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胃癌作為中國最為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也是高居榜首。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並治療是有非常高的存活率的。胃癌的症狀經常被誤認為是胃炎發作,從而只是進行了簡單的症狀控制,直到後期嚴重時才意識到需要做更深層次的檢查,可這時已經是胃癌中晚期。

    臨床症狀不同

    胃癌症狀

    (1)胃癌早期症狀

    ①上腹部疼痛

    胃癌中最常見的初發症狀,約80%患者有此表現,發生腹痛,一般開始較輕微,且無規律性,進食後不能緩解,逐漸加重,可以為隱痛,鈍痛。

    部分可以有節律性疼痛,尤其胃竇胃癌更明顯,進食或服藥可緩解。老年人痛覺遲鈍,多以腹脹為主訴。這些症狀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視,就醫時也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

    故中年患者如有下列情況,應給予進一步檢查,以免漏診:A.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經治療無效;B.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的規律性改變,且程度日趨加重。如症狀有所緩解,但短期內又有發作者,也應考慮胃癌的可能性,及時作進一步檢查。

    ②食慾減退和消瘦

    食慾減退和消瘦是胃癌的常見症狀之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慾減退或食慾不振的症狀,部分患者是因進食過多會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制進食的。

    原因不明的厭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狀,需要引起重視。早期胃癌患者一般無明顯的陽性體徵,大多數患者除全身情況較弱外,僅在上腹部出現深壓痛。

    出現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該症狀與日常飲食有關,如果在沒有進食血豆腐,吃鉍劑等藥物的情況下出現了黑便,需要引起重視。

    ④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

    這種症狀的出現多發生在原來就患有一些胃炎的患者身上,如以前空腹痛或進食後痛的規律性明顯,近期規律性消失,或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現效果不佳。

    (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狀

    胃區疼痛,常為咬齧性,與進食無明顯關係;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後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

    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嚥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症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嚥困難後開始予以重視。

    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噁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症狀。

    2

    胃炎症狀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統稱,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和噁心、嘔吐;後者以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糞。

    慢性胃炎通常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大多數的病人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僅有輕重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症狀,例如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噁心嘔吐、餐後腹脹、反酸噯氣等症狀。而如果胃黏膜糜爛出血,則會伴有嘔血、黑便的症狀。

    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可能會胃酸減少,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貧血、消瘦、腹瀉等症狀,個別病人也會伴嚴重的上腹痛和出血。

  • 2 # 天天醫學

    通常將胃炎根據發病急緩和病程長短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根據胃鏡檢查是否有胃黏膜腺體萎縮分為萎縮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急性胃炎多因不潔飲食引起所引起,往往突然發病,出現上腹部痙攣性疼痛、噁心、嘔吐症狀,常伴有腹瀉、水樣便、肚臍周圍疼痛等腸炎的表現,多在解痙止痛、止吐、抗感染、補液等治療後很快恢復正常,一般不會演變成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因長期的飲食不當(抽菸喝酒、飲食不規律、愛吃高鹽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膽汁反流、服用解熱鎮痛藥等引起的。通常表現為不規律的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狀。不進行正規治療會使病情長期反覆發作,最終會轉變成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通常是由非萎縮性胃炎長期存在,並且在持續的膽汁反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菸酒及不良飲食習慣刺激造成的。常表現為上腹部飽脹、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舌炎、舌乳頭萎縮等症狀。萎縮性胃炎伴有膽汁反流或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下不進行有效治療會使慢性炎症反覆發作引起胃黏膜的腸上皮化生或異型性增生及胃黏膜的上皮內瘤變,最終會發展成胃癌。其中嚴重的異型性增生和上皮內瘤變認為是胃的癌前病變,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胃癌的前期症狀和慢性胃炎的症狀沒有多大差別,只不過是症狀更加明顯和持久,並且在服用平常有效的藥物後症狀不會緩解,這時候要警惕慢性胃炎發展成胃癌的可能,需要及時胃鏡檢查進行確診。

    總的來說,患有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人應該在胃鏡檢查結果的指導下進行抑制膽汁反流、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等對因治療和對症治療,避免病情繼續加重而發展成萎縮性胃炎。

    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該在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同時進行保護胃黏膜、助消化等長期維持治療,並定期複查胃鏡(至少一年一次),瞭解病情控制效果及是否有繼續加重演變成胃癌的情況存在,以便調整治療方法或發生胃癌時能夠及時治療。

