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短房
-
2 # 紙馬無韁
太平軍成於農民武裝,敗也敗在農民武裝的劣根性、權術意識和邪教本質。太平軍從起義開始,其劣根性就慢慢顯現出來,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荒淫無度。以前天朝是皇帝的,百姓咬牙切齒,現在天朝是我的,我也要享受榮華富貴,嚐嚐當皇帝的滋味。據說洪秀全一人就有兩千嬪妃。
二是相互猜忌,禍起蕭牆。太平天國封王無數,互相牽絆,也造成了互相猜忌。所謂:王爺遍地走, 國戚亂朝綱。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國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突然發生的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以下官員2萬餘人死在韋昌輝、秦日綱等人的刀下。翼王石達開分裂出走帶走了幾十萬精兵。典型的同苦,卻不能共富貴。
三是邪教思想深重。太平天國在最開始的時候,每一次打了敗仗都要依靠楊秀清和蕭朝貴出來裝神弄鬼,裝作耶和華和耶和華父親上身來鼓舞軍心。洪秀全立國號為“太平天國”,自稱是天父,且有知達天意之神能;入教者死後可入天堂,不入教在世則“蛇虎傷人”;死後入地獄。教眾皆“聖兵”,夫妻之間每月只有兩次可以同房,否則便要殺頭;入教者所有財物要全部交公。凡此種種,足以說明太平天國之荒誕低劣。
湘軍將領大多是封建儒生。曾國藩與一些重要將領既是同鄉,又有同學、師生、親友的關係。湘軍計程車兵由營官自招,並只服從營官,上下層層隸屬,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曾國藩治軍重在思想紀律而不在技術性的訓練。他為湘軍寫的軍歌唱道:“規矩要肅靜,有禮、有法、有號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軍禮,以儒家三綱五常的禮教、尊卑上下的等級制度與同鄉共裡的鄉土觀念維繫官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力地維護封建統治的軍隊。湘軍在與晚清的各地農民起義軍作戰中迅速成長,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舞臺的主角。
以上可以看出,太平軍的農民武裝還停留在小農意識、迷信教化和荒淫思想,而湘軍已是初具現代軍事管理體制的封建軍隊,這一切註定了太平軍的失敗結局。
-
3 # 鐵馬冰河wu
太平軍之敗,與其說敗於軍事,不如說敗於內部不團結和缺乏長遠戰略眼光與戰術目標所致。還是那句話:所有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其實,在太平軍起事早期,參與人數雖然不多,但大家抱定必死決心,爆發出的驚人戰鬥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佔據永安州(今廣西平樂)後,洪秀全不顧清軍大兵圍困的險境,竟開始大肆封王。他自立為天王,封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為東、西、南、北、翼王,在形成了太平天國農民政權領導核心的同時,也過早的暴露了己方的實力與長遠目標,引得清軍傾巢來攻。太平軍圍攻廣西省城桂林不下,後揮師北上,轉戰湖南、湖北 ,然後沿長江浩蕩東下,直搗南京。在這一時期內,天平軍中湧現了楊秀清、蕭朝貴、曾天養、石達開、陳承鎔、韋俊等能征慣戰的虎將, 一路凱歌高奏,連戰連捷,幾乎每天都有近千名農民、礦工加入義軍,聲勢愈發浩大,兵鋒所指,銳不可當。
彼時,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兵力有六十餘萬,在太平軍的有力打擊下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圍在南京城外的江南、江北大營只能採取守勢,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太平軍將士在眼前耀武揚威、往來如飛。
