昭王任命為宰相。這種招賢政策一直延續到秦始皇時期。
這為秦國快速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決策水平,在這方面縮小與六國的差距,起到了根本上的作用。
二、重用衛鞅,實行耕戰變革
秦國招賢最突出的是重用了衛鞅。衛鞅不被魏國重用,帶著李悝的《法經》來到秦國,被孝公重用,實行變法,以法治國,獎勵耕戰,實行軍功爵制度,把國家的工作重心放在“耕”和“戰”,但最終落實到“戰”上。堅持數年,使得秦國糧食充足,軍備完整,軍事強大,民富國強,對外戰爭連戰連勝。
三、使用嚴刑,保障官吏廉潔奉公
秦國實行依法治國,不僅對普通民眾嚴苛無情,而且對於官吏貴族也非常嚴酷。對於官吏的貪墨枉法均治以重罪。如太子犯法,商鞅不便處罰太子,就把太子的師傅公子虔(qian)和公孫賈施以刑罰。這樣來達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以此來保障國家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辦事效率和廉潔奉公,達到了“百姓純樸”、“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的廉明政治局面。
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秦國沒有六國普遍流行的驕奢淫逸的腐敗遺風,而是從國民到國君都奉行簡樸、節約,連流行的音樂都是竹木瓦器,宮室殿堂也是最簡樸的。這不僅是民俗使然,也是秦國國君的務實作風的表現。這樣既節約了民力和物力,避免了腐化墮落,而且可以集中全國的民力、物力、財力專注於對外軍事兼併戰爭。
五、實行以法治國,維護政策的連貫性
秦國透過商鞅變法,不僅確立了耕戰路線,而且還制定了嚴密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法規,這就形成了一套可行的管理模式。無論哪一位國君執政,都可以按照這套管理模式執行下去,這大大降低了國君施政的隨意性和施政難度,把政治變得更加容易掌握,從而克服了六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弊病。同樣在這套管理模式的執行之下,耕戰政策相應得到貫徹實施。
六、打破嫡長子繼承製,力求選擇有能力的君主
秦國並沒有嚴格實行周朝的嫡長子繼承製,基本上由國君指定有能力的兒子繼承君位,可能是長子,也可能是其他兒子,由此而引起的篡位、弒殺的情況很少,這在戰國七雄中很特殊。這大概源於戎狄的淳樸習俗。選擇有能力的國君,自然對於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
七、尊重人才和大膽使用人才
秦國的任用人才別具一格,百里奚,晉國奴僕,談話三日,穆公授以國政;衛鞅,魏公叔痤家臣也,來到秦國,一年,命其主持變法,三年任命為左庶長,主持國政;張儀,平民、辯士,以"連橫"說秦,秦惠王封為相國;范雎,落魄門客,來秦後,一番談話,任命為丞相。這種愛才、用才的氣魄和赤誠之心,不是雄才大略之君主,也難為此。
八、重用武將,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長處
秦國以軍功授爵、提拔軍官,經過逐級提拔,達到人盡其才,量才錄用,沒有營私舞弊,故而秦國能征善戰之勇將如雲,個個都是軍功赫赫,這就使得秦國軍隊勢力強大。
秦國武官經過二十級爵位,達到中上層爵位,在朝廷中就有相當的話語權,文有丞相,武有大庶長,參與國政,制定國策,從而使秦國的內政、外交、征伐等達到別國難以企及的程度。
-
4 # 人者仁義也
首先秦國並不弱小,當時如果按照弱小的國家標準,弱小國家應該是淮河和泗河流域存在的小型諸侯國,比如孟子出生的鄒國,滕國,這才是典型的弱小國家。這些佔據土地稀少,在戰國時期苟延殘喘的國家才是弱國。秦國只能夠說衰落了。
由於影視劇的影響,比如《大秦帝國》,使得人們以為秦國在戰國初期要滅國了。但是在實際上的歷史記載裡,秦國是在秦懷公時代衰落的,當時應該是發生了內亂,秦懷公被大臣包圍在皇宮,最後秦懷公自殺。秦懷公之孫秦靈公繼位,秦靈公去世之後,估計又是再次內部發生鬥爭,迫使秦靈公之子秦獻公出走,秦國大臣立秦獻公的叔祖父秦簡公,在秦簡公時代,秦國和變法之後的魏國交戰。在秦簡公之後的秦惠公時期還進攻過南韓,取得六個邑城。
在這段時間裡,吳起取得了對於秦國的大勝,並且成功佔領河西地區,建立了魏國的西河郡。但是魏文侯去世後,魏武侯當權時期,吳起遭到了魏武侯的排斥,按照《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的記載,吳起遭到了魏國王錯的進讒言,魏武侯召回了駐守西河郡的吳起,從此西河郡遭到秦國的入侵,直到魏惠王的後期,西河郡完全落入秦國之手。而作為魏國大將的吳起又受到丞相公叔的設計陷害,最後吳起逃到了楚國。而秦國在這段時間裡,由於自身未曾改革,依舊是春秋時期的奴隸制,在魏國開始高速發展封建制度的時候,秦國是落後的,秦國雖然對於南韓取得大勝,但是對於魏國卻是大敗,秦國的河西地區被魏國佔據,秦國由此在洛河修建防禦工事,此後秦惠公發動陰晉之戰,秦軍五十萬人進攻陰晉,但是被吳起以五萬大軍大破,秦國傷亡嚴重,可以相比較於春秋時期,秦國衰落了。但是此後秦國又重新強盛起來。主要的就是秦獻公的功勞。
