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舒教育

    全面禁止補課恐怕是做不到的,任何時候,都會有補課現象,哪怕一對一的私底下補。

    減輕學生負擔與補不補課沒有必然的關聯,學生負擔也不是補不補課造成的。

    一份調查這樣顯示:55.34%的家長認為,孩子負擔重的原因是升學壓力大;32.58%的家長認為是學校教學效率不高;23.21%的家長認為是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21.82%的家長認為是培訓機構推波助瀾;還有12.7%的家長認為是學校課程設定不合理;10.18%的家長認為是線上教育產品選擇不合理、沒有很好地助力減負。

    從中可以看出,升學壓力是學生負擔的根本原因,而提高升學率造成的學校給學生的課業負擔遠遠超過校外培訓機構。

    學習壓力,是指人在學習活動中所承受的精神負擔,包括學生在就學過程中所承受的來自環境的各種緊張刺激,以及學生在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上的異常反應。

    華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翟小寧在新華網舉辦的第九屆教育論壇上說:“一方面學生普遍比較累,另一方面學習內容和質量有待提高,這就需要認真研究了,到底減什麼樣的負?”他認為:“其實,真正創造性的學習不是負擔,而是興趣盎然。只有重複的、機械化的知識灌輸才是負擔。一個人將來要能擔當大任,必須要有能力,必須要勤奮努力。我們要加大應該學的內容,比如創新課程,下決心減掉不應該的負擔。這樣才能既減負,又使學生學到有用的本領,成為創新人才。”

    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在參與過的一個調研種發現,98%的民辦培訓機構都涉及到文化課的培訓,使用的方法仍然是學校的方法,也就是在重複訓練。

    馬景林認為,“表面來看,在學校減負最有效果,比如控制難度、控制時間、控制量等等。但這樣的減負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學校減負之後,考試和學生知識水平之間的落差誰來解決?學校減負之後,擠出來的時間如果被其他培訓機構擠佔,減負何從談起?如果我們的減負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這樣的減負是不值得的”。

    河北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說,“在減負上,我覺得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主權。比如我們的自習實行雙軌制,學什麼學生自己說了算;作業也是雙軌制,霸王餐和自助餐結合。透過多種方式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額外任務負擔,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認為,“現在國外很多流行的、個性化的教育方法,中國校長也知道,但是我們不敢推行。不是校長們沒有情懷、沒有經驗,只是有時候我們不能全力以赴培養人才,因為我們的評價標準太單調了。”王殿軍直言不諱地說:“最終考的是6門課,充其量9門課。讓中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現在有幾個家長能容忍你乾的事跟考試沒有直接關係?你這樣做,家長會問,把孩子成績弄沒了,你負責嗎?”

    所以,要真正做到減輕學生的負擔,最根本的是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儘快改革,王殿軍校長說:“教育評價這個指揮棒不改,我們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養的事業當中,不能完全按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來教學生”。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未來社會對人才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資訊素養、數字素養、科技素養和創新素養等諸多方面,必須建立新的評價體系。“這樣我們才能構建真正成功的教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大化,為國家培養更多有用人才。”

    減負,其實可以做到的,就是減少重複性、機械性的知識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 2 # 學霸哥

    禁止補課、談減負,但是在競爭力越來越大的社會中,這一點是很難做到。華人的競爭意識是不會隨著:減負、禁止補課,這種措施而消退的。

    其實,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春節期間,疫情使各地推遲開學的時候,但是線上教育沒有停下,各個機構推出大量的免費課。【史上最長寒假】變成了【孩子家長最難過的寒假】。很多家長對於線上學習,不是很清楚,然後又不得不為了孩子的學習去學習怎樣操作,怎樣選擇網課。

    另一方面,對於孩子來說,本來是在家休息的時間,但是被網課打亂了節奏。最慌得就是初三和高三的學生,因為考試不會缺席,本來就緊張的時間,面對渲染的環境,反而更慌了。

    我相信對於這一點老師和同學都有相同的感受,以上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

  • 3 # 領航物理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禁止教師有償補課,不能減輕學生的負擔事實上,在出臺了這樣的措施之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學生的教育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課外輔導班成為熱門的現象。在教師可以進行有償補課的階段,很多進行有償補課的教師都是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並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選擇這樣的老師進行補課,也大多是成績處於下游的學生,想要透過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提高成績到一個較為滿意的程度。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其他現象,比如一些老師為了掙的更多的外快而不認真做好學校的教學工作,反而將重心放在私人有償補課上面

