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民兵

    今年3月17日,任正非與華為中央軟體院的專家進行了交流,談到AI創業公司的前景,他並不看好:“兩三年前,我們就判斷大量的AI創業公司會大規模死掉,因為AI最基礎的晶片和軟體平臺,一定是大公司的生意,創業公司難有生存空間。”寒武紀是國內AI晶片領域的獨角獸,成立三年來一直在虧損,根據我的觀察,目前擺在它面前的有兩大難題和一個機遇。

    難題一:AI晶片投入大,產出小

    寒武紀是典型的高科技企業,研發內容是科技領域的高精尖AI+晶片,所以從創立以來,一直在燒錢,2017年-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986.19萬元、24011.18萬元和54304.54萬元,業務收入為784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3.8億元、-4104萬元和-11.79億元,也就是說研發投入一直是超過主營業務收入的,但是一直在虧錢。

    從18年的虧損四千萬到19年虧損接近12個億,除了研發投入增加以外,主要還是因為遲遲打不開銷售市場,目前AI還處於萌芽階段,沒有大規模的商用普及,所以寒武紀短期內很難有大的訂單。從創立至今,主要的兩塊收入是2017、2018年為華為麒麟970和麒麟980提供AI處理器,以及為浪潮、聯想的伺服器提供思元系列雲端智慧加速卡。華為選擇寒武紀也是權宜之計,畢竟旗下有超強研發實力的海思,況且寒武紀的AI能力相對較窄,無法滿足華為多領域的AI技術需求,因此合作了兩年之後就分道揚鑣了。

    難題二:研發能力和資金競爭不過科技巨頭

    任正非關於AI晶片創業公司的說法正中命門,晶片,特別是AI晶片,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融入到生態裡面去才會發揮其真正價值。蘋果就是最好的例子,透過A系列晶片和iOS系統的打磨配合,成功掠取了手機市場超過7成的利潤。華為也是一樣,海思做了十年備胎,也燒了十年的錢,但是這些錢不是白燒的,它幫助海思構建出了晶片設計、SDK、多媒體軟體等一整套的東西。

    所以,對於寒武紀來說,如果想成長為科技巨頭,那麼一定要構建自己的AI生態,自己開發應用來催熟AI晶片,但是在這方面,寒武紀顯得太薄弱,無論是研發實力、業務場景、平臺和生態構建能力都無法與英特爾、蘋果、海思來匹敵,後者都是要錢有錢、要平臺有平臺,可以快速催熟晶片並佔領市場。

    一個機遇:科創板上市

    不過寒武紀有個好的機遇,那就是上市融資。3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寒武紀正式叩響科創板大門。科創板是中國證券市場專門針對獨角獸類的企業提供融資的平臺,與A股不同,科創板不考核企業的盈利能力,主要評估其市場潛力,雖然寒武紀並不缺錢,但是科創板上市將大大提升公司的融資能力。

    同時,寒武紀的資本方有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中科院等,全部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頭部組織,後續不排除阿里和科大訊飛會繼續技術入股,與寒武紀的AI能力有機結合,從而在智慧雲計算、智慧語音等領域引領行業新的浪潮。

    綜上,寒武紀作為領先的AI晶片創業公司,在AI細分領域有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受困於目前AI晶片市場體量不大、研發能力與科技巨頭存在較大差距,短期內很難有大的作為,不過如果能持續深耕神經網路、雲端智慧加速卡等細分領域,寒武紀還是有突圍可能的。

  • 2 # 楪e祈

    晶片半導體沒錢玩不起,好好研究下cpu和gpu,最基礎的兩個都還沒什麼突破。國內有財力技術的就阿里和海思前景比較好

  • 3 # lihhsd

    先說國外那些目光短淺的公司,他們太不愛國了。

    第一個就是intel,這麼多年了也不加大經營範圍,讓國外企業白白佔領國內市場,典型的骨頭軟,有了CPU、GUP就不思進取,為什麼造計算機整機?對外只賣低端CPU,自己賣高階的全世界的計算機都是自己的。

    第二個就是高通,上臺一堆無能的領導人,做來做去,只剩手機晶片了!他們是否和國外有勾結?只甘心做一個底層供應商,可以做手機賣啊,那麼多錢,可以形成全套的產業鏈,打倒那些外國公司,自己國家的錢自己掙。

    第三個就是微軟,成名多年,還是那些產品,既然作業系統有優勢,那就可以做其它行業啊,什麼erp,控制系統等。

    還有更多的公司在資敵,為了一點錢就將業務包給別人,就像波音,中國製造的部件越來越多,明知道中國必有一戰,還將部件給中國,要是裡面安裝了間諜裝置怎麼辦!

