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風雨兼程LYG
說起蒙古鐵騎就會想起成吉思汗,就會想起毛主席的一首詩……,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就是這樣一位彎弓射鵰的人物,率領蒙古鐵騎成就了他橫掃歐亞大陸的偉業。在現在人看來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沒有火槍,飛機,坦克,導彈等這些先進武器。
在那個時代,人類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和船隻,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民族間交往甚少,資訊閉塞。兵器僅是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這一切為以遊牧為主的蒙古人,創造了先天優勢。
蒙古人以牛羊肉等高熱量食物為主食,天生的彪悍,好戰,馬術嫻熟。馬與蒙古人融為一體,就像現代人駕駛的步兵戰車一樣,所向披靡。
當成吉思汗統一了整個蒙古部落後,他的野心開始膨脹,征服的眼光放到了鐵騎所能到達的任何地方,最終實現了他征服歐亞大陸的夢想。征服的過程不像說得這樣簡單容易,它總是伴隨著血腥與殺戮,掠奪,鎮壓與反抗。歷史不斷的改寫,也就有了今天的世界版圖。
-
3 # 憤怒野虎
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得益於其位置可提供大量戰馬,優勢的武器裝備,士兵訓練,當時各國的內鬥矛盾,以及一些政權腐化等條件有關。1.在蒙古高原,天蒼蒼,野茫茫,草原上繁育大批軍備良馬,蒙古民族逐草而居。在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已擺脫金國的控制。引入漢人高人指點(據說是丘處機等),改進軍隊裝備,製作蒙古彎刀,弓駑,馬蹬等。先弱後強,“鞏固後方”,進行西征。2.在成吉思汗的蒙古政權建立時,當時西亞諸國,都是在阿拉伯國家間的內鬥狀態,東歐俄羅斯還屬於互相矛盾的城邦國家。而東亞,金國內部爭權奪位矛盾,漢族的南宋,則歌舞昇平,醉生夢死。3.蒙古先後兩次西征,橫掃西亞東歐,獵取大量金銀財富。備足了征伐金國、南宋的資金,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時,開始滅金伐宋戰爭。在野狐嶺消滅金國精銳部隊,逼使金國遷都汴京。後又聯合南宋,滅亡金國。之後,就分三路大軍伐宋,其間前後經歷近四十多年,最後滅亡南宋。4.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戰力都很強大。只是,當時的中原漢族崇文尚武,這些遊牧民族都難以進入中原。而自宋代時來,民間崇文棄武,對武將實行限制擠壓。以至,漢族崇文尚武風氣式微,才造成遺憾之事。
-
4 # 穿插游擊隊
在歐亞大陸的歷史長河中,有一箇中世紀超級大國的傳說:這個帝國的領土空前龐大,遠勝於古典時代的亞歷山大打造的馬其頓帝國,幅員之遼闊可以與工業時代的大英帝國相媲美,它便是——蒙古帝國。
14世紀蒙古帝國疆域
在蒙古帝國國力頂峰時,其領土總面積約三千萬平方公里,是亞歐大陸上絕無僅有的最強勢力,中世紀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
這個記錄到近代才被大不列顛的約三千五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國所打破。
一直以來,關於蒙古帝國有很多問題困擾著當今學者:
蒙古戰士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群人?是什麼讓一窮二白的遊牧民建立起叫人歎為觀止的巨型國度?在沒有工業化、沒有機器發明和現代募兵系統的情況下,他們是怎樣在軍事上保持優勢的?
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多角度分析這架橫掃歐亞的“戰爭機器”崛起的原因。
01.優良的裝備
蒙古人之所以能大殺四方,與他們精良的裝備密不可分。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武裝獨特的蒙古士兵,然而,歷史上的蒙古鐵騎並不是一群“非主流”士兵,熒幕上的蒙古戰士的形象顯然受刻板印象影響較大。
而真實的蒙古士兵在武備上是充分發揮實用主義原則,不會玩些花裡胡哨的。
國內影視劇中的意淫魔幻風蒙古兵
蒙古人習慣於入鄉隨俗,東歐、中亞、遠東的武器都有應用。
