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老表好嘢

    書法與漢字是相輔相成的,漢字書法演繹出漢字的多維之美。

    美體現在一,積點成線,二,視覺透視感,三,特殊的平衡感,四,節奏感,五,講究變化,六,方圓並用,七,線條的力度美,八,筆墨紙共同達到的輕重枯澀效果,九,漢字本身的結構。

    ,書法又稱中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書法分為:1,篆書,2,隸書,3,草書,4,楷書,5,行書

    中國漢字昇華為書法(這裡專指毛筆,不指硬筆),書法是一門藝術,為什麼中國的漢字可以成為書法藝術,而西方的拉美西方文字不能成為藝術呢?主要原因是中國漢字以方形制為主,講究結構之美,而西方文字是字母結合,沒有結構之美,中國漢字具備空間的藝術性,常見的空間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與這些空間藝術相似,講究章法的搭配,字法的搭配,筆畫的搭配,使人第一眼就可以欣賞到書法的空間藝術性,常見的時間藝術如音樂文字等,觀看書法作品,眼睛會不自覺的隨之筆畫的運動和運動,從而欣賞書法之美,至於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漢字講究陰陽協調,知白守黑,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這就是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

  • 2 # 趙丹倩詩畫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啟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

    所以中國漢字之美,用書法的形式被更優美的展現出來,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

  • 3 # 亮劍2370

    中國的漢字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古繁現簡,祖先們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研究,探索,創造,發明了書寫工具,筆,墨,紙,硯,用筆墨記載時代的變遷,從而演繹著中國漢字書法的,橫,豎,撇,捺,點,線條的流暢美,字型的形狀美,被文人墨客釋為國學。

    乃至今日,漢字書法仍然被世界所公認,在日本從事教師行業的,必須會寫漢字書法否則不會被認可的。

  • 4 # 李志勇LZY

    華夏高人造字,使用物象文詞,

    自然規律書章,行草楷隸篆藝,

    質性真心舒情,留有天地位置,

    相符互承美麗,眾人看好賞讚。

    個人試給說之,請予參謝您問。

  • 5 # 紅塵彌勒

    忍不住想問題主一句:難道漢字本身不美嗎?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些早已湮沒於滾滾紅塵的前塵往事,哪一樁哪一件不是養育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莊嚴盛典?

    祖先們揹負青天,刀耕火種,灌溉了沃偌的文化土壤,滋養了這一方皇天后土,哺育了這片熱土上的卿卿子民,中華文明以她獨有的壯懷激烈、嫵媚妖嬌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碩碩成果。

    結繩創制,倉頡造字,這偉大的起源和肇使,讓我們直接進入了先進的華夏文明。那些刻在龜甲上的漢字不美嗎?那些嵌在竹簡上的漢字不美嗎?那些鑿進石碑的漢字不美嗎?

    書法,只不過是文明的衍生品和延續品,只有鑲刻在文明史上的漢字才是最美的,也是最有魅力的,更是令人陶醉的。

    書法,是我們對文明的新貢獻,卻不能凌駕於古老的文明之上。

    我們固然無法否認,經過淬火和淘瀝的書法更美了,更妖嬈了,但我們卻不能忘卻她來時的蹣跚蝶躞,來時的艱難跋涉。

    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個美得光芒四射的文明再次綻放。書法,當然也是一條最能體現漢字之美、文明之美的最有效途徑,我們願意遵循,也必須遵循。因為只有不斷提純的文明之美,才是美的極致,也才是中華文明不斷走向完美的最佳捷徑。

  • 6 # 狂喜淡墨a

    為什麼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

    漢字自晉以來,先秦漢主要是實用為主,而到了魏晉則有了文人欣喜而觀,則成欣賞屬性與實用共存,由此,文字之美最初引起注意的是秦相李斯,其曰“送腳如游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雖未與秦成尚賞,然透過李斯之語,可知其萌芽了漢字美之屬性。

    到了晉代王羲之則雲“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渚,豎則直,若春筍之抽塞谷。”如此從魏晉之筆陣圖,則有更抽象的意境美,由此可知不僅僅具形狀美。而二者共存也。

    唐朝孫過庭雲“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至唐則更加顯現漢字欣賞更提高了厚度。寓意萬物,及意識形態,無所不包容了。

    漢字之美,書法藝術所表現的情性與形質之美猶自然界之精微廣大。變幻無窮無盡,因此書法與其它藝術一樣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需要,,體現了我國古代藝術哲學,美學思想深刻而完整的科學性。

    由此可知,書法藝術震憾與哺育了一代代人們的心靈,以獨特的藝術美,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 7 # 濤聲851

    準確的說是書法體現了漢字之美,硯滿墨新,飽毫欲動,低首思疑…橫如一箭穿林,如一馬平川。豎如瀑直瀉,如朝露靜懸。撇如流星劃落,如飛靄輕卷。點如漁火明滅,如燕紛翻。捺如青衣舒袖,如蒼松探山。折如棧道曲回,如險峰斜斷。真乃無曲自舞之翰墨也!

