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老夥計162720415

    袁紹想聽謀士的,但不知聽誰的。袁紹謀士多田沮郭審蓬許都是一等智囊,但他們不一心各懷心負事。所以,袁紹官渡敗是必然的。

  • 2 # 黎嘉浩

    就算官渡之戰袁紹徹底地打敗了曹操也是沒用,他當不了皇帝的,因為他的總體水平並不是高,在以後,和其餘的軍閥爭鬥中,還會以失敗告終!

  • 3 # 振鋒48

    官渡之戰 敗在盲目自信 驕兵者必敗 許攸的建議 是上上策 他知道曹操能兵善戰。 官渡之戰不戰就是必勝的局面 也是戰略上的勝利 ,而戰雙方而論就是55之數 。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袁紹壞就壞在聽了那幫垃圾謀士的話,才導致了官渡之戰的慘敗。

    他應該聽張郃的。若聽從了張郃的建議,早把曹操碾平了。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開打,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袁紹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兵多,糧足,財豐,地盤大。

    袁紹當時擁有兵力十萬多,而曹操只有不到兩萬人的部隊。袁紹所部比曹軍的戰鬥力要強得多,袁紹收降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和張燕所部的精銳燕山騎兵,而且袁紹還擁有專門的弩兵部隊,燕、青、代計程車兵都是精悍之士。

    袁紹糧草充足,後勤補給到位,而曹操則捉襟見肘,面臨著斷糧的危險。

    所以,在戰役前期,袁紹節節勝利,取得了不錯的開局。

    袁紹召開軍事會議,商量怎樣打垮曹操。“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張郃就給他出主意了。《漢晉春秋》中記載:張郃的意思是:雖然我們目前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我們目前先不要與曹軍交鋒,而是應該秘密派遣一支輕騎兵,向南抄曹操的後路,斷絕他們的後勤支援。這樣,不用打,曹軍自己就亂了。

    張郃這個人很有戰略頭腦,對戰場形勢判斷非常準確。張郃的這一招非常陰毒,正好打在曹操的七寸上。如果按照這個辦法,曹軍就會陷入兩難:

    1.如果後援被斷,曹軍馬上就會陷入斷糧的絕境。

    2.如果曹操派出部隊去防止後路被斷,那就必須也是精銳騎兵,兵力還不能少於來襲擾的袁紹輕騎。但這樣一來,正面戰場上雙方的兵力對比差距就更大了。

    3.如果曹操加強後方防禦,袁紹的這支輕騎還能找機會突襲曹操的大營。

    但是很可惜,袁紹拒絕了張郃的建議。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張郃又給袁紹出主意。在《三國志·魏書十七·張郃傳》中有記載:袁紹派心腹大將淳于瓊去主持防守屯糧重地――烏巢,曹操要率兵去攻擊烏巢。袁紹得到了這個情報,和大家商議。

    張郃就說:曹操肯定會率領精銳部隊去進攻淳于瓊,我們應該迅速派出重兵去加強烏巢的守禦。

    但袁紹帳下的謀士郭圖另有看法,認為如果曹操率兵攻打烏巢,正面大營就必然空虛,我們可以趁機攻打他的大營,這叫“圍魏救趙”,烏巢之圍不救自解。

    張郃認為郭圖這純粹是一廂情願的紙上談兵。張郃說:曹操肯定會加強防守,如果正面大營咱們攻不下來呢?這邊進攻不利,那邊屯糧重地烏巢再丟了,我們可全要當俘虜了。

    袁紹這人“貪小利而忘命”,他派出少量輕騎去支援烏巢,而以重兵攻擊曹操正面。

    結果,不幸被張郃言中了,曹操領了五千精銳去偷襲烏巢,而主要兵力仍然據守大營。袁紹攻擊曹操的大營,沒有能夠攻下來,而後方烏巢重地被攻下,淳于瓊也被曹操部將樂進斬殺。