如下面幾張圖所展示的蒙古士兵,可以看到與當地人的區別倒不在於武裝上,甚至單從鎧甲刀劍上分不清交戰雙方。只能透過衣著裝飾的細微風格不同來區別彼此。
只能透過衣著裝飾的細微風格不同來區分
隨著蒙古人征服的版圖不斷擴大,騎兵的武裝愈發顯得廣泛而不固定。
蒙古人的武器裝備並不是奇形怪狀的神秘武器,恰恰相反,他們擅長於就地取材,或是取長補短,因此其裝備往往與所在地的情況相適應,並緊跟各文明的潮流。
“武器越怪,死的越快”,若不是經過實戰檢驗,廣泛應用的爆款兵器,蒙古人是不會輕易借鑑的。南征北戰之中,蒙古原有的遊牧輕騎兵風格早已被世界各地的其他民族的色彩所中和。
也就是說,蒙古人的武裝具有很強的通用性,並沒有獨樹一幟的設計,更多的是兼收幷蓄的融合。
橫掃歐亞的蒙古軍隊還是識貨的
因此,將蒙古騎兵想象成戈壁角落裡的怪咖,使用世人見所未見的奇兵異甲是不正確的。
從兵器方面看,蒙古人以其遊牧弓而聞名於世。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蒙古人在射藝方面並不單靠騎射,畢竟,顛簸的馬背並不是理想的投射場所。
據說蒙古人會攜帶兩把複合弓,一長一短,據S·R·Turnbull在其《the Mongols》的考證,蒙古弓的磅數可達166磅,遠超英國長弓。
這個數字高的讓人難以置信,如此大磅數的弓顯然在騎行中難以施展。
箭矢品種多樣,可以應對不同裝備的敵人
但許多時候,蒙古士兵會進行步戰,比如著名的野狐嶺之戰,在發現地形不利於騎兵機動後,成千上萬的蒙古戰士下馬擊潰了金國騎兵。無論是馬上還是馬下,蒙古人都是優秀的射手,並會依據形勢選擇合適的弓箭。
此外,蒙古人並不是一支依靠遠端投射力量打天下的部隊。他們同樣裝備有衝擊騎兵使用的大刀長矛、錘斧刀劍等近戰裝備。除了傳統的遊牧彎刀外,阿拉伯風格的刀劍也在蒙古軍隊中有所應用。
更重要的是蒙古軍隊的披甲率,在許多影視作品中,蒙古人往往穿著蓬亂的草原皮衣參與戰鬥,這與事實大相徑庭。
手持頁錘或釘頭錘的蒙古重騎兵,待衝入敵陣,即可用此裝備對敵人進行破甲殺傷
蒙古戰士絕不會穿著烏漆嘛黑的破布投入戰場,更多時候,他們與西方童話故事裡的騎士一樣,是披掛著亮閃閃的精鐵硬鋼製成的鎧甲。
蒙古鐵騎,沒有密不透風的重甲怎能安身立命?他們不僅有東方式的重型札甲,鎖子甲在蒙古人中間也很受青睞,傳教士威廉就曾看到穿著一整套鎖甲衫的蒙古騎士,據說他是從高加索地區得到的這套重甲。
戰馬在戰場上的存活率,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戰爭的勝敗
在馬鎧上,蒙古人的具裝別出心裁,由皮和鐵組合而成,特別要注意的是,蒙古人給馬的前額裝上了一整塊鐵板,因為馬匹頭部往往在戰鬥中最容易受到打擊。
但這些並不是蒙古勇士叱吒風雲的原因,如果將其鎧甲與同時代的阿拉伯騎兵或者遼宋金的騎兵比起來,算不上特別出眾。
蒙古騎兵的可怕之處在於其戰馬的數量,作為遊牧民族,蒙古士兵可以擁有3-5匹,甚至更多戰馬。
而在中原稱王稱霸的金朝騎兵也只能做到“備養副馬”——一人兩馬而已。豐富的馬匹大大保障了部隊的機動性和進攻能力。
蒙古重騎
在一開始,蒙古人的矮種馬並不適合突擊作戰,然而隨著蒙古帝國的擴張,中亞、東北亞的高大戰馬也納入了蒙古人的軍備,這對於蒙古軍隊來說,真是如虎添翼。
蒙古兵團並不是不學無術的野蠻人,儘管因其屠殺被征服地區的居民,蒙古人臭名遠揚,但蒙古人十分注重科學技術,有一技之長的俘虜(工匠)往往可以保住小命。
蒙古軍隊利用拋石機攻城
正因如此,蒙古人擁有先進的投石機、弩炮和工程梯等大型攻城裝置,甚至還裝備有希臘火一類的燃燒武器和早期火銃。
02.曼古歹戰術
1241年,李格尼茲。亨利正率領著歐洲聯軍守衛者邊疆。面對成千上萬的蒙古人,歐洲騎士們並不怎麼慌張。
眾所周知,歷史上遊牧民常常如蝗蟲般集結,雖然人數眾多,但往往是拖家帶口,擁有的武器無非是打獵用的裝備和繳獲的雜七雜八的戰利品,真正能被稱為戰士者少之又少。
抵抗蒙古入侵的亨利二世公爵
果不其然,一群衣衫襤褸的輕騎兵手持短弓對著歐洲人射了一陣亂箭,他們的箭射在大盾鐵甲上,中箭者就像被蚊子叮了叮。除了少數倒黴蛋倒下了外,大部隊安然無恙。
亨利笑了笑,便下令對狼狽逃竄的輕騎兵突擊。
遊牧民們這下愈發驚慌失措了,喊叫著四處逃竄,敵人的哀嚎聲不絕於耳,騎士們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狂熱地向前突擊,一些徵召來的步兵也跟著豬突,而逃竄的蒙古兵且射且走,沒預料到這波回馬槍,一些裝備不佳的追擊者被射中倒地,騎士們這下愈發惱火,恨不得趕快將這些如蒼蠅般的敵人捏在手裡揉碎。
蒙古人施展了Feigned Retreat Tactic
突然,四周響起了隆隆的馬蹄聲——蒙古重騎兵趕到了!