  • 8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有人問我,為什麼說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

    首先,我們還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問題,那就是:漢字有何美感?漢字的美感是隻有書法才能創造出來的嗎?如果書法創造了漢字獨特的美感,那麼它創作了漢字哪方面的美感呢?

    我認為,漢字的美感可以概括為形、音、意這三個方面的美感。

    一、漢字之美

    美,是一種讓人享受並且陶醉的感覺、幻覺。你很難說它真實存在,但是它確實是可以被人們覺察到。

    而漢字的美感尤其如此。中國古代的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藝術同化的文化。我們中國的老祖先最擅長的不是每天沉浸在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之中,而是過著一種詩意棲居的生活。至少對於士大夫階層來說是這樣。

    本來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工具的文字,是不具有美感可言的。這一點我們看一下西方的拉丁字母,看一下西方的英語就可以知道。至少他們在書寫、造型上所下的功夫是遠遠比不上中國人、中國祖先的。

    這種功夫就是將漢字藝術化。西方人僅僅把語言文字作為工具,所以他們現在也沒有英文書法藝術。

    這不是說英文就要比中文層級要低,好像我看不起英文一樣,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發展的歷史事實而已。

    而漢字的藝術化有三個層面,或者說中國計程車大夫是從這三個層面來將漢字進行藝術化的。

    (1)音

    孔子曾經說“不學詩,無以言”,在重要的外交、朝會場合,吟誦兩句詩經中的原話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是那個時代士大夫和貴族特有的交流方式。而這樣一種方式,本身就存在著很濃烈的藝術氣息。而隨後中國詩歌的發展,歷經唐詩宋詞等輝煌的歷史階段,擺脫了原始歌舞樂詩合一的形式,完成了漢字單獨音韻美感的抒發。

    (2)意

    漢字意義的美感實際上主要體現在漢字所要表達的世界觀和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上。有很多漢字結構精巧、蘊含深厚的哲理。

    (3)形

    中國漢字的美感,除了音和意之外,實際上最直觀、最形象的美感,應該是漢字在構型上的美。

    漢字構型的美感如果僅僅從中國漢字本身而言,是難以覺察並且發現的。

    但是一旦我們將漢字放在世界文字文學史角度上再來看漢字,那麼說漢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具有藝術性的文字,便是有可能的事情了。

    二、形美的三層意蘊

    漢字的形美如果就西方英語字母文字而言 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1)構型最為複雜多變

    這一點,我們看國外英文的書寫,26個字母是簡單羅列,從左到右依次排開,呈現著一種一維線性的空間不拘。

    但是漢字的佈局就要筆這複雜的多了,他不是簡單左右的順序排列。作為最小書寫單元的筆畫,大部分是不具有實際意義,而且在他們漢字中的位置靈活多變,由此就構成了漢字書寫的繁難和藝術性的可能空間。

    (2)體態變化多端

    中國漢字不只有楷書這一種常見的書體型別,""主流觀點認為篆隸行楷草作為五種基本書體之外 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由書法家個人的性情、書寫習慣而呈現不用形態的風格面貌。

    這在西方字母文字中,是絕對沒有的。

    (3)極具空間立體感

    漢字的空間立體感來自於漢字複雜多維的構型形態。

    西方字母一維式的佈局排列他們文字最基本的單元——字母,但是中國漢字在空間上是讓每一個漢字的筆畫都擁有無限可能,可以在上面,也可以在下面,可以左邊,也可以右邊。

    三、中國書法和漢字的美感

    書法與漢字美感之間的關係,僅僅關涉到第三層,即形態上。

    因為書法畢竟是書寫的藝術,所以書寫書法就必然牽扯到漢字的構型上,所以書法對漢字之美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字形上。