  • 3 # 全科馬醫生

    首先胃癌最終會致命,而胃炎只會長期引起不適,因為胃癌是胃部最為嚴重的疾病,胃炎只是日常生活最為常見的病變,也可以說是最輕的病變,胃癌主要是各種因素導致胃部腫瘤生長,早發現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而提高存活率,如果發現是中晚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失去生命,而胃炎則是各種因素導致的胃粘膜的慢性感染,發現後可以完全治癒。胃炎和胃癌並沒有直接性的關係,就算是長期性的胃炎會不斷髮展到胃粘膜糜爛、胃粘膜潰瘍及穿孔,但是很少會誘發胃癌,胃癌主要還是由於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遺傳因素、輻射、年齡等因素導致的,但是都說萎縮性胃炎會發展為胃癌,其實這隻有1%~2%的機率,所以萎縮性胃炎經過治療還是可以治癒的,並不是說胃癌一定是由胃炎轉變而來的,胃癌是一種細胞的變異現象。胃癌和胃炎早期的症狀可以說是相似的,早期會有反酸燒心、食慾不振、上腹部隱痛不適等,但是隨著腫瘤的生長症狀會不斷加重,會逐漸出現頻繁的腹痛、噁心嘔吐、食物明顯減退、體重下降、貧血等症狀,而胃炎長期就會出現一些反酸、腹脹、早飽感等症狀,而潰瘍則主要是疼痛多見。

    所以對於胃癌早期要透過手術、放化療來治療,而胃炎也是早期需要檢測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根除幽夢螺旋(奧美拉唑+硫糖鋁+克拉黴素、甲硝唑),來減輕胃粘膜的炎症,而且還需要注意飲食習慣,因此不論是胃癌還是胃炎早期的預防很重要,需要進行早期的養護。

  • 4 # 美中嘉和聊腫瘤

    中國癌症患者的一個特點就是發病率高的病症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統(食管、胃、肝、腸)。其中胃癌、肝癌的發病率都佔世界的一半多些,中國總人口只佔世界的20%啊。這麼一比就知道這些癌症確實比較“糾纏”華人。

    中國胃病的問題也是很嚴重的,胃病患者佔總人口的平均比例達42%,其中萎縮性胃炎患者佔12.42%。

    就胃炎和胃癌的早期症狀有些是相同的,比如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畢竟是消化器官嘛,影響食物的分解和吸收,體質會變差。很多人在判斷這個的時候都覺得胃炎症狀會比胃癌輕微,這點可能和個人體質有關係。此外這兩種疾病都有胃部疼痛感,有些還很嚴重。

    對於胃炎和胃癌的早期症狀的不同,可以注意這兩點,一個是吐血,一般出血量很少,且顏色為暗紅色或偏棕紅色;另一個是便血,大便呈現柏油狀。需要注意的是血液顏色,如果是鮮紅色的有可能是痔瘡引起的;但如果是暗紅色的,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另外還要排除是否是腸癌引起的,這些都需要由醫生進行專業的檢查。(比如鋇餐或者胃鏡)。

    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沒有證實胃炎與胃癌有直接聯絡,只能說胃炎是胃癌的一個誘發因素。

    如果患者有胃炎也是需要及時治療的,本身淺表性胃炎的危害是不大的,但是經不起長期拖延,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是其它原因導致惡化,胃粘膜會漸漸被損傷,引起胃潰瘍、穿孔、出血的現象。

  • 5 # 消化科郭醫生

    胃炎與胃癌前期早期的症狀都是類似的,無法明顯透過病症來區分出胃炎和胃癌,只有去做胃鏡才能明顯發現。胃炎到胃癌只有四部,長期不治,不透過改善飲食來改變,是很有可能導致胃癌的。

    胃炎先是由慢性淺表性胃炎到萎縮性胃炎,由萎縮性胃炎到晚期腸道化生,腸道化生再到胃癌。只要定期去做胃鏡,到什麼程度自然一目瞭然。當然平時生活也可以多攝入一些對胃好的食物,例如:

    強力修復胃粘膜抗炎:猴頭菇提取物,沙棘,豌豆肽,葡萄粉,殼寡糖

    抑制幽門螺桿菌:蔓越莓,西藍花,薑黃,酵母提取物

  • 6 # Dr趙

    胃癌的發生時多因素參與,多步驟演變的的複雜過程,那麼如何能儘早發現胃癌呢?結合臨床,相關指南總結出了胃癌的可能報警症狀,一旦出現下述症狀,需要警惕胃癌可能:

