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
2 # 使用者50551280846
寇俊(約479~約561)南北朝魏官員,字祖雋,昌平人。永安二年(529年)出為梁州刺史,鼓勵農民大力發展農業,安定社稷。大統三年(537年)為洛州刺史。逾二年(約東魏興和元年以後),拜為秘書監(國家圖書館官員)。時東魏始建國,圖書多散佚,他下令設令史一職,抄集經籍,按經、史、子、集分部搜列,群書稍備。武成元年(559年)選為驃騎大將軍,進朝與帝面敘洛陽故事
-
3 # 山顛一壺清酒r
寇俊,是北魏到北周時期的大臣。他個性寬雅,好學強記,仁孝正直。
他曾經在任職期間,抵抗過樑軍的進攻,成為梁州刺史後,又大力發展農業,安定社稷。
他學識淵博,在東魏剛建國時,許多圖書都比較零散,他便下令設立令史一職,抄集經籍。使得各類的書籍都比較得當,類目充分。
歷史上有他“進朝與帝面敘洛陽”的故事,寇俊為官從不為財利,是一位擁有高雅志向的人。
為人善良仁義,對待自己同宗族中的孤兒,也是一視同仁,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寇俊的操守學識都頗具名望。
-
4 # 白玉雕龍
寇俊,字祖雋,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北魏時期大臣,南雍州刺史寇贊之孫,郢州刺史寇臻之子。
他從小就很聰明,喜歡學習,記憶力又好,深受當時不少人的喜愛。他與兄長三人,都有志向,有德行。一家和睦共處,和祖輩人住在一起,也能盡到孝道。
雖然父親去世的很早,但是寇俊並不動父親生前房屋內的東西,陳設帷帳、倚幾和手杖都親自打掃。並按時節依次去祭拜,流著淚陳獻祭品,如同祭祀宗廟。家中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到靈位前稟告,即使離家特別遠,也不改變這個習慣。從這裡,就能看出他至善至孝的本性。
正因為本性如此,所以他清廉仁愛,不以利字當頭。家人曾經從已經賣出的物品中留下五匹絹。寇雋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說:“不好的樹木下的陰涼,暫時休息也不行;盜泉的水,不可錯喝。獲得錢財卻喪失德行,我是不願這樣做的。”於是尋找到買主,將絹歸還給他。他的志向與品格確實與眾不同。
後來,在朝廷中當官。這時北魏政治腐敗,混亂不堪。寇俊雖是一個極力堅持原則的人,但在那樣一種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明哲保身。當時靈太后攝政,減去官吏俸祿的十分之一,建造永寧佛寺,命令寇雋掌管此事。由於建造費用高昂,許多官吏被迫交出自己的俸祿。寺廟建成後,十分壯麗,靈太后表彰了寇雋。可是這件事弄的朝廷和民間怨聲載道,寇俊作為領頭者,也並沒有起到勸諫的作用。
華州百姓與權貴楊椿打田產官司。辦理此事的官員,因為畏懼楊椿,全都說楊椿有理,要將田地給楊椿。寇雋不懼權貴,而將土地還給百姓。孝莊帝后來知道了這件事,嘉獎寇雋堅守正道不屈服。
在擔任梁州刺史期間。當地風俗野蠻,很多人成為盜賊。寇雋下令郡縣建立學校,獎勵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移風易俗,使整個梁州為之一變。梁朝派大將進攻梁州,寇雋安撫激勵將士,人人都願捨命效力。梁人得知他受到眾人的衷心擁戴,就不敢靠近梁州了。
寇雋任官期間簡樸清苦,不置辦家業。任職期滿後,州吏百姓給寇雋送行,一路留戀不捨,經過多時才走出州境。
總體來說,寇俊時一個廉潔奉公,正直剛毅的人。但他也不失明哲保身的智慧。
-
5 # 2許雲輝
寇俊,北魏至北周時期大臣,鮮卑族,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
寇俊“性寬雅”,好學強記。他與兩個哥哥“白首同居”,一門和睦。並設父親靈位按時拜祀,出入啟稟。他“性又廉恕,不以財利為心”,令家人退還多賺他人的五匹絹。
入仕後,他曾隨軍平定燕趙擾亂,以軍功逐漸高升。靈太后斥巨資“造永寧佛寺”時,指定他監工。寇俊嚴格監督這項“資費鉅萬”的工程,使“主吏不能欺隱。”由於歷任鹽池都將“多有侵隱”,以權謀私,飽中私囊,朝廷特派一向清廉的寇俊到鹽池任都將。
寇俊主持公道,將田地歸還與高官打官司的百姓。擔任梁州刺史之時,勸民耕桑,發展教育,抵禦外敵,深得民心。離任時率“其子等徒步而還”,當地官民“送俊,留連於道,久之乃得出界。”