原來輕騎兵們只是詐退。之後跟來的蒙古武士十分強悍,他們穿著絲毫不遜色與歐洲甲冑的重甲,專門攜帶有用於打擊精銳士兵的釘頭錘、狼牙棒和骨朵。
騎士們在追擊中不僅隊形散亂,在近戰中難以佔優,還得面臨輕騎兵的箭雨,死傷慘重。亨利試圖穩住部隊,但他發現戰場上濃煙滾滾,根本無法看清具體情況。
蒙古人在兩翼不斷射殺脫節的波蘭騎兵
原來蒙古人專門焚燒蘆葦來掩蓋其行蹤,遠遠望去,只看得到蒙古軍團的羊骨和黑犛牛尾做成的旗幟獵獵飄動。不一會兒,這支歐洲聯軍便被截成數段,無法相互呼應,全軍覆沒。
這便是久負盛名的曼古歹戰術在歐洲的一次亮相,這套戰術的精髓便在於輕重搭配:用輕騎兵不停消耗敵人,誘敵深入。再進行包抄,用重騎兵對散亂疲乏的敵人逐個擊破。
蒙古騎兵PK歐洲騎士
在此期間,蒙古人還會使用煙霧作為掩護,甚至有說法認為蒙古人使用了煙霧彈。
據John·Mandeville的記載:“要明白,戰鬥中逃跑的韃靼人是十分恐怖的事,因其撤退過程中會施回馬弓,連人帶馬一起射殺。”
憑藉先進的戰術體系,蒙古人在野戰中所向披靡。
03.高效的戰爭機器
然而,曼古歹戰術也並非十全十美,在與阿拉伯人展開的大規模騎兵會戰中,蒙古人便折戟沉沙。
如果對手保持定力,組織好部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設下精明的陷阱或者憑藉莽勇連誘餌帶主力一口氣吃掉,蒙古人也是會戰敗的。
例如蒙古騎兵在阿音扎魯特戰役敗於埃及馬穆魯克
蒙古人征服天下還有其他的原因。
從戰略大局上說,蒙古人的頭腦十分清晰,在到達一地之前,蒙古人便會提前收集當地資訊,路面狀況、氣候條件、尋找行軍途中的草場。
間諜此刻也出動,宣傳蒙古人的豐功偉績,對窮困者講述蒙古大軍會來解放他們,對富裕者則安撫蒙古大軍不會侵犯其財產地位。
蒙古人擅長運用心理戰術,殘酷的屠城便是打垮被征服者脊樑的手段之一。
一個事例很能說明蒙古人怎樣把奴性深入到其子民的骨子裡去,一個蒙古人想殺一個“兩腳羊”時發現忘了帶傢伙,他叫俘虜扣下頭趴在地上,然後回去取刀。
周邊的人勸俘虜快跑,但俘虜一動也不敢動,乖乖等著蒙古兵帶刀回來砍下他的頭。從這一個誇張的案例可以看出蒙古人對受害者的心理威懾力。
蒙古兵團用投石機發射人頭打擊守軍士氣
為了建立一個超級帝國,免不了調動人員,東征西走。而將兵力派遣得當需要很強的組織度。
蒙古人的建制十分明晰,按照萬戶千戶這樣一路組織下來。一個人指揮十個人,每個人也只對自己的上級負責,這樣權責明晰,排程大軍。
在遠征開始前,指揮官會檢查手下的裝備,一針一線都要查到,因為一旦大軍開拔許多物品都需要修護,不起眼的小裝置說不好會影響大局。
在騎行中,如果前面計程車兵有東西掉落,後面的人有義務給他撿起來,否則可能面臨懲罰。
蒙古軍隊開拔
此外,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蒙古人在行軍中發明了很多特色美食,比如酸奶、小米、臘肉等,有說法是漢堡包起源於蒙古人的韃靼肉排。他們甚至可以不下馬,在馬頸部劃開小口子,靠喝血止住飢渴。
此外,蒙古大軍紀律方面也十分嚴明,輪班時指揮官必須親自站第一班夜崗。
怯薛(禁軍)第一次犯錯將被打三十下,第二次犯錯七十下,第三次犯錯只打三十七下,不過從第三次犯錯起便再不允許他做禁軍。做怯薛計程車兵享有特殊地位,往往是一列士兵中級別最高的。
頭盔上裝飾有小十字架的蒙古騎兵
蒙古人在文教方面一定程度上也有發展,在征服一地後,蒙古人多多少少也為當地文化所影響,比如不少蒙古人並不信仰薩滿教,而是信仰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
結語
綜上所述,蒙古鐵騎之所以能大殺四方,與其裝備精良、戰術得當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許多人將蒙古人看作只識彎弓射大雕的野蠻統治者,但我們必須注意到蒙古文明的許多先進之處:從軍事政權的角度來說,組織得當;從文化治理的角度來說,蒙古人擅長學習、融合多個國度的優點,也有基於遊牧民族傳統的發明。
我們必須承認,蒙古人征服中原乃至大半個歐亞絕不是僅憑蠻力和運氣,而靠的是一整套全方位的,高效的戰爭體系!