    在此本人並不樂觀,如果說學校和教師增加學生學業負擔有“唯分數論”評價的其功利性,但是現在中小學校和教師的評價已經不再唯分數了,作業佈置也少了,孩子更多的時間在校外了,但是升學考試“唯分數論”的土壤並沒有改變。家長主動送孩子進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則成為學業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不管是學校教學還是招生選拔,都是透過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的廣度和熟練度為依據。而在校外培訓機構超前學習、重複訓練確確實實能夠使得學生在這個教育體系中獲得“先發優勢”。尤其是深諳“應試教育”的80後家長們,更是積極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正是“應試教育”的這種特徵,引發了以校外培訓為陣地的“軍備競賽”,使得培訓費越來越高,家長負擔越來越大,學生學習越來越累。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翔翊超爸

    如果全面禁止補課會不會減輕學生的負擔呢?首先我個人不同意給孩子補課,但就這個問題,即使全面禁止補課,也未必能減輕學生的負擔。

    來自社會的壓力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已經形成了高速發展的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狀態。怎麼理解高質量?高質量,對未來的人才的定義已發生了變化,不是僅僅高學歷就能進入社會的上層,更明白的說,即使想拿高學歷,門檻也會提高了,沒那麼容易拿了。這就對學生們面臨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面臨更多的挑戰。如果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會感到迷茫,負擔會大大提升。

    或許有人會提出異議,如今個人IP的大力發展,這種大趨勢讓職業的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從大趨勢來看,即使個人IP,也需要學生有輸出的價值。其實在IP業,粗狂發展時代也會很快過去,未來的學生也必須有拿的出去的東西,而不僅僅是在攝像頭面前裝勇氣。

    來自父母的期盼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即使補課被禁止,但父母想讓孩子成才的痴心不改。父母會想辦法給孩子們加大學習力度,線下沒法補課,線上補課新渠道,也成為了新的形式。這種形式給了學生們負擔,一點沒有減少。只要父母的期盼不減少,學生的負擔不會減少。

    來自學生的心理負擔

    由於對於學生心理疏導的缺失,父母們忽略了心理教育,讓學生們在面臨壓力的時候缺乏正確的面對策略。心理負擔,是一個隱形的風險,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去年那個跳橋自殺的孩子,除了家長語言指責的問題,就是心理負擔的問題沒有得到好的引導。學生不僅僅是成績的過關,對於強大的內心的打造一樣至關重要。

    結語

    禁止補課的行動,是值得支援,但這不是最終方案,而是減輕學生負擔措施的一個部分。作為父母,作為老師,需要關注到孩子對於職業規劃,樹立志願,注重學生的心理的疏導,多少學習點心理學,會幫助自己的孩子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最重要的是,父母降低自己的期盼,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教育身上,轉化為放在個人成長教育上,父母好了,孩子們就好了;媽媽快樂,全家快樂!

  • 5 # 築夢驛站

    關於“如果全面禁止補課會不會減輕學生的負擔?”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會減輕學生的負擔,原因如下:

    首先要了解學生壓力的來源

    當前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於題海戰術的作業量、考試的分數、家長的盲目攀比以及升學就業等壓力。對於題海戰術,所有的家長學生都不陌生,希望透過大量刷題的方式方法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這大量的練習題、模擬考試等成為學生心目中一座無形的大山,有時甚至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關於分數,是許多平時學得不好的學生永遠的痛,“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所以說學生除了在平時努力學習,考前還要積極主動的臨陣磨槍,如果考試發揮的好算是越過一道坎兒,如果發揮“失常”的話,難免被老師、家長“輪番轟炸”,搞得“遍體鱗傷”。

    幾乎每位家長都心裡明白自己或許不是“學霸”,但卻執著於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學霸,每當聽到鄰居、同事、朋友的孩子取得什麼好的成績,心情馬上就變得不好了。家長往往糾纏於拿自己孩子的劣勢跟別人孩子的強項加以比較,這樣的盲目攀比更是在自己心目中“培養”更多的“別人家的孩子”,這種壓力又會很快的轉移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其次985、211在就業時的優勢讓學生“拼命”的學習

