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中數學史老師
-
2 # 楓華時代
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這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經常說的話。看著含辛茹苦將自己養大父母漸漸老去,有了自己的子女的我們才深切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我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弟弟也是。在弟弟三歲時發現生了病,每週規律性發燒,查不出原因。那時候的父母為了給弟弟治病,先後前往省城醫院、北京,天津等大醫院治病,最後被天津兒童醫院以血液病收治。父母借遍了親屬的錢,又在單位借了公款給弟弟治病。1976年,正在天津陪弟弟治病的父母又遭遇了唐山地震,天津兒童醫院變成一片廢墟。父母和弟弟僥倖逃生,從此,一貧如洗的父母沒辦法放棄了治療回到家中,而弟弟卻奇蹟般好了。父母的身體卻每況愈下。隨著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愈加懂得父母的付出和拳拳愛心,深切體會作為父母的種種不易。儘管現在有的年輕人依賴父母,但是我想,終有一天,他們會明白和體會父母的大愛和無私。中華傳統美德源遠流長!
-
3 # 醉美丹風
那就如老前輩們所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們農村80%年青人對待老人,和處事為人還是可以的,
-
4 # 情感交流樹洞
現在的年輕父母自己帶孩子的很少,絕大多數都是父母去幫帶孩子,年輕父母提供生活費用,帶孩子的繁瑣事情根本不用他們操心。
另外一個原因是現在國家發展的快,生活水平相比於八九十年代提高的太多,很多事情現在都可以用錢解決,生活方便了很多。
其次,現在孩子還沒小,沒有自己的主觀情緒,都還是很聽父母話的。一般孩子和父母都在孩子叛逆期出現矛盾,這個時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所以年輕父母還要等個上10年,才能體會為人父母的難處與不易。
-
5 # 奇思妙想的中哥
首先以前養兒跟現在養兒不一樣啦!
1.照顧方式不同:以前是家裡老人大部分都要勞作,老人也沒有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小孩的行列中;現在一般生出來的小孩都有老人帶,作為父母的自己一般還是能兼顧好家庭跟工作!
3.投入時間不同:以前父母早出晚歸,只要把放煮好,就可以外出晚上回來就好,不用管,自然時間支配更多;現在小孩的衣食住行照顧好,還得保證營養均衡,按時接送上學,時間完全圍著小孩時間轉,可自由支配時間不足!
4.存在的風險不一樣:以前可以門不閉戶,孩不用跟著看著,不存在被拐賣小孩;現在彼此在視線範圍內,各種危險因素:車禍/溺水/被拐等等因素,現在小孩能長大成人太不容易啦!
5.小孩需求不一樣:以前小孩沒有網際網路影響,思想單純,需求原始,只要有夥伴玩就可以;現在網際網路影響,小孩攀比嚴重,需求多樣,變化多端,難以滿足
6.玩伴不同:以前沒有冰冷的水泥隔牆,鄰里之間互通有無,一個村的玩伴一聲呼和便可以從早玩到晚無需父母全程陪同;現在住在對面竟不知姓甚名誰,小孩孤單,再加上獨生子女孤獨感倍增!
7.資金投入:以前只要負責讀書就好;現在除了讀書,還得各種課外班,技能班,價格還不菲。
所以現在生兒女方知父母難現在還是會存在的,相信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父母需要陪伴,而且也在身體力行!希望我們都能體會到老一輩的艱辛不易!
-
6 # F高山松
“養兒方知父母恩”,有很多人這樣說。但是,說多數年輕父母沒有體會,這無疑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有關。
這是社會、經濟正在高速增長的表現。
從前的父母多數都有很多孩子。少則三個四個,多則八個九個十個。一是孩子多。二是經濟不發達。囯家沒有開放。感覺帶孩子特別特別不易,特別特別艱苦。
有一個證明艱苦的事實是:從前很多人把剛墜地的嬰兒送給別人。這樣的情況大概每個村子都有,每個山谷都有,每條河流都有。剛剛墜地,一個小小的肉團,像人們過節辦喜事把豬肉絞碎然後團成與湯圓一樣大小的肉丸。剛墜地的嬰兒比筵席上的肉丸大不了多。用爛布片一包,趁月黑風高,披星戴月,送到某戶無孩或孩子不多的人家家門口。
現在有些不太年輕的父母還在尋找從前遺棄或拋棄或一時疏忽大意走失的孩子。
這是兒女多生活困難的表現。因為帶大一個孩子不容易,所以感覺帶孩子特別難,所以印象深刻。
現在,經濟又很發達,每對夫婦生的孩子又少,年輕人又以掙錢為主,孩子幾乎都由老人照看。現在的父母哪有從前的父母的意志那麼頑強呢?很多年輕人像上衛生間一樣把孩子一生下來就像風一樣無影無蹤了。哪來的“父母難父母恩”的體會呢?
