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苑聊生活

    個人觀點,孩子正確引導,不溺愛孩子,不偏袒,溺愛孩子等慢慢得你會發現你並不是真正的保護他,經常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不容易接觸社會!

  • 2 # 一世傾情戀三生

    過分的溺愛不可取,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照顧孩子,他需要獨立去面對生活。大人教育孩子只能是引導,讓他有自已的處事方法和奮鬥目標。

  • 3 # 浮躁的筆尖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待,為什麼家長會過分保護孩子?(只談媽媽)

    一個過度保護型母親是怎樣形成的,她有著怎樣的過去呢?

    她可能經歷過:

    1.孩子得來不易,經歷了千辛萬苦才生下這個孩子,來之不易,必將處處精細;一碗粥,一碟菜,都是精心製作,生怕有一點閃失。

    2.孩子從小體弱多病,養育艱難,必將事事謹慎;噓寒問暖,就連穿衣打扮都處處上心,料理妥當。

    3.愧疚感的補償,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經歷過因照顧的疏忽帶來的嚴重後果,比如造成孩子被燙傷等身體上的重大創傷,這對照顧者也是一個創傷經歷,未能好好修復,內心形成愧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孩子的需要過度警覺型的照顧行為某種程度上是創傷事件的後遺症反應;

    4.母親自身成長經歷影響下形成的個性特徵中,習慣擔當照顧者角色,在照顧者角色中滿足自身潛在的價值感需要;不光生活上延續著無微不至的照顧,泛化到連精神上也開始代替保護做一些事情,落了作業送過去,不去學校了幫忙撒謊請假……,避免他受批評,避免受挫折。

    5.一種無意識補償動力的驅使,即母親自身過去的成長中未得到很好的照顧,透過對孩子的照顧獲取補償性的滿足,以致過度,但是並未覺察。

    6.其它以上任何未提及的可能性…

    一個過度保護型母親的個體行為方式,可能由一個或多個因素作用著。來到一個家庭中,通常有著一個配合她這種行為方式的丈夫和孩子,多年默契,共築並不斷彼此強化著這種互動,維持著這種平衡。

    就這樣,日積月累,從生活物質,到精神世界,處處都在為孩子做一點什麼;孩子,也習慣了接受母親做一些什麼。天長日久,母親離不開對孩子的照顧,孩子離不開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孩子的身體和自我意識發展,表現出反抗,這種平衡局面開始被打破。正所謂不破不立。

    破局,不僅意味著孩子的新成長階段到來,更是一個家庭的成長機遇的到來。這是一個痛苦和掙扎的過程,就如破繭成蝶,進入新生階段,從來都要經歷分娩般的陣痛,甚至痛不欲生。就如日本分析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的,對孩子來說,長大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而,對於母親,對於家庭,何嘗不是

    現在,母親的痛苦是無人能體會的。面前這個曾經貼心乖巧的孩子,自己嘔心瀝血的付出物件,如今對自己總是橫眉冷對,怒目相向,心痛,不是萬箭穿心可以形容,失望,也不是墜入深淵能夠描述,憤怒,更不是火山噴發能代以象徵的。

    從面對孩子的反應驚愕萬分難以接受,憤怒否認到傷心欲絕,再到逐漸接受,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應對策略,這個過程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因著家庭每個成員行為方式的彈性不同而不同,也因著家庭本身對規則的調整能力和彈性而不同。通常越是堅守著過去的方式不肯放手,各自執著於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的信念個體,在這個過程中越是痛苦不堪。

    痛苦的到來,糟糕的變化,不是一種挫敗,而是一面鏡子,一個迴應資訊,痛苦在告訴我們:“有些東西需要改變了!”,“這是一個成長的機遇!”當母親願意這樣思考和看待這一切的發生,痛苦的過程可能就會縮短,前進的程序可能就會加快了。

    當然,未來,母親需要從過度保護到逐步退場。

    那麼過度保護會帶來什麼後果?