    目前高考是相對公平的選拔機制,只要透過學生努力學習就有可能步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學府,而企業招聘除了對看中應聘者的能力外,對第一學歷的要求也很苛刻,甚至“沒有985、211重點大學的文憑都沒有面試的機會”。這樣一來,高中學生每天面臨老師、家長的“思想動員戰”,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除了完成課內作業爭取高學歷,還要忙裡偷閒取得各種各樣的證書、獎項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自己就業加分。凡此種種,都是學生們“鴨梨山大”的體現。

    第三即使全面禁止補課,家長還會想盡一切辦法填充孩子的課餘時間

    七零後、八零後的孩子很少有補課的經歷,這跟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有直接的關係,當時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給孩子的壓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當今社會,知識改變命運的例項比比皆是,對於沒有關係、沒有實力的普通百姓而言,相對公平的高考無疑是最好的脫離現狀的途徑,往大里說甚至可以改變家庭、家族的命運。升學率的考核也會讓學校、老師對學生提出更多的要求,佈置更多的練習題、模擬試卷來填充孩子的“課餘時間”。

    綜上所述,即使全面禁止補課會不會減輕學生的負擔。

  • 6 # 金尚國典教育

    “全面禁止補課”對於減輕學生負擔,只能治標不治本

    應試教育只要還存在,全面禁止補課就很難落實,在怎樣的抵制,到最後,孩子成績下降了,家長們還是會把老師“請回來”給自己孩子補課。

    因為現行的應試教育制度,是90%家庭的孩子逆襲改變命運的機會,大部分家長眼睛裡只有孩子的成績,不會輕易放過任何提升孩子成績的機會。

    透過禁止補課為學生減負,只是一個表象問題

    學生壓力錯在補課?

    學生早戀是錯在言情小說?

    透過禁止補課為學生減負,只是一個表象問題

    事實上儘管禁止補課實現了,而其他教育環境都不變的情況下情況可能會更糟。

  • 7 # 山間清溪

    我是素質教育的倡導者,但我對當前減輕學生負擔的一些做法,一直保留意見。

    限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校、老師不再義務給孩子們補課。

    我們小時候上學,學校都有早自習、下午自習,有一段時間還上晚自習。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沒覺得辛苦,還覺得挺好的。大家整齊劃一、步調一致,學校給你提供了均等的學習平臺,就看你自己努不努力。

    經常會有老師放學後留學生補課。有的孩子是自願留下補課。對於自願留下了補課的,老師往往很高興,覺得這樣的孩子愛學習,很樂於幫助他們。這些孩子大都學習主動。比如我,就經常願意在學校做作業,有問題還可以問老師。參加學習競賽前還經常“開小灶”。也有強制性留下補課的孩子,大都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回家完不成,老師就留他們做完作業再回。懲罰性留下補課也是有的,比如學生寫字不認真,需要重寫;或錯別字太多,罰抄多少遍......

    自從限制了在校學習時間,學校不會再留下孩子上自習,老師們也不會再留下孩子補課。因為這是“違規”、“觸紅線”的事。再者,孩子們離校,老師們也可以安安靜靜備備課學習學習,何樂不為?

    可是,孩子們的負擔真的減輕了嗎?君不見校外機構遍地開花,校外培訓成了很大一項產業!

    規定在校學習時間,初衷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避免學校之間惡性競爭,每天加班加點,使孩子們幾乎沒有喘息時間。可是,這樣一來,更造成極大的不公平。

    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很少有校外機構可去,即使有,好多孩子也上不起。

    而城市地區分化也很嚴重。有錢的孩子可以一對一,中產階級家庭可以上優質學校,一般家庭的孩子可取之處託管班,那些家貧的孩子呢。

    好在自上而下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於是學校又開始“校內託管”探索。可是,對於一些偏遠地區孩子,晚了班車不等,家長來接不方便,所以也不可能選擇在校學習。

    更令人憂心的,是孩子動輒拿“負擔”跟家長跟老師論理。許多投訴是孩子自己乾的。特別是正處青春期逆反的一些自己不願意學習也不願意他人學習的孩子。

    若有人感興趣,可以去調查一下那些投訴的孩子。恐怕很多心存不端。

    還有一些孩子,他們總覺得學習的壓力是學校老師家長給的,稍微有點挫折承受不了就會把板子打到“負擔重”身上,很多孩子“學海無涯苦做舟”品質缺失。其實,學習的快樂,在於憑自己的執著又攻克一道難題的那份欣慰,在於“熟誦唐詩三百首”出口成章的愉悅,在於付出努力後覺得有所獲的成就感,絕不是在學生時代就放棄學習去做自以為喜歡的事。而我們總是吆喝“減負減負”,必然會使許多孩子誤入歧途。

