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燎原75372021

    很喜歡拜讀《聊齋志異》這部鉅著。在這部書裡,作者透過把鬼人性化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從側面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

  • 2 # 李字不歪

    當然喜歡,記的第一次讀《聊齋》裡的(畫皮)時,被驚住了,短短几百字展現的畫面確實如此浩瀚,拍成電影90分鐘、拍成電視劇也至少是一集吧

  • 3 # 韓I949

    承蒙邀請,太喜歡回答這個提問了,記的十多歲孩童之際就開始涉足於這部文學鉅著,開始接觸還是線裝書,我祖父是一個老學究,閒來無事逐字逐句講來,我這奌粗淺的文言文知識就是跟爺爺學來的,縱觀這個文學巨匠蒲老先生一生坎坷滿腹錦繡而懷才不遇,一腔孤憤都傾注在這部聊齋上,試覌之從第一段考城隍餘字開頭至最後一段,銷千古風流之恨,加在一起就是餘恨,恨老天之不公,恨考場之舞弊,恨官場之腐敗,恨百姓之飢苦,老先生構思之巧妙,用文之簡練實後無來者矣,少一字則不成文多一字則為贅,讀至髙興處能為之浮一大白,悽婉處則為之墜淚,滑稽處則為之噴飯,如夜叉國開頭詩有一句日家家有個母夜叉,可見古人亦懼內也,讀聊齋必讀原著文言文,如讀翻譯版白話則味同嚼蠟,失其意矣,餘每讀至髙興處顧左右無人則髙聲郎頌,抑揚頓挫好不得意也。謝謝

  • 4 # 宏源品文

    《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我記得第一次看《聊齋志異》的時候,那時的第一感覺是看不懂,就覺得是在寫鬼怪一類的作品,那時的文化理解能力不夠,所以沒有深層次的讀到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東西。

    直到看了一部《倩女幽魂》後,才通過了解裡面的人物形象來自《聊齋志異》裡的聶小倩和寧採臣。才對《聊齋志異》有了一點興趣,隨後的我就重新讀《聊齋志異》,結合自己的一些見解和註釋,甚至有時候去翻閱相關的資料,才勉強大概知道了《聊齋志異》所寫的內容和蒲松齡傳達的思想感情。

    《聊齋志異》一書中有兩個主題,一是即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二是揭露了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

    在我看來,只要能增加自己知識儲備的書籍,我都喜歡,我相信大多數熱愛讀書的朋友來說,也是一樣的。

  • 5 # 沐曦9279671867

    我喜歡讀《聊齋志異》原著。這部小說不但在清代,以至於現在,它的光輝仍在,在中國小說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科夫,同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聊齋志異》結合了志怪和傳奇兩類文言小說的傳統,並吸取白話小說的優點,形成了自己簡潔而優雅,通俗易懂的文言風格。它為後來各種仿效,或者批判文言小說的出現提供了藍本,像袁枚的《子不語》,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都有它的影子,。在魏晉南北朝以及唐代傳奇小說傳承創作基礎上,採集各家之長,加以更加生動的描寫,成為有血有肉的作品,將中國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成為古代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蒲松齡生平: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人,清代傑出短篇小說家。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作者平生不得志,一生落魄,透過對鬼怪人性化的描寫,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上腐敗,豪強橫行等,從側面隱晦的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一生心血所萃,他的摯友唐夢賚在序言中說“於制藝舉業之暇,凡所見聞,輒為筆記”,取材廣泛,嘔心瀝血。透過對現實生活、自己的境況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借小說中人物抒發自己內心的孤憤之情。

    《聊齋志異》全書共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愛情方面。

    書中關於愛情描寫佔居全書比重較大,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美好自由愛情,有情人終成眷屬。例如《阿寶》、《嬰寧》等。