湖南湘鄉人曾國藩,道光年間進士,後做到了禮部侍郎,是正二品京官。公元1852年,回籍丁憂(母喪)的曾國藩,在好友的慫恿下組織訓練了一支以書生、農夫為主的團練隊伍,這支新軍,就是後來那支大名鼎鼎、“以一縣之人 ,縱橫十八行省”的湘軍。
這支地方團練隊伍,不算朝廷經制之師,軍費自籌,基本由湖南湘鄉、寶慶一帶的人組成,軍官都是讀書人,士兵都是黑腳杆的淳樸農民,因湖南簡稱“湘”,所以被世人稱作“湘軍”。
曾國藩以他的親友、師生、同鄉為骨幹,開書生帶兵之先例,士兵則招募木訥、樸實、沒有社會經驗、服從性好的青年農民,白皙、油滑市民則一概拒絕。湘軍的餉銀比綠營戰兵多出一倍,內部實行嚴格的家長式管理,下一級由上一級甄別、遴選與指揮,因彼此大都沾親帶故,所以上陣頗肯死戰,遇險時也願相互拼死營救。湘軍的諸般大權集於曾國藩一人之手,相當於他的私人軍隊,他令行禁止,作戰效率頗高。
不久後,咸豐帝礙於綠營不堪一戰的窘境,下達了要求各地在籍官員督辦團練的詔令,湘軍的合法性得到承認, 從此邁步走進了波瀾壯闊的歷史舞臺。
曾國藩利用幫辦團練大臣的特殊地位,取得了凌駕於地方司法權管束之上的特權,在組織、訓練、整肅湘軍的過程中,為樹立獨一無二的權威,他擅自下令處決了200餘人,湘人送其綽號 “曾剃頭”。他借督辦團練的機會,私自截留朝廷的賦稅、餉銀,還設卡收稅,所獲巨資用來購買了一千餘門西洋大炮 ,並修造了300餘艘戰船,還添置了無數軍需物資。一年間,湘軍水師、陸營總兵力已近兩萬人。
恰在此時,太平軍西征軍將清軍綠營打得大敗虧輸,節節敗退,清廷一再嚴令湘軍出兵增援。老謀深算的曾國藩認為隊伍還未形成戰力,時機未到,他一面抗旨拖延,一面緊鑼密鼓地加強軍事訓練。1853年底,太平軍攻克湖北重鎮黃州府,湖北告急,咸豐帝不得不親促曾國藩火速出兵。曾國藩感覺時機已到,這才同意出省作戰。從此以後,太平軍最主要也最兇惡的對手——湘軍正式登臺亮相。
兩軍接戰之初,湘軍根本不是作戰經驗豐富的太平軍之對手。湘軍雖然稍微挽回了局部戰場的頹勢,但也遭到太平軍的沉重打擊。史載,公元1854年4月初,太平軍在岳陽意外起獲大批原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清時封存的西洋開花炮,軍心大振,戰力大增。之後, 太平軍驍將曾天養、石祥禎率部在靖港大敗初出茅廬的湘軍,湘軍艦船幾乎損失殆盡,曾國藩在羞憤至極下竟投水自盡,幸被左右救起。 一年後,兩軍在江西湖口再次遭遇,太平軍名將石達開指揮若定,又一次擊潰了湘軍水師,曾國藩又急又羞,再次投水自盡,被救起後逃進洪都(南昌)城中,石達開率軍圍城,曾國藩惶急下竟寫好了遺書。好在之後石達開因事主動撤圍而去,湘軍逃過一劫,否則後果難以難料。此二事被他視為一生中的奇恥大辱,久久不能釋懷。
之後,太平軍集結主力一舉攻破了清軍設在天京(原南京)周圍的江南、江北大營,清軍綠營對天京的威脅基本被瓦解。然而,太平天國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 ,卻爆發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內訌,也稱“洪楊內訌”或“天京事變 ”。在這場令親痛仇快的“天京之變”中,楊秀清、韋昌輝二王先後被誅,兩萬餘身經百戰的天國老戰士慘遭自己人屠戮。翼王石達開全家被韋昌輝殺害,後又處處遭受天王洪秀全的掣肘、排擠,一氣之下帶領太平軍最精銳的十萬虎賁離開天京,先轉戰數省,後遠走西南 ,最終被清軍徹底消滅。清軍則乘機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又對天京形成了包圍態勢。
“天京事變”堪稱天國自毀長城之舉,不僅改變了戰場態勢,也給了此前屢敗屢戰的湘軍以喘息的機會,而且雙方力量對比也徹底被改變。湘軍以湖南人特有的“霸得蠻、耐得煩、扎死寨、打硬仗” 之堅韌精神,加上曾國藩指揮有方,諸將能攻善守,一體用命,經浴血奮戰終於一改頹勢,一舉攻克了被太平軍佔據的長江鎖匙——安慶,成功打開了通往天京的最重要門戶。曾國潘命其弟曾國荃率湘軍主力沿長江進擊天京,楚軍統帥左宗棠由江西進攻浙江,淮軍在李鴻章的帶領下從上海進入江蘇南部,然後三路合圍,包圍天京長達兩年之久。當時,湘軍總兵力約十二萬,而參與圍攻天京城 的湘軍曾國荃部有三萬餘人,在天京外圍還有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江南、江北若干綠營,因各部不敢與脾氣暴躁的曾九帥搶功而不願抵近,實際參與攻城的,也就曾國荃麾下這區區三萬人。城中守禦的太平軍有十幾萬人(近二十萬),人數雖多,然而因長期遭受圍困,缺衣少食,加上天國大勢已去,人心不穩,暗中投降清軍的不在少數,因此,能夠登城作戰的精兵也只有一兩萬人而已。
