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5
回覆列表
  • 1 # 螞蟻傳統文化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文豪,他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詩句。蘇東坡不僅是個才華橫溢的人,生活中的他,其實也很有趣。蘇東坡和佛印之間的故事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兩個人相愛相殺,留下了很多值得人們茶餘飯後去談論的典故。

      佛印是宋朝的和尚,也是個才富五車的人。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三歲的時候就能夠背誦《論語》,五歲的時候就能夠隨口背誦近三千首的詩作,等再大一點,四書五經也不在話下。

      從中能夠看得出來佛印也是個神童。佛印跟蘇東坡認識,兩個人的關係,有點像那種相愛相殺的損友。因為兩個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也經常寄託於詩作之中。

      有一天,蘇東坡跟佛印閒來無聊,到外面散步。在河邊,他們看到了有個狗在啃骨頭,蘇東坡腦子裡靈光一現,他就脫口而出,說了這麼一句即興詩,“狗啃河上(和尚)骨”。蘇東坡這麼說,很明顯是想要埋汰佛印。

      而佛印大概也是習慣了蘇東坡時不時的捉弄,他聽聞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做了件讓蘇東坡也很沒面子的事情。他在一把紙扇上寫了蘇東坡的一句詩作,隨後將紙扇扔到了河水裡面。然後,佛印從容不迫地說,“水漂東坡詩(屍)”。佛印這句詩,不僅很巧妙的跟蘇東坡的那句詩對上了,而且也趁機損了蘇東坡。

      這場暗中的較量,蘇東坡沒有佔到上風,他心中自然是不甘的。於是,有一天他因為心情不好,便問佛印,他現在像什麼。佛印安慰他,說他像佛。蘇東坡聽完這話,鬼點子又湧出來了。他緊接著回答佛印,說他看佛印像糞。原以為這下佛印總該生氣了吧,可是,佛印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是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之後蘇東坡回到家裡,把這事跟蘇小妹說了,蘇小妹聽完,竟嘲笑蘇東坡。她說,正是因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才會看你像佛,但是你看他像糞,豈不是證明了你心中有糞?

  • 2 # 鍋小震

    蘇軾不僅是“千古第一才子”,他的機智與灑脫也是無人能及的。蘇東坡雅量高致、涉獵廣泛,各行各業、各個地方的朋友他都有,可謂是走到哪裡紅遍哪裡。

    蘇東坡就有一個很要好的佛教朋友,得道高僧,在中學課本里面我們學過,他的名字叫——佛印。

    蘇東坡和佛印的關係可謂非同一般,從他們的鬥智玩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對無話不說、心存坦蕩的夥伴。

    1、“禿驢何在?東坡吃草。”

    蘇東坡去找佛印,進門就大喊:“禿驢(佛印)何在?”結果佛印的一個小和尚直接把蘇東坡虐了,他回答:“(在)東坡吃草。”

    2、“水流東坡詩!狗啃河上骨!”

    蘇東坡、佛印遊瘦西湖,佛印將寫有蘇東坡詩的扇子扔入湖中,並吟道:“水流東坡詩(屍)!”

    蘇東坡略微一愣,馬上指著岸邊一條正在啃骨頭的狗回擊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3、“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蘇東坡調侃佛印:你看我像什麼?

    佛印老實,回答說: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早就想好了答案,又問佛印:你知道在我眼裡,你像什麼嗎?

    蘇東坡緊接著說:像一堆牛糞(佛印很胖)。

    佛印笑而不答。蘇東坡回家向妹妹蘇小妹炫耀,結果反被妹妹笑話了,蘇小妹說:“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人家看到的都是佛,而你看到的卻是牛糞,到底誰贏了?”蘇東坡頓時尷尬萬分。

    4、“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

    佛印在家吃魚,蘇東坡突然到訪,佛印急忙將魚藏到罄裡,蘇東坡聞到魚香,也不明說,直接問佛印“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一句是什麼?

    佛印回答“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這才說:既然“積善人家慶(罄)有餘(魚)”為什麼不拿出來共享呢?說得佛印羞愧滿面。

    5、吃“半魯”

    蘇東坡請佛印吃魚,卻說成吃“半魯”(魯上半部為魚),弄得佛印半天沒反應過來;

    第二天,佛印也說請蘇東坡吃“半魯”,結果讓蘇東坡在院子裡曬了半天太陽,他說的“半魯”原來是“魯”字的下半部。

    6、“蘇”字得魚

    這回是蘇東坡吃魚,佛印到訪,蘇東坡將魚藏在書架上。佛印問蘇東坡“蘇”字該怎麼寫?蘇東坡按實說。

    佛印問能否將草頭下面的魚移動位置呢?蘇東坡說不能。佛印便說那為什麼你要將魚放到書架上呢?蘇東坡只有將魚拿出。

  • 3 # 史無止境

    有一次,佛印禪師和蘇軾在打坐,結果坐著坐著,蘇軾就問,他說你看看我這個樣子像什麼?佛印禪師一看就說,我看你這個樣子很莊嚴,就像一尊佛一樣。蘇軾聽了就很高興。結果過了一會兒,佛印禪師就故意問蘇東坡,他說你看看我這個樣子像什麼?蘇軾一看,佛印笑嘻嘻的,袈裟還婆娑在地,於是他很不客氣地說,我看你這個樣子,簡直就像一堆牛糞。這個禪師聽了之後,也微笑了一下,沒有作聲。