秦國的強大要從秦獻公說起,他才是秦國變法第一人。秦惠公去世之後,出子繼位,但是國內大臣再度發動政變,他們迎立在魏國的秦獻公回國作為秦國國君,出子自殺。秦獻公繼位之後,開始改革。
首先是秦獻公廢除了人殉制度,他在繼位的第一年就禁止別人跟隨死亡。人殉制度在秦國源遠流長,可以說是一項損害人才的策略,《詩經 黃鳥》有云秦穆公讓子車氏殉葬的慘狀,以至於秦人懷念被殉葬的子車氏: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秦獻公廢除人殉制度是當時的進步行為,廢除人殉,也意味著秦獻公開始改革了。
隨後秦獻公開始了第二項改革,編制戶籍。也就是《史記》所說的“戶籍相伍”。也就是把秦國的人口按照五家為單位,編製成為一伍,然後整理戶口。便於稅收和征戰。
秦獻公之後遷都櫟陽,秦國的國都原來在雍城,秦獻公遷徙國都一方是深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加強對於魏國的軍事打擊,原有的首都雍城在關中的西部,不利於軍事作戰,而櫟陽在現在的臨潼,距離當時的魏國很近,有利於古代的行軍,同時秦獻公在櫟陽設縣,這也是此後秦國推行縣制的來源。
秦獻公的變法也是有來歷的,秦獻公本人在魏國遊歷多年,這使得他對於魏國的變法十分了解,也對於魏國的強大觀察的很透徹。在秦獻公的改革之後,秦國的國力開始回升,秦獻公繼位十九年,也就是在公元前366年,秦國在洛陰大敗魏韓聯軍,在364年,秦國在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級,秦國在秦獻公的領導下其實在軍事政治上已經取得優勢地位,但是秦獻公的改革還不徹底,接下來商鞅變法徹底改變了秦國。
商鞅西來和秦孝公變法。秦孝公繼位之後,謀求秦國恢復秦穆公時候的霸業,於是商鞅就在這個時候進入秦國,在宦官景監的帶領下見到了秦孝公,兩人一見如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再度變法。這一次變法對於秦國來說影響深刻。
商鞅變法內容並不是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釋出墾草令,這主要是開墾荒地。再次編造戶籍,但是實行了更為嚴苛的什五連坐法。這就是以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一家犯罪,其餘四家連坐。這是控制人民的手段。軍功爵制和禁止私鬥,將秦國的爵位和軍功緊密聯絡在一起,沒有軍功不得有爵位,同時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爵位和待遇也是緊密聯絡在一起。同時商鞅嚴厲禁止私鬥.獎勵耕織,凡是種田多和紡織多的人都可以獲得免除徭役。制定嚴苛的法律,秦國的法律極為嚴酷,比如把灰撒在地上,都會被在臉上刺字。廢除土地國有,承認土地私有。大規模推行縣制。將原來只存在邊境的縣這一行政單位推行到全國實施。遷都咸陽,把國都從櫟陽再往東面的咸陽遷徙,表明秦國的擴張意向。統一度量衡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開始在東面和魏國進行戰爭,在公元前354年,秦國趁著魏國和趙國交兵之際,發動對於魏國的進攻,斬首七千級,攻取少梁。此後秦國攻下安邑,攻破固陽。在公元前340年,魏國再度和齊國,趙國開戰,商鞅在此機會里進攻魏國,他設計騙取公子卬,結果使得魏軍大敗。最後魏國割讓一部分河西領土給秦國。
商鞅的變法給予秦國或者後世最為深刻的影響就是他集合當時戰國時期變法的成果,讓秦國完成了封建化,徹底廢除了秦國的奴隸制殘餘,他把伍什制度這種源於越國的軍事制度擴充套件到了秦國的基層,這使得秦國的管理能力直接深入到了國家的最底部的一個家庭裡面,這種嚴密性使得秦國的國家管理能力超過東方六國,也就是說在戰爭動員能力上秦國更為強大。
同時商鞅辦法深化秦獻公時代的變法,軍功爵制使得秦華人必須拼命撈取軍功。因為在這種制度之下,秦國的宗室沒有軍功都要被開除自己的原籍,而透過對外戰爭而獲得爵位的人來說,他們形成了新的階級,他們進入秦國行政機構的高層對於來說也是換了新鮮血液。這使得秦國的政治勢力得到了擴充套件。
但是此後秦孝公去世,商鞅被殺,但是這變法的結果傳承了下去。
兩次變法對於秦國的影響,從秦獻公當政23年到秦孝公在位的23年,這場變法持續了46年,近半個世紀,對於秦人的影響可想而知。秦國的改革變法使得秦國從衰落的邊緣重新活了過來。其實秦國的發展更應該放到大背景來看,春秋到戰國,是一場變革,中國的奴隸制消散,封建制度崛起,所謂變法和改革就是當時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過程,商鞅的變法不應該誇大,而是當時當時各個國家變法的一場而已,但是商鞅透過吸收當時東方六國變法的成果和教訓來到秦國,提出了適合秦國的變法之路,這才是變法和秦國結合多年的原因所在。
秦國再度崛起是秦獻公和秦孝公的功勞,但是重新崛起的秦國面對當時的東方六國並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秦華人一步步打垮東方六國則是另一個故事。
