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中,康熙在熱河狩獵一廢太子之時,經過張廷玉發現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誣陷太子,當時勃然大怒,為什麼卻沒有追究到底呢?
6
回覆列表
  • 1 # 雍親王府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的親信凌普突然帶兵包圍康熙在熱河的行宮,從而營造出了一種胤礽想要弒君奪位的氛圍,進而讓康熙在面對如此緊張局勢並且揹負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只能當即立斷將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廢黜,以平息事態的發展。

    然而,令康熙以及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這份調動凌普軍隊的所謂太子“手諭”,卻是經過偽造的,整個事件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針對於太子胤礽的“陰謀”。

    可即便是如此,面對這份產生如此巨大“破壞力”的“假手諭”,康熙還是選擇了在眾人面前保持沉默,對此是隻字不提。

    康熙的隱忍不是因為他不想將此事一查到底,而是在當時的局面環境之下,康熙確實沒有辦法,同時更是不能夠進行徹查。

    一份“假手諭”引發的兵變,成為了壓垮胤礽太子之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太子胤礽的一系列行為已經引起了康熙的極大不滿。

    由於胤礽的監管不力,致使八阿哥胤禩可以堂而皇之的將國庫“借”空,引發了朝局的危機,而在這其中,胤礽還是國庫的最大債主,可謂是“監守自盜”、知法犯法。之後,為了填補虧空,胤礽竟然又賣官鬻爵,完全置國家的法度與利益於不顧,同時,康熙想要迅速充盈國庫的想法,也伴隨著胤礽所提出的兩年還清欠款的方案而徹底落空,雍正追比欠款的所有努力也就此變得無疾而終。緊跟著,刑部出現了“以錢買命”的荒唐案件,再一次將胤礽及其黨羽的累累展現在康熙面前。

    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心中的憤恨是可想而知的。於是,在熱河秋闈期間,康熙先是免去太子胤礽賜宴蒙古王公的差事,隨後,又將原本是進獻給胤礽的金如意直接扣下,作為禮物賞賜給了雍正之子弘曆。

    而這些,都是康熙在向胤礽的提醒與暗示,甚至可以說已經上升到了警告的層面。

    對於康熙的不滿,胤礽不是不知道,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舊去找鄭春華“偷情”,並且還被康熙直接抓了一個正著。於是膽小怯懦的胤礽,選擇了逃避,就如同一隻鴕鳥一樣,以為將頭扎進土裡就可以躲過一切。

    然而,也正是因為胤礽的逃避,給了“八爺黨”一次反擊的機會,十四阿哥胤禵偽造胤礽筆跡,撰寫“假手諭”,進而引得凌普帶兵包圍康熙行宮,局勢也就此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而面對如此情形,康熙依舊沉著冷靜,進而做出了在當時最為合理的安排。

    其一,他剝奪了太子胤礽的所有權力,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其二,他將所有皇子召喚到身邊,並且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為的就是讓皇子在分化胤礽被廢后留下的權力真空的同時,形成相互牽制。

    其三,他又調集親兵拱衛行宮,確保絕對的安全。

    儘管後來,太子胤礽還是被找到,康熙皇帝也在張廷玉的提醒下,發現了這份“手諭”確係偽造,但是康熙仍舊將太子胤礽予以了廢黜,並連同十三阿哥胤祥予以了圈禁。

    一方面,儘管康熙不願意再往壞處去想象,但是胤礽此前的一系列行為已經極大的觸怒了康熙,康熙將其廢黜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另一方面,此時的局勢已經陷入了混亂,眾位皇子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覬覦之心,太子胤礽無疑就此成為了眾矢之的,康熙只能用“以退為進”的方式,暫時平息朝堂上的輿論,將胤礽與胤祥加以圈禁,實際是這是對其的保護。

    就這樣,一份“假手諭”所引發的兵變,儘管沒有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更多的只是製造了一些緊張的氛圍,但是在康熙與胤礽之間的矛盾如此尖銳的情況下,還是直接導致了胤礽的被廢,成為了整個“一廢皇太子”事件中“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知是偽造的“假手諭”,卻讓康熙是想查但又不能查。

    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已經發現了這份所謂的太子“手諭”是偽造的,並且透過對十三阿哥胤祥的詢問,也確認了胤礽確實和這次“兵變”沒有任何的關係。

    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康熙非常想要當機立斷的徹查清楚,但是經過仔細思考之後,隨即便放棄了這樣的想法,這是因為在當前情況下,如此大張旗鼓的徹查不僅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引發新的事端。

    首先,便是如果徹查很有可能將凌普真的給“逼反”了。

    凌普,是太子胤礽奶媽的丈夫,是絕對鐵桿的“太子黨”,於是在見到太子胤礽的“手諭”之後,是不假思索的就遵照行事了,或者說,他並不知道這樣安排的目的,他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而一旦讓凌普知道,自己是按照一份“假手諭”行事,而且行的是“叛逆”之事,更是直接導致了胤礽被廢黜,如此一來,會讓凌普感到萬分的恐慌與焦慮,其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遭到康熙皇帝的嚴懲。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凌普真的很有可能會“狗急跳牆”,就此“造反”,如此一來,對於康熙皇帝以及所有人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極力的安撫、穩定住凌普才是關鍵,而不能再給其以其他刺激。

    其次,康熙也擔心會對胤礽產生新的不利情況。

    這個時候的康熙,首要目的便是要儘可能的保護胤礽,但是此時的情況是,康熙在明,胤礽的反對者們在暗,康熙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出現新的因素,進而對胤礽產生更加不利的影響,到那時便真的會一發不可收拾了。