    二、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不能選拔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科舉考試採用八股文,“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在《於去惡》中諷刺陽間以八股取仕,官吏不學無術,不過是獵取功名的敲門磚,門開則棄去。在《司文郎》中王子平的絕妙文章不被承認,而餘杭生那臭不可聞的文章反而高中。作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對這種考試方式作者有切膚之痛,用激烈的筆觸抨擊這種制度。

    三、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壓迫。

    如《席方平》、《促織》等,冤獄橫行,橫徵暴斂。

    《聊齋志異》蒲松齡以一種虛幻奇異的表現手法,結合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創作色彩,把短篇小說推向了一個頂峰。

  • 6 # 奮鬥的青春037

    喜歡,蒲松齡先生的鉅作,讓人耳目一新,記得小時候,這本書都被我翻爛了,那時候很愛看先生的書,永遠覺得很新鮮,很好奇,所以很舒心。

  • 7 # 莊生荒谷

    我很喜歡閱讀《聊齋志異》。

    看《聊齋志異》,看狐,看妖,看鬼……

    說到狐狸,讓我想起另外一部世界名著,《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裡面寫了很多動物,寫了很多狐狸。

    《伊索寓言》​裡的狐狸和《聊齋志異》大不相同。《伊索寓言》裡面的狐狸是赤裸裸的利害關係,血淋淋的生死關係。而《聊齋志異》之狐狸,讓人覺得很美,很媚。就算是騙局吧,也是美麗的騙局,美得銷魂蝕骨,讓人甘心受騙,死亦無悔。

    《聊齋志異》​中有一句話,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這句話就是:“小恩可謝,大恩不可謝。”

    我的老婆讓壞人騙走了,別人幫我追回來;我開工廠欠了鉅額​資金,債主催債甚急,正在走投無路,面臨家破人亡,朋友幫我還清債款,又資助我東山再起,再創輝煌。這就不是一句謝謝表達得了的,我將深深地把熱心幫助我跳出十八層地獄的人及他(她)的一切,深深地刻在心裡,刻在靈魂裡,一生一世。

    ……

    《聊齋》​就是這麼好看!

  • 8 # 子陳

    喜歡。

    儘管後面出了很多聊齋系列的電視電影,雖然我也會看。但總覺得不是那個味道,影視拍出來的、演員演出來的,都只是演員或者導演對文章的理解和詮釋。終歸不是自己的理解,正所謂,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利波特。

    所以,自己親自去看《聊齋志異》原著,就可以領略到每個角色的精髓,也更能讀懂原著裡想表達的對映,對當時社會的反映。

  • 9 # 大楊岸

    特別喜歡「聊齋志異」這部書,從「聊齋自志」可以看出作者“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作者以狐鬼故事向世人控訴封建社會的黑暗,及科舉制度對眾多學子的推殘。是一部經典之作,可惜作者用深奧的文言文,如果沒有白話翻譯,很看懂。

  • 10 # 各種電影解說

    凡是看過《聊齋志異》的,相信也認同當中塑造了不少令男人想入非非的美狐。狐,本身就是一種體態修長,黃、白色,尾長而蓬鬆,十分具有體態美。而我國的古文獻也有狐美的記載。《玄中記》有述:“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之狐為淫婦,百歲之狐為美女。”《名山記》又述:“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阿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阿紫。”這些資料也說明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狐狸的理解也是美且淫蕩的。可是浦松齡筆下的狐也是這樣的嗎?我卻認為絕大部分也是美而不淫的。

    因為現代社會又喜歡把美女分成若干類別,“女強人型”、“賢良淑德型”、“鄰家女孩型”,等等對於《聊齋志異》那麼多隻美狐,我又把她們的美大致分為“才女型”、“天真可愛型”、“賢慧型”等,幾大類別。