    糧草被絕,袁紹大軍立即陷入混亂。而那個狗頭謀士郭圖怕袁紹責怪自己,就誣衊張郃見袁紹兵敗,快樂得不得了,還出言不遜。《三國志·魏書十七·張郃傳》記載:張郃怕再留下去,就要被袁紹殺害了。就和高覽一起率部投降了曹操。

    張郃和高覽一投降,袁紹正面門戶大開,曹操趁機從這個方向上突破進去。袁紹的防線徹底崩潰,被打得落花流水,兵敗如山倒。所以說,曹操對袁紹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多謀寡斷。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在關鍵時刻,就難以保證冷靜和清醒,對戰場形勢判斷不準,決策失誤,昏招疊出,自己毀掉了一片大好形勢。

  • 5 # 風繼續吹147459708

    從開始出場,袁紹袁術已經輸給曹操,諸侯討董卓時,作為盟主袁紹毫無建樹,後董卓亂黨追捕獻帝,文武朝臣建議曹操護駕亦非袁紹,後官渡戰爭那就是政府和地方武裝的戰爭了。輸應該是改變不了。

  • 6 # 辯證哲學論

    袁紹與曹操應該說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曹操曾經說,成人之後還在讀書的只要我和本初了。從這句話中可以瞭解到,曹操和袁紹關係非常。當然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與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家相比就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就是因為袁紹家族的自信,所以他敢在公堂之上冒然頂撞“粗野有智略”的董丞相,遂後還成了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最後又利用說客高幹等人,從老實人韓馥手中騙取了大城冀州,從此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因為自信過了頭,以至於田豐、祖涭兩個關鍵性的建議都沒有采納,一個是迎接漢獻帝,實施袁氏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第二是不斷騷擾曹操邊境,(就像魔獸爭霸這款遊戲,不斷騷擾敵方,令其不能良好的發展)等曹操疲憊不堪的時候再以優勢兵力一舉殲滅曹操軍團。可惜的是袁紹一手好牌,卻一直往“墨菲定律”的黑漩渦之中徒步前進,最後在官渡,一戰成就了曹操以少勝多的戰神美譽。

  • 7 # zdzamsl

    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因果。袁邵兵強糧足,曹操勢單力薄,這只是表面現象。

    曹破袁是素有定北方,統天下之壯志。“因”心胸廣闊,謀略高遠,審時度勢而定攻取;擇敵積弱以擊之。用兵果斷,勝為“果”也。

    邵據河北,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以割居一地為安。“因”不思遠慮,必有近憂。謀士各異,邵傲優柔,郃計不從,謀而不定,主觀推斷,丟棄錙重。七十萬兵,潰如土崩,收“果”是也。

  • 8 # 14885143955

    首先袁紹指輝能力不如曹操,加上袁紹狂妄自大造成,輕敵思想嚴重,加上與公孫瓚鬥得精疲力盡,由於求勝心切,不善於聽取正確意見,剛愎自用,沒有統軍才能,加上內部分裂,糧草空虛,遇上強有的對手,各個擊破導致失敗。

  • 9 # 袞雪Eminem

    這個怎麼說那,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也是聽了謀士的建議的,只不過袁紹的謀士分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沒什麼本事,只會溜鬚拍馬,而有能力的,確不會拍袁紹的馬屁。再加上袁紹的個人性格導致他失敗,即使他當時聽了另一個鎮營的建議,依據袁紹的性格,最終還是會失敗的。大家想了解具體情況的,可以去看易中天品三國瞭解具體的分析。

  • 10 # 拉拉扯扯學歷史

    首先聽從謀士的話肯定不會那麼快失敗,其次作為一個統帥最重要的具備殺伐決斷,分辨真偽和用人得當的能力。袁紹手下不乏出色大將和謀士,總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不善管理和容易聽信讒言,即使不被曹操打敗,也會被其他諸侯滅亡

  • 11 # 璀璨的雙子星

    袁曹雙方,曹操的個人能力碾壓袁紹,但就個人勢力來看袁紹卻又碾壓曹操。即便是官渡之戰,曹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是充滿了偶然性不確定性,中途變數太多了,甚至不容得曹操犯一點錯!