    過度保護的危害,讓孩子有一種錯覺:自己身後永遠有一雙手

    對每個人來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何況是孩子?“酸甜苦辣都是營養,生活百味都要體驗。” 如果把磨難和體驗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孩子包辦,看上去是順利了,是舒適了,結果卻使他軟弱而閉塞,膽怯而無能。

    甚至有人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我一直以為我長大了,其實沒有。我本可以長大的機會都被父母奪走了。”

  • 4 # 退休老大爺的生活

    家長過分保護孩子,就是溺愛。溺愛會讓孩子養成固執,貪婪,自理能力差,叛逆心強,進入青春期更難教育。俗話說:院子裡訓不出千里馬,花盆裡育不出萬年松。就是這個道理。就拿我的經歷來說::二十八歲結婚,婚後,兩個男駭一個女孩,因計劃生育,女孩送至其姑餵養。我兩個男孩在家嬌生慣養,整天活捨不得讓幹,做好吃的先讓他們吃,結果都因網上游戲荒廢了學業。身為敎師,連自己孩子都沒培養出來。感覺教育孩子失敗。女兒在不識字的姑媽家,吃了不少苦,結果考了本科。事實勝於雄辯。當你讀我回答後,不就明白過分保護孩子的利與弊了嗎:?

  • 5 # 和本博士

    01

    其實沒有過度保護這回事,

    過度保護只是控制的一種美化而已。

    被控制是沒有人喜歡的,

    對於孩子來說,被保護得很好,

    也就等於把孩子控制在了安全範圍內,

    這也就是被剝奪了自由成長、探索世界的機會。

    雖然結果看起來很糟糕,

    但是這是出於父母的好意,

    尤其是母親,

    往往是母親更加焦慮、更加控制,

    因為相對父親,

    母親往往和嬰兒的親密感更強。

    要知道幼兒早期的時候,

    什麼也不懂,就會吃喝拉撒,

    一切都要透過父母才能完成,

    記得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說,

    相對其他的動物,

    人類的幼兒實在是太無能了,

    在嬰兒時期,甚至連翻身這個動作,

    都無法自己獨立完成。

    所以嬰兒只能透過大哭的方式,

    來提醒自己的父母,自己有需求,

    那些被父母照顧得很好的孩子,

    往往不用哭得很大聲;

    而那些父母沒這麼敏感情況下,

    嬰兒往往要哭得很大聲,

    父母才會出現,

    這部分人遇到問題,就更加容易生氣。

    在幼兒早期,

    往往我們會面對照顧型父母

    可等到會走、會跑、會跳了,

    父母也不省心,會遇到各種危險,

    這個時候就需要控制型的父母。

    02

    控制型的父母,

    在我們剛剛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

    是有利於我們適應這個世界的。

    當我們喜歡到處亂跑的時候,

    父母就開始教育我們,

    告訴我們什麼可以做,

    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你應該按時睡覺”

    “你應該在廁所大小便”

    “你應該多吃一些青菜”

    “你應該對人有禮貌”

    你應該…..

    或者阻止我們做一些事情

    “你不許到處亂跑”

    “你不能觸控插座”

    “你不能夠靠近隨便”

    “你不能接近陌生人”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也不是百分百聽話的,

    甚至會為此被父母一頓揍。

    或者發生一些誤會,

    導致我們無法做到父母的要求,

    比如很多父母會對孩子說,

    “你要小心陌生人”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

    孩子可能無法理解“小心”這個詞,

    父母的指令孩子是無法理解的,

    導致了孩子可能知道要小心陌生人,

    但是實際上遇到陌生人的時候,

    不知道什麼才叫做“小心”。

    為此,父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

    這時候父母就難免處於負面的控制父母狀態,

    “我說了多少次了,你怎麼就是不聽”

    “小心的意思就是遠離他,不要靠近他,你怎麼這樣傻?”

    “你不僅應該遠離,也不能吃對方給的東西!”