透過不斷的向西擴張,蒙古人造就了不列顛殖民帝國前,人類歷史上疆域最為廣闊的帝國,在國力巔峰時期,其領土橫跨歐亞大陸,面積接近3300萬平方千米。而伴隨著蒙古人的征伐之路,東西方文明在文化、宗教、科技上有了進一步交融。從這一刻起,人類的歷史開始突破原有格局,世界文明得以再一次洗牌。
-
5 # 魔法之藍
蒙古大軍能橫掃歐亞的原因有軍事、政治經濟兩方面的原因。軍事上①弓騎戰法獨樹一幟,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從來不吃虧,掌握野外戰場主動權;②屠城政策,反抗者屠城,投降者除了稅收一切照舊;③僕從兵制度,俘虜發給武器打頭陣填護城河,當然立功之後也可以出人頭地;④火藥武器的使用。來自宋朝的攻城器械給中亞和歐洲的土鱉開了眼。⑤獨特的後勤補給方式,可以打出中世紀的閃電戰。以戰養戰,大軍過後,寸草不生。這也是迅速興起又迅速敗亡的原因。
政治上①不拘一格,成吉思汗忽別烈身邊漢人契丹人歐洲人人才濟濟,只要你是人才就會被重用。②迅速形成的大一統國家對陣中亞歐洲撮爾小國,國力差距巨大。四五個幾十萬人的軍團在歐亞大陸平推,對手都是城邦聯盟之類的鬆散國家,根本不是對手。
元朝為什麼把南方漢人劃分為最底層?因為南宋讓不可一世的蒙古吃到了最大的苦頭,三代人才搞定,偏偏又答應不搞屠殺才投降弄得灰頭土臉沒面子。
-
6 # chenyoudao
地獄惡魔成吉思汗,建立殺人掠奪搶劫強姦分贓制度,所過之處,無非是殺人掠奪搶劫強姦分贓,依靠此制度,建立了史上最大的反人類集團!
-
7 # SPQR2
因為她們目光短淺,只打速攻流,不會運營,所以很快就四分五裂然後被當地民族反抗獨立了,而且人是越打越少,現在蒙古國只有300多萬人。
-
8 # 小南讀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首先當時的歐亞大陸上蒙古就缺乏重要的對手,東亞地區是南宋金和西夏,南宋就不說了,西夏和金此刻的內部已經腐朽,軍隊戰鬥力下滑的厲害。
中亞和西亞地區又是伊斯蘭文明,波斯文明以及西方文明交接處,衝突劇烈,花剌子模也沒能很好地掌控這個地區,歐洲各地此刻更是小國林立,而且還有政教之爭,而且也正處於天主教和東正教爭鬥的時期。
所以蒙古崛起的時代剛好是沒有強敵的時代。
另外一方面,蒙古人人口數量較少,但全族尚武,在那個時代整個蒙古族也是十分團結的,這一點對蒙古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成吉思汗整合了整個蒙古,這個驍勇善戰的民族才能征服那麼多的土地。
當然驍勇善戰的民族不少,為何偏偏蒙古帝國那麼出彩。原因有好幾個,首先蒙古人的本身就是全民皆兵,族中老弱負責後勤,而且戰爭動員能力極強,不僅如此,由於遊牧民族的特性,蒙古人戰爭動員的速度之快也是十分罕見的,一旦戰事發生,蒙古人甚至能後發先至,這個對於行軍作戰的重要性無需多言。
然後就是蒙古馬的問題,雖然蒙古馬爆發能力弱,但其負重和耐力都是十分優秀的,在一人三馬的情況下,蒙古軍隊很容易避開敵人的堅韌之處隨時襲擊敵人的薄弱點,不僅如此,即便敵人有足夠的騎兵的情況下,蒙古人依靠蒙古馬的耐力可以不斷地消耗敵人,用狗皮膏藥似的打法活活耗死敵人。
另一方面,蒙古軍隊十分重視情報,而且經常交好各地來往商人,乃至僱傭他們為自己刺探情報,這使得蒙古人掌握了進攻的主動權,結合其軍隊的特點更是將這優點放大許多。
蒙古人依靠這些優勢征服了無數土地,但也因為其不善於管理,內部不團結的因素,龐大的蒙古帝國在成吉思汗去世後不久就四分五裂了。
-
9 # 彼岸晴天hero
第一,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優勢盡顯,不論是中亞,還是東歐,都沒有如此強大的騎兵與之對抗。
第二,蒙古騎兵率先實現武器升級,使用火藥作為武器,在當時,沒見過火器的民族與國家,見到火器,無異於日本人見到原子彈爆炸,從心裡上喪失了抵抗的決心。
第三,蒙古後勤補給特殊,一路上全是平坦草原,帶著牛羊馬,類似於民族遷徙的方式,後勤補給充足,遊牧民族的攻擊方式,總是在區域性形成以多打少。
第四,從金國,西夏,擄掠來大量技術人才,包括鐵匠,強大的人才支撐也很重要。
第五,蒙古族馬上民族,善於征戰。
第六,成吉思汗個人能力突出,一輩子僅打輸過一場戰爭(十三翼之戰)。
種種綜合因素,鑄就了一個新興帝國。
-
10 # 不老的老法師
