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潘電視

    孩子聰明你要讓他學會品德,因為很重要不然很走火入魔,

    孩子世界很大需要很多的形形色色的東西要進入他的腦子裡,這樣避免魚目混珠,你就把什麼 事情放一邊,照顧自己的孩子了

  • 2 # 無言東飛燕

    孩子聰明有什麼不好?這問題有點莫名其妙。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太累。不過聰明的孩子要引導好,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 3 # 農村超哥

    孩子聰明當然是好事了,沒有什麼過早或過晚。家長總是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的壓力。

    希望家長們順其自然,因材而教。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 4 # 一葉草73

    我沒見識過,所以不好說。

    我孩子從小就喜歡畫畫。考進美院之前沒請高手一對一指點。

    兩三歲開始就喜歡後來小學班主任說的“鬼畫桃符”。為這事我沒少批評她耽誤學習。

    我以為這沒什麼,孩子嘛,不都喜歡“鬼畫桃符”嗎?

    現在,孩子在從事遊戲原畫設計的工作。

    感覺她今天能遊刃有餘,也是因為她從小就喜歡,努力不放棄的結果,看不出她有聰明的端倪。

    倒是記得朋友說了她兒子5歲左右的一個聰明之舉。

    她說那天她不舒服,要兒子去樓下餐廳買碗粥,她要兒子拿自家的碗去。後來餐廳老闆誇她兒子聰明。

    原來,那天她兒子拿了自家的一個大碗,看到老闆給的粥在大碗裡顯得好少,就把大碗裡的粥倒進老闆店裡的碗裡對比。然後才放心的倒回大碗拿回家。

    我當時聽了感覺非常有趣——小小年紀就謹防上當受騙了。

  • 5 # 皛川

    孩子過早聰明有什麼弊端?

    有句老話說的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很聰明的孩子,等長大後未必就有出息。這是經過歷史檢驗過的真理。至於為什麼,可以做如下分析。

    第一,小時候聰明的侷限性。

    有些孩子在學齡前,其聰明程度高於周圍其他孩子,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記憶力。例如,有的孩子四五歲就能背誦上百首唐詩。這對於一般孩子是不可思議的事。但是,這種記憶力都是“好奇心”所驅使,家長硬性灌輸的結果。有很大的侷限性,等孩子內心厭煩了,這種突出的記憶能力就會蕩然無存。因為,它不是主觀能動性記憶力。

    第二,小時候的聰明容易被捧殺。

    孩子小的時候在某些方面的聰明,一旦初露端倪,就會因父母、親戚朋友的吹捧,而常常在人前顯白。小孩子愛聽表揚,也會樂此不疲。其實,這是一種意識成長的捧殺。容易滋生驕傲自滿情緒,而忽略了對其他知識的學習。等明白過來,已悔之晚矣。

    第三,小時候的聰明容易遭受長大後的扼殺。

    有個很明顯的例子,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名列前茅的。上了初中就學習平平了,有不少孩子經受不住這種現實的打擊,而自暴自棄,放棄了努力學習。這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扼殺。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這種觀念,為人父母的應當儘早的灌輸給孩子。

  • 6 # 陽陽說教

    謝邀。孩子過早聰明沒什麼不好,現在孩子普遍過早聰明,一歲多小孩,給個手機,照樣玩的停不下來,五歲小孩,雖不識幾個字,但對標記類東西感興趣,九歲的小孩,已比大媽還會聰明,大媽老忘事,上街不用帶紙條,什麼都列上,有時還忘,直接帶孩子,哪樣買了,哪樣沒買,記的可清。我家老大在學前班時的聰明表現,被一道題見證。老師基本上教一些十以內加減法,一次冷不丁問孩子,100減2等多少?孩子直接做答,98,從此,老師對孩子更加喜歡,哪個老師會不喜歡聰明孩,一教就會,特省心。