    我們不妨看一下例子如嬌娜,她“嬌波流慧,細柳生態”、“芳氣勝蘭”,醫術高明,輕易地把孔生的怪病治好,孔生起初對她朝思暮想,她卻沒有勾引孔生,最後反而是松娘跟孔生成了親;又如《狐諧》中的美狐女,她擅長講故事、對對聯,面對萬福友人的調情,她不領受而加以諷剌,友人在開萬福玩笑時,她也輕易便應負過來;而鳳仙她則是 “傾絕人寰”,聰慧而能看透別人的心。她處處維護丈夫,也擅唱歌,在面對姐妹的諷剌,她唱《破窯》一折。三位狐女均是有有獨特才藝,是嫵媚而不淫的狐女中的“才女型”。

    我們再看“天真可愛型”的嫵媚狐女。小翠是“嫣然一笑,真仙品也。”,而嬰寧則是“容華絕代,笑容可掬”。她們都喜歡笑,好笑的笑,不好笑的也笑,甚至被人責罵也只是笑,天真爛漫又純潔。小翠她不嫌自己的丈夫是個痴呆兒,反而經常跟他一起,玩皮球、畫花臉、把秫秸、破布當龍袍皇冠來玩,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形象,跟淫蕩完全拉不上關係。嬰寧則猶愛花,時時拿著花,在這裡,花又增加了嬰寧的少女情懷,使她看上去跟一個清純簡樸的農村女孩一樣吸引,雖然她曾有看似引誘鄰居之舉動,卻只是為了整治好淫之徒的一種行為,因此也不是荒淫。

    又如“賢慧型”的辛十四娘,她是“著紅帔,容色娟好”,最初幾次見到馮生,就臉紅頭低垂,未經父母同意及正式婚嫁,不與男子交好。嫁給馮生後,刻守婦道,在家料理家務,又勸告丈夫不要再接近損友楚生處處為丈夫著想。後來馮生坐牢,她又四出奔走尋求親戚協助,在成仙前又懾合侍女祿兒與丈夫,為丈夫以後的幸福鋪路,成仙后又不忘問候丈夫安否,顯出其賢良淑德的一面。而鴉頭雖只有十四歲,卻做剌繡荷包幫丈夫賺錢,母親迫她接客,她又誓死保貞節。以上兩個例子,又可見“賢慧型”也不是淫狐。

  • 11 # 桃花塢裡桃花扇

    我發現,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的創作中,經常受男性中心的意識支配。這種意識如果不凸現,就會有好作品的出現。像《辛十四娘》這樣的佳作,謳歌真摯愛情,以男女平等的愛情向“門當戶對″的觀念挑戰,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但一旦這種意識發揮作用,作品的思想藝術性就會打折扣。蒲松齡的很多名作中都帶有非常頹廢的男權主義思想,他主張男權中心,男尊女卑,男子可以一妻多妾,風流塊活,女人則必須從一而終,在社會地位和家庭生活中,男女地位永持不平等的情勢比。…比如《嫦娥》裡的宗子美,他娶了仙女嫦娥為妻,納狐女顛當為妾。一妻一妾非但不互相嫉妒,反而整天跟宗子美嬉戲,似乎生活在化裝的舞臺中。宗子美以未見古代美人為憾,嫦娥執古代美人圖細細觀察後,裝扮成歷代美人來取悅他,而狐女顛當又能扮做嫦娥的姿態,引得宗子美不斷擁抱並大喊“嫦娥”。這一妻一妾變著法兒讓他“享受”歷朝歷代美女,這是何等愜意的男人幻想!……再比如,在《連城》裡,喬生和連城之間那生死與共的愛情原本非常美好感人,最後卻又了一個賓娘來,與連城共同服侍喬生。這個“賓娘″,實際上就是多餘的,簡直可以稱之為敗筆,就像是把一段枯枝接到了綠葉婆娑的大樹上。……但不管怎樣,蒲松齡算得上描寫女性的“出格聖手″,他創造的女性形象太美了。他寫的狐狸精既可以美麗迷人,也可以肝膽照人,甚至有的還像現在的“陽光女孩”一樣清純可人(如:嬌娜、青鳳…)。她們而且都有很強烈的獨立意識,可以說,蒲松齡徹底打破了寫狐狸精的傳統。……此外在《聊齋志異》中,大自然中美麗的鮮花可以幻化為花妖,小蜜蜂可以化成綠衣女子,白鱀豚可以幻化成美女白秋練,烏鴉、老鼠和豬婆龍都可以變成美麗的少女(《西湖主》),以這些豐富的想象為標識,《聊齋志異》實際上已成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品。……再者,《雲翠仙》,是寫弱女子陷入不幸婚姻時的如何去擺脫;《細侯》,是寫青樓女子如何堅守純潔的愛情;《顏氏》,是寫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等……等。……透過這些林林總總的女性形象,蒲松齡詮釋了人生,指出那個時代的女性、自己的路應該怎麼去走,應怎麼把女性自身的人生潛力,儘可能發揮到一個完善或是完美的極致!!(…[贊][害羞][玫瑰])…[祈禱]…!!