    況且,“兵變”已經成為了事實,胤礽也處於了極為不利的輿論漩渦之中,馬上將其扭轉也是非常的困難,同時也有可能出現新的事端。所以,這個時候選擇息事寧人,慢慢化解矛盾,逐步引導風向,才是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再次,就是此時的康熙確實是無從查起。

    所有的線索,僅僅是這一份“假手諭”,再無其他證據證明此事另有端倪,這無疑也給將此事勘破,增加了巨大的難度。

    於是,康熙為了暫時性的維繫局勢的穩定,同時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再起事端,就這樣選擇了隱忍與沉默。

    大阿哥胤褆“魘鎮”太子的行為被告發,也讓康熙找到了轉移矛盾的路徑。

    對於康熙來說,將“假手諭”的案件徹查到底,除了他要弄清楚這一切的來龍去脈之外,也是要給胤礽討一個說法,從而能夠給予其復立胤礽的“合法性”基礎。

    而就在這個時候,三阿哥胤祉檢舉大阿哥胤褆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這無疑讓康熙找到了一種“想要睡覺就有人送枕頭”的感覺。

    於是,康熙在盛怒之下,將胤褆處以了削宗奪爵、圈禁終身的懲罰。然而,儘管胤褆的行為確實是罪有應得,但是此時的他,跟多的還是在“背鍋”,並且是一口氣背了三口“鍋”。

    這第一口“鍋”,是替十四阿哥胤禵“背”的。

    正是因為胤褆的罪行被公之於眾,不僅直接拉走了所有人的視線,進而讓矛盾的焦點從太子胤礽的“兵變”,轉移到了胤褆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行為上,同時也讓康熙可以暫時性的將“假手諭”的事情放下,之後也沒有再予以追究。而這也使得胤禵暫時性的安全“上岸”,不再有所顧慮和擔憂。

    這第二口“鍋”,是替太子胤礽“背”的。

    胤礽此前的所有的行為,本就是胤礽自己荒誕不羈所致,康熙對其的處罰也可以看做是胤礽的咎由自取。然而,伴隨著“魘鎮”事件的暴露,將原本由胤礽本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全部可以推卸到胤褆身上,於是也讓人們覺得,胤礽所有的荒唐行為,都是受到了“魘鎮”的影響所致,胤褆就此成為了輿論的眾矢之的。

    這第三口“鍋”,便是替康熙“背”的。

    康熙廢黜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固然有著胤礽的原因,但是康熙盛怒之下的乾綱獨斷,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康熙日後反悔,也會讓其背上不利的名聲。而胤褆無疑是給了康熙一個非常重要的“臺階”,讓康熙找到了合適的理由和藉口,推翻此前的一切決定,同時,也能把所有的責任推卸在胤褆身上。

    就這樣,伴隨著胤褆“魘鎮”詛咒胤礽的事情被揭露,所有的矛盾焦點得以轉移,同時,康熙也找到了為太子胤礽辯解的理由,在所有事情都可以“自圓其說”的情況下,這份為胤礽辯解的“假手諭”也就此失去了其應用的價值,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十四阿哥胤禵也就此變得“安全”。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段劇情是《雍正王朝》中九龍奪嫡的高潮部分,太子胤礽本來就不爭氣這次更被老八和老十四合夥擺了一道。太子奶兄凌普帶著偽造的太子手諭涉嫌逼宮讓康熙危機意識迸發,甚至動用了自己的秘密力量狼覃帶兵進駐八大山莊。老十三與太子一起受了嫌疑,老大、老三互相揭發暴露了彼此的心思。太子被廢后老八串通佟國維以及朝臣督撫推薦老八為新太子,有掉入了康熙的圈套。一時間平時偽裝的孝順忠誠諸位阿哥奪嫡野心紛紛暴露,讓康熙傷心不已。即便是康熙知道太子手諭是偽造的也隱忍不發就是讓更多的野心家跳出來在做統一部署。

    這一段劇情既亂又精彩,各路奪嫡勢力長期的潛伏、部署在此時都逐漸浮出水面。大阿哥胤遈的蠢、三阿哥胤祉的刁、八阿哥的陰狠,都在這段劇情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康熙在渡過最初的慌亂後逐漸的穩定下來,對皇子們的表演冷眼旁觀。既然已經決定廢太子,那麼就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對幾個阿哥做重點考察。無論多好的偽裝,在那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前都會原形畢露。

    大阿哥、三阿哥互相攻擊,首先出局

    其實我們都知道偽造太子調兵手諭是老十四和老八的手筆,目的就是把太子拉下來好取而代之。但是太子胤礽出事後還沒有被廢,大阿哥胤遈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在他看來胤礽被廢后自己的機會最大,因為他認為自己不但被加封直親王而且在太子出事後總領行宮宿衛。所以他想趁機盡“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讒言打算弒殺太子,而且當著康熙的面夾七夾八的打擊胤礽。但是康熙明確表示新太子一定要是有德之人,所以想趁機弒殺太子的大阿哥首先出局。

    “像你這樣無情無義、飛揚跋扈,權利燻心的蠢豬居然也想做太子”

    老三誠親王胤祉總領熱河駐軍行營事宜,看到太子倒臺、大阿哥出局就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然後平時把奪嫡野心隱藏的很好的老三也趁機對大阿哥落井下石,揭露大阿哥魘鎮太子胤礽的事實。結果老三胤祉急切之間,暴露了早已知情不報的事實。被康熙斥責為“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嗎?”。在老大出局的同時,老三也翻車了。

