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上老百姓

    現在社會,風俗習慣都大同小異。銅陵過大年即過年,指農曆春節,一般指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是中國人對過年的一種喜慶的說法。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解放後,為了區別於陽曆元旦,遂改稱春節。

    春節年貨第一要緊的是春聯。以前家裡再窮也要買一副大門上貼的春聯。一般屋內的臥室,廚房,後門都要帖,農村裡門口的樹,豬圈,都要貼,好像廁所也有人貼。然後就是窗花,這不是所有人家都貼。以前過年還要買年畫,中堂。現在好像沒有了,只是有一些家庭會買掛曆。

    過年一般都要買新衣服,新鞋帽,身上行頭最好都換新,煥然一新麻,呵呵噠。當然,不是絕對,量力而行。但無論如何小孩要買一套。不是有白毛女臺詞:扯上那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

    煙花爆竹,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三十吃年飯之前放。三十晚上十二點也要放。然後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早上晚上都要放。現在靜止燃放煙花爆竹,城市裡,一般不會買了。

    然後就是各種酒菜糖果碟子水果。

    春節有一門菜必須要:鰱魚。連連有魚,誰家也不能少,整的一條放在碟子裡,只許看,不能動筷子吃。一直過了初十或者十五,才可以吃。

    銅陵正月十五會舞龍燈,俗稱板龍,當然,每個村莊的舞發都不一樣。

  • 2 # 一川三五

    一年一度春節即將到來。春節可以說是在中國所有節日裡最蕯重的。也是講究最多的。

    還不到春節,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南北方還有小年大年之說,打掃衛生,奠禮祖宗,迎門神,迎灶王爺。三十已出嫁女子要在婆家,三十晚上守夜求平安,初一走動朋友,初二回孃家,初三初四走親戚。自從有了春晚後,這又是增加了一項內容。

    中國是一個禮儀大國,好多講究現在都筒單化了,不過春節印象最深的還是春運,打掃衛生,買年貨,年夜飯,觀春晚,回孃家,發紅包,走親戚。

  • 3 # 科幻碰上娛樂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福建人。那我就說說新年福建的習俗。

    福建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人們都會換上新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牛雞鴨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果香茶等供品,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除夕之前,我們都會進行大掃除把家裡整理的乾乾淨淨的(這應該不止福建,沒互人家一般新年前都會打掃屋子的吧),到集市購買各種年貨。

    除夕這天每家每戶貼上春聯,在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每家每戶燃放煙花爆竹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這天晚上別想睡覺,因為煙花爆竹聲音會吵得你睡不著覺的)。 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

    接下來的幾天便是各種親戚的串門,小時候最喜歡去親戚家,現在長大了,卻變得越來越懶,串門什麼的真的好麻煩。(來自一個有點宅的大學生的心聲)!

  • 4 # 晨露230345810

    我們當地啊,似乎過了二十就開始忙了起來。

    置辦年貨啊,買衣服啊,準備過年。下面來分別說一下。

    二十三,掃房。真正的大掃除,房頂,角落,乃至櫃子底下,沙發底下,屋子裡所有有塵土的地方,全部打掃一遍,也就是把這一年積攢的塵晦之氣全部打掃出去。然後屋子裡的擺件,茶几啊,沙發啊,被子啊,乃至於茶杯,飯碗,都要拿到外面曬曬太陽。也是除晦。

    二十九,太陽出來,就要貼對聯,所有能貼的地方,都要貼上,正房,廂房,廚房,車棚,雜物間。灶臺,車輛,還有我家接水用的大缸。去年,我心血來潮,給我家的小狗尾巴上也貼了一張:新春旺旺。

    貼完對聯,就開始二十九的重頭戲,包餃子。這是我最贊同的習俗了,但是包餃子也有順道,叫做捏小人嘴。

    三十早上,黎明時分,要去家族墓地裡祭祖,一個家族老老少少都會到場,臨走的時候會讓家族裡最小的孩子招呼一聲,老祖!過年了,回家吃飯嘍!所有祭祖的人日出之前必須回到家裡。