    表面上看,袁紹不聽沮授、田豐之言才會大敗而歸。然而事實上袁紹卻不是因為不聽謀士言所導致的。錯誤在於聽信了郭圖的策略,郭圖也是謀士嘛。袁紹缺乏識人眼光,而且無斷才是根本所在。

    所以結論就是,即便袁紹聽信謀士也會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失敗。畢竟他總會選擇一些不太靠譜的謀士言論聽取。

  • 12 # 斷影super

    說實話,聽謀士的也不一定贏!

    1.他的性格優柔寡斷

    2.他對後代太過於寵愛,三個兒子放三個州,這裡就是為他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3.他的陣營有派系之爭,即使田豐等謀士提出了好的計劃,依他的性格也不會採納!他聽的很多都是三個派系的謀士!

  • 13 # 沉沉相殷

    袁紹的性格不適合做前線統帥,留在家裡顏良做護衛保駕,不如派張頜全權負責攻曹操,劉備斷曹糧道,高覽防守糧倉,文丑襲擊曹操兵力薄弱的地方。

  • 14 # 豹眼看歷史

    這個問題很模糊,說得不清楚。

    按照大多數謀士的意見,袁紹失敗啦。

    那麼,就依照持不同建議謀士的策略,分析一下戰局的結果吧。

    01

    田豐之建議

    據《三國志·袁紹傳》記載: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親自帶兵東征劉備,謀士田豐建議袁紹乘機襲擊曹操的後方。

    袁紹以兒子有病為藉口,不同意出兵。

    田豐舉起手杖敲著地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以兒子有病失去了,實在可惜啦。”

    這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如果袁紹採納的話,將是一個啥結果哪?

    我認為不會有大的收穫,原因有二:

    其一,大規模的戰役,必須有一個準備的時間。

    等準備好啦,黃花菜早涼啦,差不多曹操就得勝還朝啦。

    因而,要想取得戰果,必須出奇兵,自然是小規模的部隊。

    這小規模的部隊能不能攻破曹操的防禦,很難確定,戰鬥效果不會很好。

    曹操東征劉備,不可能不做好防範袁紹的準備。

    袁紹也不是那麼不堪,做事還是很謹慎的,這個考慮不無道理。

    這是不是別的謀士的意見哪?不得而知。

    但袁紹找的這個藉口兒戲了一點,你不想出兵,找個好聽點的藉口啊。

    其二,熟悉對手,知道曹操的厲害。

    《三國志·曹操傳》記載:

    建安四年(199年)冬十一月,張繡率眾投降。

    十二月,曹操駐軍官渡。防範的就是你袁紹。

    建安五年(200年)春正月,董承衣帶詔事件洩密被誅。

    曹操立馬反應過來,親自率精騎五千,東征劉備,當月擊敗劉備數萬兵力歸還。

    劉備逃走投奔袁紹,妻子被俘獲,關羽也投降了曹操。

    看一下曹操擊敗劉備這一仗的迅速和戰果,留給袁紹的運作餘地有多大哪?

    劉備是衣帶詔事件洩密後,曹操還沒搞清楚的時候,趁機逃走的。佔據徐州後,還沒有立足腳跟,就被曹操打了個措手不及。

    曹操率領的那是快速反應部隊,時刻處在一級戰備。一聲令下,就能長途跋涉展開進攻。

    這支部隊在南征劉表時,也把劉備搞得很難堪,追得劉備是屁滾尿流,也是五千精騎。

    滿打滿算,曹操東征劉備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

    如果袁紹聽從田豐的建議,利用這個時間,搞一下曹操,讓曹操大吃一驚是可能的,但不會有大的收穫。

    再看一下《袁紹傳》中,田豐之前給袁紹的建議:

    田豐對袁紹說:“曹操善於用兵,變化無常。其兵力不多,但不可輕視,不如與他長期對峙。分出奇兵去騷擾他,消耗他,不用兩年,就可以戰勝他。如果想一戰就決定勝負的話,萬一不行,後悔莫及。”