大一統唐後,中華再次進入長達300年的大分裂時代。北朝強強更替金滅遼,蒙滅金,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所以成吉思汗橫掃亞歐大陸並不讓人意外;反之南朝扭曲古典儒家思想搞起了三綱五常,漢家精英只知愚忠再無魏武唐宗者更替軟弱糜爛前朝以立新朝得以強盛,空餘忠義卻再無漢唐,終落得舉國陪葬趙家小兒。至此造反與勵志大一統只在屌絲與邊少,這才有中華最後三朝元明清,歷史總有脈絡可尋。
-
11 # 東亞第一噴王
用玄學來回答,蒙古軍隊之所以能橫掃歐亞,那是因為有“勢”,正所謂得勢不饒人就是這個“勢”。
這個“勢”很難把握住,可一旦把握住了那就是逆天般的存在。
是不是聽不懂?這麼說吧!二戰時期日本為何會成為東亞唯一一個強國?因為日本得到了這個“勢”。日俄戰爭,日本賭贏了,俄羅斯敗退,中日甲午戰爭,日本又賭贏了,隨之“勢”增強,一舉取代大清第一強國之位。
李鴻章錯就錯在沒能忍住,若能再忍幾年直接對日本宣戰,必能把日本所得之“勢”打壓下去,以保自身之“勢”不失。
鄧爺爺為何出兵越南也是這個原因,北韓戰爭,中國以人命逼退美國也得到過一“勢”。而離筍打贏越南戰爭同樣得到一“勢”,這個“勢”不是固定的,它會不斷增強,若不出兵,越南很可能會變成第二個日本,所以鄧爺爺義無反顧出兵越南,把越南所得之勢全部搶了過來。至此,中國攜兩戰大“勢”於四十年內崛起,而越南因“勢”被奪從此失去了變成第二個日本的機會。
前蘇聯打贏二戰,所得之“勢”何其龐大,鋼鐵洪流橫掃歐亞就是無敵的存在。可鄧爺爺出兵越南時候前蘇聯有了顧忌,沒敢對中國出兵,鄧爺爺賭贏了,前蘇聯二戰所得之“勢”十幾年內全部丟光,隨之宣佈解體。
蒙古能得橫掃歐亞無勢不可行,巔峰時期的蒙古積累之“勢”堪比整個龍頭,撕裂歐亞又有什麼困難呢?
其實蒙古的大勢全部得於東方,統一草原“勢”成型,滅亡大金“勢”隨之增強,滅亡西夏“勢”初步抬頭,稱霸中亞後“勢”徹底雄起,滅亡南宋“勢”達到巔峰。
可把“勢”看成“龍脈”,蒙古每滅亡一國就會整合吞併對方“龍脈”,“龍脈”成型繼續吞噬會產生變異,或者叫做“惡龍”。這時候的蒙古最應該做的不是繼續吞噬,應該停下腳步以消化為主,所謂貪多嚼不爛,吃的太多容易撐死。但蒙古沒有停下,也就是說“惡龍”已經紅眼了,失去了思考能力,龍爪、龍尾分離它都感覺不到痛楚。
大明軍是一隻吞噬其他義軍成長起來的小龍,北伐戰爭卻一舉脫掉了糊里糊塗的惡龍之首,沒有腦袋的龍首又如何能掌控自己的身體?隨後四分五裂被萬蛇吞噬,至此,蒙古帝國滅亡。
解釋的精彩就給我贊起來!蟹蟹!不爽的別罵,我家蓋房子缺個抬槓的,直接過來上班。
-
12 # 關東俠客
成吉思皇帝和他的子孫橫掃歐亞大陸,征服40個國家,720個民族,打敗了幾乎所有對手,建立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大蒙古帝國,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成吉思皇帝被譽為世界上最傑出軍事家和政治家,蒙古鐵騎的威名曾經讓歐洲大路瑟瑟發抖。蒙古人數量並不多,成吉思皇帝西征時最多時才二十萬人,為何蒙古騎兵戰鬥力是如此強悍呢?
成吉思皇帝統一草原後,按十進位制把蒙古騎兵組成95個千戶,每個千戶千人,戰役規模大時,十個千戶組成萬戶,由千戶統領。各千戶由諸王和勳貴統領。蒙古人生在馬背上精於騎射,是天才戰士,再加上嚴密組織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蒙古騎兵一個人備三匹馬,行軍迅速可日行八十里,二戰時德軍機械化部隊才有此速度,在千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蒙古馬矮小精悍,吃苦耐勞,善於長途奔襲。蒙古騎兵備有牛馬肉乾和奶粉營養豐富不依賴後勤,馬可就地進食,屬於無碳化無汙染行軍。蒙古通訊發“箭速傳騎”可迅速調集軍隊應付突發事件。蒙古軍隊打仗講究戰略戰術從不正面同敵人死打爛纏,在運動和撤退時用箭射殺敵人的意志再尋機突破。
成吉思皇帝吸收漢人工匠組建火炮部隊和攻城裝置,西征路上無堅不摧。蒙古軍隊屠城政策產生巨大威懾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讓許多國家喪失抵抗意志望風而降。再一個當時世界上沒有太強大的對手,成吉思皇帝打西夏彈丸之地,至死都沒有攻下。攻世仇金國用了24年,滅南宋用了40多年。西方一些國家更是不堪一擊。所以,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成吉思皇帝和他子孫的曠世偉業。
-
13 # 三上歷史
蒙古為什麼能橫掃歐亞?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呢?