    還是我們偉大,只做一個細分領域的讓大家看不起,要造就造全套裝置,不然就不製造了,寒武紀生產晶片那可不行,所有廠家都要生產,否則就是賣國行為,小米、小O、魅族等都要生產自己的晶片!弱弱的問用華為的行嗎?當然不行,華為不賣!

    可以看到我們的企業,在細分領域領先的很少見,只做細分會讓人鄙視,是沒有骨氣的表現,但德國則有無數細分領域領先的企業,但他們都是不愛國的。

    在我看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範圍,我們不需要有N家制造手機cpu的企業,有一家就足夠了,如華為製造,其它廠家只需要購買華為的就可以了。

    再看成本投入小的作業系統,國內有N家,但全體佔有率都不一定超過Ubuntu。

    寒武紀是一家優秀的企業,但在些的企業都會自己生產晶片,小些的企業用進口的,只能掙點名聲。

  • 4 # Lscssh科技官

    很多人都認為寒武紀虧損11.79億元,但事實上這只是很對人對財報的誤讀,或者說不理解財報上一些資料的真正含義,如果你真的會看就會發現寒武紀的實際虧損並非很大,而這種虧損額對他的未來發展影響也不會太大。

    1、探究一下寒武紀的真實虧損額度

    在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淨利潤一欄現實為虧損11.79億,但其實真正表示寒武紀的虧損的其實是淨利潤之後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一項,這個才是寒武紀真正經營活動時產生的淨利潤,這個數字按照財報中的來看就是3.76億,而2018年和2017年這連個數字分佈為1.7億和2.8千萬,三年合計也就虧損個數字為5.75億,這個數字和網際網路廠商的燒錢規模來說可是要小得多。

    那有人要問11.79億-3.76億後剩下的那部分錢哪裡去了?這些錢自然去去了股東這裡了,也就是作為股權激勵來處理了,而實際上對企業來說並不需要真正的支付這筆資金。

    2、寒武紀面臨的困境

    雖然從實際虧損額來說寒武紀並不大,畢竟還是一家創業公司成立沒多久,這點虧損實在算不上多,但是從財報中我們的確也可能看出當前的寒武紀面臨著一些困境。

    從此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出目前寒武紀AI晶片的應用面還是不夠廣泛,現階段完全是靠政府專案以及自身的關聯企業(公司B應為聯想,而聯想是寒武紀股東)來支撐,未來需要積極拓展市場才可能更好的發展下去。

    3、AI智慧晶片領域前景看好

    寒武紀現有業務還未進入國際市場,主要營收也來自於中國市場,未來如果想要成長為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就必須走向全球進軍海外。

    而從全球範圍來說,AI智慧晶片的市場很大,這些年各半導體領域的大公司都在加大對AI的研發投入,可見未來這方面將展開新的競爭。國內需要類似寒武紀這樣的公司追趕和緊跟世界潮流,尤其是在這些新興領域,大家還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線上。

    因此,個人希望寒武紀能儘快在國內站穩腳步,然後向全球範圍內突進。

    綜合來說我們需要寒武紀這樣的創業公司,尤其是當下中國正在向智慧製造2025進發,同時國內半導體領域也到了需要向上突破的境地,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只能繼續被美國剝削。

  • 5 # 無槳漁舟

    邏輯錯誤,華為手機NPU又沒外賣,何來變競爭對手?

    只是980要用雙NPu提升時就知道寒武紀停滯不前了,沒有跟上客戶要求被棄用而已。

  • 6 # IT小眾

    作為全球智慧晶片領域的先行者,專注在AI核心處理器晶片技術研發和創新。僅僅成立4年,寒武紀在國內雲、邊、端多領域嶄露頭角,甚至還被視為“中國芯”的希望。

    大客戶“分道揚鑣”,寒武紀何以擺脫影響?