  • 12 # 顏小二述哲文

    我喜歡讀《聊齋志異》原著,因為原著讓我離作者的距離更近一些,更能體會作者的深意一些。

    比如在《聊齋志異》中,開篇《考城隍》如果僅僅讀翻譯加工後的文章,很有可能只是將其當作一個志怪故事來看,而蒲松齡想要表達的東西,可能在翻譯中多多少少被遺失。

    1、《聊齋志異》這類隱喻類作品,讀原著比讀翻譯讓人收穫大

    《聊齋志異》這本書的妙處就在於,志怪故事很有趣,故事背後的人心更有趣。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就像看電影,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看《聊齋志異》我們也能看出一千個蒲松齡,和一千種人心。

    如果我們沒有讀原著,而僅僅只是在翻譯的基礎上理解《聊齋志異》,那麼,我們閱讀的,可能就不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而是翻譯者眼中的《聊齋志異》了。

    記得讀《中國哲學簡史》的時候看到過馮友蘭老先生一句十分經典的話,原話不大記得了,大致是這樣說的:讀書就和吃飯一樣,閱讀翻譯解讀後的書,而不去讀原著,就如同咀嚼人家嚼過的米飯一樣,米香全無。所以,從原著入手,往往才能細細品味其悠揚的“飯香”。

    因此,我更喜歡讀《聊齋志異》的原著,在原著的基礎上思考,繼而再收羅別人的翻譯和思考,以豐富自己的想法,如此做,往往收穫更多。

    2、《聊齋志異》中《考城隍》這類故事,如果看翻譯,則容易被當成志怪故事,繼而不得真意

    《聊齋志異》裡面有許多奇妙的志怪故事,比如開篇的《考城隍》。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寒窗苦讀的書生,參加科舉考試多年,沒能金榜題名,但是卻被地府的“神”看上,迷迷糊糊被帶去考了“城隍爺”,關鍵是一考還“考上”了。

    看上去,這個故事十分奇妙,甚至有些個荒誕不經。但是細細思量,這《考城隍》可不是就是蒲松齡的自白嗎?以陽間科舉數次不中而一舉考上城隍爺之書生奇妙經歷,我們不難看出,科舉不中的原因大抵不在書生水平不夠,而是這陽間的金榜比陰間的城隍爺要難考,故事中,蒲松齡的諷刺意味,就若隱若現了。

    而故事的結局,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火夜自明”也表現了蒲松齡面對“黑暗”科舉的豁然心態,不然蒲松齡自己也不會在科舉一事上屢敗屢戰了。

    說了這麼多,如果我們直接從白話翻譯來看《考城隍》這個故事,首先,我們可能把它當成志怪故事;其次,我們會被別人總結出的內涵“牽著走”,繼而對故事的核心沒有自己的體會,難以設身處地領悟故事中作者的感情。對於愛讀書、愛好書的人來說,這當是一大憾事。