其後,他被賜姓若口引氏,進封子爵。由於他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深受歷任皇帝敬重,八十歲去世。
-
6 # 牛媽說說
寇俊,字祖雋,上谷昌平人。南北朝時北魏的大臣,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寇贊曾做過魏南雍州刺史,父親寇臻擔任過安遠將軍,郢州刺史。
寇俊是個什麼樣的人?先來看看他從政的政績,這政績也算得上是彪悍的。寇俊出身於官宦之家,資質又好品性又端,自然也就有機會為國效命,為君分憂。因為朝廷量才選用人才寇俊成為魏孝文帝挽郎,任命為奉朝請,這是邁出從政的第一步。當時靈太后攝政,建造永寧佛寺,命令寇雋掌管此事,寇俊為官正直清廉,手下人不敢貪汙腐敗。寺廟建成後,十分壯麗。靈太后表彰了寇雋,任命他為左軍將軍,這是憑實力和過硬的人品得到升遷。 永安二年,出京城擔任左將軍、梁州刺史。鼓勵民眾從事農業生產,用禮讓勉勵他們,數年之中,當地野蠻風俗頓時為之一變。期間,寇俊派遣長史杜休道率軍隊攻克魏興,活捉了經常侵擾邊境的梁帝之弟曹琰之。梁人得知他受到眾人的衷心擁戴,再不敢靠近梁州。他是文能安民武能守邊。
寇俊是個什麼樣的人?講完了他彪悍的從政經歷,我們再來講一下他的居家之道。寇俊一家友好和睦,和祖輩人住在一起。雖然他的父親去世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還是在父親平生所居住的房屋內,齊備地陳設帷帳、倚幾和手杖,按時節依次祭拜,流著淚陳獻祭品,如同祭祀宗廟。好事壞事一定要先對著靈位稟報,離家遠行往返也都要像這樣。寇俊看重親情又清廉仁愛,不將財利放在心上。他曾教育家人:“不好的樹木下的陰涼,暫時休息也不行;盜泉的水,不可錯喝。獲得錢財卻喪失德行,我是不願這樣做的。”他平時的美好志向就是如此。 這些小事就可以看出寇俊也是個很講孝道又清廉仁愛的人。
總體來說,寇俊與國他上對得君王國家,下對得起黎明百姓;與家他對得起父親和先祖們,也對得起平輩和晚輩們。
回覆列表
寇俊,也作寇儁,是寇贊之孫,性情寬大能容,自幼喜愛學習,重視品行修養,有膽識與度量,性格又廉潔寬恕,不貪圖財物名利。在朝臣當中向來以清廉見稱。
他家裡常常和別人做生意、賣給別人東西,有一次多得到了5匹絹,寇俊知道這件事以後說道,得到財物,失掉品德,這是我所不能做的。於是尋找訪查到絹的主人,把絹還與了他。寇俊和族裡人處得很和諧,跟他們保持相同的生活水平,教導訓誡子孫,一直將禮制和道義放在首位。
胡大後攝政,因為好佛,減掉官員的俸祿的十分之一,用來修建永寧佛寺。北魏的奢移浪費也包括佛寺,宣武帝的時候,寺院有一千三百多座,孝明帝初,有佛寺五百座不等。其中最壯觀的非胡太后建的永寧寺莫屬了。寺中建造了一座九層的佛塔,佛塔高度有九十丈,到了秋天的晚上,鈴聲就算隔著數十里外都能夠聽見。包含有一尊丈八的金像,十尊真人高的金像,兩座白玉雕刻成的玉像,整個佛寺有僧人房間和樓臺等一千多間。自從佛教傳進中原,像如此壯觀的佛寺塔廟從來沒有過。在寇俊前面幾位,都有貪汙腐化行為,所以才委託安排寇俊擔任總監理,經過他手的財物沒有計算但一分一釐也一定要計較,讓主管官員一點也沒有隱瞞欺騙貪汙公款的機會。
佛寺建成以後,寇俊也是得到胡太后的表揚獎勵,擢升左軍將軍。529年,外出擔任梁刺史。這個地方的人野蠻無禮,大多都是賊寇。寇俊在郡縣建立庠序,勸百姓耕地種田丶從事農業生產,又勉勵人們以禮讓。在幾年之後,當地風俗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改變。寇俊在梁州任職期間,生活樸實清貧,沒有置辦任何家業,做官期滿了以後,他的兒子等都是跟隨他走路回去,州里官員及百姓都來給寇俊送行,一路依依不捨,場面十分感人。
大統二年,東魏授予寇俊為洛州刺史,但寇俊經過考慮後,歸了北周,拜為秘書監。當時北周剛建立不久,墳典散逸。寇俊就挑選人員,動手蒐集經書典籍,這才使得北周書籍齊全豐富。
從西魏文帝中期開始,他就稱老告病,不再進朝覲見皇帝。北周明帝宇文毓心中仰慕有道德及才能的人,想與他見面,寇俊這才入朝。明帝拉著寇俊同坐在一張席上,問他關於魏朝的往事,然後請寇俊走上自己的坐車,看著他乘車子出宮。明帝轉過頭來對身邊的人說,像今日這樣的大事,只有積善的人,才可以得到皇帝這樣禮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