    或許許多人或多或少是因為華為而更熟知寒武紀的,因為海思麒麟970和麒麟980晶片均採用寒武紀的NPU(神經網路單元),而華為多款旗艦手機(Mate10、P20、Mate20等)均配備上述兩種晶片。

    而不僅於此,除華為海思,紫光展銳、晨星/星宸半導體等…都是寒武紀的客戶,且是大客戶。但華為在麒麟810開始,便用上了自家的自研達芬奇架構的手機AI晶片。至此華為與寒武紀“分道揚鑣”,業務“重疊”也成了主要的競爭對手。

    寒武紀“大客戶”集中度高,依賴程度嚴重。華為自研AI晶片,阿里收購中天微,百度自研DuerOS智慧晶片…當華為海思及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日漸進入市場,如果寒武紀公司不能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將可能面臨主要產品銷售不及預期、產品毛利率下滑等不利情況。

    “成也AI,敗也AI”

    晶片行業不斷湧入更多的競爭者,競爭進一步白熱化。這無疑是AI智慧領域大好前景的象徵,也是人工智慧晶片產業的發展思路。

    資料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寒武紀分別確認了研發費用2,986.19 萬元、24,011.18萬元和54,304.54萬元,相對地,這三年的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02.52萬元和44,393.85萬元。寒武紀自2016年成立以來,每年研發費用佔營收的百分比都超過了100%。

    寒武紀是國內名副其實的AI晶片獨角獸,因為其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處理器晶片。方向本無問題,只是在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公司研發支出比例過大,也令寒武紀虧損不已。乃至於未來一定時間內仍無法盈利,甚至虧損持續擴大。

    商業化落地難,衝刺科創版只是“新”開始。

    “我們只是進入上市輔導階段,離上市還有很長距離。就算上市了,要成為偉大的公司還有遠大的征途。”陳天石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寒武紀背靠“大山”,但僅僅靠政策推動是不能長久的,晶片公司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實力。這是寒武紀目前的真實寫照。

    鉅虧之下,上市或是寒武紀尋求更多資金支援發展的最佳選擇?但對於寒武紀來說,上市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技術研發困境、商業場景落地、“大客戶”依賴、新客戶業務拓展…等難題仍是寒武紀亟待衝破的阻礙。

  • 7 # Geek視界

        華為本身處理技術的方式,從來都是“合作=>自研=>自主”,暫且不評論這事的好壞,對於合作公司來說,還是比較受傷的。寒武紀晶片,主要向AI的通用方向發展,未來想象空間很大,然而落地難,如果沒有建立其一個很好的上下游關係,這事就比較難了。

        寒武紀虧損超11億

        2017年~2019年三年時間裡,寒武紀營收共計5.68億,99%的客戶來自於國內。目前,寒武紀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去年虧損了11.79億。

        從營收情況來看,2017年、2018年超過90%的收入來自於那家並不神秘的“A公司”,2019年“A公司”用了自研的達芬奇架構NPU,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於珠海橫琴管委會。

        寒武紀的創始人陳天石

        提到寒武紀,不得不說創始人“陳天石”,有著少年天才的光環。

        陳天石出生於1985年,16歲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後來進入了享有“中國計算機事業搖籃”的中科院計算所。31歲,研發成功了首款人工智慧晶片。

        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由陳天石、中科算院共同出資成立。寒武紀上市之前,經過了多輪融資,不乏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重量級企業。

        研發超營收

        作為科技企業,寒武紀常年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2017年、2018年、2019年研發費率分別是380%、205%、122%。持續的高投入,取得了較好的研發回報,獲得境內外專利65項,PCT專利申請120項,正在申請的專利1474項。

        總之,在5G時代,寒武紀的AI晶片核心技術,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且寒武紀在深度學習處理器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產品覆蓋了終端、雲端、定製IP、定製解決方案,從硬體到軟體,再到指令集擁有完整的生態體系。