同治三年(1864年),曾國荃部用挖地洞埋炸藥的方法炸開了天京城牆一角,攻入了南京。守城的太平軍雖然因長期圍困而奄奄一息,但仍進行了殊死搏鬥,與湘軍進行了激烈的巷戰。一部分最忠貞的天國將士寧死不降,最後集體在天王府積薪自焚,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天國悲歌。
湘軍攻進城後大肆燒殺搶掠,將曾經繁華的六朝古都變作人間地獄。
天京淪陷後,太平天國餘部仍在侍王李侍賢的領導下在江西、浙江、安徽一帶堅持鬥爭長達四年之久。
曾國藩以堅忍卓絕之毅力和雷霆霹靂之手段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箇中的艱難曲折難以言喻,他用“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來形容其來之不易。太平軍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 沒有制定長遠的戰略目標,而是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最高領導層忙於爭權奪利,最終將勝利果實拱手送給了曾經的手下敗將曾國藩兄弟。曾國藩被譽為“中興名臣”,兄弟倆還被朝廷封侯賜爵,均 達到了各自人生之巔峰。曾國藩深諳程朱理學,也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於是主動裁撤了十二萬湘軍中的大部分,獨留水師與曾國荃之“老湘營” ,所佔地盤由八旗兵南下接防。由於他的勢力和巨大影響力,他的幕中出了不少能人,擔任督撫以上職銜的高官就多達26人,其中不乏李鴻章 、郭嵩燾、王闓運、容閎、左宗棠這類近、現代史上的名人。“湘軍系”靠鎮壓太平天國而飛黃騰達,也成為晚清政治格局中一個舉足輕重的軍政集團,也是之後各路擁兵自重之軍閥的開山鼻祖。
插圖源自網路
-
4 # 軍馬碧雞坊
我補充一點:號稱是號稱,太平軍號稱20萬,實際也就11萬左右,就像曹操號稱83萬,實際也就20多萬,李秀成不救安慶在先,一心只想經營好自己的地盤(蘇杭),聽憑湘軍節節進犯,直到湘軍圍困天京五個月,在洪秀全的督促下~才回援天京,此時湘軍已構築好堅固工事,要想解天京之圍難矣,李秀成一看湘軍人少,魯莽親敵~和十三王輪番強攻~企圖速勝,大批將士倒在湘軍的槍炮之下(和陳玉成犯的是同一錯誤),久攻不下~士氣大挫,洪秀全讓他帶兵過江,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但湘軍早已準備,使太平軍損失了數萬精銳,挽救天京的希望已經渺茫,失敗已不可避免…其實他當時不要急燥,準備足夠的糧食和物資,大挖地道或交通壕,逐點攻擊,打敗湘軍不成問題,就像淮海戰役中,粟裕的華東野戰軍把黃佰濤兵團包圍後立即進行攻擊,急於求成,不但進展不快,而且傷亡很大,最後就是認真檢視地形,大挖交通壕和地道,最後才勝利的,還有就國軍攻打松山,一看日軍才一個連隊1千多人,而國軍有3萬之眾,也是輕敵,所以進攻幾乎沒有進展,反而傷亡極大,最後也是挖地道才徹底攻克松山,取得勝利
-
5 # 阿醜63
湘軍是封建王朝的軍事組織,訓練有素,再加上曾氏兄弟的得力指揮,而太平軍不過是一批揭竿而起的農民,沒有精良的武器,政治目標不明確。屬於烏合之眾。只此一點,就決定了這場鬥爭的勝負。
-
6 # 一枚明粉
因為這是湘軍自己說的。
蘇定方說自己五百騎兵逆擊突厥兩萬騎。
明朝的邊將經常說虜眾十萬。自己只有幾千。
程潛給閻錫山電報,日軍兩師團渡河,我軍半渡而擊,敵軍傷亡過重。
勝利了,我以少擊眾。
形勢不利,也可以加快援兵的到來。
形勢危急,撤退非戰之力。
戰敗,非戰之敗。
大致一級資料就這個形成了。曾國藩,曾國荃,李續賓面前的塘報大體如此。“敵眾幾股”,“髮匪幾支”,“發逆雲集”。
(你看著烏洋洋的這麼多人,會寫多少敵軍?)