    03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點明白,

    為什麼父母會過度保護了,

    本質上這是一種控制,

    但是我們在幼年期的時候,

    父母為了我們的安全,

    不得不越界對我們進行干預。

    在日文中,

    有一個詞叫做“箱入り”,

    它可以形容是,

    放在箱子裡、 對待珍貴物品時的存放法,

    也可以指由父母精心栽培的兒女,

    放到現代的用法中,變得較為負面,

    可能有宅在家或者是保護過度的意思。

    很大的一個原因,

    就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長大,

    沒有做好準備讓孩子獨自面對世界,

    讓孩子自己與周圍的人好好相處。

    這樣的做的結果,往往有兩種,

    一種是父母成功了,

    讓孩子屈服於父母的控制,

    在委屈和壓抑中執行父母的要求。

    可是,即便是家庭情況很好的富二代,

    父母也很難說讓孩子一輩子不用面對真實世界,

    而且孩子也一定有自己的需求,

    對一些不合理的控制,

    會以各種方式迴應父母的控制。

    另外一種,

    就是孩子反抗父母,

    由於他沒有足夠的識別能力,

    遇到困難也不聽父母的意見,

    哪怕自己走彎路、頭破血流也要反抗,

    就變成了叛逆的少年。

    但是往往很多孩子要到了成年以後,

    都沒辦法真正走出這種狀態,

    要知道,反抗父母的叛逆少年,

    並不代表著“成年”。

    其實也一個孩子,

    充其量只是一個青少年心態,

    無論是選擇被控制,還是反抗,

    其實都是在父母的指令碼下進行的,

    這個指令碼就叫做——不要長大。

    04

    有一個案例,

    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一位小夥太難了,

    他初中畢業就出門打工,

    5年來工資全被母親給保管去了,

    每月只給300元零花錢,

    小夥實在是忍不了,上派出所求拘留。

    小夥生長在單親家庭,

    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媽媽離婚了,

    這麼些年來一直都沒怎麼管他們,

    全靠母親一個人辛苦維持生活。

    在5年前的時候,

    小夥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

    母親就讓他到附近一家餐廳做服務員。

    每次發工資時母親都讓小夥上交,

    理由是怕小夥亂花錢,

    後面甚至發展到,

    老闆直接把工資給了母親。

    當然母親也會留一些錢給他,

    一開始每月給100元零花錢,

    現在每月已經漲到300元了。

    在其母親看來餐廳是包吃的,

    小夥每月也花不了多少錢,

    還不如把錢給她保管,

    留著以後娶媳婦用,

    這一保管就保管了5年。

    如今小夥已經22歲了,

    每月只給300元錢,

    讓小夥都不敢和人出去玩,

    這不在前不久,

    小夥終於忍無可忍了,

    決定要脫離母親的控制,

    去和老闆說要自己領工資,

    然而老闆堅決要給他母親,

    最後和老闆吵了一架後,

    小夥就不想在店裡上班了。

    在出去後口袋沒有錢,

    也不知道要去做什麼,

    在外面待到了第三天,

    小夥肚子是餓得咕咕叫,

    剛好經過派出所,

    他就進去想著讓警察把他送拘留所有飯吃。

    接待的民警聽到這個要求也是哭笑不得,

    趕緊去外面賣了份熱騰騰的水餃,

    讓小夥先填飽肚子,並勸小夥趕緊回家。

    這都離家出走三天了,

    母親在家肯定很著急,

    不過小夥還是很固執堅持不回家,

    後面乘著民警處理警務時。

    小夥偷偷從派出所跑了,

    沒多久小夥打來了電話,

    說自己已經回家了,讓警察不要擔心他。

    05

    “你變得無能就無法離開了”