  • 7 # 暖爸萌媽育兒記

    說句不謙虛的話,當年我就是村裡公認的神童。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個稱謂沒給我帶來什麼好處,只有無盡的苦惱,甚至厄運。

    我不知道是不是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是天賦異稟,我只記得在小時候,關於我“絕頂聰明”的傳言幾乎是一直伴隨著十幾年,直到長大後離開了家鄉。

    然而,除了智商或許比別人高一些外,我幾乎是一無是處。我的情商其實相當之低,性格不行,乖張暴戾,且又孤傲狂妄。於是,從小我就不合群,小夥伴們都不怎麼跟我玩,我的興趣唯有看書。這是個惡性迴圈。

    長大後,我依然是一事無成,歷盡了挫折失敗。而那些當年比我笨的人,一個個都混得比我好。我甚至不敢跟從前的朋友同學相處。每次的同學聚會,他們都依然戲稱我“學霸”,再一聯想到自己的現實慘狀,每次都是深受刺激。

    如果可以回頭,我寧願自己只是個智商平庸的孩子,寧願不是學霸。我只想跟身邊所有人一樣,融入他們的圈子裡,打成一片不分彼此。

    事實上,關於小孩子的聰明多數時候只是個虛幻的感覺。一個幼稚兒童,又能聰明到哪兒去呢?可他們心中一旦形成了這樣的意識,那就成了無情的捧殺了。

    世界萬物,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去生長髮展,到了季節再開花。催熟的水果雖然賣得俏,但對果樹本身都是致命的傷害,下一年,可能它就只能收穫枳殼了。

    君不見,曾經風靡一時的那些少年大學生,後果取得成就的又有幾人呢?

  • 8 # 布樂什維克

    過早聰明易被孤立,普通人類在成年之前都自然抗拒與自己差別很大的人和事,比如白化症患者、黑人等,形成包容心是年紀大些才會普遍的事情。

    我在中學時代和大學時代都曾有一個神童同學同班,中學時那個神童同學常被同學們欺負,大學時那個神童同學與大夥的關係就正常多了。

  • 9 # 原野KR

    怎麼對“聰明”定義?或許有很多不同看法。“聰明的人”與現代社會的“學習成績”的優劣關係不是很大,可能文科成績會強些,理科未必會很好。像一棵不知名的小樹苗,發芽後長勢旺盛,但不能肯定日後會長成參天大樹!如果過分關注、淋水施肥過多了反而有害!我覺得小孩子被人視為“聰明”的基本含義是:頭腦靈活、反應敏捷、能言善辯等(與成人真正的聰明有很大區別),從小具備這些特性的人,整體智慧還處幼稚階段,容易自我淘醉,自控自檢能力差,習慣於利用小聰明謀小利,容易被人利用或捧殺,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或很大程度基於此,所謂“大智若愚”很大程度反於此。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是充滿智慧的、性格沉穩的人,並非聰明人!或許智慧是一棵大樹,“聰明”只是智慧裡的一個小分枝。一個自小聰明的人,能得到正確引導、合理開發,使“聰明”橫向發展,或可成大器!

  • 10 # caoxiaopeng

    我勸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什麼過早的所謂聰明,最好不要當回事。也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急著培養成為什麼。如果要真當回事,往往事得其反。你就明白了是哪方面的才能就可以了,最好是按部就班地培養。這是順其自然的健康成長的必要,不要過早地灌輸知識。弊端就是不要影響他的健康成長。

  • 11 # 用人的語言說話

    其實幾乎絕大多數社會厲害角色都是年少有為的,陳丹青也說過厲害的孩子一般在14至15歲就會初露鋒芒,年齡再大機會就不大了。記得馬雲可是在初中時膽量及英語就非同常人,李彥宏更是早慧。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對的,也許當今父母太注意對比和虛榮心,致使存在兩種心態。自己孩子不行就以傷仲永來說事,自己孩子有早慧的痕跡又不懂得安靜和虛心培養,最終孩子都成不了大氣!