-
7 # 琛兒的小世界
說句和下面大多數回答都不同的觀點,可能有點容易招罵,我覺得不是現在的年輕父母沒有體會,而是現在的年輕父母更難了。
平時和孩子同學的家長交流,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以前的父母確實比我們還要輕鬆一些。因為現在學校所謂的減負,其實就是把大部分的育兒壓力都丟給父母。
如果說以前父母的壓力在於孩子的吃穿住行,現在的壓力就變得更加多元化了。
可能是生活越來越好了吧,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單純地追求溫飽的時候,壓力單一,且沒那麼讓人焦躁。
而現在不一樣,社會發展的好了,慾望使人心更加的浮躁,對孩子的教育上,你可以選擇不報興趣班,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特長或者愛好,你忍心讓自己的孩子一事無成嗎?學校追求成績,孩子回家寫的作業家長得認真檢查,一旦錯誤多了還會被批評,像這樣的壓力,以前的父母大概也沒有體會過。
當然,我承認還有很多年輕父母,他們生了小孩之後,主要靠老人養育。我承認這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就是樂得清閒,根本體會不到為人父母的難處,但是我相信這其中還有一部分,真正是不得已為之。
現在的學校,動輒下午三四點鐘就放學了,即便是有課後服務,那麼暑假呢?週末呢?現在的社會環境大家也知道,前段時間有孩子在小區裡面玩耍都被精神病打死,說實話比起我們小時候的社會環境真的是要複雜多了。
小時候自己上下學一堆人嘻嘻哈哈走在鄉間小路上,家長也不操心,現在的馬路那麼寬,車流量那麼大,有幾個家長又放心讓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自己上下學呢?
所以很多人需要老人幫忙育兒,都是不得已為之。表面上看上去輕鬆了,實際上背後的精神壓力,兩代人關係之間的衝突,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消化的。
說到最後,我個人覺得為人父母都不易,並不需要這樣去做對比。
作為子女的身份,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理解長輩的難處,而作為父母的身份,也應該更多的看到孩子給我們帶來的溫暖,而不是那點難。
人生不易,大家都且行且珍惜吧。
-
8 # 唷唷兔
首先,自然是成長的年代不同,老一輩的父母所經歷的與年輕父母的經歷畢竟不一樣,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經濟能力都沒有現在這麼優越。那麼,讓他們體會將一個孩子撫養長大的過程所遇到的困難也肯定沒有過去那個年代多,所以,他們不會體會太多養孩子的難處。
再者,現在年輕父母一代在養孩子的時候多少會有家裡的老人幫襯著,這樣一來,自己帶孩子的艱辛有的也會少一點,所以,他們也不會體會到太多養孩子的難處。
最後要說的是心態,老一輩父母雖然都是傳統思想,想著一定要讓孩子出人頭地,一定要讓孩子考上好大學……靠著這些信念,他們情願自己吃苦受累,創造更好的條件給孩子,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的確很難。而年輕的父母,有的由於自身成長環境的緣故,大多希望讓自己的孩子順其自然,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成長,甚至對孩子的學多少東西並不看中,只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現在,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了,甚至“條條大路通羅馬”,正是有了這些先決條件在,有的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上也不會遇到像過去一樣的困難了。
-
9 # 遇見小沐沐
我媽說,我幾個月大的時候沒人帶,她只能把我一大早放在外婆家,然後趕到學校去上課,下了課匆匆地趕來接我。
有時外婆忙不過來,她就只能揹著我站在講臺上上課。我大半夜生病了,她一個人抱著我跑遍整個村子找醫生。
如今,有很多條件好的家庭,帶孩子確實不是一件什麼困難的事情。有雙方父母的幫忙或者保姆的幫忙,年輕人自然就可以在孩子身上少花很多時間精力。
我甚至見過剛生下孩子不久,就把孩子丟給老家的外婆帶,兩個年輕人繼續在城裡逍遙生活,一個月只回去看一次的。
對於經濟條件好或者老人願意幫忙的,年輕人在帶孩子方面的確感受不到老一輩那時育兒的辛苦,但是也有不少經濟條件不好,而且老人沒有幫忙的家庭,小兩口獨自承擔起照顧養育孩子的責任,又要風裡來雨裡去為孩子賺奶粉錢。
甚至還有很多女人遭遇著“喪偶式育兒”的痛苦,這樣的壓力不比上一輩父母更加輕鬆。
我覺得,不管經濟條件好的還是條件差的,不管是父母願意幫忙帶的還是不願意幫忙的,孩子還是應該提倡自己養。父母沒有幫你養孩子的義務,他們願意幫你,那是情分,你自己帶,那是你的本分。