    所以,負擔重與不重,不在於學校是否加班加點。負擔的來源,一方面是孩子們對學習壓力的心理承受力問題,一方面是當前人才觀和社會用人導向問題。有人說還有中高考壓力呀,可中高考的壓力,其實也是人才觀和社會用人導向帶來的。只要社會的“攀比心”不改,只要擇業“文憑是敲門磚”的現狀不改變,那麼不管學校怎麼推行素質教育,孩子們的壓力和負擔都不會減輕。

  • 8 # 管窺蒼穹

    即使是全面禁止補課,也不會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為什麼會這樣呢?

    學習是成長的需要,也是成才的需要,學習應該成為人一生的需求。

    我們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任何人不能剝奪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權力。

    國家頒佈了課程標準,專家根據課程標準編寫了教材。完成教材學習,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所有學生的責任。

    學生成長需要教育,學生成才需要教育,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更重要的是,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畢生追求。

    學生學習負擔在哪裡?怎樣減負?

    學生學習負擔重,一直是一個話題。到底負擔重在哪裡?一是學習時間長,二是學習內容多、難度大。

    2001年開展的新課程改革,專門針對學習內容 “偏、難、繁、舊”,提出改革要求。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方面,作出重要安排。

    此後,改革一直在進行,由“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的變化。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同時,高考、中考改革也進入實質操作階段。考試方式和錄取方式正在發生變化。這些措施都體現了減負的思想。

    但是,應有的學習負擔還是會有,也應該必須有。因為,社會需要掌握足夠知識和較強能力的勞動者。

    就是說,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把學習變得輕輕鬆鬆,那種刻苦學習精神,還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要減的“負”是什麼呢?是一遍又一遍的做卷子,是偏離課程標準的訓練,是家長讓學生參加的學不完的班,有的學生甚至沒有星期天,家長恨不得讓孩子文武全才,琴棋書畫萬能。明顯增加了學生負擔。

    全面認識課程改革,專注能力培養,適應考試改革。

    老師和家長要認清形勢,適應改革發展趨勢,在課堂教學上,提高有效性,在學生職業規劃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一味減負已經脫離實際,適應改革才是出路。

  • 9 # 四十知天命

    你要知道,學生的負擔來自哪裡,是補課?我覺得不是,主要還是攀比的風氣,如果這種風氣還在,沒了補課,還是會出現別的東西來代替,對症下藥才可以有效的治療疾病!

  • 10 # 我是中國人1975

    不會!!補課問題不在學校而在於評價體系和家長。在一個以分數高低論英雄評價體系下,分數高低決定人的命運,如何夢杜絕補課?這是根本問題!第二是家長問題,大家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你能補我更能拼,形成劇場效應,補和沒補結局是一樣的。第三是現在輔導機構為了私利,從中推波助瀾形成不良社會風氣。第四是個別老師利慾薰心造成的!前兩個是根本原因,後兩個原因只是利用前兩個因素為自己謀私利!!所以說前兩個問題不解決,孩子負擔會越來越重!總之從國家開始提減負以來,學生的學習負擔是越來越重!!!

  • 11 # 東海桃花島123

    不可能,只要教師的考評機制沒有改變,教育追求高考上線率就是唯一方法,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學生負擔過重,素質教育無法落實等等,必然而然。改革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前提是教育去行政化,揮刀自宮?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一切只是笑談……

  • 12 # 浩然居

    會,當然會。

    關鍵是:你有什麼辦法才能全面禁止?注意,是“全面禁止”!

    抓到了就槍斃?

  • 13 # 愛釣魚的數學教師

    不會,有中考高考管著,就註定不會輕鬆,中考高考有硬定的分數線,不上線終究是不行的。禁止補課我認為更加偏向整治教育的亂像,亂收費,亂不課,上課不講下課講等等一系列事件。

  • 14 # 歷史達人151

    補課:周瑜打黃蓋。家長應釜底抽薪。沒有市場,補課現象自然風光不再,偃旗息鼓!膽敢再補課者,一律開除教師隊伍。象抓反腐敗一樣抓教師問題,切忌雷聲大雨點小,雨過地皮溼現象再次出現,久拖不決。