  • 12 # 妙妙喵星球

    這4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反而容易沒出息

    為什麼有些孩子小時候在家長看來很是聰明,長大後反而平庸呢?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就能反映出一些問題,只是大多數家長沒有及時注意到。

    大多數成功孩子的後面都會有一個會教育孩子的好父母,會善於發現孩子的問題或者發掘孩子的優點。這4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容易沒出息!

    第一類:愛耍小聰明

    兒子今年讀一年級了,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是性格很頑皮,在學校有時候會和同學打架,然後做事情不踏實,喜歡投機取巧,不願意努力付出。有一次週末的時候,兒子約同學到家裡玩,然後兩人玩了很久,在一起寫作業的時候,兒子悄悄對同學說你做一部分,然後我做一部分,然後我們交換答案,這樣作業很快就寫完了。

    有很多孩子們從小都非常聰明,可是聰明勁卻從來不用在正途上,但家長們卻還以為這只是孩子調皮的表現,總拿這些事情拿出來誇耀,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們養成錯誤的價值觀。如果從小就愛耍小聰明的孩子,長大之後也一定會貪圖小便宜不認真好好的工作學習。

    第二類:好吃懶做型

    因為好多家長們對孩子的溺愛,所以孩子們已經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很多孩子們已經不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這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因為父母無法照顧孩子們一生。

    第三類:愛佔小便宜

    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喜歡佔一點小便宜,長大後也會容易愛佔小便宜。在朋友的相處中容易被人看不起,朋友更是不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誰都不喜歡和老喜歡佔人便宜的人相處。這樣的人格局太小,眼光太短,不夠長遠。做不了大事,即使長大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第四類:依賴感太強

    因為現在很多家長們都會下意識的去幫孩子安排他們的行程,甚至會讓孩子根據他們所想要的方向去努力,這樣就讓孩子們養成了一種依賴感,覺得有家長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他們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但是家長終究是沒有辦法陪伴孩子們一生的。孩子們還是需要有自主觀念,需要有自我判斷能力的。可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聽從家長安排的習慣的話,那以後一旦遇到了什麼大事,一定沒有辦法自己拿主意。

    小時候看起來聰明的孩子,長大了不一定有出息,最重要的還是孩子性格的培養和好習慣的養成,這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 13 # 陽光部落童裝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孩子總會長大,童話總會消失,但童話帶來的快樂我們可以一直延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度和鑑別度,似乎到處都是大灰狼和狼外婆,卻忽略了孩子心靈的純度和亮度的澆灌。要知道,孩子浸染在一種什麼裡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備這種特質。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孩子單純一點,懵懂一點,甚至傻一點,這個時間能有多長就多長。    家長不要過早讓孩子變得清晰,認為童話是假的,月亮上是瓦礫,天上沒有銀河,世界上沒有神仙……這有什麼好處呢?孩子的察言觀色,左右逢源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這是小學一個真實的課堂。   

    老師正在上《狐狸和烏鴉》的文章,課堂進行得很順利。   

    狐狸用自己的甜言蜜語騙到了烏鴉,烏鴉一張口,小曲還沒有唱起來,嘴裡的肉就掉了。狡猾的狐狸銜起大肉,高高興興地走了。   

    孩子們說,千萬不能做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否則很可能會失去一切。可憐的愚蠢的烏鴉就是例證。   

    最後一個環節,老師讓孩子們設想,假如烏鴉再次見到狐狸。烏鴉依然在樹上,烏鴉的嘴裡又有了一塊肉,故事會怎麼發展。   

    孩子們的設想非常有意思。有一個小姑娘的設想是,烏鴉原諒了狐狸,並且對她說,狐狸姐姐,你一定是餓壞了,才想到那個辦法的,對不對?今天,我分一半肉給你,你一定要改掉騙人的小毛病喔,好不好?   