    推舉新太子成功把八爺黨裝了進去

    在太子被廢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老大老三先後出局。餘下有實力奪嫡的阿哥只有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回京以後的康熙在宣佈廢太子的同時又推出一個公推太子的局來套路諸位阿哥和滿朝的大臣。結果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聽從了鄔先生的解釋,正式推舉廢太子胤礽復位正中康熙的下懷。而八爺黨和以佟國維為首的朝臣聯名推舉的是八阿哥胤禩,這下八阿哥胤禩不但暴露了八爺黨的實力而且最大的支持者佟國維也被迫離開了朝堂。

    其實從老道張德明給老八看相開始就已經犯了康熙的忌諱,康熙含糊的態度其實就是在下套。結果八阿哥胤禩和有佟半朝之稱的佟國維都錯判了形勢,一門心思串通了超過半數以上的朝臣聯名推舉八阿哥胤禩。豈不知皇子結交外臣本來就犯了忌諱,更何況八爺黨能夠操縱超過半數以上的朝臣豈能不引起康熙的憂慮?況且佟國維在獲得康熙遞出的好處後(九門提督職位)依然還是裝傻充楞的支援八阿哥,結果老八和佟國維同時出局。

    小結:

    在太子被廢以及起復的這段時間內,在康熙的測試過程中老大、老三、老八先後出局。而四阿哥胤禛卻在鄔思道的參謀下步步猜中康熙的心思,在弘曆熱河獲得玉如意後在推舉廢太子復位的事情上再次加重了在康熙心目中的砝碼。

  • 3 # 紅雨說歷史

    你要讓康熙怎麼辦呢,阿哥們為了奪嫡不擇手段,搞的人心惶惶。難道康熙要大刀闊斧,逼迫兒子就範,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兒子們為了爭自己的皇位胡作非為,成為笑柄嗎?何況一開始,康熙沒想明白來龍去脈,張廷玉一提點以後大阿哥終身監禁,八阿哥在康熙心中地位大減,十三阿哥也因為太子被牽扯受罰。

    假冒太子手諭是筆跡仿照達人十四阿哥在八阿哥授意下寫的。仿造太子筆跡,命令太子親信凌普帶領2000人保衛八大山莊。本來想在廢太子事件上火上澆油,沒想到畫蛇添足,搬了石頭砸自己腳。康熙在張廷玉(張廷玉跟康熙說,縱使太子有這個心,也絕對沒這個膽啊)的提醒下識破了八阿哥詭計。康熙讓李德全拿過手諭仔細一看,手諭是誰仿造的,他也猜個七七八八。透過這個事,他看到了八爺黨的野心勃勃,八阿哥的結黨隱私。這是康熙最不願也是最討厭的。八阿哥從這個時候開始在康熙心中地位大降,慢慢離開了原來儲君位置。

    康熙幾十年的皇帝,老謀深算,他明白來龍去脈以後,自然心裡清楚如何做是最好的。所以他讓阿哥們大晚上的都跪到了行宮外,凌冽的風,呼呼吹著預示著這是個不平凡的夜。這時候跪在門外的阿哥們中,十三阿哥和大阿哥早已吵的不可開交。十三阿哥出了名的暴脾氣。大阿哥心機深重,一心奪嫡。十三阿哥早不順眼了,他不想骨肉血親,自相殘殺。大義凌然的說“怕什麼,大不了一死”,“你想整倒太子取而代之”,“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以說句句戳心啊,或許十三阿哥才真正說出來康熙引而不發的心聲。兒子們自相殘殺,這是作為父親的他最不想看到的啊。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康熙知道了有人偽造了太子手諭調兵,也不能立刻去查。

    咱們把當夜的事情分解開就明白了。

    一、康熙當夜要廢太子與調兵手喻關係大不大?

    不大。

    康熙原本對太子是十分疼愛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實際上康熙心中只有一個兒子,就是胤礽。對其他皇子的定位和培養,都是圍繞太子輔臣來設定的。

    但這個兒子,讓他非常失望。康熙的失望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可不是一時衝動。

    大家回憶一下,在電視劇的開始,黃河決口,災患嚴重,朝堂上商議對策,康熙憂愁地說:”玄燁這麼多年不理朝政,將國事交予太子......”話到口邊,發覺不對勁,趕緊看了一眼太子,改口加上:“將國事交予太子,以及眾阿哥協調辦理......”,這樣就把罪過轉推給了所有的阿哥。又得知戶部錢款不足,立刻痛責老八胤禩,把過錯全部從太子身上卸掉。

    在追繳欠款的過程中,太子胤礽借了國庫五十萬兩銀子還不起,賣官籌款還債,被康熙發現,但他仍然繼續包疪,默許太子賣官。後來甚至為了讓太子儘快擺脫窘境,親自插手,讓清繳欠款的事無疾而終,半途而廢,還為了胤礽在諸臣中收買人心,樹立德望。

    但這個時候,從內心裡,康熙對胤礽感到失望了。他對自己提出質疑:胤礽到底還能不能克紹箕裘、光大祖業。

    事情到了這一步,康熙已經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的繼承人是否合適,更應該顧及江山社稷,還是自己的舐犢情深。但他內心中仍然期望事情能逐步地有所改觀。

    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太子刑部冤獄案又敗露了。刑獄是國之大事,這都敢胡作非為,康熙怒火萬丈。從這一刻起,廢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就成了一個重要選項。

