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蝙蝠俠IT
-
2 # 球球玩具大亂鬥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運營和產品我認為是網際網路的剛需,他的重要性比傳統企業的需求分析角色要重,做運營和產品的人很多,但是要做突出就很難,我覺得出色的運營和產品都是完美主義者,精明,悲觀,洞悉人性。如果網際網路大潮退去,深諳水性的運營和產品應該拼命往前遊,別被衝上岸。
-
3 # 類類有話說
不能一概而論。
無論運營還是產品,跟不上時代趨勢都會被淘汰。
先說產品經理,早年優秀的產品經理蠻少的,但隨著網際網路產品驅動的時代來臨,張小龍等等都是產品經理出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一書更是讓很多的人湧入這個行業。早年獨樹一幟的產品並不多,在這塊有創意和突破,就能攫取很多的使用者,現在產品水平已經越來越近,一個是優秀的人越來越多,流動性也大,如果你的產品做的確實很爛,基本上不會有任何市場,以前的優秀只是現在的起平點。可以說,優秀、頂級的產品肯定有市場的,平庸的產品肯定越來越沒市場。
但有一點必須說明,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產品,這和出身、性格、思維觀念等等都有關係,沒有成功的作品,也不會稱之優秀。
再說運營,早年運營極不成熟,05年之前編輯最多、最普遍,放在現在,編輯只是內容運營的初級階段。現在的運營這一行當,分工也越來越細,分支也越來越多,大公司要求每個人在各自領域都要成為絕對的專家,螺絲釘釘到底,實際上最優秀、最有市場的運營人員已經往綜合發展,綜合的前提是必須有自己的專精領域,有實操、有成果案例、有方法論、有價值觀,並不是懂即可。而越到高級別,要求則越高。
好的產品相對來說,找工作還是不難的。畢竟不可替代性相對更大。國內運營人員的從業人數遠越大產品人員,運營大約有800萬,產品不過一二百萬。運營更新換代更快。
如果非要把產品和運營比較一下,相對而言,運營的危險性一定大於產品。
當然也得看個人。
-
4 # 野家
產品基於使用者痛點的解決和釋放;運營基於使用者體驗和資料探勘。
沒有產品,自然談不上運營。好產品而沒有好的運營,會遮蓋產品的光芒。一般的產品,透過運營增強了使用者體驗併產生資料價值,則相得益彰。
網際網路創業大潮不僅僅是創業的機會,也是使用者覺醒的年代。一切不重視使用者體驗的產品和運營都是危險的。
-
5 # 評論之聲
這兩個崗位都危險!先說產品,因為每個老闆心中都有一個對產品經理的定義,同樣也有一個對運營的定義。這個現象會更明顯化。老闆的產品思維好,可以親自帶產品團隊,產品也壓縮了編制。如果其它team的人有產品思維,產品感好可以分擔一些工作,這種環境下,產品經理可以清閒,甚至可以不要了,但是如果不能,偏要剩去產品,就是相當於自宮練功,雖然也可以練成,但是嘛。運營也是如此,只要是產品就一定需要有專門的運營嗎?不是啊,可以沒有。還有運營的工作同樣也是可以被分擔的。無論是產品還是運營,對於產品和對於公司的發展,要提供有價值的主張,否則真的都危險。
-
6 # 阿亮Sherlock
在我看來,這兩個職位並沒有什麼危險的,只是網際網路熱讓很多濫竽充數的運營和產品劇增,後期會淘汰掉很多人這是真的。
-
7 # 樂琪mua
不明白何來的危險之說,如果一個人能幹得了產品或者運營的工作,尤其是產品,我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們勝任不了的,要思想有思想,要能力有能力,就算沒有對口的崗位了,難道還能餓死不成?
況且說了,連銷售、客服這種崗位到目前為止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提這種無聊的問題,完全沒有意義!
雖說現在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風口期,但其能夠成熟運用,服務於人的時間仍是不可簡單預估的,說不定到時候你也就退休了,這些也僅能當做談資吧!