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生活壓力有多大,都請儘量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保持與孩子的親密聯絡,親自給孩子兌奶粉、換尿不溼,教孩子走路、學說話,和孩子親密互動和交流,這種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建立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奇葩說裡如晶有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孩子的人生從1歲到20歲,他們比連續劇更糟糕,連續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我們一路走來,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來的,你不看,就永遠看不到了。
-
10 # 藦蘿花
“養兒方知父母恩”,是說自已有了孩子,要自己養育了,才知道原來養個小陔這麼費勁,然後想到自己的父母把自己養大的各種不容易,然後心懷感恩。
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是被寵大的一代,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生出來的孩子,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生了。
年輕的父母更多體會是,小陔還是蠻好玩噠,抱在手裡還會笑,各種的玩,多可愛。一旦開始哭了鬧了尿了,馬上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接包。
女孩子們經過了懷孕、生產的苦,大多會體味到媽媽當年的不易。
男孩子沒有生產的體驗,再沒什麼機會體驗養育辛苦,怎樣讓他覺得要認同“養兒方知父母恩”的觀點呢。
-
11 # 何偉讀史
我也是生了孩子後才知道我父母是多麼不負責任,懶惰自私。從小他們就為了錢爭吵,我小時候成績很好,重點初中,初中他們離婚我被判給父親,離婚後我父親像神經病,我經常莫名其妙被我父親趕出家門,把我的書全扔出去,我無奈只好去找媽媽,媽媽氣得只好把我安排在親戚家,各路親戚找他談過,表面上答應讓我回來,實際過了一段時間又拿我當出氣筒。我中考沒考好進入普高,高中三年就是這樣過來的,反正成績是越來越差,最後大學也沒考上,不過他們也不想我讀大學,因為沒錢給我學費,他們也不願出去工作,讀高中就嫌學費貴,打麻將的錢是有的。
我18歲就出去打工,我媽就叫我趕快找個男人,讀什麼書,能傍上大款最好。我那時捨不得吃和穿,打工掙錢不容易,還要上夜大的,能買到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已經很開心了,結果第二天我媽馬上拿過去穿,我表達了一點不滿就破口大罵,我是個賠錢貨,是個賤貨,就為了一件衣服。讓我發著40度燒去相親,也不帶我去醫院,我走不動了,在馬路上就辱罵我。反正什麼恩啦我從來沒感受到,我只在家裡感到快要窒息,我覺得我的存在就是多餘的,我小時候就很想自殺,但神奇的是,我居然熬過去了。
現在對我說什麼養兒方知父母恩,我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因為在我印像裡除了罵我其他真沒有什麼好事。不過我要對我的孩子負責,他們那代人教育、道德缺失,被社會拋棄,我要從我身上消除這方面的影響。現在,就當是有血緣的陌生人吧,養老送終我來,講感情?我真的沒什麼感情給他們。
-
12 # 農村依姐
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懂父母的辛苦,父母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活的體面點,而有些年輕人覺得父母這樣做是應該的,請善待父母。
-
13 # 葉638
養兒方知父母難,現在的年輕人是體會不到的,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再也不會出現缺吃少喝,吃上頓沒下頓的現象了,以前的人們過的日子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認為是在說天書,是無法想象的,特別是在五、六十年代以前,誰家不是喝稀糊糊,吃黑窩窩頭?有時白水煮菜,油都吃不上啊!一家姊妹好幾個,穿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的新的,輪到老小穿就不像樣子了,補丁摞補丁,但是,那時的孩子知道感恩,他們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艱辛,而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有經歷過那樣的生活,也就體會不到,特別是八十年代以後的孩子,一般都是姊妹兩個或者一個孩子,父母對他們視如掌上明珠,吃啥有啥,穿啥買啥,現在他們做了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又年輕,根本輪不到年輕的爸爸媽媽操心,吃穿不愁,孩子不用操心,不想做飯叫外賣,飯菜不如口味下飯店,口渴了有飲料、水果,隔三差五看看電影,逛逛商場,新買的衣服不想穿了,就再買新的,難怪他們體會不到父母的難,這就是新時代,國家的強盛讓每個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感謝黨,感謝政府!在這裡我也提醒一下現在的年輕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輩用鮮血換來的,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知道感恩。