    但這個炸藥包現在就點著嗎?還有問題,因為主持查案的老八並不是把所有受到冤枉的人都查清楚,而是隻針對胤礽不利的方面去查,如果現在立刻廢掉太子,就被利用了。這裡面有鬼。

    肖國興的訴狀拿到手,康熙深夜找了張廷玉,說:“你的兒子生病了,朕的兒子也生病了。”

    兒子生病了,當父親的怎麼辦?當然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救了。但能救得了還是救不了呢?要看病情有多麼嚴重了。

    病得不輕!太子胤礽給老爹戴了綠帽子。帝王的家醜,康熙氣得發瘋,但不能宣揚,難道還敢詔告天下作為廢掉太子的理由?立即幹掉瞭望風的太監。太子見勢不妙,逃跑了。

    事已至此,廢掉太子胤礽已成定局,與調兵手諭關係就不大了。但這個調兵手喻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二、胤礽的命運

    這個調兵手喻的真正作用是太子胤礽能活不能活。

    如果被認定了太子胤礽確實調兵了,那個情況就太嚴重了。這叫弒君謀逆!肯定是死罪了。

    就算康熙再想盡一切辦法維護住胤礽的小命,但胤礽此生再無任何翻身的希望。最起碼的,廢宗籍,下大獄,終身囚禁,這些總跑不了吧。那麼,這樣的胤礽活著和死了還有什麼區別呢?還不如一了百了的好。

    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十四阿哥胤禵拿出這份偽造的太子調兵手諭,誣衊太子,這個事情有漏洞嗎?

    當然有,胤禵提出這個計劃之初,八爺胤禩就說:“我不能讓你冒這個險”,也就是說,這是個險招,漏洞是很大的。而八爺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算這事將來暴露了,不要打算讓我承擔責任,我有的是辦法推得一乾二淨,這個風險的後果可要由你十四弟來承當。

    如果成功了,太子胤礽被殺或被囚廢,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

    但手諭不是口諭,這個東西做為廢太子的重要物證,當然是會被認真儲存下來的,如果被收藏著,誰都沒有發現其中的貓膩,將來朝局變換,老八登上了皇位,這就是控制老十四的把柄啊。

    所以,八爺同意這麼幹,漏洞被發現,我有辦法能洗乾淨脫身,如果沒有被發現,將來我還能捏住你。

    十四爺是個忠心耿耿的傻冒?他也不傻。只要太子倒掉,人人都有機會上位了。誰說老八就一定能上位?跟隨你老八這麼多年,你的把柄我還不掌握一二?況且,萬一查起來,手諭中的那個漏洞又會指向誰呢?

    看這群好兒子們,都不白給。

    三、調兵手諭查不查?

    張廷玉即然都看出來手諭中的問題了,做為老人精的康熙會看不出來嗎?

    當發現手諭中的漏洞時候,現在整個情況就變了。已經不是針對廢除胤礽太子的事情了,而是早有策劃的奪嫡陰謀。

    太子失蹤,到哪裡去了?是被控制住了,還是逃跑了?這個陰謀有多大,後續的手段是什麼?都無法確定。

    老狐狸張廷玉指出了事情的關鍵:此時廢立太子已經無關緊要了,最要緊的是眾皇子愈演愈烈的奪嫡之爭。康熙和張廷玉要聯手破掉這個局。君臣配合,假戲真作。

    四爺奪嫡的策略是不爭為爭,老康熙對待手諭的方法是不查為查。

    如果要查,肯定能查出來,但無法落到實處。清理戶部欠款,康熙能把幾個不起眼的官員家財、住宅、商業行為都查得水落石出,他能查不出偽造手諭的底細?

    查出來了,又能如何?太子胤礽調兵是被冤屈的,其它事情呢,是不是順著風也成了冤案了?廢掉太子這事就行不通了吧,然後呢?查出偽造者,怎麼處理?幕後的操縱者即然敢這麼幹,難道就沒有讓你無法下手的自保之策?

    而康熙和張廷玉就表演了一出英明的糊塗大戲給人看。

    把眾皇子全部集中起來,割斷與外界的聯絡,使內外無法呼應,免出意外。老大和老三最不可能有疑點的兩個人掌握護衛,他倆又互相有意見,互相能夠牽制。

    但老大的腦袋瓜不靈光,總想著要幹掉太子胤礽,氣得康熙大罵:你這頭蠢豬!

    四、誰在局中誰佈局

    不查調兵手諭中的漏洞,而太子胤礽卻被廢了,原因即與調兵無關,行事荒唐也是因為遭到了魘鎮,這麼一處理,陰謀者的地位就尷尬了。

    陰謀家們有了希望,但又有了暴露的風險。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康熙這麼處理事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調兵手喻似乎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但誰也不敢提出質疑,提出來就馬上暴露了。

    那麼,站在陰謀家的角度看問題,調兵手諭的漏洞即然沒有被發現,康熙仍然不以此為廢太子的理由,只能是一個原因:給胤礽一條活路。

    胤礽確實活著,那麼這個判斷就成立了,而調兵手諭也就成了未來的判決書。當有了新太子的時候,判決書就會生效。

    那麼,陰謀家就要設法布個局讓它生效。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陰謀家佈局的時候,他本身卻已經被康熙布進了局中。

    眾臣推舉新太子,他就徹底暴露了。

  • 5 # 日小堯茗居

    太子胤礽膽大包天,竟然與父親的女人曖昧,被康熙皇帝堵了個正著,餘氣未消,又報太子胤礽調兵圍上了八大山莊,看看康熙老爺子如何處理?