    三十早上一定沒什麼好吃的,但是你什麼也不能說。只管悶頭吃就好,因為有憶苦思甜的說法在裡面。

    中午和晚上才是正經的過年飯,可以大快朵頤。

    三十兒晚上要守歲,一直到午夜,然後在午夜的時候放炮竹,在那個時間節點,辭舊歲,迎新年。

    轉天初一,要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和家族的兄弟姊妹們,一起去挨家兒給家族的長輩們拜年。

    這才是親情提現的最濃郁的日子。

    初二,有姑爺上門,給岳父岳母拜年。

    初三,集體大包小包,去給我爸爸的岳父岳母拜年,也就是我姥姥家,我要給姥姥姥爺,以及每個舅舅都各帶一份禮品。確實破費了。

    一直到初五,都是各種親戚家輪流走動,送禮,蹭飯。

    初五,破五,百無禁忌。春節正式結束,再熱鬧就得等到正月十五,燈會,去看各色花燈,和各式情侶。只羨鴛鴦不羨仙啊……

  • 5 # 我愛仨寶

    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的東西。家裡裡裡外外的衛生要搞,過年需要的東西要置辦。各個省份的習俗都不一樣,廣東這邊,過年前幾天都買好了過年用的年貨,還有正月探親用的禮品。年三十這天貼對聯,殺雞拜神,敬祖先。

    年初一早上家裡的女主人早早的起來做湯圓,記得小的時候初一不吃葷的要吃齋飯,現在就沒有那麼講究了。吃過早飯村裡親人互相走動,互相祝福新年快樂,當然小孩子的紅包少不了的。

  • 6 # 一任晨霜滿

    俺們那嘎達習俗老多了,除夕上午打掃衛生,中午必定是豐盛的一頓大餐,下午就是朋友們聚在一起吹牛、打牌。晚上又是豐盛的一頓,吃完飯就開始煙火表演了,煙火大約放兩小時,等春晚開始了之後,一家人在坐在電視旁玩手機,吃瓜果,等到十二點鐘聲一敲,再放鞭炮,趕走不好的運氣,大年初一不能睡懶覺,早早地起來,吃發糕,再吃餃子,然後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 7 # 搞笑柚子君

    柚子君是東北人,東北人的習俗還是蠻多的

    小孩 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臘八 臘八蒜、臘八粥走一走

    現在家家戶戶的泡臘八蒜,柚子君的媽媽就特別會做臘八蒜,每年臘八的時候都會泡上一大瓶子,保證三十晚上吃到正月十五。臘八蒜其實好的還是很快的,如果還沒有跑的小夥伴現在準備也不晚喲。

    臘月二十三 灶王爺生日

    傳說灶王爺會將每家一年之中的表現報告給玉皇大帝,所以要將灶臺擦拭乾淨並擺上一小盤灶糖(注:灶糖就是麥芽糖)擺上灶王糖的用意就是讓灶王爺能夠吃完嘴上甜甜的在玉帝面前說好話。這個故事流傳至今,現在灶糖的宗磊也由單一的糖塊變成了夾心灶糖,長條灶糖等等各式各樣形狀的糖果。

    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

    一年之中,最最關鍵的時候就是掃房子,將房子掃的乾乾淨淨的,棚牆角上面的灰也要擦拭,辭舊迎新。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家家都住上樓房,這個習俗漸漸地就預設取消了,也可以買些豆腐吃一吃。

    臘月二十六 蒸饅頭

    其實,現在做饅頭也不用定時間了,非要臘月二十六才蒸,想蒸蒸一鍋,過年期間也好弄想吃饅頭了微波爐或者油裡炸一炸

    臘月三十 玩一宿

    現在的娛樂形式也算豐富 有春晚陪伴的同時 還可以進行遊戲的團戰,電影的欣賞等等娛樂形式。

  • 8 # 昂伯莉

    馬上快春節了,我們這裡的習俗好像都是南方共通的。像拜年、放鞭炮、走親戚、吃團年飯。這些都很常見。至於有點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吃飯的時候需要祭拜下祖先才能動手吃飯。我們吃年飯頓頓都少不了臘肉,每年都如此。今年希望有一個完美的春節氣氛,和夥伴們玩的嗨皮!