-
14 # 情感專欄
中國有句古話叫:孝子在心不在行,在行百年無孝子。
因為很多人都是從自我角度出發的,而並非是第一時間從他人角度出發的。
首先,很多人是真的會透過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會明白帶孩子的不易,所以說,然後更加的從心裡來去注重這方面。比如,可以洗碗了,可以拖地了,收拾家務啦。以前頂嘴,現在好點了。大多數人沒有體會有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很多人在以自己為圓心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從自身開始考慮的,所以,即使比較難得深刻體會,要說沒有體會是不可能,但是大多時候,都會被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給淹沒,在沒有保證孩子下個月奶粉的時候,估計也沒有那麼細心去發現媽媽刷碗的手已經蒼老了。所以經濟環境情況社會壓力都會促使他們更多的關注現實東西
第二,大多數人體會到了,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很多時候也有體會
但是如果讓他們突然去改變一下我覺得需要時間
不一定非得體現在行動上的也許是暫時的沒有辦法顧及
更多的是存在心裡
打字鍵盤有問題大家見諒
-
15 # 中海3284
我是養兒才知自己虧。
我把孩子照顧的多經心。我小時候父母把我根本沒當回事,我多吃了多少苦,多受了多少罪?
-
16 # 遊子孟
感謝悟空邀請:這句話意思是自己成家之後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這麼貴,才懂得原來顧家原來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生了兒女之後才懂得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愛和照顧自己的辛苦。其實,這句俗語就是告誡我們自己在年少無知的時候,不要向父母過分要求物質上的享受。自己平時買東西的時候大手大腳,不知道一點節儉,成家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小東西買的多了就顯得貴了,而且有的也用不到,等於是亂花錢。長大之後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就是教導我們小輩,在小的時候不能跟父母頂撞惹他們生氣,父母工作那麼累,還得照看自己,自己卻惹他們生氣,這樣真的會很傷父母的心,人人短短几十載好好孝敬父母吧。
-
17 # 鴻雁宮廷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日子越過越好,不會體會到以前的苦日子,帶孩子的艱辛生活,想想現在的人是多麼得幸福啊!
結婚就出國旅遊,大辦酒席,收一堆禮金,快樂的生活從此開始…………
懷孕的訊息一傳出,各家長輩就開始熱情得張羅著未來嬰兒
-
18 # 山裡兒女
有三點:一:養兒方知父母難這是一個真理,因為在我這裡是親身體會倒的。沒有結婚之前不知道父母有什麼難的?不就是供我們讀書嗎?可現在結了婚的我也終於能夠體會父母的堅辛和不易。二:現在有一部份的年輕人認為父母沒有什麼難,那是因為她們的小孩多數是父母帶著的,還沒有體會到帶孩子的辛苦和不易,也自然不會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三:要想更快的理解父母只有自己做了父母,親自扶養孩子慢慢的長大,也只有這種方法才能更快的理解和體會父母。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但子女在未成年時不能夠理解父母的行為,認為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太多太嚴厲,所以也只有孩子自己為人父母才能理解父母。
一代一代都是這樣,我們都要互相換位思考,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孩子也就會用心關心父母,願天下的孩子和父母成為好朋友,這樣在孩子不養兒子的時候也能隨時隨地的關心關愛父母,讓家處處充滿愛。
-
19 # 村夫7777
確實現在年輕人有許多隻是負責把孩子生下來,就算完成任務了。孩子從幼兒到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都是姥姥姥爺或爺爺奶奶一手包辦撫養的,年輕的小兩口除了上班,回家吃飯都是現成做好了,端到嘴巴底下,吃完飯推開碗,除了打遊戲就是看手機,連碗都不刷一個。這些年輕人根本就體會不到“養兒方知父母恩”的艱辛,他們住著父母給買的房,開著父母買的車,上樓有電梯,鍛鍊身體有跑步機,過的日子比未婚青年還瀟灑。題主問為什麼?這就是中國的父母,用自己的辛勞和錢財,把兒女造就成一代坐享其成,不知感恩自私之人的結果。
回覆列表
“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是一句農俗,而非一首詩。
出處:中國農俗
原文:當家才感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譯義:是自己成家立業以後,才知道生活艱辛的滋味;自己有了子女,才知道養育子女不容易,從而感知、回報父母的恩情。
所謂“恩”,是指感恩、恩情的意思,這句話裡主要指父母的恩情。