    結果經歷了這件事之後,蘇東坡特別高興,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裡,和他的妹妹蘇小妹分享。他說,妳看平時我和禪師在一起都說不過他,都讓他佔便宜,但是今天我贏了,我佔了便宜。蘇小妹就問,她說佛印禪師那麼有智慧,你佔了什麼便宜,說出來我聽聽。蘇東坡就說,妳看我們倆今天打坐,我問他我像什麼,他告訴我,我很莊嚴,簡直就像一尊佛;而他問我他像什麼,我告訴他,簡直就像一堆牛糞。這不是我莊嚴,而他不莊嚴嗎?蘇小妹聽了之後就笑了,她說,哥哥,哥哥,你這一次又輸了。為什麼輸了?因為佛印禪師他的心地清淨、慈悲,他的心中有佛,他看誰都是一尊佛;而你呢?你的心地骯髒,把那麼慈悲、清淨的禪師都看成是一堆牛糞了,這恰恰說明了你的心地太骯髒了。蘇東坡聽了之後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境界還是差得太遠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看別人的行為,都是以自己的有色眼鏡去看的。當我們戴上了一個黃色的鏡片,我們看這個世界的人、事、物都是黃色的;我們戴上一個黑色的墨鏡,我們看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全都是黑色的。所以關鍵就在於我們自己這個心,是不是刻薄,還是很平和。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境界問題,佛印從佛學角度講,出發點就佔了優勢,東坡詼諧落了下層。你眼中有罪惡,說明你關注罪惡。你眼中有美好,說明你關注美好。發現別人的缺點,只能說明那個缺點在你身上產生過影響,或曾經屬於你,或你被那個缺點傷害過。

  • 4 # 翻倍小螞蟻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故事很多,剛才看大家的幾個回答很接近,我這裡說幾個出自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的故事,應該正史一點,就不是民間傳說了。

    裡面的兩個故事其實都蠻有哲理的。

    一,求人不如求己。蘇東坡和佛印去一座寺院遊玩。在前殿,他們看見兩個面貌猙獰可怕的巨大金剛像——一般認為能伏怪降魔,放在門口當然是把守大門的。

    蘇東坡問:“這兩尊佛,哪一個重要?”

    佛印回答:“當然是拳頭大的那個。”

    到了內殿,他倆看見觀音像,手持一串念珠。

    蘇東坡問:“觀音自己是佛,還數手裡那些念珠何用?”

    佛印回答:“呃,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樣禱告求佛呀。”

    蘇東坡又問:“她向誰禱告?”

    “向她自己禱告。”

    東坡又問:“這是何故?她是觀音菩薩,為什麼向自己禱告?”

    佛印說:“你知道,求人難,求人不如求己呀!”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觀音菩薩 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應該是出自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

    接下來的一段,是用來說明蘇東坡先生的慈悲胸懷的。

    他倆又看見佛桌上有一本禱告用的佛經。蘇東坡看見有一條禱告文句:“咒咀諸毒藥,願借觀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斃。”

    蘇東坡說:“這荒唐!佛心慈悲,怎肯移害某甲之心去害某乙,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

    他請準改正此一禱告文句,提筆刪改如下:“咒咀諸毒藥,願借觀音力。害人與對方,兩家都無事。”

    二,僧對鳥。

    “鳥”這個字有一個意思,在中國俚語中頗為不雅。蘇東坡想用此一字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例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

    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二人遂相視而笑。

    在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裡,佛印鬥智總是勝過了蘇東坡,其實有點可疑,因為蘇東坡這麼聰明,除非這些故事是佛印他自己編的。

    話說,佛印出家和蘇東坡有關聯,因為佛印家裡很富有,他也沒有打算出家為僧的。在宋朝皇帝對佛教徒賜予接見的時候,蘇東坡把佛印推薦上去,而佛印在皇帝面前就說自己對佛教有多麼多麼虔誠的信仰。皇帝看好佛印,就說佛印若肯出家為僧,就賜他一個度牒。佛印當時進退兩難,只好答應出家。其實,他的生活與和尚出家苦修的生活相去甚遠,比如在黃州,他乘騾出行,後面有一隊僕從侍候。

  • 5 # 飛哥說史

    宋代名士蘇軾與得道高僧佛印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吟詩作畫。

    有一天,兩個人又一起打坐。蘇軾笑咪咪對佛印說;你看看我現在這個樣子像什麼?佛印爽快的說;我看你像一座佛像。蘇軾聽後開心的大笑,隨後說那你知道我看你像什麼嗎?佛印問你看我像什麼?蘇軾回答說我看你坐在地下好像一灘屎。佛印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並不在意什麼。