    在某種程度上,書法所重塑的,不是漢字其他的諸如音韻、意義上的美感,而僅僅和外形有關。

    而我們前面也說,之所以書法會重塑漢字的美感,除了漢字本身所具有的塑造特性之外,漢字的書寫者——書法家和藝術家在藝術上對漢字傾注了他們的情感、性格、人生理想在其中,所以,書法能這樣重塑漢字、著重表現漢字之美,也就不奇怪了。

  • 9 # 書法之一

    首先,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藝術是一種智慧,那麼書法就是書寫一種智慧。同時書法是由漢字構成,而漢字中蘊含著人類的智慧。智慧又是所有優秀成果的聚集,所以你在書法中所看到的漢字是美的。舉個例子,大家請看第一圖的字,圖中有排疊的結構,字欲其排疊疏密停勻,不可或闊或狹。這樣智慧處理法的好處就是字的筆畫不會凌亂,不會東倒西歪,看上去是整整齊齊的,因為它利用了線之間的平行性,將數學中線的平行應用到了書寫漢字中。大家再看第二幅圖的字,該字運用了避就的結構,避密就疏,避險就易,避遠就近,欲其彼此映帶得宜。避開強者而不是一味的進攻,避開危險的地方而不是向危險挑戰,避開遠距離的而親近近距離的,而這些智慧正是人們生活之中的總結,書法家把生活之中的經驗應用到了書法之中,把人類的智慧寫進了漢字之中,展現了漢字的價值,漢字的美。實屬漢字的智慧。大家再看第三幅圖的字,該字採用頂戴的結構,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輕者,頂戴,欲其得勢。上面筆畫多是個重的,下面筆法少是個輕的,要輕重分明,主次分明,不要主次不分、輕重不顧,一味的蠻幹,要適度,要合理,要區分等等,這是人們生活中的做事原則,要主次分明,輕重分明,書法家把生活中做事的原則寫入了漢字之中,將人類的智慧寫進了漢字之中,呈現了一個智慧漢字,展現了漢字在書寫之中的美。大家再看第四幅圖中的字,該字採用了穿插的結構,字畫交錯者,欲其疏密、長短、大小勻停。當字的筆畫雜亂無序時,不是去相互碰撞,而是穿過去或者插入到裡面,這樣看上去才能勻均,而這也正是有序規則,就像火車站一樣,在那樣雜亂的環境中,你不會去到處撞人,要麼穿過人群回家,要麼排隊買票,這其實也是生活之道。書法家不僅僅將有序規則寫應用到書法漢字中而且也將人們的生活智慧應用到漢字中,這樣智慧的處理讓漢字在書法中熠熠生輝,呈現了一場美的盛宴。所以,書法將數學規律,生活經驗,做事原則,生活之道等等寫進了漢字之中,展現了智慧的漢字,漢字的美。

  • 10 # 茶禪道1

    與其說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倒不如說是漢字創造了書法之美,而書法透過線條的表現豐富了漢字之美。

    眾所周知,書法的表現物件就是漢字,而書法藝術是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而產生的。

    漢字的產生歷史,源遠流長,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的石刻字元以及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書,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正楷。

    據考古學家發現,在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過許多上面劃有許多符號的彩陶。這些符號筆畫各異,明顯具有象形和會意的性質,這便是漢字的雛形。

    早期的漢字以象形居多,是上古先民透過對自然界的觀察而創造的,透過石刻和陶刻留存於世,僅作為記事用。現在我們透過觀察這些上古文字,依然可以欣賞到漢字最初的原始、古拙、蒼勁之美。

    在毛筆這種書寫工具沒有出現之前,漢字僅僅只作為記事符號,透過刀刻斧鑿得以儲存。那時是沒有書法的概念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漢字本身具備的原始美感。

    筆和紙的出現,讓漢字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同時豐富了漢字的內容,把原來僅具記事作用的漢字,提升到既具記事又兼情緒表達的高度,這就是書法。

    書法藝術,就是線條的藝術。透過對於漢字線條的表達,而彰顯書寫者對於漢字的理解,對於書寫內容的理解,以達到一種情緒渲染的藝術創作過程。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漢字,本來就很美!而書法藝術,透過書家的再創作,更加豐富和彰顯了漢字的美!