-
8 # Master淡淡
任何崗位的初級人員都是危險的。就公司運作來看,個人覺得產品和運營都是相當重要的角色,產品決定了公司的靈魂,運營決定了公司是否可以長遠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的發展,個人覺得工具型崗位被替代,和需要與各種資源做整合的崗位會更有競爭力
-
9 # 深夜瞎捉摸
此題題幹推導邏輯有問題,行情不好跟產品和運營兩個工種沒關係。一個是基金的金主們發現之前被忽悠的錢好多打了水漂開始謹慎(騙子太多傻子不夠用),另外前一兩年房價漲的離譜,金主為啥不投資房子,所以一些資本都跑到房地產市場了。沒了資本自然被投企業就不捨的花錢了。現有投資人也都逼著創業者變現,都是財務型投資人,都是極其聰明,智商超高的人,但人家不懂研發,不懂產品,不懂運營,只懂資料,所以聰明都運用在數字上了,所以你不能怪人家目光短淺,人家打著風險投資的旗號,其實都是想著如何規避風險,在0風險的前提下投出一個獨角獸來,雖然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至少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我覺得國內不存在真正的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是要靠著本身的經驗知識甚至直覺判斷這個專案能成,但是看著非常不靠譜有很大的損失風險。別以為投資個90後95後創業者就證明投資的多麼非主流冒了多大風險了,那不過就是個障眼法。看看那些公司的業務實質還是電商為主,都被證明過這麼久的東西能有什麼風險。
第二是現在前三批技術產品出身的創業者比例越來越少了,傳統企業的比例很大,本身就不懂產品和運營,也非常不重視,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這兩個崗位,還會招的多嗎?
第三是現在員工換代的時間了,不是說年輕人就不靠譜我也遇到令我佩服專業能力很強的年輕人,但是像工作了兩三年甚至五年連正確的問題都不會問的還是佔多數,其中HR和用人部門一半一半吧,有些真是給老闆耽誤的不輕。這些人不靠譜就變成了招聘的不靠譜 最後就變成了比如我也不知道我招這個人來到底幹嘛的尷尬招聘。
-
10 # IoT產品王網站
網際網路屬於純數字世界-已然過去式了,產品經理的那點兒討巧賣乖功夫已經是毛毛雨,掀不起浪
-
11 # CEO來信
說實話,網際網路創業大潮褪去後,最危險的崗位並不是運營或產品,而是創始人或CEO!
在2015年左右,突然冒出了很多個小創業公司,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扔下去一個花盆,10個人裡能有9個人是創業公司CEO或聯合創始人。
每天晚上的創業交流活動能開到10點左右。
不過隨著創業大潮的褪去,90%的創業公司在一年內消失,再過一年後又有一半的創業公司沒有挺過創業第二年。
因為許多創始人盲目自信,無論是技術背景的CEO,還是產品或運營型的創始人,都有點過分關注創業的點子了。
最典型的公司就是樂視這家被業界稱為PPT公司的創業過程。
只用PPT就能拿到大筆的投資,但後期運營和產品以及市場嚴重跟不上。
至於運營崗或者產品崗,其實工作機會還是有很多的,但創業公司的消亡是一批又一批。我親眼見過一些創業公司CEO最後失敗後去別的公司應聘,非常的低落。也曾見過有些聯合創始人創業失敗後欠了一屁股債。
所以,創業大潮褪去後,最危險的職位就是CEO了。
其他產品運營還是技術,都還是有退路的。
-
12 # 古侯子
網際網路創業大潮退去之後,最危險的崗位,既不是運營,也不是產品,而是工廠的普通製造工人。
首先,要表達一點,網際網路創業並非大潮褪去,而是形式發生了變化——現今任何創業,都是網際網路創業。
純網際網路產品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小,但也並非不可能或者沒有。網際網路成為了一種基礎設施,現在幾乎任何一個創業,都是在網際網路這個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的。
可以說,現近的任何創業,都是網際網路創業或網際網路相關創業。哪怕你開一個小商店或早餐館,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比如手機支付,來提升使用者體驗,也是你需要考量的。
網際網路相關創業大潮並沒有退去,只是穿上了另外一套服裝。這時候,對於原本網際網路中的產品崗和運營崗,需求是更多而不是更少了。
其次,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之上,產品極大豐富,更需要出色的產品和運營,創業才能成功。
產品稀缺的年代,隨便開發一款什麼產品,都可以大賣。這種年代,一去不返,永不回頭了。現在的年代,隨便拿出來一款產品,在市面上、網路上,能找到幾十、幾百的相同或類似的競品。
我們進入了一個極度依靠產品和運營的商業時代。一款產品能否脫穎而出,更加依賴產品是否有極佳體驗和極好的服務,而這些就需要透過產品崗和運營崗的人員大量而有效的工作。
在這樣的時代,只要有創業,必然是網際網路相關創業,必然需要產品和運營。如此說,產品和運營怎麼能成為危險的崗位呢?