    康熙四十七年冬,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開始了,這是滿洲人的習慣風俗,每年要在熱河皇家園林開辦木蘭秋獮狩獵,康熙皇帝說了;所有的皇子都去,包括十歲以上的皇孫,要好好的放鬆一下。

    目的有二:首先是鍛鍊滿洲貴族的騎射,因為大清國就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不能荒廢了皇家狩獵的習俗。還有一層;與蒙古各部落王爺的感情溝通,以保證塞外安寧。

    康熙老爺子要喝“鹿血”,沒想到撞上了太子胤礽與自己的嬪妃鄭春華偷情,康熙老爺子罵了一句“畜牲”!【太子胤礽與鄭春華偷情】

    看來《雍正王朝》這部大戲就在太子胤礽這開始了,餘氣未消的康熙皇帝回到了住所,正在想如何料理自己這個親自擬定的“儲君”。

    又報說太子胤礽簽發了調兵符,調凌普的兩千兵馬圍困山莊,這不就是謀反嗎?真正是膽大包天!康熙帝不禁說道;長本事了,竟然敢謀反,康熙帝戎馬一生還怕這個!

    康熙皇帝叫來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如此這般安排妥當,聽張廷玉說這張調兵符是偽造的,假的?什麼意思呀,康熙皇帝明白了,他的這幫兒子一個個賊精八怪,趁太子胤礽遭難開始玩陰的,怎麼辦?【太子胤礽的假調兵符】

    康熙皇帝火了,查,馬上查,要一查到底!張廷玉說話了:此刻怎麼查,言外之意是,這幫阿哥一個個都是掌權者,雖然沒封王,也如同朱元璋的兒子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親兵,都開府建衙的,有勢力!

    張廷玉:皇上,此刻查起來也是無從查起,最怕的就是容易引起“奪嫡之爭,蕭薔之禍”,這是重點。【康熙帝與張廷玉商量】

    康熙皇帝覺得張廷玉說的有道理,如何查,怎麼查?即使查出來也是康熙皇帝的兒子乾的!對自己的兒子開殺戒嗎?康熙帝為難了。

    看來最大的問題是出在過早的確定了太子,特別是兒子多了,只要太子有過失必定引起“奪嫡之爭”,兒子少了又怕接續短,怪就怪立這個太子,康熙帝不禁動容;我太祖太宗也沒有立太子,天下照樣太平。

    太子胤礽失德這是康熙皇帝早就看在眼裡,不過;培養太子胤礽花費了康熙皇帝的大量心血,三十多年了,容易嗎,康熙帝傷心了!【這是十三阿哥胤祥】

    無論如何不能查下去了,康熙皇帝一想到張廷玉說的話,兒子們大了,也是傷腦筋,不過這次的假調兵符案,太子胤礽淫亂後宮案要一併解決,不然要給朕來真的。

    就在這一年的這一次,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黜,待回京後昭告天下並列祖列宗,太子胤礽失德等等一系列,量他也怪不得朕。

    也是在這次凸顯出來的“九王奪嫡”被摧毀了,包括太子胤礽在內的太子黨,以“大阿哥胤禔”為一黨,三阿哥胤祉也遭到康熙皇帝的訓斥。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阿哥胤祥在這次廢太子中也被禁錮,理由是“協助太子胤礽謀反”,理由不太充分,但是康熙皇帝的心思誰能猜的到!

    看來這一次的熱河之行是扯蛋了,不但沒有放鬆,惹了一肚子氣不算,不僅嘆息;這大冬天的,狩什麼獵呀,待到春天一片綠再來吧!回頭想想,一片綠也不好,還是不能狩獵,壞了滿洲人的規矩。

    電視劇《雍正王朝》最值得一提的是;出演康熙皇帝的表演藝術家“焦晃”真的是把康熙皇帝演的淋漓盡致,如同接近了康熙帝!

  • 6 # 把酒共東風

    人生三大悲,幼年喪母,中年喪偶,老年喪子。

    那時候的康熙帝,早已不復年少時的雷霆霹靂,更多了幾分煉達沉穩。太子始廢,諸子爭儲,查到最後,不管是誰,都是他不願看到,不忍痛下殺手的。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況,他並不是一個殘虐嗜殺的暴君。

    在尋常人家,撒謊扯淡,頂多也就罵個忤逆不孝。在帝王之家,那就是欺君罔上,矯詔兵變,就是企圖弒君,是必死之罪。不殺何以服眾,何以教化諸子群臣,何以教化萬民。先例若開,都群起而效仿之,那豈非天下大亂了。

    曹操曾有一語“生子當如孫仲謀”。作為皇室的最高統治者,康熙也未必不作此想,如果那時候一群兒子,還不知道伺機而動,一個個中規中矩呆若木雞。只怕也不是康熙想看到的吧。真就那樣,他的大清可能也就後繼無人了。

    引而不發,也算是一種教化,也算是一種感化。子不教父之過,不教而誅更非為父之道。

    有此四點,他的引而不發也就順理成章了。

  • 7 # 華哥雜談

    《雍正王朝》電視劇只所以精彩,在於它的權謀有很多種解讀,編導採用引而不發的手法,讓觀眾猜想。下面我們先簡要看看題中所講的事件經過:

    康熙四十七年秋季,康熙率領眾位皇子和近臣張廷玉等人,赴熱河狩獵。此時正是刑部案件爆發之後,太子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一天晚上,康熙外出閒逛時,又碰到了太子與康熙妃子私通,康熙勃然大怒,一場廢太子的政治危機即將上演。