回覆列表
1) 商鞅變法,發展了經濟實現了富國強兵;施行法律建設,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立法易,執法難。政令統一在當時是很難做到的。商鞅最後的結局或許更能說明這一點)
(2) 對內施行“攘外必先安內”,對外施行“遠交近攻”的政策。憑藉強大的武力平定戎狄作祟,為大秦帝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遠交近攻”是由縱橫家範睢提出。)
(3) 戰國後期秦華人材輩出,統治者慧眼識人,善於用人。(雖然人才並不是衡量國家統一的主觀條件,但秦國的強大卻離不開這一客觀事實。無論是張儀、司馬錯、範睢、商鞅,還是王翦、白起、蒙恬、李斯,都足以證明這一點。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秦國的強大與秦穆公、秦昭襄王、呂不韋、秦王嬴政等人的慧眼識人和善於用人是分不開的。六國的“千里馬”雖然不少於秦,但能夠識別“千里馬”的“伯樂”卻少之又少了。)
(4) 戰國後期,秦國的軍事力量遠遠強於東方各六國。(秦國擁有百萬之眾,這的確不是吹噓,是有史料證據的。如此龐大的軍團,機動性和戰鬥力都不遜色於東方六國的軍隊,勝負亦可酌見了。)
(5) 東方六國見風使舵,唯利是圖,放棄了縱橫捭闔的有利形勢。(蘇洵的《六國論》也並非是虛言聳聽,東方六國的確是目光短淺,貪圖小利。想想當年,六國合軍逼於秦,使秦十五載未敢有大動向……無限感慨啊。)
(6)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致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戰爭,為秦國的的統一奠定基礎。(據史料證實,在長平之戰中,趙軍被秦軍坑殺者的人數上並沒有四十五萬那麼多,但四十萬是絕對有的。)
(7) 鄭國渠和都江堰的修建,使秦國的農業生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軍備物資得到了充足的供給和補充。(據史料記載,都江堰和鄭國渠的竣工,使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的糧食總收入足可以多養活200多萬人口。為秦國戰時提供了充足的軍用物資和軍備給養。當時秦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五百萬之多,多於東方各六國。)
(8) 秦國統一度量衡,協調統一了內部與外部的緊密聯絡。這一點使秦國不管是在秦內部還是在秦國被征服的土地上,都可以很快的調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積極調整不利於秦的外部形式。
(9) 秦國率先抓住了有利於發展和作戰的時機,施行“天下連橫”的軍事策略,為秦國佔據了天時。(張儀為秦國提出“天下連橫”的軍事方針,並瓦解了東方諸國“天下合從”的形勢,可謂是縱橫捭闔中難得一見的異才啊!東方六國“天下和從”形勢的形成是受蘇秦的影響。)
(10) 秦國的地理形勢有一定的優越性,可進可退,佔得地利之便。(秦國的疆土遠離中原,且民風淳樸,民眾多以遊牧打獵為趣,諸侯多以戎狄,鄙夷而視。雖然如此,但秦國的腹地是富饒的關中平原,有八百里秦嶺作為屏障,易守難攻。況且秦國還有巴蜀之地,沃野千里,資畜眾多。這些方面綜合起來看,東方各六國都沒有如此好的地理形勢啊。恐怕只有過去的晉國才能和秦國媲美了。)
(11) 秦國的農耕技術發達,鉄業生產和加工技術都在東方六國之上,這一點也為秦國的統一提供了保障。(在農耕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農業發展水平一是要看這個國家的農業生產總量和人均生產量,第二就是要看這個國家農耕技術和農耕用具的“實用和先進”情況。這一點,秦國走在六國前面,也註定了秦國的綜合國力要優於東方各六國。
(12) 天下大勢,強國往往要勝於弱國,而弱國卻很難勝於強國。(即使那些弱小的國家能夠同仇敵愾,相互聯合來對抗強大的國家。但是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聯盟早晚都會破裂,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這個世界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秦人的民族性格中,既有原始的戎文化因素,也有春秋戰國時代華夏禮儀文化的影響,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商鞅變法之後的功利主義。約之以峻法,誘之以重利,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這對於軍國固然不失為富強之道,對於思想文化的發展則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