然後,在網際網路之上或之後,我們要逐步的走向智慧的時代,那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比如工廠的普通製造工人,成為了最危險的崗位。
純網際網路創業,先是PC端的網際網路,再是移動端的網際網路,現在都已經很成熟,並逐步的走向基層(底層設施)。純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創業,空間已經不大。
在網際網路基礎之上,或者網際網路發展之後,各種大資料、各種智慧是隨後接踵而來的事情,且是自然而然的。
我們說的智慧,包括所謂的人工智慧,生活方面的人工智慧,生產方面的人工智慧;也包括現在比較火熱,國家比較重視的智慧製造,都在用自動化的工具,用智慧的工具,來大量的替代傳統的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首當其衝的就是工廠的普通製造工人。
這幾年,國家提倡兩化融合,提倡機器換人,各家制造業企業從自身成本和未來發展戰略角度考慮,也紛紛投入資源做智慧製造,越來越多的工廠漸漸的變成自動化工廠、智慧化工廠。這些工廠裡所需要的工人,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我們做過的一家工廠,兩年之前他們的產線多數是一臺一臺的單獨數控車床,每臺車床上需要工人進行加工操作。他們後來把產線換成連續的自動化流水線,一下子把原來一條產線幾十人,縮減到一條產線只要兩三個人。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裝置投資的資金,但是大量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對企業而言,長期來看是合算的。但是對那些在這家工廠打工的工人而言,他們面臨的就是失業的威脅,和另謀出路的壓力。
因此,在所謂網際網路創業大潮退去、智慧方向的創業大潮起勢的這個時代,最為危險的崗位是那些重複性的、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崗位。
以上,供參考!
-
13 # 產品筆記
先說結論:
不管是運營還是產品,初級的運營和產品,都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未來產品與運營不會有嚴格的分界線,產於運營能力模型上需要互相滲透,並具備極強的專業能力,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保持競爭力。
網際網路使用者紅利期已過根據QuestMobile的17年網際網路活躍裝置統計,2017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度活躍裝置總數穩定在10億以上,從2017年1月的10.24億到12月的10.85億,增長非常緩慢;同比增長率也呈逐月遞減的趨勢,再次驗證人口紅利殆盡,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面臨巨大考驗的現狀。同時中國市場上APP數量超過406萬個,從使用者使用需求來看,35個數量已經能滿足使用者電商、娛樂、工具等多樣化的基本要求,使用者使用APP路徑依賴已經養成,新APP成長環境惡劣,未來對於使用者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殘酷的現象表明:
手機的人口增長紅利已經沒有了:產品的新使用者,都是從存量使用者中爭取。意味著你的產品必須有足夠的創新點,才能真正打動使用者,讓使用者從A產品換到你的B產品。
使用者各層次的需求已經基本滿足:市面主流的產品,已經覆蓋了衣食住行,以及娛樂,工具等使用者各個層面的需求,同時每個領域都有頭部app佔領著。新產品的使用者獲取更加艱難
5年之前,小創業團隊,搭配1個產品,幾個研發,快速做一款產品就能迅速獲取使用者,拿得投資,迅速成長的環境已經遠去。
現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非常成熟,新產品的成長,需要對行業,以及使用者需求,還有技術趨勢,有足夠深度的理解,且能提出非常創新的解決方案,才有可能生存並發展。
產品與運營的綜合能力模型產品經理的複合能力模型
如上述的嚴酷的市場環境,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在專業能力上,不僅是有足夠的廣度,還需要足夠的深度。
網際網路早期,產品經理的口頭禪,如使用者體驗,使用者同理心,使用者場景,需求挖掘,這些已經成為網際網路PM的基本要求,但是隻有這些,已遠不能滿足行業的發展。
舉個例子,如年初火熱的答題活動,這個創意的誕生,需要產品經理對電視行業的玩法有深入的瞭解,知道整個活動對使用者的價值,整個活動策劃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包括主持人的挑選,題庫的難度選擇,以及如何促進使用者的傳播等等。百萬答題,對網際網路pm的專業能力,包括傳統行業的理解,活動的策劃能力,使用者增長傳播創意(復活卡),節目的運營和策略,在能力模型上已經是多維度,跨專業的水平。