再來談談奏報資料的形成三河鎮李續賓拿到塘報怎麼寫?發逆十餘萬四面攻圍,職接戰數十陣,敵傷亡無數。
雨花臺曾國荃拿到塘報怎麼寫?李逆三四十萬,四面環攻,連日續有抵達。職血戰十日夜,殺賊無數。
曾國藩拿到他們的軍報,或戰後寫奏報只能高於這個數。
事實上,李續賓無非是突進陷入左右包圍,兵敗而死。真要是十多萬,還用包圍。曾國荃真面對四十萬軍隊攻擊,還能活下來。
而且為了打擊對方士氣,行軍也會放出資訊,號稱五十萬,一百萬。
歷史學家添油加醋歷史學家在寫歷史書時軍事資料一般不靠譜。主要有如下原因:
歷史學家很少有熟悉軍事的,更多熟悉學派淵源,師承問題
而且寫的時候得各種考慮,贊助者之類。
軍事多涉及機密。而戰時各種告示之類傳播比較廣泛,用起來方便。
書寫本身為了教化。寫地方二十萬,兵敗斬十四人之類。多有感染力。
湘軍幾千戰幾萬的歷史大體如此而成。
-
7 # 劉鑑沂
一句話,糧草斷絕。李的軍隊在武器與士氣方面還是能撐下去的。但是十數萬的軍隊吃飯是個大問題。在長江水路盡失的情況下李的軍糧只能來自蘇杭一帶。不要指望天京,洪家3個傻王爺自己都不夠吃呢。所以糧食才是逼李撤軍的關鍵。一支再有戰鬥力的軍隊斷糧3到7天就會散。所以不要說打不過。是耗不過了。
-
8 # 老鄧106927496
為什麼,是因為三萬湘軍都是貧困戶的孩子們,這三萬人都是衡陽縣的高漢,曲蘭,桐梓,洪市,金溪,雙峰縣,漣源縣,邵東縣,邵陽縣等窮苦人,他們從小一邊耕田,一邊讀書,有時還練武成風。另外,湘中的這塊人自古就有報效國家的傳統教育,當兵,做官,發財。懷著這種精神和理想的人無論做什麼,都無往而不勝。
而太平軍呢同樣是一群受過迷信思想的而又過著窮苦生活的農民。桂平縣周邊的人在過去基本上讀書少,缺吃少穿,跟著洪秀全衝鋒陷陣,在廣西境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是到衡陽以後,遇到一群既有文化又有智謀更不怕死的人,你就知道在南京後這20萬是怎麼死的了。他們在革命未成功時就腐敗透頂,閃訌奪權,不團結,四分五裂,哪有不敗之理!
-
9 # WarOH協虎
綜合參考湘軍與太平軍的全部歷史戰役來看,這場“20萬 VS 3萬”的戰役應該是發生在公元1862年,太平軍李秀成與湘軍曾國藩在南京城邊的對決。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太平天國剛起事的時候能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再回過頭來看這場決定性對決,相信大家就能很輕易易地看出來——“為何20萬太平軍為何打不過3萬湘軍”了。
在太平天國初期,太平軍自廣西金田起義,一路向北打到了南京城。下面是太平天國極盛時期的版圖,大家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極盛時期的太平天國疆域並沒有覆蓋到廣西,甚至連廣東、湖南都沒有覆蓋到。甚至我們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太平天國距離廣西非常遠,以至於完全看不出有金田起義的任何痕跡!