    很多孩子們都笑了,老師也笑了,可能是笑小姑娘的幼稚。   

    有一個男孩子虛構的故事,猶如希區柯克的懸疑大片。   

    狐狸馬上向著烏鴉懺悔,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區區的一塊肉,失去了偉大的友誼。一開始烏鴉不相信,看也不看狐狸,可是,狐狸的懺悔太真切了,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流,說到辛酸處,狐狸竟然,竟然拿自己的腦袋往地上撞,咣……咣……咣。   

    善良的烏鴉終於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隨著嘴巴一張,烏鴉嘴裡的肉又掉下去了。   

    狐狸一個健步上前,把肉踩在腳下,哈哈大笑。   

    狐狸說,烏鴉啊,怪不得人家說你是烏鴉嘴,你怎麼那麼好騙啊?怎麼連一塊肉也銜不住?說完,叼起肉,就準備走了。   

    誰知道烏鴉在樹上大笑,笑得眼淚都快下來了。   

    烏鴉說,為了報復,我策劃了很久,狐狸,你的死期到了,我在肉上下了毒。   

    狐狸一聽,趕緊把肉吐掉了,然後,不斷地吐吐沫。   

    烏鴉,一個俯衝下來,叼起肉飛回樹上。烏鴉說,狡猾的狐狸,誰說你是最聰明的啊,你是大笨瓜啊,如果有毒,我還能把肉銜在嘴裡嗎?   

    終於,烏鴉透過自己的智慧,報了一箭之仇。   

    老師對這個孩子的想象力,給與極大的誇讚,其他孩子們歆慕的眼光,讓這個孩子收穫了自信和光榮。我卻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了憂慮。我為那個小姑娘的善良和真純感到欣慰。像草葉上的小露珠,小姑娘纖細的情感,觸動了我內心柔軟的東西。在我眼裡,一個水晶一樣童心的價值,要大於所謂的智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度和鑑別度,似乎到處都是大灰狼和狼外婆,卻忽略了孩子心靈的純度和亮度的澆灌。要知道,孩子浸染在一種什麼裡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備這種特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童話和寓言,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它們猶如佛勒德里克田鼠收集的陽光、顏色和詞兒,當我們感覺寒冷、寂寥的時候,童話讓我們相信曾經的溫暖還會再次來臨。   

    有一天,我和小啟元上街,回來的時候,我問小啟元:“兒子,我們有20元打的費,你如果願意和我走回去,節省下來的錢就獎勵給你。”   

    兒子很開心,說:“成交。”   

    走到半路上的時候,突然,一箇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姑娘攔住我們,請求我們給點錢,讓小姑娘買包子吃。她喃喃地說:“因為錢包被偷了,小姑娘已經一天沒吃飯了,餓得嗷嗷的叫。”   

    我看了看,小姑娘沒有嗷嗷叫,更重要的是,小姑娘的臉上沒有羞赧,只有司空見慣的冷漠。一看就知道是騙子。   

    我不只一次被這樣的人欺騙過。我看了看兒子,兒子猶豫片刻,就把20元錢給她們了。   

    我們繼續走,兒子說:“爸爸,我腳有點痛。”   

    我問:“你後悔嗎?”   

    兒子兒子滿頭大汗:“不後悔,就當是我們打的了。現在,又幫助了人,還鍛鍊了身體。”   

    哈哈,我心裡想,這幾乎就是阿Q精神的翻版了。   

    我還想逗逗他。“兒子,有沒有想過,她們有可能是騙子?”   

    兒子一本正經的說:“爸爸,你有沒有想過,她們也有可能不是騙子?”   