  • 8 # LeoGo科技

    你應該非常清楚,在之前寒武紀是華為麒麟處理器中不可或缺的NPU。然而,麒麟810處理器的達芬奇NPU的出現,讓我們對於放棄使用寒武紀非常的納悶。可是,看到了達芬奇的表現以後,突然覺得這種換NPU,似乎也能夠說的通。

    達芬奇NPU的來源。它是華為的自研的NPU,這可能更有利於NPU的發展,特別是華為在未來的處理器的綜合研發中,華為用了更大的佈局。達芬奇NPU的能力,達芬奇NPU實在了傳統的ARM核+AI加速器的模式,並且通過當AI加速器算是達芬奇NPU的核心:把MAC按照不同的計算組成不同的方式,在經過進行人工智慧運算時按照cube三維立方模式組織的MAC群進行更好的運算。它的特點是,達芬奇魔方,實用張量化立體運算單元,單位晶元面積,支援數量多達240+運算元, FP16 精度,INT8量化精度業界領先。

    在3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寒武紀在2017-2019年累計虧損約16億元。而華為不使用寒武紀,確實會影響它的估值。

    但是,作為AI技術的大拿企業,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紀現在獲得授權的專利共計65項,其中境內專利共計50項,境外專利共計15項。因此,寒武紀的未來我並不認為因為華為不使用而沒有優勢,況且在其他方面,寒武紀和華為應該還有合作。

  • 9 # 帆辰科技

    高科技領域的AI人工智慧晶片-寒武紀

    先來和大家一起來說道一下寒武紀公司的基本資訊,說起寒武紀公司,那麼就少不了其創始人陳天石,也是一個屬於天才少年的人,在20016年的時候,創立寒武紀公司,那麼寓意著人工智慧將會大爆發的時代。

    而且寒武紀公司的成立也是在某一些的方面彌補國內晶片尤其是AI智慧晶片領域的空白,所以這方面也是具有很大的意義,在人工智慧爆發的今天,寒武紀的訂單還是非常不錯的,當年成立就能夠拿到將近上億元的訂單。

    不過真正讓寒武紀聲名大噪的還是華為在麒麟970處理器、麒麟980處理器上面搭載使用寒武紀人工智慧晶片之後,讓廣大的使用者都開始慢慢的瞭解這個高科技AI晶片公司,但是華為這家企業註定是核心技術需要自己來研發的,所以經過兩年的短暫合作之後,華為就和寒武紀開始分道揚鑣了。

    華為和寒武紀分道揚鑣的原因

    其實華為和寒武紀的合作與分道揚鑣都是處於意料之中的事情,當初華為研發的麒麟處理器本質的意圖就是不想在核心的處理器方面受制於人,那麼在麒麟處理器還沒有完全的研發出來AI功能的時候,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可以說是互利共贏的局面。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處理器也完全能夠承擔起智慧晶片的作用,那麼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就無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分道揚鑣也只是遲早的問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華為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策略,當時全球的智慧手機已經是競爭非常之激烈,那麼華為為了能夠搶奪首款搭載智慧晶片的頭銜,與寒武紀的合作可以說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華為一直都是沒有放棄使用自家自主研發的處理器,直到在麒麟990處理器上面研發出來自家的達芬奇架構。

    寒武紀在缺失掉華為這個大客戶之後,其還能否估值達到200億

    華為的缺失對於寒武紀來說,還是打擊非常大的,已經嚴重的影響到寒武紀的市場估值了,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面,寒武紀的虧損累計達到16億的級別,可以說這樣的虧損寒武紀確實是無法承擔的事情。

    而且寒武紀的研發也是屬於一個燒錢的行業,每年的寒武紀公司在晶片研發的投入方面已經連續超過營收,可以說收入與盈利是極不成正比。那麼從這裡也是能夠看出來,寒武紀的研發是非常之高的,而前期寒武紀又沒有將自身的市場給開啟,所以在流失掉華為這個大客戶之後,寒武紀的路確實不好走。

    最後,對於說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是處於為自己爭取研發晶片的時間,而當華為麒麟處理器的AI功能研發出來之後,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也可以說走到盡頭,至於說流失掉華為這個大客戶之後,寒武紀的估值確實會有所下降,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推薦幾款黑色顏值高的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