是的,這暴露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儘管太平軍一路向北打,但是他們並沒有穩固所佔地區的意識。或者說,至少在打到江西、湖北之前,他們並沒有想過,應該如何去維護自己的佔領區。
這個時期的太平軍思路很簡單:不管能否打勝,反正一直往北打。不需要花費兵力鎮守佔領區,這樣就能一直保持著優勢兵力。那麼,當太平軍打完仗繼續往北之後,清朝本地的官員就又可以組織起力量重新控制起這些地區。
這個問題暴露到對決中,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隱患——地盤不穩。地盤不穩就意味著,太平軍需要大量兵力去維持後方。比如太平軍中的李秀成部隊要留一大半主力留守蘇福省,李世賢部隊則遠在浙江東部進行鞏固,黃文金、古隆賢、劉官芳等所駐守的皖南、浙東北太平軍地盤也不鞏固。
所以太平軍二十萬的部隊大部分都需要分散出去進行鞏固其它地盤,所以真正在南京城邊與曾國藩進行對峙並沒有二十萬之多。而湘軍抵達前線的是先鋒精銳軍隊,後期湘軍的增援部隊又透過水路源源不斷地向前線補充。到了戰役後期,雙方都傷亡慘重,但太平軍兵力有減無增,湘軍卻越打越多。
說完太平軍,我們再來反觀曾國藩帶領的湘軍。湘軍的後勤保障、武器裝備、士氣、內部團結程度等因素,都絕對優於太平軍。湘軍士兵選自樸素農人,輔以曾國藩的高素質訓練,戰鬥力出色。在武器方面,湘軍的洋槍雖少,但都是絕對精良的制式裝備,洋炮充足且質量高,並且戰爭期間又得以透過水路源源不斷地補充火炮與彈藥。
此外湘軍向來以善守著稱,用曾國藩的話說,即是“結硬寨,打呆仗”。如此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再加上曾國藩的指揮,對抗上缺乏長期戰略、無紀律、軍心渙散、武器劣質的太平軍,相信諸位看官也能夠明白——為什麼20萬太平軍會不敵3萬湘軍了。
-
10 # 文史工作坊
筆者很喜歡太平天國曆史,試做回答。
第一、軍隊成分的差別。湘軍3萬,全是曾國藩嫡系,將領全清一色湖南人,士兵幾乎都是湖南人。曾國藩和這些將領有同學、同鄉、師生、親友的關係。湘軍計程車兵由營官自招,所以特別親,打起仗來一呼百應。且層層隸屬,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太平軍雖稱20萬,洪秀全、楊秀清之類都是廣東人,早年跟著一起起義計程車兵很多在攻克南京之前都戰死了,後來的兵士大多是臨時招募的,老兵和新兵因為地緣因素不是很團結,而且很多跟著太平軍的人都是出於利益,亂世混口飯吃。
第二、軍隊戰略有別。太平軍擅長攻城略地,但卻常常打游擊,肆掠一通,即刻就走,比如武漢重鎮漢口,江西九江等地都是打過就跑,跑了再打。特別是在天京內訌以後,太平軍的軍事戰略就開始有點隨意性,缺乏前瞻性。比如李秀成本來說好攻打上海,打著打著就沒再堅持了;哪裡清軍少,好打就打哪裡,這樣肯定不行。軍事一定講究戰略。縱觀太平軍長期堅守的除了南京、安慶(也是南京的門戶)、蘇州(李秀成佔領,改成蘇福省,大約堅持了一年多),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打了就跑。曾國藩軍隊卻不一樣,江南和江北大營一直坐守東南,雖然常常被太平軍沖垮,但是一直堅持著。太平軍在湖南逗留的時間較短,所以湘軍實力早期保持的不錯。
第三、軍隊受到的援助不同。湘軍並非一隻軍隊在戰鬥,曾國藩中間派出李鴻章去安徽辦團練,成立淮軍。而左宗棠於1860年與曾國藩分道揚鑣,單獨立戶建立楚軍,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士兵大多來自洞庭湖周邊地區。所以實際上太平天國清軍軍事對手至少就有三。除此之外清軍後期還有西方僱傭軍的“洋槍隊”的幫助。而太平軍就弱很多,天國內訌以後,將領封的很多,但是出彩的就李秀成和陳玉成,而且常常還受洪秀全左右,被調來調去,比如李秀成打上海的時候,正打的激烈被迫調回。
第四、軍隊的兵器。湘軍武器供應充足,洋務運動發端於此,而太平軍兵器大多為冷兵器,實力對比不用多說
-
11 # Crazy歷史
雨花臺,滿滿文藝感的地名,本該是詩和遠方的歸宿,卻因為地處古都南京的戰略之地,而成為了百年前一場大規模戰役的主戰場,不免讓人為之唏噓。