    消化道出血 (嘔血、黑便);

    嘔吐;

    消瘦;

    上腹部不適;

    上腹部包塊;

    報警症狀對胃癌的預測一方面準確度有限,而且出現症狀後往往已經達到晚期,治療預後極差,因此,對於胃癌高發人群,建議定期篩查,篩查手段主要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鏡檢查,當然,拋除人力、物力和檢查的侵入性,胃鏡檢查無疑是最精確的檢查手段。

    根據中國國情和流行病學調查,符合以下第1條和2-6條中的任何1條被稱為胃癌的高危人群:

    年齡大於40週歲;

    胃癌高發地區;

    HP(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殘胃、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變;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存在胃癌高危因素(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對於高危人群,建議定期複查胃鏡(根據情況1-3年複查1次)。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也要儘量避免胃癌高危因素,比如儘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戒菸、戒酒,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等。
  • 7 # 藥事健康

    厭食和噁心、嘔吐;而後者以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便。慢性胃炎一般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症狀和體徵,常見飯後飽脹、反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如果需要確診,主要是透過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胃炎常見於成人,許多病因會刺激胃,如飲食不當,病毒和細菌感染、藥物刺激等均可能引發。

    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胃癌症狀,一般為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如果患者出現胃部疼痛,即患者開始感到上腹部不適症狀,或出現膨脹感、沉重感,甚至出現心窩處隱痛,則需要及時進行檢查,與胃炎、潰瘍病進行鑑別。如果患者出現食慾減退症狀,同時存在胃部疼痛,則需要高度重視。此外患者出現食慾減退症狀,同時存在胃部疼痛,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此外患者出現噁心、嘔吐、便血等,則必須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由於早期胃癌缺乏典型的臨床症狀,如果不能排除惡性病變,需要及時採用胃鏡檢查,實現儘早診斷和儘早治療。

    會。有文獻報道胃癌前病變是指具有惡性轉化可能性的病理改變,通常包括腸上皮化生和上皮內瘤變(也稱異型增生),其中腸化的癌變意義尚在爭議中,上皮內瘤變是當前公認的胃腺癌的癌前病變。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上皮內瘤變發生的主要背景病變,萎縮性胃炎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是內科干預的主要物件,是胃癌二級預防的重點。還有文獻報道慢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危險因素有醃菜、黴變食品、油炸食品、

    飲食不規律、有消化道病史,間斷使用抑酸和抑酸藥物是慢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保護因素。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慢性胃炎患者癌變的機率。

  • 8 # 吉米大夫

    1、胃炎和胃癌的前期症狀有什麼異同點:

    應該說,胃癌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早期沒有什麼特殊的不舒服。也就是說,胃炎和胃癌早期的症狀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肚子脹、噯氣、反酸水、不想吃東西。如果有了體重不停地下降(不是因為吃得少了),大便發黑,這些情況,往往都是晚期了。

    所以,早期胃癌能發現大部分都不是因為有什麼特殊的不舒服了,很多都是體檢或者無意中發現的。

    總的來說,胃炎和胃癌的前期症狀基本差不多,要想發現是不是胃癌,還是要在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做胃鏡檢查才可以。

    2、胃炎長期不治會變癌嘛?

    要說這個,我們就要說說胃炎到胃癌的發展過程。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從胃炎(淺表性胃炎)到胃癌,一共要經過5步: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不治會不會變胃癌,答案是有可能的。儘管風險不是說100%,但如果時間足夠長,還是有很高的變癌的風險的。特別是:

    1)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如果本身胃炎的原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然後又沒有根除治療,那這樣變癌的風險是會疊加的。

    2)有胃癌家族史

    如果直系三代裡面有人得過胃癌,那你得胃癌的機會就比別人多很多。再如果你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胃炎,那風險就是大的更多了。

    3)有異型增生

    特別是有中-高度異型增生,那變成癌的機會就是非常大,我們常形容已經半條腿在癌那裡了。

    總的來說,僅僅是胃炎(淺表性胃炎)那風險不是太大,但如果合併有其他情況,那變癌的風險就會很大。正確的做法除了根除幽門螺桿菌,還要制訂合理的胃鏡複查計劃:到底是多久複查一次胃鏡。

  • 9 #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工作壓力、生活不規律等原因,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各種各樣的胃病,也有些人患有早期胃癌,以為是胃炎這種小病,沒有及時治療錯過了最佳時期,直到去看醫生,發現已經是胃癌晚期,那麼早期的胃炎症狀和胃癌的症狀有什麼異同?

