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1234的木魚

    此賦透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弔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實是文賦中之佳作。

    第一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喩成體態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迴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雲:「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子安《滕王閣序》)。遊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遊之樂,溢於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裡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並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於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裡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悽切婉轉,其悲咽低迴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三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蹟。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蹟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並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兩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船千里相連,戰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處,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託遺響於悲風」,透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四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願「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喩,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於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五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這篇賦在藝術手法上有如下特點: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作者抓住風和月展開描寫與議論。文章分三層來表現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首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弔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動不居,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後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寫景、抒情、說理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鬱郁頓挫,如「萬斛泉湧」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於誦讀,並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了韻文的長處。

    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統一。

  • 2 # 翠微居

    要說蘇子瞻真不愧為“文曲星”,寫詞能豪放能婉約,書法繪畫也算是大家,而且即使被流放貶謫到貧瘠之地,還能琢磨出一道道美食“東坡肉” 、“東坡肘子”,更不用說他的散文了,既清新蘊藉,又富含哲理,就如這篇《前赤壁賦》。

    是在一個初秋的傍晚吧,蘇子與客人泛舟江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他們吟詠月的詩篇,誦唱窈窕之文章,任由小舟在浩渺的江面上隨意飄蕩,彷彿凌空飛翔而去,好不飄逸自在,簡直要羽化成仙了!

    然而面對此情此景,卻有客人觸景生情,吹起了洞簫,那簫聲如訴如泣,悠長落寞,聽來頗令人傷感。蘇子問客人為何簫聲如此悲涼?原來朋友是在感慨生命的渺小與短暫,即使像曹孟德那樣的英雄豪傑,雖也曾“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如今安在哉?” 朋友面對浩渺宏闊的場景,不禁哀嘆人生就像蜉蝣一樣短暫地寄生於天地間,渺小得如大海中一滴水珠,而羨慕長江之水的無窮無盡,明月那樣的永世長存。卻明知道自己做不到那樣的長久,所以不免惆悵不已……

    來看看我們的大哲學家蘇東坡是怎樣勸解寬慰朋友的吧: 你看那江水滔滔不絕地流走,月亮

  • 3 # 商丘木子李

    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

    《前赤壁賦》描繪了優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飄逸興致,以主客問答的方式,發表對宇宙人生的見解。寫景,抒情,言理 表達了作者樂達的生活態度。

    《後赤壁賦》描繪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獨自登高引起的悲慼心情。虛幻夢境,超塵絕俗之想。

    詩人同懷赤壁的歷史人物,卻勝負不同,成敗各異但又各得其所,各盡其妙。

    對於兩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寫的作品,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合起來學,注意比較其異同,我們將學得更深更透,對我們的學習將大有裨益。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朝廷不信任他,政治失意,人生受挫,這種心情無以言表。現實的無奈使他意欲寄情于山水。前後兩次遊赤壁,寫下 雙赤壁 成為千古絕唱。

  • 4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前後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曾與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前赤壁賦》被選入中學高中語文課本,《後赤壁賦》被選入高中語文讀本。總的說來,《後赤壁賦》無論從思想上和藝術上都不及《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主要透過寫主客夜遊赤壁所見之景,所做之事(飲酒、吹簫),從而引發主客對人生的感慨。

    月夜秋水景色很美,酒也喝的高興,為什麼客人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呢?

    客人對人生的感慨。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一代梟雄,而現在又在哪裡呢?“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們普通人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哀嘆我們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得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託遺響於悲風”,客人解釋了簫聲悲涼的原因。

    蘇子的感慨。

    蘇軾聽了客人的話後,對客人說了一些寬慰的話,抒發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萬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無窮無盡的長江。所以不必“哀吾生之須臾”!表達了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本文寫景,抒情,議論高度融合在一起。

    如果說《前赤壁賦》以議論說理為主。那麼《後赤壁賦》則以敘事寫景為主。

    《後赤壁賦》先交代泛遊赤壁之前的準備,然後主要寫了夜遊赤壁之景,寫景之後有一神來之筆:“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正好有一隻鶴,橫穿江面從東面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嘎嘎的拉長聲音叫著,掠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最後蘇子在夢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表達了蘇子曠然豁達的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 5 # 滴滴的冰糖雪梨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非常成功的代表作之一,均寫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其被貶黃州之後。仕途上跌入谷底的蘇軾卻迎來了創作上的巔峰。人生就是這樣,有失必有得。

    這兩首賦雪梨看第一遍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裡面所描繪的場景、用詞、意境,渲染得充盈且富感染力,多一分則繁冗,少一分則遜色。

    《前赤壁賦》:一場由哀怨的蕭聲引發的辯論

    1082年秋,傍晚。蘇軾與友人本在赤壁下泛舟遊玩,喝酒吟詩。直至明月升起,某位船客突然吹起了洞簫,如泣如訴,蘇軾問原因,船客於是借一代梟雄曹操當年攻破荊州,奪得江陵後,志得意滿地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的往事。發出了“如今他在哪裡呢?”的這種對人生短暫,死後一切皆成空的感嘆。他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又不可能實現。滿透著一種消極的人生觀。