事情開端於1862年初,太平軍三大主力兵團分別在蘇南、江浙以及皖南和清軍奮力戰鬥。兵分三處,直接導致天京兵力空虛。
而此時,慈禧太后釋出一道懿旨:任命曾國藩為協辦大學士,統管蘇、皖、贛、浙四省軍務,同時任命曾國荃為江蘇布政使。如此,清軍對太平天國的戰鬥有了統一的指揮和部署。
其時,曾國荃剛剛取得安慶大捷,湘軍的勢頭正盛,在匆匆和曾國藩進行了一下溝通以後,曾國荃便帶著自己的吉字營和其弟的貞字營一路摧城拔寨,馬不停蹄的開到了天京城南的雨花臺。
湘軍的兵貴神速,讓天京的洪秀全大吃一驚。史中記載:“必順流東下進攻天京,但從未準備彼等能突如其來如是之速”。驚訝過後的洪秀全意識到天京的危機局面:將無可用之將,兵無可用之兵。情急之中,他才想到自己手下最有能力的天王就是尚在蘇南轉戰的李秀成,於是他一日三詔令正在攻打上海的李秀成回京護駕。
1862年9月14日,李秀成等十三位天王帶兵馳援天京,史稱“十三王雨花臺救駕”,由此揭開了雨花臺戰役的序幕。
雨花臺戰役歷史一月左右,對陣的雙方為太平天國忠王劉秀成麾下的三十萬大軍和曾國荃手下的三萬湘軍。戰事的具體情況不再贅述,最終的結果就是太平天國經此一役後一蹶不振,而曾國藩的統領下的清軍則勢如破竹,最終將太平天國剿滅在了歷史的塵跡中。
很多人不解為何佔據了諸多優勢的太平軍卻在自己的家門口難敵區區數萬的湘軍呢?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 太平軍計程車兵素質問題。太平天國初期,其士兵來源主要是廣西山民、兩湖縴夫以及燒炭工人和客家貧民。這些人本就是勇悍無比,而且天生具有一定的組織力,戰鬥能力自然很強。但是太平天國進駐天京之後,兵源主要來自於民風柔弱的江南,缺乏了那種好勇鬥狠的品性,也就失去了士兵應有的銳性,所以戰鬥力下滑迅速。而反觀湘軍,則是曾國藩一手調教出來。
第二,高階將領的群體墮落。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但依舊難以逃脫農民起義軍的歷史侷限性。在初期創業階段,可以悍不畏死,但是到了平穩階段,因為缺乏先進思想的武裝,就會沉溺於小農保守主義的現狀。特別是太平天國的高階軍事將領,在定都天京後,不再徒思進取,而是一心縱情享樂,爭權奪利。著名的天京事變就是因此而起。各位天王擁兵自重,只為自己的榮華富貴考慮,國家意識淡薄了許多。相較於前期的人才濟濟,太平天國後期除了李秀成和陳玉成,幾乎到了無人可用的田地。
第三, 以逸待勞的湘軍和缺衣少糧的太平軍。湘軍剛剛經歷安慶大捷,士氣正盛。而且,從安慶到天京,一路攻城拔寨,一直到天京城下,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到了雨花臺,曾國荃則立刻安營紮寨,固守陣地。雖然一路奔波,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已經褪去疲憊。而反觀從上海匆匆趕來的李秀成的三十萬大軍,則是風塵僕僕,舟車勞頓。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扼守了江道的湘軍糧草無憂,雖然被重重圍住,但是並不算是孤軍深入。其身後,有著數路湘軍的後續部隊,來援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反觀太平軍在水師覆滅之後,糧草的運輸就成了大問題。且當時已入十月,天氣逐漸變冷。時間對太平軍更為不利。湘軍可以等,而太平軍卻不可以等。
第四,裝備上的劣勢。湘軍雖然是按照舊朝軍隊的模式構建的,但是曾國藩卻極為重視先進軍事裝備的使用。西方列強當時也極力支援力主洋務的曾國藩,為湘軍提供了大量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火器。可以說,湘軍的裝備在當時清朝的軍隊中,絕對是首屈一指。
有人說,太平軍也有優良的火槍隊。此話不假,再加上當時剛剛在上海繳獲的一批火器,李秀成的裝備確實是上了一個臺階。但是這只是和普通的清軍部隊相比較而言,與湘軍的裝備相比,依舊有著極大的差距。
綜上幾個原因,太平軍的失利也就順理成章了。
雨花臺戰役後,太平天國頹勢大顯,即使能如李秀成,也沒有了回天之力。
-
12 # 周夢良
擁有20萬人的太平軍打不過清朝的3萬湘軍,隨我的筆觸從以下幾點來看看吧!