    胃炎的前期症狀:

    1.腹部的疼痛,大多數病人有上腹疼痛感、脹滿、噁心、嘔吐等現象。

    2.有反覆出血現象,胃黏膜處於充血、水腫、點狀出血與糜爛狀態,不易恢復。

    3.病人經常噯氣、是胃中氣體上出喉嚨所發出的聲音,其聲音長而緩,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打飽嗝”。

    4.有些病人會有食慾不振、反酸、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現象。

    胃炎患者的飲食調理: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少量多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攝入粗糙、過鹹過甜過辣的刺激性食物和飲料,戒菸戒酒、以高熱能、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

    提醒:慢性萎縮性胃炎必須堅持治療,不然可移行為癌組織。

    胃癌的前期症狀為:

    1.胃部時常有疼痛感,逐漸加重。

    2.少數人有噁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症狀。

    3.病人常有較明顯的消化道症狀,上腹不適、進食後有飽脹感,食慾下降而長久的身體乏力。

    4.體重逐步減輕。

    胃癌患者的飲食調理:改變飲食結果、多食蔬菜水果、豆類食物和牛奶、鮮魚、肉、蛋、多食大蒜與綠茶,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進食不易過快、過燙、過硬、戒菸戒酒。

  • 10 # Paul梅斯

    1 胃炎當然要治療!只要堅持治療,並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容易治癒的。

    2 確實很多胃癌都是由胃炎演變過來的。雖然,不是所有的胃炎,最終都會成胃癌。但二者存在關聯。因此,治療胃炎是重要的。

    3 胃炎分很多種,如果是淺表性胃炎,那就不必管了。所有人做胃鏡,醫生都會給出淺表性胃炎的診斷。畢竟胃天天磨各種各樣的食物,有點損傷是正常的。如果是萎縮性胃炎,或有腸上皮化生等,或伴有潰瘍,或伴有HP感染等,就要規範化治療了。

  • 11 # 小克大夫

    胃炎的種類有很多種,像慢性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等等,這些胃炎的臨床表現大致都是相同的,不外乎噯氣,反酸,胃脹,胃痛,食慾不佳,噁心等等。

    而胃癌前期的臨床表現也是屬於較為輕微的,有的早期胃癌甚至是不會有這些輕微的臨床症狀只有當胃癌發展到中晚期時,才會有較為明顯的臨床症狀或者是特異性的症狀發生。

    所以說胃癌早期和胃炎的症狀基本是沒有任何明顯區別的,所以對於一些較為輕微的消化系統長期性的存在時,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該及時的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來明確胃部疾病的種類,然後及時的進行治療。

    對於該做什麼樣的檢查來進行診斷,這裡小克推薦的是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可以明確的觀察出胃黏膜表面炎症存在的型別和疾病發展的嚴重程度。而且胃鏡檢查也是篩查早期胃癌的最重要的手段。

    對於胃炎如果長期性存在時會不會癌變,像膽汁反流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等疾病一般是不存在有惡變的機率的,只要進行正規的及時的治療,一般都是可以康復的,而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有腸化生和異型增生的情況,因為異型增生和腸化生代表的就是癌前病變的風險,一定要進行治療。

    無論是對於何種胃炎,一定要重視,不要因為疾病和症狀的輕微就對胃炎不進行積極正規的治療,因為各種胃炎如果長期性的不管不顧,是有像更加嚴重的胃部疾病所發展的可能的。

  • 12 # 普外科曾醫生

    慢性胃炎是有可能變成胃癌的,從胃炎到胃癌,只有四步,一般發展的順序是這樣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胃癌。

    胃炎與胃癌能不能從症狀上面區分?

    胃炎的種類繁多,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有膽汁反流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等,各種胃炎的症狀是比較類似的,大部分輕微的胃炎,沒有任何症狀,如果出現臨床表現,可以出現胃痛,腹脹,反酸,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體重下降,消瘦等等。

    胃癌是胃的惡性腫瘤,早期胃癌一般也是沒有任何特異性症狀的,也有可能出現類似於胃炎的症狀,單純從症狀,從患者的臨床表現,是無法區分胃炎和胃癌的。

    胃炎不治療,是不是會變成胃癌

    這個是有可能的,慢性胃炎的病情從輕到重,依次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或者不伴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慢性淺表性胃炎

    也叫做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最輕微的胃炎,我們入嘴的食物,首先進入胃裡面,胃透過不斷的運動,將食物與胃酸和胃蛋白酶混合在一起,將食物碾磨成食糜,並且進行初步的消化。