    蘇軾的妹妹得知這件事後笑著對蘇軾說,人心裡想什麼眼裡就會見到什麼。蘇軾聽後很是信服急忙點頭妹妹說得甚是有理。正如網際網路高速發達的現代,對網路的爭議也是見心見性。對微信使用者間對發不發朋友圈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見智,其實這所有的看法都出於你的心,這與發與不發沒多大關係。凡事拋開事物的表象看事物的內在,能夠時常觀心內省的人很可貴。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為生活 ,為責任 ,為夢想,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軌道上,似陀螺一樣旋轉著。以至於我們沒有時間停下我們奔跑疲憊的腳步,安靜下來,重新迴歸到光陰的源頭。靜下心來觀觀自己的內心。同時也給自己的心靈洗洗澡,更要問問自己的心真正需要些什麼。滋養我們的心總比花高價買一些效果並沒有多大效果的化妝品更划算些。用真 善 美來孕育自己高傲的風骨,獨立行走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有別與這個世界的汙濁,清清爽爽的度光陰。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雖然已經久遠,但是這故事帶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永遠的。擁有一顆Sunny般純淨的內心,永遠會是我們今世的一筆寶貴無形的財富,這財富是任何人奪不去的。它會伴隨我們人生的使末,不曾背叛不曾離去。

  • 6 # 史海探密

    關於牛糞的故事有古書記載。

    明代徐長孺所著《東坡禪喜集·佛印問答第九》中的《馬上談》,原文為:蘇東坡與佛印出城遊行。佛印謂坡曰:“爾在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爾穿一領玉袈裟,在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印雲:“我口出佛,爾口出屎。”隨從人呵呵大笑。

    關於蘇軾和佛印逛寺廟的故事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描述如下: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去遊一座寺院,進了前殿,他倆看見兩個面貌猙獰可怕的巨大金剛像——一般認為能伏怪降魔,放在門口當然是把守大門的。

    蘇東坡問:“這兩尊佛,哪一個重要?”

    佛印回答:“當然是拳頭大的那個。”

    到了內殿,他倆看見觀音像,手持一串念珠。

    蘇東坡問:“觀音自己是佛,還數手裡那些念珠何用?”

    佛印回答:“噢,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樣禱告求佛呀。”

    蘇東坡又問:“她向誰禱告?”

    “向她自己禱告。”

    東坡又問:“這是何故?她是觀音菩薩,為什麼向自己禱告?”

    佛印說:“你知道,求人難,求人不如求己呀!”

    關於鳥的故事

    《蘇東坡傳》中描述:“鳥”這個字有一個意思,在中國俚語中頗為不雅。蘇東坡想用此一字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例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

    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

    在蘇軾自己的《東坡志林》中沒找到與佛印的故事。

  • 7 # 粵看粵影視

    是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蘇東坡在黃州時,有一天,詩興來了,做了一首贊佛的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詩,不是對佛法有相當的造詣,絕對寫不出這樣的好詩。蘇東坡寫好了這首詩,自己反覆吟哦,覺得非常滿意!這時,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禪師來,他想禪師如果看到這首詩,一定會大大的讚賞一番,甚至會拍案叫絕。於是,他立刻把那首詩抄在詩箋上,用信封封好,叫傭人送去長江南岸的歸宗寺,給佛印禪師看。

    黃州在長江北岸,要到對岸的歸宗寺,必須渡江。現在,我們趁蘇東坡的傭人搭船過江的時候,來研究一下這首詩的內容:

    “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說,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稱為“天中之天”。

    屍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遊覽西湖,蘇軾有心捉弄佛印,抬頭看見河邊一隻狗叼著根骨頭,便寫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將詩句丟入水中,隨即答道:“水漂東坡詩(屍)。”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裡有魚(餘),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遊,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這就是蘇軾與佛印故事!

  • 8 # 武集的歲月

    佛印(1032~1098)宋朝雲門宗僧,是蘇軾的知己朋友。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浮樑(江西景德鎮市)人。史料記載自幼學儒家經典,三歲能誦論語、諸家經,五歲能誦詩三千首,再大點精通五經,當時人稱神童。後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十九歲師從雲門四世延慶子榮,在此地一住四十餘年。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在當代和現代老幼婦儒皆知的大文豪,萬人敬仰。

    有一次蘇軾和佛印開玩笑。蘇軾說:“古代詩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打比方說:“時聞啄木鳥,疑是僧敲門。”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我最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才智”。佛印微微一笑說:“這就是我為什麼經常對坐的原因。”蘇軾聽了哈哈大笑。

    還有一次蘇軾約弟弟和佛印。三人結伴同遊,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無’‘巫’諧音。蘇軾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轍聽了對哥哥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也不錯,但改成這樣是否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蘇軾與佛印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更好,勝在工整。

    蘇軾、蘇轍兄弟倆是唐宋八大家,博聞廣記。佛印從小讀儒家經典,後又學禪法,是個得道高僧。他們在一起說詩詞、書畫、禪學一類的也符合歷史。

  • 9 # 華嚴頌

    佛印和蘇軾在歷史上有很多故事耐人尋味,蘊含禪機,也被世代廣為盛傳。 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佔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啊?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後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 (二)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麵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卡梅隆·安東尼不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