    蘇軾於是用自己獨特的見解,以“江水”“明月”為喻,寬慰了這位船客。讓其只管盡情享受這造物者恩賜的大寶藏,包括江上的清風及山間的明月。

    於是船客轉憂為樂,與蘇軾他們一起吃喝賞月,然後酣然睡去直至東方既白。

    這首賦又一次展現了蘇軾樂天派的性格,他雖然也心懷被貶的痛苦,也明白生命有限,人生短暫,但他就是有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釋然與灑脫。

    《後赤壁賦》:冬季再泛舟赤壁,遇白鶴變道士託夢。

    與《前赤壁賦》相比,《後赤壁賦》沒有圍繞一個具體話題去開展,而是更偏敘事體,就等於把當天發生的事敘述了一遍(就是我們說的“流水賬”):蘇軾與兩位客人在從雪堂出發,回臨皋亭的路上,互相吟歌對答,不亦樂乎。一位友人說自己捕了大魚,吃貨東坡就急忙回家找妻子拿酒,然後打算再去泛舟赤壁,吃肉喝酒,吟詩賞月。

    不同於上次秋天的景色,長江水位降低,礁石露出水面。45歲的蘇軾頑皮了——他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並立於懸崖上大聲長嘯,深夜的風聲水聲草木聲山裡的回聲又讓他害怕了:“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此處心境的描寫突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力。

    回到舟上在水上漂,直到半夜,寂靜中突然一隻白鶴嘎嘎叫著擦過他們的舟向西飛去。有意思的事情來了:蘇軾後半夜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一個白袍道士,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他拱手作揖說:“赤壁的遊覽快樂嗎?”蘇軾頓覺他就是泛舟遇到的那隻白鶴,猛然驚醒了。開門一看,卻看不到道士了。

    能把記流水賬的一天寫成千古佳作,怕也就只有他蘇東坡了!

    《前後赤壁賦》描寫的都是夜裡泛舟赤壁的經歷,只是季節和所見之景不同,字裡行間我們都能感到蘇軾那種“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顧而樂之,行歌相答”的快樂。

    他通宵達旦地泛舟,喝酒,賞月,賦詩,寒冷的冬夜非要登上江邊的懸崖長嘯,可見他放蕩不羈的野性。

    其實早在寫《後赤壁賦》之前,蘇軾就一直鍾情於鶴,他曾於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寫過一篇《放鶴亭記》。當時他被調任徐州知州,距離著名的“烏臺詩案”還有一年時間。文中記述了他在拜訪雲龍山人時的一番問答及討論,從中已經可以明顯看出他當時已經有了消極的避世態度。文章中讚揚了鶴“清遠閒放,超然於塵埃之外”,並進一步指出“好鶴”與“縱酒”這兩種嗜好,君主可以因之敗亂亡國,隱士卻可以因之怡情全真。其通篇都對隱士那種不囿於世俗的自由生活充滿了嚮往。

    937年前,蘇軾一行人感嘆曹操“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937年後,我們吟誦著生動的《赤壁賦》,也不禁感嘆“一世蘇仙,而今安在?”

  • 6 # 桃之夭夭老牛

    僅就《赤壁賦》的音樂描寫談一點意見。

    音樂描寫是詩文的難題,怎麼把音樂聲寫的活靈活現,惟妙惟俏。白居易的《琵琶行》提供了先例。白老先生描寫琵琶時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這是用擬聲,“大珠小珠落玉盤”,“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幾句是比喻。“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是側面描寫,也叫烘托。

    蘇軾把這種方法運用到了極致。“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其聲嗚嗚然”,是擬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是比喻;“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是烘托,也叫側面描寫。

    但認真分析起來,蘇軾比白居易還是技高一籌的。白居易描寫琵琶聲,用了擬聲,比喻烘托的手法,把琵琶女彈琵琶的技巧完全表達出來了,但這只是實寫,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而蘇軾的賦就感情飽滿豐富多了。

    首先“其聲嗚嗚然”,“嗚嗚”在擬聲詞中表示的是低沉哀婉的聲音;下面四個比喻,“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怨是哀怨,慕是思慕,泣是哭泣,訴是哭訴;直接用人的悲傷心情比喻吹簫的聲音。後面兩句更是千古絕唱:“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潛蛟”一詞並不是蘇軾首創,唐朝孟郊就有“高岸立旗戟,潛蛟失浮沉。威稜護斯浸,魍魎逃所侵”的詩句。蕭祜也有“半巖有洞頂有池,出入靈怪潛蛟螭。我去不得晝夜思, 夢遊曾信南風吹”的句子。蘇軾的賦出來以後,潛蛟這個詞也火起來了。宋元明清都有“潛蛟”的詩句,明王士禎在傳奇劇中還發明瞭“潛蛟困鳳”的成語,形容懷才不遇之人,也算是蘇軾的知音吧。

    嫠婦一直被解釋為寡婦,對不對?也對也不對,因為這個寡婦,丈夫並沒有死。潘岳《關中詩》有句雲:“夫行妻寡,父出子孤”。就是丈夫外出沒回來,妻子就可以稱寡了。因為這個嫠婦是有原型的。誰?白居易詩中的琵琶女。“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和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琵琶女就是這樣的嫠婦。聽到悲慘的簫聲自然會流出眼淚的。

    前後《赤壁賦》都是千古不朽的名著,靠一篇文章分析是不夠的,寫一點感想,管窺之見,供大方之家一笑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年即將到來,你們當地都有什麼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