第一:被清朝湘軍誘騙
李鴻章派淮軍將領程學啟入城的時候,李鴻章給太平軍許下了承諾。說自己會優待俘虜,太平軍相信了李鴻章的話,他們放下了兵器,毫無防備地從自己的防禦中,走到了城外。由於毫無防備又手無寸鐵,清軍的屠殺不廢吹灰之力,殺死了反抗的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清軍自然更好應對。
第二:領袖被殺,群龍無首
李鴻章擺“鴻門宴”處理完郜永寬、汪定鈞等八王后,整個太平軍內部非常混亂,缺乏領袖的太平軍就是一盤閃沙,這些太平軍光想著保全自己。因此,多餘清軍數倍的太平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消滅了。
第三:缺乏堅定的革命意志
整個太平軍是由農民和底層的老百姓組成的。這些普通的老百姓目光短淺,大多數都在乎自己的切身利益,太平天國實力強大的時候,他們積極地參加。主要是構建自己理想的平均社會。
當太平天國跌入低谷時,他們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為了自保他們選擇背叛太平天國,輕易的向清軍投降,最後慘死在狡詐的清軍手上。清軍為了瓦解並打擊太平天國,做出了殺俘虜的決定。將這7萬降卒一網打盡,最終受到傷害的是普通老百姓。
敬請關注@感知歷史
-
13 # 獨守那片寧靜
不是太平軍戰鬥力不行,太平軍有信仰,精銳部隊也很厲害,但分跟誰比。湘軍都是湖南人民風彪悍,打起仗來不要命,湘軍武器太厲害,彈藥足,還有水師的幫助。
天國後期李秀成的20萬太平軍有著輝煌的戰績,攻克蘇常,進攻上海。怎麼一跟湘軍交戰就不行了?其實李秀成以前就畏懼湘軍,躲著湘軍發展自己的隊伍,要不他的部隊沒發展起來就被湘軍滅了。李秀成跟鮑超有過小規模戰鬥,被鮑超打敗。從此處處儲存實力,不敢打硬仗。其實這種戰略思想是對的,避實擊虛發展自己,要不哪有後期李秀成的百萬大軍。象陳玉成那種硬拼思想不行,提前失敗。
太平天國政治外交失敗,大勢巳去,光靠軍事力量是長久不了的。洪仁玕雖一心為天國著想,是個忠臣,但他的政治理論無法實行,造成太平天國外強中乾,哪能經起清軍、湘軍、淮軍、楚軍、洋人常勝軍的聯合打擊。李秀成二十萬軍隊雖囂張,但湘軍藏在壕溝裡以逸待勞,太平軍一衝,就用精良的槍炮轟擊,太平軍人再多又有何用?湘軍有水師庇護,糧草充足,外壕打援,內壕攻城。太平軍缺衣少食,戰略上湘軍巳立於不敗之地,就算楊秀清復生也無技可施,何況李秀成?