    這正是我心裡所想的。我非常高興,給兒子講了一個施捨的故事。   

    阿根廷最著名的高爾夫球手溫森贏得了世界冠軍之後,獲得了10萬美金。從頒獎臺上下來以後,他拿著寫有10萬美金的現金支票去停車場開自己那輛漂亮的跑車。但是,就在他將要開動車子的一剎那,一箇中年女人突然攔住了他。   

    他微笑著對女人說:您是要簽名嗎?他習慣性的拿出了簽字筆。但是,那女人卻說:不,溫森先生,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請您幫助。我的孩子患了白血病,必須有10萬美金才能挽救他的生命,我沒有其他的辦法,請您救救我的孩子。   

    一向以善良著稱的溫森毫不猶豫地拿出支票交給了那個他連名字也不知道的女人,他說:這是10萬美金,快去救你的孩子吧!   

    女人遠去了,溫森像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比賽一樣輕鬆地開動了車子去參加晚宴。   

    就在他與朋友們一起享受著快樂夜晚的時候,兩位警察走到他的面前說:“溫森先生,告訴你一個最壞的訊息,下午是否有一個女人向你索要了10萬美金?她是個騙子,她經常編造說有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急需治療騙取名人的金錢。請你去起訴她!”   

    “什麼?騙人?也就是說並沒有一個患了白血病的孩子了?”溫森問。   

    “是的,溫森先生。”警察對他說。   

    我和兒子說,你今天的所作所為,不比溫森先生遜色,你還是一個孩子,你的20元錢比金子還珍貴。為了獎勵孩子的善良,我說,“回家爸爸獎勵你20元錢,兒子,錢不是最重要的,有心最重要。”   

    沒想到兒子卻拒絕了我,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的話。“我做了一回好人,很快樂,不要錢。”   

    我馬上反思,我也做了一回好人,但我卻沒有獲得快樂,這是為什麼?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不能當著一個孩子的面,傷害一個母親的心,哪怕這個母親是一個十足的騙子。如此而已。   

    作為父母,就讓孩子傻一點,再傻一點,老實人吃點虧沒什麼,吃虧是福。不能讓孩子養成精於算計、斤斤計較的壞毛病,這對孩子德性的養成沒什麼好處。   

    父母的教育,應該喚醒孩子內心善和美的種子,讓它們像清泉流過,像微風吹拂,雲淡風輕,爽心悅目。   

    為什麼要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於孩子身上?為什麼不能用孩子純淨的眼光和世界,來處理這樣的事情?有些東西是不能代替的,比如成長的過程。縮短了這個成長的過程,無異於謀殺了孩子的童年生命。   

    是讓可愛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還是讓天真的孩子因愛心而自豪?家長們常常會因人性美、人情美的缺失而做錯選擇。