有三個原因。
起因是大哥騰出了位置;實力是草原騎兵,所向無敵;而決定性的因素是成吉思汗活得足夠長。
一、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被大臣摁住打屁股的皇上。中國的北方歷來是草原遊牧民族的天下。從先秦時期,他們就和中原地區相愛相殺,並且一旦實力允許,就要南下牧馬。
到了宋朝的時候,先是契丹人,建立了強大的遼國。
後來,女真人又滅了遼國,建立了金。
女真人本來是在東北那旮旯打魚狩獵,日子過的很艱苦。
後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帶著一幫窮兄弟,起兵打天下,建立了金朝。
但還是很窮啊。
皇宮是籬笆牆,皇上皇后睡的是土炕,吃的是豬肉燉粉條。
但金太祖是要爭天下的人,爭天下就要打仗。所以他和大臣們,就立下一個誓約:
國庫裡的所有財務,只有打仗的時候才能用。平時任何人不能動用這些財物,不管是誰,只要動了都要杖責二十。
後來金太祖聯合宋朝滅了遼國,自己也去世了,他的弟弟完顏吳乞買即位,是為金太宗。
有一天,金太宗忍不住偷偷地從國庫裡拿了一點東西出來,自己揮霍了。
丞相清點國庫的時候,發現少了東西。
大家一查,是皇上乾的。
就毫不客氣的把他從龍椅上拽下來,“啪啪”打了20大板。
打完後,金太宗還不能發火。他勉強的坐回龍椅,喝了口酒,對跪在地上磕頭請罪的這幫人說:
愛卿們做的對,你們是國家棟梁之材,恕你無罪。
話是這樣說,但金太宗心裡肯定是很不爽的。
想,這幫大老粗太沒點規矩,沒點禮儀了。你看看人家中原那邊的宋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多好。
於是,金太宗決定漢化。
設立省部制,輕徭薄役獎勵農業生產,實行科舉制度,錄用漢人為官。
是一學一個療程。
後來,金朝的海陵王,更是把首都從東北的上京遷到了燕京,燕京就是今天的北京。
再後來,金朝居然開始修建長城。
這是徹底要做一個漢化的帝國。
想當初,遼朝就是因為漢化,對草原其他部落的控制變弱了,導致了女真人的崛起,建立了金朝。
現在金朝人,更是主動放棄了草原大哥的身份。
於是一個草原小弟蒙古,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二、蒙古的騎兵震鑠歐亞,所向無敵。我們來看一下在冷兵器時代,蒙古的騎兵有多麼的牛逼。
他們每一個兵,有18匹馬,一匹騎累了,就換別的騎,可以10天不停,不落地。馬餓了就低頭吃草,人困了就在馬背上睡覺。
而且遊牧民族他們不吃糧食,吃的是羊肉馬肉,所以他們的後勤補給都自己能跑。
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三、蒙古能橫掃歐亞的決定性原因是成吉思汗統治的時間長。歷史上,能征善戰的草原民族很多,怎麼只有蒙古建立了空前絕後的帝國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吉思汗本人在位的時間很長。為什麼在位的時間長這麼重要呢?
因為草原民族的權利和財富,不是靠繼承得來的,而是靠實力搶來的。
誰有實力?誰是老大。
而老大死了呢,接班人也不是老大能指定的。
大家要從老大的親屬中,選取最有能力的來當老大。
這就是世選制。
而這些兄弟子侄們,肯定都認為自己實力最強,誰也不服誰,於是一拍兩散,大家都各幹各的。
所以多數草原帝國對外擴張,往往只能維持一代人。
牛B的老大一死立馬分裂,再等著一個牛B的人出來,把大家再統一,這個牛B的人一死,立馬又分了。
所以草原帝國,能打多大,主要取決於大汗的壽命有多長,能統治多少年。
蒙古的疆域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打下的。他一死,他的那些子孫們立馬就分成了4個汗國。
以上三種說法,是不同學者的一家之言,我給羅列了一下。
還有學者說,蒙古之所以能崛起,幾乎統一亞洲大陸和歐洲,是因為,在這個時候中國和西方正好都衰弱了。
都說得有道理。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三個人,坐電梯從1樓做到了18了樓。
大家就問他們,你們是怎麼上來的呀?
一個人說我是做俯臥撐上來的。
還有一個說,我在電梯裡左蹦一下右蹦一下就上來了。
還有一個說,就站在那裡靜靜的祈禱,然後就上來了。
馬未都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道理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14 # 論史君
蒙古大軍的西征,從成吉思汗十四年(公元1219年)開始,到蒙哥汗九年(1259 年)征服阿拉伯各國,前後持續了40年。這期間蒙古大軍萬里長驅,席捲亞歐大陸,鐵蹄所至盡是蒙古天下。為什麼蒙古軍這麼熱衷於西征歐亞開拓邊疆呢?