    和本溝通智慧認為,

    這其實就是“不準長大”的禁止資訊。

    長大的一個標誌,

    就是獨立,無法獨立,也是無法長大。

    一個人從小的時候接受了父母發出的資訊,

    而使行為受到約束,

    無法發揮其力量,

    這就是所謂的“禁止資訊”。

    其中有一條就是“不準長大”。

    關於“不準長大”通常是,

    最小的孩子會得到這種禁止資訊。

    父母在兒童自我裡,

    可能希望最小的孩子不要離開家。

    他們把自己的全部價值,

    都放在自己是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上面,

    如果小孩長大離家的話,

    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再有價值了。

    另外一種情形,

    是父母自己根本就還像小孩一樣不成熟,

    所以希望“我的小玩伴能留下來陪我”。

    有時可以把“不準長大”解讀成“不準性感”,

    這通常發生在父親與女兒之間,

    在女兒大到開始出現女性的生理特徵時,

    爸爸在兒童自我裡,

    害怕自己會對女兒的變化有生理反應,

    而開始與女兒拉遠距離,

    小女孩可能會解讀為不準長大、不準成為性感的女人。

    “不準長大”有另一種情形是“不準離開我”,

    比如中年女性沒有結婚,

    一直留在家裡照顧年邁的母親,

    就可能是接受了這種禁止資訊。

    當然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麼疑問的話,

    和本老師會抽選部分普遍性的問題,給予回答。

  • 6 # 御貓老師

    家長朋友要知道,我們都不可能一輩子保護孩子,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父母的庇護,獨自面對社會與自己的人生。

    如果不想讓孩子毫無處理危機、處理衝突、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的話,就不要在幼兒時期過度保護孩子。

    因為只有讓孩子在成長階段學會自我保護和協調溝通,才可以說具備了基本融入社會的能力!

    舉個真例項:嬌嬌是個性格好強的孩子,幼兒園的一次親子活動裡,有一個比賽“過河”,小朋友們在幾座“獨木橋”上爭先恐後的賽跑。

    嬌嬌身邊的一個男孩兒跑過的時候嫌妨礙了他,於是突然甩手打了嬌嬌的臉一下。

    嬌嬌毫不猶豫地迅速還擊,一拳打向小男孩,把他打下了“獨木橋”。連旁邊觀看的家長朋友們都沒有反應過來。

    男孩的家長愣了一下,衝了過去強行抱走了男孩,並沒有讓孩子們再有交流的過程,也沒有再參加後面的親子活動。

    而嬌嬌的媽媽爸爸一直遠遠地看著這一幕,全程沒有插手。

    面對孩子的衝突,也許是愛子心切,也許是認為迅速插手是正確解決衝突孩子矛盾的方式。

    男孩的媽媽不希望孩子與同伴衝突,認為“衝突就是不好的”,擔心自己的孩子把別人打傷,更擔心自己孩子吃虧。

    由於對自己孩子的愛,導致每次衝突都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覺把孩子間的衝突想象的非常嚴重、可怕。認為這種衝突會給孩子造成傷害、陰影,只要看到孩子與別人有矛盾,就迅速挺身而出。

    家長朋友的這種過度的“保護”,恰恰扼殺了自己孩子成長的空間。

    孩子之間的衝突,出發點都是非常單純的,並非什麼深刻原因的“大仇恨”。孩子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脆弱,那麼易受傷害。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拿器械的推打、推搡,大人不要太著急去插手。

    當然很多家長們通常不會這麼想,他們無法忍受孩子在自己面前受到一絲的傷害。

    可是這樣的中斷衝突,會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容易受到傷害。

    孩子互相推打一下,他們之間完全不覺得是什麼“記仇”的大事兒,五分鐘過後就自己玩到了一起,誰捱打誰打誰早就忘了。老師在事後會找到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們懂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道理,避免以後用“拳頭”說話。

    反而是家長,看到孩子“打鬥”,就覺得替孩子委屈、憋心、心疼。

    過度保護最大的後果,就是剝奪了孩子與同伴間學習解決衝突的機會。

    孩子根本沒機會學習如何解決矛盾,怎麼懂得和人相處呢?

    如果不是經歷一次次的衝突,孩子又怎麼學會溝通、協調?難不成孩子一輩子遇到衝突和困難的時候,家長都能“空降解圍”嗎?

    家長應該學會何時放手,如何保護,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一個人在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