  • 11 # 木易觀察

    漢字最早是象形文字,我們祖先為了記事,用刀子等工具把它刻在甲骨上、崖石上。由於這樣太費勁,後來就把動物毛紮在樹技上,蘸著墨水,把要記事的內容寫在木片或竹片上,就是我們後來考古發現的簡牘。書寫工具就發展成後來的毛筆。毛筆是軟的,不象西方人用鳥翅膀上的粗羽毛根部削尖蘸著墨水寫字那麼好把控,就要首先學習掌握它的書寫技巧。這種技巧因人而異、因材料而異,寫出來的效果不一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使人們開始琢磨和尋找它的變化和美感,隨產生了書法。加上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宣紙,毛筆蘸上墨汁和水,能在宣紙上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美就在書法中產生了。書法來源於漢字,但隨著書寫者溶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它就遠遠超出漢字的實用範疇,創造出漢字的美。一幅好的書法能讓人愉悅、能淘冶人的情操,其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

  • 12 # 寫字秀

    為什麼說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推動漢字進化之美

    從甲骨文,再到篆隸真行草等書體相繼誕生,伴隨而來的,也是一部書法的發展進化史。誕生了一大批書法大咖:鍾張羲獻、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漢字也因為書法而同頻共振,與時俱進。

    二、成就了漢字樸素之美

    漢字的書寫方法在歷代政府的統一規範之下,最出名的莫過於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全國統一漢字規範書寫,形成了漢字結字佈局合理、乾淨利落、樸實無華的實用風格。

    三、成就了漢字的絢麗之美

       書聖王羲之的字飄逸瀟灑,筆法變化多端而符合法度,字型結構、章法佈局頗具中和之美感,具有濃濃的書卷氣;顏真卿的楷書像極了大唐王朝的繁華景象,雍容大度,包羅萬千氣象;歐陽詢的字一絲不苟,法度嚴肅,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氣息;柳公權的字骨力盡顯、英姿挺拔,活力四射。書法風格多姿多彩,不勝列舉。

    四、成就了漢字生機勃發之美

       漢字的點橫豎撇捺,每一個筆畫就是一根優美的線條,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獨立的中國畫。筆法之豐富,漢字造字藝術之美,蘊含了它強大的生命力,而且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程序的不斷加快,漢字的未來更加彰顯“文化自信”的核心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五、推動了漢字的凝聚力之美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由於地域差異,生活習慣不同,造成每個地方方言不一樣,但由於有漢字的統一規範書寫,成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大一統的燦爛文明。

       中華民族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經歷了二十多個朝代。不管朝代如何變遷,外部環境如何變幻莫測,中華民族由於漢字的存在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香港澳門相繼迴歸二十多年,相信臺灣迴歸祖國懷抱指日可待。

  • 13 # 篆隸君

    漢字是書法由書寫的、抽象的造型藝術,書法以漢字為表現物件,以漢字的線條及其變化為表現形式,以文字內容為創作內涵,是研究文字伸縮、延展的藝術形式。從書法的藝術特色分析不難發現,漢字與書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一)漢字是書法藝術產生的前提

    漢字的造型是書法藝術美學創作的物質基礎,書法藝術是由漢字生髮出、抽象出的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書法的表現力受制於漢字的點畫,又得益於漢字的點畫,二者是矛盾的統一體。

    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在歷史的發展程序中,一直都在不斷地變化,而字型的變化也影響著書法神韻和審美的變化和發展。但不管漢字字型怎麼變化,書法藝術創作都只能與漢字字型變化為基礎。簡言之,書法是憑藉漢字之形,運用書法藝術手段對漢字進行加工的,具有極強審美境界的藝術門類,沒有漢字,書法將不復存在。

    (二)書法是漢字藝術化再造的過程

    漢字是交流和記錄的工具,作為溝通符號,文字創制之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記錄和交流。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則是記錄歷史的基本工具,但如果漢字沒有了書寫,也就沒有了它作為工具的實際意義。從漢字的作用上說,這一點側重於它的使用功能。

    從書法的角度講,書寫和書法都是在一定的媒介上對漢字筆畫的表象塑造,其根本區別在於,書寫注重實用性,書法則是對漢字線條的藝術化延展。在表現漢字點畫的過程中,藝術家透過自己對字型的線條掌握以及對每一個漢字的內涵理解,對漢字線條進行美學重塑,是漢子具有藝術美感和藝術價值。

    從二者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書法與漢字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的統一關係。它既要依託於漢字的造型,又要對漢字的點畫進行藝術化的在加工,超越了漢字本身的字形束縛,充分變現了漢字的藝術之美。因此可以說,書法因漢字而產生,漢字因書法得以被演繹和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的整個世界會不會是某一高等生命設定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