  • 14 # 鍾勇180607335

    這是一所小學裡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課堂上。 老師正在講解《狐狸和烏鴉》的文章,課堂進行得很順利。狐狸用自己的甜言蜜語騙到了烏鴉,烏鴉一張口,小曲還沒有唱起來,嘴裡的食物就掉了。狡猾的狐狸銜起食物,高高興興地走了。孩子們說,千萬不能做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否則很可能會失去一切,可憐的愚蠢的烏鴉就是例證。最後一個環節,老師讓孩子們設想:假如烏鴉再次見到狐狸,烏鴉依然在樹上,而烏鴉的嘴裡又有了一塊食物,故事會怎麼發展。 孩子們的設想非常有意思。 有一個小姑娘的設想是:烏鴉原諒了狐狸,並且對她說,狐狸姐姐,你一定是餓壞了,才想到那個辦法的,對不對?今天,我分一半食物給你,你一定要改掉騙人的小毛病喔,好不好? 很多孩子們都笑了,老師也笑了,可能是笑小姑娘的幼稚。 有一個男孩子虛構的故事,猶如希區柯克的懸疑大片。 內容是這樣發展的:狐狸馬上向著烏鴉懺悔,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區區的一塊食物,失去了偉大的友誼。一開始烏鴉不相信,看也不看狐狸,可是,狐狸的懺悔太真切了,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流,說到辛酸處,狐狸竟然,竟然拿自己的腦袋往地上撞,咣……咣……咣……善良的烏鴉終於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隨著嘴巴一張,烏鴉嘴裡的食物又掉下去了。 狐狸一個健步上前,把食物踩在腳下,哈哈大笑。狐狸說,烏鴉啊,怪不得人家說你是烏鴉嘴,你怎麼那麼好騙啊?怎麼連一塊食物也銜不住?說完,叼起食物,就準備走了。誰知道烏鴉在樹上大笑,笑得眼淚都快下來了。烏鴉說,為了報復,我策劃了很久,狐狸啊,你的死期到了,我在食物上下了毒!狐狸一聽,趕緊把食物吐掉了,然後,不斷地吐唾沫。烏鴉,一個俯衝下來,叼起食物飛回樹上。烏鴉說,狡猾的狐狸,誰說你是最聰明的啊,你是大笨瓜啊,如果有毒,我還能把食物銜在嘴裡嗎? 終於,烏鴉透過自己的智慧,報了一箭之仇。 老師對這個孩子的想象力,給予極大的誇讚,而其他孩子們投過來欽慕的眼光,讓這個孩子收穫了自信和光榮。 我卻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了憂慮。我為那個小姑娘的善良和真純感到欣慰,像草葉上的小露珠,小姑娘纖細的情感,觸動了我內心柔軟的東西。 在我眼裡,一個水晶一樣童心的價值,要大於所謂的智慧。 孩子們需要童話和寓言,在寒冷寂寥時感受溫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度和鑑別度,似乎到處都是大灰狼和狼外婆,卻忽略了孩子心靈的純度和亮度的澆灌。要知道,孩子浸染在一種什麼裡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備這種特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童話和寓言,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它們猶如佛勒德里克田鼠收集的Sunny、顏色和詞兒,當我們感覺寒冷、寂寥的時候,童話讓我們相信曾經的溫暖還會再次來臨。 有一天,我和小啟元上街,回來的時候,我問小啟元:“兒子,我們有20元打的費,你如果願意和我走回去,節省下來的錢就獎勵給你。”兒子很開心,說:“成交。”走到半路上的時候,突然,一箇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姑娘攔住我們,請求我們給點錢,讓小姑娘買包子吃。她喃喃地說:“因為錢包被偷了,小姑娘已經一天沒吃飯了,餓得嗷嗷的叫。” 我看了看,小姑娘沒有嗷嗷叫,更重要的是,小姑娘的臉上沒有羞赧,只有司空見慣的冷漠。一看就知道是騙子。我不只一次被這樣的人欺騙過。我看了看兒子,兒子猶豫片刻,就把20元錢給她們了。 我們繼續走,兒子說:“爸爸,我腳有點痛。”我問:“你後悔嗎?”兒子滿頭大汗:“不後悔,就當是我們打的了。現在,又幫助了人,還鍛鍊了身體。” 哈哈,我心裡想,這幾乎就是阿Q精神的翻版了。我還想逗逗他。“兒子,有沒有想過,她們有可能是騙子?”兒子一本正經的說:“爸爸,你有沒有想過,她們也有可能不是騙子?” 這正是我心裡所期待的回答,我非常高興,我對兒子說,你今天的所作所為,非常棒,你還是一個孩子,你的20元錢比金子還珍貴。為了獎勵孩子的善良,我掏出20元錢還給孩子,說:“兒子,錢不是最重要的,有心最重要。”沒想到兒子卻拒絕了我,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的話。“我做了一回好人,很快樂,不要錢。”我也做了一回好人,但我卻沒有獲得快樂,這是為什麼?作為父母,不妨就讓孩子傻一點,再傻一點,老實人吃點虧沒什麼,老話說“吃虧是福”。不能讓孩子養成精於算計、斤斤計較的壞毛病,這對孩子德性的養成沒什麼好處。 父母的教育,應該喚醒孩子內心善和美的種子,讓它們像清泉流過,像微風吹拂,雲淡風輕,爽心悅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車駛進機動車道,小車追尾機車,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