蒙古軍第一次西征是元朝開國帝王成吉思汗的西征花花剌子模國的戰爭。當成吉思汗崛起於蒙古高原時,中亞的花剌子模國的摩柯未成為伊斯蘭教世界最強大的統治者。他妄圖東征中國,建立一個世界帝國,不料他的狂想還沒有付諸實施,就招來了殺身之禍。成吉思汗不能容忍摩柯末的驕橫,決意親自率軍西征,向花拉子模興師問罪。
為了確保西征的勝利,成吉思汗作了西征的總動員,分析了軍情形勢,擬定了戰略、策略。夏天剛到,成吉思汗舉行誓師大會。蒙古大軍兵分四路,入秋之後便展開了全面進攻,對花花剌子模形成包圍之勢。摩訶末在蒙古軍來到之前已逃走,成吉思汗派哲別、速不臺等率輕騎追襲摩訶末,摩訶末倉皇西走,逃到一個小島上,不久病死。
蒙古大軍乘勝攻佔了河中地區,進攻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遭到了摩詞末的兒子扎蘭丁的抵抗。蒙古大軍一度受挫,成吉思汗親自率軍支援,扎蘭丁聞訊後馬上棄城渡河逃入印度,其軍隊大部分被消滅。至此,西域各城大抵平定,成吉思汗東歸回到蒙古大草原,把他所征服的土地分封給他的四個兒子,這些封地被稱為四個汗國。
蒙古軍的第一次西征造就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軍,成吉思汗的子孫為了弘揚祖先的戰威,以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為統帥發動了第二次西征戰爭。太宗九年秋,拔都召集西征大會,決定進軍攻打俄羅斯。蒙古大軍首先攻佔了里亞佔公國,接著又攻佔了科洛姆納。太宗十年(1238年)春,蒙古軍攻陷了莫斯科城。到十二月,蒙古大軍佔領了俄羅斯的全部領土。
被擊敗的俄羅斯王公逃入匈牙利,這又為拔都入侵匈牙利製造了藉口。他留下部分兵力鎮守俄,然後率12萬大軍向匈牙利進發,於太宗十三年(1241 年)侵入歐洲腹地。
拔都為了一舉擊潰波蘭、波希米亞、日爾曼及匈牙利各國,作了周密的部署。蒙軍主力兵分三路侵人匈牙利:
一路大軍直趨波蘭,擊破波蘭、日爾曼、波希米亞,以阻止他們對匈牙利的援助,而後沿多瑙河與主力軍進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會合。
一路大軍為牽制東羅馬帝國可能對匈牙利的援助,先向匈牙利東南方推進,而後也奔赴布達佩斯。
拔都率主力軍則直接攻打布達佩斯。
西征大軍一切按計劃行動。攻打波蘭的蒙古大軍突擊波蘭,波蘭大軍潰逃。後遇到日爾曼、波蘭、波希米亞三國聯軍的抵抗.兩軍在格尼志城下大戰,聯軍全部覆沒。此後,轉向匈牙利與主力軍會合。拔都分兵兩路,進攻布達佩斯。蒙軍在布達佩斯城中幾乎殺死全體居民,而後焚城離去。此時,另一路蒙軍也完成了對匈牙利全境的佔領。次年四月,雄心勃勃的拔都準備在歐洲展開新的攻勢時,太宗駕崩的訊息傳來,拔都下令全軍東返。蒙古大軍的第二次西征遂告一段落。
蒙古憲宗蒙哥汗即位後,尊奉祖父成吉思汗的遺訓,開拓疆土,擴大疆域,因此決定讓其弟弟忽必烈進攻南宋、旭烈西征波斯。於是,蒙古開始了以旭烈兀為主帥的第三次大的西征行動。
自成吉思汗西征以來,蒙古大軍相繼征服了波斯的大部分地區,但在東部伊斯蘭世界中,還有兩個國家保持獨立:一是在裡海南部伊斯蘭教亦思馬因派建立的木刺夷國,立國於麥門底斯;另一個是建都巴格達的黑衣大食國。憲宗六年(1256年)年初,旭烈兀率軍渡過阿母河,六月便進入木刺夷境。先鋒部隊攻下數處堡寨
以後,木剌夷教主魯克奴丁遭其弟請降,自己避而不見。十一月旭烈親率大軍攻克麥門底斯,魯克奴丁投降。後來魯克奴丁入見蒙哥汗,蒙哥汗不接見他,並派人在其返回波斯途中把他處死。木剌夷滅亡。
滅木剌夷後,旭烈兀集結大軍在哈馬丹略事休整,做好進攻黑衣大食的準備。憲宗七年(1257年)九月,旭烈遣使赴巴格達,勸黑衣大食國王木思塔辛投降,遭到拒絕,旭烈兀馬上兵分三路攻向巴格達,對巴格達完成全圍。木思塔辛被迫投降,歷時 500多年的黑衣大食王朝滅亡。此後,旭烈兀又西行千里,進兵敘利亞。敘利亞各城多不戰而降,蒙古大軍攻佔了大馬士革。當旭烈元進至亞洲西南端欲進攻埃及時,得到蒙哥汗去世的訊息,除留部分兵駐守敘利亞外,旭烈兀率主力東歸。蒙古大軍的第三次西征結束。
蒙古統治者策劃和發起的這三次大規模的西征,蒙古大軍橫掃亞歐大陸。從軍事學角度考察,西征取得了成功,蒙古大軍的戰略戰術值得研究;從社會影響上看,給被入侵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和巨大的損失,也延緩了國內統一程序;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打破一些國家封鎖禁閉狀態的作用,開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進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但也無法彌補戰亂帶來的損失。
-
15 # 歷史神秘人