    此時,總兵凌普收到一張太子手諭,連夜調兵進駐熱河的皇帝行宮。大軍隨即開撥,並很快抵進行宮。劍拔弩張之際,康熙安排如下:第一,令眾皇子立即集合;第二,令圖理琛帶人護駕康熙到“戒得居”;第三,令張廷玉立即調狼覃三萬大軍進駐八大山莊。

    這裡要解釋下,這“狼覃”估計是康熙掌握的秘密部隊,除了康熙親自授意外,任何人不能調動。

    康熙平安到達“戒得居”後,立即下了幾道旨意:一是升任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為親王;二是由皇長子總領行宮侍衛;三是停用太子一切印信;四是所有侍衛和駐軍由皇長子、皇三子、馬齊三人共同節制。

    在康熙雷厲風行的處置下,驚心動魄的一夜過去了,這場危機迅速化解,太子被當場拘拿。意外的是,大阿哥也因為設計陷害太子而被圈禁,康熙還要求永遠不得釋放。

    在處置兵變過程中,細心敏感的張廷玉發現,凌普手上的太子調兵手諭有問題,可能是偽造的。康熙一聽立即拿過來看,發現確實有問題,立即要求徹查。但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這種極為嚴重的問題,為什麼康熙輕易放過了?從政四十七年的康熙,在外時碰到這樣的大事,這麼安排確實體現了高超的權術:

    一、當時康熙在熱河行宮,事出突然,雖然名義上是太子調兵,但康熙並不放心其它所有的皇子。事件發生在夜晚,這時候誰是明槍、誰是暗箭,連康熙也分不清楚,所以康熙第一道命令就是把所有的皇子們集中起來。這麼做有一個好處是可以互相監督,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要有人冒出頭,其它的皇子肯定一擁而上廢了他。

    二、動用秘密部隊,康熙令張廷玉立即調狼覃三萬大軍進駐八大山莊,估計在座的皇子們個個都傻了眼,什麼時候老爺子居然還有這一手?康熙去避署山莊狩獵,除了面上帶了大量的侍衛跟從,還秘密令張廷玉調了三萬大軍跟隨側應,一旦有問題立即現身。這也是古代帝王們慣用的手法,當皇帝睡覺時都想著安全問題。

    三、讓皇長子負責侍衛、讓皇三子負責外圍軍隊。此時眾皇子中,皇長子政治智慧不高,皇三子無意儲位,其它人個個心懷鬼胎。康熙用皇長子負責侍衛,此人雖有爭儲想法,但手段低下,對康熙構不成危險,皇三子一心想做學問,暫時比較放心。

    四、擱置查處太子假手諭問題,有利於一時穩定,此時情況危急,康熙雖然做出了合理安排,但也難以保證節外生枝,先挺過這一關,待局勢明瞭後再查比較穩妥。至於太子,雖然康熙已經知道逼宮非他所為,但太子過去種種不法行為足以成為廢除太子名位的理由。

    從電視劇情看,當晚形勢危急到什麼程度了?康熙當時氣的差點一口氣過不來,連老成持重的張廷玉都急得哭起來了。當天晚上,如果康熙突然去世,那麼不誇張地說,發生的事情恐怕比玄武門兵變還嚴重。

  • 8 #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在熱河開辦木蘭秋獮狩獵時的一廢太子是高潮劇情之一。也是九子奪嫡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使暗中蠢蠢欲動的幾方皇子勢力真正走向前臺和格局大致定型。

    在一廢太子時,連老十三都跟著受牽連被圈禁,老大也被終身圈禁。一時之間三位皇子出局,真是大手筆,可謂是朝野大動盪。

    但一廢太子之時,還有亮點就是老十四初步展現出他模仿別人字跡的天賦。並且現學現用偽造了太子筆跡,與老八商量以後,透過這個假手諭調兵進入行宮造成太子要兵變的假象。

    而正巧不巧的是,太子與庶母鄭春華偷情的事情被康熙發現,雖然康熙並沒有當場揭穿他們。但太子明白給父親戴了綠帽子,自己肯定要完蛋了,所以失魂落魄的找老四想要將一家老小託付給他。但經過鄔先生提醒這是多事之秋不宜出去以後,老四並沒有出去,老十三替他出去見了太子,最後老十三陪著太子毫無目的得瞎逛。

    康熙大怒但當時畢竟不在大本營北京,局勢複雜。因為刑部案件處理時老八的做法使康熙大為討厭,而老四胤禛又屬於太子一黨。所以康熙選擇了老大掌管行宮兵馬,老三掌管行宮之外的兵馬,這兩人本來就不對頭可以互相牽制,同時他們調動兵馬還要同上書房大臣協同商議,最大限度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在這個危機時刻,老大的智商開始感人,打著要替康熙分憂的口號想借機殺了太子,氣的康熙不輕。這時候太子與老十三被找到,太子的智商開始真正上線了,在外面裝瘋賣傻還唱起了戲,想借機保護自己。而老大借替康熙問旨的機會氣的太子說不出話來。

    看不慣老大的老三藉機說老大太過分了,兩人因此爭吵起來,氣的康熙直接暈倒了。康熙醒了以後,職場達人張廷玉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先是聲淚俱下的擔心了康熙一番,隱晦的說出康熙要穩住,不然局勢複雜,很可能控制不住。同時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害怕引起奪嫡之爭和禍起蕭牆,言下之意是現在局勢晦暗不明,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引起諸皇子自相殘殺和康熙有可能被兒子弒殺的危險,又冷靜的分析出太子手諭肯定有問題。