    食物在胃裡面裡面消化,不斷與胃接觸,就有可能造成胃粘膜的輕微損傷和炎症,正常情況下,胃粘膜細胞會不斷的壞死脫落,也會不斷有新的細胞形成,達到動態平衡。

    慢性淺表性胃炎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要注意飲食,規律作息就可以了。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進一步發展,就會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細胞發生萎縮,粘膜細胞還有可能發生腸上皮化生,也就是說,胃粘膜當中出現了類似於腸粘膜上皮的細胞。胃粘膜萎縮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有細胞異常增生,這些異常增生的細胞與正常的細胞組織結構完全不同,又稱為異型性增生。異型性增生的細胞可能會變成腫瘤,所以又稱為上皮內瘤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可以出現胃粘膜的萎縮,如果是年輕人出現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引起重視。首先要祛除病因,幽門螺桿菌是最常見的病因,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長期菸酒,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都可能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

    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可以逆轉胃粘膜萎縮,除了祛除病因,注意飲食,保養自己的胃。還需要定期複查,根據病情做出處理。

    如果是輕度的萎縮性胃炎,不伴有腸上皮化生,一般是比較安全的,每一至兩年,複查一次胃鏡。

    如果是中重度的萎縮性胃炎,伴或者不伴有腸上皮化生,應該每一年左右複查一次胃鏡。

    如果有輕中度的異型性增生,需要半年左右做一次胃鏡。

    如果是重度的不典型增生,建議胃鏡下切除病變,然後繼續複查胃鏡。

  • 13 # 心血管黃醫生

    胃炎是最常見的胃病之一,俗話說“十人九胃病”,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適症狀,但是不同人群的結局卻有很大的不同。

    胃炎與胃癌前期症狀有什麼異同點,胃炎長期不治會變胃癌嗎?

    胃炎很常見,可能部分患者只是因為一次偶爾的飲食不當所致,之後注意飲食或是用藥後就會緩解不再發生,但是也有患者會表現為延年不愈,反覆發作,稍不注意就會胃部不適感,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慢性胃炎了。而也有患者會因為胃炎久治不愈,最終癌變,導致胃癌的發生。正因如此,胃炎患者常會擔心,會不會有一天會發展為胃癌?如何有效的預防胃癌發生呢?

    1、胃炎發展為胃癌的機率:其實,對於多數胃炎患者而言,胃炎變為胃癌的機率還是很低的,普通的胃炎多屬於良性病變,即便是慢性胃炎患者,只要是注意積極進行干預治療,也不會輕易地發生癌變。胃炎癌變的過程一般為慢性胃炎經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而最終發展為胃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患者無需過度擔心,但是也不能大意。

    要知道,如果明知自己胃不好,還放肆地吃喝,放縱自己的生活,吸菸喝酒、熬夜應酬、大魚大肉等這樣的生活習慣只會加速胃部受損,增加胃癌的發生機率。即便是年輕人群也逃不了胃癌的厄運,要知道,現在胃癌的年輕化趨勢很明顯,其中就與人們長期不當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說,雖說胃炎惡化為胃癌的機率很低,但前提是患者足夠重視自己的病情,注意生活中的任何細節,保護好自己的胃部健康。

    2、胃炎癌變的症狀變化:可以肯定的是,胃炎患者要避免嚴重的後果發生,最重要的是積極進行干預治療,定期複查,及時治療,要知道早期胃癌是可以治癒的。因此,對於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監測身體異常症狀的發生。

    胃炎與胃癌的症狀變化:胃痛腹痛,胃炎患者多表現為規律性、發作性胃痛,多發於進食後呈上腹部抽搐性、間歇性疼痛;胃癌患者的胃痛則與進食無明顯相關性,無規律,疼痛更劇烈、時間更長;腹脹,胃炎患者的腹脹表現為飽餐後腹內充滿氣體,或伴有迴響,胃癌患者則為稍吃一點就有腹脹,或伴有噁心、嘔吐,部分患者會摸到有壓痛感的包塊;體重,胃炎患者往往偏瘦,但體重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胃癌患者會因為飲食障礙或癌細胞增殖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快速下降,同時伴有疲勞、乏力、低熱等全省症狀;嘔血、黑便、淋巴結腫大,胃炎患者一般不會有這些症狀,但是胃癌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嘔血、黑便、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要剪尾巴的狗,卻沒有剪,後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