    這是正確的策略,但不被袁紹採納。

    如果仔細分析,田豐的策略是矛盾的。袁紹不採納是有道理的。

    田豐的策略是長久對峙,採用奇兵毫無目的的騷擾曹操,並不是要依靠這個奇兵戰勝曹操。

    袁紹自恃勢力強大,不屑於如此費心費力,希望穩紮穩打,一戰而擊敗曹操。

    在曹操東擊劉備的時候,無論是田豐還是袁紹,都知道不會有大的收穫。

    區別在於,田豐認為有必要搞一下曹操,而袁紹認為沒這個必要,僅此而已。

    在這之前,曹操南征,兩次進攻張繡,又東擊呂布、袁術。

    其時間更長,偷襲的機會更多。咋就沒見到袁紹謀士們的建議哪?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袁紹聽從了田豐的建議,也不會就此打敗曹操。

    02

    沮授之諫

    《袁紹傳》記載:袁紹進軍黎陽,派遣顏良進攻劉延於白馬。

    沮授勸阻說:“顏良性格孤僻而且急躁,雖然勇猛,卻不可獨當一面。

    袁紹不聽,結果與曹操一戰,顏良就被關羽給斬啦。

    如果袁紹聽從了沮授的建議,結果會如何哪?

    其一,換將。

    換了別人,曹操就不揍他嗎?關羽就斬不了他嗎?威震河北的顏良、文丑都被曹操、關羽殺掉啦,換了別人能行嗎?

    其二,派個能管得了顏良的人跟隨。

    有這麼個人嗎?你沮授也說顏良勇猛,打起仗來,顏良還會聽他的嗎?

    其三,袁紹親自帶隊,顏良就不得不聽啦。

    這個可能嗎?

    沮授這種建議,就是說說嘴而已,沒有可操作性。

    顏良的威名是靠實戰打出來的。

    之前,顏良上陣是不是都帶著謀士呢?

    謀士說上,顏良就上;謀士說停,顏良就停。

    那還是顏良嗎?

    碰到關羽算他倒黴。不過,同樣威名的文丑,不是也被曹操斬殺了嗎?

    曹操斬殺文丑的橋段,也很精彩,這裡就不多說啦。

    之後,沮授建議袁紹曠日持久的與曹操對峙。

    這也是早期田豐的建議。

    這個就更沒道理啦。

    袁紹沒有采納,繼續與曹操對攻,雙方互有勝負。

    結果百姓疲乏,都紛紛跑到袁紹那邊去啦;曹操軍隊缺糧,幾乎逼得曹操要撤軍。

    勝利的天平在向袁紹傾斜,袁紹勝利在望。

    看來沒聽沮授的就對啦。

    袁紹派淳于瓊將一萬兵運糧,沮授又嘮叨要派遣蔣奇在外圍巡邏保護。

    袁紹又是沒聽。

    這個好像有點道理,但究竟又如何哪?

    劫糧這檔子事都會幹,都知道預防。

    遠的不說,就在官渡,曹操把袁紹的運糧車燒啦;袁紹也沒少幹這種事,要不許攸咋會把曹操寫給荀彧求糧的信,得到了哪?

    沒有許攸半路里殺出來,曹操也不知道袁紹的糧倉在烏巢。

    再說蔣奇是在外圍,他能知道曹操從哪個方向來嗎?

    有許攸在,恐怕蔣奇是不會讓曹操碰到的。

    再說曹操親自率領五千精騎,也遇到了袁紹的追兵,又是這五千精騎。

    曹操咋做的哪?

    有人彙報有追兵,曹操說不要彙報,等他們到了我的背後,看見人影時再報告。

    曹操就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烏巢。不惜一切代價把他燒掉。

    就曹操帶領的這些精騎,誰能追得上哪?

    換了蔣奇能行嗎?