    回過神來的康熙仔細看看太子手諭,果然有問題,於是當下大怒,要徹查到底,張廷玉再次勸住了康熙。而康熙也並非庸人,可能之前被兒子戴綠帽子氣昏了頭,在張廷玉的幫助之下,再次迴歸到正常智商。

    張廷玉之後只是拿著偽造的太子手諭讓老十三看看有沒有見過,知不知道這件事。老十三說不知道。其實更明顯的意思是提醒偽造太子手諭的人,你們的馬腳露出來了,不要洋洋得意。

    老十三辨認之後,康熙再沒有追究這件事,給了蠢蠢欲動的老八和老十四一個警告以後,就適而可止了。

    為了再次穩住當下複雜的局勢,張廷玉讓老十三辨認完以後,康熙馬上召見諸位皇子。開始畫大餅,直奔主題說要廢太子了,諸位皇子人人有機會,好好表現等等。

    康熙的一番話使諸位皇子躍躍欲試,這時看見奪嫡有希望,本來就不想亂來只敢在背後放冷箭偽造太子手諭的老八和老十四自然更加穩定下來。

    而老三趁機祭出大殺器,說出老大偷偷摸摸詛咒太子之事,使康熙再次大怒,宣佈永遠圈禁老大,老大徹底出局。

    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的熱河狩獵最大的成果,不再是狩獵到了多少獵物,不再是那位皇子表現最好。而是老大和老十三兩位阿哥被囚禁,太子被廢。以三位皇子的失勢而結束。

    康熙之所以不追究偽造太子手諭之事,只不過是當時局勢晦暗不明,並且諸位阿哥有可能自相殘殺乃至他都有可能被波及,所以權衡利弊之後做的最佳選擇罷了。

    之後康熙末年老十四任大將軍王以後,祝壽禮物被老八替換成死鷹,康熙氣的暈倒,也並沒有追究下去。就與當年處理偽造太子手諭的事情一般,都是權衡利弊以後為了穩住局勢的選擇罷了。

    雍正王朝之所以經典,就是有著諸多深意的。這些梗你們看出來了嗎?

    第5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 9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因為康熙當時處於一個君王的敏感,意識到有人要藉此扳倒太子心裡當然十分憤怒,畢竟這是妄圖動搖國本的行為,但是後來再一想會這樣做的必定是他的兒子。而康熙不希望看到手足相殘的悲劇真的上演在自己這一朝,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壓制住,就儘可能的將其控制在最小。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10 # 史書上冬眠的蛇

    就電視劇而論,康熙在熱河圍獵期間廢黜太子胤礽並不是計劃安排中的事,雖然在康熙出巡熱河之前各方面一再渲染太子可能被廢的情節,甚至太子自己都覺得要被廢了,但實際上康熙對廢不廢太子還是猶豫不決的。

    但是這種被渲染的氛圍倒是加快了太子被廢的程序,在康熙和眾皇子到達避暑山莊之後,幾乎所有的事都能和廢立太子聯絡上,包括叫老八招待蒙古王公,圍獵封賞的玉如意等等事件,都被當成太子要被廢的風信標,其實這不過是眾人神經過敏的表現。

    換言之,如果康熙多太子很滿意,就是出了這些事,也不可能掀起眾人的猜測之心,不臣之懷,簡單一句話,太子的失寵成就了這次熱河圍獵的不平凡。包括康熙在內,所有人都被這件事捲了進去,所以廢黜太子的事有突發性和不測性。

    我們再來看過程。廢立的起因並非與政事有關,卻是一件與女人有關的通姦之事。康熙的妃子鄭春華與太子通姦,不料被外出散心的康熙撞見,康熙十分生氣,返回了行宮,緊接著就發生了太子調兵逼宮的事,真可謂環環相扣,讓人根本無法懷疑這些事的連貫性是人為的,要說這通姦之事只是一時之氣,可這調兵就是性質問題了。

    而當康熙將兵權拿住,穩定形勢之後,反過來要清算太子胤礽之時,近臣張廷玉的一句話算是乾坤之舉,很少有人能看出張廷玉是太子一黨,此時已經再明白不過——那張調兵的手令?此時康熙又被手令造假再次刺激到了,他脫口而出的徹查並非其原意,而是驚魂未定的失措之舉,好在張廷玉的提點到位,讓康熙穩住了心神。

    以康熙的聰明和閱歷,他當然明白徹查此事的後果,必定會查出某個皇子,這謀逆之事就算坐實了,到時候是殺是不殺?但是此事讓他欣慰的是,太子是被人陷害,他並未做過這謀反之事。而皇子們竟然能以調兵令陷害太子,可見奪嫡已經到了何種地步,讓康熙又不禁膽寒。

    康熙要想彈壓這種趨勢,必然傷到皇子,放任心情廢黜太子,又會助長這種趨勢,他內心中需要的是既穩定了朝局,又不能傷到孩子們,以至有傷聖德。這基本是一對矛盾體,他要玩平衡就只能按下偽造調兵手諭這事,沒有別的辦法,要不就會興起大獄,處決皇子,這是他玩不起的,也不能這麼玩!所以這事不能追究,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11 # 枯心883

    謝謝邀請!其實說白了就是康熙針砭利弊以後,他可能覺得這樣也不是壞事。從來帝王最是無情,特別是他們在培養繼任者的時候,就像是再養蠱。只要不做的太過分。不傷及性命基本上就沒有多大的詩,而且當時康熙鐘意的並不是太子。所以,都懂得!這個時候,有個理由讓太子下來也沒什麼不好的。把露頭的幹掉警告一下幕後的人就行了!