曾經的蒙古帝國之所以能夠橫掃歐亞大陸,除了自身的原因,還有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蒙古人單兵素質好,騎射的本領玩的很溜。蒙古族是個遊牧民族,不擅長生產生活中用品,養牛馬還可以。要生活,必須要柴米油鹽醬醋茶啊,蒙古人這些就不能生產,只能靠掠奪。要想強到更多的資源,自己強才行啊!蒙古人的騎射本領非常厲害,他們可以在馬背上三百六十度全方位進行射箭,可以騎著快馬行進中射箭,躲在馬肚子上射箭,彎著腰射箭,揹著身射箭等等,只要你想出來的花招,蒙古人都做的到,蒙古人御馬的技術就像老司機開車那樣熟練,因此蒙古人把騎射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生活上的壓力,自身本領的強大,是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的關鍵,畢竟人不行,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蒙古人的武器好,馬匹數量多有好,還有攻城的利器。蒙古人的兵器主要是弓箭,彎刀和匕首。蒙古人用的弓是複合弓,射的挺遠,有三百多米遠,穿透力也強,在近距離上能穿透普通的盔甲,蒙古人用的彎刀鋒利,適合在馬上快速砍劈。歐洲的很多小國家都是城堡結構,按道理來說,蒙古人騎兵的野戰能力強,對付城牆就沒轍了。好在蒙古人有個攻城的利器就是“回回炮”。回回炮其實是一種類似於投石機那樣的兵器,蒙古人的回回炮射程有兩百米,投出的武器能把地炸出個兩米深的洞,有這樣的利器,那些歐洲小國的城牆自然就像豆腐一樣土崩瓦解了,因此蒙古人能夠攻陷那些歐洲國家了。蒙古人用的馬雖然不是很高大,卻耐寒,耐力好,擅長長途跋涉,蒙古騎兵每次征戰都是每個人帶著兩三匹馬行走的,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馬匹短缺的現象了,沒有隨時補充,非常方便。剛好歐洲那邊又是寒帶季節,蒙古馬很適應這樣的氣候。因此蒙古騎兵能夠攻城略地,征服了大半個歐亞大陸。
第三點原因,就是蒙古人的戰術運用的不錯,對付敵人往往收到效果。那時的歐洲國家採用的戰術通常都是用重騎兵和步兵方陣正面對敵的戰術,蒙古人針對這樣的戰術採取靈活方式應對。先用騎兵和敵人的方陣對頂,然後用兩對輕騎兵對敵人兩翼進行快速攻擊遠射,這樣的戰術很好,敵方面對這樣的戰術往往措手不及,顧頭不顧尾,亂了方寸,自然就敗了。蒙古人就是憑藉著這樣的戰術橫掃歐亞大陸。
所謂來的激烈,去的也快,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統治不過百年就土崩瓦解了,這也許就是蒙古人懂得打仗,不懂的治理國家的原因吧!
回覆列表
第一,這是由社會生產力決定的。農業文明的國家基本是處於穩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沒有或者很少有對外侵略、掠奪的慾望,故而他的軍隊基本以步兵為主,缺乏進攻性。但蒙古人屬於遊牧民族,是生活在馬背上的國家,逐水草而居,天生具有“強盜”的屬性,所以就極具進攻性,這就為蒙古鐵騎橫掃農業文明提供了先天條件。
第二,蒙古鐵騎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蒙古人是生活在馬背上的名族,這就造就了蒙古人從小練就了一身精湛的馬上功夫,當整個民族都具有這種卓越的技術時,一旦用於進攻,其危險性猶如利劍出鞘,所向披靡。而且蒙古人具有嚴明的紀律,他是由成吉思汗建立,制定有嚴格的制度,並由他的繼承者很好的繼承了下來。
第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戰術。成吉思汗自從統一蒙古各部落後,就網路了一批傑出的人才,不管什麼民族,只有有真才實學就皆可為他所用。並且研究制定了詳細的對外擴張計劃,由近及遠、由若及強的戰略方向,從而一步步的進行對外擴張。而且在具體的戰役打響前,首先會對敵方進行詳盡情報刺探,這就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且會根據探得的情報,制定、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並付諸於行動。
第四,善於學習。如學習先進的軍事思想、軍事武器。成吉思汗本身就十分崇拜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長久的作戰中不斷的學習兵家思想,不斷應用先進的攻城武器,使得自身實力不斷的增強。如在對外作戰中,就特別擅長突襲、偷襲等戰術,再加之蒙古馬的氣力和耐力遠超其他馬匹,可日行120公里左右,途中也僅需要略作休息即可,這就使得蒙古騎兵如虎添翼,來去如風了。
所以說,蒙古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他就屬於時勢造英雄了,先天條件加後天努力造就了蒙古鐵騎的英勇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