回覆列表
您所說的應該是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湘軍曾國荃部進抵雨花臺後,太平軍十五王號稱20萬人圍攻45天未能取勝的雨花臺戰役。
這場戰役從戰役本身看是平局,太平軍並沒有輸,但在戰略上是敗仗,這我們放在後面說。
戰役上太平軍未能取勝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兵力和裝備的優勢並不突出,許多方面其實是劣勢。
太平軍號稱20萬,但按照其“二千五作一萬”的統計習慣,實際兵力只有約6萬,且缺乏後續(天京城裡能出動的兵力都出動了,太平軍中李秀成等部要留一大半主力守蘇福省,李世賢部後方遠在浙東,溧陽的小基地近乎涸澤而漁,黃文金、古隆賢、劉官芳等皖南、浙東北太平軍地盤不鞏固,幾乎是無後方作戰,),而湘軍抵達前線的是先鋒精銳(其實一開始才一萬六千人),戰役期間增援部隊從水路源源補充,45天戰罷雙方都傷亡慘重,但太平軍兵力折損,湘軍卻越打越多(戰役開始時一萬六對六萬,結束時差不多三萬對四五萬)。
太平軍雖然在江浙上海繳獲和購買了大量洋槍和部分炮火,但槍多炮少,且槍支型號龐雜,質量低劣參差,使用的彈藥多為土造,“有硝無磺”,射程、穿透力和準確性大打折扣。反觀湘軍洋槍雖少但都是制式裝備,洋炮充足且質量高,戰役期間又從水路補充了許多火炮和彈藥,高下自判。
第二,湘軍反客為主,太平軍失去地利。
湘軍攻下廬州後利用皖江空虛和太平軍水路薄弱,孤軍深入,守衛雨花臺要塞的太平天國將領對王洪春元(洪秀全族侄)麻痺大意,湘軍只死3人就攻下當年江南大營7年攻不下的雨花臺,此後自三汊、上新河至雨花臺水陸聯營,已成不拔之勢,太平天國在上游喪失、水師不濟的情況下,單靠陸軍已反主為客,明智的戰法應如忠王李秀成的建議,深溝高壘,坐待湘軍在清朝皇室逼迫下仰攻南京堅城,待主客易勢頭再戰,但洪秀全12道金牌逼迫諸王回援,正中湘軍下懷。事實上雨花臺戰後湘軍攻城屢屢失利,正應李秀成預測,但那時太平軍元氣大傷,已無法抓住戰機了。
第三,太平軍條塊分割,指揮後勤體系紊亂。
太平軍城外15王分屬幾個系統(李秀成、聽王陳炳文、來王陸順德、納王郜永寬、孝王胡鼎文屬忠王,侍王李世賢、首王範汝增屬侍王,堵王黃文金、襄王劉官芳、奉王古隆賢原本是陳玉成或韋俊舊部,航王唐正才是水師,補王莫仕暌、相王陳潘武是天京守將),彼此間除李秀成、李世賢關係和睦外四分五裂,齟齬不斷,缺乏協調和統一指揮。更要命的是各部都分頭解決後勤問題,不僅飽餓不均,而且緩不應急,戰役過程中幾次遇到已接近得手,卻突然或彈藥不足或糧食不夠而無法繼續突擊的窘境。反觀湘軍,因為佔據了秦淮河口,依託長江-秦淮河補給線,補給源源不斷,曾氏兄弟多次稱許負責這段後勤線維護、戰役結束後不久精力耗盡而死的幼弟曾貞幹(曾國葆)是雨花臺之役不敗的最大功臣,是很有見地的。
當然,如前述,雨花臺之役太平軍只是不勝,戰役本身是平手,但湘軍搶佔地利,如果死守秦淮河口-雨花臺水陸一線,太平軍會很吃力,不過太平軍也依然可以讓各路援兵暫回,改用持久戰和湘軍周旋,畢竟清廷急於攻城而曾國藩原本就不贊成弟弟冒險,一旦攻城不克,太平軍主力在外猶在,戰略主動權就可能再次轉移。
但洪秀全隨後強令李秀成渡江“進北攻南”,把十多萬精銳主力白白損耗在赤地千里的淮南和江水暴漲的長江江灘,並連累丟掉了長江三沙洲,正如李秀成所言“失我一人之銳,大局遂不可救”,李秀成部的折損不但讓湘軍攻城心無旁騖,也讓攻打蘇南、浙北的李鴻章、左宗棠再無壓力,太平天國的失敗就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