  • 12 # 酒翁

    話說此事發生在康熙帶著一家老小,滿朝文武大臣去熱河木蘭圍場涉獵之際,本來打著放鬆+修養的旗號去的木蘭圍場,可誰成想,卻發生了一件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康熙老爺子竟然自己親眼看到了自己的寶貝兒子胤礽與自己的嬪妃偷情,搞起亂倫之事。這得多晦氣啊,多丟臉啊,康熙一氣之下,在大喊一聲“畜牲”之後,也就暈倒了,最後被侍衛們給攙扶著回去了。

    如此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讓康熙自己親眼看見了,一下子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在稍微鎮定之後,立即派人去將那畜牲胤礽給抓過來,可沒多久,侍衛就前來稟報,胤礽不在鄭春華的住所了,是啊,這很好理解啊,你康熙一聲大叫:畜牲,胤礽肯定會聽見啊,這聲音胤礽熟悉啊,知道是誰的啊,胤礽聽到後,魂魄早就被嚇飛了,早已六神無主了,逃,是胤礽當時腦子裡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在康熙被攙扶著回住所的同時,胤礽也早就逃離此地了。

    康熙心中也清楚,胤礽不會在鄭春華待著等自己去抓,估計早就去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正思考間,突聽外面的侍衛大聲稟報:外面凌普帶領兩千多人馬,說是受太子手諭,前來護駕。

    “護駕?”“太子手諭”,康熙聽完後,冷笑幾聲後,說道:我還沒將你太子咋樣呢,你卻反過來準備對我怎樣了,還護駕,這不明擺著是要造反嗎?但我康熙這一路走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無論是當初的鰲拜,還是後來的吳三桂,哪一次不比眼前危險,就憑凌普納兩千人馬能將我怎樣?

    在康熙一陣安排後,凌普和兩千人馬立馬就被拿下,可當張廷玉將太子手諭拿給康熙時說道:這太子手諭好像有點問題。。。。康熙趕緊拿過來一看,果真,這太子手諭並非胤礽所寫,有人仿造胤礽的字跡,讓凌普帶著人馬前來“護駕”,這是在給胤礽下套呢。

    那誰有這仿造的本事呢?康熙看後,心中其實雪亮,首先,這仿造太子手諭一般人沒這膽量,所以,可以直接鎖定這幾位阿哥中,而在這幾位阿哥中,仿造別人字跡最好非十四莫屬,十四是誰的人,是八爺胤禩啊,這一下子康熙就理清楚了。

    有人說,既然康熙知道是誰,那為什麼不繼續徹查呢?

    “繼續徹查?”怎麼徹查?就以當前這形式,雖說康熙知道是八爺黨所為,但沒有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是十四做的,另外,如此徹查下去,又有什麼用處呢?康熙不是不想查,當看到太子手諭是仿造時,當場就說要徹查,但被身邊的張廷玉給阻攔了,張廷玉表明此時不宜徹查,其原因就是因為當下太子被廢,東宮無主,倘若此時徹查,勢必會弄的人心惶惶,而這正是給那些想造反的人創造了機會。當下眾阿哥個個心懷鬼胎,是好是壞都不清楚,一旦徹查,極有可能點燃了火藥桶,而最後也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

    至此,康熙雖然心中窩火,但也只能隱而不發,將仿造太子手諭之事給壓了下來,但對於太子胤礽,康熙則只能廢除。

    雖說此次康熙隱而不發,但卻給後續埋下了伏筆,因為八爺黨們以為康熙沒有看出手諭是仿造的,所以,心中美滋滋,做事兒沒有任何收斂,完全被眼前的形式矇蔽了雙眼和頭腦,從而造成了後續的新太子人選舉薦時,出現了滿朝文武大臣都舉薦胤禩的局面(除去張廷玉胤禛胤祥繼續舉薦胤礽),而康熙則從手諭事件開始,對胤禩則厭惡之極,特別是後來的新太子人選舉薦事件,直接將胤禩排除在太子人選和接班人人選之外。

  • 13 # 甘肅莊稼人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可以說是一個悲劇型的人無,從他當了30多年的太子,曾兩度被廢再到後來的永遠圈禁!

    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喻為何引忍不發呢?我覺得康熙是為了穩固朝局才引忍不發!

    當他得知凌普帶兵圍困八大三莊,便立馬召集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經過張廷玉的提醒,他才知道這份手喻是偽造的,他本想查,可是張廷玉說怎麼查?康熙一想也也是!便和張廷玉商量後採取了多種措施!

    於是,召集眾皇子在戒德居外侯旨,並且封了四個親王,用以平衡各方勢力!停用太子的一切印信!他便召集皇子一個一個進去回話,問大皇子,大皇子說了一頓太子胤礽的罪名,並且說他可以為康熙除去太子。康熙一聽,就覺得手喻不是他偽造的,用康熙的話來說像你這樣的蠢豬沒有稹密的心思偽造手喻。於是便召集老三胤祉前去回話,老三邊說出了老大用像太子人型的紙人往上面刺針,這下可把康熙氣壞了,於是把老大點為庶人,永遠圈禁!

    後來,回京之後,康熙以推舉新太子為名來了個引蛇出洞把偽造太子手喻的人引了出來,因為那個皇子推舉的人最多,那他就是幕後主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國產單機rpg是回合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