    肯定是沒用的。

    曹操就這一線希望啦,可謂孤注一擲,就算許昌丟啦,他也會先把烏巢燒掉。

    這個鬥志,誰也擋不住。

    官渡之戰的失利,關鍵就在許攸的反叛。

    沒有看到袁紹任何的謀士,此時提醒袁紹:

    其一,許攸的親屬被審配抓起來,許攸恐怕要逃跑,要派人看住他;

    其二,許攸逃跑了,可能會去投靠曹操,許攸知道的太多,應該如何防範。

    這麼關鍵的問題,都沒有建議,要那些謀士幹嘛呢?

    袁紹不敗也就奇怪啦。

    田豐、沮授之類,弄些不痛不癢的建議,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沒多少大用。

    其他的謀士,也可想而知啦。

    不過,最大的責任還是在袁紹自己。荀彧、郭嘉這樣的謀士都跑啦,剩下的就是混飯吃的啦。

    面對曹操這樣的對手,說到家,還是袁紹自己的能力不夠。

    不能說袁紹無能,更不能說袁紹的謀士多麼高明,面對曹操這只不要命的老狐狸,不要說一般好的,就是特別好的獵手,也不容易逮住他。

    狐狸成了精,不是人能控制得了的。

    一句話,面對曹操,袁紹差點事,但他的那些謀士,差的就更多啦。

    袁紹就是聽了田豐、沮授的建議也不可能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因為他沒聽許攸的建議:偷襲許都。

    這個《袁紹傳》沒記載,就不多說啦。

    不過,無論聽不聽許攸的建議,許攸都會叛逃這一點,袁紹控制不了,沒有處理好就是其最大的失策。

  • 15 # 小編虎哥

    公元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打算南下進攻許都,以奪得北方的控制權,官渡之戰也因此展開。為了抵擋袁紹的進攻,曹操不僅在袁紹渡河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期望在牽制袁紹的同時,也能拖延袁紹渡河的時間。與此同時,曹操先是集中優勢兵力誅滅了在徐州叛變的劉備,避免了他腹背受敵的危險,在此之後,曹操採用了荀攸的計謀,利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引兵至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就此斬殺了袁紹麾下的大將顏良與文丑。不過在此之後,曹操由於缺兵少糧而一度處在被動的局面下,眼看著就要被袁紹逼回許都。

    就在這個時候,許攸棄袁紹而投奔了曹操,並給曹操帶來了袁紹軍的糧草在烏巢的訊息。當時曹操採納了許攸的計策,他率領輕騎兵進攻烏巢,而袁紹得知訊息後,他並沒有調集大軍阻擊曹操,而是讓張郃與高覽等人率領大軍進攻曹操的大本營,從而導致烏巢的糧草被焚燒殆盡,在這之後,張郃等人率眾投降曹操,袁紹慘敗而歸。在官渡之戰中,袁紹究竟做錯了什麼,導致他最終戰敗?

    事實上,袁紹在官渡之戰前期確實有一些錯誤,比如他用了顏良和文丑這兩名或許有一定勇武,但軍事能力不強的將領進攻曹操,最終導致這兩人的兵敗身死,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軍計程車氣,但在此之後,袁紹就沒有犯過什麼錯誤了。當時即便曹操在前期取得了一些小勝,但在官渡之戰後期,曹操其實已經被逼入絕境了,最關鍵的是,當時曹操缺糧。

    按理說,曹操不應該缺糧,然而袁紹在官渡之戰時一直派出軍隊在曹操後方,就此截斷了曹軍的糧道,而這樣的做法帶來了十分顯著的效果,讓曹操的前線根本得不到糧草的補給,若非任峻拼死運送成功一次,只怕曹操真要缺糧了。可見前面袁紹做得一直非常的成功。若非後來曹操偷襲烏巢成功,只怕兩軍對峙下去,最先倒下的還是沒有糧草來源的曹操。

    筆者認為,當時袁紹之所以會失敗,並不是袁紹在後期做出了多少錯事,而是袁紹內部內鬥太過嚴重,正因如此,袁紹才會在後期沒有做錯什麼的情況下,輸掉了官渡之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高中同學離婚了,我喜歡她,我該咋辦?可以追求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