  • 15 # 畫廊567

    笑話,簡直是笑話。有償補課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本原因?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是社會競爭。學生負擔過重有沒有解決方法?沒有!至少100年之內不會有!因此,那些把學生負擔過重歸結為有償補課,並要教師背鍋的人,是徹頭徹尾的毫無見識的愚蠢透頂的找不到北的野漢子。

  • 16 # 杏林金典

    學習,是學生的自由,是天然的。有條件的,找老師,也是正常的。有教,有學,就是上課。學校課堂之外,就是補課。競爭是客觀存在的,學習的差異也是天然的,所謂的補課根本就不能消滅。

  • 17 # 井岡山裡人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知道學生負擔過重是怎樣來的。我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裡,我的所見所想跳不出小縣城的侷限,以下純屬個人愚見:

    一、學生負擔重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的童年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的我們根本談不上什麼學業負擔,每天放學回家要做的是餵雞鴨、打豬草、煮飯吃等家務事,如今想起,那些家務也不比現在學生做家庭作業輕鬆,只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累。那個年代的人們,主攻的目標就是溫飽…人最底層的需求,底層需求沒解決,高層需求不產生。如今這個年代,溫飽問題早已解決,口袋有餘錢的人也不少,但又還沒到躺著就能不愁吃穿的時候。這個時期的人們,最想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讓口袋裡的餘錢不貶值、怎樣能錢滾錢?買房能賺錢,於是房價漲了;眼光稍遠的人們還發現,供小孩上好大學,比炒房更賺錢,於是大學多了、小孩學業負擔也重了。當然這觀點很有偏頗,大夥供小孩上好學校是想讓孩子過得更好才對,但我覺得本質還是一樣的,那就是投資,想有更好的收穫,當然這也無可厚非。

    二、學業負擔重與學生家長思想觀念沒及時更新有關係。造成學業負擔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也是因素之一。作為家長,當他們聽到“不是985、211學校畢業的考生請離開”時,誰都會想自己的小孩也應該考個985或211才行,於是進名校、擠重點班、找名師、進培訓班補課就成了理所當然。當然身邊也有個別家長說,人生短暫,又何必苦其心智、勞其肋骨呢,還不如壓制慾望提升幸福指數。我有個朋友,他就不送小孩進培訓班,也不強求小孩學習成績要達到什麼水平,他常帶小孩去爬山攝影,他更注重小孩做人做事的培養,他常跟人說,小孩學會了做人,還怕找不到一口飯吃。如果多數家長都像這位仁兄一樣,估計也沒學業負擔的問題了。

    三、題海戰術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直接原因。在中國,目前最受眾人認可的人才評價非高考莫屬了。高考拼的就是分數,多考一分幹掉千名毫不誇張。於是進名校、找名師、進重點班、報培訓班,又成了普通百姓的常規而有效的做法。名校、名師何以為名,重點班何以為重,在眾人的眼裡就看你那考了多少清華北大、考了多少985,歸根到底還是分數。要為眾考生提高分數,名師們各有高招,用得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仍是題海戰術。開始我對題海戰術也不理解,但伴隨自家小孩的成長,我似乎瞭解到,對於普通小孩,要提高分數,多做多練非常有效,這種有效來自兩方面,一是多練能形成習慣,找到感覺,能在考試中減少犯低階錯誤的機率。二是每份試卷的壓軸題是用於區分考生水平高低的,作為非天才考生,要在時間短、壓力大、平時沒做過類似題目的情況下做出來,幾乎不可能,為此,平時多做多練,說不定就能碰上類似的題目。這種大海撈針式的做題哪能負擔不重。

    綜上所述,全面禁止補課對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有幫助,但要真正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正如寶寶說的,學生減負,是整個社會的事。

  • 18 # 子非238

    因人而論咯,取消補課我認為是件好事。課外培訓機構現在出現了很多,消費者其實不是我們的小花朵,而是家長們。這個是個怪圈,學習差的也補,學習好的也補,為啥?從眾心裡,怕落後。其實現在的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足夠學生消化了,晚上還要補課有必要嗎。真正把老師講的認真聽做,完全沒有必要去補課啊。當然面臨考試前可以去集訓是可以的,平時沒有必要了,費錢費力。

  • 19 # 韋爾伯

    學校如果不補課,會大幅度增加孩子負擔同時也會大幅度增加家長的經濟和時間負擔,原因不多說。所以嚴重支援學校補課!!!說明一下,這個不是反話正說。

  • 20 # 使用者赤腳的人

    只要全面禁止學生補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是毋庸置疑的,更有益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我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補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印度和美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