  • 9 # 林中聽雨

    臘月二十幾就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了!二十四大掃除後如果想砌新灶臺的,這一天就可以動工了,二十五二十六打芝麻餅,因為做芝麻餅的工序比較多,村裡一般幾家人合作完成。芝麻餅做好了,就是做粉利,粉利一般有純白、紅色、黃色三種顏色,每根直徑約5釐米,長20釐米左右,做好後可以放到清水裡浸泡,想吃得拿出來切成條狀,可以炒也可以打火鍋。年二十八左右開始大包粽子,包粽子用的是專門種的長圓形大粽葉,餡料由糯米、綠豆、五花肉、香料等組成,一個粽子大的重約1一3斤,小的半斤。煮粽子一般要10一12個小時左右,剛出鍋的柴火粽色香味俱全,香飄全村,也勾住了孩子們的腳步。芝麻餅、粉利、粽子都是年前和新年走親訪友的好禮物!粽子包好了就開始炸扣肉了,選新鮮五花肉,切成長15一20釐米左右的長方形肉塊,放到大鍋裡小火慢煮,熟了馬上撈起放到冷水,冷卻後再拿起在肉的表面扎孔,塗上料酒、生薑、生抽、粗鹽再放到燒開的花生油鍋裡炸。肉剛放裡到油鍋時火要旺,才能把肉塊裡多條的油逼出來,等肉變成金黃色就可以起鍋了。剛炸出來的扣肉可以直扣切片,配上佐料做裝盆成脆皮扣,也可以和梅菜,芋頭等放到蒸爐裡蒸,香噴噴、外焦裡嫩的扣肉,是家宴必不可少美味!除夕吃過早餐後就忙開了,殺雞鴨、貼春聯、門神……下午菜備好後就是祭祖、祭土地公了,家裡的男女老幼聚在廳堂的祖宗牌位輪流倒酒,祈求平安健康。祭祖之後就是吃年夜飯,年夜飯裡必吃湯圓,湯圓有甜有鹹,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飯後是孩子們最開心活動――放煙花。各式各樣,絢麗多姿的煙花映出了孩子們的笑臉,也為新的一年拉開了新的序幕!