運營同時需要具備產品能力模型
傳統的網際網路運營,大體上分為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使用者運營。而現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運營作為一個新領域,其工作包含了內容、活動和使用者運營3部分。對於傳統運營人員的專業要求,也從基本的運營思維,提升到運營人員需要對行業的研究,使用者心理,技術基礎,產品設計能力的複合能力模型。
仍然與答題活動為例子,從運營角度上看,答題包含了活動運營(如何將線下的開心辭典轉變為線上答題活動)、內容運營(如何設定節目時間,題庫的選擇和出現策略)、使用者運營(如何帶動使用者參與和引發使用者傳播,並讓使用者持久的玩下去),同時還需要對整個線上答題活動的產品設計,包括開場提醒,直播間的使用者互動與體驗,復活卡的傳播方案等等。這些已經遠超傳統運營人員的能力模型。
產品與運營能力模型的打通未來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嚴格上不會再區分產品或者運營的角色,單一的能力模型,都極容易被淘汰。
在能力模型上,需要將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打通,產品經理具備運營思維和能力,運營人員同時也需要具備產品設計能力,只有複合型的人才,才有可能面對行業的新挑戰,找到新的機會,以及合適的解決方案,作為產品的驅動輪子,實現產品的使用者增長。
-
14 # 七哥玩體育
我覺得最危險的崗位還是產品吧,因為現在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一個月就會出來一款新的電子產品,當人們對這款電子產品失去了熱情之後,就置之不理了,就不會去購買這款產品了,但是,運營是不一樣的,他是把生產的產品透過營銷手段賣出去,這個還是比較穩妥的行業,還是不會出現什麼消費熱情的?
-
15 # 不正經遊戲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2000年的土木行業很牛,10年的土木完了,計算機很牛。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學土木的朋友還是個很牛。總而言之,不管是大潮退去還是時代改變,永遠沒有危險的崗位,只有不夠優秀的人。
-
16 # 創業中踩過的坑
對產品不是很瞭解,但是接觸到沒有運營思維的產品人,這類人必定是會被淘汰的。
而運營,從業門檻低,分支廣泛,綜合性人才+有成果案例經驗的人就具備稀缺性了。
那麼那些在新媒體線上生產出來的運營,如果沒有過硬的行業能力儲備,肯定是容易被淘汰的。
但是如果你的外職能力高於你的內職,無論行業如何你都不至於失業。
以上,一點點見解
回覆列表
建議更加辯證的來看待產品和運營之間的關係,我認為不存在一種絕對意義上更好的產品和運營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很難絕對的講到底是產品更重要還是運營更重要。也就不存在誰是最危險的崗位。
要探討這個問題,可能會涉及到一個團隊的基因,一個專案和產品本身的產品形態和屬性,以及同樣在團隊內部,到底產品和運營誰能夠離使用者更近、洞察力更深更准以及PK驅動能力誰能更強大。
從產品形態上看,有的專案天然就是更適合產品來強主導驅動運營的,例如工具類。而有的專案則天然就是更適合運營來強主導和驅動的,例如社群類。
從團隊基因上看,一個創始人本人是一個優秀產品經理的團隊可能就更適合產品來驅動運營,而一個創始人本身是市場、營銷或運營背景出身的團隊可能就適合運營來驅動產品。
當然,還有更多的團隊,其產品本身就是在運營過程中不斷接收到各種反饋和需求修正(也包括運營提出的反饋和需求修正)後,經過持續最佳化才變得更好的。這個過程中,很難絕對的講到底是產品在驅動運營還是運營在驅動產品。
邏輯上講,我個人覺得一個機制或一個產品,當其核心功能和需求尚未完全得到確認時,還存在諸多模糊和不確定的地帶時,運營來驅動產品可能會更合適。而當其核心功能和需求已經得到確認,相對已經標準化和流程化之後,由產品和驅動運營會更合適。
但事實上,除了一些表層執行面上的東西有所區別,比如產品要出原型畫互動,運營則要寫文案做活動以外,在對於使用者需求、場景、心理動機等的把握和洞察,以及對於行業和商業的理解等方面,在一項業務中事實上對於產品和運營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也是這樣一些東西上的差別才真正決定了你的段位,以及誰更NB,而絕對不是你做了產品,你就一定N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