    3、總結:原著讓我們離作者更近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和思考問題的模式,對待同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不同性格特色的人的解答不一樣,讀書也是一樣,尤其是在閱讀《聊齋志異》這類隱喻的書籍時。對於《聊齋志異》這類書,讀者進行解讀的時候,往往表現出自己的思維習慣,如果沒有讀過原著,而直接去讀解說,往往容易被解說者的思維帶著走,繼而被動喪失“自己思考”以及“與作者對話”的機會,這當是一大憾事。所以,還是建議各位,有條件的話,讀書儘量讀原著,因為原著讓我們離作者更近

  • 13 # 嘉哥64

    有人性吧!把我們中國人古靈精怪的人生都淋漓盡致表現出來了,作者在道口設個免費茶桌請人講鬼故事,他又添油加醋改編創作,寫得太好,又有人民群眾Ⅹ檔案的幻覺神怪素材,想不好看都難,最要命他的文言文小說文筆又是最好的,唉這個愛好怪誕的人,真慶幸能看到他編集的聊齋志異!

  • 14 # 陳國惠2

    聊齋志異,當然要讀原作,作者的文字功底相當深厚,文字精煉,結構嚴謹。讀古文就要讀這樣的古文,能提高自己的古文水平,而且有許多詼諧幽默的語句及情節,讀原作要比翻成白話文的更有情趣和意境。

  • 15 # 青霞人文

    年輕時,我其實不喜歡讀《聊齋志異》的原著,主要是小時候讀過一套白話的聊齋,那些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讀過不少之後,似乎一下子滿足了,對閱讀原文失去了興趣。

    大學期間,可讀書籍太多,這一段時間,更多的是讀外國文學名著,一般同學都差不多。另外,同學們喜歡讀三言二拍那些古白話小說,其中有不少的作品,文字中間有一連串的方框,引起猜測想象,呵呵!這是真的。閱讀,聊齋,文言文,詰屈聱牙,讀起來費勁,這也是真的。

    藏書裡有一本《聊齋志異》選讀,讀過幾篇,總覺得讀這些文言短篇,不過癮。私以為,如果不從事短篇小說創作或聊齋研究,這些文言短篇小說,刺激不起閱讀的興趣。

    工作後,多次教學聊齋中一篇《促織》 ,感覺蒲松齡老先生的文字功力非凡,用詞造句,極其逼真精準,那些動詞的選用,神了。小說的主題,遵循教參,複述給學生聽而已。再到後,所用的蘇教版教科書,已經沒有這篇作品了。

    閱讀聊齋,其實最需耐心光陰,人過中年近知天命,再讀聊齋,才知聊齋之好。所以,有些書,非急吼吼年輕時可讀。

    蒲松齡老先生說,“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多年前到高郵市的古盂城驛遊覽,竟看見蒲松齡老先生的塑像,看來老先生是到過這裡的,想必在驛站的人來人往中,也聽到過狐仙鬼怪的奇聞異事吧?

    讀上面蒲松齡老先生的那些文字,也悲從中來。感慨一代文豪,成落魄文人,內心的孤憤悲涼,無處寄託。他的知音知己,哪裡在所謂康乾盛世的人間!

  • 16 # 狼煙一九三一

    少年不更事,

    老來知世艱。

    細品原裝酒,

    醇厚留香甜。

    夜雨風雪後,

    粗茶聚閒談。

    神鬼及狐仙,

    傳聞如再現。

    寓意及深刻,

    世道顛將翻。

    官場似屍變,

    贓魅比魔奸。

    不及紅玉俠,

    不及田七膽。

    八王雖禽獸,

    更比衣冠廉。

    留仙秉直筆,

    畫出傳世絹。

  • 17 # 講故事的明月2v6s

    不愛讀原著,讀的都是白話版!

    原著全是文言文,沒點古文功底,全讀懂太難了。

    各位都能讀懂的,在下實在佩服!

    以前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說過,能通讀《聊齋志異》全文,基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的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世間沒有愛,你還剩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