  • 10 # 小北130683166

    山西春節習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到來了,全國人民為歡歡喜喜過大年,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年貨,貼春聯、貼門神、貼花、放鞭炮、掃塵、洗浴、祭灶、祭祖、守歲、拜年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都開始了,而全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山西風俗年   地下蘊藏著巨大能量的山西,似乎天然就註定了離不開“火”。“社火”、“生旺火”更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風俗,所以想要過個特別“紅紅火火”的春節,首選山西一定錯不了!   “社火”亦稱“射虎”,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到山西過年,一定不能錯過晉商“社火節”。現在除重大慶典活動外,每年元宵節期間為鬧社火的固定日期。   晉商民俗文化旅遊區包括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6個縣區市的重點景區,春節時有一系列特色濃郁的民間藝術活動,如抬閣、背棍、點旺火、放架火、絞活龍、掛祥燈、小花戲、八音會等。   太原年俗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   舊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曆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過後,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後,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貼扎,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準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閤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後,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財”、“一年如意”之類。   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祭祀財神之日。民國以後僅在過年時於錢垛、錢櫃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雞、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   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後。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後祭星神,於院內點燈七盞,象徵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   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鐘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徵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在古交山區,春節期間的活動最為豐富。於除夕夜張掛祖先神幛,族內各戶均要送供品一份,當年內生男孩之家要供雞一隻,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壺。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輩給長輩叩頭,俗稱“盤輩數”,然後歡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於村口,面向祖塋,焚香叩頭,鳴放爆竹,俗謂“送神’”。“隔年撈飯”之俗與晉陽多有不同,年終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撈在碗內,上擺核桃一枚,供於皂君神位,一直到過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曬乾,攪在糞內,俗言可以蟲災。正月初五為“送窮日”。於初四下午清掃室內庭院,五日拂曉將髒士送到村外,燒香三柱,鳴放爆竹,表示送走窮氣。這一日的飯食為蒸莜麵或蒸饅頭,俗謂“餾窮氣”。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內供獻莜麥面製成的穀穗狀食品,焚香敬紙,燃放爆竹,禱告天地,祈求五穀豐登。一些地方則須先稱好五穀各一份,以紙包好,同時供於院內。供後複稱,如某種糧食份量增加,俗謂是年收成最好。這一風俗事象,俗稱“接籽頭”或“搶籽頭”。到正月十五,除進行燈節活動外,還有送瘟神的習俗。各村在五道廟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壘塔塔火,供以油麵和饅頭。活動開始,敲鑼打鼓,抬一筐籮逐戶收集一把五穀糧食,從衣服上撕一條布或棉絮和按每戶人數剪的紙人,置於瘟神牌位前。下午,將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燒香放鞭炮,以火燃燒,意謂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倉節時,俗用谷面或軟米麵捏成倉官爺、谷囤、糧倉及各種家畜家禽形狀的燈若干盞,內包煮熟的紅棗豆子,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製成。入夜,燈內注油,將糧倉燈放在存糧處,牛燈放在牛圈窗臺,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上邊,貓燈放在牆角等,一一點燃。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鬥,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甕內。放時要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或麻子、黑豆)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餵了牛。”以此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清徐縣一帶的習俗,於年節之前準備祭品“棗山”(用面加棗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製作的供品,長方形,分十二格(有閏月加一格),每格栽棗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種供品用小米飯一盆,上加一枚柿餅和棗,俗稱“隔年撈飯”。溫飽之家還供以全牲之羊、豬頭以及水果、核桃、柿餅、油麵(用起面炸成)、黏之類。元日迎神與他處不同。按時憲書所載明的喜神方位,用柏葉、石炭撿到長竿上,矗立於屋上,同時用紅紙貼於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紅紙條加十字於石炭上,兩塊石炭之間夾以百束香,點燃,俗稱“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節的文藝活動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各村踩高蹺、跑旱船、推花車、舞龍燈、壘塔塔火、打鞦韆、遊九曲,一些大村集鎮還有背棍、鐵棍、桌棍、抬閣,扮演各種戲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製作精巧,裝飾華美,舞技優美動人。   不僅都市鄉村,各廟宇在過年時亦熱鬧非凡。晉祠各廟於五更大門洞開,張燈結綵、燒積薪、迎神,設餅餌棗梨祭祀。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 11 # 慢騰騰的小蝸牛

    作為一個95後,已經有好幾年不回老家過年了,本來就不濃的年味更沒有感覺了。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從我印象裡,家裡從來沒過過這個節日,不過從這一天以後,就開始打掃衛生,很徹底的打掃,然後炸藕合,茄子……除夕放鞭炮,守歲。初一早晨吃餃子,等著親戚們來拜年。過了初六,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 12 # 克己復禮18

    過了六十個年頭了,自已親手辦的也四十個了吧,我是陝甘寧交界一帶的人,也就是人們說的三邊。過新春的習俗整理一下供人們看看。

    我們是農村又是以區過年的習俗很重,因為勞苦了一年的人們,在年關中放鬆放鬆,認認真真過個大年誠心做好每個習俗,圖個好彩頭,吉慶,來年有個好收穫。二十三這天就開始為過年服務了,也好向過年也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月元宵節。

    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掃塵,二十五到二十八這四天要辦年務沒有特定的習俗但每家每年都做著同樣的事也就成了習俗。殺豬羊禽買賣肉,趕集買年貨,做油食也就是年食,這四天最忙過年的活計基本都是這幾天做的,二十九祭祖上墳,三十除夕初一春節基本看電視全國城鄉一樣的習俗。初二到初四走親訪友,初五破五也叫五窮吃餃子倒窮土,把過年的垃圾打掃掉,送在十字路口寓意送走了窮而發財,初六不做針線活,傳說做針線活得流病。(中醫的叫法,也就是血管一類病)初七過人七那天晚上大人小孩不出門,說是人的魂回家人身合一的,十五鬧元霄,一正月講究特多,從初一到二十三都是動物植物的生日,逢生曰刮北風都比較好。從正月初一的小曰子也就是干支計時法知道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分餅幾曰得辛做一些祭祀活動,這近十來年簡便多了鄉俗少了也沒有人做了,覺得年味也沒以前濃了,人們以手機電視為伴而過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家和儒家,你更贊成哪一家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